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191|回复: 74

[佛法知识] 天台宗纲要(静权法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16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天 台 宗 纲 要

静权法师著述


  天台宗判一代时教为五时八教。五时是: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八教是:藏、通、别、圆,顿、渐、秘密、不定。五时是从竖的方面说,把一代时教,分为五个时期;八教是从横的方面说,把一代时教,分成八种教义。而八教中,顿、渐、秘密、不定四教,是说教时所用的仪式,称做化仪四教;藏、通、别、圆四教,是教法中所含有的义理,称做化法四教。……

  或者以为讲演经论,只要根据正文,依文解义,便可明白,何必判教?这是不懂佛法的说法。且举几个例子:如说“涅槃”二字,使可作几种解释。可以说:“灭除生、老、病、死,一切都尽,名为涅槃”(藏教);也可以说:“生死本空,本来无苦,名为涅槃”(通教);也可以说:“生死是一边,生死灭尽是一边,超出二边,名为涅槃”(别教);也可以说:“生死就是涅槃,涅槃就是生死,生死不可思议,涅槃也不可思议”(圆教)。又如说:“佛身长丈六”(藏教);也有说:“佛身如须弥山”(通教);也有说:“佛身有微尘相好”(别教);也有说:“佛身等真法界”(圆教)。有这样许多不同的说法,假使不用藏、通、别、圆四教来判释,怎么会明白呢?所以判释教义是讲演经论时所不可缺少的工作;而研究教义,也就是学习经论时所不可忽略的学问。


目录

     丁、实有二谛
 ·(四)藏教的因果
 ·(五)六即佛
     1、理即佛
     2、名字即佛
     3、观行即佛
      (1)五停心
        子、多贪众生不净观
        丑、多瞋众生慈悲观
        寅、多散众生数息观
        卯、愚痴众生因缘观
        辰、多障众生念佛
      (2)别相念
      (3)总相念
     4、相似即佛
      (1)暖位
      (2)顶位
      (3)忍位
      (4)世第一位
     5、分证即佛
      (1)须陀洹果
      (2)斯陀含果
      (3)阿那含果
     6、究竟即佛
      (1)小乘阿罗汉果
      (2)中乘辟支佛果
      (3)大乘佛果
 ·(六)十乘观法
     第一、观正因缘境
     第二、真正发心
     第三、善巧安心止观
     第四、破法遍
     第五、识通塞
     第六、道品调适
     第七、对治助开
     第八、知位次
     第九、能安忍
     第十、离法爱

◎第二章、通教
  ·(一)立名的意义

 ·(二)通教的根性
 ·(三)通教的道理
     甲、无生四谛

     乙、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
     丙、理六度行
     丁、幻有、空二谛
     戊、通含别二谛
     己、通含圆二谛
     庚、别入通三谛
     辛、圆入通三谛

  ·(四)通教的因果
  ·(五)六即佛
    1、理即佛
     2、名字即佛
     3、观行即佛
     4、相似即佛

     5、分证即佛
     6、究竟即佛
 ·(六)十乘观法
     第一、观境
     第二、真正发心
     第三、善巧安心止观
     第四、破法遍
     第五、识通塞
     第六、道品调适
     第七、对治助开
     第八、知位次
     第九、能安忍
     第十、离法爱
◎第三章、别教
  ·(一)立名的意义

  ·(二)别教的根性
  ·(三)别教的道理
     甲、无量四谛

     乙、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
     丙、不思议六度、十度
     丁、显中二谛
     戊、圆入别二谛
     己、别三谛
     庚、圆入别三谛

  ·(四)别教的因果
  ·(五)六即佛
    1、理即佛
     2、名字即佛
     3、观行即佛

     4、相似即佛
      (1)十住位
      (2)十行位
      (3)十回向位
     5、分证即佛
      (1)十地位
      (2)等觉位
     6、究竟即佛
  ·(六)十乘观法
     第一、观境
     第二、真正发心
     第三、善巧安心止观
     第四、破法遍
     第五、识通塞
     第六、道品调适
     第七、对治助开
     第八、知位次
     第九、能安忍
     第十、离法爱
◎第四章、圆教
  ·(一)立名的意义

  ·(二)圆教的根性
  ·(三)圆教的道理
     甲、无作四谛

     乙、不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
     丙、称性六度、十度
     丁、不思议二谛
     戊、圆妙三谛
  ·(四)圆教的因果
  ·(五)六即佛
     1、理即佛
     2、名字即佛
     3、观行即佛
      (1)随喜品
      (2)读诵品
      (3)说法品
      (4)兼行六度品
      (5)正行六度品
     4、相似即佛
     5、分证即佛
     6、究竟即佛
  ·(六)十乘观法
     第一、观不思议境
     第二、真正发菩提心
     第三、善巧安心止观
     第四、破法遍
      1、从假入空破
       (1)见假
       (2)思假
      2、从空入假破
      3、两观为方便,得入中道破
     第五、识通塞
     第六、道品调适
     第七、对治助开
     第八、知位次
     第九、能安忍
     第十、离法爱
◎结论
   识四教重圆教,老实阅经参禅念佛
   天台宗教义的体系,是整个佛教的教义体系
 楼主| 发表于 2016-2-16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前言

  当汉武帝时,佛法已和我国开始发生了关系。据魏书记载:“汉武元狩中,遣霍去病讨匈奴,至皋兰,过居延,斩首大获。毗邪王杀休屠王,将其众五万来降。获其金人,帝以为大神,列于甘泉宫。金人率长丈余,不祭祀,但烧香礼拜而已。”金人就是佛像。当时佛法虽未传入中国内地,而北方的匈奴,却先已照耀着佛教的光辉。其后,张骞使大夏。还,传其旁有身毒国,一名天竺(就是现在的印度),这时,我国已知有佛法。

  汉哀帝时,博士弟子秦景宪,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即佛经),这时,佛经开始传播到中国。后来汉明帝夜梦金人,项有白光,飞行殿庭。明日,问于群臣,傅毅以佛对。汉明帝于是就派蔡愔、秦景到印度求佛法。蔡愔等到月氏国,遇沙门摄摩腾、竺法兰,遂与东还。愔等又得佛经四十二章及释迦佛像,于是中国始有三宝。从此以后,印度梵僧东来传教,中国僧人西往求法,译经的事业,也一天天的兴盛起来了。到了南北朝末年,单是北魏方面,就有寺庙三万余所,僧尼二百余万人,译出的佛经,有四百一十部,合一千九百十九卷,可以想见当时的盛况。

  佛经的译述既多,讲经的风气,也就盛极一时。在判释教义的时候,因为师法的不统一,就不免互有分歧。南北朝之间,分宗判教最著名的,有十家,所谓“南三北七”。“南三”,便是:一、虎丘山岌师,二、宗爱法师,三、定林柔次二师,这三家在南朝;所谓“北七”,便是:一、北地师,二、菩提流支,三、佛驮三藏、光统,四、护身自轨大乘所用,五、耆阇凛师所用,六、北地禅师,七、北地掸师。(以上所说,都是根据《法华玄义》,一、四、五、六、七诸家,原书未举禅师之名。)这七家都在北朝。所判的教义:有一音教、二相教、半满教、四宗教、五宗教、六宗教;又于顿、渐、不定三教中,开渐为三时教、四时教、五时教等。这许多法师,都各有各的师承,各有各的家法,他们的智慧,也都是出类拔萃;学者修习,无所折衷。于是南岳慧思禅师出,勘同经论,遵守佛语,立天台教观。其后智者大师,承南岳的衣钵,用“五时八教”判释一代时教。台教既兴,众说皆废.而五时八教的判释,便如日丽中天,为诸方学者所共遵了!

  要明白天台宗的教义,必须远溯龙树菩萨。龙树造《大智度论》、《中论》,发明一心三观的要旨。其后北齐慧文禅师,读《中论》,妙悟其旨,开空、假、中三观的止观法门。南岳慧思禅师,从学于慧文禅师,悟入法华三昧,及旋陀罗尼,著《大乘止观》,奠定台教的基础。

  智者大师,从慧思禅师学,诵《法华经》到药王品:“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悟入法华三昧,得旋陀罗尼,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乃辞师出山,游化于陈隋之间;当时王公卿相庶人士女,受教的不可胜计。大师谓“法华为一乘妙典,开方便之权门,示真实之妙理,会众善之小行,归广大之一乘”。遂出《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和《维摩》、《金光明》、《仁王》、《观经》、《观音经》等注疏。学者宗之,竞相讲习,天台宗遂大行于中国。

  或者以为讲演经论,只要根据正文,依文解义,便可明白,何必判教?这是不懂佛法的说法。且举几个例子:如说“涅槃”二字,使可作几种解释。可以说:“灭除生、老、病、死,一切都尽,名为涅槃”(藏教);也可以说:“生死本空,本来无苦,名为涅槃”(通教);也可以说:“生死是一边,生死灭尽是一边,超出二边,名为涅槃”(别教);也可以说:“生死就是涅槃,涅槃就是生死,生死不可思议,涅槃也不可思议”(圆教)。又如说:“佛身长丈六”(藏教);也有说:“佛身如须弥山”(通教);也有说:“佛身有微尘相好”(别教);也有说:“佛身等真法界”(圆教)。有这样许多不同的说法,假使不用藏、通、别、圆四教来判释,怎么会明白呢?所以判释教义是讲演经论时所不可缺少的工作;而研究教义,也就是学习经论时所不可忽略的学问。

  天台宗判教,判一代时教为五时八教。五时是: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八教是:藏、通、别、圆,顿、渐、秘密、不定。五时是从竖的方面说,把一代时教,分为五个时期;八教是从横的方面说,把一代时教,分成八种教义。而八教中,顿、渐、秘密、不定四教,是说教时所用的仪式,称做化仪四教;藏、通、别、圆四教,是教法中所含有的义理,称做化法四教。直说大法,叫做顿;先说小乘,由小而大,叫做渐;唯独当机明白,他人不能知,叫秘密;或顿或渐,并无一定,叫不定。这化仪四教,虽称为教,其实它内中所含有的义理,还是藏、通、别、圆四教。化仪四教,譬如药方;而化法四教,譬如药味。药方仅仅是一张纸,它之所以能有医疗疾病的作用,还是在于种种药味。以下就但明化法四教,化仪四教便略而不谈。

  化法四教,是藏、通、别、圆。因为众生的智慧有利钝,烦恼有厚薄,所以如来以利他妙智,善巧方便,于一佛乘,开为四教。以下就依次叙述:先明藏教,次通、次别、次圆。根据佛祖的言教,而加以说明,教观兼举,理事俱谈。背尘合党,从凡入圣,应当从这里认识开始。
 楼主| 发表于 2016-2-17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章、藏教

