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754|回复: 49

[专念必生感应录] 释尊既然劝导一向专念,为何又说三福九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专题辨析: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不同于日本净土真宗!

问:既然一向专念都可以往生,为什么还有三福九品

简答:
    看了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就知道,三福九品是针对自力修行者的方便说,喜欢自力功夫的,就按照他的喜好一步一步往上爬。舍去自力直接坐电梯的,就一个按钮直接到顶峰。
   这个电梯按钮就是指“一向专念南無阿弥陀佛”。

   专念南無阿弥陀佛的人如果懂了念佛往生的道理,也不会担心念佛时间少或念佛数量少而排斥三福九品,但也不会执着三福九品,这样就会很安心的念佛,而随缘做世间的事情。

   所以专念南無阿弥陀佛的人,其实更容易做到金刚经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在随缘做善事时,也更容易做到三体轮空,因为根本不需要贪着念佛之外的其他功德。

    佛力譬喻:http://www.foyaojiuni.com/foli/

   南無阿弥陀佛。

注意:链接:当强调“一向专念南無阿弥陀佛”时,这句话并没有否定持戒

——————
善导大师: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善导大师:除此正助二业,其他众行虽名是善,通名杂行。
注意:须善会其义,非排斥其他善行,只是其非往生之行而已。若将其作为佛子份内之事,不以为往生之业,则非杂行

进一步说明,持戒也好,孝顺父母也罢,是佛弟子的分内之事,但还不是往生正因。


——回帖引用————

“舍”是相对正定业而言,明白吗。

善导大师把正助二行之外,通称杂行,这也是相对正定业而言,明白吗?

所以其他法师在开示正定业文之时,特别加了一个解释:(须善会其义,非排斥其他善行,只是其非往生之行而已。若将其作为佛子份内之事,不以为往生之业,则非杂行)

——————

【善导大师楷定五种正行】

五正行即:1、读诵正行(专读诵净土三经)、2、观察正行(专观察极乐依正庄严)、3、礼拜正行(专礼阿弥陀佛)、4、称名正行(专称弥陀名号)、5、赞供正行(专赞叹专供养阿弥陀佛)。

【善导大师分五正行为正定业和助业】
五正行中以称名正行为正定业,其余四种(读诵、观察、礼拜、赞供)为助业。

【善导大师把五正行之外通称为杂行】
除此正助二业,其他众行虽名是善,通名杂行。(须善会其义,非排斥其他善行,只是其非往生之行而已。若将其作为佛子份内之事,不以为往生之业,则非杂行)

【善导大师判杂行者千人中难得三、五个往生】
若欲舍专,修杂业者,百时希得一二,千时希得三五。

【善导大师:为什么杂行者往生概率这么低】
何以故,乃由杂缘动乱失正念故,与佛本愿不相应故,与教相违故,不顺佛语故,系念不相续故,忆想间断故,回愿不殷重真实故,贪瞋诸见烦恼来间断故,无有惭愧忏悔心故。

【为什么正定业必得往生】
善导大师《往生礼赞》云:「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又云:「但使专意作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
《法事赞》云:「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楼主| 发表于 2015-1-2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心如是 发表于 2015-1-2 18:22
善导大师传法时,屠夫卖不出去肉,便起杀害大师之心,结果一见大师宝像,却吓得跪倒,善导大师何时说过不用 ...



善导大师: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一向专念 = 不要持戒? 非也
一向专念 = 不修三福? 非也

上面善导大师说的一向专念,哪里有劝我们不要持戒?

一楼发帖说的一向专念,哪里有劝读者不要持戒?
所以,不要自己瞎理解,乱理解。自己的理解问题,偏要往别人身上推。


点评

弥陀大悲普度众生,只能用弘誓愿力。要不完成不了这个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2 20:07
发表于 2015-1-1 20:4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5-1-2 0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善光 于 2015-1-2 06:50 编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南无阿弥陀佛

以下思维和探讨,愿与师兄们共同切磋琢磨

合十感恩

看了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就知道,三福九品是针对自力修行者的方便说,喜欢自力功夫的,就按照他的喜好一步一步往上爬。

按照三福九品的次第不断增上,这是自力,但同时也没有离开佛力加持
因为这是佛陀开示并且教导众生的,否则众生也无从知道修行的次第和方法,也就无从修行,
再者,佛菩萨不舍众生,只要众生有心修行,佛菩萨随时随处都会给予方便和护持
(可以参考阿弥陀佛48大愿及《地藏菩萨本愿经》嘱累人天品第13)

所以这既是自力修行,但同时也没有离开佛力加持
如同经中所讲,一切菩萨修行成佛皆离不开佛力加持


舍去自力直接坐电梯的,就一个按钮直接到顶峰。
   这个电梯按钮就是指“一向专念南無阿弥陀佛”。

进入电梯、按下按钮,或者一向专念南无阿弥陀佛,这是不是也算作自力呢?

