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95|回复: 4

[其它相关] 净土法门: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 第16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25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楼主| 发表于 2015-6-25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掀开经本第一百五十四面,第三行。
  【三者。由我修习本妙圆通清净本根。所游世界。皆令众生舍身珍宝求我哀愍。】
  这是四不思议的第三段。经文像这些地方都是很重要的,因为这是诸菩萨所证的真实的境界,也是很难了解的,所以科题称为不思议,不可思议。这段经文与我们现在所讲的《大乘起信论》可以说非常的契合,但是《起信论》最近所讲的这段论文恐怕还得要继续四、五次的样子,也就是四、五个星期,我们一个星期讲一次。完全是讲诸佛菩萨报土的境界,与此地所讲的四种不思议是很契合,也很相应,可以互相的参看。这个地方要注意的,这个『我』是观世音菩萨自称,由於菩萨自己『修习本妙圆通』,这就是他所证得的,他之所以能够证得,就是因为他有修有习。
  这个「修习」两个字在佛法经论里面用得非常的广泛,修是修正,诸位要记住,是修正,习是实习,也就是说在日常生活当中要都把它做到,使理论与生活融合成一体,这才叫做习。修正的标准有许多种,不是一个标准,但是它的确是一个方向,一个方向里面有许许多多的标准。这就是说明一切众生根性不相同,我们俗话所说程度不一样。有的程度高,他的标准就高,程度低,标准就低,各有各的标准,可是都是去向一个方向,那就是破迷开悟,明心见性,总是这一个方向,在此地来讲就是「本妙圆通」。所以故能『清净本根』,「本根」是指的耳根,因为观世音菩萨修的是耳根圆通,首先是本根清净。可是诸位在此地一定要知道,一根清净六根就解脱了,所以说一个本根清净,耳根清净,眼根还未必清净,那就错了,只要一根得清净,其余的五根无不清净。这个地方菩萨是代表等觉的地位。我们这个经文是「二十五圆通章」里面最后的一段,如果按照顺序排它应当排在第二个,二十五圆通是六根、六尘、六识、七大,按照这个顺序排的。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那个六根里面是眼根、耳根,所以他应当排在第二,现在他排在最后。这个顺序颠倒就是认为他这个法门特别,用意在此地。观世音菩萨是等觉菩萨,大势至菩萨也是等觉菩萨,由此可知,二十五位菩萨,不管他示现的是什么样的身分,其实都是等觉菩萨这个地位,所以他的标准是一乘菩萨的标准,换句话说,在修学里头,他是属於最高级的标准,而不是普通的标准。讲到最高级的标准,到底高到什么程度,我们可以拿《六祖坛经》翻一翻就明白了,因为《六祖坛经》就是一乘佛法的标准,他老人家自己说的,他所接引的是上上乘人,那么就是一乘标准。一乘清净是要脱根脱尘,内脱根,外离尘,所以说「迥脱根尘,灵光独耀」,是这样的一个标准。所以这是真正的清净,是真正的圆满通达,不但於六尘境界一无所著,不再执著了,连六根他也摆脱掉了,换句话说,我法两种执著都断了,都离开了。这是菩萨讲他自己修学所证得的境界。