  首先叙述藏教,分为六节:

  1、立名的意义;
   2、藏教的根性;
   3、藏教的道理;
   4、藏教的因果;
   5、六即;
   6、十乘观法。

  (一)立名的意义

  藏教,又称三藏教。三藏,就是经藏、律藏、论藏。四阿含为经藏(《增一阿含》、《长阿含》、《中阿含》、《杂阿含》,名四阿含),毗尼为律藏,阿毗昙为论藏。阿含毗尼阿毗昙,都是梵语,其实就是经、律、论。以经、律、论三藏为宗依,所以称做三藏教。

  藏教就是小乘教,大小乘都以经、律、论三藏为宗依,而独称小乘为藏教,这是有其根据的。《法华经》说:“贪著小乘,三藏学者。”《大智度论》说:“处处以摩诃衍(大乘),斥三藏法。”这里很明显地指出,三藏教就是小乘教。而且小乘三藏,部秩各别;大乘经律二藏,混而不分;所以三藏之名,独归于小乘。

  藏教既是小乘,不称小乘而称藏教?这是因为藏教里还有辟支佛和菩萨。
 楼主| 发表于 2016-2-17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藏教的根性

  藏教的根性,便是三界内的钝根众生。他们长住在欲界、色界、无色界里面,业障深重,智慧薄弱,不能接受大法;又定执一切法为实有,不能了知诸法当体即空;所以称为钝根。

  这里有三乘的根性,就是声闻根性、辟支佛根性、菩萨根性。虽有三乘根性,总而言之,还是三界里面的钝根众生。

  称做钝根众生,是对通教的利根众生而言。我们不要因了钝根二字,便看轻藏教中人。他们能修四谛、十二因缘、六度(小乘所见的菩萨行),能得阿罗汉果、辟支佛果、佛果(小乘所见的佛果);能断见思惑;能出三界狱;能证偏真法性。人天道中,就没有人能够及得上。若同凡夫比较,应该算做最利的根性。

  我们学佛,要自己明白自己的根性。只晓得欣慕圆教的高深,而轻视小教,弄得圆顿的教法,既修学不上;而小乘的教法,又不肯依之修学。结果,一无所成,还是一个生死的凡夫,上辜佛恩,下负己灵,这是应当引为炯戒的。
发表于 2016-2-17 11:0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师兄善学天台教观。
 楼主| 发表于 2016-2-17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藏教的道理

  藏教的道理,依三乘分别,便是生灭四谛(声闻乘),思议生灭十二因缘(辟支佛乘),事六度行(菩萨乘);依七种二谛分别,便是实有二谛。

  甲、生灭四谛。

  四谛,就是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这四种道理,都是真实不虚,所以称谛。

  第一苦谛:就是三界二十五有依正二报。这三界二十五有,逼恼身心,所以称做苦谛。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二十五有,就是:

 “四洲四恶趣,六欲并梵天,
  四禅四空处,无想五那含。”

  (四洲四恶趣,为八;加六欲天、梵天,为十五;再加四禅天、四空天,为二十三;再加无想天和五种阿那含天,为二十五。这里的名相很复杂,一时不易讲明白,等到将来另作专文解释。)

  苦,是三苦、八苦、十苦、百一十苦等。(三苦,是苦苦、坏苦、行苦。八苦,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十苦,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愁苦、怨苦、苦受苦、忧苦、痛恼苦、死生流转苫。百一十苦,出《瑜伽师地论》,名相繁多,不及备载,约之不出三苦、八苦。)这三界二十五有,上至非想非非想处,下至地狱,不论正报的身心,依报的国土,都是苦谛所摄,以不能脱离三苦、八苦等众苦故。我们应当深切体会。

  第二集谛:就是见思惑。集以招集为义,这见惑和思惑,能起善恶诸业,招集生死,所以称做集谛。见惑,见理时能断此惑。《止观》中说:

  “外道诸见,有单四见、复四见、具足四见、六十二见、一百八见等。”

  执有、执无、执亦有亦无、执非有非无,叫做单四见;单四见每一见中,各具有无二见,叫做复四见;单四见每一见中,又各具单四见,叫做具足四见。列表如下:

     ┌有
     │无
  单四见┤亦有亦无
     └非有非无

          ┌有有
     ┌有中二见┤
     │    └有无
     │    ┌无有
     │无中二见┤
     │    └无无
     │       ┌亦有亦无有
  复四见┤亦有亦无中二见┤
     │       └亦有亦无无
     │       ┌非有非无有
     └非有非无中二见┤
             └非有非无无

           ┌有有
           │有无
      ┌有中具四见┤有亦有亦无
      │     └有非有非无
      │     ┌无有
      │     │无无
      │无中具四见┤无亦有亦无
      │     └无非有非无
  具足四见┤        ┌亦有亦无有
      │        │亦有亦无无
      │亦有亦无中具四见┤亦有亦无亦有亦无
      │        └亦有亦无非有非无
      │        ┌非有非无有
      │        │非有非无无
      └非有非无中具四见┤非有非无亦有亦无
              └非有非无非有非无

  色、受、想、行、识五阴,每一阴中有:阴大我小,我在阴中;我大阴小,阴在我中;离阴是我;即阴是我四见;便成二十种见。乘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便成六十种见。加断见、常见二根本见,共成六十二见。列表如下:

  六┌色┐ ┌阴大我小,我在阴中┐成二┌过去┐成六┌断┐共成
  十│受│ │我大阴小,阴在我中├十见┤现在├十见┤ ├六十
  二┤想├乘┤离阴是我     │又乘└未来┘加 └常┘二见
  见│行│ └即阴是我     ┘
   └识┘

  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每根各有苦、乐、不苦不乐三种受,有十八见;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每尘各有好、恶、平三种尘,亦有十八见;合为三十六见;乘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共成一百八见。列表如下:

   ┌              ┐
   │┌眼、耳、鼻┐ ┌苦   ┐十│
  一││     ├乘┤乐   ├八│合三
  百│└舌、身、意┘ └不苦不乐┘见│十六┌过去┐合一
  八┤              ├见,┤现在├百八
  见│┌色、声、香┐ ┌好┐    │乘 └未来┘见
   ││     ├乘┤恶├十八见 │
   │└味、触、法┘ └平┘    │
   └              ┘

  上面所说的单四见、复四见、具足四见、六十二见、一百八见等,每一见中,又各有八十八使。身、边、见、戒、邪,叫做五利使;贪、瞋、痴、慢、疑,叫做五钝使。约欲、色、无色三界,和苦、集、灭、道四谛,有八十八使。《俱舍论》中,有一偈解释八十八使:

 “苦下具一切,集灭各除三,
  道除于二见,上二不行瞋。”

  这是什么意思呢?上面三句是指欲界而言;下面一句,是指色界和无色界而言。欲界的苦谛下具十使,所以说具一切;集灭二谛下,除去身、边、戒三使,各具七使,所以说各除三;道谛下除身、边二使,具八使,所以说除二见;这样,欲界四谛下共有三十二使。上二,是指色界、无色界。这二界每一谛下,比了欲界,多除去一瞋使,便成苦谛下具九使;集灭二谛下各具六使;道谛下具七使。色界四谛下共有二十八使,无色界四谛下,也有二十八使,这样三界四谛下便合成八十八使。这是见惑的分齐。列表如下:

     ┌苦谛下—身、边、见、戒、       ┐
     │    邪、贪、瞋、痴、慢、疑——十使│合  ┐
     │集谛下—见、邪、贪、瞋、        │三 │
   ┌欲界┤    痴、慢、疑————————七使│十│
   │  │灭谛下—见、邪、贪、瞋、         │二│
   │  │    痴、慢、疑————————七使│使│共
  三│  │道谛下—见、戒、邪、贪、         │ │成
  界│  └    瞋、痴、慢、疑——————八使┘  │八
  见┤  ┌苦谛下—身、边、见、戒、        ┐  │十
  惑│  │    邪、贪、痴、慢、疑————九使│  │八
   │  │集谛下—见、邪、贪、           │合│使
   │色界┤    痴、慢、疑————————六使│二│
   │  │灭谛下—见、邪、贪、           │十│
   │  │    痴、慢、疑————————六使│八│
   │  │道谛下—见、戒、邪、贪、         │使│
   │  └    痴、慢、疑————————七使┘ │
   └无色界——和色界同————————合二十八使  ┘

  思惑,思维道时,能断此惑。有八十一品:便是分三界为九地,每地有九品。

  九地:欲界一地:五趣杂居地;色界四地:初禅离生喜乐地、二禅定生喜乐地、三禅离喜妙乐地、四禅舍念清静地;无色界四地: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非想处地。这九地各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思惑,合成八十一品思惑。五趣杂居地中,有九品贪、瞋、痴、慢;上八地各有九品贪、痴、慢,而没有瞋;总为八十一品思惑。列表如下:

   ┌欲界—五趣杂居地——贪、瞋、痴、慢┐
   │   ┌初禅—离生喜乐地—贪、痴、慢│ ┌上上品┐
  三│   │二禅—定生喜乐地—贪、痴、慢│ │上中品│
  界│色界 ┤三禅—离喜妙乐地—贪、痴、慢│ │上下品│合
  思┤   └四禅—舍念清静地—贪、痴、慢│ │中上品│八
  惑│                  ├乘┤中中品├十
   │    ┌空无边处地——贪、痴、慢 │ │中下品│一
   │    │识无边处地——贪、痴、慢 │ │下上品│品
   │无色界 ┤无所有处地——贪、痴、慢 │ │下中品│
   └    └非非想处地——贪、痴、慢 ┘ └下下品┘

  集谛是世间的因,苦谛是世间的果。我们研究集谛,便可以了知见、思二惑的浩翰无涯,世界上最利根智慧的人,还不能超出单四见,何况其他。所以破见思惑,实在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我们研究苦谛,便可以了知三界之中,无非是苦,即使生在非想非非想天,八万四千劫后,依然还要堕落。所以我们必须要勤求佛法,慕灭修道。

  第三灭谛:就是涅槃。灭前苦集二谛,证得偏空的法性。见思二惑,都已断除,三界二十五有都已超越,这才是证得了灭谛。

  第四道谛:略而言之,便是戒、定、慧三学;广而言之,便是三十七道品。所谓三十七道品,合为七科:一、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二、四正勤:未生恶令不生,已生恶令灭,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长。三、四如意足:欲、念、进、慧。四、五根:信、进、念、定、慧。五、五力,同上根名。六、七觉支:念、择、进、喜、轻安、定、舍。七、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精进、正定、正念、正命。这些道品,犹如道路一般,能令行人通至涅槃,所以称做道谛。列表如下:

