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菩提心海

[佛法知识] 天台宗纲要(静权法师)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2-24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章、通教

  叙述通教,也分六节:1、立名的意义;2、通教的根性;3、通教的道理;4、通教的因果;5、六即;6、十乘观法。

  (一)立名的意义

  通教,钝根通前藏教,利根通后别、圆,通前通后,所以叫做通教。

  钝根的人,依通教修行,但能见到真空理性,不能从空中见到不空的道理,结果,还只是灰身泯智,和藏教人证同样的真谛涅槃,所以说通前藏教。利根的人,依通教修行,非但见到空理,而且还能见到不空的道理,这不空的道理,便是中道佛性。这中道佛性,又分两种:一种叫但中,一种叫不但中。但中是超出于空、有二边的中道,生死是有一边,涅槃是空一边,但中是超出生死、涅槃的二边,独显一中,如离却虚空,别指一月,这样见到但中,使被接入别教;不但中是即空、有二边的中道,生死即涅槃,涅槃即生死,生死、涅槃当体便是中道佛性,譬如食蜜,中边皆甜,这样见到不但中,便被接入圆教。这种但中、不但中的被接,便是通后别、圆的道理,所以说通后别、圆。

  智者大师的《四念处》中说通教有三种意义:一、因果俱通,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同禀此教;如《涅槃经》所说三兽渡河,谓象、马、兔,河喻真空理性;菩萨喻象,菩萨亲见真空理性,断惑时烦恼习气俱尽,如象渡河,深入河底;辟支佛喻马,辟支佛也见真空理性,既断烦恼,更侵习气,然不能令习气净尽,如马渡河,不及象深;声闻喻兔,声闻也见真空理性,仅断烦恼,不除习气,如兔渡河,浮于水面。这三乘虽然有断习气、不断习气等差别,但终是同禀通教,同见空理,同断见思,同证真谛涅槃,这是因果俱通。二、因通果不通,就是接入别教的一类人,他们是依通教修行的,这是因通;而能于空中见到不空——但中佛性,结果,却证到了别教的位次,这是果不通。三、通别通圆,别、圆二教所修的因和所证的果,都与通教不同,但借通教幻有即空的道理,从空悟入不空,见中道佛性,得入别、圆二教,所以说通教是摩诃衍之初门,这便是通别通圆。

  又教、理、智、断、行、位、因、果八法皆通,所以叫做通教。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同禀此教,是教通;同见真谛理性,是理通;同得一切智,是智通;同断见、思惑,是断通;同乘摩诃衍,是行通;同是乾慧地乃至佛地,是位通;同学般若波罗蜜,是因通;同到萨婆若海,是果通。八法俱通,所以叫做通教。

  通教的经典,不比三藏教,有阿含、毗尼、阿毗昙等别部可指;凡是方等、般若部中的经典,有明三乘人共禀共行的,便是属于通教。
 楼主| 发表于 2016-2-24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通教的根性

  通教的根性,便是三界内的利根众生。他们长住在欲界、色界、无色界里面,然而比起藏教的人,善根既深,智慧亦利,能够了知诸法当体即空。不同藏教的人,必须灭尽诸法,方证空理,所以称为利根。

  通教是摩诃衍之初门,正为教化菩萨,所以说菩萨断惑证真,名无生忍;傍化声闻、缘觉二乘,因为通教是三乘共禀的缘故。

  在通教中,又有利根、钝根。利根能通入别、圆二教,钝根仅与藏教证同样的涅槃。
 楼主| 发表于 2016-2-24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通教的道理

  通教的道理,依三乘分别,便是无生四谛,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理六度行;依七种二谛分别,便是幻有、空二谛,通含别二谛,通含圆二谛;依五种三谛分别,便是别入通三谛,圆入通三谛。


  甲、无生四谛。

  四谛,就是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这和前面藏教中所说的相同。但藏教所明的是生灭四谛,而这里所明的是无生四谛。观一切法,如幻如化,当体无生,这便是无生的意义。三界二十五有依正二报,逼恼身心,这是苦义。通教便是说明这三界二十五有依正二报,犹如幻化,非是实有,当体即空。即然是空,当然就不能逼恼身心,这便是生死即涅槃,所以说:“苦无逼迫相”。见、思二惑,能起善恶诸业,惑、业和合,能招集生死,这是集义。通教便是说明这见、思二惑,善、恶诸业,皆由因缘所生;因缘所生之法,本无自性,全体是空;既全体是空,空之与空,也就无所谓和合,这便是烦恼即菩提,所以说:“集无和合相”。三十七道品,能对治生死、烦恼,这是道义。生死是苦,烦恼是集,所对治的苦、集本空,能对治的道谛,也本来是空,空之与空,岂复有二,所以说:“道不二相”。生死、烦恼,悉皆灭尽,这是灭义。今生死、烦恼本来是空,空便无生,既无有生,何处有灭,所以说:“灭无生相”。这便是无生四谛的道理。

  这无生四谛的道理,表面上只说明了一个空,好像就等于根本四见中的一个“无”见而已,其实却有天渊之别,必然要详细分析一下。第一、通教所明的空,是说因缘无性,无性即空,并不是说没有因缘所生的一切法;而邪见所执的无,便说无因无果,无一切法。第二、通教所明的空,是真正的道理,是符合于客观事实的;而邪见所执的无,只是出于他们的虚妄计度,是违反于客观事实的。第三、通教所明的空,可以使人很快的破见、思惑,见真谛理;而邪见所执的无,却是使人永久流落在三恶道中,得不到佛法的利益。
 楼主| 发表于 2016-2-24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通教的道理

  乙、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也和前面藏教中所说的相同。但藏教所明的是思议生灭十二因缘,而这里所明的是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通教的十二因缘,也可以心意卜度,可以语言分别,所以叫做思议;然而从无明缘行,一直到生缘老死,这十二支的因缘,都是如幻如化,当体即空;既然当体即空,那么十二因缘的顺生,也就是无生,十二因缘的还灭,也就是无灭;生即不生,灭即不灭,不生不灭,所以叫做不生灭。这便是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的道理。

  丙、理六度行。

  六度行也和前面藏教中所说的相同。但藏教所明的是事六度行,而这里所明的是理六度行。六度的事业,当体即是真空理性,达事即理,所以叫做理六度行。例如行布施时,不见能行布施的我,不见受我布施的人,也不见所布施的东西、和布施所应得的果报,像这样的布施,称为三轮体空。其他修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五度时,也一一都是三轮体空,这样的修行六度,便叫做理六度行。有些人谈理性,往往就遗弃了事相,这是不对的。理性和事相,是不可分离的,一切事相,当体即是真空理性,事即是理,不可外事以求理。终日勤修六度,而不著六度之相,这样,方才称为理六度行。

