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073|回复: 25

[婚姻家庭] 困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14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小夏6988971 于 2014-7-14 15:25 编辑

        算起来年龄不小了,但是不知道怎么的,就是没有谈恋爱的念头,从小都是想自己一个人好好的做事,但是社会及家庭的压力真是让人难以扛得住,我总在想结婚到底为了什么,人生道路有好几种走法,为什么偏偏要只走这一种呢,但是如果你不选择走这条路,父母会遗憾的,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他们做父母的责任,这种深深的自责带给我很多痛苦,真想一剪长发入佛门,从此不再受这份自责。在孝顺与婚姻面前,我无法选择,是选择完成父母的责任,还是选择委身婚姻,牺牲自己呢,请开示。
发表于 2014-7-14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之前曾经回答过一位师兄关于婚姻的问题,转在下面提供师兄参考

另外,师兄可以读一读《释迦牟尼佛传》,悉达多太子不是也为我们示现出家修行吗?难道他不孝顺吗?

孝有大孝、有中孝、有小孝,若能出家修行有所成就,更加能够利益父母、亲友、众生,不是吗?

如果累世有信佛、学佛,心中的正念和正见刻的比较深,或者曾经出过家,
这样的久修者可能很小就会出家修行,或者即使在家对于世间的爱欲或者男女的婚姻也不会有太多的愿求

如果累世曾经修行、曾经发过正愿:发愿断除淫欲,
那么就会受到善神护法或佛菩萨的护持
即使今生仍未深入修行,也不会茫(盲)然的陷入婚姻之中,
所以,真心发愿对于修行人来说,也是很好的心法和行法,
真心发下正愿,累世都能受到正向业力的牵引而走向正途

再有,如果是初学者或者普通人,
也许因为累世业障深重或者曾经与众生结怨,那么今生很容易处处障碍,事事不顺
如果业障深重,所求就不容易满愿,或者求来(业力感召)的都是恶缘
这种情况下应该先消除累世业障,可以修忏悔法门,(礼拜八十八佛忏悔或读诵金光明经忏悔)
另外宝箧印陀罗尼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佩戴楞严咒、持诵楞严咒,或者地藏法门、药师法门等等,
只要深具信心,持续修行,也都能消除业障,增长福报,成就善缘

再者,我们看看周围的婚姻,幸福的、长久的并不多,不幸的婚姻比比皆是,而且各有各的不幸
就算是幸福的婚姻,几十年之后也要面对生离死别,所以哪里会有真正幸福、真正长久的婚姻呢?
悉达多太子那么有福报,不是也为我们示现出家修行吗?这也在在教导我们:三界火宅,如救头燃

众生没有学佛,难免会有凡夫俗见或者错误知见
而佛弟子学佛之后了解三世因果、六道轮回,就会比较有智慧
因为懂得因果轮回,就不会去造恶业,就不会受恶报,就会修善因,就能得善果
而且就会发心修行,解脱烦恼和生死轮回,并且会发心利益众生,令众生也能学习正确的知见,改善人生、种下出世解脱的善根

所以呢,师兄您可以准备一些佛法上面的善书,
例如圣严法师的学佛三书,或者介绍因果轮回的书等等
如果是与您比较亲近、比较有缘的人,您可以结缘善书给他们看,
逐渐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知正见,如果您们可以成为同修,一起学佛,岂不快哉?

以上提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合十
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4-7-14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就是共业,难免有特殊一点的,那么这特殊一点的,就成了异类。这是众生的特点。
发表于 2014-7-14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师父您出家时家人反对吗?

问:师父您出家的时候家人反对吗?

