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172|回复: 1

[中华德育] 《论语》中君子修养的三个原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6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论语》中君子修养的三个原则

《论语》中关于修养的思想,十分丰富;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修养的根本原则和态度,一是修养的具体方法和要求。

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人的本性是相近的,因为后天的习惯行为不同和环境影响而成为不同的人。人的高下、好坏,不是由先天决定,而是取决于后天。这是重视修养的理论根据。一方面,人的善恶高下不是先天带来的,所以要成为有德的君子,必须通过学习修养;另一方面,这也是说明人是可以通过学习修养改变和提高自己的。认识到这一点,对于人生是有重要意义的。《论语》中关于修养的思想,十分丰富;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修养的根本原则和态度,一是修养的具体方法和要求。本期我们就讲一下修养三原则——为己、由己、求诸己。

  修养三原则之为己

  学习修养是为提升自己不是作秀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为己”,是说为了充实提高和完善自己;“为人”,是说做给别人看。学习、修养,是为了提升自己,不是作秀、沽名钓誉。这是学习修养的根本态度。

  为己,学了就要用在自己身上,身体力行;为人,只是炫耀自己,说给别人听,不准备去做。这样的要求反映了儒学的特质,它不是一种知识系统,而是人生的指导,所以儒学也称作为己之学。

----文章摘自《中国国学网》
真正的道德是自己对自己的要求

  道德本身就是为己的。孔子强调君子在父母去世后都会“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因为君子有这样的感情,才有服丧三年的规定。这个规定不是强制人这样做,而是适应了人们的感情需要。君子这样做,不是满足别人的要求,而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心安。

  某地讨论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的事,有一位网友说:“如果让了,对得起道德,对不起自己;如果不让,对得起自己,对不起道德。”这就把道德看成是别人强加给自己的,与自己对立起来了;在他的心目中,道德只是为了给别人方便,是别人加给自己的要求,实际上他没有真正懂得道德的意义。抱着这样的心态,即使让了座,也不能说是真正的道德行为。

  荣耻之心是最大的道德约束力

  《论语》上有一句话:“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这句话是说伯夷叔齐为了坚守气节,不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上。子贡问孔子,他们有没有怨恨呢?孔子说:这个结果本来就是他们所追求的,又有什么怨恨后悔呢?这就是为己的表现。

  对得起良心,另一个说法就是有耻、知耻。行己有耻。(《论语·子路》)知耻是道德自觉的表现,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就会有羞耻感,就会知耻。没有羞耻心就会无所顾忌,无所不为,这样的人是危险的,也是不可救药的。

  有一种说法,认为西方人信上帝,相信做了坏事会受到上帝的惩罚。就会约束自己。而中国人不信宗教,就没有约束,所以做坏事无所顾忌,道德状况不好。其实,中国人不是靠上帝来约束人、约束自己,而是靠羞耻心、靠良心,也就是靠自己给自己立一个准则来约束人、约束自己。

  常有人问:良心是什么?能值几文钱?道德模范谢延信,在妻子去世后照顾岳父一家。这一家,岳母年老多病,岳父瘫痪在床,妻弟呆傻残疾。谢延信以微薄收入,忍受了常人所难以想象和无法忍受的贫困艰难,三十多年如一日,把他们照顾得很好,这是常人做不到的。亲友曾劝他放弃。他说:“我要回去了这里谁管?人得有良心,我要回去了就太没良心。”从谢延信身上我们看到了良心的力量。这种力量,远远超过了宗教、上帝的约束。


不看得失但求心安是修养的境界

  为己还体现在慎独上。慎独,就是在没有旁人知晓,只有自己知道的情况下,也能不折不扣地遵循道义,不做不合道义的事。要做到慎独,就必须为己。

  有为人的成分,有私心杂念,总考虑别人怎么看,就会在人前竭力做好事,掩盖自己的错误,表现自己,而在人后,就会认为好坏无人知道,做好事不值得。人前人后两副面孔、两种表现。也只有按照慎独的要求,特别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严格要求自己,才能真正落实为己的态度。所以说慎独是一种境界,看你能不能慎独,就能看出你的修养到什么程度。

  
  儒家的为己之学是重要的做人哲学。道德的行为,是为了求心安、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而不是为了什么别的;知耻是道德底线,有羞耻心,才会在有错时于心不安,有所不为;做事但求无愧我心,这也是为己,是修养的一种境界。这三点理解容易,真正做到还是很难的。
  修养三原则之由己

  只要自觉修养人人都能达到圣人的境界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

  子曰:“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哉?我未见力不足者。”(《里仁》)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

  

 楼主| 发表于 2012-1-26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说,道德修养全靠自己,做好做坏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不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问题。由此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人皆可以为尧舜。这句话出自孟子。尧舜是儒家尊崇的圣人。人皆可以为尧舜,就是说只要自觉修养,人人都可以达到尧舜那样的境界。问题不是能不能做到,而只在你做不做。孟子说,胳肢窝下夹着泰山跨过渤海,这是真做不到的;可是为老人家折一枝树枝,你说不能,那就不是不能,而是不去做了。这样说,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圣王,而是说,人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成为尧舜那样道德人格高尚的人。这是可以做到的,只要按照尧舜的榜样去做就可以了。

