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语(注1)谓:“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蒙庄亦云:“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注2)
斯入世之道尚能易使而相忘,矧(注3)佛祖出世之道混彼此、齐自佗(注4),交彻融摄而无间然者也。心存乎道不待礼而自中,不俟(注5)法而自正矣,又何丛林(注6)规矩云哉?
嗟乎!人心之不轨道久矣。半千载前已尝瓦解,百丈起为丛林以救之,迨(注7)今不能无弊。今庵(注8)居处众固不敢效丛林礼法,而日用又不可破规裂矩,勉置须知一编,列为十门,为主伴(注9)交参之标准,自成一家之规,非敢与大方(注10)共也。
元·《普应国师幻住庵清规序》
《卐续藏》63·571中之中峰明本禅师语
注释
1〔鲁语〕即《论语》,因孔子乃出“鲁国”,故称为“鲁语”。
2“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语出《庄子·大宗师》,意为鱼游于江湖之中就忘记一切而悠悠哉哉,人游于道术之中就忘了一切而逍遥自适。蒙庄,即庄子。庄子为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另说安徽蒙城)人,故称蒙庄。
3〔矧(shěn沈)〕何况。
4〔佗(tuō托)〕通“他”。
5〔俟(sì寺)〕等待。
6〔丛林〕指僧众聚居之寺院,尤指禅宗寺院。
7〔迨(dài待)〕等到。
8〔庵〕庙宇。
9〔主伴〕指主与伴。主体与从属之并称。
10〔大方〕原指懂得大道的人,现泛指识见广博或有专长的人。
提要
《论语》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庄子亦云:“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
入世之道尚可令人易从而相忘于道术,更何况佛祖出世之道可消融彼此界限,打破自他分别,使万法交彻融摄而毫无间隔。心若存于道,则不依待礼而自合于中道,无需法度而自然端正,又何需丛林清规。
嗟乎!人心不循道久矣!五百年前已曾瓦解,故百丈怀海禅师立丛林清规以救人心,时至今日难免生弊。今日在寺处众,固然不敢效仿丛林礼法,而日用行为又不可破坏规矩,因此勉强编写《须知》一册,列为十门,作为寺主与大众共相参学之标准,自成一家之规,不敢与方家共享。
〔百丈,指唐代洪州(江西奉新)百丈山怀海禅师,马祖道一禅师之法嗣。他于百丈山建丛林,立清规,率众修行,始创禅门规式,天下丛林无不奉行。〕
中峰明本禅师师承
圆悟克勤禅师——虎丘绍隆禅师——天童昙华禅师——密庵咸杰禅师——破庵祖先禅师——无准师范禅师——雪岩祖钦禅师——高峰原妙禅师——中峰明本禅师
中峰明本禅师小传
中峰明本禅师,元代临济高僧,高峰原妙禅师法嗣。俗姓孙,浙江钱塘人,号中峰。禅师二十四岁从高峰原妙禅师出家,后嗣其法,继承了圆悟克勤禅师-大慧宗杲禅师-高峰原妙禅师一路的“话头禅”,对宗门影响深远。其嗣法弟子有天如惟则禅师、千岩元长禅师、天奇本瑞禅师、笑岩德宝禅师等,至憨山大师出世得其大成。明本禅师毕生以清苦自持,行如头陀,风骨独卓,时人尊为“江南古佛”。
元英宗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八月,禅师示寂,世寿六十一,腊三十七,谥智觉,又受赐号“普应国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