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庸人自扰

哪位大德可以给我解释一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30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诸法无我,给你解释你现在是不会理解的。五蕴皆空也是一样。为什么呢因为需要你自己参悟。而不是什么都问别人。换句话说你得先把小学的课程学了。然后给你说初中的你才能懂。希望你多读经书。多读一下法师讲法的书籍或者视频
发表于 2015-5-30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都是因缘假合这还用多说吗。如果这个你不知道。那就是你学习太少
发表于 2015-5-30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欲海孤舟 发表于 2015-5-30 15:11
师兄好,感谢师兄的指点
这位师兄在提问时,先发了一个询问心经含义的帖子,然后又在此贴中提到:照见五 ...

师兄您好,末学是怕师兄错解佛经,故大胆冒犯。
不知师兄所指的诸法空相、色不异空、照见五蕴皆空的“空”是什么?愿闻其详。
言语冒犯之处,还请多多见谅,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5-5-30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楞严经 发表于 2015-5-30 18:39
师兄您好,末学是怕师兄错解佛经,故大胆冒犯。
不知师兄所指的诸法空相、色不异空、照见五蕴皆空的“空 ...

此三处的空,即是空的含义,空这个字本身没有什么可以解释的
真正变化的是修行者的心,在观察色,五蕴,以及诸法时,心所产生的变化
真正值得商榷的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后面的“空中无色”
此空的含义应该是佛性,前面的空都应该是空的本意
末学也是怕师兄过于执着大乘和小乘的区别,言语上才会有些冒犯,还请师兄谅解
发表于 2015-5-30 20:5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欲海孤舟 发表于 2015-5-30 00:19
每个人的学佛机缘不同,所去的方向也不同,今生能在娑婆相遇,末学与师兄前世必定曾经结下善缘
有时末学 ...

师兄,感觉你说的挺对,但极乐世界还是保险一点,那里有佛住世,不堕恶道,寿命很长,保险啊,呵呵
发表于 2015-5-30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裴少华 发表于 2015-5-30 20:56
师兄,感觉你说的挺对,但极乐世界还是保险一点,那里有佛住世,不堕恶道,寿命很长,保险啊,呵呵

的确保险一些,正因保险,在还算身体强健时,末学才不去考虑此事,若总想着来世如何,今生就难以升起精进之心
在没有依靠时,人会更有动力
而修行的成就,直接影响往生的品位,上品上生和其它品位的往生区别巨大,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上品上生去了就是菩萨,应时就能飞行十方,供养诸佛,受菩提记。上品中生要一小劫才能得无生法忍,剩下的最多得小乘的阿罗汉
这是从往生的品位说,如果万一在娑婆就修证无生法忍,再往生极乐,就是一生补处,再从极乐出来就是佛呀!
去一次极乐,为什么不做到极致?
极乐保险,可娑婆修行快,各有利弊,所以在修行快的地方,一定要努力努力再努力
另:万一发生意外,当时发愿,十声就可以走(前提是修行有成,如果没有成就,真出了意外,哭都找不到地方哭)
发表于 2015-5-31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欲海孤舟 发表于 2015-5-30 19:07
此三处的空,即是空的含义,空这个字本身没有什么可以解释的
真正变化的是修行者的心,在观察色,五蕴, ...

师兄好,照见五蕴皆空、色不异空、诸法空相,这些“空”不是虚空,是空如来藏:名称还有真如、佛性、庵摩罗识(无垢识、白净识)、大圆镜智等。

其实空如来藏、佛性是空而不空,具足一切性具功德,随缘能现万法。《楞严经》四科七大将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七大等为代表的万法会相归性。佛在《楞严经》四科七大教人在相见性。

师兄既然想当生证果,末学建议师兄静下心来好好学习《楞严经》《法华经》,自古以来开悟的《楞严经》,成佛的《法华经》。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5-5-31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楞严经 发表于 2015-5-31 09:30
师兄好,照见五蕴皆空、色不异空、诸法空相,这些“空”不是虚空,是空如来藏:名称还有真如、佛性、庵摩 ...

师兄好
末学没说此处的空,是虚空,而是空的本来含义,虚空在现代讲叫空间,有不妨碍色却承载一切色的含义
正如师兄所说,佛性也好如来藏也好等等,都只是名相,本质上“空而不空”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此三处的空都是如来藏的含义,而如来藏空而不空
那么佛经上就应该以此种方式体现出来:“照见五蕴皆空而不空”“色不异空而不空,空而不空不异色,色即是空而不空,空而不空即是色”“诸法空而不空相”
“照见五蕴皆空而不空”若五蕴空而不空,何者照见?空而不空与如来藏,真如,佛性等等,非二本一,何来照见者?
“色不异空而不空”若色本是空而不空,本是如来藏等,何来不异之说?
“诸法空而不空相”若空而不空则无相,何来诸法空而不空相?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后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观世音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阴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弗,色空故,无恼坏相;受空故,无受相;想空故,无知相;行空故,无作相;识空故,无觉相。何以故?舍利弗,非色异空,非空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弗,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空法,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菩萨依般若波罗蜜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离一切颠倒梦想苦恼,究竟涅槃。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是大明咒、无上明咒、无等等明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咒,即说咒曰:

