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487|回复: 17

学习《楞严经》牢记两个“根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10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楞严经》是大乘佛教中的一部著名经典。《楞严经》的开始就要我们知道两个“根本”。只有知道两个“根本”,才能顺利地理解《楞严经》的全文,才能正确地修行!
我们不知道两个“根本”会是什么情况呢?世尊在《楞严经》中,一开始就说:“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迷失了真实的本心,从而产生了种种颠倒妄见,以至起惑造业,终招苦果,循环不息;又有一些修行的人,之所以不能成就菩提道果,而另成为声闻、缘觉和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都是由于不知二种根本的原因,而错乱修习,就像煮沙成饭一样,那是永远不可能的。”。



什么是我们不知道的两个“根本”呢?

第一,我们不知道:“无始以来,一切众生都以‘能知能觉’、不断向外攀缘的‘心’为真实的,而不知道正是这个所谓的‘心’,使他们六道轮回”。
第二,我们不知道:“无始以来的菩提自性,它不生不灭,它本来清净”,一切众生都抛弃了自己本来那妙明觉圆的菩提自性(也叫:真心)而不知道,枉自受业力的牵引,而沦到各种不同的生死轮回之中。



《楞严经》中的两个“根本”,是佛教大乘区别于成声闻、缘觉,和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的标志!
要彻底理解两个“根本”,就要在破妄和显真的过程中才能达到。下面我们来看看《楞严经》是如何具体、细致和有条有理,进行“破妄”和“显真”的。

第一步“破妄”。

要“破妄”就要知道什么是“妄”,而这个“妄”反映在什么地方呢?《楞严经》在“破妄”方面分了两个步骤进行。
第一个破的“妄”,是反映在我们日常不停使用的“心”,这个所谓的“心”,它在什么地方呢?请看《楞严经》中的精彩论述(注意:为了论述的需要,本人在翻译原文时,有一些压缩,但这绝不影响原文的内容和精神)。

在《楞严经》中,世尊问阿难:“当你初发心学佛,是因为看见如来的三十二相,你用什么看的?是谁在爱,谁在乐”?
阿难回答:“用我心和目,用目来看见如来的胜相,由心产生爱和乐”。
世尊说:“如你所说,真正的这个爱和乐起源于你的心和眼,...那我问你,你的心和目在什么地方”?阿难回答:“能够理解外界事物的心,都在他们的体内,他们的眼睛都长在面上”。阿难的回答,是我们世人的标准的回答,从世俗的角度上来说,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从佛教第一谛的角度上来说,那是荒谬的!下面再看世尊用世俗的比喻来破除阿难的荒谬回答。

世尊引导式问:“你现在堂中,先看见什么“?
阿难回答:“我在堂中先看见如来,然后看见大众,再望出去,才看见外面的林园”。
世尊用比喻的话告诉阿难:“另有众生,在这个讲堂内,看不见如来,只能见到堂外”。
阿难争辩地说:“世尊,在讲堂中,看不见如来,却能看见外面的林泉是没有这个道理的”。
世尊说:“阿难,你就是这样的,假如你那个能明白一切事物的‘心’,确实在身内。那么,你现在应该先知道身体内部的一切。是不是应该先看见自己的身内,然后再看见外边的事物?你纵然看不见自己身体内的心、肝、脾、胃等,那么外面指甲的生,头发的长,筋脉的摇动,那应该知道吧!可为什么又不知道呢?既然你对体内的事物一无所知,怎么知道体外的事物?”



世尊那精妙绝伦的诘问,使阿难无言对答。那“心在身体之内”的荒谬,是显而易见!按照我们凡夫的见识,当我们知道那个能够理解外界事物的‘心’不在身体之内,那就无话可说,而只能承认我们身体里的“心”是虚妄的,我们要学习佛教大乘就必须破掉这个所谓的“心”!



