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05|回复: 3

[法师开示] 自古皆有死 民无信不立 原创 2016-04-27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讲净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27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自古皆有死 民无信不立原创 2016-04-27 大安法师[url=]大安法师讲净土[/url]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信”,是指人际关系中朋友间的相处之道——要讲信誉。这个“信”字,一边是个“人”,一边是个“言”,人言为信,言而无信,何以为言?人说的话就是可信的,如果说出的话不可信,都不具备做人的资格了。

**《论语•颜渊》有这样一段记载,叫做“子贡问政”。有一次,子贡问孔子治国之道。孔子回答:治国有三个要素,“足食”、“足兵”,再就是“信”。

**子贡问:如果这三者要去掉一项,应该去掉什么?孔子回答:可以去掉“足兵”。就是可以把国防去掉,剩下“足食”与“信”。

**那子贡进一步又问,“足食”和“信”这两者之间非得要选择一个的话,那取什么、舍什么?这对于治国者来说,就是很严峻了的决择了。孔子回答:去掉“足食”,就是与“信”相比,民生——吃饭问题都可以放下。

**为什么会做这样的选择呢?孔子说了一句话:“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是说人没有食物可能会死,但自古以来谁没有死啊?可是人如果没有诚信的德性,整个人格就会瓦解,无法立足于天立之间。

**也就是说,这种“信”的道德价值超过肉体的生命,这是我们中国圣人掷地有声的语言。我们看到这一段,对圣人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他能把一种道德精神价值高扬到这种程度。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所以自古以来做人都是很有尊严的,古人的“信”,那是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无论怎么样都得兑现诺言。

** “信”植根于诚,有真诚心才会表现为“信”。所以过去有些事情如果用人格来担保,大家都无话可说,认为是可以信任。

**现在这个社会是诚信极为低落的时代,人与人之间已经很难建立一种信任关系了。经济领域的坑蒙拐骗,假冒伪劣等各种事情,甚至媒体当中掺水分的——虚假的报道、虚假的广告、虚假的文凭学历,那太多了。现在的人格都瓦解了,你再说用人格担保谁也不相信了。

**有时候看到这一点真是感慨不已,我们现在这些不肖子孙竟然使这个“信”的道德价值观沦落到这种程度了,真是愧对祖先、愧对孔夫子呀!所以要进行诚信的教育,一个人一定要有“信”!

**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敦伦尽分    闲邪存诚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真为生死    发菩提心
以深信愿    持佛名号


——————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6-4-27 15:5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4-27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4-27 20:5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1 12: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