  丁、幻有、空二谛。

  二谛是真谛和俗谛。七种二谛中,通教所明有三种二谛:便是幻有、空二谛,通含别二谛,通含圆二谛。幻有、空二谛:俗谛是幻有,指五阴、十二处、十八界等,非有似有,犹如幻事;譬如善于魔术的人,能于无中生有,变出种种人物,这变出的人物,无而忽有,然并不是真有,故名幻有;现在我们的五阴、十二处、十八界等,也和善于魔术的人所变出的种种人物一样,也是无而忽有,也并不是真有,名为幻有。这样的幻有,便是俗谛。真谛是幻有即空,指此幻有的五阴、十二处、十八界等,当体全空,不须把它们消灭后,方名为空。因为五阴等东西,既然和善于魔术的人所变出来的种种人物一样,那么变出来的人物,本非真有,既非真有,便是幻有,幻有就是空。这样幻有即空,便是真谛。在藏教的实有二谛,是以实有为俗谛,而这里却以幻有为俗谛;藏教以了无所有为真谛,而这里却以幻有即空为真谛。这幻有、空二谛,便成真、俗不二,事、理互融,和藏教的真俗二谛相反而不相融的,完全不同。

  戊、通含别二谛。

  俗谛是幻有,和前面幻有、空二谛中所说的相同。真谛是幻有即空,这个空,并不是空无一物,也不即是幻有,而是真如理体;换言之,就是但中佛性。但中佛性,其体不空,这便是从空中见到不空。这样通教的真谛中,包含了别教的中谛,因此就称为通含别二谛。

  己、通含圆二谛。

  俗谛是幻有,也和前面幻有、空二谛中所说的相同。真谛是幻有即空,这个空,既不是空无一物,也不即是幻有,也不是通含别二谛中所明的但中佛性,而即是如来藏,换言之,就是中道佛性(不但中)。这中道佛性,亦称为空,亦称为不空。若称为空,空中便具足一切法,一切法都趣于空;若称为不空,不空也具足一切法,一切法都趣于不空。这便是圆教的中道佛性。圆教的中道佛性,亦空、亦不空,这也是从空见到了不空。不过这里的不空,却又比通含别二谛的不空,深入了一层。这样,通教真谛中,包合了圆教的中谛,因此就称为通含圆二谛。

  庚、别入通三谛。

  三谛,是真谛、俗谛、中谛。五种三谛:便是别入通三谛、圆入通三谛、别三谛、圆入别三谛、圆妙三谛。别入通三谛,俗谛是有漏,真谛是无漏,中谛是非有漏非无漏。这别入通三谛,其实就等于通含别二谛。通含别二谛中的幻有为俗,就是这里的俗谛;幻有即空为真,就是这里的真谛;幻有即空中所有的真如理体——但中佛性,就是这里的中谛。这真如理体,是超出空、有,别显一中的,所以就成为别教的中谛。

  辛、圆入通三谛。

  俗谛和真谛,与前面别入通三谛中的真、俗二谛相同。中谛是非漏非无漏中具足一切法,一切法趣于非漏非无漏。这圆入通三谛,其实就等于通含圆二谛,通含圆二谛中的幻有为俗,就是这里的俗谛;幻有即空为真,就是这里的真谛;幻有即空中所有的如来藏——中道佛性,就是这里的中谛。这如来藏,具足一切法,一切法都趣入于此,所以就成为圆教的中谛。

  通教所明的有三种二谛,两种三谛,前面虽已作了一个简单的介绍,但是还不够明白,现在再来总述一下:

  通教中所说的俗谛,是幻有,指一切法,都好比镜中的像,水中的月,非有而有,所以称为幻有。通教中所说的真谛,有三种意义:一种是幻有即空,指一切法,都好比镜中的像,水中的月,非有而有,称为幻有,既是幻有,幻有即是空(这是幻有、空二谛中的真谛)。一种是虽幻有即空,空中还具有真如理体——但中佛性,空中有不空(这是通含别二谛中的真谛)。一种是虽幻有即空,空中有不空,而此不空,即是如来藏——中道佛性,具足一切法,一切法都趣入于此(这是通含圆二谛中的真谛)。通教中所说的中谛,有两种意义:一种是超出空、有,别显一中的,这就是但中佛性(这是别入通三谛中的中谛)。一种是具足一切法,一切法都趣入于此,这就是中道佛性(这是圆入通三谛中的中谛)。这里虽然说的是通教的道理,有许多地方,却都已深入了别、圆二教的范围,像通含别、通含圆、别入通、圆入通等都是。
 楼主| 发表于 2016-2-25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四)通教的因果

  通教的因,是体空观。观察色、受、想、行、识五阴,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加上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十二入,再由十二入加上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的十八界,这五阴、十二入、十八界,就包括了我们的世界和身心,观察这些东西,都是因缘所生,不从自生,不从他生,亦不是自他共生,亦不是无因缘而生。

  怎么说不从自生呢?譬如人家骂我一句,我就生起了瞋恨心,这个瞋恨心,并不是从自己心里生出来的,因为心尚且本来是空,那里能生出瞋恨来。假使自己心中能生出瞋恨,那么就不须要等到人家来骂,方才生瞋恨,一切时中,应该常常生起瞋恨心,而其实不然!就是说明瞋恨心不是从自己心里生出未的。

  怎么说不从他生呢?这个瞋恨心,虽然因为人家来骂,才生起来的,然而人家去骂已断烦恼的圣人,圣人并不会生瞋恨心,或者去骂木石,木石也不会生瞋恨心。可见这个瞋恨心,也不是骂的人身上生出来的,这就说明瞋恨心不是从他人方面生出来的。

  怎么说不是自他共生呢?这个瞋恨心,既不是从自己心里生出来的,也不从他人方面生出来的,单是自己不会生瞋恨心,单是他人也不会生瞋恨心,自、他两面都不会生瞋恨心,那么合起来,也是不会生瞋恨心。譬如两个瞎子合起来,不会成为亮眼,两堆沙合起来,不会成为米,这就说明瞋恨心不是自他和合共同生出来的。

  怎么说不是无因缘而生呢?一切万物的出生,必定要有它出生的因缘,不能无因而有,我们不能在深夜忽然看见太阳,也不能使一块泥土忽然变成了金子,这个瞋恨心的生起,必须有它生起的条件。假使没有自己的心和他人的骂,也不会生起瞋恨心来的,这就说明瞋恨心不是无因缘而忽然生出来的。

  这就叫做四句推检,结果,四皆不生。既然四皆不生,为什么我们现在又明明觉得有这个瞋恨心呢?应该知道:这个瞋恨心,是无生而生,生即无生,譬如镜中的像,水中的月,非有似有,有即非有。《中论》中说:“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观察瞋恨心是如此,观察其他一切法,都是如此。这样,就见到身心世界,一切皆是幻有,幻有即空,这便叫做体空观。藏教的析空观,是要把一切法,分析而后,方见是空。通教的体空观,观一切法,当体是空,不须分析。这样观察,可以破人我执,出分段生死,证真谛涅槃。若是利根的人,便可以用体空观,破法我执,出变易生死,证入别、圆二教的位次。