可是阿难的执着心很重,他的见识比我们凡夫多得多,在第一次的辩论被驳倒后,又提出那个‘心’在其他六个地方,即:在身体外、在根(人体器官)里、在腑藏里、在随所合处、在中间、在一切无著,可是这六个地方何处有‘心’的影子?
世尊用大量无可辩驳的事实和精辟的语言驳倒了阿难的虚妄设想。使阿难折服。这一段《楞严经》的内容就是大家说的“七处征心”。



被折服的阿难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我是如来最小之弟,蒙佛慈爱,虽今出家,犹恃娇怜。所以多闻未得无漏。不能折伏娑毗罗咒。为彼所转,溺于淫舍。当由不知真际(佛的真心境界)所诣。惟愿世尊,大慈哀愍,开示我等奢摩他路(无上正定的道路),令我抛弃邪知邪见。”为此《楞严经》进入了第二个“破妄”阶段。



《楞严经》要破的第二个“妄”是我们一直使用的“心”,首先这“心”是属于什么,它在逻辑上应定义为什么概念呢?只有知道这个问题,才能予以破除,下面我们看世尊用循序诱导的问话方式,来确定我们世俗“心”的概念,然后予以破除之!



世尊用五轮手指握成拳问阿难:“你能看见吗?”阿难回答:“能看见”,世尊问:“你看见什么?”阿难回答:“我看见如来屈指握为‘拳’”,世尊问:“你用什么见?”,阿难回答:“我和大众都是用眼见”,世尊问:“你的眼睛可以看见,但你用什么来知道我的拳呢”?阿难说:我“...这个能够推究寻找的,就是我的心”。
对阿难的用妄想而推逐的回答,世尊突然用严厉的口吻说:“咄!阿难这不是你的‘心’!
阿难听了这话,先是无语,而后又问:“这不是我的‘心’,那它是什么?”
世尊明确地告诉阿难,这个“心”是:“由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的相状而引起的所思所想”。
并且强调:这个所思所想的“心”,就是虚妄!这个“心”的危害是:“迷惑你的真性,...使你坠入生死轮回之中,而不能自拔”!
可悲的是阿难和我们凡夫却“认贼(妄心)作子”,而不觉悟。
在2500年前,世尊把我们这个能知、能觉、所思、所想,而且世人称之为万物之灵的“心”,说成是“虚妄”,这就不能为当时的阿难所接受,直到现在我们凡夫也同样如此!


当时,阿难就提出质疑,他说:“弟子修行勇猛精进,而且不畏一切艰难,都是凭著这个‘心’去做的,即使是歪曲了佛法,绝灭了智慧,也是因为这个‘心’。如果像如来揭示的那样,这个‘心’不是我的心,那我就是无‘心’之人,这就与泥土草木一样了。离弃了能觉能知的心,我就什么也没有了。如来您为什么要说这不是我的‘心’呢?我实在害怕极了!在场众人都有一样的迷惑”。



阿难的提问是相当有份量的,为了圆满地回答阿难和大众的问题,并让他们的心深入到“无生法忍”(即:不生、不灭;如如不动;又无去无来。)的境界。世尊安坐在狮子座上,为阿难摩顶,然后从两个角度上回答阿难提出的问题。

第一,从正面的角度上回答:“如来常说,一切尘世器物都是‘真心’的现示(这‘真心’是指“常住真心”,又叫:“无垢、无染、妙明、觉圆的菩提自性,而不是指我们现在的虚妄之‘心’),一切事物的因果关联,一切世界间事物,都是由于‘真心’的作用而结成物体。
“阿难,各方世界中的一切,以至于小草细叶,推究它们的根本,都是有其本体本性的,即使是虚空,还是有其名相外貌。怎么说无垢无染妙明觉圆的心,倒没有自身本体”?

第二,从反面的角度上回答:“如果你持执那能感觉、能分别、能认知的,就是你的‘心’,那么,这个‘心’一旦离开了所有与相关联的尘境后(如色、香、味、触、法),就应该有它自己独立完整的本性”。



世尊说得好!世界上哪里有所谓:看得见、摸得着的“心”存在?!
世尊向阿难坦明地说:“就如你现在听我说法,是因为有声音才能分别认知(即存在),即使你除去所有引起见、闻、觉、知的东西,向内守望那一片寂静空无,那也是尘世器物种种的分别幻影(即,不是‘心’的实体存在)”。
为了启发阿难,世尊退一步地说:“我没有责怪你依持一个假的心,只要你仔细揣摩这个‘心’,如果它离弃了六尘(即,色、香、味、触等物质世界)境像,仍然有能分别的体性(实体)存在,那就是你的‘真心’。如果这个能分别的‘心’,离开了六尘境界,就不存在,那么,它不过是六尘境界的分别影像罢了;再说,六尘境象不会常存不变,如果它变易生灭,那么这个‘心’也就像龟毛兔角一样,空无所有,这样的话,还有谁去修证那无生法忍的‘真心’呢”?


