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431|回复: 2

[专念必生感应录] 示圣光之法语(4)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0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祖师打的比喻,是绝对没有错误的。我们的理解也就要依照祖师来理解了。下面一则:

**上人曰:
欲越一丈之壕者,
应勤于越一丈五尺;
深期往生之人者,
应勤于取决定之信。

**这个也是很有意思了。法然上人很善于打比喻,打的比喻都非常巧妙。「越」是跨越,跳越。一丈宽的沟,你想跳过去的话,你不能说「我就刚好准备跳一丈」,万一失手呢?一闪失的话,噢!掉下去了,那不可以;要跳九尺,那更不行。应该怎么样呢?你平常准备,就按照一丈五来跳,如果一丈五能跨得过去,那一丈对你来讲,就很轻松了。这是一个比喻。

**「深期往生之人者」:深深地期盼着决定往生的人,在这方面是不愿意有任何的闪失。你不能说「我马马虎虎就可以了」,不是的。

**「应勤于取于决定之信」:就是在现生,平生的时候,往生在心中就落实下来。学闻教理,了解法义,对弥陀的誓愿完全的信靠、决定,没有动摇性。这当然都是鼓励我们,要求我们去决定的信顺。

**有人强调说:「要达到某种程度的决定之信才可以往生。」不是这样的。那是一丈五尺,你没有一丈五尺,一丈三尺也可以跨得过去啊!只是说我们不能怀抱这样的侥幸,因为有的人说「如果在信顺方面,信愿不坚固、不稳定的话,这是有侥幸,不确定因素」。我们既然要「深期决定往生」的话,就应当知道:「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你如果平时没有起决定之信,在那里摇摇摆摆的,那就是碰运气了,带侥幸了。到了临终的时候,人家给你开示、引导,发起信愿了,菩萨来迎接了,一块石头落地了,「哎呀!终于来了」。

**我们念佛,等待来迎──每一个人念佛都等待来迎。可是,等待来迎跟等待来迎的心情又不一样。有的人等待来迎,等得很苦恼、很焦急,「哎呀!到底会不会来呀?」这是一种等法;有的人等待来迎,是稳稳定定地在那里等待来迎。我们所谓「决定往生」,就是很稳定的。就像我们坐在车上,我们也等着下车,不可能在在那里担心到站不到站,百分之百会到站嘛!百分之百会到北京。

**昨天净依居士也问我一个问题,她问的问题,往往都有一定的角度。她说什么呢?「只要念佛就可以了吗?怎么到那个时候,她还有业障现前,还有鬼来找她?」她是讲张莲娣居士,说她平时念佛,愿生心也不是很强。

**我说:「念佛,只要念佛就可以,这个是没有问题了。所谓念佛的内容就要有愿生心,这个才叫念佛。如果念佛就是为了求病好,那其实是在念病啊!是念我们的身体啊!那个真正来讲不是在念佛。念佛是念我要去成佛啊!求往生的心才顺,才是真正念佛的含义。」当然,我们的行持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净土法门也好,佛法也好,它是对机的教法。

**比如在往生传记当中,也记载有鹦鹉鸟,它念佛也往生。你说它有什么信愿行呢?它也没有什么信愿行,它不就是念佛往生吗?「自然之所牵」嘛!道理是这样。这个鹦鹉鸟,它也没有愿往生的心,同时,它也没有不愿意往生的心。所以,它念佛就随顺名号的功能和力用往生净土。我们人不一样,我们人的思维很复杂,我们有我们的主观见解,我们不是信阿弥陀佛,就是不信(鹦鹉鸟没有这个);我们不是愿往生净土,就是不愿。所以,为了我们这样的众生,就要讲信、愿、行,这是对治的方法,因为你有不信,才讲信。鹦鹉鸟它无所谓信,那也不必要给它讲信,「哎!你要信啊!」它也听不懂;你说:「你要愿啊!」它也不懂。我们人,因为你不愿意往生,你愿意下一世投胎做人,你甚至不相信有因果轮回、有下一世,或者是你希望儿子如何、孙子如何、发大财等等,才要发起我们愿往生的心,激发信愿,这样的机才相顺了。