  『所游世界』,这一句是讲教化众生,是说的化他,前面是讲他自度,这个地方讲的度他,自度度他,或者我们讲自行化他,都是一样的意思。观世音菩萨既然是在等觉位了,他所游历的世界,教化众生范围之广大,与佛已经是平等了,一样的,因为等觉是后补佛的地位,菩萨地里面讲,十一地的菩萨,往上再进一级就是究竟佛了。所以他所游历的世界,所教化众生的范围,与十方诸佛可以说是无二无别。由此可知,观世音菩萨并不仅限於西方极乐世界,也不仅限於与我们娑婆世界有特别的缘分。这一个世界众生的因缘也是随时不相同的,我们世间人也常讲「风水轮流转」,佛法的法运也是风水轮流转,我们现前的风水,众生耳根最利,与观世音菩萨相应了,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他教化众生,教是教学,化是要叫众生变化气质,在佛法里面教学,这个变化,超凡入圣,变凡夫为圣人,这是佛法的教学。这样『皆令众生,舍身珍宝』,众生要想成佛、成菩萨,这是诸位在大乘经论里头也都听说不少,必须要破我执、要破法执,舍身就是破我执,舍珍宝是破法执,这个身与珍宝在此地代表我法两种执著。我执里面身见是最坚牢的,法执里面财宝最为难舍,所谓难舍能舍,要舍!这个事情说起来真难,尤其现在是经济不景气,你们如果要稍微在经济上留意一下,现在这个经济不景气是全世界性的,要想经济复苏好转恐怕至少得要三年,这个期限,我们一般看起来要三年到七年,这个问题很严重。不景气的时候大家把钱财看得很重,愈发看得重,菩萨叫你舍,你能舍得吗?不舍,诸位想想,经济不景气对学佛人来讲,一般说,增长我执、增长法执,平时你们做生意买卖,经济景气的时候,生意很好做,很容易赚钱,你舍财很大方,现在生意不好做了,赚不到钱了,你舍就很难,这是增长我法二执,这在学佛的人来说是障碍。实在讲,学佛不管什么经济景气不景气,都要舍,景气的时候要舍,不景气的时候还是要舍,为什么?破我法二执。也许诸位有疑惑了,大乘法里头不是说论心不论事吗?不错,大乘的确是论心不论事,那你那个心舍了没有?说实在的话,事上舍容易,心上离很难。
  我们同修当中就有一位来跟我说,他做生意的,他常常修布施,他给我说,我这个布施不是好名,也不是想求福,只是害怕,怕什么?钱多了起贪心。所以赚来的钱,只要够自己家里生活开销,他统统布施掉,不攒积,希望在修行当中不要有障碍。这个观点绝对正确,布施不是舍一得万报,不求福,什么都不求,就是求不要增长贪心,就求这个。所以学佛人早晚课诵,就是早晚要检点自己我们的贪瞋痴慢有没有增长?没有增长就是好境界,这个是如法的,如果要增长了,这就是恶境界。为什么?增长贪瞋痴慢,贪瞋痴慢是三恶道的业因,果报就在三恶道,这个总得要明了。所以佛教给我们,不是叫你先成佛、成菩萨,首先叫你不堕恶道。修行人先要把脚根站稳,不堕恶道,而后从这个基础上再向上提升,这是佛法的教学。可见得佛法的教学是非常踏实的,绝不好高骛远。所以在基础的修学当中,像小乘佛法、人天佛法,先断贪瞋痴,因为贪心重,与饿鬼道相应,贪心是饿鬼道的业因,瞋恚是地狱道的业因,愚痴是畜生道的业因,断贪瞋痴就是断三恶道的因缘,当然就不会有三恶道的果报,所以这一点很重要。
 楼主| 发表于 2015-6-25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舍身怎么个舍法?是不是放一把火把身烧掉?那个没用处,那也舍不了的。为什么?你放一把火把身体烧成灰,顶多四十九天又投胎了,又去换一个身体了。所以这个事情没有法子的,这个不是解决问题。舍身要懂得怎么个舍法,无论是出家、在家,学佛先学舍身。你看我们中国特别著重这一点,出家受戒的时候在顶上燃香,燃香的意思是什么?舍身,在家人手臂上燃香。燃这个香是什么意思?世俗人不懂,认为这叫戒疤。错了,受戒,戒没有疤的,你们受五戒,五戒的戒疤在哪里?如果一个戒要有一个疤的话,那受二百五十条戒应该找到二百五十个疤才对,没有这个道理的。燃香跟受戒是两回事,不相干的,诸位要晓得,不相干的。燃香是另一桩事情,意思就是舍身,舍身的意思就是燃烧自己照耀别人。这个话怎么讲法?就是无条件的为一切众生服务,舍己为人,这个叫舍身。我这个身不为我自己受用,为一切众生受用,把自己这个身体供养一切众生,自己没有了,诸位想想,我执没有破自然就没有了。
