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524|回复: 1

[专念必生感应录] 示圣光之法语(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8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示圣光之法语(3)                                    南无阿弥陀佛。法然上人全集第463页,我们继续学习示圣光之法语,倒数第三行:

上人曰:
法然之念佛与彼阿波介之念佛,全同也。
若以为有所不同者,
无全不知念佛之义也。
如以锦绣包黄金,与以蒿苞包黄金,
同是黄金也。
彼阿波介亦思蒙佛救度而念南无阿弥陀佛,
法然亦思蒙佛救度而念南无阿弥陀佛;
彼此更无差别也。

这一段跟前面讲的意义是一样的。法然上人拿自己作比喻,可以讲这几段文读下来是很感人的。所以,菩萨示现,为了悲悯我们这样的苦恼众生,所说的话都很恳切。

法然的念佛和阿波介的念佛完全一样。阿波介是当时的一个人,译者注译得很清楚,阿波介是恶逆、邪见之人,他造恶、造逆罪,有大邪见,后来归依法然上人,成为热心的念佛人。就拿这么一个最下等的根机,法然上人说:「我跟他念佛是一模一样,没有不同。如果认为有所不同,这是完全不知念佛之义」。

我们很多人都完全不知念佛之义。不要说是法然上人了,就是一般的师父坐那里,「哎!大和尚念佛跟我们就不一样。师父就是师父,念佛就是不一样。」

还有人问我说:「师父!法然上人念佛和阿波介念佛,果然就一样吗?是因为法然上人谦虚吧?真的是一样吗?」那你们说是不是真的一样?真的一样啊?你胆子这么大?你敢讲法然上人念佛跟阿波介念佛一模一样,会不会有点对不起菩萨?大势至菩萨念佛跟你一模一样?法然上人是大势至菩萨再来啊,他念佛跟你一模一样吗?

下面打了一个比喻:

「如以锦绣包黄金」:通过这个比喻就很好懂。「锦绣」就是的锦缎、刺绣,杭州、苏州这一带产这些。用一块锦绣包一块黄金,和拿蒿苞──蒿苞是什么呢?类似残败的荷叶,就是很破败的东西,破碎布,破树叶,这些污秽不干净的这些东西,不那么华丽漂亮,没什么价值的东西,包一块黄金。虽然包装物不一样,但是被包装的东西是一模一样的,「同是黄金也」。黄金的价值,不会因为你是锦绣包的,黄金的成色就更高一点;那个是蒿苞包的黄金,就不够黄金的价值──不是这样的。

这个比喻说明什么呢?作为上人来讲,上人有智慧,心地清净,有修行,有德行,心就好像锦绣一样,比较柔软、比较清爽;我们的心比较邋遢,像蒿苞一样。可是,我们念的这句六字南无阿弥陀佛,都是黄金的功德。所以说,不管是什么样的心来念佛,我们取的是黄金的功德,这个包装物就要弃掉了。不管是锦缎也好,还是蒿苞也好,到净土去,这些都通通带不去,到那里这些都没用。

所以,我们在这里念佛,比如说,出家人、在家人,从外表的包装就不一样,人们都会说:「出家人念佛尊贵!」其实,出家的身份到极乐净土去,也没有用;在家的身份,也丢掉没有用。所以,出家、在家没有区别。我们往生,就是依六字名号的功德去往生。比如说这个心清净了、不清净了,烦恼多了、少了,妄念有了、无了……这个都是要丢下来的。这些就像衣服一样,衣服都是要放弃在这个地方的。你在这里穿再华丽的衣服,也穿不到极乐净土去。一到那里去,你从莲花里边一化生,菩萨法侣挟着法衣来,给你一披,你就穿上了。所以,这个要看得清楚。

如果有的人──中国有一句成语叫做「买椟还珠」:一颗珍贵的宝珠,用一个很漂亮的盒子装起来。但是,这个人不识货,买回来之后,他看到盒子这么漂亮,「这个价值无比」,然后,把里面非常名贵的大珍珠还给人家了。