慧律法师答:反对,非常反对,最主要的是,他们不是很了解。

生命还是要掌握在自己,亲情只是陪伴在我们生命的周围,而真正强大的意志,决定的心,还是要看自己的,生命的路还是要自己走出来的。

我们的兄弟姐妹、父母亲也会老化,他们总不可能一辈子跟在你旁边,所以,不但是今天、明天,乃至于未来,路还是要自己走的。

亲情我们要尊重,但是,我们的理想要自己去完成。这个当中会有冲突,但是,冲突也不见得是一件坏事,或者是好事。冲突的过程中,慢慢让他们了解佛法的伟大,让他们了解,我这个儿子或者弟弟出家是好事。所以,由冲突,慢慢的沟通,进而理性的认同,一直到最后,我们全家都非常的赞叹师父来出家。这个需要一点时间。

在中国的传统,传宗接代是很重要的,但是,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我认为,与其来照顾老婆、两三个儿女,不如照顾无量无边的众生。我因为看了《释迦牟尼佛传》,我觉得《释迦牟尼佛传》讲得非常的好,要舍己救人、要牺牲、要奉献,要用大无我的精神、大慈悲的精神,来救度无量无边的众生,我觉得这个比较适合我的理想。至于每天忙碌,养个老婆,养育儿女,这个不是我的理想,也不是我想要过的日子。

所以,每一个人都有理想,下定决心以后,我就去把它完成。当然,这个当中会有很多不愉快,慢慢的沟通,到最后取得了大家、兄弟姐妹的谅解,所有的人都变成支持我。这需要有耐性跟智慧。
发表于 2014-7-14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要出家也需要有福慧才可以,福慧不足是不容易出家的

所以,建议师兄先精进修行消除业障,例如拜佛忏悔发愿

而且最好能多读一读《楞严经》(可以先读6-9卷),开智慧

随喜众生都能出家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发表于 2014-7-14 17:2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师兄是男性,说明清净,累世修行人。若女性出家不方便。
发表于 2014-7-14 17:3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读楞严经,妙法莲华经。把佛法搞明白,就知道如何做了。
发表于 2014-7-14 18:5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学识浅薄,不知如何来帮你,只想你不想结婚,只想一个人做事,是做什么事呢?
 楼主| 发表于 2014-7-14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的开示,我是女孩,就是因为这个原因,阻碍及压力才会比别人更大,佛门乃清净之地,佛祖可以给苦难的世人提供避风港,但我却不能因为他的包容而乱了规矩,进进出出。我不想带着我的烦恼和自责走进佛门,不忍心污秽了这片净土,我希望有一天我可以干干净净的投身佛门,只是带着一颗干净的心去学习。
发表于 2014-7-14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演程居士 发表于 2014-7-14 17:24
楼主师兄是男性,说明清净,累世修行人。若女性出家不方便。

师兄,若是女性为何不方便呢?
发表于 2014-7-14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释迦牟尼佛的僧团不受女众。阿难一再求情世尊才同意的。
发表于 2014-7-14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夏6988971 发表于 2014-7-14 18:58
谢谢各位的开示,我是女孩,就是因为这个原因,阻碍及压力才会比别人更大,佛门乃清净之地,佛祖可以给苦难 ...

师兄你的认知有点不正确,佛门不是佛祖提供给世人的一个避风港,而恰恰相反,出家需要极大的勇气,因为出家的目的不是逃避,而是要以僧宝的身体来荷担如来正法,绍隆佛种,续佛慧命,出家人代表的就是佛和佛法,千万不要有逃避红尘我躲到寺院里的这种想法。

其次,男众出家后可以还俗再出家,共有七次机会,而女众出家为比丘尼后,如果还俗,就永不能再出家,只有一次机会。而且佛法对比丘尼的约束更厉害,因为女众习气情执更重的原因。比丘具足戒为二百五十戒,比丘尼具足戒共三百八十四戒,所以出家是需要大福报大智慧大勇气的事情。

当然如果真能出家并能如法修行弘扬正法,那么功德决非在家居士可比,《大宝积经》云:假使恒沙界,满七宝布施,不如一日中,出家修清静。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4-7-14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佛陀不允许女人出家——阿难尊者三请2011-10-23 11:43:27



  佛陀不允许女人出家——阿难尊者三请


  佛陀悟道之後,不久便返回了母國迦毗羅衛,接納了許多釋迦族男性公民到自己的教團出家修道。這時,以佛陀的姨母大愛道為首的一些女性也想加入教團,出家修行。有一天,大愛道恭敬施禮,對佛陀說:「我聽人說,女人如能精勤修道,也可以修到沙門之果。所以,我想聽受佛法,出家修道,希望你能接受此請。」佛陀回答說:「不行,我不希望自己的教團中有女人。因為,女人即使穿上法衣出家,也不能一生清淨為心,修習梵行。女人的業障太厚了。」大愛道三番五次哀求,佛陀只是不許,施禮之後離國而去了。
  