像张居士,她主要还是为了她的病,她在最后的几天也会喊,因为她,我也学了不少东西,她喊什么呢?「阿弥陀佛哎,你快点把我接走啊!」她这种喊,跟我们上次讲的姚春琳老居士那种想佛来接就又不一样。她口头上讲的是一样,内心里边想:「哎呀!我现在痛得要命,你怎么让我不痛就好了。」这个时候,哪个人一棍子把她打死了她都干!但是,听说阿弥陀佛接了就不痛了,她就这样讲。好,她一念佛,就是有好处,不痛了。不痛之后,她就干什么呢?又开始打闲岔了,院子里的鸡一叫,她说:「哎呀!某某人哪,那个鸡你有没有喂啊,它都饿了。」她的女儿说:「到这个时候了,你还管什么鸡啊?」然后,好一点,她还给人家作媒,她说:「某某人,哪家的闺女要嫁给谁……」她还在关心这些事情。哎呀!我妹妹听了,心里就很不高兴,说:「到这个时候了,你还关心东家长、西家短,这些所有的事,你就一抹布把它抹掉,就干净了,你只管念佛去往生!」她听她这么讲,「是是是!」她内心里边就不是这样。这样的心,就没有力量,弱。这样跟佛的心光不容易感应。所以,她虽然在那里念佛,鬼还照来。她没有入弥陀光明的摄护不舍,这是她的业力显现。不过,鬼一来,她就又警惕了,觉悟了,鬼一来,她马上又念起来了。哇!那个时候,她的心就有抵抗性了。她用什么心?用这个佛号来挡它,哎!一念,阿弥陀佛的光明就出来了,鬼就在外面不能进来了。所以,如果以她来讲,如果愿生心很真切的话,那不要等到临终我们来助念,那决定在没落气之前,佛就来接她去往生了。所以,还把我们这一车师父,让我们冒着酷暑跑去助念。不过还是功不捐,让她达到好的效果。她是在中阴身当中,听到开示,发起愿往生心的。那时候她想到:是啊!这个时候管鸡也管不上了,讲话人家也听不懂,作媒婆也没有什么意思了,还是到净土去吧。
所以,平时的信愿很重要。
净依居士又问了第二个问题,她说:「我们现在讲愿往生,现在身体很好,讲愿往生、愿往生,到后来我们自己有病痛的时候,是不是也会像她一样,就只求病好,就不想往生了呢?如果到那个时候的话,那岂不是又完了?」
这也是个问题啊!身体好的时候想往生,到时候又不想往生了。
其实,如果真愿往生的人,不会存在这个问题。如果到那个时候不想往生,现在也是在做样子给人家看。她说:「那我不知道啊,到时候万一不能往生呢?」我说:「那不存在。」你真愿往生,到时候就越来越愿意往生,越来越想往生,前面我们学过了嘛,「体力日减,喜往生之期渐近;余命夜促,知娑婆之离不远」。就好像肖居士要去北京看她女儿,坐上车,讲她的愿心──当然,她去看女儿,母女的情感,当然很愿意去了。但是,坐上车之后,她也不需要每分每秒都记得说「我要到北京看女儿,我要到北京看女儿」,看女儿的心落实了、放松了,她还可以看看风景。
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我们一心归命于南无阿弥陀佛,反而这颗心安稳了,我们可以抽点时间来照顾小孙子,把我们的工作安排得有条有理。如果没有安稳的话,那就很紧张了,反而做世间的事情也没有稳定性。所以,有很多怀有自力心态、不了解有弥陀誓愿仰靠的人,他就很紧张。为什么呢?想去北京看女儿,但是车还没坐上,当然很着急啊!买票啊,托人找关系。我们一旦乘上弥陀的誓愿,反而很轻松,有一份安详在当中。这个不叫放逸,这是有一份安详。当然,我们还是念佛。同时,这个车也让我们心中很稳定,不是说我们每时想到,仰凭弥陀本愿的人,每声每句都完全具足回向发愿心,「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口称南无阿弥陀佛,就是为了往生。