世尊的这段合情合理,又出乎阿难意料的讲解,使:“阿难和大家都受到震动,默不作声,无能发问。”
世尊进一步地说:“世间一切修行参学的人,虽然能成就至高的禅定,但是仍然不能断灭一切烦恼,仅仅成就阿罗汉果位。这都是把生死妄念的‘心’认为是自己的‘主人’,所以你虽然博学多闻,仍然不能修证到佛的正法”。

这时,阿难已经心悦诚服,他改变了自己无量劫以来所认定的“妄心”观点,他向世尊检讨说:“自从我发心追随如来出家以来,秉持了佛的威德神明,因此常常自己思想,不须我自己艰苦修行研习,如来就会惠赐我获至无上正持正定正觉的智慧,殊不知各人的身体和心都不能互相代替,从而失却了我的真实本心。现在我身虽然出家,但是我的心却没有真正进入佛的圣道,这就像儿子舍弃了父现自己逃走一样。今天我才知道,我虽然博学多闻,如果不自己行持修习佛法,就与没有听过法一样。又好比一个人光说饮食,而不能把肚子说饱一样的。

“世尊,像我这样的人被世间的烦恼障和认知障所纠缠,实在不知道止寂不易之心(真心)的本性”。

《楞严经》到此“破妄”已经成

发表于 2016-10-10 16:5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6-10-10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6-10-10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基本上都是这个调调,欲离依他,别取圆成,真妄对立,真妄不融,是为恶取空而不自知也。对治在下帖:
http://www.shixiu.org/thread-165441-1-1.html
发表于 2016-10-11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入流圣道能够断除最粗的三种结,即有身见、戒禁取和疑。
这是指在圣道位当中,因为入流道我们称为初道,初道可以断除烦恼,可以断除最粗的烦恼,即有身见,有身见又称为我见,又称为邪见sakkàya di??hi(古代翻译成萨迦耶见),还有戒禁取见和疑。为什么能够断除呢?因为一个初果圣者他已经能够了知了五取蕴,了知了名色法。他不会再执著于五蕴有我,或者这个世间有灵魂,有一个大我等。同时由于他已经见到了道,他已经知道了如何证悟涅槃的方法,所以他不会再去相信和修行其它错误的修行方法,所以已经断除了戒禁取。同时他对佛、法、僧三宝有坚定的信仰,他不会再怀疑到底有没有佛,佛陀有没有证悟,有没有法,有没有僧,他不会再怀疑,他对佛、法、僧有坚定不渝的信心,同时他也坚信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以及它们的因果,他不会再去相信没有过去世、没有未来世这些邪见。


补充内容 (2016-10-11 13:39):
转载

点评

问题来了 一个初道圣者已经断除了身见 我见 执著一个五蕴色身 或者执著一个心 一个大我什么的 这里显然跟 楞严经 说的 有些不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1 13:44
发表于 2016-10-11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妙寂O 发表于 2016-10-11 13:39
入流圣道能够断除最粗的三种结,即有身见、戒禁取和疑。
这是指在圣道位当中,因为入流道我们称为初道,初 ...

问题来了

一个初道圣者已经断除了身见  我见    执著一个五蕴色身  或者执著一个心   一个大我什么的

这里显然跟   楞严经   说的   有些不同

发表于 2016-10-11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必要先入为主  
真相    是不分南传北传的   是不分大乘小乘的
发表于 2016-10-12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

南无阿弥陀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3 09:31
发表于 2016-10-12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抽象,看不懂啊

点评

南无阿弥陀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2 21:46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2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3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6-10-13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自在文明请香
发表于 2016-10-13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灵一体,就那么简单。感觉、知觉都是灵魂的功能,不用白不用。坏的是肉身,灵魂永不灭。轮回不可怕,只要不在意。
发表于 2016-10-13 11:0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坐等第二种根本。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3 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3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4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6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5-1-4 08: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