往往我们看到别人念佛的时候,就是这样的心态:「哎呀!某某念佛很尊贵啊!很难得啊!」他不说他念的六字名号尊贵难得,他认识不到这颗宝珠。他说:「你看,他多会修行,像他这样子才可以往生。他会诵经,他有智慧,他有修行,他才可能往生。」你看到的就是这个包装盒,你没有看到包装盒里面这颗大珍珠,结果你取的是什么呢?「我要取他的样子,我要像他那样子」,心里没有仰靠弥陀的誓愿,没有专念弥陀的名号,宝珠就丢掉了,这样很可惜的!这个包装盒都是要丢掉的。

我们怎么办呢?我们也不要花很大代价去选那个包装盒,我们没有力量。包装盒是要花钱买的;这个珠子是白送的,你拿到这个珠子就可以了。与其去羡慕人家的外边的包装,不如把真实的黄金功德取在手中。

所谓的往生,就是凭靠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而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获取名号的功德,当下一念的转换,往生就在名号当中。

而我们现在的种种的心念,都是要丢掉的东西,到我们离开娑婆的时候,这些都自然而然断根了,都没有了,以六字名号之力,斩断我们烦恼的根系。如果没有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些种种的心念、杂业烦恼,会牵扯我们去六道轮回。而现在不一样了,因为我们有六字名号的宝剑,所以,走的时候这些自然而然都带不去。既然如此的话,我们何必把我们的时间、精力浪费在这些没有价值的事情上面呢?所以,才讲「是什么身份,什么样的根机,你就以什么身份、状况来念佛」,这样才是智者。

我们也曾经打过这样的比喻:比如说现在天气很干热,大家很渴,渴得要死了。这个时候有人施水来,用水来救我们,甘露一样的水。我们都会拿我们的碗来接水。有的人拿的是比较漂亮的碗,有的人没有漂亮的碗,只有一个半破的碗。我们不管是破碗也好,还是一个金碗也好,还是银碗也好,这个都不管,我们只要拿碗去接水喝,这个才最重要。结果,都不是在接水来喝,而是在比较哪个碗好,「哎呀!你看,我这个破碗装水,喝了怎么能解渴呢?」然后把水放下来,想怎样去取一个好碗,这样的话就耽误时间了。

这个比喻是什么意思呢?这个碗,代表不同人的根机,比如说出家人有智慧,他有修行,他就是一个比较好的碗。那我们一生下来就是一个破碗,你能换成一个好碗吗?你换不了啊!不如就以你这样的身份,来取六字名号的法水,喝下去,你就往生决定。

我们很多人不是的,「哎呀!我修这个、修那个,修清净心啊……」你没有清净心,你是染污心(染污心就是破碗,清净心就是好碗),不必换个碗来装水,现在就装水就好了。而且也因为我们念佛的缘故,这个自然也就改变了。

我们在这个世间所看到的,比如说凡夫与凡夫之间,大概都有一些修行上的差别,「他修行好,他不好;他有智慧,他没智慧;他会诵经,他不会诵经……」可是,如果以成佛往生来讲,这些都谈不上。所以,我们的眼光如果看到这里,都是没有见到本质。

像我们在地上所看的树,就有高有低,四尺高,四米高,四丈高,然后小草四寸高,一寸高。如果在太阳的那个角度,太阳的光来照到地球的植物的话,它没有高低的分别,它同时照到了。我们站在阿弥陀佛救度的角度来看,凡夫所谓的修行的差别,毫无差别,一点点都没有。

下面上人继续讲了,为什么一样呢?前面打了一个比喻,下面就讲教理:说阿波介,他心中亦是思维他是造罪凡夫,是恶劣、邪见之人,他是靠阿弥陀佛救度而念南无阿弥陀佛,以这样的心来称念,我法然也是如此。所以,彼此更无差别。我们都是如此,来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下面一段:

