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820|回复: 0

[佛教经藏] 没有学习般若法门能不能成就?— 索达吉堪布讲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30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节选自《般若摄颂》浅释
虽然真正般若波罗蜜多的境界,我们凡夫很难想象,但也可以寻求。
如果你没有学这样的般若法门,能不能成就呢?非常困难。
世说尽其有名法,普皆离生真实灭,
唯得无死妙本智,故名般若波罗蜜。
    如果有人问:无分别智慧所得到的是什么?我们可以这样回答:其实,真正的无分别智慧就是佛陀的智慧,而这样的智慧我们每个人都能获得。
    颂词则说:世间上所有通过语言文字,或名称来表达的轮涅所摄的万法,也即从色法到一切智智之间的所有法,它们在胜义中皆远离产生,也远离所谓的灭亡。这一点以中观理证观察、分析时就会明白。在名言中存在的柱子、瓶子等法,它们是自生、他生、共生,还是无因生?这样观察之后,就能发现它们的本体根本就不存在,也即无生。如果没有生,那灭也不可能有。若长期安住这样的境界,就决定能获得永不退失的佛的无分别智慧,也即能现前如甘露般无生无死的微妙本智。这样的境界至高无上,谁证悟它就是所谓的般若波罗蜜多。
    可见,真正的万法实相,就像龙猛菩萨《中论》中所讲的一样:诸法实相者,心行言语断,无生亦无灭,法性如涅槃。”意思是说,一切万法的真如实相,以语言来说也没办法,也不可能用心来思维,或以其他表示法来诠表。那它是什么样呢?它是无生无灭的法性,跟所谓的涅槃一样。虽然诸法真如本来如此,但千千万万迷茫众生都没有通达,所以他们在寻找如彩虹般的世间八法时就很伤感。真的,我是这样,我身边的很多人也是这样。在这个世界中,我们可以说是漂泊者、迷茫者和流浪者,故什么时候回到心性本来面目的家,就成为大家的共同渴望。所以大家一定要懂得,在这个世间上所有以名称可以宣说的法,其最终结论就是无生无灭,并没有任何一个法真实存在,而这就是最深、最微妙之法。《大般若经》云:“若学般若波罗蜜多,于诸学中最胜第一,为妙为微妙,为上为无上,无等无等等!”
    虽然真正般若波罗蜜多的境界,我们凡夫很难想象,但也可以寻求。在座的道友,有些可能是菩萨来到人间,他们以凡夫相来度化众生;有些则是真正的凡夫俗子,自然在这个世间就要受各种各样的苦,那这种人就有必要对空性法门进行闻思,而且闻思的时间越长越好。但有些人的缘分不够,刚开始对空性法门很有信心,但慢慢慢慢信心就退了,行为也不如法了;而一旦离开闻思,前途就很渺茫。就像铁在火中时是火红、炽热的状态,而一旦离开火就会慢慢冷却下来。凡夫人也是这样,在殊胜的道场中依止上师学习佛法时,好像很有境界,自己也觉得可以;而一旦离开佛法的熏陶,就会变成另外一种模样。
    有一位居士对我说:“每次星期天听课的时候还可以,当时自己也觉得一定要好好学习,很想变成一个好佛教徒;可是从星期一到星期六之间,却一直忙着世间法,这样好的想法就淡忘了。”他在一个礼拜当中只有一天好的境界,可见凡夫人要生起好的修行境界,也需要好的环境和上师的因缘。
    以前上师如意宝住世时,有时上师讲一堂课,自己也会有非常大的转变。记得有一次上师传完《释尊仪轨》后,自己到家就反反复复地发愿:在一辈子当中一定要好好念诵,一天也不能落下来。而且这种誓愿并不是人云亦云,而是内心中真正有很深的感受。后来虽然信心等方面有一些退步,但大体还可以,现在依然还觉得修持这个仪轨很重要。
    但有些人可能就不是这样了,因为自己因缘、福报不够,虽然当时觉得这个法非常重要,自己也发了誓愿,但过后就慢慢放下来了。最后时过境迁,一切都化为乌有,只剩下悲哀。所以大家在值遇这么殊胜的法门时,一定要经常祈祷十方诸佛菩萨及传承上师加持:愿我生生世世不离这么殊胜的正法!
