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36|回复: 2

[学佛交流] 【观察】 徐梵筂:我为什么反对《弟子规》的传销式推广? 2016-8-01 石观音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2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观察】 徐梵筂:我为什么反对《弟子规》的传销式推广?2016-08-01 来源:新浪微博 [url=]石观音寺[/ur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从十几年以前大陆刚刚风行经典读诵直到现在,我一直是积极的推行者。我发明的“文言赏析与创作”课程,先后教会数十名小朋友直接阅读《论语》《老子》《礼记》《易经》《周髀算经》等文言经典,还指导他们创作了精彩的文言作文。


经典读诵中最热门的《弟子规》,我也随俗宣讲过,但我一直不怎么推荐,甚至可以说是反对。


反对的理由很多,主要谈一下几点:



一、《弟子规》是清朝才编出来的通俗读物,并非儒家经典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据考证: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


另据考证:李毓秀的人生经历平实,性情温和豁达,因而缺少传奇故事。史料记载,在年轻的时候,李毓秀师从同乡学者党冰壑,游学近二十年。科举不中后,就放弃了仕进之途,终身为秀才,致力于治学。精研《大学》《中庸》,创办敦复斋讲学。来听课的人很多,门外满是脚印。太平县御史王奂曾多次向他请教,十分佩服他的才学,被人尊称为李夫子。平生只考中秀才,主要活动是教书。根据传统对童蒙的要求,也结合他自己的教书实践,写成了《训蒙文》。他的著作还有《四书正伪》、《四书字类释义》、《学庸发明》、《读大学偶记》、《宋孺夫文约》、《水仙百咏》等。


由此可知,《弟子规》是清朝才出现的通俗读物,并非儒学经典,也比传统的蒙学读物,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晚得多。所以,将《弟子规》视为儒家的经典,可谓大错特错。



二、《弟子规》将国学教条化,有违儒家快乐教育的本怀


《弟子规》的开篇纲领:“弟子规,圣人训,守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取自《论语·学而第一》,原文如下:“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应该说,大纲领是对的,但正文太过教条化,明显有违儒家快乐教育的本怀。《弟子规》总共360句,却有43句以“勿”字开头,通篇教训口吻,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那么我们看看儒家的至圣孔子是怎么与弟子相处的呢?以《论语》中著名的《侍坐章》为例: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从《侍坐章》不难看出,孔子与弟子之间,就像朋友一样交流,并不是板着脸灌输教条宣布规矩,而是温和地启发弟子们的想法并加以点评。



 楼主| 发表于 2016-8-2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弟子规》将国学庸俗化,增加了世人对国学的误解


**或许有人会说,孔子只有一个,不可能要求大家都像孔子那样教学。这我承认,但问题是:《弟子规》将国学庸俗化,增加了世人对国学的误解。比如《弟子规》论孝时说:“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父母有过失,子女应该劝谏,这在《孝经》里是有明确记述的,问题出在最后六个字上——“号泣随,挞无怨”(哭着喊着要父母接受劝谏,就算是被鞭打也不怨恨)。


**实际上,孔子最反对的就是这样的愚孝——


**还记得《侍坐章》里那个曾皙吗?这个曾皙是孔子的早期弟子,脾气有点怪;曾皙有个儿子叫曾参,也是孔子的弟子。


**有一次,曾皙不知什么原因,生了很大的气,要打死儿子曾参。曾参是个孝子,为了让父亲解气,就忍痛挨打,竟痛得晕了过去。醒来后,曾参去拜见孔子。孔子却事先交待其他弟子:待会儿曾参过来,你们把他当在门外,别让他进来。曾参不服气,软磨硬泡,终于见到孔子。


**孔子见曾参还不知错,就告诉他:当年舜的父亲瞽叟对舜不好,经常要打他。舜看见瞽叟来打他,会判断瞽叟恼怒的程度——如果是随便打几下消消气,那就甘心忍受;如果怒气冲冲,要痛打他,就跑得远远的,找也找不到。舜为什么这么做?他是不希望让父亲担负杀子的恶名啊。你父亲这次恨不得打死你,你也差点被打死,你觉得你孝顺吗?