  所以学佛人,不管是在家、出家,绝不想这个身体是我的,这个身体是众生的,不是我的。所以这个身体存在这个世间,众生的福报,为众生修学。所以我们拜佛是代一切众生礼佛,我们念经是代一切众生念经,不是为自己,我们修一点点善事,修一点点福报,都是代一切众生,这叫舍身。如果修了一点福,福是我的,别人不行,别人要加入一点,我的福报分给他了,那还叫舍什么身?那不叫舍身,舍身是这个意思。所以我们中国古圣先贤唯恐我们忘记,所以在你受戒的时候在你身体上烧几炷香,叫你常常看到、常常摸到,晓得我发过这个愿,要燃烧自己照耀别人。我们努力的修学,为谁修的?不是为自己,为一切众生修学,为一切众生,自己断烦恼,学无量法门,成无上佛道,是为众生,不是为自己。为什么?自己成就之后,度一切众生,为别人的,舍身是这样的舍法。
  一切众生叫我们做什么事情,不必叫人家叫,主动就要去做,可不能端起架子。你们去看《佛本行经》、看看《释迦谱》,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他是佛的身分,出家之后,人天导师,是这样的身分,在家的时候他是王太子的身分。释迦牟尼佛没有架子,看到别人有事情,不太方便,他就帮忙,年老的人穿针穿不进去,释迦牟尼佛看到了,来,我替你穿,不要人家请,就替人做事情了,你们去看看,对待一切人慈悲、平等,这讲舍身。法执,法是讲一切万法。诸位想想,一切万法里面,愚迷的众生坚固的执著就是珍宝,哪一个不喜爱?哪一个不贪求?所以这是法执里面最坚固的执著,对於六尘的执著,身是根身的执著。珍宝都能够舍,六尘没有一样不能舍。佛菩萨教我们修因证果,修因要从这个地方修起,这才真正能够证果。如果不在这些地方上下功夫,每一天在自己身上、在名闻利养上、在一切财宝上在这上用功夫,给诸位说,不但是证果你没有分,你连开悟都没有分。我给你讲经说法,你听不进去,你不会开悟,换一个诸佛菩萨来,释迦牟尼佛来,观音菩萨来,阿弥陀佛来给你讲经,你还是不会开悟。为什么?因为你不除障碍、不断烦恼,你自己本身有障碍在。如果你能够除障、断烦恼,诸位要晓得,经上常讲,佛经有五种人说,都会开悟。这五种人,第一是佛说的,第二是佛弟子说的,第三是天人说的,第四是仙人说的,第五是变化人说的。由此可知,佛法是真正讲民主、讲平等,决定没有专制,自是他非,没有这个思想,只要符合佛所讲的原理原则,实在讲佛所讲的原理原则就是一切众生的真如本性,顺著真如本性都是正确的,都能叫你开悟。《圆觉经》里面讲「随顺觉性」,除障、断烦恼就是随顺觉性。
  像这个地方,这个舍字在此地是贯穿下去的,舍身、舍珍宝,那个舍字是贯穿下去的,这个的确是除障、断烦恼。唯有除障、断烦恼,才能够与观世音菩萨感应道交,这是『求我哀愍』,有求必应。所以这个求,求的条件就是上面一句,不具足上面一句,你怎么样去求,当中有障碍,观音菩萨虽然是大慈大悲,他也没办法与你感应道交,他很慈悲,你本身有障碍,你拒绝,所以菩萨的智慧神通都没有办法加持给你,我们中国一般人讲保佑,菩萨没有法子保佑你,那就是你自己本身有障碍。如果我们自己真正懂得这个道理,破了我法二执,不但你与观世音菩萨感应道交,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没有一个不感应的,而护法龙天、一切善神保佑你的力量也就特别的显著了,你所在之处无不吉祥。从哪里来的?固然一半是佛菩萨神力加持的,可是真正的原因还是你自己除障、断烦恼而带来的。