  通教的果,是真谛涅槃。这里的真谛涅槃,事实和藏教的偏真涅槃相同。不过藏教的偏真涅槃,是要灭尽一切法,方证涅槃;而通教的真谛涅槃,便是见一切法,当体是空,便是涅槃,不待灭尽方空。通教里的声闻、缘觉、和佛所证的果位,还是同藏教一样的;若是利根的人,便可以通入别、圆二教,那么他们所证的涅槃,也就和这里的真谛涅槃大不相同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2-25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五)通教六即佛

  就通教而谈六即,还是很勉强的。通教固然有六个阶段的位次,也能互相融通,但并没有谈到本有佛性,是即而非佛。现在姑且依圆教的教义,就通教而谈六即的位次。

  先制一表,表明六即的位次,然后依次叙述。

   ┌一理 即——真空法性
   │二名字即——了达真空法性
   │三观行即——第一乾慧地——和藏教五停心、别相念、总相念齐
  六│四相似即——第二性地——和藏教暖、顶、忍、世第一位齐
   ┤    ┌第三八人地┐
  即│    │第四见地─-┴和藏教须陀洹果齐
   │    │第五薄地——和藏教斯陀含果齐
   │五分证即┤第六离欲地——和藏教阿那含果齐
   │    │第七已办地——和藏教阿罗汉果齐
   │    │第八辟支佛地——和藏教辟支佛果齐
   │    └第九菩萨地
   └六、究竟即——第十佛地——和藏教佛果齐
 楼主| 发表于 2016-2-25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通教六即佛

  1、理即佛。

  就是真空法性。《中论》说:“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一切诸法,不论是心是境,都如镜花水月,乾城阳焰,既非自生,亦非他生,亦非自他和合而生,亦非无因而生,四句推检,求其生相,了不可得,名为无生,无生之理,便是真空法性。这真空法性,在佛不增,在生不减,今古常然,始终不改。若依四谛解释:三界诸苦,都如空华一般,苦无逼迫相,当下即是真空法性;集无和合相,烦恼本空;道不二相,无有能治所治;灭无生相,生既不有,何处有灭;这集、灭、道三谛,也和空华一般,当下即是真空法性。譬如空华显现的地方,就在虚空之中,华本无有,唯有虚空而已。藏教所说的法性,是在因果事相之外,称为偏真法性;这里所说的法性,不离因果事相,因果事相当下便是法性,称为真空法性。因果事相,叫做俗谛,法性叫做真谛,真、俗二谛,圆融无碍,这才是通教的法性。

  通教是通前藏教,通后别、圆二教的。若把真空法性,误认为在因果事相之外,这便成了藏教的偏真法性;若见真空法性中还有不空的道理,这不空的道理,是超出于生死、涅槃以外的,就成了别教的但中佛性;若见真空法性中,还有不空的道理,这不空的道理佛,与一切法圆融无碍,这就成了圆教的中道佛性。

  2、名字即佛。

  就是了达真空法性。了知一切色法、心法、世间法、出世间法、有漏法、无漏法,都是因缘所生,当体即是真空法性,犹如幻化梦境,非有而有,有即非有。譬如人做梦的时候,看见山河大地、人物事业,宛然是有,等到梦觉的时候,便一毫也不可得。一切诸法,也就如梦境一般,当体全空,所以说:“生死涅槃,同于昨梦。”能够这样地真实了解,便是通教名字即的位次。

  3、观行即佛。

  就是第一乾慧地。是三乘外凡位。见思烦恼譬如火,真空法性譬如水,用真空法来对治见、思烦恼,譬如用水克火。在这里,已经了达真空法性,能依教修观。虽然有些智慧,然而烦恼的火,还没有消灭,法性的水,还没有引出,只是乾燥的智慧,所以称为乾慧。在这里,同藏教一样修五停心、别相念、总相念。但是能观察五阴、十二入、十八界,如幻如化,当体即空,便和藏教不同。

  4、相似即佛。

  就是第二性地。是三乘内凡位。仿佛见到真空法性,所以称做相似。性指法性,过乾慧地,得暖法、顶法、忍法、世第一法,在这个阶段里,通称为性地。在这里,法性的水,仿佛已经引出了,见、思烦恼的火,已经潜伏而不现了,智慧辗转增长,烦恼逐渐微薄,法性仿佛显现,是为性地。和藏教暖、顶、忍、世第一位齐。
 楼主| 发表于 2016-2-25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5、通教分证即佛

  这里有七个位次:1、第三八人地,2、第四见地,3、第五薄地,4、第六离欲地。5、第七已办地,6、第八辟支佛地,7、第九菩萨地。在藏教里,第七已办地,即是阿罗汉位。第九辟支佛地,即是辟支佛位,都要算做究竟即。通教是通于三乘的,依二乘说起来,第七已办地,第八辟支佛地,可以算做究竟即;若依大乘说,唯有佛地,才可以算做究竟,所以现在第九菩萨地以前,一律算做分证即。

  1、第三八人地,2、第四见地,是三乘见道位。体达见惑烦恼,即是真空法性,断三界见惑。八人就是八忍。在这二位时,修八忍八智(八忍、八智,藏教中曾列表),已经得八忍七智——十五心,便还没有得到道类智,这是八人地;八忍八智——十六心具足,顿断三界八十八使见惑,亲见真空法性,便是见地了。这二位,虽分两地,其实是用无间三昧连续证得的,在修观时,无有间断,不出于观,名为无间三昧。十五心时,称为八人地,十六心满,便称见地。和藏教须陀洹果齐。

  3、第五薄地,三乘断欲界九品思惑中前六品思惑,体达欲界思惑烦恼,即是真空法性。第四见地,已断见惑,但思惑还没有断,现在进断欲界六品思惑,烦恼渐薄,所以称为薄地。和藏教斯陀含果齐。

  4、第六离欲地,三乘断欲界九品思惑尽,体达欲界思惑烦恼,即是真空法性。断身见、戒取、疑、贪、瞋五下分结,离欲界烦恼,所以称为离欲地。和藏教阿那含果齐。

  5、第七已办地,三乘断三界见、思惑尽。体达色界、无色界思惑烦恼,即是真空法性。断掉举、慢、无明、色染、无色染五上分结。这时,色界、无色界七十二品思惑,都已断除,所作已办,所以称为已办地。和藏教阿罗汉果齐。

  第七已办地以前,都是三乘共行,第八辟支佛地以上,过二乘地,唯是菩萨所行。

  6、第八辟支佛地,第七已办地断见、思惑尽,犹有习气存在,譬如烧木成炭;这里,更侵习气,譬如烧炭成灰。和藏教辟支佛果齐。

  7、第九菩萨地,第七已办地,断尽见、思惑,第八辟支佛地,侵除习气,到这里,习气也将要断尽了。二乘观一切法空,菩萨虽观空,而不住于空;更能从空入假,作六度万行等利益众生之事,所以超出于二乘。菩萨既观真谛,又观俗谛,所以得法眼:既照真谛,又照俗谛,所以得道种智。能够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就众生。

