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万佛圣城 宣化上人讲述于三藩市 佛教讲堂
一九七一年六月十三日 B4.说仪周普 湛智海之澄波,虚含万象;皎性空之满月,顿落百川。不起树王,罗七处于法界;无违后际,畅九会于初成。尽宏廓之幽宗,被难思之海会。圆音落落,该十刹而顿周;主伴重重,极十方而齐唱。 这一段文是“说仪周普”,就是说经的这种仪式,周遍法界。 湛智海之澄波:湛,是湛寂;智海,就是智慧好像海似的,但是是湛寂的,就是不动的,是静的。澄波,是澄清的波浪,什么波浪都没有;没有波浪,也就是烦恼断尽了。因为没有波浪,所以说“湛智海之澄波”。 虚含万象:在这智海里头,好像虚空包含万象一样,所有一切的道理,佛都明白,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皎性空之满月:皎,是皎洁、清净的意思。性空,是指佛性就好像虚空的满月;满月,就是十五的月亮。 顿落百川:百川,就是有水的地方。顿落,就好像虚空的满月,那圆圆的月亮,顿然间落到一切水中;所有有水的地方,都有月光。所谓“千潭有水千潭月”,潭就是深水池,也就是有水的地方;有水的地方,就有月光在那水面上。这就是《永嘉大师证道歌》上说的: 一月普现一切水
一切水月一月摄 一月当空,普遍在一切水里,都会现出来这个月的光影。是不是有这么多的月呢?不是的。所有一切水里的月亮,就是这一个月亮现出来的、摄照的;虽然有千千万万的水潭,现出千千万万月的光影,但是月的本体就只一个。 皎性空之满月,皎洁的自性,好像虚空的满月一样;顿落百川,顿然间,都到落到这一切的水里边去了。那么众生心里头都有水,佛性里边呢?就有月光,照到我们众生的心水里边来。 众生心水净,菩提日日增。 这个心若清净了,心水清净了,菩提就一天比一天长得大了,长得高了,所以“顿落百川”也就是这个意思。我们众生的心水要是清净了,佛的光明也就照到我们的心水里边来了;我们的心水要是不清净,佛的性光也不能照到。就好像那个水池子一样,水要是浑浊,就没有月光;水要是清净,在水里就现出一轮月光来。 不起树王:释迦牟尼佛说《华严经》,是在菩提树下坐着说的,他没有起来到旁的地方去,就在那里坐着说,这叫不起树王。这个“树”就是菩提树,为什么叫树王呢?因为这菩提树比其他的树都高,它的根也扎得深,枝叶也茂盛,所以叫树王──就是树中之王。这“不起树王”,也就是这菩提道场。 罗七处于法界:罗,是罗列,罗列七处,在七个地方说九会的《华严经》。因为有的地方说两次,有的地方说一次,所以说七处九会。佛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这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的七处九会是: 第一会──在菩提道场说的。
第二会和第七会、第八会──都在普光明殿说的。
第三会──在忉利天说的。
第四会──在夜摩天说的。
第五会──在兜率天。
第六会──在他化天说的。
第九会──在逝多林说的,逝多林又叫重阁讲堂。 佛在这七处,说了九次法会;这七处九会,都是在最初成道说的。 佛最初成道说了九会《华严经》,最后一会所在的“逝多林”也叫“重阁讲堂”,是后来才修造的;在佛成道的时候,这个讲堂还没有呢!没有这讲堂,佛怎么能在这儿说《华严经》呢?这就是要谈到一个“妙”字上。 佛可以把过去的无量劫,搬到现在;把未来的无量劫,也搬到现在;所以也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也没有现在,所谓“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为什么?你说有现在,这也是个执着;你说有过去,也是个执着;你说有未来,还是个执着。你若没有执着,过去的已经过去了,现在的不停──你说这是现在,这个眼前这一刹那间又过去了,所以现在的不停──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未来呢?还没有来。所以说“三心了不可得”,这就是破人的一种执着。现在释迦牟尼佛“不起树王”,他在这一个地方不起于坐,却能升到一切处,遍一切处去说法。能在所有的诸佛国土,都坐在菩提树下,不起于坐,而升到一处为众生说法。 又可以说,佛在这一个地方,而到另外一个地方去说法,也不起于坐,就能够到其他的世界去说法。 又可以说,佛在一处就可以遍满七处来说法。为什么呢?这就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境界,能纳无量劫为一念,延一念为无量劫──把这个无量劫纳到一起,就是好像一念之间这么长,又能把这个一念延成无量劫,所以就说“不起树王,罗七处于法界”,就在那儿坐着,到七个地方去说法,说九会的《华严经》。 无违后际:依照我们人的思想来看,一定有前有后,后边的不能搬到前边去,前边的也不能把它搬到后边。可是释迦牟尼佛说法的妙处,就不是凡夫所能知道的。 