  有个周处除三害的故事。周处是个大力士,他凭借自己的强壮有力,横行乡里。人们害怕他,把它当作一个祸害。有一次,他看到两个老人愁眉苦脸,就问他们,那两个老人不认识他,就说,我们现在愁三件事情,一件是南山上出了猛虎,二是河里出了蛟龙,三是周处横行乡里。周处听了之后,受到很大的刺激,下决心要为民除害。他先打死老虎,又杀死了蛟龙。他兴冲冲地回到村里,一到村口就发现村里正在庆祝。原来村里人以为周处和蛟龙被冲到下游,一起淹死了,正在庆祝他和蛟龙的死呢。周处这次受的刺激就更大了,他立志改正,跑到江南去找名士,要拜名士为师。他跟老师说,我过去是个恶人,而且现在年纪也大了,还能改善吗?还晚不晚?名士告诉他,不晚。只要你努力学习,就能够改恶向善。后来周处洗心革面,做了一个清廉的地方官。

  

  从这里可以看到中西思想的一个重要差别。西方的上帝是全知全能,高不可及的;人们只能从上帝那里得到启示,不可能达到上帝那样的境界。而中国的圣人是高于常人,同时又是人人可能达到的。这一点有着重要的意义。它给人以自信,反对自暴自弃。同时它对人采取乐观、信任的态度,与人为善的态度。对于失过足,有过错误的人,抱着劝恶为善的态度。
修养三原则之求诸己  凡事首先要求自己不要怨天尤人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卫灵公》)遇事首先要求自己,从自己做起,而不要怨天尤人。《论语》中多处讲到这个意思。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论语·里仁》)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

  《论语》第一章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怎样才能够做到人不知不愠?就是要求诸己。人在怀才不遇的时候,在被人家误解的时候,或是人家不了解自己,看不到自己优点和成绩的时候,往往会想,我有很多优点,工作做得也很好,很有成绩,为什么领导和同事看不到呢?或者想,这个单位条件太差,领导水平太低,发挥不了我的才能;或者想,自己运气不好,没有碰上好的机遇,等等,这就都是求诸人。这样想,就会很懊恼,心理不平衡,怨天尤人。而求诸己,从自己方面要求,就可以免除这些烦恼、怨恨,“人不知不愠”了。

  人与人相处,常会发生种种纠纷和冲突。如果面对的不是敌人、罪犯,涉及的不是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一般情形下,“求诸己”也是应该采取的基本态度。有矛盾、有问题先从自己方面检查起,这是“求诸己”;反之,眼睛盯着对方,只责备对方,不检讨自己,则是“求诸人”的态度。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双方都能从自己方面检查起,责己严而责人宽,有利于矛盾的化解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孟子在发挥求诸己这个思想的时候,打过一个比方。好比射箭,你没射中箭靶,你首先想的是风太大了,或者箭靶摆得不正,或者是有旁人在干扰,还是你自己站得正不正?瞄得准不准?他说,首先应该要求自己站正了,瞄准了。这就是求诸己。他还说,自己爱别人却得不到别人爱的回报,就要反省自己在仁爱方面是否做得很好了;做事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就要反省自己是否足够明智;待人以礼却得不到别人同样的回报,就要反省自己是否足够敬了。凡事得不到应有的回报,都从自己方面找原因,这就是“求诸己”。就像我们教师讲课,自己很认真地备课,尽量把最好的东西教给学生,可是学生不爱听。遇到这样的情况怎么办?首先还是要从自身找原因,是不是讲得太深,讲得太枯燥,没有适合听众的要求?从自己的方面来找原因,这是“求诸己”的一种情况。

  从求诸己还引出来一条比较重要的,就是对自己严,对别人宽。《论语》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对自己要求要严,对别人要求宽,这是中国人讲做人的一个重要原则。

  “三个己”体现了一个精神:立足于个人的自觉。启发个人的自觉,依靠个人的努力,靠每个人从自己做起,提高全民的素质;一句话,“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可以说,这也是整个儒学的核心思想;全部儒学,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提高每一个人的素质;而要做到这一点,靠的也是每一个人的自觉。这也是以人为本的核心内涵。

  编辑注评
  值得注意的是,在人们的相互关系中,社-会地位不同,要求也不相同。也要从自身做起,首先做好自己应该做的。现在许多年轻人都出国学习工作,很少回家,个别的父亲重病几年,也没有回家看过。一次与学生们讨论到这个问题,有一位同学说,儿女一心在国外学习工作,事业有成,正是父母最大的心愿。此话看似有理,老人的心情确实如此。可是这话从子女的口中说出来,就违背了“求诸己”的原则。父母希望儿女事业有成,不愿增加子女的负担,甚至宁愿自己住进养老院,这是父母的心情。可是作为子女又会怎样考虑呢?是以父母的这种心情为理由,就心安理得地不回家看看吗?子女应该怎样回报父母这无私的爱呢?这是为人子女者所应认真考虑的。这也就是“求诸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5-1-2 22: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