  竭帝竭帝 波罗竭帝 波罗僧竭帝 菩提僧莎呵

此经是鸠摩罗什大师所译,在此经中与我们平时读的心经略有不同:“舍利弗,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空法,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是故空中,无色,”
值得注意的是,在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后面,鸠摩罗什大师没有用空这一个字,而是用“是空法”来体现与前面翻译的不同之处
此种翻译方式,内中有很深的领悟关系,前面的空就是空的本意,在这里改用:“是空法”有引深的意味,“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两句都是直指佛性,然后才言“是故空中,无色”此处的空字虽然和前面的空字一样,但有了前面的解释后,已经拥有了不同的含义
发表于 2015-5-31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欲海孤舟 发表于 2015-5-31 10:43
师兄好
末学没说此处的空,是虚空,而是空的本来含义,虚空在现代讲叫空间,有不妨碍色却承载一切色的含 ...

师兄您好,既然想深究这个问题,那必须深入研究《楞严经》,只有《楞严经》才详细讲解这些问题,末学建议师兄坚持静下心来看大德的讲解,必有大收获。

末学是学习法华道场的讲解《楞严经》和《妙法莲华经》,很受益,但是很多半瓶晃荡的人诽谤法华道场的讲解。

真心本来面目是一心三藏,真心本来面目用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来描述,执空执有都不全面。

愿师兄道业进步,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5-6-1 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楞严经 发表于 2015-5-31 22:50
师兄您好,既然想深究这个问题,那必须深入研究《楞严经》,只有《楞严经》才详细讲解这些问题,末学建议 ...

阿弥陀佛,末学可不敢诽谤《楞严经》和《妙法莲华经》,这两部经末学不止拜读过一遍,从其中受益良多,领悟到不少真理
比如大乘博大精深,与小乘没有任何冲突,而是包含了小乘以及缘觉的一切修法,对菩萨的要求比小乘人和缘觉人高的多
只是一句:法门无量誓愿学,就要求菩萨,必需拥有更加广博的深厚学识,只读一两部佛经肯定不够,而且佛经没有高下之分,只因针对的人群不同,讲解的才有深有浅
愿师兄智慧通达,早证菩提

补充内容 (2015-6-1 02:22):
比如《妙法莲华经》曾用行险路来比喻成佛过程,在最初小乘人与师兄和末学等一起出发,当走到半路时,小乘人累了,所以佛幻化出一座城池,让他们进去休息,而师兄和末学选择了继续赶路,等小乘人休息够了照样需要上路
发表于 2015-6-1 0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欲海孤舟 发表于 2015-5-31 10:43
师兄好
末学没说此处的空,是虚空,而是空的本来含义,虚空在现代讲叫空间,有不妨碍色却承载一切色的含 ...

关于《心经》译本,补充点意见:
罗什译《心经》,学界偏向认为出于玄奘译本之后。
目前最古的《心经》译本,应该还是出于玄奘之手。
可能的译出程序为:
玄奘从异人受得出处不详的汉文《心经》,
至印度留学时回译为梵文。( 但也不敢排除最初受持时即为梵本 )
此本復承天竺大德踵事增华,衍为广本,再由蕃汉二地译师各自译为后出各色译本。
发表于 2015-6-1 09:4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叹随喜欲海孤舟师兄。对大小乘经典理解的很正确,深刻。依师兄佛法见地可以做法师了。法师不一定是出家众。个人愚见,不称老师,老师容易与本师混淆。是世俗的标谓。师兄的基本功很扎实,很谦虚,菩提悲心切切,每天认真答复问题。赞叹,随喜。
发表于 2015-6-1 09:4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心蒙尘,大方广如来藏经里有比喻,真金掉入茅坑里。去掉外面的污秽,即得到金佛像。楞严经比喻,一瓶水里撒了一把土。沉静之后,灰土沉淀,水还清净。为初伏客尘烦恼。水清心月现。理论是这样,实证破五阴要修三摩地的功夫。
发表于 2015-6-1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蕴就是尘垢,就是妄想,就是眼翳,就是水中的泥沙,就是镜子上的灰尘……
        除掉尘垢、妄想、眼翳、泥沙、灰尘…… 自然见到如来法海无量无边,可以泛游于如来之海,融入不生不灭的法界中。


补充内容 (2015-6-1 09:55):
妄想、眼翳、泥沙除净,而水体清净不变,就是如来法体。
发表于 2015-6-1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威灵仙 发表于 2015-6-1 03:55
关于《心经》译本,补充点意见:
罗什译《心经》,学界偏向认为出于玄奘译本之后。
目前最古的《心经》 ...

