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452|回复: 1

[善导思想传承] 【净宗法语】《往生论注》第12讲摘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6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净宗法语】《往生论注》第12讲摘要2015-08-05 净宗法师 净土宗弘愿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我们上一堂课学习了善导大师关于“无量寿”的四重解释,也就是有四层转进关系,我们简单称之为“四转释”。关于“人法并彰”还没有详细地解释,我想分为六点:第一,总说;第二,字义;第三,辨义;第四,典据;第五,约十六观境;第六,“人法并彰”对我们的启发。
  一、总说
  今言“无量寿”者是法,“觉”者是人:人法并彰,故名阿弥陀佛
  这后面十个字很简略,是要说明什么呢?是说阿弥陀佛之所以能够成为阿弥陀佛,能够获得这样的称号,是因为他有一种功能,有一种德,就是“人法并彰”。反过来说,如果不是“人法并彰”,就没有资格称为阿弥陀佛。所以“人法并彰”的意义是非常突出的。
  二、字义
  “人”,“‘觉’者是人”,“人”就是“觉”,指觉悟了无量寿法的人。“法”就是无量寿法,无量寿法也是大涅槃法、大慈悲法、除苦恼法、救度众生之法、无生法、我们的往生之法、唯摄念佛之法、别意弘愿之法、本愿称名之法。“并”就是并列、同时的意思,“彰”是彰显、显明。
  如果把“人法并彰”合在一起解释,就是说阿弥陀佛之所以成为阿弥陀佛,是因为“人法并彰”。
  三、辨义
  我们分为五点来详细地辨明:
  第一,约“法”。这里的“法”,是无量寿大涅槃法。就法来说,法不自彰,必待人彰。法自己不能把自己彰显出来,它虽然是不生不灭、常自寂灭相、无量寿大涅槃法,可是必须有人来觉悟它。
  第二,约“人”。这里的“人”是觉悟了诸法寂灭相、大涅槃法的人,不是一般的人,他有三种觉悟的功能:自觉、觉他、觉满。
  第三,就“彰”来理解。“彰”是显明。显明也有三层含义:自明、明他、圆明。
  第四,约诸佛。诸佛既然成了佛,都是证悟了佛的果觉境界。在诸佛本身的立场上,都是“人法并彰”的。在这个层面上来讲,诸佛和弥陀是平等的。
  第五,约弥陀。从阿弥陀佛的角度来讲,是因为他“人法并彰”的功能,以他的别愿,纳入到名号当中。所以,他度化众生就胜于诸佛。
  四、典据
  提到“人法并彰”,我们自然就想到这一段法语:
  安乐能人(人),显彰(彰)别意之弘愿(法)。
  “安乐能人”(人),“人”字是一样的;“显彰”(彰),“彰”字是一样的;“别意之弘愿”(法),别意之弘愿就是他要彰显的法。这就是“人法并彰”的典据来源。
  五、约十六观境
  1、第七观
  “安乐能人,显彰别意之弘愿”讲的是第七观。
  在第七观中,无量寿佛住立空中,放大光明,当下,韦提希夫人证得无生法忍。说明:无量寿佛佛体的本身,是我们能够往生成佛的根本来源。即使你修十六观中的任何一观成就,都不是依你观想的力量、功德,都是归到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也就是阿弥陀佛的别意弘愿,即“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
  我们看无量寿佛“人法并彰”的显现: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除苦恼法。汝等忆持,广为大众分别解说。” 说是语时,无量寿佛住立空中。
  住立空中尊(人),即是救度我之除苦恼法(法)。住立空中之尊,就是阿弥陀佛,是“人”;这个“人”,即是救度众生的“除苦恼法”,所以叫“人法并彰”。
  彼佛应声即现(人),证得往生(法)。“弥陀应声即现”,这是“人”;“证得往生”,这是“法”:“人法并彰”。
  弥陀在空而立者(人),但使回心正念,愿生我国,立即得生也(法)。“弥陀在空而立者”,这是“人”;“但使回心正念,愿生我国,立即得生也”,这是“法”。所以“人法并彰”给予我们这么多利益。
  2、第九观
  第九观是观想的最高层级了。
  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中,复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前面讲的是人,后面讲的是法,这样的人和这样的法,是同时存在的,同时显现出来,所以叫“人法并彰”。
  何以佛光普照,唯摄念佛者,有何意也?
  “佛光普照”是人,“唯摄念佛”就是法:人法并彰。
  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以观佛身故”,佛身就是人,“亦见佛心”,这以下就是法。所以,这里也是显示人法并彰,大慈大悲。
  3、第十六观
  我们再看第十六观——下辈三品。
  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这就是“人法并彰”。因为这个法,是无量寿法,是大涅槃法,才可以灭我们的罪;这个人,是觉悟圆满之人,才可以灭我们的罪。当下念念之间人法并彰,显示出来,才可以念念灭罪。
  命终之时,见金莲花,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这里说明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本身就是人法并彰。既是阿弥陀佛的觉悟之体、觉悟之人,也是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涅槃之法,所以它才可以念念灭罪,让我们乘愿往生。
  行者正称名时,彼弥陀即遣化众,应声来现。
  这不是人法并彰吗?当我们称念这句名号的时候,名号里面就有阿弥陀佛本体的存在,“人”就彰显出来了;名号本身就是无量寿大涅槃之法。法,能灭罪,让我们得利益;人,能救度我们。
十六观收于十三观
  我们说诸观都有“人法并彰”,诸观观境都能显示出这样的意思。总体而言,十六观收于十三观。十四、十五、十六观是讲九品众生的状况、怎么修行,所以不完全是观境。这样的观境,也是前面十三观依正二报的显示。
假观收于真观
  在这十三观当中,有三观是假观:第一观“日想观”,第二观“水想观”,第八观“像观”。假观是过渡、铺垫的。假观收于真观。
依报观收于正报观
  真观又分为两大类:依报观和正报观。
  地观、宝树观、宝池观、宝楼观,这是依报观。后面的观音观、势至观、佛观等等,这是正报观。依报观收于正报观。
一切收于佛观
  所有这一切,收于佛观。观,是以佛为主,依正、真假、通别,都含在佛观之内。
依正二报皆是阿弥陀佛愿心成就
  极乐世界一切清净的境界,都是阿弥陀佛的愿心所成就,都是阿弥陀佛大慈大悲心、无漏正觉心所流现。
依正二报人法并彰
  就依正二报本身来讲,是彼国真实无漏境相。真实、无漏,是说当下是无量寿涅槃之法。依正二报当体彰显为大涅槃界无量寿法;同时,当体是阿弥陀佛正觉佛心的流露、流现,所以是人德的展现。
  此明诸宝林树,皆从弥陀无漏心中流出;由佛心是无漏故,其树亦是无漏也。
  极乐世界所有这一切境界,宝树、宝池、宝莲花等等这一切一一皆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一一皆是阿弥陀佛无漏心所流出,一一皆是涅槃界无量寿法,一一皆是果得涅槃之人德的显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注:本文首发于“净土宗弘愿寺”微信平台,公众号:hongyuansi18。转载请通知hyswxpt@qq.com,并将本段话一并带走。如有报纸、杂志、书籍刊登本文,也请署清“转载自‘净土宗弘愿寺’微信(hongyuansi18)”字样。




发表于 2015-8-6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4 17: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