**以上这段故事,后人领会孔子的意思,总结为六个字——“小棒受,大棒走”,这个事,要随机应变的。


**子女向父母劝谏是个技术活,不能简单地“号泣随,挞无怨”。乐羊子妻见婆婆偷了邻居家的鸡,没有正面批评,而是哭着责备自己没有照顾好婆婆,婆婆听到后也明白了儿媳的用意,及时改悔了。


**此外,很多《弟子规》的学习团体都玩给父母洗脚的噱头。对此,我的观点是,如果父母和老师没有首先给各自的爷爷奶奶洗脚,就没有资格要求儿女为父母洗脚。



**四、《弟子规》将国学神秘化,障碍大众学习真正的国学


**《弟子规》的推广除了庸俗化,更有神秘化,同样是遗祸无穷。


**有一次,一个学《弟子规》的人问我:“‘父母呼,应勿缓’,你能做到吗?”顿了顿,他又说:“父母有声的呼唤,我们能够听到;但父母无声的呼唤,我们能够听得到吗?”这个“无声的呼唤”就是神秘化的说法。你不能说他错,但问题是,如果用这样的话问刚刚接触国学的人,会如何?你一边告诉他《弟子规》只是国学的入门课程,一边问他“父母无声的呼唤你能听到吗?”这不是让人望而却步,对学习国学失去信心吗?


**事实是,很多学了《弟子规》的人,视国学为险途。有些人学《弟子规》,一学就是好几年,学习的方法是反反复复听蔡礼旭讲的《弟子规》,花费了大量精力,却一直浑浑噩噩。


**前几年,我还听到一个怪谈。某地举办了《弟子规》的夏令营,主讲的是一位退休教师。夏令营以后,这位教师病逝了。一位学员很不理解,他问:“教《弟子规》的老师怎么也会死?”难道他以为,教《弟子规》的都是神仙菩萨,长生不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8-2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弟子规》背后的推广势力揭秘


**这些年,很多文化名家都注解、宣讲过《弟子规》,其中包括李安纲、钱文忠等。但推广《弟子规》最主要的势力是净空法师的信徒,学习的方式是反复看蔡礼旭讲《弟子规》的视频,外加交流分享,完全是传销的模式。


**这位净空法师,最初在台湾、新加坡一带宣讲佛经,后来扩展到美国、澳大利亚等地,前几年在大陆几乎每个寺院都有他讲经的光碟流通,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不知为何,净空法师忽然变得好谈灾异,经常预言某地要发生什么灾难,如果后来没有发生,他就说这是因为他念佛功德化解了灾难。比如上次尼泊尔发生地震,为了解答为什么尼泊尔是佛祖的出生地还会发生地震,净空集团宣传尼泊尔现在不是佛教国家,现在的尼泊尔充满了邪知邪见,所以才会发生地震。这简直是老太太靠着墙喝粥还看表——卑鄙无耻下流到极点。


**前几年,在电视剧《红楼梦》里扮演林黛玉的陈晓旭出家的事大家想必还记忆犹新。陈晓旭就是听了净空法师的建议才出家的,同时捐了很多钱给净空法师,希望借此治愈癌症,结果没过多久还是死了。不可思议的事,陈晓旭去世后,净空集团不但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净空接受其弟子陈大惠(前央视节目主持人)的访谈时,说陈晓旭之所以散尽家财出家,还不能免死,是因为她的邪知邪见,还说陈晓旭因为邪知邪见,而堕落到恶道里了。但是,但是好在陈晓旭生前出资拍摄《和谐拯救危机》,所以赎了罪,已经从恶道上升到善道,并且还在上升。呵,呵呵,呵呵呵!


