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407|回复: 7

[实修交流] 观练熏修四种禅定与耳根圆通章白话文对照学习心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10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六浅释,  唐中天竺沙门般剌密谛译、  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 罗浮山南楼寺沙门怀迪证译、菩萨戒弟子前正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笔受、美国北加州万佛城宣化禅师述、菩萨戒弟子方果悟笔录。
      
        观、练、熏、修的四种禅定。 观是观照之义,即观九想、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观本能、欲望之迷,排除爱欲的妄想,安住于佛教的真理。练是锻炼之义,即从浅的法门至深的法门,次第熟练。熏是熏熟之义,指一再努力而养成习惯。修是修治之义,谓不受制于一法而达到自在的境地。

       我回想过去无量数劫以前,有位佛出世,名号为观世音。我在他的面前发大道心,不求人天福报,乃至声闻缘觉,而是一心求最上乘觉道之果位。观世音佛教我从闻思修之法门修行。闻是能闻之闻性,思是以正智来思惟,不是用第六意识的思想,用坐禅的功夫来修。一味反闻闻自性,注意能闻之根性,就可以渐渐地得入正定。

      练禅也叫九次第定与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部分对照:九次第定是若入禅时,深心智慧深利。能从一禅入一禅。心心相续。无异念间。

      【初于闻中】:最初是由耳根闻性中,下手来修,以耳根为所入之妙门。这“闻中”二个字,要特别注意。不是肉耳之中,不是耳识之中,亦不是意识之中;而是不生不灭的闻性,亦即如来藏性之中。
    【入流亡所】:入流是入流照自性,不向外驰求,心光时常内注。出流是攀缘外尘。攀缘外面声尘,便是生死轮回结缚。不要跟声尘跑,而是收拾身心,回光返照,反闻闻自性,入圣人之法性流。忘却外边声尘,没有动相,就解除第一个动尘之结,叫做入流亡所。亡即解脱,所是声尘。

      【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既亡动尘,还要再反闻入流,不能住于静境,因静境是色阴区域。直到动静二境都不生,才能达到所入既寂。这时第二个静结亦解了。声尘完全寂灭,动静二相都了然不再生,就破了色阴。

     熏禅也称师子奋迅三昧与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对照:菩萨依九次第定入师子奋迅三昧。一则奋除障定细微无知之惑。二能入出捷疾无间。

      【如是渐增。闻所闻尽】:根结既解,渐次再修,增加定力,则能闻之根,亦随所闻而俱尽,没有能受和所受,解去第三个根结,同时亦破了前五识的受阴。

      修禅也叫超越三昧与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对照:依师子奋迅三昧入超越三昧。所以名超越者。能超过诸地。自在入出。菩萨的超越三昧可以从最底层、从散乱心直接一下子超到初禅,超到灭受想定,中间不经过其他定。到达灭受想定后再在四禅八定按顺序由下往上两边移动灭受想二心所,最后并六识心所亦灭。完成后再转到散心,再在两边移动。最后灭受想定退出。接着散心从上下顺序两边移动,最后初禅起住散心中。

        【尽闻不住。觉所觉空】:能闻和所闻既消尽,还有知觉,还有我相,故要再修,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达到知亦不知,觉亦不觉,觉所觉空的时候,就解除第四个觉结。这时能觉和所觉都没有,就全无执著,亦破了第六意识的想阴。

    【空觉极圆。空所空灭】:能觉与所觉既空,还要再修,参究空何所依,至到觉空极圆的时候,能空与所空都消除净尽,就解开第五个空觉,同时亦破第七识行阴。

    【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能空与所空都灭,还有个灭字。有灭就有生,故要再修,直到生相和灭相都消尽,才解除第六个灭结。同时亦破第八识阿赖耶识的识阴。生灭二字,总指诸结,因动灭静生,静灭根生。根灭觉生,觉灭空生,空灭灭生,六结就是生灭法。灭相最难解,要灭相全消,才能达到不生不灭,才能亲见本来面目。现在六结尽解,五阴全破,妄尽真露,就是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得证圆通了。

     超越三昧是出世间最高禅,最后一关初禅起住散心中,这一关通过就超越世间禅和出间禅定。耳根圆通章经文是忽然超越世出世间。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是菩萨依八背舍、九次第定,入师子奋迅三昧。云何名师子奋迅三昧?须菩提,菩萨离欲,离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禅乃至入灭受想定,从灭受想定起,还入非有想非无想处,非有想非无想处起,乃至还入初禅。
  是菩萨依师子奋迅三昧,入超越三昧。云何为超越三昧?须菩提,菩萨离欲,离诸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禅,......
是菩萨摩诃萨住超越三昧,得诸法等相,是为菩萨住般若波罗蜜取禅那波罗蜜。