  有一年,佛陀又回到迦毗羅衛,準備在此度過三個月的雨期。大愛道等人又來苦求,佛陀還是不答應。雨期結束,佛陀帶領弟子又將遠去。當一行人走到一條河邊,大愛道等人急了,發瘋似地追了上來,苦苦哀求。佛陀仍是不許而去。絕望的女人們失去了常態,改穿起粗陋的衣裝,光腳行走,居住於城門之外,終日唏吁啼哭。因為整日不修邊幅,不整儀容,致使大家灰塵滿面,衣服污穢,失去了往日的容貌。
  
  一次,有一個名喚阿難的佛陀弟子路經此地,見此慘狀,急忙上前詢問。大愛道等人回答:「我們只因得了女兒之身,便不能出家修道,聽受佛法,因此徒自悲傷。」阿難被此情所感,決定替可憐的女人們求情。他來到佛陀面前施禮說:「我曾聽你說過,女人出家也可以得沙門果。而今,大愛道等人請求出家,向道之心堅決,你就答應她們吧!」佛陀回答:「不行啊,阿難,我實在不願意女人入我教團。假如女人入我教團,必然會使佛法不久之後便衰敗。我不希望女人來我教團中出家修道。」阿難又說:「大愛道雖然只是你的姨母,卻於你從小有養育之恩,是她把你撫養成人的,現在又道心堅定,不妨就接納她們吧。」佛陀無奈,只好答應說:「她們要出家也可以,只是要比男子遵守更為嚴格的戒律,終其一生不許觸犯。如果她們同意這個條件,我才敢同意她們入教。」
  
  阿難得到佛陀的答覆,急忙告訴大愛道等人。大愛道等人歡喜無限,答應佛陀提出的條件,到佛陀的僧團中出家了。這是佛教中女人出家為尼的開始。
  
  從上面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佛陀對女人是抱有「成見」的,女人出家為尼更是他所不敢接受的事。何以如此呢?從表面上看,佛陀的理由是女人宿業深厚,不適於出家修道。而實際上,他有著更為現實的考慮。釋迦牟尼的時代,女人出家過宗教生活還是印度不曾有過的事情。在人們的觀念中,女人的天職是在家中操持勞務,繁衍子孫,宗教生活則是男人的特區。如果接受女人出家,便會危及到社會的存在和人類的繁衍,這是冒天下之大不韙的事情,必然會影響到人們對這種宗教的看法,使人們對這種宗教採取批判的態度。佛教的乞食(化緣)是它最主要的生存方式之一,如果允許女人出家,則佛教徒的生活來源就會成為致命的問題,直接影響到佛教自身的生存與發展。這才是佛陀反對女人出家的真正原因。這一點,佛陀本人曾有過說明。他對阿難說過:如果女人不出家,社會賢達和它教人士就會敬重佛教,願意供養我們,如敬日月天神。這樣,我的佛法正道便可長存千年。但因允許女人出家,我的佛法正道便只能存在五百年了,因為願意供養我們的人減少了。說明佛陀不准女性出家,主要是從僧團存在的角度上考慮,這是印度社會當時的狀況所決定的。
 
             女众出家的起源
在佛门中有很多伟大的女性。如观音菩萨救苦救难、胜鬘夫人说一乘法、摩登伽女出家证果、大德鹿母布施第一、末利夫人闻法证果,其中尤以崇高圣德的大爱道比丘尼为出家女众之首,成为佛教有女众出家的起源。

PS:观世音实为男性,抑或无性,但绝非女性,只是入汉以后角色渐渐演变成今日女性形象。作者此处有误。


  悉达多太子出生后的第七天,摩耶夫人就逝世了,妹妹摩诃波闍波提代替姊姊负起抚育悉达多太子的责任,自愿嫁给净饭王为妃,后来育有一子难陀。净饭王特地挑选三十二名宫女协助王妃照顾太子,然而摩诃波闍波提坚持亲自料理太子的饮食、衣服、汤药,嘘寒问暖,无微不至。

