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释法光

[学佛交流] 有利缺貌的错误在何处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3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闻思之路 发表于 2021-1-23 10:09
你的这个问题,我回答不周的。等有礼来答。有礼未来。我先热热场。抛砖引玉!

且言日月。如何是虚幻的 ...

你前面的问题,若不明白,你再问。我不知到哪个回答了。

关于太阳的问题。圆瑛法师的讲义里就提到日宫,本身很清凉,里面住着天人。只不过是光照,你以为很热罢了。

你感到冷热,那是什么?那是受阴。受阴不是虚妄?

另外,金刚经上: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见如来。这是佛说的。

还有大乘戒律,不是你一个连五阴都不知道的人可以解释的,普通人连接触戒律(除了五戒,八戒)都不可以,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你这种不懂装懂的人拿戒律套别人。

点评

你在86楼如此对我说: 你现在对我说: 你的意思,你已经知道五阴了。五阴皆空是你证得的境界了?我请问你五阴受阴冷热是不知五阴。那孔子入太庙什么都问就是不懂礼了? 若你自己未证五阴皆空。你言受阴是虚幻请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3 11:24
发表于 2021-1-23 11:0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事相角度太阳是热的。月是清凉的。其实,月亮一面热,一面冷。佛法不违世间法。从三如来藏来讲。性空真火,性火真空。太阳表面五千度的高温,在如来藏里也算不了什么。莫说一个太阳。三千大千世界的太阳也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火星。妙明真心尽虚空遍法界。一万万太阳系也不止。都在你我的真心里。你感觉到烧心没有呢?
发表于 2021-1-23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闻思之路 发表于 2021-1-22 22:33
有礼师兄,辛苦也哉。
楼主对我如是言:
言我处处在乎胜负。我俗人也。不脱胜负也或难免。又于此问题, ...

闻师兄吉祥;

讨论是否是争胜负,是很难界定的事,这件事本身就是争论比较大,我们到底是为了帮对方?还是争胜负,在外相上差别很难辨别吧,这也是我在论坛这么几年特别困惑的事;
还有现实中还有很多事难以辨别,让人困惑,比如我们看见朋友做事作的有问题,我们是该提醒?还是该沉默?很纠结!有人说,你不提醒你不够朋友,你虚伪!于是你就提醒了,结果很不好;有人说,你不能提醒,结仇结怨,于是你不提醒,结果过了些日子,对方果然出问题了,和你说起这个事,他说要是有人能提前提醒就好了,你又后悔没提醒;等等等等,类似是事;
论坛也是这样,我们经常努力费劲的提醒别人,结果都是吵架,我一直很困惑这件事,明明我们是好心、而且说的都对,为什么对方不认可?还要结仇结怨呢?过些日子,你发现对方也是这么想的!!!这才是更滑稽的事,对方也是在努力的帮助我们,我们为什么不认可呢?还弄的双方不高兴,这里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师兄仔细看看演程师兄、国和师兄劝导我的话,哪个不是诚意满满?我给他们的感觉是固执、甚至快精神病了;站在我的角度,他们也给我这样的感觉,我诚意满满,他们顽固不化,双方还不高兴,问题出在哪里?
这个困惑大概从论坛里没多久就开始困惑我,好几年。
这几年在法理法义上,还有个问题困惑我,没有地方找答案,就是小乘初果、大乘初住的位次如何认定!我关心这个问题,是因为这关系到我们每个学佛人如何判断自己成就不成就的关键!我们自以为是的学习了一辈子,自信满满,最后一无是处!但如果一个人学佛,真的达到了小乘初果、大乘初住,那叫学佛有成就,不然都是造业,而且大部分是罪业;
为了解这个惑,我开始学习净空法师华严经讲义,快三年了,这个惑没怎么解,我倒是解了前面关于讨论的惑!
我们之所以认为对方争胜负,最重要的原因,在“争”!因为争,很多明显不存在争论的点都形成了“争”,这个很荒唐很可笑;
(太长了,怕突然操作失误文字丢失,下帖继续)

点评

所谓的信,总得有个章法。你说信高僧大德,比如,我能看到无情可以变有情的说法,只有宣化上人明而言之。其他都是说了无情有情体性无别的。其他有影响的法师我是没有看到明言无情可以变有情的。 对宣化上人我是敬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3 11:37
佛法的修学次第是信解行证。你现在的程度并没有圆解。是一知半解,行更谈不上的。什么圆教初住,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南无阿弥陀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3 11:36
发表于 2021-1-23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释法光 发表于 2021-1-23 10:57
你前面的问题,若不明白,你再问。我不知到哪个回答了。

关于太阳的问题。圆瑛法师的讲义里就提到日宫 ...