   ┌一、四念处——1、观身不净,2、观受是苦
   │       3、观心无常,4、观法无我
   │二、四正勤——l、未生恶令不生,2、已生恶令灭
  三│       3、未生善令生,4、已生善令增长
  十│二、四如意足—1、欲如意足,2、念如意足
  七┤       3、进如意足,4、慧如意足
  道│四、五 根——l、信根,2、进根,3、念根,4、定根,5、慧根
  品│五、五 力——1、信力,2、进力,3、念力,4、定力,5、慧力
   │六、七觉支——1、念觉支,2、择法觉支,3、精进觉支,4、喜觉支
   │       5、轻安觉支,6、定觉支,7、舍觉支
   │七、八正道——1,正见,2、正思惟,3、正语,4、正业
   └       5、正精进,6、正定,7、正念,8、正命

  道谛是出世间的因,灭谛是出世间的果。要断集脱苦,就必须修道证灭。我们研究道谛,便可以了知修行的重要和艰难,决不是悠悠泛泛,懒惰放逸,而可以侥幸超出三界,了脱生死。我们研究灭谛,便可以了知涅槃之中,没有烦恼生死。惟有涅槃,才是唯一真正安乐寂静的地方。

  苦、集、灭、道四谛,是藏、通、别、圆四教之所共谈,虽则共谈,而有原则性的不同。所谓生灭四啼、无生四谛、无量四谛、无作四谛。

  藏教所明,便是生灭的四谛:苦谛则生、异、灭三相无常迁流;集谛则贪、瞋、痴、等分(贪瞋痴三种都有,叫等分)烦恼,扰浊内心;道谛则以戒、定、慧三学,对治贪、瞋、痴、等分烦恼;灭谛则灭尽三界因果,证得偏空法性。这苦、集、灭、道四谛,都是有为之法,苦、集二谛生,则道、灭二谛灭;道、灭二谛生,则苦、集二谛灭;所以叫做生灭四谛。

  我们研究了藏教的生灭四谛,可以了知烦恼不可以不断,生死不可以不出,道品不可以不修,涅槃不可以不证。不论何人,都有离苦趣乐的要求。那么在提出这个要求以前,必须先要认清,什么是苦?什么是乐?释迦牟尼佛已明白告诉我们:三界二十五有是苦,烦恼是苦的因,修道可以灭苦,证得了寂静涅槃,才是真正的安乐。这是佛教的根本教义,也是解脱生死的唯一方便。
 楼主| 发表于 2016-2-19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乙、思议生灭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就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从无明到老死,共有十二支。这十二支,辗转为因,互相资助,循环不断,叫做十二因缘。

  一、无明,意思是无所明了。过去世来,没有智慧光明,起一切烦恼,这些烦恼,叫做无明。

  二、行,就是造作。过去世来,因烦恼,造善、不善业,能招感现在世的果报,这些善、不善业叫做行。无明、行二支,是现在世识、名色等五支的因。

  三、识,是垢染心。因过去世的烦恼和善、不善业,引生垢染心。一刹那间,对于自己的父母,生起憎爱意识妄念,投托母胎,这叫做识。

  四、名色,名是心,色是身体。在母胎中,全身的躯干四肢,渐渐生成,但还没有眼、耳、鼻、舌四根;虽有心识,也不明显,这叫名色。

  五、六入,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在母胎中,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渐渐完备,叫做六入。

  六、触,是接触。出胎已后,眼、耳、鼻、舌、身五根,和外面色、声、香、味、触五尘接触,生起意识。但对于好、坏、不好不坏的境界,还不能了了分别,这叫做触。

  七、受,是领受。五六岁后,六根接触六尘时,对于好、坏的境界,能分明领受;但对于男、女、财物,还不晓得贪爱,这叫做受。从识到受五支,是过去无明、行二支的果。

  八、爱,是贪爱。十四、五岁已后,对于男、女、财物,知所贪爱,但还不能广遍追求,这叫做爱。

  九、取,是取著。二十岁以后,贪欲炽盛,对于色、声、香、味、触等境,生取著心,尽力追求,这叫做取。爱、取二支,是未来世生死的因,等于无明为现在世识、名色等五支的因。

  十、有,是所造的业。因为追求色、声、香、味、触等境,造善、不善业,牵引未来生死,这叫做有。这一支,也是未来世生死的因,等于行为现在世识、名色等五支的因。

  十一、生、是未来世五阴之身。现在世的有支为因,招感未来世五阴之身,这叫做生。

  十二、老死,五阴之身,住世衰变,叫做老;身坏命终,叫做死。生、老死二支,是现在世爱、取、有三支的果,等于识、名色等五支,为过去世无明、和行的果。

  十二因缘和三世因果的关系,列表于下:

      ┌无明—惑┬属过去世,是现在世识、名色、
      │行——业┘六入、触、受五支的因。
      │识 ┐
      │名色│
      │六入├苦——属现在世,是过去世
  十二因缘┤触 │   无明、行二支的果。
      │受 ┘
      │爱┐  ┐
      │取┴惑 ├属现在世、是未来世
      │有—业┘生、老死二支的因。
      │生  ─┬苦——属未来世,是现在世
      └老死 ┘   爱、取、有三支的果。

  (这里所说的无明,是藏教二乘所破的见思惑,和别、圆二教菩萨所破的无明不同)。

  照上面所讲,从无明缘行,一直到生缘老死,是十二因缘顺生门。若反复研究,为什么会有未来世的生和老死?便知道因为有现在世爱、取、有的缘故。为什么会有现在世的识、名色、六入、触、受?便知道因为有过去世的无明和行的缘故。若是没有无明,也就没有行;没有行,也就没有识;一直推到没有生,也就没有老死。所以经中说:

  “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

  没有因,当然就没有果,这样逆推下去,便是十二因缘还灭门。

  十二因缘和四谛的意义相同,不过开合不同而已。无明、行、爱、取、有五支,合为集谛;识、名色、六入、触、受、生、老死七支,合为苦谛;对治十二因缘顺生的方法,便是道谛;无明灭,一直到老死灭,便是灭谛。

  十二因缘,说明了一切法,都有它真正的因缘。开示真正的因缘,便是破斥邪因缘和无因缘。外道有主张邪因缘的,说:“一切法从时间生,时间常住不变,是一切法的因。”有的说:“一切法从空间生,空间常住不变,是一切法的因。”有的说:“一切法从大梵天王生,大梵天王是一切法的因。”有的说:“一切法从极微(极细小的尘)生,极微是一切法的因。”有的说:“一切法从地、水、火、风、虚空、冥初法自性生,地、水、火、风、虚空、冥初自性是一切法的因。”这些说法,都是从自己妄想心中计度出来的,不是真正的因缘,所以叫做邪因缘。还有主张无因缘的外道说:“一切法都是偶然而有的,并没有一定的原因和条件。”推翻了世间、出世间一切因果法则,是十分错误的。佛说十二因缘,是真正的因缘。这种真正的因缘,佛教徒必须认识清楚。

  十二因缘,也是藏、通、别、圆四教之所共谈,所谓思议生灭十二因缘(藏教),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通教),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别教),不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圆数)。怎样叫做思议生灭十二因缘?可以心意卜度,是可思;可以语言分别,是可议;无明缘行,一直到生缘老死,名顺生门;无明灭则行灭,一直到生灭则老死灭,名还灭门。生灭显然,都属有为之法,这是生灭。所以叫做思议生灭十二团缘。

  我们研究了藏教的思议生灭十二因缘,可以知道生老病死的痛苦,从何而有?贪爱追求,从何而起?为什么一切众生,在三界中轮回相续?为什么一切圣人,能超出三界轮回,永离生老病死?
 楼主| 发表于 2016-2-19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丙、事六度行

  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六件事,可以使自他度脱生死,到涅槃彼岸,所以叫做六度。

  一、布施,有二种:一财施,二法施。财施又有二种:一内财,自己的身体,像发、毛、爪、齿、眼、耳、鼻、舌,乃至心、肝、肺、脏等。二外财,自己的财物,像饮食、衣服、财产等。菩萨行财施时,一切内财、外财,都能布施。像释迦佛舍弃王位,便是布施外财。舍身饲虎,便是布施内财。法施,是把世间、出世间一切善法教人。菩萨行法施时,以清净心,为人演说菩提妙法,而不希望受教的人供养恭敬。

  二、持戒,也有二种:一在家戒,就是三归依、五戒、八关斋戒。二出家戒,就是沙弥、沙弥尼戒,式叉摩那戒,比丘、比丘尼戒。菩萨十重四十八轻戒,通于在家出家。菩萨行持戒时,以清净心,奉持戒法,虽舍身命,不犯净戒。像须陀摩王持不妄语戒,以身就死,终不妄语。

  三、忍辱,也有二种:一生忍,二法忍。生忍又有二种:一受人恭敬供养,不生骄慢放逸心。二受人辱骂打扑,不生瞋恨怨恼心。法忍也有二种:一非心法,对于冷、热、饥、渴、老、病、死等,能忍不动。二心法,对于瞋恨、忧愁、淫欲、骄慢等,能忍不动。菩萨行忍辱时,以质直心,对于一切苦乐境界,安忍不动。

  四、精进,也有二种:一身精进,以自身勤行善法,行道、礼拜、诵念、讲说,身不疲厌。二心精进,以自心勤行善道,念佛、修观,一心不乱。菩萨行精进时,以质直清净心,身心精进,尽未来际,不生疲厌。像释迦佛,因精进故,先弥勒菩萨成佛。

  五、禅定,也有二种:一世间禅,就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和四无量心、四无色定等,这些都是凡夫所行禅。二出世间禅,又有二种;一出世间禅,就是六妙门、十六特胜、通明、九想、八念、十想、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练禅、十四变化、愿智顶禅、无诤三昧、三三昧、师子奋迅三昧、超越三昧,乃至三明、六通等,这些都是出世间禅。也叫做二乘共禅,是菩萨和声闻、缘觉共同修学的。二出世间上上禅,就是自性等九种大禅,首楞严等百八三昧,诸佛不动等百二十三昧,这些都是出世间上上禅,也叫做不共禅,只有菩萨能修,声闻、缘觉不能修习。菩萨修禅定时,以质直清净心,修行这些禅定,如如不动。像螺髻仙人修禅定时,鸟在他的头上做窝生卵,他想出定,恐怕鸟要惊飞,于是仍入禅定,等到鸟飞方起。(禅定的内容很复杂,现在只能举各种禅定的名称,若要详知,可读智者大师《禅波罗蜜法门》)。