  在佛陀成道后的第五年,净饭王去逝,摩诃波闍波提率领五百释迦族女到尼拘陀树林,请求佛陀承允女人也能依照正法出家。那时候,僧团中还没有女人出家,对于摩诃波闍波提的要求,佛陀并没有答应。于是,摩诃波闍波提长跪合掌,诚恳地对佛陀说:“我听说女人精进也可以证果,我们信奉佛陀言教,通晓无常的道理,乐欲出家修道,受持佛陀的律法。”

  佛陀听后,不假思索,坚决的拒绝道:“你这个要求我不能承认,请你也不要这么想和这么说。过去的诸佛,都不允许女人出家。女人在家学道,勤行精进,是可以得到正觉的,但不可以出家。未来的佛陀,他们一定也是实行这个法制。你能奉行我的教法,就在家中修行,正觉的道果是不分在家与出家的。”

  她曾三度请求,都遭到佛陀婉拒,因而感到愁恼悲哀,于是忏悔发愿:“愿断除女人一切恶习,为求出家,尽形寿终不懈怠。”

  其后,佛陀周游他国,弘法度生,摩诃波闍波提则率领五百释女苦苦追随,一有机会,就请求佛陀允许出家。她们更自削长发,着坏色衣,追赶佛陀。由于连日奔波,衣服污损,身体疲劳,形容憔悴,阿难尊者见了十分怜愍,代为请命,希望佛陀能念在摩诃波闍波提夫人的养育之恩,悲愍纳受。最后,佛陀以母恩浩荡,开例允许摩诃波闍波提等人出家。

  摩诃波闍波提出家后,称为大爱道比丘尼,她以国母之尊入道,却能恪守教法,谦卑精进,热忱随和,受到大众的敬服。大爱道比丘尼领导尼僧从事佛化的社会服务工作,慰问贫民,救灾济难。她教育儿童学佛,劝导妇女皈依,推动家庭佛法化,使得佛教的发展深入女性社会,带动社会的善良风气。

  大爱道所领导的比丘尼僧团,最合乎佛陀的教诫。他们依止比丘受戒,每半月举行布萨,忏悔过失。他们不议论僧团的是非,不妄语、两舌、恶口,也不滥收徒众,或随便化缘应供。

  大爱道比丘尼经常劝导弟子要戒除名闻利养之心,不可虚荣傲慢,要时时保持宁静安详的风度。他一生为佛教奉献努力,直到九十多岁才圆寂。佛陀曾在僧团中称赞他道:“比丘尼如大爱道者,不可视为女人,实乃一有德丈夫,堪为僧团表率!”



附:佛陀的苦衷——比丘尼僧团形成在吠舍离

  佛陀很清楚,当时女性出家的时机还未成熟,当时的印度,是正统的婆罗门社会,刻意贬低女性的社会地位,女性基本上就是男人的附属品。对佛陀而言,当年不顾社会舆论指责,以平等法施的态度接受首陀罗身份的优波离进入僧团,已引起舆论的压力,可以想见若是冒然接引女性成为史无前例的修行僧众会引起怎样的轩然大波!


  再者,那时僧团组织尚未健全,沙门比丘还在过者风餐露宿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决不适应女性,单从生理考量和生理不便就是一个大问题!