末学没有读过相关的文献
从法理上说,此经没有问题,是真经
对于五蕴的翻译,采用的是五阴,这符合秦代的翻译习惯
从个人感觉上,此经符合鸠摩罗什大师的风格,即简洁又细致
发表于 2015-6-2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5-6-3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威灵仙 发表于 2015-6-1 03:55
关于《心经》译本,补充点意见:
罗什译《心经》,学界偏向认为出于玄奘译本之后。
目前最古的《心经》 ...

这里有个问题,罗什是姚秦时人,也就是公元400年左右,百度百科上关于鸠摩罗什的生卒年是公元344-413年,而玄奘是初唐时人,生卒年是公元602年~664年,也即是说玄奘出生时,罗什已经死了将近200年了,那么为什么罗什所译《心经》会出于玄奘译本之后呢?若说是罗什死后弟子再将此心经译本公布,也不至于在死后200多年才公布?

发表于 2015-6-4 0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净杰 发表于 2015-6-3 19:36
这里有个问题,罗什是姚秦时人,也就是公元400年左右,百度百科上关于鸠摩罗什的生卒年是公元344-413年 ...

因为罗什本《心经》是直到《开元录》中,才被归为罗什所译,而由于来源不明确,所以智昇给注为“拾遗编入”。更早的目录虽载有所谓之《般若波罗蜜神咒经》,但具体内容不明,也皆不载译者,只知道可能与《心经》性质相近,由《大品经》中所抄出。我人无妨怀疑该经即是什本《心经》或奘本《心经》的蓝本,但这种怀疑毕竟缺乏证据力。

玄奘以前经录未载是否定罗什本的主因,另外:

1. 什本《心经》文字反多于奘本,颠覆了两人一向繁简有别的翻译风格。

2. 什本《心经》前此未见流通,与但凡同经异译(eg. 《弥陀》《维摩》《金刚》),什本流通性每优于奘本的趋势,也明显不合。

3. 透过文本交叉比对,什本《心经》几可认为是抄自《大智度论》中对《大品》的引文,而奘本《心经》反而能与什译《大品》作逐字对应。亦即奘本《心经》的蓝本疑系直接源自什译《大品》,而现存什本《心经》反而是另行抄自《大智度论》。

不过这个议题还很复杂,而且学界争论的重点,是现存各版本之梵文《心经》,是否全由玄奘的汉文《心经》回译之后,才渐次衍出?有没有梵文《心经》是可以确证为早于玄奘回国年代的?什本《心经》部分,无论对于正反两方,都嫌证据太少,所以少人关心。我以为固然难以完全排除它出现在奘本《心经》之前的可能,甚至难说不是罗什弟子所集,但要说是罗什所译,就过于牵强了。
发表于 2015-6-4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共修道友:
《佛学大辞典》蕴:聚集之意。
四大合成因有蕴,(比如万有引力就是蕴的一种)。有蕴才有万物。
另外,‘法’的聚集成法身。都是蕴的作用。那么蕴从何来?
佛说:蕴从缘有。
若无蕴,则万事万物皆无。
佛教的‘五蕴’指色、受、想、行、识。
五蕴皆空:就是‘色、受、想、行、识’皆空。
这是‘佛境界’参见《文殊师利菩萨说不思议佛境界经》
关于‘诸法无我’,因为所有法的实相是无相、无为、无生、无灭。所以法中无万物,无众生。当然无我。若说法中有我,此为非法,心生故。当然法中也无‘灵魂。
合十
发表于 2015-6-4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威灵仙 发表于 2015-6-4 05:20
因为罗什本《心经》是直到《开元录》中,才被归为罗什所译,而由于来源不明确,所以智昇给注为“拾遗编入 ...

确实对于奘本《心经》的来源也有过疑问,一是玄奘所有译经,除《心经》外,皆是自天竺取经回来后在译场所译,唯《心经》是去天竺前所译,因为在西行途中,玄奘曾自述靠诵念《心经》才顺利走出沙漠;二是玄奘去天竺前应不懂梵文或者对梵文不精通至少未能达到译经的水平,所以在传说中此经是玄奘照顾一老年僧人,老僧人传给他,这个有点故事的性质,可信度并不很高;三是玄奘所译经在文字方面比较忠于梵本,因此显得比较繁复,而罗什虽精通梵文但所译经文却更似中文,文字简洁优美流畅,因此流传下来的更多,比如《金刚经》之译本,什本完全超越奘本,但《心经》之奘本风格,却完全不同于其所译其它佛经的风格,而更像是什本。四,如果罗什在姚秦时确实有译过《心经》,那么什本《心经》这样的经典,以最小篇幅讲最深之大乘佛法,而且文字亦是简洁优美,应该在五代十国以及隋朝即会流传广布,而不至于到唐时由玄奘再译出后才流通。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7 12: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