  这个「求我哀愍」也是两个意思,求我是众生来求我,有求,哀愍,哀愍是应,有求必应,求我两个字是众生有求,哀愍是必应,有求必应,所谓是哀愍受之,接受的意思。所求之事在此地就不要多说了,前面已经说过,真是「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求什么就得什么,没有求不到的。所以学佛的人要信佛,你要不信佛那就没有办法,什么都谈不上。我们不但是在古大德当中所见到,在佛的一切经论当中,看看所有在学的这些学人,就是做学生的人,佛门里面的学生,无论是声闻学生、菩萨学生,他跟一个老师去求学,你仔细去观察观察,去研究研究,他学的什么?这个很重要,第一桩要紧的大事就是他学的是信佛了。《华严经》里面讲「信为道元功德母」,头一个学什么?就学信,信他就会照做,不信他做不到。我们净土法门里面,你看看《弥陀经》所讲的,三资粮信愿行,一部《弥陀经》就讲这三个字。《弥陀经》里面讲到信,我们在《疏钞》里面跟诸位讲得非常详细,首先信自己,信释迦牟尼佛、信阿弥陀佛,这是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信心具足了,后面才有愿、才有行。可是障碍信心,最难的,就是贪瞋痴慢疑,此地是只举了一条,可是这一条是根本的一条。我们在百法里面讲的根本烦恼六种,这个六种再归纳就是三种,贪瞋痴,所谓三毒烦恼,三毒再要把它归纳起来就一条,就是个贪,这个地方就是讲的贪。舍身、舍珍宝是断贪,断根本烦恼,你的清净信心才能够建立,你的烦恼障才能够断得了。也许诸位要问,烦恼障断了,还有所知障,怎么办?诸位要晓得,烦恼障与所知障有连带的关系,所知不但障所知,也有烦恼,它有密切的关系,你能够断一条,那一条自然就容易了。所以菩萨在此地特别提出来,要舍,难舍能舍,难断的能断,特别是要破舍心,这是讲悭贪,最为难舍,舍心最为难发。观世音大慈大悲,他所游过之处,叫一切众生都是在根本上修学,破众生深重坚固的烦恼,舍施求哀,是真正不可思议威神所使。
 楼主| 发表于 2015-6-25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段经的意思我们要细心去体会,文字表面上来看很容易懂,它的理论很深很深,关系实在是太大太大了。我们讲我们的修学有很多的障难,障难发生在哪里?就是没有办法舍,根尘都不能舍,你几时舍你几时就成佛,就得道了。所以你要问,我们修行到底要修多久才能够开悟,才能够证果?你这个事情问谁,谁都不晓得,只有问自己。你现在舍了,你现在开悟了,现在成佛了,你明天舍,那你明天开悟,你明天成佛,没有时间性的,看你几时能舍。你顿舍你就顿悟、顿证,你渐舍就渐悟、渐证,完全操在自己。给诸位说,这个事情谁都没有办法障碍谁。你说我修行被别人障碍了,那是天大的笑话,这是怨天尤人。没有人能够障碍你自己,实在是你自己障碍你自己,谁能障碍?
  如果有人能够障碍我们,这个事情真被别人障碍了,那人家一定也能帮忙我们,这一定的道理,他能妨碍我,他就能帮助我,魔王波旬、妖魔鬼怪会障碍我们,诸佛菩萨可以帮助我们,这一定道理。既然那些魔王不能障碍你,诸佛菩萨也不能帮助你,所以这个事情得靠自己。魔来妨碍的是什么?是来诱惑你,你自己不动心他没办法。菩萨来帮助你,是把这个道理方法跟你说明白,你不肯干也没用处。所以佛与魔对於我们来说,增上缘而已,取舍成败完全操之在自己,不在别人。《楞严经》里头说得好,那个修行的方法,真是一切经里头没有《楞严经》讲得这么痛快,直截了当,他只说一个字,「歇即菩提」。菩提什么?成佛,如来果地上的大菩提。歇是什么?就是此地的布施。无量无边的法门归纳成六度,归纳为六个法门,六个法门再归纳就是布施。所以诸位细细去观察观察,这个六度里面是不是就是一个布施,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布施波罗蜜里面这三种统统具足,持戒波罗蜜是法布施、是无畏布施,精进波罗蜜也是法布施、也是无畏布施,忍辱也是的,禅定也是的,般若是法布施。所以你们看看这个六波罗蜜是不是统统都是布施?所以说一个布施统统都包括了。菩萨修的什么?菩萨修的布施。所以这四个字在此地,「舍身珍宝」,就是把菩萨无量无边的行门统统包括了,一句话说尽了。十方三世,从初发心到等觉,这些诸菩萨们所修的什么?就是修的这四个字,我们怎么可以轻视?怎么可以不发心?世间人对於一切事理的真实相他不了解、不通达,迷在事相上,起了错误的执著。这些道理我们都留在《起信论》里面跟大家来研究,《起信论》最近所讲的论文就是讨论这个事情。明白事实真相之后,所贵的就是放下,舍身珍宝就是放下,所以放下才是真实的功夫。
