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414|回复: 9

菩萨众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宣化上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11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D3菩萨众(分二)
E1自恣先集众 E2闻音后至众
今E1

十方菩萨,咨决心疑,钦奉慈严,将求密义。即时如来,敷座宴安,为诸会中,宣示深奥,法筵清众,得未曾有。


不单有缘觉、声闻这二乘人,还有十方菩萨:这就不只是一个菩萨,是由十方来的菩萨。什么叫“十方”呢?东、西、南、北是“四方”,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叫“四隅”;这八方,再加上、下,是十方。那么说:“这八方还有上方菩萨来,这可以。下方也有菩萨吗?”有的,地藏菩萨就是专管我们下边的事情。所以这有十方的菩萨。
“菩萨”两个字,本来在讲经题时已经讲过,现在再略略地讲一讲。菩萨也是梵语,叫Bodhisattva(菩提萨埵)。Bodhi(菩提)是觉,Sattva(萨埵)是有情,就是“觉悟有情”──他自己已经觉悟了,而又去觉悟有情;又可以说是有情里边的一个觉悟者,他原来也是和我们一样来着,不过他觉悟了。我们现在没觉悟,就叫“人”;他就是由我们人觉悟的,所以叫做 Bodhisattva。菩萨能自觉又能觉他,能自利又能利他,可是他没有圆满,所以叫“菩萨”。
这十方来的菩萨有多少呢?也是不知道数目。来做什么呢?是不是来凑热闹呢?是不是来好像看戏似的,到这地方看热闹来了?不是的。他们都有不明白的事情,来咨决心疑:他们是共同来研究心里不明白的事情;“心疑”,就是他心里还不了解的。“咨”,是咨询、咨问,就是请问。请问什么?请问不能决定、或心里不能明白的道理。什么道理呢?就是这个“密义”的道理。密义,也就是本经这个“密因”。
钦奉慈严,将求密义:这“慈严”,就是佛;“钦奉”,就是恭恭敬敬对佛。“将求密义”,就将要求他们智慧所达不到、所不明白的道理。他们对这个密因的道理都不懂,所以在十方听见释迦牟尼佛说《楞严经》和〈楞严咒〉,他们都到这儿来了,都要听密因了义这个法门。为什么他们要听呢?他们不懂啊!所以你看,连菩萨都不懂这个道理,都要来咨决心疑!
所以我们现在讲这部《楞严经》,这是菩萨所不明白的经典,我们现在想要明白它;我们如果明白,一开了悟,也就是菩萨。你不要自暴自弃,说是:“这是菩萨都不明白的道理,我怎么能懂呢?我赶快走了,要退席了,不要耽误时间!”就因为菩萨不懂的事情,现在就是叫你懂。
我们现在都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我们和释迦牟尼佛有缘,所以释迦牟尼佛说出这个法,留到世界上来。以前菩萨不懂的事情,我们现在就可以懂了。我们现在能明白这个密因,明白这个了义法门,你说我们是不是多便宜啊?我们生在释迦牟尼佛说法之后,这真是比那些菩萨得到好处都快。那些菩萨从十方来,那不知道经过多远的路呢!有从天上来的,有从东方来、西方来的──那不是就我们一般东方、西方而已,这有无量世界,从其他的世界来的。