**目前推广《弟子规》的人,大部分都是净空法师的信徒,都是像陈晓旭那样对净空法师奉若神明的人,他们分布在社会的各个阶层,有钱的出钱,有钱的出力,以类似地下教会或传销组织的形式,将《弟子规》迅速传播开来去。


**有一本书叫做《大家都学弟子规》,作者任登第、牛淑卿夫妇,都是中央党校的教授。据毛毓松的《访净空法师胞弟徐业华教授》一文透露,徐业华用来赠人的书就是这本《大家都学弟子规》。由此可见,净空法师团队营销《弟子规》渗透之深。


**我接触过很多推广《弟子规》的团体,有些人学得痴痴傻傻,有些人通过推广《弟子规》办班或许了巨额利润,有些团体内部最终因为利益分配闹得不欢而散,凡此种种。



**六、《弟子规》与国学原典的本质区别


**《弟子规》的推广团队把《弟子规》包装成国学经典,很多学习《弟子规》的人把《弟子规》视为终身奉行的唯一经典,在《弟子规》的迷宫里流连忘返——这不是推广国学,而是摧毁国学。


**学习国学,应该是广泛涉猎国学原典,诸如《诗经》《易经》《老子》《论语》《庄子》《孟子》等等。对儿童来说,背诵《弟子规》和背诵《论语》没有本质区别,但《论语》《老子》等才是原汁原味的国学。


**南怀瑾指导选编的儿童经典读本,主要有《大学》《中庸》《论语》《老子》《庄子》《三字经》《千字文》等。在推广时发现幼儿背《大学》比《三字经》快,少儿背《三字经》比《大学》快。恰恰是成人觉得容易的,幼儿不怎么记得住;成人觉得难的,幼儿很轻松就记住了。零到13岁,少儿的大脑迅速发育,是人类一生记忆的黄金时期,这个阶段应该更多的记诵原汁原味的国学经典,以不负此生。


**有些人出于维护国学的需要,也极力维护《弟子规》,但在当年形势下,只有彻底扬弃《弟子规》,才能真正投入国学的怀抱。



**七、《弟子规》与“三百千千”的本质区别


**《弟子规》与传统蒙学经典相比,也有本质区别


**清代文人郭臣尧的谐趣诗《村学》,记录了古代儿童学习的情景:


**一阵乌鸦噪晚风,诸生齐放好喉咙。

**赵钱孙李周吴郑,天地玄黄宇宙洪。

**三字经完翻鉴略,百家姓毕理神童。

**就中有个超群者,一日三行读大中。


**“赵钱孙李周吴郑”是《百家姓》开篇的七个字,“天地玄黄宇宙洪”是《千字文》开篇的七个字,加上下句提到的《三字经》,就是古代蒙学经典的代表——“三百千”。


**此外,《鉴略》又称《历史五字鉴》,五字一句,记录了从三皇五帝直到明代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微缩的《中国通史》。


**神童即《神童诗》,收录了很多勉学的诗歌,如:“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最后一句的“大中”即《大学》《中庸》,也可以理解为“四书”。


**《三字经》有丰富的历史人文知识,《百家姓》对应这中国独特的姓氏文化,《千字文》正文1000个字无一重复内容包罗万象是历代书家的最爱,《千家诗》以春夏秋冬的次序排列古诗……其他如《唐诗三百首》《增广贤文》《五字鉴》《笠翁对韵》等,虽然不可能了解国学的全貌,但也可以领略国学的概貌。如果被《弟子规》禁锢了思想,岂非可惜?


**最后我想说,我也讲评过《弟子规》,我很多业内的朋友也都以《弟子规》作为教学特色,我也不反对成年人自己在闲暇时读读《弟子规》用于律己自省。但我坚决反对,家长自己不读《弟子规》却要求子女按照《弟子规》上的要求孝顺听话,更反对由台商集团在背后操纵的传销式的《弟子规》推广活动。希望没有参与《弟子规》传销式推广的朋友,千万慎入最好远离;希望不慎参与了的朋友及早抽身。善哉,善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0 16: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