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12|回复: 2

[法师开示] 贤法师:每个细节都是你的参学处 原创 2016-08-04 北海禅院禅修营北海禅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5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明贤法师:每个细节都是你的参学处原创 2016-08-04 北海禅院禅修营[url=]北海禅院[/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6年8月3日晚斋开示

**过堂吃饭,首先手应该能够端得住碗,不能撑桌子。时代不同,我们以前年轻时挑担子,一天到晚背一百多斤的东西,一挑好几公里啊。你看看,现在的青年人,吃饭连个碗都端不住,趴在桌上。如果是在家里,恐怕父母亲会着急,这小伙子、这孩子怎么一点精神气象都没有。如果来到一个道场,法师们会着急,这怎么打坐修行呢?打坐修行一盘腿啊,你要入定好几个小时,要是连个碗都端不住,等入定的时候腰疼了、腿疼了,那就坐不住了,得出去躺会儿再回来盘腿,这功夫就用不好啊!


    吃饭时,手和两个肘关节不要托在桌上,端起来吃。端碗时左手的大拇指和另外的四指分开,四指平托,大拇指扣住碗,这叫“龙含珠”;“凤点头”,是右手五指分开,要把一双筷子,牢牢地夹在手里,灵活运用,能进能出,能夹紧能放松。

    不仅如此,在行堂大众来的时候,还得懂得配合。比如说,行堂的人过来了,他们端的盆子或提的桶里都是食物,如果行堂志工勺子里盛出的正是你要的米饭,那么他来之前你就得把碗推到桌子边上,用筷子示意,是要一整碗、半碗,还是碗底的那么一点儿。如果是汤来了,你也要懂得示意,能够让行堂的人知道你想要汤。

    这是各有规矩。如果规矩现在还没有教,是不是就没法学呢?也不是。进入丛林道场,叫作依众靠众。要善于参学,看看前面法师,行为举止是怎样的。自己善于学习,那么这些常识一次过堂就学得差不多了。看着前面的人怎么伸碗,前面的人怎么放筷子,前面的人怎么端碗拿筷子,都可以。善于观察、善于学习,这其实不难。不要心里还想着那些武侠片、网红剧,要放一放了。

善于参学的人,有一双好眼睛,能够识别正法;有一对好耳朵,能够把好和不好的部分都听进去;还有一个好肚皮,能够把所有好的都保留,不好的就放弃。

这双好眼睛,在古人的参学中,虚云老和尚讲:你们梯山航海,要有三样好第一样,要有金刚择法眼。不是一般的眼睛,不是睁开眼睛,就看红的绿的,或是对我高兴,还是对我不高兴。

道人啊!不害怕别人有情绪,也不担心自己有情绪。喜、怒、哀、乐,它是无常的。你是修行人,就不在乎这个,因为它马上会变。什么是不变的呢?就是你的功夫。我们北海禅院,提倡参话头,用禅宗的功夫。功夫用的上,你就拿住那个不变的东西了。

别人有情绪跟你有什么关系呢?你面前有个人正在发脾气,那无关啊。他发脾气给你一巴掌,左脸打了,伸右脸出去。这都没有关系,因为情绪影响不了自己的功夫。

有功夫用,也不在乎自己有情绪。有人说:“别人有情绪我不怕,我就怕自己有情绪。哎呀,我那个火气起来了,实在是压不住。”面对不了自己的情绪,一定是弱者。修行人,最关键的是要面对自己的这一点。

怎么面对呢?嗔恨心起来的时候,不要添油加醋。你要像旁观者一样了解它,了解嗔恨心的来龙和去脉。了解过程中你就发现,噢!原来嗔恨心只是一个假名,是个概念。你在这里一认真观察它,一细致了解它的时候,就发现它本自无有,不是什么真实的东西。淡化了,烟消云散了,你就解脱了。

贪欲心起来,也是这样的。你巍然不动,在这个地方观察它、细心地去了解它的时候,就发现它其实是不真实的。

痴呆,也不真实,不要以为痴呆就没法对付。人痴呆是一种权利,尤其在这个资讯时代,信息过载以后,人就容易痴呆。但痴呆也是一个假象,你认真了解一下痴呆是什么,就发现它其实什么都没有。


 楼主| 发表于 2016-8-5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这些都不是问题,自己的情绪,稍稍平稳一下,你会发现真的可以面对它。不怕外面的,也不怕里面的。

所谓“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一言一动,行住坐卧中,前面的人都是你的榜样。有这么多法师,还有这么多师兄,他们的个性、态度、与人相处时与人为善的性格特点,都是值得我们参学的。

在参学过程中,不要分“我学到的这个价值大,另外学到的那个价值太小”,每个细节里都是你的参学处。听说过吗?一微尘里转大法轮,一个毫毛孔里就容得下三千大千世界,只怕你挖得不深啊!

挖得深,你会发现,身边有缘聚会的原来都是大行者、大菩萨;你要挖得不深,就老对别人有意见。别人本来是一个八地菩萨,你却说:“他这个人怎么个性不太好啊,我比较讨厌他。”那你就惹大麻烦了。你如果讨厌一个在你身边的菩萨,那我们修行还怎么长进呢?

所以我们提倡,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们都是一颗小石子,来给大众铺垫他们的菩提道。奉献自己,帮助他人,这是关键。在这个关键中,我们自己的发心就有力量。其实,当我们的心不太留恋个人情绪的时候,就会发现身心轻安,什么负担都没有。

用功参学的事,如果粗了,这个团队,这个县,这个市,这个省,这个社会,这个人生,所有的这些范围我们都觉得不平,人事繁杂、其心不安。如果有用心得力处,那就处处得安、处处得解。

我们没有看到释迦牟尼佛,在动物群中去投生时,他还大行菩提道;在恶魔丛中去行善,也还是大转法轮。这一切对于他的大道一点影响都没有。关键是,我们是看重这大道,还是看重我们对外界的分别、知见。

过去古人讲,以前的学者,是为自己的道负责的;现在的学者,则为别人的对错负责,全力以赴,管不好自己管别人。这样子我们的功夫就不容易上路。我们是一个为大众服务的团队,有为大众服务的力量,这就是正式用功的加行力量。这一点,一定要善于运用。这边强,那边就强;这边的发心真实有力,那边的受用也就真实有力。

关于用功的事,这些天里我们还要慢慢参学,大家不要急,但每天的上殿过堂这些事情要先说。即便是大众规矩的细节没有马上学到,可以先看,可以先仿照,可以先一点一点地去琢磨。只要有心,就没有学不全的事。只要做有心人,大道就向我们敞开大门。




北海禅院   




 楼主| 发表于 2016-8-6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5 18: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