  藏教所说的菩萨,并不断惑,但是伏惑而不发,叫做伏惑行因。因为藏教认见、思惑为三界的根本,若断见、思惑,就不能再到三界里度众生了。通教所说的菩萨,虽断见、思惑,而不断习气,叫做扶习润生。因为通教认为若断习气,便成为一无所有,岂能再到三界度众生呢?所以必须用本来誓度众生的愿力,扶起残余的习气,以滋润三界的生死,生于三界之中,作利益众生的事业。若别、圆二教的菩萨,就不须伏惑行因,也不用扶习润生,因为别、圆二教中,有中道佛性,这中道佛性,是不空的;自能从这里发起应化等身,遍于法界,济度众生。

  藏教虽说有菩萨,其实是没有菩萨的,既不断见、思烦恼,岂能历三阿僧祗劫,不会迷失退堕呢?藏教的菩萨,其实本是别、圆二教的菩萨,为化二乘,方便应现,并不是真有不断惑的菩萨啊!所以这里,正说菩萨决定断惑!若说菩萨不断惑,是方便的说法,不是真实的道理。
 楼主| 发表于 2016-2-25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6、通教究竟即佛

  第十佛地。过菩萨地,便入佛地。用誓愿力,扶习润生,生阎浮提中,八相成道:l、从兜率天下、2、入胎、3、出胎、4、出家、5、降魔、6、成道、7、转法錀、8、入涅槃。

  众生机缘既熟,运用与真空法性相应的一念智慧,顿断一切烦恼习气,坐七宝菩提树下,天衣为座,现带劣胜应身成佛。通教的佛身,本来也是丈六之身,但能现十里、百亿尊特之身;若钝根人所见,便是丈六佛身;若利根人所见,便是尊特之身;实是一佛,机见不同。丈六名为劣,尊特名为胜,所以称为带劣胜应身。为三乘人,转无生四谛法錀,所谓“苦无逼迫相,集无和合相,道不二相,灭无生相”等义。化缘既尽,便入涅槃。阿罗汉留习气,如烧木为炭;辟支佛侵习气,如烧炭为灰;佛烦恼习气,一切都尽,如劫火烧须弥山,一切大地都尽,无炭无灰。究竟和藏教佛果一样。

  藏、通二教,虽说有佛果,其实是没有佛果的。因为藏教观偏空法性,通教观真空法性,既然是空,用什么根据来成佛呢?原来藏、通二教的佛果,其实本是别教初地以上、圆教初住以上的菩萨,为化二乘,示现成佛。佛是常住涅槃而不舍生死的,岂有像藏、通二教所说究竟灰身泯智的佛果呢?
 楼主| 发表于 2016-2-25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六)通教十乘观法

  通教的十乘观法,名目和藏教相同,而意义大异。

  第一、观境。

  观察天、人、阿修罗、地狱、鬼、畜生六道众生的五阴(色、受、想、行、识)、十二入(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色入、声入、香入、味入、触入、法入),都是因缘所生,本来是空,犹如幻化,非有而有。这样,观察所观的境界,如幻如化;又须了知能观境界的心识,也是如幻如化。于是,能观所观,都成为如幻如化。既知能观所观,都如幻化,便能令烦恼很快的断除,智慧很快的增长。不过修这样的观法,必须用切实的工夫,并不是口头说说,可以算数。也不是稍微开一点豁达的空见,可以冒滥的。必须真知灼见,一切诸法,犹如幻化,对于涅槃生死,无所执著,这才是通教中所修的观法。知生死如幻化,便不会贪著生死或逃避生死,知涅槃如幻化,便不会背舍涅槃或滞著涅槃。

  我们现在自问:能不能修这样的观法呢?若道能修,便不免自欺欺人。因为我们自心中刹那刹那之间,不知有多少贪欲、瞋恚、愚痴的念头,那里就能同这种观法相应呢!若道不能修,又是自暴自弃。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当成佛,岂我一人,无有佛性,不应成佛!圆教的不思议境,尚且即心本具,何况通教的观法呢!于是,既不可自暴自弃,又不可自欺欺人。佛法是决定要修学的,任何困难,任何阻碍,都必须加以排除,非达到自他成佛的目的不可;地位必须要弄清楚,我们是博地凡夫,通身都是罪业,万不可以凡滥圣,自欺欺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能则谓之能,不能则谓之不能,常常惭愧忏悔,务使内外如一,言行如一,方能渐渐有相应分。利根的人,修这种如幻如化的观法,便能证无生忍,十乘观法,任运具足;钝根的人,不能即证无生忍,还须修习下面真正发心等法。

  第二、真正发心。

  不假叫做真,不邪叫做正。通教是三乘共行的,所以不言发菩提心,但言真正发心。真能观生死涅槃犹如幻化,既不贪著,亦无执滞,不求名闻利养,穷达、吉凶、生死,都不能歆动其心,这样,方可以算做真正。我们应当自己勘验,发心学佛,真不真呢?正不正呢?既然说是真正学佛,为什么在暗室无人之地,心念隐微之中,自欺其良知呢?为什么对于些微的得失,便不能放下呢?可见,这真是发心的不真和不正。若在这里放过,即使再多学些佛法,尽管熟读三藏十二部,撑肠拄腹,还是归于无用!这里的真正发心,有三种人:声闻、缘觉,志脱苦轮,直观无生四真谛——苦无逼迫相,集无和合相,道不二相,灭无生相,断见、思惑。菩萨体达诸法,犹如幻化,依无生四谛,发四弘誓愿,虽知涅槃如幻化,而能任运以大慈心与众生以三乘涅槃之乐;虽知生死如空华,而能任运以大悲心,拔众生分段生死之苦。虽能这样,与众生乐,拔众生苦,而知一切诸法,如镜中之像,水中之月,非有而有,有即非有,既不执滞,亦不止息。

  第三、善巧安心止观。

  凡夫的心,所以不能深入佛海,便是为了昏沉和散乱的障碍。因此,必须修止观来对治。止是止息妄念,妄念止息,散乱的毛病就没有了;观是观照诸法,诸法明显,昏沉的毛病也就没有了。通教的止观,是如空如幻的止观。用如空如幻的止观,对治如空如幻的昏散,于是,就能发起如空如幻的智慧,破除如空如幻的烦恼。

  第四、破法遍。

  所破的是见、思惑,能破的是智慧。以如空如幻的智慧,来破如空如幻的见、思惑,虽能破所破,都如空如幻,然亦非无能破所破。若道见、思烦恼,如幻如化,有即非有,破除它做什么?智慧也如幻如化,有即非有,还有什么东西来破见、思惑?不知如幻如化,并不就是没有,譬如善幻人所变的东西,确有此物,蜃楼海市,亦真有所见。智慧烦恼,虽都如幻如化,而幻化智慧,不可不生,幻化烦恼,不可不破!