  再看底下一段经文:
  【四者。我得佛心证於究竟。能以珍宝种种供养十方如来。傍及法界六道众生。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长寿得长寿。如是乃至求大涅盘得大涅盘。】
  这是不思议到了极处。『佛心』是什么?《弥陀经》里面讲的理一心不乱就是「佛心」。理一心有浅深差别不同,我们从圆教来说,圆教初住菩萨初得理一心不乱,这个浅,等觉菩萨破四十品无明,这个理一心深,无明有四十一品,破一品就是理一心,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法身、法性、清净心就是佛心,在《圆觉经》里面讲的清净心,净圆觉心就是佛心。后面这一句是不能没有的,如果要没有这一句,「我得佛心」,初住就得到了,『证於究竟』,那这个就是等觉了。法云地不可以称究竟,等觉菩萨,如来果地上可以称究竟。因为等觉菩萨在菩萨是到了顶头,最高的地位了,菩萨地是尽了,所以称之为究竟。你要问,他怎么会证到这么高的地位?证到究竟理一心不乱?他怎么个修法的?没有别的,就是前面讲,舍身珍宝,他样样放得下,所以他才能「证於究竟」。我们没有办法证於究竟,甚至於我们不但讲理一心得不到,事一心都得不到。原因在哪里?样样放不下,障碍在此地。
  世间人也会说,我们要是把自己这个障碍找到了,然后破除障碍,那不就一帆风顺了吗?障碍在哪里自己不晓得,这是迷惑,这需要善知识开导,指点我们,我们的障碍在哪里,什么障把我们障住了,什么碍妨碍了我们,使我们修行感觉得这么困难。诸佛菩萨大慈大悲,真的给我们说出来,说出来之后我们信不信?我们想不想把自己的障碍拔除掉?想不想证於究竟?心里又想,又不信,又不肯去障碍,那有什么办法?那就没办法了。这个事情,我再告诉诸位,与世间学历、经历没有关系,千万不要误会了,学佛一定要大学毕业、要博士出身。试问问,六祖大师他是哪个大学毕业的?他连字都不认识,他那个教育程度连现在国民学校程度都没有,他作祖师,他成佛了,不相干!说个老实话,愈是学校念得多所知障愈多,愈是麻烦。
  所以从前丛林寺院的出家人没有看报纸的,也没有听广播的。我跟忏云法师住茅蓬的时候,现在莲因寺的情形我不清楚,我在民国四十七年跟他在一起住茅蓬,在埔里住茅蓬,茅蓬里面没有报纸,也没有收音机,我们住在山上,一个月不下山,离我们那里一里路以外的事情都不晓得,出了事情都不晓得,只知道日出而作,日没而息,我们做了原始人,六根清净,一尘不染,什么事都不晓得,心清净。「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认识人多了是非就多了,知道事多了烦恼就多了。修行人要断烦恼、要少是非,所以世间事知道得愈少愈好,心愈清净。佛法的初学一定要这样,才能够把心定下来。为什么?求根本智。根本智得到之后,然后出去参学,博学多闻,那个博学多闻,你认识人愈多愈好,知道的事愈多愈好。为什么?他不生烦恼,他长智慧,那就要样样都晓得,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通达,才能够度化众生。你要是没有根本智,你知事多,认识人多,麻烦就来了,增长烦恼障、增长所知障。所以佛法修学它是两个阶段,而两个阶段方法、目标完全不相同。第一个目标,求根本智,把你外缘统统断绝掉,真正到心地清净,智慧开了。佛是这样教给我们的,诸菩萨、历代祖师大德的确是这么修学的。我们今天是不断烦恼,不求一心,一开头就要求博学多闻,这个博学多闻变成什么?世智辩聪。全都变成,这个修学修什么东西?修烦恼障、修所知障,唯恐这二障不够深厚,干这个,叫背道而驰。