    有些人给我说:“如今我们能听受这样殊胜的法门,不知是做梦还是真的,的确内心生起无比的欢喜心!”我觉得这样的信心很难得,但一定要让它稳固,否则很快就会消失。若像阳光下的露珠一样,很快就销声匿迹,那就非常可惜。经过长时间的修行之后,相信大家都能明白:首先千千万万人并不具有学习此胜法的缘分,即使有些人有,刚开始的热情和信心也靠不住。虽然它就像火一样炽热、火红,应该说非常动人,但过一段时间后,就会像吃甘蔗一样:虽然刚开始很甜,但慢慢就没有味道了。

菩萨无虑如此行,知具妙慧住等性,
彻了诸法无自性,此即行持胜般若。
    作为菩萨,他若对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有着坚定的信心,没有任何怀疑和顾虑,在此基础上还不断行持佛陀在有关大乘经典中所宣讲的甚深空性法门,而且他的信心、智慧长期都不退转,一直很稳固;那我们就可以了知,这样的人就是具有殊胜智慧者。他能安住轮涅平等的境界,也能彻知一切万法无有自性。其实,这就是在行持最殊胜的般若波罗蜜多。
    从这里也可以看得出来:任何一位菩萨修行非常稳固的话,那他的智慧一定很殊胜。的确,这从道友中也看得出来。有些人在很多年中行为都没有什么改变,他们对行持善法非常有信心、兴致勃勃,长年如一日地坚持,而造恶业方面却兴趣索然,一点都不愿参与,那这种人的智慧一定非常不错。我经常跟有些法师说:“这个人很不错,他在学院呆的时间最长,其内在应该有一些境界。”否则,外境如是复杂,想长期在一个殊胜道场呆下来,也有一定的困难。比如山上有一位闭关者,已经闭关十几年了,既然能不下山,那就说明他肯定有能呆得下去的精神粮食。如果精神上的粮食很缺乏,就不得不下山。虽然外面物质上的粮食还有,家里面还有好几口袋,但因精神粮食极其贫乏的原因,就不得不买班车票到城市里面去。真的,人内在的境界非常重要!如果内在对佛法没有怀疑,对自己所行持的道也非人云亦云,而具有以理证引生的定解,那他的修行就能善始善终。
    为什么很多人都愿意学《定解宝灯论》其原因,在学完本论后,很多人都能认识到:对佛教和佛陀的信心不能停留于表面或口头上,也不能跟着他人转,因为这些都是愚者的信心;而应通过自己的智慧生起不随他转的定解,这就是智者的信心。虽然现在佛教徒比较多,可是真正以理生起定解——佛陀是世界上唯一的量士夫,这样的人恐怕少之又少。如果认为佛陀跟世间的梵天、帝释天,以及文学家和科学家等完全不相同,唯一他能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而且度化的方式,也是以善巧方便将众生安置于真正不二的涅槃果位;谁能以理生起这样的信心和定解,而非文字或形象上的游戏,那他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困苦都能永不退转。
    现在很多佛教徒就是因为没有定解,他们说佛陀跟马克思一模一样,非常可笑!很多人都这样不懂装懂,如果自己根本不了解佛教的历史和佛陀的功德,那最好不要乱说。但现在奇奇怪怪的人特别多,开口就说一些似是而非的话。的确,在这个世界上虽然有很多人在宣说佛法,但真正了知或认识佛法的人却少之又少。但这并不是说,只有我们几个懂得佛法,其他人都不懂,不是这个意思。但末法时代,因为众生的根机极其浅薄,佛法又极为深奥,而外面的世界对人心的冲击又非常大,所以很多人都处于癫狂的状态,因而一心一意入于佛陀三藏境界的人就寥寥无几。因此,大家在有缘分时,就应努力希求微妙正法,尤其应长期了解佛陀的真身,这非常有必要!
    佛陀在《心地观经》中说:“常观诸佛妙法身,体性如空不可得。”意思是说,作为修行人应经常观想佛陀微妙的法身,但它并非有眼有鼻的形相,而是一切万法的本体——如虚空一样了不可得的境界。以前我也讲过观空性的功德,若大家对理论并不太懂,那就应安住于一无所有的境界中,其实这也符合万法的实相。当然,个别没有修行境界的人,可能首先是观单空,不过这样的单空对初学者来讲也不可缺少,麦彭仁波切和宗喀巴大师也再三讲过。因为凡夫众生无始以来都耽著万法实有,而我们现在却能通过善知识的殊胜教言摧毁如山般的实执,从而安住于非常清净的空性境界中,所以这也非常圆满。
    其实,真正的一无所得就是最殊胜的得。佛陀在《楞严经》中云:“圆满菩提,归无所得。”可见,真正的菩提归根结底就是无所得,所以无所得就是我们经常讲到的真正的证悟。但是这样的深法,对一般的世间人来讲恐怕没有兴趣,因为现在是末法时代,所以法越来越深时,学的人就越来越少。如果我开一个气功班,或传授各种各样世间悉地的班,可能参加的人就会很多。而对般若法门,实执强烈的众生则很难接受,因为这根本不符合他们的心态。很多众生在生生世世中串习的就是实有,所以一旦你说一无所得,或全部空性时,对他们来讲就是一种打击,或者是生活习惯上的冲击,自然就非常难以接纳。现在听受空性法门的人确实很少,其原因就是众生的根机跟不上。