  第五、识通塞。

  四谛中的苦、集二谛,十二因缘中的流转门,和悭贪、破戒、瞋恚、懈怠、散乱、愚痴,这是塞;四谛中的道、灭二谛,十二因缘中的还灭门,如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是通。通是如幻如化,塞也是如幻如化,用如幻如化的通,通如幻如化的塞,令无塞不通。在这些地方,明见不昧,叫做识通塞。通是能通涅槃门,塞是阻塞涅槃门的障碍物,障碍不去,就永不能趋入涅槃。非但对于通塞二法,要明确认识,又须坚毅的精神,对于涅槃门中的障碍物,毫不犹豫地加以廓清。

  第六、道品调适。

  能修的人,如幻如化不可得,所修的道品,也如幻如化不可得。虽能修所修,都不可得,而须精进修习三十七道品。若道:人法都空,无能修所修,悭贪、破戒,皆不可得,不碍涅槃,不必修习三十七道品。这是最大的邪见,是魔眷属,引诸众生,堕于恶道。应当不为所惑,勤修道品,调适己心,入三解脱门。

  第七、对治助开。

  藏教的人,定执一切诸法,无常、苦、空,而不知无常、苦、空,都是因缘所生,缘生无性,犹如幻化,不可定执。通教的人,就用这种如幻如化的智慧,来对治藏教的执著,帮助开通三解脱门,到达涅槃。

  第八、知位次。

  从乾慧地、性地,直到佛地,一切位次,也是如幻如化,非有而有,不可于中,生起执著。然而一切位次,却历然不紊,不可以凡滥圣。设若未得谓得,未证谓证,犯大妄语,堕无间狱。如佛世有一比丘,出家修道,得初禅定,自以为已经证得了须陀洹果;从是进修,得四禅定,自谓已经证得了阿罗汉果;等到临命终时,四禅天的中阴身现前,于是便毁谤佛法,说:“我已证得阿罗汉果,应得涅槃解脱,为什么还有中阴身?我是阿罗汉,尚不得涅槃,可见佛说,全是虚妄,宇宙间并没有涅槃,也没有解脱。”他因为这样毁谤涅槃,毁谤解脱,毁诸如来,四禅天的中阴身消灭,地狱的中阴身现前,命终堕入阿鼻地狱。又如《大智度论》中说:“魔语菩萨:‘汝于诸佛受菩提记,父母兄弟名某。’若受著者,成增上慢。”学佛人初闻佛法,好谈即心是佛,现身成佛等语;论道理可以这样讲,论事相,则佛与众生天地悬殊。若或事理不明,以凡夫地,拟于佛果,是即魔眷,必堕地狱,不可不慎。以蕅益大师的智慧功德,临终云:“名字位中真法眼,未知毕竟付何人。”但示居名字即位,况吾辈凡夫,罪障深重,论智慧功德,与蕅益大师相较,何啻天渊,而乃不知惭愧,妄拟圣境,这是要不得的!

  第九、能安忍。

  内来的烦恼、疾病,外来的名闻、利养、刀、兵、水、火,这些障难,都如幻如化,非有而有,能够安心忍耐过去,便可以从乾慧地进入性地。这里的安忍,和藏教不同。藏教认一切障难为实有,所以修行安忍很为困难;通教观一切障难,如幻如化,非有而有,于是修行安忍,就容易得多。观一切障难,如幻如化,是完全靠着智慧的力量,所以智慧是学佛所最需要的利器。

  第十、离法爱。

  既能安忍,便可以从乾慧地,进入性地。性地是相似即位,相似见法性,而不是真见法性。若误以相似为真实,于中生爱著心,不求进步,便不能从性地进到八人地见地,入见道位,所以必须离法爱。不论学佛法或学世间法,所以不能进步的原因,虽然很多,主要的便是主观思想在作祟,主观思想正类于佛法中所说的法爱。因为人对于自己的主观坚持不舍,于是就不能接受他人的忠告善导,不能接受书本上的嘉言法训,永远只能停止在自己的主观思想上,不能前进一步。而且,不进则退,既然坚执自己的主观,必将令心思才力,日渐退化,设若一旦发生意外的问题,便弄成张皇失措,无法应付,这是多么危险的事啊!因此,我们在这一点上,必须提高警惕,从善如流,去恶如弃,常常知非,日日改过,绝对不要保留些微的主观思想,才可以寡过修身,渐次从凡夫地,入于佛法。

  利根的人,但观如幻之境,便能入见道位;钝根人,从第二真正发心,到第七对治助开,也可以悟入见道;最钝根人,必须全修十法,方入见道。

  以上叙述通教已毕,以下再依次叙述别教。
 楼主| 发表于 2016-2-25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章、别教

  叙述别教,也分六节:1、立名的意义;2、别教的根性;3、别教的道理;4、别教的因果;5、六即;6、十乘观法。

  (一)别教立名的意义

  别教是三界外菩萨所修学的法门。教、理、智、断、行、位、因、果八法,别异于前之藏、通二教;别异于后之圆教,所以叫做别教。

  教、理、智、断、行、位、因、果八法,相生的次第,是这样的:没有言教,就不能说明道理,所以第一是教;言教所以说明道理,所以第二是理;明白了道理,就可以生起智慧,所以第三是智;有了智慧,才可以断惑,所以第四是断;断惑必须修行,所以第五是行;修行就可以证得种种位次,所以第六是位;位次之始,是第七因;位次之终,是第八果。又中道佛性是第七因,妙觉极果是第八果。

  所谓八法皆别:一教别,独被菩萨,不通二乘,是别前藏、通二教;又不是圆教一乘,是别后圆教。

  二理别,真、俗、中三谛,隔历不融,次第而证。藏、通二教,没有三谛的名称,是别前二教;又不是圆融三谛,是别后圆教。

  三智别,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三智次第而证。藏、通二教,但有一切智和少分道种智,没有一切种智,是别前二教;圆教三智一心中得,今既次第,是别后圆教。

  四断别,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三惑次第而断。藏、通二教,但断见思惑和少分尘沙惑,无明名字尚不可得闻,何况论断,是别前二教;圆教不断而断,圆断三惑,今既次第而断,是别后圆教。

  五行别,行谓圣行(戒、定、慧,名圣行)、梵行(慈、悲、喜、舍,名梵行)、天行(依理成行,名天行)、婴儿行(从天行体,起化他用,示同小善,名婴儿行)、病行(示同烦恼,名病行),五行次第而修。藏、通二教,但有圣行和少分梵行,没有天行、婴儿行、病行,是别前二教;圆教一行一切行,圆修五行,今既次第,是别后圆教。