再者,无量众生心,所以无量义
这里的“专”念,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和做法
有人只念“南无阿弥陀佛”,不念其他的佛菩萨,也不读佛经明白事理
有人摒除世俗烦恼、欲望和种种干扰,专一其心,精进修持并且深入经藏,了解并且忆念净土或诸佛菩萨本愿,与诸佛菩萨相应,以菩萨心行菩萨道,转化凡夫心和凡夫业障

有人口念弥陀心清净,慈悲平等利益有缘;有人口念弥陀心散乱,念念不离贪嗔痴
所以,虽然佛菩萨平等不二救度一切众生,但是众生还是会有自业或者自力的差别

   专念南無阿弥陀佛的人如果懂了念佛往生的道理,也不会担心念佛时间少或念佛数量少而排斥三福九品,但也不会执着三福九品,这样就会很安心的念佛,而随缘做世间的事情。

这里需要分两方面来看待

如果是对于累世善根深厚、善性具足的人来说,自然是会如此

而如果是对于业障习气深重,即使出现恶念、恶行或邪知邪见也无法反省自察的人来说,
那么就会随顺自己的业力而造恶或者不断结下恶缘,却自以为能够往生净土、有净土作保障而无所畏惧,
不畏惧恶念、恶行所带来的恶果,随意造作恶业或者发表邪见或者伤害他人及众生

这也是无量义经中的教导,无量众生心,所以无量义,所以得果得道各各不同
  
所以专念南無阿弥陀佛的人,其实更容易做到金刚经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在随缘做善事时,也更容易做到三体轮空,因为根本不需要贪着念佛之外的其他功德。

对于众生来说,或者对于初学者来说,贪着功德是难免的,
极乐净土正是以功德利益来吸引众生远离五浊恶世、精进修行、不断增上、直至成就佛道的善巧方便

试想,众生想要往生净土难道不是因为贪着净土的美妙和功德吗?
全心依靠佛力加持而希望自己不用努力,这难道不是因为贪着佛菩萨的功德吗?

所以,是真的“无所住而生其心”?
还是无法察觉自己的贪着之心?或者是不能真心面对自己的贪着之心呢?
这是需要我们好好思维并且真心面对的

再者,修行有次第
对于初学者来说,就是应该断恶修善、执善而行善,
应该择善固执,而不是随顺累世的业力及习气不断造恶却不自知、不自察
对于已经明辨一切善恶,并且已经断除一切恶,修行一切善,并且准备普度一切众生的进阶修行者来说
则应该超越一切善恶两边的对立分别和妄想执着,应该无住生心、随顺因缘慈悲平等教化一切善恶众生

所以,无住生心是大乘菩萨的甚深心法
对于尚且不能明辨善恶、又没有断恶修善的初学者来说,无住生心是超越次第的甚深佛法
众生很容易因为自己的深重的累世业障而产生误解,增长恶业及邪见,或者因此而受到严重的非人干扰或魔扰

可以参考下面的佛经教导:若恶业多厚者不得即学禅定、智慧,应当先修忏悔之法~占察善恶业报经
若恶业多厚者,不得即学禅定、智慧,应当先修忏悔之法~占察善恶业报经

  善男子!若未来世诸众生等,欲求度脱生老病死,始学发心修习禅定、无相智慧者,应当先观宿世所作恶业多少及以轻重。

若恶业多厚者,不得即学禅定、智慧,应当先修忏悔之法。所以者何?

此人宿习恶心猛利故,于今现在必多造恶,毁犯重禁。以犯重禁故,若不忏悔令其清淨,而修禅定、智慧者,则多有障碍,不能剋获。

或失心错乱,或外邪所恼,或纳受邪法,增长恶见。是故当先修忏悔法,若戒根清淨,及宿世重罪得微薄者,则离诸障。

例如有人完全依靠佛力念佛求生净土,而放纵自己吃肉、不戒杀食素,也不行十善业
那么杀生吃肉者或造恶业者会不会因为念佛了,就不用受到债主的报复和干扰了呢?
当受到干扰和报复的时候,还能不能一心念佛了呢?
还是烦恼不断、身心不安或者疾病不断、到处找医生看病呢?


