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68|回复: 0

[佛教知识] 法语缤纷----虚拟世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25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法语缤纷----虚拟世界
原创 2015-06-11 万佛圣城中文网站 宣化上人
比丘尼恒慎讲于2011年10月22日星期六晚 万佛城大殿 A talk given by Bhikshuni Heng Shen onOctober 22 (Saturday), 2011 at Buddha Hall of CTTB
诸佛菩萨、上人、各位善知识:阿弥陀佛!这裡是恒慎练习讲法,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前几天有位师兄告诉我说:「想要在圣城住呢,有一个秘诀,就是不管发生什麽事,都要当作没事。」我最近在想一个问题,想了很久也还没有想通,所以这个问题也给大家想一想,就是:先有境?还是先有心?心跟境的关系非常地微妙。
《毗舍浮佛传法偈》裡面讲到「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如果依这个偈颂来看呢,是先有境才有心。如果依《楞严经》来讲呢,《楞严经》说「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依《楞严经》来讲,又是先有心,再有境。
大概上个月(有一天)午供完之后,我就到功德部那裡拿点东西,准备去用斋。有位师兄就告诉我说:「有位居士来道场,她想上香,她自己开了抽屉拿了香,就去上香。」对方还在上香的时候,这位师兄就告诉我说:「你要跟她讲,要跟她讲来道场不可以拿道场的东西。要跟她讲,她如果需要上香,要自己到流通处去买。」我想,这我也没有看到,我也不想管。但是这位师兄再跟我讲一次。在跟我讲第二次的时候,我就想:「好吧!那我跟她说说看。」
我们身边每天都有一些境界在发生,我们对这个境界呢,我们的起心动念跟处理,都将决定我们的这个及格、不及格。每个境界都像一个考试,怎麽处理?处理得对或者是错,结果就会知道。
本来不想管,后来我觉得:如果下次她再继续这麽做,可能不对,我还是决定跟她谈一谈。我就跟对方讲--就如同其他法师说的,如果她需要供养,她应该到流通处去买香,而不是自己拿常住的香来点;如果她真的要拿,也应该要先问过执事的人。其实我平时会放一些香在那裡,有一些居士想点的时候,我也给她们。那如果没有询问,自己就拿,其实这个等于是「不与取」--没有人给你,你就拿了。不与取是不善业。
后来,这位居士的回答也很让我意外,她说她来这裡几次了,她上次买了两包的香放在抽屉裡面。她想放在那儿,每次她来时都可以用,所以她拿的香是她自己的香,不是常住的香。哦!我就想:「原来如此啊!」所以,当我听到师兄跟我讲的时候,或者是你们任何人,听到这个事情的时候,都会认为说对方是不与取,对吗?但是我们绝对没有想到,她是先放香在那边。
所以,在我的方面,我就认为:当我的念头想别人是不与取的时候,其实对我自己也是一种不善的觉观,也是一种不好的想法。人家以一种诚心来礼佛、供佛,我们把人家想成贼,那真是很不好。所以我就责备自己,我就想:其实有时候,在面对境界的时候,我们的起心动念其实要很小心,也要很注意,连这些不善的意念都不应该有。
最后,我建议她不要把香放在那儿。我说:「下次你再来拿香的时候,一定会有同样的事情发生--我们其他的人看你来拿香,一定会认为你是拿常住的东西。所以比较好的方法呢,你把你的香放在你的车子裡,你每次来要上香的时候,你就从车子裡面拿来上香,这样比较不会引起误会。」她也同意了,所以她就说:「好!那我下次就这麽做。」