  所以佛祖的拒绝绝非小视女性的智慧,这一伟大的担当在我们今人看来都要同声赞叹!
佛教女性出家的由来及其意义 竺 摩
  佛教构成的要素,是在乎佛法僧三宝。当佛陀初为悉达多太子夜半腧城,人山以宝剑割断头发,始现出家僧相;然真正有三宝及出家僧伽之小型集团,乃在释尊成道后至鹿野苑说法,度侨陈如等五比丘闻法证圣,在此人间才有真正的三宝及僧伽集团的出现。但这些僧伽都是佛教的男性,当时还没有佛教出家的女性。佛教之有出家的女性,据经史所载,佛陀成道说法三十年后,才有曾经抚养佛陀成人的姨母摩诃波阁波提(华译名大爱道)要求出家,但初二次要求,佛陀均未许可,到后来做第三次恳求,又有佛陀心爱的徒弟阿难在旁,听见他的姨母大爱道要出家修道,很是欢喜,并且他常常听佛说法,曾说女人精进修道,亦能证得四真道果;过去诸佛之法,亦多有四众弟子,何以我佛世尊不可以有出家女众呢?于是阿难受了他的婶母之托,虽不敢向佛力争,但亦曾禀白佛说:“大爱道至心殷勤要求出家,愿佛听之”!佛仍不许,并且说: “我无乐女人,人我法中为沙门”。后经阿难几次的求情,佛才允许,且定出很严历的戒条,那就是尼众戒律中最有名的“八敬法”。佛教本一切众生皆可作佛之义,其教义教制本极平等民主的,但照这八敬法的法制看来,佛教两性好像是很不平等的。如八敬法中的第一条是规定百岁的比丘尼,见到新出家受戒的比丘,须要顶礼。第三条是尼不得检举比丘的过失,而比丘却可以说尼众的过失。佛陀要这样制戒,度其原因有三:一是古代印度风俗习惯,认女人为最下级且最秽污的东西,比中国人‘三从四德’、 ‘乾天坤地’、‘天清地浊’的思想还要历害,佛为避世讥嫌,妄造口业,不得不如是。二是佛姨母年老出家,又属贵族身份,而许多比丘多是青年,恐其对比丘得傲慢之罪,故须做如此之规定。三是这许多比丘年龄虽比她少,而证道工夫实在在她之上,故须规定恭敬的礼仪。佛并曾对阿难说:“因度女人出家的缘故,我的正法要减五百年”。然在善见律则说:“后为说八敬法,正法还得一千年”。这因大家都能照八敬法奉行,使佛门不因女众出家而受损坏,故正法的寿命依旧增复到一千年;但这件公案,一直闹到佛去世后,尚有余波未了。如佛的大弟子迦叶尊者,会以十事责备阿难,其第一件事就是责阿难不应再三要求佛准女人出家。由此可见女人出家,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在的女子出家,应珍重前贤为女子争取这一条学佛的道路。而且因佛姨母出家,王宫中还有几百个女眷跟着出家,所以大爱道开女子出家之风气,实为佛教在印度有女性之始,也是佛教女性的鼻祖。
  在中国,女子出家学佛最早的,照梁朝宝畅法师所著四卷比丘尼传所载,其中自晋至梁有七十四尼人传,而以释净检为中国第一个出家的比丘尼。净检晋时人,俗名钟令仪,原籍彭城。生性聪颖,年青守节。父为武威太守,名闻一时。后家道中落,她被一富翁聘为家庭教师。自从丈夫逝世,她已立定宏愿正信三宝,惜未得机缘。后遇学问渊博、精通三藏的法始法师,当从之听道,了解经义。曾问法始道:“常见经中有比丘比丘尼,可见印度亦有女人出家的;如果这样,我亦要发愿出家,请慈悲度我吧”!法始说:“印度佛教确有二众,不过汉地尚未开始,因佛法还未流通之故”。她说: “经乃佛陀金口所说,女子是可以出家的”。法始说: “比丘尼有五百戒,多于比丘的戒,我也未明白是何道理,你可去问从西域来的智山和尚”。净检就去问智山,他说:“比丘和比丘尼的戒,大同小异;假使女众受戒,不依比丘尼的戒法,必定不得授的。尼有十戒,必从比丘受,同时要以和尚传戒为依止”。净检听了和尚开示,就立志出家,剪发从受十戒。当时跟她一同出家的女子,共有二十四个。于是就在洛阳西门修建一座竹林寺,做了她们修学的道场。净检就领众研修,与众讲说,精进不倦,合寺尼众都听她教导,奉她为长老。这是中国有比丘尼的开始,而以净检为第一尼,她开辟了中国女子出家的路线。她修学弘化到七十岁才逝世,留给后世女子出家学佛,献身佛教的一个良范。据佛教的律制,女子出家要受二重戒,即先从尼师受戒,后再从大僧受戒。我曾游历泰国,只见有比丘僧,而不见有比丘尼,甚以为异。乃询之一僧伽教育部长提婆湄提照坤:“佛国何以只度男僧而不度女尼,全国皆僧而无一尼,何佛国度生之偏重耶”?他说:“比丘尼须受两重戒,先从尼受,后从僧受;而泰国因某一个战乱时期,尼戒已失传授。除了世尊,他人不能制戒,故泰国仅有沙弥尼,而无比丘尼”。但中国的女子出家,是否照戒律先向比丘尼受戒,然后再向比丘僧受戒?至今似未见有何考查。上文智山和尚为尼净检授戒前,亦只说: “尼有十戒,必从比丘受,同时要以和尚传戒为依止”,而其余的戒究竟向谁传受,亦未有提及。但在‘五运图’一书中说:“自汉永平丁卯,洎宋元嘉甲戌,中间相去三百六十七年,有狮子国比丘尼铁索罗等十余人来中国,在建康南林寺建筑戒坛,为景福寺尼慧果、净音等授戒法;后又度女众三百余人为尼”。狮子国就是现代的锡兰。照这样说来,在六朝宋时才有锡兰的女尼铁索罗等来华传授戒法,则稍前净检等出家只向比丘僧受戒,似未全合律法,要至宋时慧果、净音等尼出家受法,中国才有正式合法的比丘尼吧?这可见今日要做一个正式合法的比丘尼,亦非易事了。
