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善导大师对《观经》的解释,是站在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立场上,也就是以《无量寿经》第十八愿作为根本,来解释《观经》,来看待《阿弥陀经》。
在善导大师的思想当中,这三部经是一味的。关于这一点,《观经四帖疏》中有几处提到过。
有人讲“四十八愿是一个整体,这样突出第十八愿,会不会让人不完整,会不会有所偏颇?是不是四十八愿就割裂了?”不会这样。因为四十八愿有个核心,有个宗旨。善导大师的思想就是以第十八愿为宗旨的。
四十八愿并不只是简单的平铺罗列,像一个盘子里装了四十八颗珠子一样,它们有一个贯穿不变的宗旨。这个宗旨,这个核心,这个根本,这个目的,就是第十八愿,这是根本中的根本。
所谓“根本”,就像一棵树,因为有根,才有枝,才有叶,才有花,才有果。第十八愿是整个四十八愿的核心,所以称为“本愿中的本愿”。
《无量寿经》言 :
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也是以这条愿作为本愿。本愿虽说是四十八愿的通名,而特别付与第十八愿。
四十八愿分成三类 :摄法身,摄国土,摄众生。
摄法身 :我要成为怎样的一尊佛?阿弥陀佛有关佛身——他本身的誓愿,就有第十二愿、第十三愿和第十七愿。
第十二愿说 :我要成为光明无量的佛。
第十三愿说 :我要成为寿命无量的佛。
第十七愿说 :我要成为十方诸佛称扬赞叹我的名号的佛。这是就佛本身所发的誓愿。
摄国土 :我成佛之后,成就的极乐世界是怎样的极乐世界?极乐国土是如此微妙,佛身是如此高贵,而成就国土和成就佛身是为了什么目的呢?是为了让众生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受无比乐,乃至成佛。如果没有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为这样的佛毫无意义,成就这样的国土也毫无意义。所以,他的目标是在这个地方。
由此说来,其他四十七条愿都是从第十八愿生发出来的,所以第十八愿称为“本愿”,同时,第十八愿也包含了整个四十八愿的内涵。
善导大师《观经疏》说 :
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四十八愿只是说明这一件事。比如第一、第二愿,它们是为第十八愿服务的,为了让众生能够往生到这样好的净土,永远不受三恶道的苦恼,而发“国无三恶道愿”“不更三恶道愿”;也是为了让我们十方众生往生,而发他自己“无量光明”的愿 :我这无量的光明,就是为了摄取念佛的众生;
所谓“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阿弥陀佛无量光明所起的作用,就来自第十八愿 :因为要让十方众生称念我的名号回归我的净土,所以,我发愿成为无量光明的佛; 
因为要尽未来际度脱十方世界一切众生,所以发愿成为无量寿命的佛;
 因为要以他的名号最简单易行、最殊胜无比地来救度众生,所以发愿让十方诸佛来称扬赞叹他的名号……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第十八愿服务的,以第十八愿作为根本的目的。
说起来道理很简单。我们在世间兴办任何事业,都有总体的目标,也有局部的目标。比如三峡移民工程,最终目标是要移民。
为了移民,需要建设新的村庄、新的城镇,要规划道路,要有住房,要有自来水,要有公园,要有商店,要有幼儿园……把这一切做好了,目的是什么呢?是要把人移到这里来住。如果这一切都做好了,却不能把人移到这里来住,这就是一座空城,没有意义。
如果你问政府在做什么,他们不用回答“是为了建房、建道路、建自来水、建花园”,虽然具体就某件事可以这样讲,但是只要说“为了移民”就可以了。
为什么建这座村庄?是为了移民,移民才是根本目的。办这种种局部的事情,都是围绕移民这一根本目的。
阿弥陀佛建极乐世界 :我的极乐世界如此庄严,如此殊胜安乐,目的就是要把十方众生移民过来,“速生我刹受快乐”——这才是四十八愿的核心。
“十方众生,欲生我国”,这是阿弥陀佛成佛的根本目的。所谓“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求佛道是为了化众生,为此目标而展开其他四十七愿。
就像一棵树,你掌握了根本,枝叶花果通通都有了。
在四十八愿当中,如果你了解第十八愿的精神,专修念佛,其他四十七愿即使一个字也不知道,到达极乐世界也是一点都不少,完全兑现。
正因为有第十八愿,四十八愿才是一个整体。
一串念珠,比如说有一百多粒,如果没有线把它们串起来,那就是散的。有一根线把它们串起来,才成为一个整体。第十八愿就好比一串念珠中间的那条线。
又像一张网,它有千孔万孔,但是,如果把网的大纲抓住,千孔万孔都能收起来。
四十八愿内容非常广泛,如果展开来讲,不止四十八愿,有很多; 但是,一提第十八愿“六字名号,念佛往生”这个纲要,通通都有了。
如果说四十八愿必须任何时候都要每一条愿来讲解才叫完整,那四十八愿本身就不完整了,就不是一个整体了。如果是一个整体,只要抓住它的核心, 就全部都有了。
又像我们提衣服一样,一件衣服有领子,有袖子,有衣襟,有其他部分,只要一提领子,整件衣服就提起来了,是不是?如果又要抓领子、又要抓袖子、又要抓后襟……全部抓才能提起来,说明这件衣服还没做好,分成几大片了。
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是一个天然的整体。只要称念六字名号,全部都有了,这才叫一个整体——有其贯穿不变的宗旨。
修学净土法门,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往生极乐世界。所以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把第十八愿突出出来。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里还有这么一段话 :
《无量寿经》云 :“法藏比丘在世饶王佛所行菩萨道时,发四十八愿,一一愿言 :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每一条愿都是这个宗旨。
这样的结论,也只有善导大师总结得出来,其他人总结不出来。
如果我们从四十八愿表面的文字来看,第一条愿就不是这样,第一条愿是说“不堕三恶道”。而善导大师在这里是讲它的本质,因为第一条愿是结合第十八愿才有意义的。
如果没有第十八愿念佛往生,第一条愿就没有意义了,第二愿也没有意义,乃至第十二愿“无量光明愿”也没有意义,没有众生往生,无量光明干什么呢?
“一一光明相续照,照觅念佛往生人”,令我们十方众生往生才是根本意义所在。
(摘自东方出版社《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
(因编辑需要,略有改动)
净宗法师公众微信号:jingzong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