佛在最初成佛的时候,就可以现出来一个逝多林,在那儿说法;那叫重阁讲堂,又叫野阁讲堂,因为是在野外造那么一个阁楼,有好几层楼,所以叫做重阁。佛最初成佛时,没有这个讲堂,但佛可以现出这个讲堂,在这儿讲《华严经》,所以这叫“无违后际”,不违背后边的边际。 畅九会于初成:佛畅谈九次的法会,在最初成道的时候,用了三七二十一天的时间,说完华严大法。 尽宏廓之幽宗:尽,是穷尽;宏,是宏大;廓,可以说是“空”,又可以说是“张”,张大的意思。幽宗,幽也就是一种玄妙的意思。本来“幽”是很幽暗的,但是这里的“幽”不是黑暗,这是有一种妙处;这种妙处,人不容易明白,不容易见着,也不容易听到,这叫幽宗,这种的宗旨。 被难思之海会:被,是教化,就是加被;加被,也就是教化。 佛法可以教化不可思议数量的众生,不知有多少这么多的众生,好像大海会在一起。海会,就是好像大海似的,大家聚会到一起。佛说《华严经》,是用“海印三昧”说的;佛说《妙法莲华经》时,则是入“无量义处三昧”。 什么叫海印三昧呢?海,是指所有的香水海,这香水海是澄净无波的,一点波浪都没有,可是十方世界一切众生的色身,都现在这个香水海里,就好像用这个印章,印到一种物质上一样。所有十方世界的一切众生,有形有色的,都有一个影子在这香水海里,好像有一个印纹似的──用这个印章,印到纸上,就有一个印现出来。因为十方的众生在香水海里,都有一个印,印现出来,所以就叫海印。而佛是入了这种三昧,用海印三昧说法,所以说是“被难思之海会”。 圆音落落:怎么叫圆音呢?圆,是圆满;音,是音声,这种的音声非常圆满。所谓“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天人听,就是天上的语言;菩萨听,就是菩萨的语言;阿罗汉听,就阿罗汉的语言;人听,就是人的语言;畜生听,就是畜生的语言; 饿鬼听,就是饿鬼所说的语言; 地狱道的众生听,就是地狱里边所用的语言。所以佛用一种音来说法,无论哪一种类的众生都明白这个法;这叫“圆音落落”,就是一切的众生,一听这个法就明白了,好像落到他心里一样,这是圆音落到众生的心里头。 这种音声不是单单在一个国土,就是在其他的他方国土,也能听见佛说法的音声,也能见到佛说法的形相。好像什么呢?好像虚空里那个净满月一样。净满月在虚空,每一个人见了月,都说是对着他,“月光正照着我呢!”佛也是一样,佛说法的时候,众生看见,都是和佛面对面,佛在那儿给他说法呢!就好像月光照着自己一样,所以这叫圆音落落。 该十刹而顿周:顿,是顿然间;顿周,是顿然间就周遍了,包括诸佛国土、诸佛的刹海。这十刹,也就是一个国土的总名。其实不只十刹,无量诸佛的刹海,都现出释迦牟尼佛说华严大法的样子。 主伴重重:主,是释迦牟尼佛;伴,就是一切的大菩萨。“重重”是重重无尽,无尽重重;这种境界,是不可思议的境界。 极十方而齐唱:极,就是到极点了;极十方,到这十方的诸佛国土。而齐唱,在这个同时,都演说《华严经》,讲《华严经》。那么在每一个诸佛国土里边,都现出这七处九会,其他的世界也都现出七处九会这种的境界;这种的不可思议,演说这华严大法,所以说“极十方而齐唱”,同时来宣说这部经典的道理。 讲到这一段序文上,有人又起了怀疑心,说:“ 法师,您前几天讲,佛说《华严经》的时候,二乘人有眼不见,有耳不闻。今天又说,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这岂不是前后矛盾吗?这个道理讲不通呀!”不错,你问得很有道理,可是这个道理只是你自己这么样想。我已经讲过,说不可思议、不可思议,你还这么样想“怎么可以呢?”虽然说二乘不见不闻,这是因为缘还没有成熟,所以他不见不闻;等缘成熟的时候,不单是二乘,就是三乘、四乘,都可以听见了。什么叫三乘?声闻、缘觉、菩萨。什么叫四乘呢?再加上佛,就是四乘。有这么一句话说: 天雨虽宽,不润乾枯无根之草;
佛门广大,难度少缘不善之人。 天上下雨,也就好像佛法似的,大树就得大的滋润,小树就得小的滋润;可是乾而无根的草,雨想要滋润,也滋润不了它。佛门虽然很广大,可是也没有法子度少缘不善之人,也就是难度和佛没有缘的人。所谓“当面错过,交臂失之”,就是对着面错过去了,不认识佛;两个人本来手可以拉着手,但是他也失去这个机会了。这就所谓的“对面不认观世音”,你念观音、拜观音、诵观音,见到观音── 观世音菩萨就在你对面,你也不认识。说:“我没有见过呀,我见到了,我就会认识。”其实,你天天都见到,你天天都不认识!观世音菩萨认识你,你不认识观世音菩萨,也就是这个道理。 佛门虽然广大,不想往善的做,不想往好的做的人,也没有法子度他。所以有的人 学佛法,学学就跑了;这就是好像没有根的草,雨没有法子来滋润它,学佛法也是这样子。那么你现在知道了,见和闻,这都要有一种缘;若没有缘,就想见,也见不着的。 所以,各位现在到“中美佛教会”暑假讲修班,我们都很有缘的,才能遇到一起,共同来研究佛法,这是多快乐的一件事!多应该高兴的一件事!你看果遵、果循,家里离这儿有四、五十miles(哩),都到这儿来听闻佛法,我真高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