    大般涅槃经:首楞严三昧者。有五种名。 一者首楞严三昧。二者般若波罗蜜。三者金刚三昧。四者师子吼三昧。五者佛性。

   

       文殊师利菩萨:我今白世尊。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离苦得解脱。良哉观世音。于恒沙劫中。入微尘佛国。得大自在力。无畏施众生。.... 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我亦从中证。非唯观世音。


发表于 2016-4-10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赞叹学习《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楼主| 发表于 2016-4-13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耳根圆通章经文是当大势至菩萨说完念佛法门后,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对佛说。观练熏修四种禅定是佛说的,两部分对照是我在禅定中见过几次观世音菩萨的身影参出的。人家参禅参念佛是谁,我就参耳根圆通章说的是什么?本论坛 [观、练、熏、修四种禅定与耳根圆通章对照学习心得论坛片断]有详细介绍。下面继续学习美国北加州万佛城宣化禅师述的耳根圆通章白话文。
     宣化禅师述: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

    在寂灭现前的时候,忽然我超越世间和出世间。六凡众生有我执,三界众生有法执,故都不能超越世间和出世间。我这时就和十方世界融合无碍,尽大地是我自性的光明,尽虚空是我自性的体相。同时得到二种殊胜的境界。

    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上者可以和十方诸佛的本妙觉心,互相融合,和十方如来同一慈悲心。下可以和六道众生融合,合而为一,对他们受苦罹难,都具悲心切切,要救度他们离苦得乐。

    什么是六道众生?按人身来说,眼、耳、鼻、舌、身、意是自性六道众生。色、声、香、味、触、法,亦是自性六道众生。自性众生和外边众生是相接连的。外边六道众生是天、人、阿修罗、地狱、畜生、饿鬼。
 楼主| 发表于 2016-4-14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是四圣谛?佛教语,亦名四谛。谛谓真实不虚,如来亲证。四圣谛讲说的是四种真理:一者、苦圣谛;二者、集圣谛;三者、灭圣谛;四者、道圣谛。佛陀阐释四圣谛的目的,是要告诉我们世间的因果以及出世间的因果。

(一)苦谛:说明世间是苦果。我们要知道苦有如病,应该遍知,这是世间的苦果,也是生死的流转。我们要知道所有的病,才能医治它。
(二)集谛:说明业与烦恼是苦的根源。我们要知道病苦的原因,将之断除。这是世间的因果,也是生死的流转,但是它指出我们生死流转的原因。
(三)灭谛:说明解脱与证果。众生无时无刻不在病苦中,我们要知道没病苦的快乐是怎样的?要认识怎样的人是没有病苦的?要证知怎样才是没有病?这是指出世间的果,就是解脱、清净的境界--涅槃。
(四)道谛:说明离苦的道路。我们要知道修道的方法有如良药,应该如法修学。这是指出世间的因,我们应该按照佛陀所教导的正确路径方法,依次第努力不懈地修行,最终就可出离轮回解脱生死圆满回归本源。

     耳根圆通章: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
     我回想过去无量数劫以前,有位佛出世,名号为观世音。我在他的面前发大道心,不求人天福报,乃至声闻缘觉,而是一心求最上乘觉道之果位。
 楼主| 发表于 2016-4-15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观世音菩萨教我们应该发大道心,按照佛陀所教导的正确路径方法,依次第努力不懈地修行,最终就可出离轮回,解脱生死,圆满回归本源。
      
      练禅也叫九次第定与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部分对照:
      九次第定是若入禅时,深心智慧深利。能从一禅入一禅。心心相续。无异念间。
      耳根圆通章是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妙法莲华经》:世尊从三昧安详而起,告舍利弗:‘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舍利弗,如来知见,广大深远,无量无碍,力、无所畏、禅定、解脱三昧、深入无际,成就一切未曾有法。舍利弗,如来能种种分别,巧说诸法,言辞柔软,悦可众心。