  六位别,有十住、十行、十回向(三贤)、十地(十圣)等位次。不同藏教的七方便、四果和缘觉、菩萨三乘的位次,不同通教十地的位次,是别前二教;圆教一位一切位,随举一位,即圆具诸位,今位位不能相收相摄,是别后圆教。

  七因别,一因迥出,正因佛性,超出生死、涅槃二者之外。藏、通二教,不知正因佛性,是别前二教;圆教明正因佛性、缘因佛性、了因佛性同时具足,今既一因迥出,是别后圆教。

  八果别,一果不融,位位不相即,直到妙觉极果,方证法身,不说“初发心时,便成正觉”等道理。藏、通二教,不知法身,是别前二教;圆教四德(常、乐、我、净)三身(法身、报身、化身),同时具足,一德一切德,一身一切身,今既不然,是别后圆教。

  别教的经典,也不比三藏教有别部可指;诸大乘经中,广说菩萨历劫修行,教、理、智、断、行、位、因、果互不相摄等,便是别教之相。
 楼主| 发表于 2016-2-25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别教的根性

  别教的根性,是三界外的钝根众生。他们已经超出了欲界、色界、无色界。所谓根,是指: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这五根都迟钝,所以称为钝根。不能了知圆融三谛的道理;不能三智一心中得;不能一断一切断,断一切惑;不能一行一切行,修一切行;不能一位一切位,论一切位;乃至一因迥出,不知三因圆具;一果不融,不知即心是佛等,所以称为钝根。

  别教的菩萨,虽称钝根,这是对圆教的利根菩萨而言。其实,这些菩萨的福德、智慧、神通、威力,都是了不起的!他们已经超出了三界,都能够修学无量佛法,亲近无量诸佛,度脱无量众生,直至登地以后,便入于圆教的位次,声闻、缘觉都不能望其项背。我们决不可因为钝根的缘故,便轻慢别教的菩萨。

  别教是独被菩萨的教法,没有声闻、缘觉的二乘。然而通教中利根的人,却能接入别教。通教中利根的人,自被接后,便成为别教的菩萨,不再称为声闻、缘觉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2-25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别教的道理

  别教的道理:是无量四谛,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不思议六度、十度。依七种二谛分别:是显中二谛,圆入别二谛。依五种三谛分别:是别三谛,圆入别三谛。

  甲、无量四谛:

  藏教明生灭四谛,通教明无生四谛,而这里所明的是无量四谛。四谛有无量相,是菩萨法,非是声闻、缘觉所知,叫做无量四谛。

  苦有无量相,如地狱一界,便有八寒八热、十六游增、一百八狱、乃至八万四千鬲子地狱,一一狱中,受苦形状,亦复多种。只是地狱一界,尚有无量苦痛,何况饿鬼、畜生十法界诸苦(诸佛无苦,以众生之苦为苦),所以说:“苦有无量相,十法界不同故。”

  集有无量相,但论见惑,便有单四见、复四见、具足四见、六十二见、一百八见,一一见皆有八十八使,只是见惑已自无量,何况思惑、和尘沙惑、无明惑,所以说:“集有无量相,五住烦恼(见一切住地为见惑,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无色爱住地为思惑,他人分上的见思惑,为尘沙惑,无明住地为无明惑,五住即是三惑,只开合不同而已)不同故。”

  道有无量相,如大小二乘,偏、圆、权、实,各有八万四千法门,一佛的法门,已如恒沙之多,何况十方诸佛的法门,所以说:“道有无量相,恒沙佛法不同故。”

  灭有无量相,法门既已无量,由法门所趣入的指归,也是无量,所以说:“灭有无量相,诸波罗蜜不同故。”这是无量四谛的道理。
 楼主| 发表于 2016-2-25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乙、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

  藏教明思议生灭十二因缘,通教明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而这里所明的是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这种十二因缘,唯是三界外大菩萨境界,声闻、缘觉,尚且不知,何况其他,所以为不思议。虽离分段生死,犹有变易生死,所以称为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这种十二因缘,共有两层意义:

  一是迷于中道真实义谛,不了心外无法,厌苦、断集、证灭、修道,是根本无明(无明);因此根本无明,发起三界外偏真无漏行(行);因此偏真无漏行,引生方便有余土中变易生死的识种(识);因此识种,成无漏五阴(名色);因此而起慧眼、慧耳等(六入);因此而缘偏真谛理(触);因此而起无漏正受(受);因此而起涅槃法爱(爱);因此而取著涅槃(取);因此而润变易生死的识种,令生有芽(有);因此而招感方便有余土中不思议变易生死(生和老死)。这是第一层意义。

  二是迷于中道真实义谛,不了心外无法,诃弃真空,别修万行,是根本无明(无明);因此根本无明,发起三界外入假神通行(行);因此入假神通行,引生实报庄严土中变易生死的识种(识);因此识种成亦有漏亦无漏五阴(名色);因此而起法眼、法耳等(六入);因此而缘三界外胜妙境界(触);因此而生乐无乐受(受);因此而起神通法爱(爱);因此而于神通法爱,深生取著(取);因此而润变易生死识种,令生有芽(有);因此而招感实报庄严土中不思议变易生死(生和老死)。这是第二层意义,这是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的道理。
 楼主| 发表于 2016-2-25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丙、不思议六度、十度:

  藏教明事六度行,通教明理六度行,而这里所明的是不思议六度、十度。这种六度、十度,唯是三界外大菩萨境界,不是声闻、缘觉所知,所以称为不思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智慧),这是六度,再从般若一度中,开出四度,便是方便、愿、力、智(一说从禅定,开出愿、力二度,从般若开出方便、智二度),共成十度。教化众生,随其心乐,现身说法等,这是方便;成就一切众生,供养一切诸佛等,这是愿;具深心力,无有杂染等,这是力;知一切法真实,知一切如来力等,这是智。一一度中,摄一切法,生一切法,成一切法,浩如恒沙,这是不思议六度、十度。
 楼主| 发表于 2016-2-25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丁、显中二谛:

  七种二谛中,藏教所明有一种二谛,便是实有二谛;通教所明有三种二谛,便是幻有、空二谛,通含别二谛,通含圆二谛;这里所明有两种二谛,便是显中二谛、圆入别二谛。


  显中二谛:俗谛是幻有、幻有即空。指五阴、十二处、十八界等,非有似有,犹如幻事,譬如善于魔术的人,变出种种人物,这变出来的人物,无而忽有,并非真有,既非真有,便是幻有,幻有便是空,这是俗谛。十法界一切诸法,都是幻有,也都是空,都是俗谛所摄。真谛是不有不空,超出空、有以外,另有但中佛性。这但中佛性,既超出于生死,亦超出于涅槃,而为十法界迷悟所依,这是真谛。这真谛既是但中佛性,虽名真谛,真实即是中谛,所以称为显中二谛。

  戊、圆入别二谛:

