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699|回复: 2

[专念必生感应录] 四郎念佛 身现佛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7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极乐之风 于 2014-12-7 09:47 编辑

昔、摄津国之币岛(现在日本大阪府附近之小岛),有一男,名曰「耳四郎」,天性好恶,无业度世。或时法然上人於白川房(在京都市柿小路),终夜说法。此时耳四郎至京都,躇步处处,窥夜盗之便,至彼房,蛰居椽下,待人寝定。此时法然上人说法之词云:
    凡夫出离要道,无如「净土」一门,「念佛」一行。
    谓其「机」则十恶、五逆、四重、谤法、阐提、破戒、破见等罪人;
    论其「行」则十声一声,任何婴儿亦可称之;
    言其「信」则又一念十念,任何愚者,亦可发之。
    本愿原为「十方众生」之故,任何机皆不漏,任何人皆不舍
    「十方众生」中,有智无智,有罪无罪,凡夫圣人,持戒破戒,若男若女,若若少,乃至三宝灭尽时之机,皆包含也。
    但遇本愿,得闻「南无阿弥陀佛」之名号,「若不生者」之誓故,阿弥陀佛以遍照光明,摄取不舍。
   就罪重障深,心昏识寡,更应仰佛本愿。其故者:弥陀本誓:「本为凡夫,非为圣人」也。应仰应信。


    如是以种种易往易行之道理,他力引接之文证,易闻易知而宣说。时耳四郎已忘来此为!只是峙耳听闻,心中思惟:「似如此之为我,闻於我耳,如是殊胜之事,从未曾有,今来如是处,应是救度後生之因缘,亦是佛之方便。今宜匍出,发露忏悔,并问如是殊胜之事。」作是思惟,不觉渐至夜明,匍出蹲居庭上。弟子等怪之,而由,耳四郎语其始终。法然上人出而见之,言:


   宿缘最难有。罪恶重障凡夫之出离,特不依弥陀难思愿力,何得契!


    握其手,殷勤教诲。耳四郎愈觉欢悦而退出。此後无二心念佛。虽然生得之报,无舍日顷态,唯所凭者:


    虽斯恶业强身,若念佛者,不违阿弥陀佛大慈大悲因愿之誓约,决定来迎也。


    此从法然上人所闻之教。
    如是经年月,或时傍男,嫉耳四郎长恶事,语彼呢辈,巧害耳四郎。酌酒回杯,强使耳四郎沉醉,覆以被物,使不辨前後而卧,时敌拔刀,除其被物,见之非耳四郎,全金色佛体;加之出入息之音,即闻「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於是敌觉奇异,先纳其剑,细细思之:「年来行住坐卧,不嫌时处诸缘之念佛故,今现此相。」觉其胜妙可贵,随喜之思有余,数感惊叹。耳四郎睡眠忽惊,酩酊醒悟。其时敌男谓曰:「今何得密,谋汝欲害,其姿现金色佛像,息之呼吸,并闻念佛声。甚觉耳奇目珍,且为谢之,且为贵之,遂惊汝眠。我本对汝不怀憎恨,只是一时之愚痴,从今以後,更无念愤。」惭谢之余,立切其髻。耳四郎闻之,弥觉信力强盛,亦共切髻,二人一志,结庵於傍,寂静念佛,终遂往生素怀。


    此即净土宗之正意者:不以机之善恶论佛之摄不摄也。
   此耳四郎者,可谓至极之罪人,恶机之魁首。今时道俗,不管是谁,亦当如是
    凡於此身,内怀三毒,外行十恶。
    所作虽有强弱,三业皆是造罪也;
    所犯虽有浅深,一切悉是妄恶也。
    因而有谁能逃罪恶生死之名哉;
    又孰非烦恼成就之体乎!
    造与不造,皆是罪体也;思与不思,悉是妄念也。
    然而当今之人,皆以为我身若无如是罪业,能被本愿所救;我心若无如是妄念,应遂往生之愿。不可作此想,因为:    虽然身心不起恶造业,不凭念佛者,难生极乐;
   即使逆谤阐提,乘愿力者,往生无疑。
   不依罪业之有无,唯在本愿之信不信。


    夫彼耳四郎者,山贼、海贼、强盗、窃盗、放火、杀害,以如是恶行,为谋生之技,而养其妻子,特以其所杀害,不知几千万,如斯之人,虽作斯业,犹能修念佛,凭本愿,殊为可贵者欤!
又,耳四郎一念归命之念佛,不觉得金色体,是则行者三业与弥陀三业,若不一致,何得如此,思之可知。




(译自觉如上人《拾遗古德传》卷四之五)



发表于 2014-12-7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4-12-11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8 09: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