    但是,如果你没有学这样的般若法门,能不能成就呢?非常困难。虽然我们作的善法和功德有许许多多利益,但是真正要断除轮回实执的根本,这个种子要毁坏,肯定需要般若智慧金刚。如果没有它,我们相续中的三有种子就会不断复苏,一旦因缘成熟就会迅速生长。所以,有缘闻受空性法门的道友,应该生起发自内心的欢喜心。有些人可能是前世没有听闻空性法门的原因,即生中对空性法门毫无兴趣,有些还有恐怖心,甚至还有排斥心。虽然这也情有可原,但大家也要尽量对治这样的恶心,而追随前辈高僧大德们的足迹。真的,不管是法师还是其他修行人,对佛教要做一些贡献的话,内心中一定要对空性法门有所领悟;不说完全开悟,在理论认识上的境界一定要有。当然,要像禅宗大德那样豁然开悟也有一定的困难,但是只要长期学修中观和般若法门,一般来讲对世俗中的所作所为,也会觉得没有实在的意义,从而对胜义法门生起强烈的信心。
    在藏传佛教中,老堪布们对中观法门的确很有境界,而新的法师我就不知道怎么样了。当然,新法师与老法师比较起来,我还是对老法师信心大。为什么呢?因为现在新的事物太多了,所以在新法师的脑袋中,可能电脑等知识装得比较多。而老法师们,让他们描述整个国际的状况,也不一定有这个能力。但让他们讲述空性方面的道理,我们就能得到通过长期闻思修行所得出来的极有价值的窍诀,而非文字上的戏论。但现在很多法师完全是凭自己的分别念进行思索,故得出来的完全是学说性的理论。所以真的是一代不如一代,不过我的看法也可能很片面。
    不管怎么样,我们一定要懂得,若能长期对自己所追求的圣道无有任何怀疑,且能安住于诸法等性中,这就是很高的一种修行境界。关于等性,显宗和密宗都讲,实际上就是指的空性。而在这样的平等性中,就没有所谓的高下之分。金刚经》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为在空性界中,一切都跟佛的本体无有任何差别。故华严经》云:“我与一切佛,自性平等住。”意思是说,从空性的角度来讲,佛和众生完全平等,并非佛的境界高、众生的境界低。虽然众生和佛在世俗中有天壤之别,但在胜义中却没有任何高下之分。而什么时候我们通达了这样的境界,才能真正行持殊胜的般若波罗蜜多。如果因为般若的内容实在太深、太难懂,在自己的相续确实很难生起来,或很难受持的话,那就应把它看作是非常高尚、微妙、殊胜的法宝来作顶礼、供养,这样自相续也能生起平等的境界。
    从世俗名言的角度来讲,我觉得平和等也是很好的状态,否则生活有一些不平等的话,就不会有快乐。但很多世间人认为:出家人的生活平平淡淡、枯燥无味,这样很痛苦,也没有什么意义;应该像他们一样,多一些享受。但我觉得:生活应该在一条直线上,应处于平等的状态,这样最舒服。但现在世人的生活非常不平等,表面上看来,这个人过得很快乐,他结婚、生子,还举行了各种各样的仪式,而且他自己也欢喜若狂,好像已经享受了天人的生活一样。可是没过多久就开始离婚,于是绝望、失落接踵而至,一下子就一落千丈,非常痛苦。可见,这样痛苦和快乐交织的、大起大落的不平等生活非常没意义。而出家人的生活表面上很平淡,实际上最丰富多彩,因为它有一个平等的状态。
    大家也清楚,出家人不会像世间人那样:首先大家一起在餐桌上吃饭喝酒,高兴得不得了,但一会儿就因某种事情而伤心,情绪波动非常大。尤其是修行比较好的人,他一辈子的威仪就是一种。以前有一位美国新闻记者到印度去采访,他专门去了解了一些出家人的生活。后来他在文章中说:像我这样的凡夫俗子,进入出家人生活的天堂时,心中也会生起闪电般想出家当和尚的念头。他只有闪电般当和尚的念头,并不是长期地当,所以很难体会到快乐的出家生活。而医学家或心理学家也说,人的情绪波动特别大,对身心也没有好处。所以从世俗的角度来讲,平等的状态对人生最有意义。
    若有人能真正通达胜义的空性境界,那这种享受就更远远超过美味佳肴和精彩节目等世间享受。可以说,在他面前这些一点意义都没有。因为他完全通达了心的本来面目,所以绝对不需要以各种各样的世间假相来满足、维护自己。比如,某人是完全通达万法平等境界的瑜珈士或修行者,那他绝对不会通过电视或亲临现场观看各种各样的表演来获得快乐,因为他知道这些全是假相。所以大家一定要有内在的境界,但这种境界并非无缘无故就能生起来,只有通过长期闻思、观清净心和祈祷上师三宝,才能逐渐在自相续中生起。这一点,我觉得是每位修行人所应追求的目标。

(本文节选原文部分内容,为开启学佛过程中的般若之门,般若空性是解脱的唯一因,不可不学。学习全部内容请下载原文。)
     下载:智悲佛网《般若摄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5-1-4 05: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