你在86楼如此对我说:
你没见我说,若你已经证到自他无二,许你无情成佛;你若没证到,说无情成佛就是妄语

所以祖师说,分明无误,你说就是妄语。
你现在对我说:
还有大乘戒律,不是你一个连五阴都不知道的人可以解释的,普通人连接触戒律(除了五戒,八戒)都不可以,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你这种不懂装懂的人拿戒律套别人。
你的意思,你已经知道五阴了。五阴皆空是你证得的境界了?我请问你五阴受阴冷热是不知五阴。那孔子入太庙什么都问就是不懂礼了?
若你自己未证五阴皆空。你言受阴是虚幻请问以你自己的标准,是不是妄语?

点评

五阴皆空,我没证到,但是有如是我闻,我闻到了。 你拿冷热来以为现实,就是说你闻都闻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3 11:29
 楼主| 发表于 2021-1-23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闻思之路 发表于 2021-1-23 11:24
你在86楼如此对我说:
你现在对我说:
你的意思,你已经知道五阴了。五阴皆空是你证得的境界了?我请问 ...

五阴皆空,我没证到,但是有如是我闻,我闻到了。

你拿冷热来以为现实,就是说你闻都闻到。

补充内容 (2021-1-23 11:29):
闻都没闻到

点评

你闻无证,以你标准是不是妄语? 我闻而思,思而论,如何无闻? 孔子于太庙问礼,别人言孔子如何是一个懂礼的人。入太庙而细问真是其礼!我入论坛,一一好问,是真闻。 现在,且不论我闻多少。以你自己的标准,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3 11:40
发表于 2021-1-23 11:3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礼缺貌 发表于 2021-1-23 11:11
闻师兄吉祥;

讨论是否是争胜负,是很难界定的事,这件事本身就是争论比较大,我们到底是为了帮对方? ...

佛法的修学次第是信解行证。你现在的程度并没有圆解。是一知半解,行更谈不上的。什么圆教初住,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21-1-23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礼缺貌 发表于 2021-1-23 11:11
闻师兄吉祥;

讨论是否是争胜负,是很难界定的事,这件事本身就是争论比较大,我们到底是为了帮对方? ...

所谓的信,总得有个章法。你说信高僧大德,比如,我能看到无情可以变有情的说法,只有宣化上人明而言之。其他都是说了无情有情体性无别的。其他有影响的法师我是没有看到明言无情可以变有情的。
对宣化上人我是敬仰的,但我也不相信他说的都对,我不信他说的无情可以变有情,也不会改变我对上人的尊敬。我们大家有共识是只有佛说的不会有任何错误。
牛头兄所言我很佩服,但我同时相信,如果是其他人这么说无情可以变有情的话,他的牛角也许早就顶上了。也会有更多的妙言批驳之。

点评

这个怎么说呢? 无情有佛性是第一个脚跟,这个能认可了,后面的慢慢学、慢慢参,总是会有进益的,如果这个不能认可、不信,其他的说都是废口舌; 无情有佛性,众生当下就是佛,无情的泥巴瓦块都是佛,这个在经文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3 11:48
发表于 2021-1-23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释法光 发表于 2021-1-23 11:29
五阴皆空,我没证到,但是有如是我闻,我闻到了。

你拿冷热来以为现实,就是说你闻都闻到。

你闻无证,以你标准是不是妄语?
我闻而思,思而论,如何无闻?
孔子于太庙问礼,别人言孔子如何是一个懂礼的人。入太庙而细问真是其礼!我入论坛,一一好问,是真闻。
现在,且不论我闻多少。以你自己的标准,你未证而言是妄语无差了吧。
那既然你以妄语代圣量。如何对论?