虽然极乐净土也接受造作恶业的众生,但却是下品往生
下品三生的众生皆是生前没有因缘听闻或者信受佛法(这也说明业障非常深重),
只有在临命终时才值遇或者信受善知识,进而能够听闻大乘佛法或者听闻阿弥陀佛本愿功德,因此发愿或念佛往生净土。
往生净土之后要在花苞之中,很久、很久才能等到花开,而且花开之后仍未见佛,见到的是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因为听闻菩萨演说大乘甚深法,因此而能发起无上菩提心(逐渐提升品位和次第)

可以参考之前的帖子:【思维探讨】极乐世界三生九品和修行次第

以上是简单的解析和说明,与师兄们共同思维和探讨

合十
感恩诸位师兄
感恩诸佛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5-1-2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对于往生这件事情,只有弥陀愿力的救度。对于往生没有增加和减少。仗船力故,没有穿的华贵者能登,穿的破者不能登。都能登。

源头在佛那边。
发表于 2015-1-2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说仗着弥陀救度之力,可以妄为,显然也是偏解,因为凡夫的心,由于源头在佛那边,凡夫的反省也是来自佛的功德本愿力,是他力令人渐渐收摄,即便业力深重难转,毫不影响往生这件事,因为佛光是无障碍光明。无疑无虑 。
发表于 2015-1-2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善光 于 2015-1-2 10:39 编辑

能够对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生起信心,这是非常好的,深心随喜
其实往生到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并不是修行的终点,并不是往生极乐净土就成佛了、就不用再修行了
而是往生极乐净土以后,可以远离众苦和众多恶缘,可以快乐的学习、快乐的种植善根、增长善根、成熟善根

经中讲,娑婆世界的人道最适合修行,
因为不至于太苦,不会像地狱众生念念都是苦,被苦所淹没,无心也无力想其他事情
也不至于像天道的众生,太过享乐和放逸,而失去精进修行的发心

所以我们应该珍惜人身,戒慎恐惧、不造恶业,而且精进修善、增长善根,逐渐发起慈悲心,进而生起菩提心,
随缘利益众生,命终求生极乐世界,见佛随佛学佛

如果在娑婆世界这样的环境之下都没有生起大悲心、发起菩提心,
那么到了极乐世界在多乐少苦的情况下,想要发起慈悲心或者菩提心无疑会更难或者需要更久

所以在维摩诘所说经中讲,娑婆世界修行一生,胜过在其他佛国世界百千劫修行? ~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其实是甚深菩萨次第的佛经,是教导菩萨行者发起普贤心、回(深)入众生界,以普贤行普渡众生的

有师兄讲,这段经文说明在娑婆世界修行更难,所以才更加要往生极乐世界,这样说其实也没错
而另外还有一点,也就是说要趁着现在,我们仍然在娑婆世界的时候,要好好珍惜,精进修行,不要蹉跎、浪费光阴
在阿弥陀佛48愿中讲,他方世界(包括娑婆世界)的菩萨行者只要听闻阿弥陀佛的名号就能不退转的行菩萨道,而且能够得到甚深利益、成就无量功德

只要听闻或者称念阿弥陀佛,尚未往生就已经可以得到如此利益,
更何况是以甚深慈悲愿力从极乐世界回返娑婆、乘愿再来的发起普贤心的普贤行者或者受持法华经的法华行者?
这样的菩萨行者更加不会退转、而且也会更加不可思议

所以,既然我们已经学佛,而且已经听闻阿弥陀佛的名号和极乐净土,并且称念阿弥陀佛、发愿往生极乐世界,那么就应该发愿上品上生,尽己所能按照上品上生的条件来努力,这样才不会浪费时间,才能快速见佛随佛学佛,也才能快速利益众生、快速成就(佛道),以报无上佛恩


以上与师兄们共同思维探讨,并共勉!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5-1-2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5-1-2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5-1-2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5-1-2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5-1-2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5-1-2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心如是 发表于 2015-1-2 18:15
善导大德以三福为正因、九品为正行。你这就是割裂善导大师的教诲,就是标准的邪说

善导大德以三福为正因、九品为正行? 你把原话摘录出来看看?
且看什么是正行、正定业:

善导大师《观经疏》节选:行有二种:一者、正行,二者、杂行。
言正行者:专依往生经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一心专读诵此观经,弥陀经,无量寿经等;一心专注思想观察忆念彼国二报庄严。若礼,即一心专礼彼佛;若口称,即一心专称彼佛;若赞叹供养,即一心专赞叹供养;是名为正。