 楼主| 发表于 2015-6-25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这段经文上看,观世音菩萨证到究竟极果,我们晓得他老人家是古佛倒驾慈航再来的,他早已经成了佛,退回到等觉菩萨的地位,他所证的当然是圆极了。到这个地位才怎么样?他还是发心广修供养,这个是示现,『能以珍宝种种供养十方如来』,底下讲『傍及法界六道众生』,上供诸佛,下供众生,一律平等,没有分别。供养之事,就像《华严经.行愿品》所讲的,《四十华严》里面说得很多,很详细,在此地不必一一来举例。广修供养是修什么?就是修前面所讲的舍身、舍珍宝,难舍能舍,难行能行。但是在家同修听了,毛病比较少,出家同修要特别注意到,经论里面都教我们学佛的人广修供养,你们要好好的供养我,你供养我愈多你就愈有福,谁有福了?我就愈享福了,你们不供养,我吃饭都有问题,你们供养的愈多,我福报就愈大,我愈享福了。如果你要有这么一念,他供养是培福了,把我一供,供到哪里去了?供到阿鼻地狱去了。现在享福享这短短的几年,一口气不来,阿鼻地狱去了,这个事情麻烦大了,所以你要觉悟。一切众生来供养,要不要接受?要接受,为众生做福田。我们自己要享受了自己要堕落,为什么?增长贪心,这个信徒供养很多,很欢喜,对他很好,那个从来没供养,一看到就生气,增长贪瞋痴慢。这样的修行就是修贪瞋痴慢,修是非人我,他不到阿鼻地狱谁到阿鼻地狱?所以自己要晓得,十方供养你接受了怎么办?像观世音菩萨一样,供养十方如来,傍及法界六道众生,众生他供养我,修福了,我供养佛、供养一切众生,我也修福了,你们不堕落,我也不堕落,这样才对。
  出家同修我特别提示你们,不要建道场,为什么?建道场很容易堕落。不建道场我到哪里去住?自然有佛菩萨安排好地方让你去住,何必自己操心?用不著自己操心。你自己有个道场,佛菩萨、护法神绝不照顾你,为什么?你自己有办法,用不著我来照顾你,你自己没有办法的时候,佛菩萨、护法神要照顾你。决定不能搞道场,为什么?搞道场,你想想看,你增不增长贪瞋痴慢?没有道场,看到别人都不错,我不行,不如你们,自己很谦虚;有道场了,腰也挺起来了,胳膊也伸直了,我是住持,我是一方之主,傲慢了,贡高我慢了,一天到晚贪图名闻利养。所以你一有道场,那个门是什么门?地狱门,要晓得。我说的话都不好听,但是都是真话。你几时发个心,我这个道场十方的,不是我的,那你有功德,你没有过失;道场是我的,自己还要一个所有权状,完了,西方极乐世界没有分了。为什么?你在这里有所有权,那个地方保险你去不了。这个地方毫无关系,什么都不要,连身都舍,何况身外之物?舍得干干净净,西方极乐世界随时可以去,得大自在。
  这就是告诉我们,供养十方如来,那是观世音菩萨,没有问题,我们要想供养十方如来,到哪去供养?也行,《华严经》、《圆觉经》里面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我们供养一切众生就是供养十方如来,观世音菩萨能够培的福我们也做得到。绝不会说,观世音菩萨,等觉菩萨,他才能修那个大福,我们做不到,没有这个道理。佛氏门中法法平等,菩萨能修的福我们也能修,问题就是你懂不懂这个道理,你会不会修。如果你事理都没有障碍,我们现前一念的心圆圆满满,与观世音菩萨无二无别。供养里面,诸位要知道,经论里常说,以法供养为第一。法供养为什么第一?叫众生开悟,这是第一要紧的事情,悟了之后他才能够脱离轮回苦海,他才能够像诸佛菩萨一样的证得大自在。