  六、智慧,有三种;一、声闻智慧,二缘觉智慧,三佛智慧。菩萨修智慧时,以质直清净心,修三种智慧,像诸佛如来三智圆明,这便是修行智慧的果。

  这六度行,也是藏、通、别、圆四教共谈。

  所谓事六度行(藏教),理六度行(通教),不思议六度、十度(别教),称性六度、十度(圆教),(别、圆二教中,还要修十度,就是从第六智慧中,再开出方便、愿、力、智四度,共成十度)。藏教菩萨,没有证悟诸法本空的道理,而于事相方面,却能勇猛实践,所以叫做事六度行。末世学佛的人,往往好谈空理,于事相方面,缺乏实践精神,和藏教菩萨,恰恰相反。要知空理,不是依稀仿佛的认识,或者口里说说就算数的。像藏教菩萨,修行三大阿僧祗劫,尚不能证悟诸法本空的道理,可见证悟空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对于事六度行,不能实践,倒能够证悟空理,这恐怕是世界上所没有的事。这样的口便说空,行在有中,不是自欺欺人,一定是著了空魔,是学佛过程中一件最危险不过的事。
 楼主| 发表于 2016-2-21 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丁、实有二谛

  二谛,是真谛和俗谛。

  七种二谛:

  便是实有二谛,幻有、空二谛,通含别二谛,通含圆二谛,显中二谛,圆入别二谛,不思议二谛。

  实有二谛:

  俗谛“实有”而不是空,指五阴、十二处、十八界等,都是实实在在有的,既不是没有,也不是幻有,所以叫做实有。

  真谛“真空”而不是有,指涅槃中所证的偏空法性,既不是五阴,也不是十二处、十八界等,一切没有,空无一物,所以叫做真空。

  真俗二谛,完全相反而不相融,便是藏教中所明实有二谛的道理。
 楼主| 发表于 2016-2-21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藏教的因果

  修观是因,观成证涅槃,涅槃是果。外道所修的邪行,都不能趋入涅槃,因为这些邪行,都不是证涅槃的因。因邪,所以就没有果。佛法有因有果,因正果正。

  藏教的因,是析空观。观自己身体,是个什么?观身是地、水、火、风、空五大合成。如骨、肉、脏、腑等属于地大;涕、唾、精、血等属于水大;暖气属于火大;动转属于风大;身体里面的虚空属于空大。这样观察,便知身体不过是五大所合成,我在那里呢?我既没有,什么是我所有的东西呢?再观自己的心,是个什么?观心是识大(地、水、火、风、空、识,叫做六大),识虽然好像有知觉,能了别,但假使没外面的境界,识又从何而起呢(这里所指的识,不过是第六意识,若第七、第八二识,那是别、圆二教所说,不是藏教人所知)?这识是刹那刹那生、住、异、灭的,并不是常住不变。这样观察,便知心不过是识大,我在哪里呢?我既没有,什么是我所有的东西呢?这样观察,可以破人我执,出分段生死,证偏真涅槃。

  藏教的果,是偏真涅槃。五阴、十二处、十八界等一切灭尽,证到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在这涅槃里,没有五阴、十二处、十八界等,空无一物,叫做偏真涅槃。藏教的偏真涅槃,和通教真谛涅槃不同之点,便是一则要灭尽一切法,方证涅槃(藏教);一则一切法当体是空,便是涅槃,不待灭尽方空(通教)。至于别、圆二教,并不只以空为究竟,所以他们的涅槃,也就不能和藏、通二教所可同语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2-21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六即佛

  六即佛:一理即,二名字即,三观行即,四相似即,五分证即,六究竟即。这六即,表明了从凡夫到成佛的一切位次。

  为什么叫做六即?“六显因果之事相,即显佛性之理体。”从凡夫到成佛,其间因果事相,共有六个阶段,历历分明,不可混滥,所以称“六”。从凡夫到成佛,所有佛性理体,完全一致,凡夫的佛性,即是菩萨的佛性,也即是一切诸佛的佛性,同然一味,所以称“即”。譬如初一夜的月亮,和初二、初三、乃至十五夜的月亮,从明暗盈亏方面观察,便有十五天的不同,若从月亮的本体上观察,原只是一个月亮。同时还要明白“六而常即、即而常六”的道理:从凡夫到成佛,佛性虽然一样,而因果事相,不可混滥,分明有六个阶段,这是“即而常六”。譬如初一到十五夜的月亮,虽十五天盈亏不同,只是一个月亮,这就如“六而常即”。初一到十五夜的月亮,虽是一个月亮,然而却有十五天的盈亏不同,这就如“即而常六”。

  用普润大师的《六即颂》来说明六即的道理,是最为恰当的。大师的《六即颂》,这样说:

  动静理全是 行藏事尽非
  冥冥随物去 杳杳不知归

  这是颂理即佛,指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而言。一切众生,全具佛性之理;这佛性之理,和十方诸佛,完全一样,所以称“理即佛”。据理而言,一切众生当下是佛,所以说“动静理全是”。约事而言,一切众生,起心动念,完全和佛性相违,所以说“行藏事尽非”。一切众生,虽具有佛性,而不能自知,因此逐物忘返,长劫轮回。遂令佛性之体,随六尘而流转,不知发真归元,修学佛法。所谓“法身流转五道,名为众生”,所以说:“冥冥随物去,杳杳不知归”。

  学佛的人,往往有两种毛病:一种是只知道“动静理全是”。便大言不惭,自谓即心是佛,直踏毗卢顶上行,当下与十方诸佛一鼻孔出气,说什么持戒、念佛、修善、作福。还有谓:“呵佛骂祖,是祖师家风;魔来也斩,佛来也斩。”言语虽然相像,争奈“行藏事尽非”,自已到底仍是一个业障凡夫。还有一种人只知道“行藏事尽非”,自认是一个业障凡夫,那里有资格学佛?那里有资格生净土?更那里有资格成佛度生?这便是辜负了自家的佛性,而不知“动静理全是”。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当成佛。明白这理即佛颂,便可以对治上面所说的两种毛病。

  方听无生曲 始闻不死歌
  今知当体是 翻恨自磋陀

  这是颂名字即佛,指闻名知字,悟解佛性而言。学佛人从善知识所,或经论中,悟解不生不灭的本有佛性。已知佛性的名字,知道自己的佛性,和十方诸佛的佛性,完全一样,所以称“名字即佛”。“无生曲”、“不死歌”,是指佛性不生不灭的道理。即心是佛,不假外求,所以说:“当体是”。从前不知,现今方知,自恨从前昏昧,不解佛性的道理,造诸恶业,枉受轮回,所以说:“翻恨自磋砣”。

  念念照常理 心心息幻尘
  遍观诸法性 无假亦无真

  这是颂观行即佛,指已悟佛性,顺性起修而言。依教修观行,而能观的智慧,所观的境界,本来和十方诸佛,完全一样,所以称“观行即佛”。“念念照常理”,是念念照真常的佛性。“心心息幻尘”,是心心息灭虚幻的尘缘。遍观一切诸法的本性,非假非真,便是中道第一义谛。这正是修观行时,所用的法门。

  四住虽先落 六尘末尽空
  眼中犹有翳 空里见花红

  这是颂相似即佛,指观行有得,相似解发而言。虽没有真正断惑证真,却相似于断惑证真,所以称“相似即佛”。“四住”便是见、思二惑:见惑一住(见一切住地),思惑三住(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见思烦恼,虽然已经断除,而无明还没有破,所以说:“四住虽先落,六尘未尽空”。无明还在,还没有得到清净的智慧,亲见本有的佛性。譬如眼病尚未全愈,空中仍见狂花,所以只能算相似即佛,比真正断惑证真的不同。这相似即佛的位次,虽没有真正断惑证真,然而要得到却也极不容易。南岳大师自称证十信位,十信位便是相似即佛的位次。《起信论》说:“经一万劫,信心成就故。”成就信心,就是证十信位,可见证十信位不是容易的事。而智者大师自称证五品位,那是观行即佛的位次;蕅益大师自称名字位,那只是名字即佛的位次而已。这几位大师自示所证的位次,并不一定是谦虚,是在告诫学者,要老实修持,不要生增上慢,未得谓得,疑误自他。《法华经》法师功德品中,所说六根清净,所得功德,便是相似位中的相貌。举世学佛的人很多,但是没有看见一个人,有这样的六根功德。可见相似即佛的位次,已经不容易证到,何况分证即佛,究竟即佛呢!所以我们博地凡夫,唯有仰仗阿弥陀佛的慈悲弘愿,老实念佛,求生净土,才是真正超凡入圣的途径啊!

  豁尔心开悟 湛然一切通
  穷源犹未尽 尚见月朦胧

  这是颂分证即佛,指分断无明,分证法身而言(法身就是佛性)。从断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直到断四十一品无明,证四十一分法身,都属于分证即佛。无明分分而断,法身分分而证,所以称“分证即佛”。功行既深,一旦无明豁破,心得开悟,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所以说:“豁尔心开悟,湛然一切通”。然而还没有断尽无明,满证法身。比如虽穷水流,犹未能尽其源头,虽见明月,犹未能十分亲切,所以说:“穷源犹未尽,尚见月朦胧”。经中说:“菩萨虽见佛性,犹未了了,如隔罗[索*殳]。”正是这个意思。

  从来真是妄 今日妄皆真
  但复本时性 更无一法新

  这是颂究竟即佛,指真穷惑尽,智断圆满而言。无明断尽,法身圆证,这是妙觉极果的位次(妙觉就是佛),所以称“究竟即佛”。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因为不能认识,于是逆性而修,招种种苦报,翻本有的佛性,成为虚妄之法。诸佛如来,明见佛性,顺性而修,得常、乐、我、净的胜报(常、乐、我、净,是涅槃四德),翻众生虚妄之法,成佛性常住之果。其实众生诸佛,佛性相同,因为一则顺性而修,一则逆性而修,顺性便全妄成真,逆性便全真成妄,所以古德常说:“众生所迷,即是诸佛法身;诸佛所证,即是众生理本。”所以说:“从来真是妄,今日妄皆真。”诸佛成道,但证本有佛性,佛性以外,那里更有一法,为诸佛之所证得。圆满菩提,归无所得,所以说:“但复本时性,更无一法新。”