点评

不算。 佛有明确的说法:理须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递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3 12:37
师兄,我还有个体会: 关于讨论法理,就我个人实践经验,如果是面对面语言讨论,在论坛里和我争论的师兄,我能改变说服最少50-60%,如果是用文字语言,就太难太难,文字造成的气氛、语气、情绪误解太多。 所以我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3 11:51
发表于 2021-1-23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闻思之路 发表于 2021-1-22 22:33
有礼师兄,辛苦也哉。
楼主对我如是言:
言我处处在乎胜负。我俗人也。不脱胜负也或难免。又于此问题, ...

接123楼:

举个这楼的例子来说明问题;
比如法光师兄和我有礼的争论,其实细心去读法光师兄的论述,没有争论!!!和有礼没有争论!!!是法光师兄自己和自己的争论!!!
何以故?
1、法光师兄说佛说法为破执着,所以说无情有佛性、无情可以成佛,是破执着的!但是有礼没有证道,不可以说!
      师兄仔细看,这不是说明无情有佛性吗!无情可以成佛吗!只是有礼不说就可以啊!
      这个很好办啊,我说不说是我的事,我说,是为了让别人知道无情有佛性;法光师兄已经
      认可了,那无非是我说的时候他批评我妄语呗;
      所以,我不需要和法光师兄争论了,因为基本观点一致了;
      再争,就成了争论“有礼是否妄语”了,这个不必要争,除了什么是妄语可以讨论,有礼
      是否妄语是不需争的,但“什么是妄语”也不能争,因为很容易和无情是否有佛性的争论
      混淆一起难以分辨,还是不争为好;
2、那么为什么又说法光师兄和自己争论呢?
     他说无情无佛性,又许无情条件允许可以成佛;
     这个说法和我学习的道理相悖,有佛性是成佛正因,无佛性在有条件是可许成佛,这个
     是法光师兄和自己争论;
     这个争论我们也没必要参与,为什么?又会和无情是否有佛性相混淆难以分辨,为避免
     争胜负的误会,还是沉默比较好;
3、至于,因为沉默,而让对方说我们的种种不是,也没关系了;
     至于,因为沉默,对方说无佛性,为破执着也可以说有佛性,自相矛盾的说法,我个人
     没有能力改变对方,没有能力的事,我也继续沉默为好。
4、还有一个法光师兄和自己争论的地方,也很有趣:
     法光师兄说,为什么无情无佛性呢,因为无情如空中花,本来就没有,哪里还有无情有
     佛性一说呢?
     为什么说这个是法光师兄和自己争论呢?因为如果是如空中花就没有佛性,那么有情呢?
     有情也是空中花啊,也应该没佛性;
     所以他自己的争论,我们怎么去说呢?就把他自己的争论变成了他和我们的争论,就又
     分辨不清楚了。
所以闻师兄,我自己的体会,只要不争了,其码就不存在“争胜负”的疑惑了,那我们该如何讨论呢?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大家是平等的,别人不是我的老师,我也不是别人的老师,我们没有义务去规劝别人!!!这个是底线、原则!
我们大家都是学生,该互相帮助,这个是也是责任!!!
如何帮助?需要底线和责任相互平衡!我们应该把自己看到过的资料主动提供给对方,让对方参考学习,这是责任!但至于对方看到我们提供的资料是认可还是不认可,这个我们不管了,不规劝,可以讨论但不争论,这是底线!
就比如无情是否有佛性这个问题:
经文很简单,七大皆如来藏妙真如性!楞严经就说这个事的!
这个话我们不信、不懂、容易曲解误解,那么祖师大德有开示,印祖说,一草一木皆具文殊智慧德相;
就够了!
如果有人看到这个相信了,认可了,很好;
如果有人看到这个不信,还千方百计曲解,甚至攻击;我们敬而远之,我们的责任尽到了,该保护地线原则了。

我三年前解了这个惑,三年了,很难做到,现在好像比原来做到了一点点,分享给师兄,以供师兄在“争”是“不争”的纠结中,看清其本质,解脱自己吧。净空法师说的好!我不争!