我们现在是有大善根、有大因缘,才能听到这个教菩萨法,你切记不要害怕,不要以为“菩萨都不明白,我不要学了!”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即时如来:“即时”,就是说《楞严经》这个时候,这叫“师资道合”的时候,也就是要说《楞严经》和〈楞严咒〉这个时候。“如来”,是佛十号之一。
敷座宴安:“敷座”,就是把卧具打开,坐到卧具上。佛因为听到他们这样请求了,安坐在那个地方。“宴安”,就是very quiet、很宁静、很平静地坐那个地方,没有讲话。“宴”,是宴如,也就是清净的意思,就是在这儿坐着参禅、静虑的样子,这是清净。“安”,佛很安详地坐在那儿。不是像一般人有时候打坐,把眉头一皱这个样子。不是这个样子,是很慈祥地坐在那个地方,笑咪咪的,好像不知和谁笑呢!总而言之,谁见着,谁就欢喜佛这个样子,所以这叫“宴安”。宴安这种表现,很平安而又很慈祥,这种样子也是令人见相就发心,就生一种欢喜心。为什么要敷座宴安呢?就因为要沉静沉静,入定观察观察。宴安,也就是入定观察一切众生的根性。
为诸会中:“诸”,也可以说当语助词,就是帮助这句话的。“诸会”,这会就是当时法会里头这些人──有一千二百五十个比丘,又有无量辟支无学,又有十方菩萨,这么多人。我们今天这个法会和它比较,可就相差太远了。释迦牟尼佛那个法会,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围绕佛;我们这儿,只有二、三十个人。人是二、三十个,但是神、鬼也是无量无边的,这有很多很多的鬼都在外边听法呢!也有很多神在外边守护着呢!你若不信,你看看,你数不过来的!
宣示深奥:“宣”,就是宣布出来,把它说明了。“示”,指示你。“深”,这个密因谓之深,这个深密的因。“奥”,奥妙,也就是了义。佛为这个法会里的大众说法,就说“密因、了义”的法门。这个密因,如果佛不说,你没有法子知道的;这个了义,佛若不指示你,你也不能明白的。所以为诸会中,宣示深奥。
“奥”,是奥妙。怎么叫奥妙呢?就是你不知道那个事情。你不知道那个事情,所以就奥妙;你若知道,就认为很平常了。你没吃过的东西,你看见了,无论如何要尝一尝、试一试;你若吃过了之后,怎么样?啊,我知道,那就是这个味道嘛!好像上个礼拜有人问walnut(核桃),他说前生他吃过;因为他前生吃过,所以今生吃,也就是吃以前吃过的东西。那么如果没吃过的呢?就总想要试一试。
菩萨为什么要来咨决心疑?也就因为他不懂这个道理,就想要明白多一点。释迦牟尼佛知道法会这众生的心理,于是就宣示深奥。
法筵清众:“法”,是说法;“筵”,就是好像筵席,但是这是说法的筵席,不是一般吃酒、摆庆功宴那一种的筵席。这是法筵,是用法味来给你吃;你若吃饱了法味,那你就成佛。“法筵”,就是这个法会,不是说真叫你来吃法、喝法,那只是一个比喻。你讲的时候,可以有那个意思,但是说的时候,不能就说“吃啊、喝啊”。怎么叫“清众”呢?到法筵里来的大众,没有一个是不清净的,都愿意清净其心、清净其身,诸恶不作,众善奉行。这一些大众,心里也不污浊,身上也不污浊;污浊,就是污浊邋遢,周身都不干净。因为他没有一种不正当、不好的行为,都是心里也干净、身上也干净,所以都叫“清众”。
得未曾有:怎么叫“未曾有”呢?就是说这种法,是从来没有听过的,这是头一次听见这个妙法。所以这叫“未曾有法”,也就是属于“未曾有部”。