  这六即的道理,也是藏、通、别、圆四教之所共谈,但也有原则性的不同。藏教六而不即,因为真、俗二谛,不相和会,只有六个阶段的位次,而不能一味融通;通教虽六而常即,而不即是佛,因为虽真、俗二谛,互相融通,而没有谈到佛性;别教虽谈佛性,但仍是六而不即,因为别教真、俗、中三谛,历别不融。虽谈佛性,而佛性在生死、涅槃二边以外,不即生死、涅槃是佛性,所以只有六个阶段的位次,也不能一味融通;圆教六而常即,即而常六,六即佛的道理,只有圆教方才具足。即而常六,如冰水之不同;六而常即,如湿性之一体。所以说:“前三皆权(方便),唯圆教是实(真实)。”

  就藏教而谈六即,是很勉强的。因为藏教虽有六个阶段的位次,而不相融通,是六而不即;又不谈本有佛性,是六而非即。现在姑且模仿圆教的教义,就藏教而谈六即的位次。

  先制一表,表明六即的位次,然后依次叙述。

   ┌
   │一理 即——偏真法性
   │二名字即—初闻经教
   │三观行即—(一)五停心,(二)别相念,(三)总相念—外凡资粮位
   │四相似即—(一)暖,(二)顶,(三)忍,(四)世第——内凡加行位
   │    ┌ (一)须陀洹果-----见道位┐
  六│五分证即┤ (二)斯陀含果┐     ├——三果有学位
   ┤    │         ├修道位—┘
  即│    └ (三)阿那含果┘
   │    ┌ (一)小乘阿罗汉果┐
   │六究竟即┤ (二)中乘辟支佛果├证道位——三乘无学位。
   └    └ (三)大乘佛果  ┘
 楼主| 发表于 2016-2-22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1、理即佛

  就是偏真法性。《止观》说:“法性自天而然,集不能染,苦不能恼,道不能通,灭不能净;如云笼月,不能妨害,却烦恼已,乃见法性。”这法性,但为苦、集二谛之所遮蔽,而不为苦、集二谛之所染污;但为道、灭二谛之所表显,而不是道、灭二谛之所创造。因为法性之理,本自清净,所以不能染污;本来自有,也不待创造。法性譬如月亮,苦、集二谛,譬如云雾;道谛譬如风,能吹开云雾;灭啼譬如云雾已经吹去,整个天空,净无纤翳,月亮的光明,因此就完全显露了。这里所说的法性,不即是因果事相,而却在因果事相以外;因果事相,叫做俗谛,法性叫做真谛,真、俗二谛,隔别不融。因为这个道理,所以依大乘事理相即,真、俗不二的道理,而判此因果事相以外的真谛,叫做偏真法性。
 楼主| 发表于 2016-2-22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2、名字即佛。

  就是初闻经教,了知名义。知道一切法,从因缘生,不从邪因缘生,也不是无因缘自然而生。知道一切法,有生必有灭,不是常住不变;一切法生灭变异,并没有主宰。了达正因缘境,知一切法,无常、无我,这是藏教名字即的位次。
 楼主| 发表于 2016-2-22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3、观行即佛

  又分为三:(一)五停心,(二)别相念,(三)总相念。以前已经闻名解义,现在就依解起行,这是外凡资粮位。没有亲见偏真法性,心行理外,所以称“外”;用有漏的身心,学习观行,还没有得到无漏,所以称“凡”。这三种观行,是超越三界,了脱生死的资粮,所以叫做“资粮位”。

  (一)五停心。有五种:一多贪众生不净观,二多瞋众生慈悲观,三多散众生数息观,四愚痴众生因缘观,五多障众生念佛观。这五种方法,能停息妄心,所以叫做“五停心”。

  甲、多贪众生不净观。贪有三种:一外贪:男爱于女,女爱于男,男女身分,互相贪爱。这种贪爱,可以用九想观对治。九想观,观所爱的的人,作九种想:1、膀胀想,2、青瘀想,3、坏想,4、血涂漫想,5、脓烂想,6、噉想,7、散想,8、骨想,9、烧想。对所爱的人,作这九种观想,可以使贪爱的心,息灭无余。二内外贪:对于自己和他人的身体,而起贪爱。这种贪爱,可以用八背舍对治。八背舍:1、内有色相外观色,2、内无色相外观色,3、净背舍身作证,4、虚空处背舍,5、识处背舍,6、无所有处背舍,7、非有想非无想背舍,8、灭受想背舍。违背五欲,舍离贪爱,所以叫做背舍。修八背舍,可以消灭自身和他身的贪爱。三遍一切处贪:对于资生五尘等物,悉皆贪爱,如贪田园、屋宅、衣服、饮食、色、声、香、味、触等,这种贪爱,可以用八胜处对治。八胜处:1、内有色相外观色少,2、内有色相外观色多,3、内无色相外观色少,4、内无色相外观色多,5、青胜处,6、黄胜处,7、赤胜处,8、白胜处。想心纯熟,转变自在,叫做胜处。修八胜处,可以对治遍一切处贪。(上面所说九想、八背舍、八胜处,但举其名,它的内容,将来当作专文叙述。)

  乙、多瞋众生慈悲观。瞋有三种:一非理瞋,无理而瞋;当修众生缘慈对治。观想一切众生,犹如自家的眷属,都要叫他们得到利益安乐。二顺理瞋,因了他人的恼乱,而生瞋恚;当修法缘慈对治。观想一切法,都是因缘而所生,空无有实;一切众生,不知道诸法本空的道理,常想求得安乐,为了随顺众生,都要叫他们得到安乐。三诤论瞋,以自己的见解为是,指他人的所说所行,都以为不对;当修无缘慈对治。修无缘慈时,不住法相及众生相,怜悯一切众生,往来五道,心著于法,分别取舍,受诸苦痛;为要使一切众生,解脱诸苦,得诸法实相,叫做无缘慈。

  丙、多散众生数息观。心思多散乱,可以用数息观对治。息就是呼吸,详细分别,有四种相貌:有声音的叫做风,结滞而不通畅的叫做喘,出入不细的叫做气,风、气、喘三种,都不是息;没有声音,也不结滞,出入都细的才叫做息。数息,是从一到十,不多不少,可以使心不散乱。或但数出息——呼,或但数入息——吸,或取便而数,都可以。但不许出入俱数,因为出入俱数,容易生病。如上面的方法修持,可以使身心安定。常常修数息观,可以对治散乱,证得一心。

  丁、愚痴众生因缘观。不信因果,不了因缘生法,叫做愚痴,可以用因缘观对治。因缘观,便是观十二因缘。修因缘观,可破愚痴。

  戊、多障众生念佛观。障有三种,一昏沉暗塞障,昏睡无记,可以念应身佛三十二相对治。二恶念思惟障,想作五逆十恶等事,可以念报身佛十力、四无所畏等对治。三境界逼迫障,身忽疼痛,或遇火焚水溺等事,可以念法身佛空寂无为对治。念佛法门,可以对治一切障。这里所说的念佛观,和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的念佛法门不同。

  五停心观,通于藏、通、别、圆四教。这里虽就藏教而谈,其实像慈悲观中的法缘慈、无缘慈,念佛观中的念报身佛、念法身佛等,都已经超出了藏教的范围。

  (二)别相念。就是四念处:一观身不净,二观受是苦,三观心无常,四观法无我。分别观身、受、心、法,所以叫别相念。这四种观,可以对治凡夫常、乐、我、净四种颠倒。

  (三)总相念。观身不净,受、心、法,都不净;观受是苦,身、心、法,都是苦;观心无常,身、受、法,都无常;观法无我,身、受、心都无我。这是用一观观四境。还有,观身不净,也是苦、无常、无我;观受是苦,也是不净、无常、无我;观心无常,也是不净、苦、无我;观法无我,也是不净、苦、无常。这是于一境用四观。都叫做总相念。这总相念,虽仍用别相念的身等四境,不净等四观,然而能总摄而观,境观自在,较别相念进步多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2-23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4、相似即佛(藏教六即佛)

  此中分四:(一)暖位,(二)顶位,(三)忍位,(四)世第一位。这四位,是内凡加行位。以前修五停心、总相念、别相念,现在进一步观察苦、集、灭、道四谛,伏烦恼,依稀仿佛见到真谛的道理,心游理内,所以称“内”;身心仍属有漏,没有到见道位,所以称“凡”。以禅定资助观慧,加功用行,所以叫做“加行位”。

  (一)暖位:用总相念、别相念的智慧,观察苦、集、灭、道四谛,依稀仿佛见到真谛的道理,伏烦恼,得佛法气分,这叫做暖。譬如钻木取火,火虽没有生,而木已经发热出烟了。用苦、集、灭、道四谛的智慧,修习种种善法,善法积集,依稀仿佛见到真谛的道理,这也叫做暖。譬如春夏,积集花草,自能发热。这是用譬喻来解释的。

  (二)顶位:从暖位进修欲如意足、念如意足、进如意足、慧如意足,对于真谛的道理,更加明显;用十六行观(十六行观在忍位中说明),观察苦、集、灭、道四谛,更加分明;譬如人登山顶,观瞻四方,悉皆明了,这叫做顶。

  (三)忍位:从顶位再进一步,得信、进、念、定、慧五善根,对于真谛的道理,愈加明显,烦恼的势力,愈加削弱,对于苦、集、灭、道四谛的道理,忍可于心,这叫做忍。

  忍位又分为三:就是下忍位、中忍位、上忍位。下忍位:以三十二行为能观(八缘三十二行见表),遍观欲界四谛和色界、无色界四谛。中忍位:缩灭能观的三十二行和所观的八谛,有七周灭缘,二十四周灭行。缘,就是欲界的苦缘、集缘、灭缘、道缘,和色界、无色界的苦缘、集缘、灭缘、道缘,共有八缘。在道理上讲,这是三界的四谛,在修行人以心念缘道理时讲,就叫做缘。

              ┌苦行廿八
              │空行廿七
          ┌苦缘┤无常行廿六
          │   └无我行廿五
          │   ┌集行二十
          │   │因行十九
          │集缘┤缘行十八
          │   └生行十七
          │   ┌灭行十二
    ┌色界、无色界┤   │尽行十一
    │      │灭缘┤妙行
    │      │   └离行
    │      │   ┌道行
    │      │   │正行
    │      └道缘┤迹行
    │          └乘行
   八│          ┌苦行三十二
   缘│          │空行三十一
   三│      ┌苦缘┤无常行三十
   十┤      │   └无我行廿九
   二│      │   ┌集行廿四
   行│      │   │因行廿三
    │      │集缘┤缘行廿二
    │      │   └生行廿一
    └欲    界┤   ┌灭行十六
          │   │尽行十五
          │灭缘┤妙行十四
          │   └离行十三
          │   ┌道行
          │   │正行
          └道缘┤迹行
              └乘行