点评

你理解仍然有误。 1.我们那真心叫佛也好,叫涅槃也罢,是离言说的,因此,任何语言都无法准确表达。可是用佛常说的话,可以说少分善根,可以从某个方面说说,你若执着这一方面,那早就落入这方面的窠臼。 2.我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3 12:30
发表于 2021-1-23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和 发表于 2021-1-23 11:37
所谓的信,总得有个章法。你说信高僧大德,比如,我能看到无情可以变有情的说法,只有宣化上人明而言之。 ...

这个怎么说呢?
无情有佛性是第一个脚跟,这个能认可了,后面的慢慢学、慢慢参,总是会有进益的,如果这个不能认可、不信,其他的说都是废口舌;
无情有佛性,众生当下就是佛,无情的泥巴瓦块都是佛,这个在经文里,真是俯拾皆是,我们因为宿世轮回太久,看到之后不能理解的那么身而已;
当然了,我说我理解的深,还真会给人造成脑子进水了的印象;很难交流的。
无情有佛性,是方便说,那是站在俗谛角度鼓励大家不要自弃,究竟讲,无情就是佛性!这就是佛出世一大事因缘故!无情就是如来智慧德相,就是智慧德相的“枯槁乱想”相!

信的此理,能伏无量无量“谤大乘佛法”之罪业!远离尘点劫的阿鼻之报;

不信此理,三途难免、一入难出!(会被人误解成恐吓吧)

点评

我一直不反对无情有佛性,是因为无情有情同一妄故,都是心的妄见,但如果说到他们都有佛性,不如说他们都不真实存在,根本没有资格说有佛性。 我实在不理解你说的所谓第一个脚跟,你都没法解释这个无情变有情的过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3 13:46
发表于 2021-1-23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闻思之路 发表于 2021-1-23 11:40
你闻无证,以你标准是不是妄语?
我闻而思,思而论,如何无闻?
孔子于太庙问礼,别人言孔子如何是一个 ...

师兄,我还有个体会:
关于讨论法理,就我个人实践经验,如果是面对面语言讨论,在论坛里和我争论的师兄,我能改变说服最少50-60%,如果是用文字语言,就太难太难,文字造成的气氛、语气、情绪误解太多。
所以我也是尽量在文字上之表达,不求改变对方,平衡好责任和底线原则;

点评

有礼兄不如直接问下,牛兄认可你说的任一块石头都可以生出第八识或者本来就有第八识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3 14:27
发表于 2021-1-23 12:2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末学也认可无情有佛性的,不过想说服人,就太难。
看诸位的讨论很能活跃气氛、开发思惟,比较好。
末学纯属路过,打个酱油!
 楼主| 发表于 2021-1-23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礼缺貌 发表于 2021-1-23 11:40
接123楼:

举个这楼的例子来说明问题;

你理解仍然有误。

1.我们那真心叫佛也好,叫涅槃也罢,是离言说的,因此,任何语言都无法准确表达。可是用佛常说的话,可以说少分善根,可以从某个方面说说,你若执着这一方面,那早就落入这方面的窠臼。
2.我反对的就是你误导大家认为:无情有佛性。因为,我说了,若是已悟之人,早就不存有情无情之分,到那时,你叫它有情也好,叫它无情也罢,都是戏论,那不过是个名字。我在帖子里说的很明白,你那无情的定义是什么?若是没有定义,什么都可是无情,那无情成佛有什么不可以。
比如,无情这种发音是在中国,假如另有一个国家的语言、wuqing的意思就是有情,那么它具有佛性不可以吗?
3.我说无情成佛的条件是:自他无二,就是无情,有情是一回事,那么你若还当两回事的时候,那么你说无情具佛性就是极端错误的。你本来是佛,可你以现在的境界,称自己已经成佛,如何不是妄语?
4.你说得对极了,你应该早就问出这个问题:有情是不是空华?那要看你怎么理解这个有情二字,如果单纯以色身来说,甚至说色加妄想(就是你那意识),是的那就是空花,那也不能结果。不能成佛。
5.我已说过,所谓成佛只是方便语,并非真有个佛可成。
6.强调无情不能成佛的意义何在呢?你自己看经书也好,搜百度也罢。有这么一句话:知真本有,达妄本空。什么是那个真啊?就是你身中那识精元明,就是你说的知见,就是阿赖耶识的见分;什么是妄啊?就是汝身,如心(这个心指的是识),外面那些山河大地,一切物象。
 楼主| 发表于 2021-1-23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闻思之路 发表于 2021-1-23 11:40
你闻无证,以你标准是不是妄语?
我闻而思,思而论,如何无闻?
孔子于太庙问礼,别人言孔子如何是一个 ...