上人曰:
我是无用之男也,
十恶之法然念佛欲往生也。
又,愚痴之法然念佛欲往生也,
一文不通之愚人之念佛与法然之念佛,
全无不同也。

真的让我们非常的感动。我们一般的人都会掩饰自己,稍微有一点名望,人家如果说他是十恶,说他愚痴,那像挖祖坟一样,马上脸红脖子粗了,非常不高兴。菩萨无我,「众生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上人就说:我是没有任何用处,没有任何利益,就这么一个普通的男人,我是十恶的法然,不过是念佛愿生净土;是愚痴的法然而念佛愿生净土。

我们众生本来就有这样的分别心,就认为说:「我某某念佛才尊贵的。」祖师、大德、菩萨降下尊贵的身份说:「我念佛跟你一模一样。」彻底扫除我们的疑心。如果在这个地方,还不能当下信入,不能完全的信顺,还觉得念佛有彼此的话,那就太对不起祖师的示现了,太对不起大势至菩萨这样的给我们──叫眉毛拖地,老婆心切。眉毛都拖到地上给我们讲:「哎呀!真的哎,念佛是这样子的。这样念佛去往生。一文不通的愚痴之人念佛跟我法然毫无不同。法然念佛决定往生,你念佛决定往生!」

我们很多人往往不是这样,把自己的身份拔高,「我这样念佛差不多,你那样可能不行!」这样大家看到你像高不可攀的明星一样,「就你能往生,我们通通都没份了」。祖师、菩萨示现都是为了众生的利益。像善导大师也一样的,说「我等愚痴身」,善导大师是弥陀化身,他说他「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常流转」,又说是「愚痴身」。

上人曰:
我是无智之身也,
我是破戒之身也;
虽然,依弥陀本愿,
口称念佛之力,
可遂决定往生也。

我是没有智慧的破戒之人,虽然如此──我们一般人到这里就开始在那里悲叹了,「哎呀!这怎么办?」虽然说是无智破戒之身,但是,「依弥陀本愿,口称念佛之力」,可以达成,「遂」就是达成我们的愿望,决定往生,毫无动摇。「口称念佛之力」有什么力量呢?这里也不是说念佛有什么「之力」,因为我们口称念佛,只不过是动口发声,「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你看,就这么大的力量。这有什么力量呢?这个力量连种黄豆都种不出来,这个力量这样子,没有力量。这个是讲它很简单,念佛就是如此,口称念佛就可以了。

以我们凡夫这边看,毫无任何力量这样的念佛,之所以可遂决定往生,是因为背后有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所以,「口称念佛之力」是显示它极其简单容易,只是动口发声,称念弥陀名号,以此微弱之力,就可以往生净土。所以,在「二河白道喻」里边,善导大师说水火是深无底、宽百步、南北不见边畔,那样的汹涌,那样的宽,那样的长,而中间的白道极为狭窄,只有四五寸,说明什么呢?说明我们在烦恼浊恶的世间当中,我们的贪瞋烦恼非常广大无边,我们真正的修行的力量,我们真正愿往生的心,其实,只有那么一点点──这一点点就够了,这一点点就往生了。为什么?是愿力之白道,乘彼佛的愿力的白道,决定往生。

那天我们在讨论说:「这个愿力的白道,应该是宽广的白道,应该是平平坦坦的,像一千个彩虹一样,飞越过去了,很宽大才好!」当然,它有宽大的意思。但是,这里善导大师说很狭窄,有他特别的意味;如果很宽大,甚至凌空飞过去,那就是圣道门了,圣道门不沾贪瞋的水火啊!以我们来讲,那样就不能安心了。我们就是在贪瞋水火当中,时刻可能会被贪水所侵害、被瞋火所燃烧,有白道的保护,虽然很狭小,虽然只有这么一点点,仰靠弥陀的誓愿,决定往生。这样,我们听起来就非常的安心、稳定。   待续


发表于 2015-1-8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9 05: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