又、就此正中,复有二种:一者、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若依礼诵等,即名为助业。除此正助二行已外,自馀诸善,悉名杂行。”

弥陀化身善导大师判正行、助行和杂行,专修念佛为正定业必定往生,杂行稀有往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1-2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心如是 发表于 2015-1-2 19:03
是你不知死活,仔细看清了

善导大师全集节选

这里是善导大师对三福的解释,但这里有说正因、正行吗? 还是你自己把这几句话判为正因、正行?
在三福后面,观经结尾,释尊说: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善导大师解释此文: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楼主| 发表于 2015-1-2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心如是 发表于 2015-1-2 19:19
这么大的字,你看不明白?你要人舍弃三福,九品,你想干什么?

言欲生彼国者.标指所归也.言当修三福者 ...


“舍”是相对正定业而言,明白吗。

善导大师把正助二行之外,通称杂行,这也是相对正定业而言,明白吗?

所以其他法师在开示正定业文之时,特别加了一个解释:(须善会其义,非排斥其他善行,只是其非往生之行而已。若将其作为佛子份内之事,不以为往生之业,则非杂行)

——————
【善导大师楷定五种正行】

五正行即:1、读诵正行(专读诵净土三经)、2、观察正行(专观察极乐依正庄严)、3、礼拜正行(专礼阿弥陀佛)、4、称名正行(专称弥陀名号)、5、赞供正行(专赞叹专供养阿弥陀佛)。

【善导大师分五正行为正定业和助业】
五正行中以称名正行为正定业,其余四种(读诵、观察、礼拜、赞供)为助业。

【善导大师把五正行之外通称为杂行】
除此正助二业,其他众行虽名是善,通名杂行。(须善会其义,非排斥其他善行,只是其非往生之行而已。若将其作为佛子份内之事,不以为往生之业,则非杂行)

【善导大师判杂行者千人中难得三、五个往生】
若欲舍专,修杂业者,百时希得一二,千时希得三五。

【善导大师:为什么杂行者往生概率这么低】
何以故,乃由杂缘动乱失正念故,与佛本愿不相应故,与教相违故,不顺佛语故,系念不相续故,忆想间断故,回愿不殷重真实故,贪瞋诸见烦恼来间断故,无有惭愧忏悔心故。

【为什么正定业必得往生】
善导大师《往生礼赞》云:「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又云:「但使专意作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
《法事赞》云:「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楼主| 发表于 2015-1-2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心如是 发表于 2015-1-2 18:35
中辈中行中根人        一日斋戒处金莲
             孝养父母教回向        为说西方快乐因
           ...

善导大师:除此正助二业,其他众行虽名是善,通名杂行。注意:须善会其义,非排斥其他善行,只是其非往生之行而已。若将其作为佛子份内之事,不以为往生之业,则非杂行


进一步说明,持戒也好,孝顺父母也罢,是佛弟子的分内之事,但还不是往生正因,说的够明白了吧。



点评

感恩师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4 08:51
 楼主| 发表于 2015-1-2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心如是 发表于 2015-1-2 19:38
呵呵,观经的三福九品你都舍了,直接把观经割裂,你还振振有词,这会你知道标出舍字的引号了,不给你下棒 ...

标引号是突出这个字,你想的太多了,你自己没搞清楚,还给别人棒喝?

观经有方便,有真实,大部分人搞不清楚方便和真实。

试问,某个人只有机缘看到《佛说阿弥陀经》,而没有机会看到《观无量寿经》,他是不是找不到修行方向了(因为阿弥陀经没有定善、三福散善嘛),是不是无法往生了?

当然不是,如果某个人只有机缘看到《佛说阿弥陀经》,他照样往生,因为《观无量寿经》的宗旨是劝导一向专念,而阿弥陀经正是专门教导一向专念的佛经,没有方便,只有真实。

点评

对了,大师兄,上次吉祥梦验,半空中浮现好几个大乌龟,看来是说的归来,开始以为是债主呢,后来觉得是感应,是呼唤归来,专念佛名真的很好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2 22:50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5-1-2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5-1-2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听善导大师的。
发表于 2015-1-2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常兴 发表于 2015-1-2 18:47
善导大师: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一向专念 = 不要持 ...


弥陀大悲普度众生,只能用弘誓愿力。要不完成不了这个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9 05: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