E2闻音后至众

迦陵仙音,遍十方界。恒沙菩萨,来聚道场,文殊师利,而为上首。

【编按】此段经文浅释融入一九八七年九月十三日“主观智能推动力”讲述

迦陵仙音:“迦陵”,是鸟的名字,叫迦陵频伽。这种鸟没有出蛋壳的时候,在蛋里边就叫,叫得很远都可以听得见的;出蛋后,它叫的声音更大了。迦陵频伽也是印度话,翻译到中文,就叫“妙声”,说它这个声音最妙了。究竟妙到什么程度呢?你去听一听这迦陵频伽鸟的声音,就知道了,就是那么妙法!在这里“迦陵仙音”,不是说这种鸟的声,是说佛的声音好像迦陵频伽鸟那种音,婉转和鸣,非常悦耳中听,人人都欢喜听的。“仙”,释迦牟尼佛过去是忍辱仙,现在成大觉金仙;佛叫“大觉金仙”,所以说迦陵仙音,就是佛的音。
讲起佛的音声,那是什么地方都可以听得见的。佛在印度说话,我们在美国这儿,都可以听得见的,比用无线电广播听得都清楚,比打无线电报都快;可是要有缘的,没有缘的,你听不见的。有一次,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生出好奇心,说:“我看看要到多远,才可以听不见佛的声音?”他就用他的神通──经上说向西方走,不是!目犍连尊者是向东方走。用他的神通走到无量、无量、无量那么多,不知道多少个国土,百千万亿佛土,到那个地方,还是听见佛的声音,像在他耳朵旁说法那么响亮。
好像易象乾在以前打八天禅七的时候(人家打七天,我们打八天),我问他有什么感觉?他说他就听到Joe Miller唱歌的声音,总在脑子里头;他这是在脑子里头,不是在耳朵里头。那么目犍连尊者呢?是在耳朵里听,走多远也听见佛的声音,清清楚楚地和他说法。
他到了东方一个国家,那儿的人都高得不得了,大约最矮的也有几十丈那么高。摩诃目犍连尊者到那儿,人家吃饭的钵,大约都有我们房子这么大;吃多少饭,那是更不要讲了,当然比我们都吃得多!目犍连尊者到那地方,站到一个钵的边缘上,在那儿看人家吃饭。这地方的人说:“哇,从什么地方来这么一个人头虫啊?”说他是只虫子,因为他太小了,所以就叫他“人头虫”。
那地方的佛就说了:“你不能这样讲。这是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的弟子摩诃目犍连,他的神通第一,你不要看不起他,他不是人头虫啊!”这些弟子才知道:“喔,这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就这么小啊!像只小虫子。”所以目犍连尊者用尽他的神通,还找不着佛声音的边际。
佛这种迦陵仙音是到处皆有的,所以才说遍十方界:“界”,是界限。“遍十方界”,是说每一个国土都到得了。“迦陵仙音,遍十方界”这两句是说:佛这个声音又好、又妙,声音也大;所以能遍满十方,都闻到迦陵仙音这个声音。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1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恒沙菩萨:一切菩萨有多少呢?有恒河沙数那么多。“恒沙”,印度有一条恒河,这恒河有四十里宽,河里边的沙,就像我们吃的面粉那么细。为什么举出它来做比喻?就因为它数目多,数不尽那么多。印度有十四个大数目,“恒河沙、那由他、不可思议、无量数、阿僧祇”都是大数目之一。是什么有这么多大数目呢?“菩萨”。这些菩萨有多少?有恒河沙那么多。恒河沙有多少?恒河沙就是恒河沙那么多。你问我多少?我也不知道;你说恒河沙有多少?你也不知道,所以就是恒河沙那么多。总而言之,数不尽那么多,这个数目太大了!
来聚道场:这些菩萨都来到这儿听法,拥护这个道场了!这是无量众生来聚道场。我们这儿也有菩萨的,你不要小看我们这间屋子,虽然这间屋子这么小,但是大菩萨多得不得了;他们不是来听经闻法,是来帮助拥护这个道场,令道场一天比一天兴盛,这叫“来聚道场”,来聚会到这个道场里边。我们这个法会,就叫“道场”;好像你们现在来听经的,这都是拥护这个法会的,也都叫“来聚道场”。
那么这一个道场,是释迦牟尼佛说《楞严经》这个道场,也是我现在说《楞严经》这个道场,以前那一些菩萨都会来的;你想见一见这些菩萨,我就告诉你!都是谁呢?
文殊师利,而为上首:这菩萨里,谁最高呢?哪一位菩萨资格最老呢?哪一位菩萨道行最深呢?我告诉你,“文殊师利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在十方恒河沙数菩萨里边,是资格最老的,他做菩萨中的代表、上座。文殊师利菩萨是在中国五台山,这是文殊师利菩萨的道场。他是“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在菩萨里边智慧第一。在罗汉里边,舍利弗尊者是智慧第一;要是到菩萨里边,那他又比不了了,他又小得不得了了。
“文殊师利”也是印度话,译到中文叫“妙德”,有微妙的德行,他这种德行是微妙不可思议的;又叫“妙吉祥”,他到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就吉祥。所以今天他到我们这儿来,我们这儿也吉祥了。这文殊师利菩萨,是妙吉祥;而迦陵频伽鸟的声音,也是妙!
“迦陵仙音,遍十方界。恒沙菩萨,来聚道场,文殊师利,而为上首”,这六句经文,都是形容词;这是结集经藏时,阿难尊者加上去的,也就是形容、陪衬这个道场的庄严殊胜。是不是人人都看见呢?听,就会人人都听见;看见,就不一定每一个人都看见恒河沙数这么多菩萨。恒河沙数这么多菩萨来,如果凡夫都能见得到有这么多,恐怕印度那个国家,也没有地方容纳这么多的菩萨。那这怎么样呢?这是菩萨在虚空中来的;在虚空里头,能有恒河沙数那么多。因为虚空是空的,所以多少菩萨来,都能容纳得下,也都有他的座位;这些菩萨所带的眷属,也都可以到这个道场来。
所以你们各位研究经典,在这个地方,就应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种的境界,只是开五眼的圣人可以看见、可以知道这个所以然。当时阿难尊者当然都是具足五眼的人,他记忆力也好,见着就不忘了;在结集经藏的时候,就这样把它写出来。为什么知道这些菩萨是在虚空里头?你们各位想一想,恒河沙数那么多菩萨,没有数的;印度那个恒河沙,只可以在恒河那儿容纳得下。恒河沙数这么多菩萨,不把印度这个国家都给占满了吗?啊,甚至于像我们人似的,也人踩人,会踩死很多人的!可是因为他们是在虚空里头,所以他们虽然有那么多,还是有地方。
发表于 2016-12-11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7-5-28 16:1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7-8-24 06:3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9-1-3 07:0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9-3-24 10:3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20-6-21 14:2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20-9-22 09:1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21-1-9 23:0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26 15: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