我常常听身边的人讲说:现在「E时代」的年轻人都活在虚拟世界。也许不认识的朋友,他们可以在网上谈得津津有味,可以谈个一、两个小时。那麽从虚拟再变成现实,再变成认识,成为朋友。其实如果依经典来讲,我们现在这个世间,也是我们虚拟的世界。
既然是虚拟的世界,那我们怎麽样拟想这就很重要了。我读到《梦游集》裡有一个居士(的故事),这是憨山大师在他的《梦游集》裡面讲到的。他说有一位居士叫顾源,自号宝幢居士。他早期工于书画,就是写诗做画都很好的。后来,他中年学佛以后非常精进,就避开家人自己独住,只有一个童子帮著他洒扫、上香。他每天五更起身就开始念佛、打大木鱼,很精进地修行。云谷禅师曾经跟憨山大师提及到这个居士,就讚歎说:这个居士就是现代的庞公,就是现代的庞蕴。庞蕴是唐朝时候的人,意思是他修行是有点功夫的。
有一天,憨山大师见到了这个宝幢居士。当时他并不知道对方就是(宝幢居士),只是当一见到他的时候,就感觉这个人很有道气。憨山大师很想上前作礼,但是又不敢--那时候憨山大师才十几岁,因为他很早就住庙上了。后来,就跟随在他的后面观察他,见到这个宝幢居士入佛塔礼佛,非常地虔诚,就这样殷勤地礼拜。就看他在礼拜舍利塔,憨山大师再继续往上看的时候,看到那个舍利塔怎麽这麽奇怪--高耸入云霄,上到天际去了!再来,有五色的光,颜色非常鲜丽,光彩交错著……。憨山大师觉得这个境界太奇怪了,好像不是人间的境界。但是为什麽会这样子呢?自己也觉得很莫名其妙,怎麽会看到这样的境界?
结果,云谷大师就对憨山大师说:因为宝幢居士时时都观西方境,所以当他礼塔的时候,就是礼这个西方塔,随时作观。因为他自己在作观呢,连旁边的人都可以看到是极乐世界的境界。这个也很特别,就像《楞严经》裡面有人(月光童子)修水定,对不对?童子去开门,就见到整个屋子都是水。所以,一个人的这个观想、禅定的功夫如果很深的时候,不单是自己可以闭眼、合眼了了分明,连旁人都可以看得见。
当然,宝幢居士后来临终往生西方,是随意自在的,他是坐著往生的,预知时至,集合其他的高僧来念佛,家裡的莲花香味三天才散去。他自己看到这个阿弥陀佛遍满虚空,看到自己坐在莲台上面有半月之久。所以,这个是因为他平常观想力非常地强,所以能够有这样的成就。
我们在自己的日常生活当中,怎麽样观自己周围的境界,这就很重要了。当我们礼佛的时候,我们就把观音菩萨想成极乐世界的观音菩萨,那麽身相高大庄严,白毫相光照遍三千大千世界。我们还可以观想我们周边的人,都是我们这个莲池海会所有的菩萨圣众,大家一起来修行的。那麽大家这样善法的凝聚呢,就会成就这种极乐的淨业。
飞锡大师说过几句话,我觉得很有意思,他说:「鼻有墨点,对镜恶墨。」就是拿镜子来照(鼻子),你讨厌这个墨点。「但揩于镜,其可得耶?」就是说你只是擦擦镜子,你这个(鼻子上的)墨点会去掉吗?我们知道不会,对不对?那麽「好恶是非」,就是我们面对的这个境界。「对之前境」,这些境界在我们面前。「不了自心,但尤于境」,就是你只是怨尤有这些境界。「其可得耶?」那可以吗?当然也是不行的,对不对?因为很多境界是我们自心招来的。
所以,极乐世界没有三恶道,为什麽这世间三恶道充满?因为我们的内心有三恶因;有这些不淨的觉观,所以我们感得这世界的依报,就充满著三恶道。如果我们心裡没有三恶道的时候,这个世间呢,你看!大家都是「诸上善人,聚会一处。」
我再讲一个小故事:灵润法师他修唯心识观,非常精进。有一次他跟同伴上山去散步,在森林裡面,那麽森林起火了。起火的时候呢,大家就赶快跑,这个灵润法师就说:「不用跑!不用跑!你心裡要没有火,这个火是烧不到你的。」大家不相信,还是赶快跑,就只有灵润法师不跑。那火来了,怎麽办,就烧到了?
可是很奇怪,烧到他的时候就自然停了。所以,这也是他对唯心观所做的,相信到极点的原因,也是很不可思议的。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这裡。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0 19: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