如果不是这样的念佛,他心里紧张,他每天一定会坚持说:「我这个念佛的功德,我还要回向……」每一堂课要回向,甚至每天要回向很多次(都不必!),因为他是靠这个来提醒自己,「我是要求往生的」,他这样反复地提醒自己,也反应了他的一种怯懦、不稳定的心态。如果已经非常稳定地坐上了车,你就是百分之百,这趟车就是去北京的,你还要提醒干什么?「哎呀!车长,你别开错啊!别开南京去了,我是去北京的。」提醒车长,提醒同伴,提醒自己,这些都不必要。这个是百分之百,「如是我闻」,就是这么回事情。所以,我们是一种很安定的心去念佛。
同时,我们现在是这样的心,如果越来越靠近北京了,过了天津了,肖居士心里就开始:「哎呀!快了,就要见到我的宝贝女儿了。」因为过了天津就离北京不远了;好了,又进了北京城了,播音员就说了:「还有二十分钟就要到站了,请旅客们拿好自己的行李,准备下车。」这个时候,你的心就更加的踊跃,更愿意要到北京了,不可能这个时候反而说:「我不愿意下车了。」不存在!
我们愿往生净土的人就这样,我们现在念佛,就是乘上了六字名号的车,到我们临终的时候,阎罗王就化身为美丽的播音员:「某某凡夫众生,人生的列车快要到站,极乐的净土就快要现前了,现在请你带好行李,向阿弥陀佛报到。」你要下车了,结果得了病了,什么肝癌、肺癌、直肠癌、淋巴癌了……都来了,没关系!「得病患偏乐」,你就高高兴兴地把行李拿下来,就等着火车靠站,一开门,马上下去,啊,亲友相见,庆喜何极。所以,越到这个时候,我们的心应该是越踊跃,越加的势不可挡。
我这么一讲,她听到,「对对对!是这样。」因为这是我们心中最盼望的事情。
贪与厌
果然还有人到那个时候说,「阿弥陀佛来接引了,还放不下小孙子,还舍不得银行里的存款单,还舍不得自己的房子,舍不得自己的公司……」这些很明显,没有真实愿往生心。这些东西──我觉得这些人,真的是!你贪心,好不好呢?贪心有人讲不好。贪心其实很好,贪心要有点智慧就好,要贪大的,贪清净,不要贪染 污;贪大的,不要贪小。你想发财吗?对啊!你成为阿弥陀佛就好了,没有谁的功德法财大过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是黄金为地啊;我们就是要贪乐,我们都愿意乐,不愿意苦,对不对?你贪乐──贪极乐之乐就好了。你贪心都不会,只能贪小的,「哎呀!我只愿意喝杯茶,只愿意在这个人世间追求这一点点……」这个是不够的。要贪爱功德,贪爱法乐,贪爱无上菩提果。虽然是贪,不名罪过,唯是功德。



 楼主| 发表于 2015-1-10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净土宗又讲「厌」,「厌」本来是一个不好的心态,厌是厌恶、憎恨。可是,在我们净土宗里边讲厌,厌离娑婆,像在《观经》当中讲的韦提希夫人,他就是「不简亲疏,总皆顿舍」,「唯愿世尊教我观于清净业处,我愿往生,不乐此阎浮提浊恶世也,愿我未来不见恶人,不闻恶声」,她连皇宫这样的一个地方、国太夫人这样的一个身份,她都不要了;她的亲生儿子,「哎呀!没意思!要拿刀向我」,也不要了。她完全都放下了,对这个世界确确实实厌离了,也是太够了!所谓「厌」是厌什么呢?善导大师就讲了:不善三业、娑婆世界所有的一切,通通厌舍,把它看透了,这是欺骗我们、诳惑我们的恶知识,让我们生生世世在里面流转,没有出来。所以,这样的心,不仅没有罪过,而且有功德。如果没有厌离心,那决定没有往生净土的欣慕心了。
发表于 2015-2-10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7 13: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