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69|回复: 0

[其它] 观修中的六波罗蜜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6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我们每一座观修的时候,首先观察自己的相续,调整身心,端正身心,遮止不如法的行为,三门保持清净,这就是持戒度。打坐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困难,尤其是刚开始的时候,腿痛、腰痛、后背痛、昏沉、打瞌睡等,这都很正常,都需要调整,不起厌烦心,不失去坚定的信心。
  你应该这样想:就是因为自己修行不够、业障深重,所以才出现这些违缘和障碍。心里应该忏悔,然后下决心,不顾一切困难,坚持下去。坚定的信念非常重要,成就要靠定力、靠决心。当时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入座、入定的时候想:若是不能证得数劫当中寻找的菩提果,粉身碎骨也不起来。他下了这样的决心,最后成道、如愿了。

  我们也应该跟佛祖学。虽然自己业障深重、修行差,但是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有这么好的机缘和条件,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这样的机缘,不浪费这样的机缘。这样下决心就是安忍。

  若是闻法、修法的时候,能表里如一地做,不用说真正入定以后,就是心稍微清净了一会儿,内心的禅悦、喜悦也是不可思议的。尽量调整自己的身心,然后满怀喜悦地上座观修,就是精进度。

  观修的时候,学习了哪些内容,就专心致志地观想哪些内容,这就是禅定。禅是专注,定是不散乱。无论你观修什么、静修什么,若是心能一直保持专注、不散乱、不动摇,就是静虑度。

  思维、观修的过程,如果我们能如理如法地做,肯定会生起智慧,心里的好多疑惑、烦恼自然会消失。把思维不明白,不知道如何观修的地方记下来,下座以后请教同修道友,或者请问上师善知识,解开这些疑惑,这就是智慧度。

  下座之前观察自己上座的过程,不如法的地方就猛厉忏悔,如法的地方就回向。将观修以及所有的功德、善根都回向众生,愿众生早闻佛法,早证菩提,这就是布施度。这就是观修过程中具足的六波罗蜜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2 13: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