  行,就是苦缘下的苦、空、无常、无我四行,集缘下的集、因、缘、生四行,灭缘下的灭、尽、妙、离四行,道缘下的道、正、迹、乘四行;欲界四缘下共有十六行(顶位中所说的十六行观,便是这十六行),加上色界、无色界四缘下的十六行,共有三十二行。七周灭缘,二十四周灭行,下面说明。上忍位:中忍位七周灭缘,二十四周灭行,灭到最后一行只剩二刹那的时间了,这时就到了上忍位。从上忍位再经过一刹那,只剩一刹那的时间了,这时就到了世第一位。从世第一位再经过一刹那,便证得了须陀洹果。

  在下忍位,普遍观察欲界和色界、无色界的苦、集、灭、道八谛,修苦、空、无常、无我等三十二行。在中忍位渐渐缩灭能观的三十二行和所观的八谛,一直灭剩一行二刹那。这里就有七周灭缘和二十四周灭行:开始观察欲界和色界、无色界上下八谛下的三十一行,只除去了色界、无色道谛下的乘行,这叫一周灭一行(就是乘行);次观察上下八谛下的三十行,除去了色界、无色界道谛下的迹行,这叫二周灭二行(就是迹、乘行);次观察上下八谛下的二十九行,除去了色界、无色界道谛下的正行,这叫三周灭三行(就是正、迹、乘三行);次观察上下八谛下的二十八行,除去了色界、无色界道谛下的道行,到这时候,色界、无色界道谛下的四行,都除去了,那么所缘的道谛,同时也就除去了,这就称为一周灭缘。再灭下去,先除去欲界道谛下的乘行,这叫五周灭五行;再除去欲界道谛下的迹行,这叫六周灭六行;再除去欲界道谛下的正行,这叫七周灭七行;再除去欲界道谛下的道行,到这时候,欲界道谛下的四行都除去了,于是所缘的道谛也就除去,这就称为二周灭缘。

  就是这样的灭下去,一直灭到只剩下欲界苦谛下的苦行(或只剩空行),这里共有七周灭缘,二十四周灭行,总共有三十一周灭缘灭行(上面表中,三十二行下所注的数目字,四、八、十二、十六、二十、二十四、二十八,都是灭缘的,共有七周。一、二、三、五、六、七、九、十、十一、十三、十四、十五、十七、十八、十九、廿一、廿二、廿三、廿五、廿六、廿七、廿九、三十、三十一,都是灭行的,共有二十四周)。在上忍位,只灭剩欲界苦谛下一行(苦行或空行)的二刹那,再经过一刹那,就证到了世第一位,所以上忍位事实上只有一刹那的时间。

  (四)世第一位:从上忍位经过一刹那,就证到世第一位,再一刹那,就证到须陀洹果。所以世第一位,事实上也是只有一刹那的时间。因为身心仍属有漏,所以称世间,而于世间法中,最为超胜,所以叫做世第—。

  《俱舍论》中有四句颂:

 “暖必至涅槃,顶终不断善,
  忍不堕恶道,第一入离生。”

  证暖位的人,遇到恶因缘,还能造五逆重罪,断善根,堕无间地狱。不过他虽堕地狱,终不久住,以后必定能生人天道中,证涅槃果。若到顶位,虽造恶业,堕三恶道,必不起大邪见,必不断善根。若到忍位,虽起烦恼恶业,决不会再堕三恶道。若到世第一位,只有一刹那,便入见道,证须陀洹果,永不再生四趣中。

  以上内凡四位(暖、顶、忍、世第一),外凡三位(五停心、别相念、总相念),通叫七方便位,也叫七贤位。这七方便位,在佛法中说起来,都是凡夫地位,请读者想想,超凡入圣,是何等不容易啊!依通途法门修,是这样的困难,而我们现在遇到既简易而又圆顿的净土法门,为什么还不信呢?
 楼主| 发表于 2016-2-23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5、分证即佛(藏教六即佛)

  此中分三:(一)须陀洹果,(二)斯陀含果,(三)阿那含果。这三位,称为前三果有学位,因为在四果阿罗汉之前,所以称“前三果”。研习真谛的道理,断除见惑和思惑,真谛的道理还没有彻底明显,见惑和思惑还没有彻底消灭,正在修学期间,所以叫做“有学”。自此以去,通名圣位。

  (一)须陀洹果。华言为“预流”,最初参预圣道的法流,所以叫预流,《金刚经》称为入流。初入圣道,所以称初果。从世第一位,经过一刹那的时间,在三界八谛下(欲界苦、集、灭、道四谛,和色界、无色界苦、集、灭、道四谛),发八忍、八智(八忍、八智详上表),总有十六心,顿断三界八十八使见惑(三界八十八使见惑,见“藏教的道理”一节中的列表),见到真谛的道理,名见道位。

  真谛的道理,极为明显,对于欲界生死之苦,忍可于心,叫做苦法忍;真谛的道理,极为明显,对于和欲界相类的色界、无色界生死之苦,忍可于心,叫做苦类忍;智慧开明,见到真谛的道理,了知欲界生死之苦,叫做苦法智;智慧开明,见到真谛的道理,了知和欲界相类的色界、无色界生死之苦,叫做苦类智。下面集法忍等十二心,都是这样解释的。忍能断惑,是智的因;智能证理,是忍的果。十六心虽然同时顿发,仍旧可以论因果。又八忍能断三界八谛下迷理之惑,不被见惑之所间隔,名为无间道(也名无碍道);八智能证三界八谛下无为之理,已离见惑的缠缚,名为解脱道。无间道用禅定断惑,是即慧之定;解脱道用智慧证理,是即定之慧。

    ┌        ┌苦类忍
    │      ┌苦┤
    │      │ └苦类智
    │      │ ┌集类忍
    │      │集┤
    │      │ └集类智
    │      │ ┌灭类忍十一
    │色界、无色界┤灭┤
    │      │ └灭类智十二
    │      │ ┌道类忍十五
    │      └道┤
    │        └道类智十六
   八│      ┌苦法忍
   忍│    ┌苦┤
   八┤    │ └苦法智
   智│    │ ┌集法忍
    │    │集┤
    │    │ └集法智
    │欲  界┤ ┌灭法忍
    │    │灭┤
    │    │ └灭法智
    │    │ ┌道法忍十三
    │    │道┤
    └    └ └道法智十四

  (二)斯陀含果。华言为“一来”,在欲界中还有一番生死,所以叫一来。这是二果。须陀洹果时,已须断尽三界见惑,到斯陀含果,断欲界六品思惑(就是在八十一品思惑中,断了五趣杂居地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的六品思惑),还有欲界的三品思惑没有断。

  (三)阿那含果。华言为“不来”,从此不再来欲界受生,所以叫不来。这是三果。斯陀含果时,已经断欲界六品思惑,现在,再断欲界剩余的三品思惑(就是五趣杂居地下上、下中、下下的三品思惑),并且还进一步断上八地的思惑(上八地就是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离喜妙乐地、舍念清净地,这是色界四地;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非想处地,这是无色界四地),再向上进修,便可以证阿罗汉果了。这斯陀合果和阿那含果,名修道位。
 楼主| 发表于 2016-2-24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6、究竟即佛(藏教六即佛)

  此中分三:(一)小乘阿罗汉果,(二)中乘辟支佛果,(三)大乘佛果。这是三乘证道位。声闻乘四谛而证阿罗汉果,缘觉乘十二因缘而证辟支佛果,菩萨乘六度而证佛果,所以叫做“三乘”。到这时,烦恼已经断尽,智慧已经圆满,无法可学,所以叫做“无学位”。

  (一)小乘阿罗汉果:

  阿罗汉,有三义:一杀贼,二应供,三无生。见、思烦恼如贼,能坏涅槃,今断见、思烦恼,证真谛理,烦恼已经断除,喻如贼已杀尽,可以得到安乐了,所以叫“杀贼”;应受一切人天供养,所以叫“应供”;烦恼已尽,不再到人天中受生,所以叫“无生”。还有,阿罗汉也叫“真人”,因为他已经证到真谛的道理;也叫“应真”,因为他的智慧同真谛的道理相应;也叫“无著”,因为他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之中,无所滞著。这阿罗汉果,是小乘的第四果。在阿那含果时,原已先断了欲界的九品思惑,并且进一步断上八地的思惑;现在上八地中七十二品思惑(每一地有上上、上中、上下等九品思惑,八地共有七十二品思惑),通通都断尽了。经中说:“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三界的生死已没有了,所以说“我生已尽”;戒、定、慧的德行,已经成就,所以说“梵行已立”;四果圣位,已经证到,所以说“所作已办”;灰身泯智,永不再受后来的果报,所以说“不受后有”。

  阿罗汉:有二种阿罗汉,三种阿罗汉,六种阿罗汉,九种阿罗汉。详细分析起来,很是复杂,现在但作简单的说明。

  二种阿罗汉:一、时解脱阿罗汉,须等待时节,一切因缘都具足了,方能得到解脱;二、不时解脱阿罗汉,于一切时,随意所乐,修集善业,可以得到解脱,不一定要等因缘具足。

  又有二种阿罗汉:一、慧解脱阿罗汉,在因地中修习空观,缘空观直入,得到解脱,只证真谛理性,而没有三明、八解脱;二、俱解脱阿罗汉,在因地中兼观事相,在果上,具有三明、八解脱。(三明:一宿命明、二天眼明、三漏尽明。八解脱:一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二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三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四空无边处解脱,五识无边处解脱,六无所有处解脱,七非想非非想处解脱,八灭受想定身作证具足住。)

  又有二种阿罗汉:一、坏法阿罗汉,在因地中修九想观,为了早求涅槃,早得断苦,令所观的骨人,烧坏灭尽,这样的阿罗汉,没有神通变化;二、不坏法阿罗汉,在因地中,也修九想观,但修到第八骨想的时候,不进修第九烧想,这样,就可以使八背舍、八胜处、神通变化等一切功德都具足。

  照上面的说法,慧解脱阿罗汉和坏法阿罗汉,他们因为只求早证涅槃,忽略事修,等到证果的时候,就没有三明、八解脱和神通变化。虽和俱解脱阿罗汉、不坏法阿罗汉同证阿罗汉果,而功德庄严,却相去很远。可见兼修事相法门,是学佛因地中的重要事项啊!