不算。

佛有明确的说法:理须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递进。

点评

你这个不算是什么意思?你未证而说法不算是妄语? 那如何对别人说,未证而语是妄语呢? 这不平等啊。对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3 13:06
发表于 2021-1-23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释法光 发表于 2021-1-23 12:37
不算。

佛有明确的说法:理须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递进。

你这个不算是什么意思?你未证而说法不算是妄语?
那如何对别人说,未证而语是妄语呢?

这不平等啊。对吧。
发表于 2021-1-23 13:4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礼缺貌 发表于 2021-1-23 11:48
这个怎么说呢?
无情有佛性是第一个脚跟,这个能认可了,后面的慢慢学、慢慢参,总是会有进益的,如果这 ...

我一直不反对无情有佛性,是因为无情有情同一妄故,都是心的妄见,但如果说到他们都有佛性,不如说他们都不真实存在,根本没有资格说有佛性。
我实在不理解你说的所谓第一个脚跟,你都没法解释这个无情变有情的过程,佛经更固然没有明言,即便你举过的成观法师的一段解释,我说这是人家三昧中境界,事实上,同样在这本书里,法师也说了,说无情生识是过错。你举的一些例子大多都是这样的情况。再比如圆瑛大师的解释,法师说精神变成草木金石,但根性尚在,遇到因缘成有情,这里说的精神变成草木,分明是有情众生因思虑执着而成,但第八识还在,故根性尚在。但你解理解为所有的草木都是如此,我认为这是先入为主。由于上面的原因,我认为你说的所谓脚跟是没有根据的。
慢说咱们都是凡夫,就算到了三果,也不敢说这样的大话。学习就是要随时准备纠正自己的问题,佛没有明言的说法,听一下也就是了,要作为立稳脚跟的基石,太草率了。

点评

刚才帖子太长了,分开再复: 无情是佛性!是佛最明言的!而且是婆婆妈妈啰里啰嗦一直再说! “本如来藏” “本妙真如性” “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再第二、第三卷,说了多少遍?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3 19:47
师兄不反对无情有佛性,记得以前讨论的时候就说过,但是从师兄追问的内容看,实际上是又像反对的; 无情有无佛性,这个是纯理!无情变有情的过程,是事! 理,是根本智; 事,事后得智; 根本智(理)是可以通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3 19:41
发表于 2021-1-23 13:5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5、不但此像即是真佛,而六道一切众生,一一皆是真佛((有情、无情,当下、现在就是佛)

点评

宗门人士说诸法实相,用语非同俗语。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3 14:32
发表于 2021-1-23 13:5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就是佛还要修啊?那和现在不是佛有什么区别? 没区别。骗人而已。
发表于 2021-1-23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礼缺貌 发表于 2021-1-23 11:51
师兄,我还有个体会:
关于讨论法理,就我个人实践经验,如果是面对面语言讨论,在论坛里和我争论的师兄 ...

有礼兄不如直接问下,牛兄认可你说的任一块石头都可以生出第八识或者本来就有第八识吗?

补充内容 (2021-1-23 16:02):
且不说石头,就说人死之后,第八识离体而去,留下的尸体就是无情物,请问这个无情物有几多第八识在?尸体烂成十万八千,又有几多第八识?这些问题不搞清楚就轻易肯定无情成佛,不草率吗?

点评

为什么我要问牛兄这个问题???? 在牛兄的主题里,我对师兄的关于是否混淆八识与佛性的的疑问,问了,这个贴就不回复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3 19:14
发表于 2021-1-23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礼敬诸佛 发表于 2021-1-20 09:51
历史上有个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公案。石头也有佛性啦。

大师兄真逗。开玩笑了。

啥是顽石?脑袋不就是顽石吗?都是四大和合之物,可不都是一样吗?

四大极微哪来的佛性?四大极微组合而成的石头,更不可能有佛性。

然而,能令顽石般的脑袋点头的,到底是个什么?

参参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29 00: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