  依中国佛教史的说法,自佛法东来,汉明帝听阳城侯刘峻出家、为中国有僧之始;后有洛阳妇女阿潘等出家,为中国有尼之始。故释氏通鉴云: “爱道初缘,岂为容易?阿潘出俗,又实希奇。始徒受为三归,且未全于二众”。此‘阿潘’,当是姓潘的妇女,而呼之为阿潘?乃和净检同时的。而‘始徒受为三归’,当是法始法师之徒,只为她们授三皈,未授五戒或十戒,只能算是带发出家的信众,还不能说她是尼众,那末出家尼众,当自净检尼始。而真正合法的正式比丘尼,又当以慧果、净音等为始。今日出家为尼的人,不可数典忘祖,故特顺为一稽考之。
  上文说印度的出家尼僧,以佛姨大爱道为始;而中国最早落发的尼僧,当推净检大德;但尚有一位印度的出家尼僧最早来华的,尚很少人知道,那就是中国佛教的开山祖摩腾法师的大姐。据佛教史的传说,当东汉摩腾、竺法兰二法师白马驮经来华,尚有一个比丘尼随后而来,宣传佛教,有许多事实可佐证。在佛教美术史所载,今时山西的天龙山,阿弥陀佛的造像,乃是天竺鸡头寺五通菩萨所感得。后来迦叶摩腾的姐姐出家为尼,把这像携来中国。经过许多画家展转模绘,遂有天龙寺的弥陀造像。唐麟得元年,道宣律师所撰的‘神州三宝感通录’卷中亦有言及:汉明感梦,使往祈法,便获迦叶摩腾等至洛阳。后摩腾姐姐出家为尼,持此瑞像,方达中国,所在图之;未机斋像洒返,而此图传,不甚流广。魏晋已来,年载久远,又经灭法,经像烟没;此之瑞迹,殆将不见。隋文开教,有沙门明宪,从高齐道长法师,所得此一本,说其本传起,与符焉。是以图写流布,偏于宇内。时有北齐画工曹仲达者,善于丹青,传模西瑞,京邑所推,故今寺壁,正阳皆其真范”。足见摩腾之姐,最初携来图像,宣扬佛理,对于中国佛教之流布,亦是极有贡献的一人。
  印度的大爱道,最初求度,精勤证果;中国之净检,自修教人;摩腾之姐姐,携像宣化,迹遍中印;皆可为古今女子出家的模范。亦可从她们的行径,找到真正出家的意义是什么。今日的佛教,因缺少宣传工作,一般社会的人士,对出家学佛的意义多不明白,因此有种种误会,以为要出家的人,不是什么政治失败,商业失利,就是情场失意,家庭失和或贫贱孤零,无亲可依;或作恶多端,不见容于社会,才逃人空门,希图避祸。其实有这些情形出家的人,动机都是不正确的;真正发心出家学佛的人,必须是了解佛教的真理,对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有进一层的认识,怀着自修进德、净化身心和舍己助人、净化世界的意志,才算是动机正确,不违佛陀出世而人世的精神;现在仁等发心出家,既无上述种种不正确的动机,又能立志求学进德,如能贯彻初心,不违意旨,将来必能达成出家的任务。在佛教垂秋,人才寥落的今日,这是师长们对出家的青年,寄予深切的期望。
  又出家有四种:一、身出家而心未出家,如人身已出家,心未人道;二、心出家而身未出家,如居家修行之男女居士;三、身心都出家,即出家为僧,又能修道弘法、自利利人;四、身心俱未出家,如在俗为恶之人。在此四种出家中,唯第三种才是具足出家的功德,不但能离尘出俗,自修进德,亦能出烦恼家,出生死家,广度人天,为福田,功德无量。在‘出家功德经’中说,若人自己发心出家,或帮助他人出家,所获福利功德,说不能尽。但若破坏他人出家,其恶果亦不可思议,即常堕三途受苦,罪免做人,仍多生盲目,不得解脱;因出家为清净智慧法,出家为灭恶生善法,出家为修持净戒趣解脱法,破坏此类善法,故虽生人中,贫穷盲目,愚暗失明。揆诸因果原理,这亦是罪有应得,极合于情理的说法。
  佛在世时,一日在人昆舍离国乞食,闻梨车王子昆罗善那,在楼阁中与诸踩女娱乐之声,就告诉阿难说:“这子贪着五欲之乐,不知七日过后,舍眷命终;若不出家净修,将堕地狱”。阿难奉教走告,王子见而欢喜,问阿难有何见教?阿难就把佛说的话转达给他,并说:“佛是一切智人,正语正说,记汝如是。譬火烧物,终不虚发,汝谛思惟”!当时王子即深信不疑,但愿求再享受六天欲乐,到第七天,畏生死苦,发心出家,坚持一日一夜净戒,死升六欲天,往来七次,亨受天福。满二十劫,不生三涂。最后又生人间,家庭富乐,善根成熟,出家持戒,度生死苦,成辟支佛。这是佛在‘出家功德经’中和阿难说的一个人出家一日一夜所得的功德福利。一日一夜出家净戒,尚获如许功德,如能一生出家修持净戒,其功德更难计算。谱普通俗人,常笑人‘半路出家’,而不知出家一日一夜,亦司以成功;关键是在于你是否动机正确,真修实学;若是然的,即使半路出家,亦何患功之不成呢?况今诸仁皆年青出家,只要精勤进修,前程似锦,光景远大,是意想中可以预祝的!
                  摘自《佛教与人生的关系》