  俗谛是幻有、幻有既空,和前面显中二谛中的俗谛相同。真谛是不有、不空,一切法趣不有、不空。不有、不空,具足一切法,一切法皆趣入于不有、不空,不有、不空之外,更无一法可得,这是圆教的中道佛性,名为真谛。这真谛比显中二谛中不有、不空的真谛,深入了一层,而成为圆教的中道佛性了,所以称为圆入别二谛。

  已、别三谛:

  五种三谛中,通教所明有两种三谛,便是别入通三谛,圆入通三谛;这里所明也有两种三谛,便是别三谛,圆入别三谛。别三谛:俗谛是幻有,真谛是幻有即空。这是把前面显中二谛中的俗谛,开为真、俗二谛,而以显中二谛中所明不有、不空的真谛,为这里的中谛。有是俗谛,空是真谛,但中佛性,超出空、有,别显一中,名为中谛。和显中二谛,但有开合的不同,这是别三谛。

  庚、圆入别三谛:

  俗谛是幻有,真谛是幻有即空。这是把前面圆入别二谛中的俗谛,开为真、俗二谛,而以圆入别二谛中所明不有、不空,一切法趣不有、不空的真谛,为这里的中谛。有是俗谛,空是真谛,中道佛性,具一切法,名为中谛,和圆入别二谛,但有开合的不同,这是圆入别三谛。

~~~~~~~~~~~~~~~~~~~

  总括藏、通、别三教的六种二谛,四种三谛。若明俗谛,可成三种分别:一是实有,二是幻有,三是幻有、幻有即空。若明真谛,可成六种分别:一是实有灭;二是幻有即空;三是幻有即空、不空;四是不有、不空;五是幻有即空、不空,一切法趣空、不空;六是不有、不空,一切法趣不有、不空。若明中谛,可成四种分别:一是幻有即空、不空;二是不有、不空;三是幻有即空、不空,一切法趣空、不空;四是不有、不空,一切法趣不有、不空。

  现在,再把藏、通、别、圆四教的七种二谛,五种三谛,总列一表:

  藏教:

  实有二谛——俗谛实有。真谛实有灭。

  通教:

  幻有、空二谛——俗谛幻有。真谛幻有即空。
  通含别二谛——俗谛幻有。真谛幻有即空、不空。
  通含圆二谛——俗谛幻有。真谛幻有即空、不空,空、不空。
  别入通三谛——俗谛幻有。真谛幻有即空,中谛幻有即空、不空。
  圆入通三谛——俗谛幻有。真谛幻有即空,中谛幻有即空、不空,一切法趣空、不空。


  别教:

  显中二谛——俗谛幻有,幻有即空。真谛不有、不空。
  圆入别二谛——俗谛幻有,幻有即空。真谛不有、不空,一切法趣不有、不空。
  别三谛——俗谛幻有。真谛幻有即空。中谛不有、不空。
  圆入别三谛——俗谛幻有。真谛幻有即空。中谛不有、不空,一切法趣不有、不空。


  圆教:

  不思议二谛——俗谛幻有,幻有即空。真谛一切法趣有、趣空、趣不有、不空。
  圆妙三谛——俗谛一切法趣俗。真谛一切法趣真。中谛一切法趣中。

 楼主| 发表于 2016-2-25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别教的因果

  别教的因,是次第三观。先修空观,观一切法,当体全空,不待灭尽方空。即空人我,亦空法我,人法都空,见二空之理。这二空之理,叫做真谛;次修假观,观空而不住于空,从空入假,观一切法,虽如幻如化,而因果历然,毫发不爽。

  从此起行,广学佛法,利益众生。这样,便可以见俗谛;次修中观,以前所修的空、假二观,都是入中观的方便,称为方便道。空、假二观已成,真、俗二谛已见,然后得入中道第一谛观,观一切诸法,当下具足空、假、中三谛,亲见不思议理性。这时,虽说是别教的因,其实已和圆教中人所见,无二无别了。

  这样,次第修三观,叫做次第三观。空观成,断见思惑,成一切智,出分段生死;假观成,断尘沙惑,成道种智,出方便土中的变易生死;中观成,断无明惑,成一切种智,出实报土中的变易生死。从初入中道第一义谛观,登初地,便同圆教初住位的菩萨。从此进修,虽名别教的位次,其实证入了圆教的位次了。

  别教的果,是中道无住涅槃。中道之理,不住空、假二边,体自寂灭,叫做中道无住涅槃。这是从别教当教而说。其实,别教的妙觉位,还是圆教饶益行位的菩萨,究竟的果,事实上还是圆教的三德涅槃
 楼主| 发表于 2016-2-25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别教六即

  就别教而谈六即,还是有点勉强。别教虽谈佛性,仍是六而不即,真、俗、中三谛,历别不融。佛性在生死、涅槃之外,不即生死、涅槃是佛性,六个阶段的位次,仍不能一味融通。今且依圆教教义,就别教而谈六即的位次。

  先制一表,表明六即的位次,然后依次叙述。

   ┌一、理 即——但中佛性
   │二、名字即——仰信但中佛性
   │三、观行即——外凡十信位——和藏教七方便位、通教乾慧、性地齐
   │            ┌十住——习种性—七住和藏教、通
  六│            │    教二佛地齐,十住以去,藏
   ┤四、相似即——内凡三贤位┤    通二教不知名目。
  即│            │十行——性种性
   │            └十回向—道种性
   │五、分证即——十地——圣种性
   │      等觉性
   └六、究竟即——妙觉性

  六即位中,观行即——外凡、有十位;相似即——内凡、有三十位;分证即有十一位;究竟即一位。这五十二位,分别见于诸经,现在正依《璎珞经》,来说明菩萨历位断证之相。把五十二位,束为七科,使是:信、住、行、向、地、等、妙。又合七科为二,便是:凡、圣。凡中又分为二:信为外凡;住、行、向为内凡,亦名为贤。圣亦分二:十地等觉为因,妙觉为果。
 楼主| 发表于 2016-2-26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别教六即佛

  1、理即佛。

  就是但中佛性。这但中佛性,超出生死、涅槃二边之外,不即生死,不即涅槃。一念迷昧,但中佛性,便随了染缘,而出生九法界的依正;一念觉悟,但中佛性,便随了净缘,而出生佛法界的依正。在随染缘的时候,成为九法界的生死,而但中佛性的本身,并没有被九法界所染;在随净缘的时候,成为佛法界的涅槃,而但中佛性的本身,并没有被佛法界所清净。所以说:“在生死而不染,证涅槃而非净。”十法界并不就是但中佛性,而是离十法界外,另有但中佛性。九法界的生死染法,是俗谛有边,佛法界的涅槃净法,是真谛无边,但中佛性,超出真、俗、空、有的二边。圆教的中道佛性,与一切法圆融无碍,即一切法,无不是中道佛性;而但中佛性则不如是。但名中道,不是真正的中道,所以叫做“但中”。

  2、名字即佛。