  底下这几句也是提示一个纲领,妻、子、长寿这都属於财布施。我们要问,能不能?给诸位说,决定能。这个『求妻』,所谓是贤妻良母,求的是这个,而不是求的冤家,世间人常讲「不是冤家不聚头」,意思在这个地方,求贤妻良母。『求子』是求好儿女,孝子贤孙,是指的这个。长寿,人人都想求健康长寿,这是属於财布施、无畏布施,的确有这个能力,这在理论上决定讲得通的。可是你一定要记住,求的理论与方法,那是菩萨所讲的,理是修习本妙圆通清净本根,这是理,方法是舍身财宝,感应是哀愍。所以有理论、有方法,有求必应。你不照这个理论、方法求,你怎么会求得?你当然没办法。『求三昧得三昧』,这是法布施。三昧是什么?在念佛人来讲,一心不乱,念佛三昧。『如是乃至求大涅盘』,「大涅盘」是如来果地。
  所以这个事情就是问你是不是真正明白这个道理,懂得这个方法?如理如法诚心诚意去求,没有不感应的。如果你求没有感应,你与这个理论、方法决定有偏差,你如果没有偏差决定能求得到。寿命到了,没有了,我还要求长寿,也行。连这个事情都能解决,其余那不是鸡毛蒜皮小事情吗?寿命都可以随自己心意去延长,换句话说,这世界上愿意住多久就住多久,得大自在。这是在一切所求里最难的,都能够得到,何况其余。这是希望同学们要好好的留意,至於详细的理论,你们细细的去听《大乘起信论》。
  有个同学提出一个问题,他说我在《大乘起信论》里面讲过,佛号只是佛教化众生的方式,世尊在西方净土中即为阿弥陀佛,诸佛一体,无差别相,为何我们只诵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而不是诸佛是法界藏身?我常说阿弥陀佛这一佛是特别的,与其他佛不一样。又《地藏菩萨本愿经》中「阎浮众生业感品第四」,内有一切智成就如来,其佛寿命六万劫,清净莲花目如来,其佛寿命四十劫。请教,寿命的旨是什么?既是觉悟的佛、如来,怎有有尽的寿命?他这个问题你们大家都听到了。不但佛没有寿命,你自己也没有寿命。佛说种种法是对治众生种种的分别执著,众生如果没有分别执著,佛的嘴巴挂在墙壁上,钉个钉子,嘴巴挂在墙壁上,一句话没得说。是因为众生有种种分别执著,所以佛才有种种法说。佛说法,我们讲席当中说很多次,说而无说,无说而说。所以叫你听不要用分别心听,不要用执著心听,你要跟佛一样,听而无听,无听而听,你才能够入得进去。要不然所听的都是死在言语、文字上,听了之后心里面生烦恼,就是什么?生分别、生执著,如果听了完全没有领会,就生无明。会听经的人,破无明、破邪见,增长智慧、增长你的清净心,这才是真正的听闻。你看经一开头,「如是我闻」,闻是这个闻法。
  原则懂得了,所有的枝节问题全部都可以解决得了,佛佛道同,哪有第一不第一的?说第一还不是因为你分别心太多了。你分别心太多了,你的心是散乱的,没有办法定在一处。告诉你哪个佛第一,哪个经第一,是叫你死心塌地一门深入,意思在此地。你要问为什么一定阿弥陀佛第一?那你说哪一个第一就第一,不一定,对不对?你喜欢哪一个你就死心塌地守哪一个你就能成就,对不对?你要说是我说是释迦牟尼佛第一,那别人问了,为什么释迦牟尼佛第一?这事情麻烦大了,永远争论不休,是不是?打到头破血流也没办法断案。所以佛所说的一切都是方便法,千万不要执著,你要执著的时候,换句话说,你的根性没成熟,你还没有资格学佛。为什么?你学佛愈学愈糟糕,增长烦恼障、增长所知障。所以要懂得佛说法甚深的义趣,在佛经里面讲,密义,愿解如来真实义。
资料恭摘: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  (第十六集)  档名:07-006-001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5-1-1 14: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