  三种阿罗汉:一、慧解脱阿罗汉,修性念处,用智慧观察真谛理性,断见、思惑,对破邪因缘、无因缘颠倒执性的一切智外道;二、俱解脱阿罗汉,修共念处,不但用智慧观察真谛理性,而且还兼修禅定,事理共观,得三明、六通、八解脱,对破根本爱、慢的五通外道;三、无疑解脱阿罗汉,修缘念处,缘佛三藏、十二部经教,和一切世间名字,通达一切道理,无所疑惑,对破世间的文字外道。

  六种阿罗汉:一、退法阿罗汉,遇到违逆的因缘,能退失所得法;二、思法阿罗汉,常思念所得的法,恐怕退失;三、护法阿罗汉,于所证法,心生爱乐,善自守护;四、住法阿罗汉,住于所证法,不退失也不进步;五、进法阿罗汉,能自进修;六、不动法阿罗汉,不被烦恼所退动。

  九种阿罗汉:一、思法阿罗汉,二、进法阿罗汉,三、退法阿罗汉,四、不退法阿罗汉,五、不动法阿罗汉,六、住法阿罗汉,七、护法阿罗汉,八、慧解脱阿罗汉,九、俱解脱阿罗汉。不退法阿罗汉,所作功德,不会退失。其余八种名,上面都已解释,不必再述。

  依果地、和种性而论,还有退和不退的道理,说起来也很复杂。一往而言,在六种阿罗汉中,前五种有退,后一种不退。

  阿罗汉所证的涅槃,有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的区别。见、思烦恼已经断除,而五阴的身心,仍旧存在,这叫有余涅槃;灰身泯智,一切都没有了,这叫无余涅槃。这种无余涅槃,身体灭尽了,智慧也灭尽了,独一解脱,叫做孤调解脱。

  (二)中乘辟支佛果:

  辟支佛,就是缘觉,也叫独觉。有的辟支佛,出有佛世,修佛十二因缘的教法而悟道,叫做“缘觉”;有的辟支佛,出无佛世,独自觉悟,就叫“独觉”。辟支佛不但断见、思烦恼,并且还能进一步侵除习气。习气是习惯气分,烦恼譬如臭物,习气譬如臭气。阿罗汉虽断见、思烦恼,还有习气存在,譬如臭物虽除,臭气仍旧存在;辟支佛则连习气也除去了,譬如臭物已除去,连臭气也没有了。所以辟支佛是超过阿罗汉。
 楼主| 发表于 2016-2-24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6、究竟即佛(藏教六即佛)

  (三)大乘佛果:

  佛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意义。藏教本来是小乘,怎么有大乘佛果呢?藏教的人,本来只求证阿罗汉果,虽然如此,他们在修行的时候,也见到佛的身相,佛的功德等等,因此就有藏教的佛果。其实这藏教的佛果,乃是佛为了要度藏教的人,权宜应现,真正的大乘佛果,并不如此。

  佛果是从菩萨修成的。菩萨,具足名“菩提萨埵”,那是梵语,华言“大道心众生”,也叫“觉有情”,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意思。菩萨从初发心,缘苦、集、灭、道四谛的道理,而发四宏誓愿,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的六度,经三大阿僧祗劫,更住百劫,修相好因,方成一生补处菩萨,然后示现八相而成佛。

  第一阿僧祗劫,常修六度行,虽勤修事善,而观察真谛的智慧很不够,亦不自知将来可以成佛。若望小乘位次,准当外凡位(准,是指见理断惑相当,并不是说修了一大阿僧祗劫的菩萨,只及到小乘的外凡位)。藏教所说菩萨,只是伏惑行因,就是但伏见、思烦恼,令不发起,而修因行,却并不断见、思烦恼。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藏教的人,以为生死是由见、思烦恼而来,若断见、思烦恼,便不能再受生死;而菩萨却要在生死中,广度众生,若断见、思烦恼,又如何再到生死中度众生呢?假使佛说:菩萨已断见、思烦恼,能入生死。就要令藏教的人,发生疑惑。因此佛就说藏教菩萨是不断见、思烦恼的。其实,那里有不断见、思烦恼的菩萨呢!

  第二阿僧祗劫,修六度行,对于四谛的道理,渐渐明白,但还没极其明白,虽然自知将来可以成佛,但还不能对人说。若望小乘位次,准当暖位。

  第三阿僧祗劫,修六度行,对于四谛的道理,更加明白,自知将来可以成佛,也能自说:“我于来世,当得作佛。”若望小乘位次,准当顶位。

  经过三阿僧祗劫,六度已经圆满,更须经百劫修相好因。六度圆满,各有相貌;像尸毗王以身施鸽,是布施满的相貌;须摩陀王持不妄语戒,是持戒满的相貌;羼提比丘为迦梨尸王割截手足,安忍不动,是忍辱满的相貌;大施太子入海探宝,是精进满的相貌;尚阇黎仙人坐禅,鸟于髻中生卵,是禅定满的相貌;劬嫔婆罗门大臣分阎浮大地作七分,是智慧满的相貌。百劫修相好因:佛有三十二相,每一相用百福。每百福庄严一相,经过百劫,修成三十二相的因。怎样算一福呢?这有几种解释:有的说:像转轮圣王,于四天下自在为王,称为一福。有的说:像帝释天王,于忉利天、四王天中自在为主,称为一福。有的说:像他化自在天王,在欲界得自在为一福。有的说:除补处菩萨,其余一切众生所得的福报,合为一福。有的说:大千世界一切众生所有福德,共为一福。有的说大千世界一切众生瞎眼,能替他们医好;大千世界一切人都受毒药,能替他们医好;大千世界一切人应死,能救济他们令不死;大千世界一切人破戒、破见,能教他们得净戒、开正见,有这些功德,方能算做一福。这样经过百劫,修相好因,方成一生补处菩萨(这是指藏教的一生补处菩萨)。若望小乘位次,准当下忍位。

  一生补处菩萨,从兜率天下、入胎、出胎、出家、降魔、成道、转法錀、入涅槃,这便是八相成道。菩萨降魔以后,安坐不动,准当小乘中忍位。经过一刹那,到上忍位。再经过一刹那,到世第一位。这时,发真无漏三十四心,这三十四心,就是见道位中的八忍、八智十六心,加上了修道位的九无碍、九解脱的十八心,合为三十四心(九无碍、九解脱是依三界九地思惑而说的,每一地有一无碍、一解脱,九地成九无碍、九解脱)。用这三十四心,顿断见、思烦恼和习气,坐在木菩提树下,以生草为座,成丈六应身佛,受梵王请,三转法錀,度三种根性的众生,化缘已尽,便入涅槃,如薪尽火灭。究竟和阿罗汉、辟支佛一样,同证偏真法性,灰身泯智,正报也没有,依报也没有。

  其实大乘佛果,是否是这样的呢?肯定的说,绝对不是这样。那么现在为什么这样说?因为这是对藏教的人,所以这样说。藏教人只晓得“偏真法性”,尚不知通教的“真空”和别教的“但中”,何况圆教的“中道佛性”!因为他们不知,所以佛就隐实而施权,所谓薪尽火灭。不过所度的众生,都已得度,能度的佛,自然不必再留住下去,佛的身智并非从此就没有了!佛身本来充满法界,无处不在,无时不现,那里会灰身泯智,像藏教人所见的呢!

  上面所谈藏教的位次,名相很多,内容也很复杂。虽然如此,只要细心研究一下,也并不难懂。小乘是大乘的基础,要学大乘,必须先把小乘的教义,弄个明白。有许多人,往往空腹高心,谈玄说妙,侈言大乘,对于小乘的教义,采取不屑研究的态度。结果,小乘教义,固然没有明白,而对于平时一贯提倡的大乘教义,也往往弄得糊糊涂涂,笼侗真如,颟顸佛性,这是要不得的!
 楼主| 发表于 2016-2-24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十乘观法

  十乘观法,又称十法成乘。乘,是车乘,用十种法,合成一辆车乘。乘坐这辆车乘,便可以从生死苦域,到达涅槃的安乐界中。十法,第一观不思议境,第二真正发菩提心,第三善巧安心止观,第四破法遍,第五识通塞,第六道品调适,第七对治助开,第八知位次,第九能安忍,第十离法爱(十法内容,下面详解)。以前诸节,大都属于理论方面,这一节,方是正说修持的方法。

  十乘观法,原出于天台智者大师《法华玄义》著述中,他是根据《法华经》譬喻品义而演绎出来的。《法华经》譬喻品中:举出三车来譬喻三乘,羊车譬声闻乘,鹿车譬缘觉乘,牛车譬菩萨乘。后面又举出大白牛车,来譬喻佛乘。大白牛车超过羊、鹿、牛三车,这就譬喻一乘佛法,超过声闻、缘觉、菩萨的三乘。经中说明这辆大白牛车,有这样的话:“其车高广,众宝庄校,周匝栏楯,四面悬铃。又于其上张设幰盖,亦以珍奇杂宝而严饰之,宝绳交络,垂诸华缨,重敷婉筵,安置丹枕。驾以白牛,肤色充洁,形体姝好,有大筋力,行步平正,其疾如风。又多仆从而侍卫之。”

  蕅益大师的《法华会义》,解释大白牛车一节经文,有这样的说法:“其车高广,譬如来知见深远,横周法界边际,竖彻三谛(真、俗、中)源底也(如来知见譬车,横周法界边际譬广,竖彻三谛源底譬高);众宝庄校,譬万行修饰也;周匝栏楯,譬陀罗尼能持万善,遮众恶也;四面悬铃,譬四无碍辨(法无碍辩,义无碍辩,词无碍辩,乐说无碍辩),下化众生也;张设幰(车幔)盖,譬四无量心(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不思议梵行也,众德之中,慈悲最高,普覆一切;亦似珍奇杂宝而严饰之,譬真实万善,严此慈悲。故《大经》云:‘慈若具足十力无畏等,名如来慈’也;宝绳交络,譬四宏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坚固大慈心也;垂诸华(花)缨(璎珞),譬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神通等,悦动众生,亦譬七觉(择法、精进、喜、轻安、念、定、舍)妙鬘也;重敷(铺设)婉筵(好的席子),譬观、练、熏、修一切诸禅,重沓柔软也;安置丹枕者,丹即赤光,譬无分别法。枕有内外,若车外枕,亦名为轸(车停时用来撑持车身的东西),随所到处,须此支昂,譬即动而静(车行时车外枕便不用),即静而动(车停时车外枕便有撑持之用);若车内枕(人在车内,坐卧所用的枕头),休息身首,譬一行三昧,息一切身行,智首也;驾以白牛者,譬无漏般若,能导谛(四谛)、缘(十二因缘)、度(六度)等一切万行到萨婆若(—切种智,就是—切诸佛究竟圆满果位之智),白是色本,即与本净无漏相应;体具万德如肤充,烦恼不染如色洁:又圆四念处(圆教的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为白牛;四正勤(未生恶令不生,已生恶令灭,末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长)二世(今世后世)善满如肤充,二世恶尽如色洁;四如意足(欲、念、进、慧)称行者心,如形体姝(美)好;筋譬五根(信、进、念、定、慧),住立能生,力譬五力(与五根名同),摧伏干用;行步平正,譬定慧均等,又譬七觉调平;其疾如风,譬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精进、正定、正念、正命)中行,速疾到萨婆若也;仆从,譬方便波罗蜜,能屈曲随人,给待使令,魔、外、二乘,皆随方便智用,故净名云:‘皆吾侍者’,又果地神通,运役随意,名为仆从。”

