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585|回复: 0

蕅益大师、印光大师论“律教禅密净”的关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23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欲游佛海,先资戒航;戒净则解行可遵;行圆则秘密斯证;证入则依果自严。故首律宗,明造修之始;次诸教,明开解之途;次禅观,明实践之行;继密宗,明感应之微;终净土,明自他同归之地也。……此(律教禅密)四门,罔不以净土为归,亦犹土之寄王于(春夏秋冬)四时也。……
    夫八万四千,乃至尘沙法门,未有不具戒者,未有不正解者,未有不笃行者,未有不证密者,未有不归净土者——故曰:五门收之,罄无不尽也。
    然则无解行之戒,非戒也;无戒行之教,非教也;无戒教之禅,非禅也;无戒解及禅之密,非密也;非戒非教非禅非密,则非净土真因也。非有四种净土,则戒教禅密无实果也。非真因实果,则不显非因非果之心性也。不显心性,则无以观法海之甚深无量而彻其涯底也!故以五门之澜,为观法海之术。愿与同志者共之!
    ——
蕅益大师《<法海观澜>自序


    括举大纲,凡有五宗。五宗维何:曰律,曰教,曰禅,曰密,曰净。律者佛身,教者佛语,禅者佛心。佛之所以为佛,唯此三法;佛之所以度生,亦唯此三法。众生果能依佛之律教禅以修持,则即众生之三业,转而为诸佛之三业。三业既转,则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矣。又恐宿业障重,或不易转,则用陀罗尼三密加持之力,以熏陶之——若蜾蠃之祝螟蛉,曰似我似我,七日而变成蜾蠃矣。又恐根器或劣,未得解脱,而再一受生,难免迷失。于是特开信愿念佛,求生净土一门,俾若圣若凡,同于现生,往生西方。圣则速证无上菩提,凡则永出生死系缚,以其仗佛慈力,故其功德利益,不可思议也。须知律为教禅密净之基址,若不严持禁戒,则教禅密净之真益莫得,如修万丈高楼,地基不固,则未成即坏。净为律教禅密之归宿,如百川万流,悉归大海,以净土法门,乃十方三世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成始成终之法门。
    ——《增广印光大师文钞.卷二.庐山青莲寺结社念佛宣言书》
   
    佛教大纲,不外五宗。五宗者,即律,教,禅,密,净也。律为佛法根本,严持净戒,以期三业清净,一性圆明,五蕴皆空,诸苦皆度耳。教乃依教修观,离指见月,彻悟当人本具佛性,见性成佛耳。然此但指其见自性天真之佛为成佛,非即成证菩提道之佛也。密以三密加持,转识成智,名为即身成佛。此亦但取即身了生死为成佛,非成福慧圆满之佛也。此三宗,均可摄之于禅,以其气分相同也。以故佛法修持之要,不过禅净二门。禅则专仗自力,非宿根成熟者,不能得其实益。净则兼仗佛力,凡具真信愿行者,皆可带业往生。其间难易,相去天渊。故宋初永明延寿禅师,以古佛身,示生世间,彻悟一心,圆修万行,日行一百八件佛事,夜往别峰,行道念佛。深恐后世学者,不明宗要,特作一四料简偈,俾知所趣。其偈曰:


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它去。

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


    ——《印光大师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3 23: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