  就是仰信但中佛性。初闻但中佛性,超出生死、涅槃二边之外,离十法界,别有但中佛性,即于此生起信心,深信不疑。了知一切凡夫,沉沦生死,而但中佛性,未曾有减;一切圣人,证入涅槃,而但中佛性,未曾有增。然而所以不能证得这但中佛性,都是由烦恼、生死之所障蔽,必须先修空观、假观为方便,进修中观,灭除烦恼、生死,方可以亲证但中佛性。这样生信,这样了解,便是别教的名字即位。

  3、观行即佛。

  就是外凡十信位。信是顺从的意思。闻说别教的但中佛性,无量四谛,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等道理,随顺不疑,叫做信心。信心有十种:一信心、二念心、三精进心、四慧心、五定心、六不退心、七回向心、八护法心、九戒心、十愿心。对于但中佛性,无量四谛,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等道理,深信不疑,叫信心;于此但中佛性之理,忆念不忘,叫念心;为了要亲证但中佛性,先修空观,观真谛理,一心精进,不杂不退,叫精进心;运用智慧拣择,离诸过失,叫慧心;湛然宁寂,心不动摇,与真谛相应,叫定心;定力日深,慧光日发,定慧交资,纵逢障难,心不退转,叫不退心;以此定慧,回向佛地,叫回向心;兢兢自护,保持不失,叫护法心;任运防止一切过非,叫戒心;乘自本愿,游历十方,上求下化,叫愿心。这十信位,伏三界见思惑。和藏教七方便位、通教乾慧地、性地齐。
 楼主| 发表于 2016-2-26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4、相似即佛。

  就是内凡三贤位。这里细分起来,就有三十个位次,便是:十住、十行、十回向。

  (1)十住位。真谛是所住的理,智慧是能住的心,以智慧心,住真谛理,这叫做“住”。十住是:一发心住、二治地住、三修行住、四生贵住、五具足方便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八童真住、九法王子住、十灌顶住。

  信心成满,广求智慧,创发大心,叫发心住;随空观心,净诸六度法门,炼治心地,清净洁白,叫治地住;巧观空有,长养众行,叫修行住;生于真谛实际之家,种性清净,叫生贵住;带真随俗,修习无量善根,叫具足方便住;成就第六般若法门,叫正心住;彻证无生,入于毕竟空界,叫不退住;见空而不取证,悲智坚固,不生二乘之邪倒,如人初生,太和未散,天真纯粹,叫童真住:不住于空,而能入假化物,当绍佛位,叫法王子住;观空无相,得无生心,以无生法水灌顶,如转轮圣王太子,当绍王位,用宝瓶取四大海水灌太子顶,叫灌顶住。

  初发心住,断三界见惑尽,和藏教初果、通教八人地、见地齐。到第七不退住,断三界思惑尽,和藏、通二教的佛地齐。到第十灌顶住,断界内尘沙惑,伏界外尘沙,藏、通二教,不能知其名目。菩萨不知众生病,不知法门药,此等无知之惑,如尘若沙,叫做尘沙惑。对于所化六凡之机,不知他们的病,不知治病的药,不能应病与药,这是界内的尘沙惑;对于所化三乘之机,不知他们的病,不知治病的药,不能应病与药,这是界外的尘沙惑。观一切众生病,学一切法门药,这是伏尘沙惑;能知病识药,应病与药,这是断尘沙惑。这十住,叫习种性,研习空观。用从假入空观:假是虚妄,空是审实,知凡俗的虚妄,悟真谛的审实,先须照假,后入于空,叫从假入空观。见真谛理。开慧眼:了知无相无作,无生无灭之理。成一切智:一切内法内名,能知能解,一切外法外名,能知能解,但不能用诸佛道法,发起众生善根,叫一切智。证位不退:永不退失,超越凡位。

  (2)十行位。行是进趣的意思。以前十住位中,既已发真悟理,从此加修,从空入假,观无量四谛。十行是:一欢喜行、二饶益行、三无瞋恨行、四无尽行、五离痴乱行、六善现行、七无著行、八尊重行、九善法行、十真实行。

  初入法空,不为邪动,心生欢喜,叫欢喜行;常化众生,令得法益,叫饶益行;常修忍辱,谦下恭敬,叫无瞋恨行;发大勇猛,行大精进,令一切众生,至究竟涅槃,叫无尽行;修定持心,不为无明之所失乱,叫离痴乱行;般若智照,念念现前,生生常在佛国中生,叫善现行;以人法二空为方便,空诸执著,于我我所,一切皆空,叫无著行;依四弘誓,运大慈悲,与乐拔苦,所愿如心,成就一切难得善根,为天人所敬,叫尊重行;力行真性、观照、资成三轨,说法授人,示教利喜,令人信解领受,三轮清净,善成轨则,叫善法行;真、俗二谛,同时现前,空有双非,但中理显,叫真实行。

  这十行,叫性种性;分别十法界中种种性,种种欲,无有错谬。用从空入假观:若住于空,便同二乘,不能利益众生,不能算做佛法;现在是观空而不住于空,而入于假,遍观一切众生病,遍学一切法门药,应病与药,令得服行,叫从空入假观。断界外尘沙惑,见俗谛理。开法眼:明见生、住、异、灭、自、他、一、异等相,众生几微,无不洞鉴。成道种智:能分别一切假名,用诸佛道法,发起众生善根,叫道种智。

  (3)十回向位。回因向果,回事向理,回己功德,普施众生,事理和融,顺入法界,叫做“回向”。十回向是:一救护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二不坏回向、三等一切佛回向、四至一切处回向、五无尽功德藏回向、六随顺平等善根回向、七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八真如相回向、九无缚无著解脱回向、十入法界无量回向。

  以无相心,常行六道之中,到处度生,心常无相,叫救护众生离众生相回向;念念不住于空、有二边,而归向中道,二边可坏,中道不可坏,叫不坏回向;一切时中,依三世佛法而行,叫等一切佛回向;以大愿力,入一切佛土,供养一切佛,叫至一切处回向;以常住法,授与前人,常住之法,含藏一切大乘功德,以此授受,功德无量,叫无尽功德藏回向;行中道之善,不漏落于空、有二边,即空而有,即有而空,叫随顺平等善根回向;观众生修善行恶,无有二相,叫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以中观心,随顺实相,出入同佛,即寂而照,常照有无,叫真如相回向;以般若照三世诸法,理智合一,无能照所照,叫无缚无著解脱回向;觉一切法,中道无相,一法既圆,万法俱寂,叫入法界无量回向。

  这十回向,叫道种性;正修中观,叫做道,能生佛果,叫做种。习中观:空假之心,既已满足,正修中道第一义观。伏无明惑,居方便有余土:修空、假二观的方便道,断见、思、尘沙,叫做方便。无明未尽,名为有余。证行不退:化他行满,无有退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5-29 17: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