  若以十乘观法结合大白牛车的譬喻,便是这样:

  第一、观不思议境,是“其车高广”。如来知见,就是不思议境,竖无始终,所以为高;横无边际,所以为广。

  第二、真正发菩提心,是“众宝庄校,周匝栏楯,四面悬铃,又于其上张设幰盖,亦以珍奇杂宝而严饰之,宝绳交络,垂诸华缨,重敷婉筵”等。菩提心就是四宏誓愿,换言之,就是大慈悲心,包含万行。众宝是万行,栏楯是陀罗尼,铃是四无碍辩,幰盖是四无量心,珍奇杂宝严饰幰盖,是真实万善,庄严慈悲,宝绳是四宏誓愿,华缨是四摄法、六神通、七觉支等,婉筵是一切诸禅定。万行、陀罗尼等,都包含在菩提心中,所以用众宝,栏楯等,来譬喻真正发菩提心。

  第三、善巧安心止现,是“安置丹枕”。丹枕有车内车外的分别,这是指车内的丹枕,便是坐卧时所用的枕头。丹枕可以安身,譬如止观法门,可以安心。丹是正色,譬如止观法门,是真正的法门。

  第四、破法遍,是“其疾如风”。破除道途上的一切障碍,所以能其疾如风,譬如用空、假、中三观,破除见思、尘沙、无明三惑,可以很快的到达如来智地。

  第五、识通塞,也是“安置丹枕”。那是车外的丹枕,便是车停时撑持车身的东西——轸。苦、集二谛、 十二因缘、六蔽(悭贪、破戒、瞋恚、懈怠、散乱、愚痴)尘沙、无明是塞,道、灭二谛、灭因缘智(灭十二因缘的智慧)、六度、一心三观是通,若通须护,若塞须破,于通中起塞,也须破除。车外的丹枕,车动时(行)丹枕常静(不用),车静时(停)丹枕常动(用以撑持),动时常静,静时常动,譬如于通则护,于塞则破。

  第六、道品调适,是“驾以白牛,肤色充洁,形体姝好,有大筋力,行步平正,其疚如风”等。道品是三十七道品,用三十七道品调停适当,是为道品调适。白牛譬四念处,肤色充洁譬四正勤,形体姝好譬四如意足,筋譬五根,力譬五力,行步平正譬七觉支,其疾如风譬八正道。

  第七、对治助开,是“又多仆从而侍卫之”。若正道多障,圆理不开,须修种种方便,对治障难,助开圆理。仆从譬种种方便,侍卫譬助开圆理。

  第八、知位次,既“行步平正”,必定游于四方,直至道场,终不以未到为已到,譬如不以凡滥圣,所以为知位次。

  第九、能安忍,既是“有大筋力”,必定能负荷重载,譬如能安忍内、外、顺、逆诸障。内障是自心的烦恼,外障是外来的阻碍,顺障如名闻、利养等,逆障如刀、兵、水、火等。

  第十、离法爱,既是“其疾如风”,必不停留于中途。譬如行人不于相似法中,而生贪著,不求进步。

  已将譬喻结合正说,现在,再来正解十乘观法。藏、通、别、圆四教,都讲十乘观法,名目虽同,内容大异。现在先讲藏教的十乘观法。
 楼主| 发表于 2016-2-24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藏教十乘观法

  已将譬喻结合正说,现在,再来正解十乘观法。藏、通、别、圆四教,都讲十乘观法,名目虽同,内容大异。现在先讲藏教十乘观法。

  第一、观正因缘境。

  藏教是可思议的法门,所以不观不思议境,但观正因缘境。观是能观的智慧,正因缘境是所观的境界。什么是正因缘境呢?便是和六识(眼、耳、鼻、舌、身、意)相应的有漏(漏落于烦恼)种子为因,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美(可爱的六尘)、恶(不可爱的六尘)、中庸(非可爱非不可爱的六尘)境界为缘,这种因缘,和合起来,便能出生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色(色蕴)、心(受、想、行、识四蕴)、依(国土)、正(众生)、因、果。观正因缘境,对破邪因缘和无因缘的两种颠倒,可以开发真正的知见。邪因缘,是指外道以时(时问)、方(方隅)、梵天(梵天祖翁)、极微(极细小的微尘)、四大(地、水、火、风)等为因能生一切法的种种邪说;无因缘,是指外道谓一切法无有因缘自然而生的邪说。这种邪因缘和无因缘的说法,都是由于颠倒计度,并不与真正的事实相符。若不观正因缘境,必定要堕落于邪因缘和无因缘的邪说中,所以首先须要观正因缘境,对破邪因缘、无因缘的两种邪说。这是发轫修行的第一要点。

  第二、真正发心。

  藏教是正化二乘,傍化菩萨。二乘但求自利,不知利他,所以不言发菩提心,但言真正发心。既观正因缘境,便知三界色、心、依、正、因、果,是由于和六识相应的有漏种子,及六尘美、恶、中庸境界和合而生。三界色、心、依、正、因、果,便是生死的苦果,要从生死的苦界中,得到解脱,必须消灭和六识相应的有漏种子,不著于六尘的美、恶、中庸境界。要做到这一步,惟一的办法,是趋求涅槃。惟有在涅槃中,才没有这和六识相应的有漏种子,才能不著于六尘的美、恶、中庸境界,才能彻底解脱生死的苦果。藏教的人,见到这一点,所以决定发出离心正求涅槃,不要名闻利养。志求涅槃,是不假,不假即是真;不要名、利,是不杂,不杂即是正,所以叫真正发心。

  《摩诃止观》中,分别发心的相状,列为十种:若心常常想念贪、瞋、痴,这是发地狱心;若心常常想念,要令眷属众多,贪求不息,这是发畜生心;若心常常想念,邪谄佞媚,阴贼忌害,或者要求名闻四达,自比贤圣,这是发鬼心;若心常常想念我慢贡高,求胜过于他人,而外面假装仁义道德,这是发阿修罗心;若心常常想念,爱乐世间,修持五戒,这是发人心;若心常常想念,爱乐生天,修行十善,或世间禅定,这是发天心;若心常常想念,要得大威势,令一切众生,悉皆依伏,这是发魔罗心(欲界主);若心常常想念,要有利智辨聪,无事不知,这是发世智心(外道);若心常常想念三禅的安乐,这是发梵天心(色界天);若心常常想念,修戒、定、慧,趋求涅槃,这是发二乘心。这十种发心,前九种都是不真不正,第十种才是这里所指的真正发心。假使进一步,用大乘教义来衡量,那么连这第十种二乘心,还是不可以发的。学佛的人,应该自己勘验,我们现在发的到底是甚么心?

  第三、善巧安心止观。

  既已发心,便须修行。然而博地凡夫,罪障深重,终日散乱昏沉,不得安心,于是也就没有办法来进修,因此,就要善巧安心止观。五停心能止五障,是止;四念处观察身、受、心、法,是观。止观兼修,定慧平等,心便得安。

  第四、破法遍。

  见、思二惑,障碍一切行人,不得亲见真谛理性,所以必须破除。修五停心、四念处,功行胜进,能破见、思二惑。这里破法遍,本应遍破见思、尘沙、无明三惑,争奈藏教人只知有见思,不知有尘沙、无明,所以但言破见思,而不言破尘沙和无明。

  第五、识通塞。

  四谛中的苦、集二谛,十二因缘的顺生门,和悭贪、破戒、瞋恚、懈怠、散乱、愚痴的六蔽,这都是塞;四谛中的道、灭二谛,十二因缘的还灭门,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的六度,这都是通。是通应护持,令其增胜;是塞应破除,令其消灭。

  第六、道品调适。

  修三十七道品,调停适当,叫做道品调适。在五停心一法门中,便可以具足三十七道品,其他法门中,亦一一各具三十七道品;修三十七道品,便可以入三解脱门(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作解脱门),到涅槃城。

  第七、对治助开。

  若利根人,修三十七道品,便可入三解脱门;若钝根人,还须修种种方便,如不净观、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四无量心、四无色定等,来帮助开发正见,亲见真谛理性,而不得于中起爱见慢。若起爱见慢,便堕于世间外道,不是佛法了!

  第八、知位次。

  既能照上面的方法进修,必能得到种种利益。但须记取,到这时候,不得生增上慢,得少为足,必须知道自己现在所到达的位次,免以凡滥圣的过失。

  第九、能安忍。

  安忍内、外诸障,如内来的烦恼、疾病,外来的名闻、利养,或刀、兵、水、火这些障难的加临,必须要安心忍耐过去,不被转动。这样,才可以从暖位,进到顶位,再进到忍位。假使不能安忍,便很可能从顶位退到五逆,从暖位退到阐提。要再从阐提、五逆来进修,更是因难了。所以这安忍一法,也是修行过程中极重要的关键。

  第十、离法爱。

  既能安忍内、外诸障,又不得于所得法中生爱着心。若生爱着,便不能从忍位进趋世第一位而入见道位。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所以说:“不于似道,而生法爱,是为要意。”

  若是利根人,只要观正因缘境,便可以悟见真谛,入见道位;钝根人从第二真正发心到第七对治助开,也可以悟入见道位;最钝根人,必须全修十法,方入见道位。总之若能依照佛法,发心真实修持,决定可以成功,纵令钝根,亦必不唐捐其功。

  以上叙述藏教已毕,以下再依次叙述通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1 05: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