     耳根圆通章:【初于闻中】: 最初是由耳根闻性中,下手来修,以耳根为所入之妙门。 【入流亡所】:反闻闻自性,入圣人之法性流。忘却外边声尘,没有动相,叫做入流亡所。
   
     这是观世音菩萨教我们怎样才能像佛一样, 无量无碍,力、无所畏、禅定、解脱三昧、深入无际。《大悲心陀罗尼经》:“此观世音菩萨不可思议威神之力,已于过去无量劫中已作佛竟,号正法明如来。大悲愿力,为欲发起一切菩萨、安乐成熟诸众生故,现作菩萨。……一切人天,常须供养,专称名号,得无量福,灭无量罪,命终往生阿弥陀佛国。”
 楼主| 发表于 2016-4-17 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也称为《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般若心经》或《心经》,是般若经系列中一部言简义丰、博大精深、提纲挈领、极为重要的经典,为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诵的佛经。
   
五蕴又叫五阴就是色、受、想、行、识。耳根圆通章是观世音菩萨教我们怎样破这五蕴。
      大般涅槃经:首楞严三昧者。有五种名。 一者首楞严三昧。二者般若波罗蜜。三者金刚三昧。四者师子吼三昧。五者佛性。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佛告文殊师利。如是修般若波罗蜜时。当云何住般若波罗蜜。
     
     
      文殊师利言。以不住法为住般若波罗蜜。
  佛复问文殊师利。云何不住法。名住般若波罗蜜。
  文殊师利言。以无住相。即住般若波罗蜜。


    通过对照学习可以看出在耳根圆通章里观世音菩萨是怎样教我们修般若波罗蜜。
 楼主| 发表于 2016-4-18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里观世音菩萨说: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耳根圆通章白话文:

    世尊。由我供养观音如来。蒙彼如来授我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与佛如来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应。入诸国土。

    世尊,由我亲近供养观音如来,就蒙彼如来教我耳根修证法门。“如幻”是譬喻词。“闻熏闻修”:是由闻性入流内熏,熏起自性本有智光。这样反闻修习,就能得到正定。这是无修而修,修而无修。譬喻如幻化事,从无而有,有即非有。修成金刚三昧,即首楞严大定。证得此定,就能得到圆通。

     既得圆通,就能与佛同其体,亦能与佛同其用,使我亦能得到三十二种应化身,可以遍入一切世界,随机教化,现身说法,来救度一切受苦众生。


      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亦称“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也称首楞严王三昧。
  大般涅槃经:首楞严三昧者。有五种名。 一者首楞严三昧。二者般若波罗蜜。三者金刚三昧。四者师子吼三昧。五者佛性。

 楼主| 发表于 2016-4-19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摘自《妙法莲华经浅释》

宣化上人讲述

     由提婆达多善知识故,令我具足六波罗蜜,慈悲喜舍,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紫磨金色,十力、四无所畏、四摄法、十八不共神通道力,成等正觉,广度众生,皆因提婆达多善知识故。

     释迦牟尼佛说,由提婆达多善知识故:由,当“因为”讲,当“藉着”讲,也当“从”字讲。从提婆达多,这位善知识来教化我的缘故,所以才能令我具足六波罗蜜:具,就是圆满的意思;具足,就是圆成了。圆成什么呢?圆成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六波罗蜜,每一波罗蜜都有十种利益,前边已经讲过。现在再以释迦牟尼佛的四种因缘,来解释这六波罗蜜。

第一度“布施波罗蜜”,梵语就叫檀那波罗蜜。修布施波罗蜜,要有四种的因缘:

(一)破悭贪:修布施波罗蜜,就能破除你不能舍而贪的这种心。

(二)庄严菩提:修布施波罗蜜,就能有庄严你自性菩提的这种因缘。

(三)自他俱利:既然能自利、又能利他。你在想要布施的时候,你就布施,布施完了之后,又生出一种欢喜心,这就叫自利。你能令饥渴者除去饥渴──没有饭吃的人,你布施给他,他有饭吃了,除去他的饥;很渴的人,你帮助他、布施给他,他有钱,就或者能喝一杯汽水,这就解除他的渴了。这是布施来解除他人的饥渴,这就是利他。

(四)后世得大果:你能布施,将来在来生的时候,既富且贵,尊贵饶财。为什么你有很多的钱呢?因为你不悭贪,尽布施给人,所以得到的果报,你来生更富有了。但是有这种因缘,可不是叫你存这种希望;不要希望我今生做布施,来生我就尊贵多财。你若有这种的希望,这太小了,你应该做布施来回向菩提、求无上菩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5-18 12: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