   


发表于 2014-7-14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家想象不到的问题太多了。出家是行菩萨道的。六祖开了悟,受了法脉传承,还有五祖的关照。还是为猎人做了十六年饭,解决吃饭问题。
困难大的难以想象。
发表于 2014-7-15 0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法欲灭时,女人精进,恒作福德。男子懈慢,不用法语。眼见沙门,如视粪土,无有信心。----大般涅般經
发表于 2014-7-15 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你有慧能祖师的天分,你的父母是不会阻碍你的。如果只是想当个阿罗汉,当个菩萨,当个佛,你成家以后,想当照样可以去当。这辈子的生命和青春是属于你和你父母的,应该站在他们的角度多为他们想想。
发表于 2014-7-15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走自己的路,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否则你将左顾右盼,举足不前,最后落一个终生遗憾。

之前好多祖师大德是这样做的,佛祖也是这样做的。

又父母是凡夫,并无正大知见,只不过是人云亦云,随大多数,所以要自己有主见,但之前还要问自己一下,你真的放下了世间的五欲六尘,真心想出家吗?
发表于 2014-7-15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南无大悲观世音 于 2014-7-15 16:32 编辑

如果时间和机缘巧合的话, 师兄或许可以选择一个合适的佛寺以居士的身份在寺院修行一段时间,先看看自己是否真的能放下一切出家修清净行,还是暂时只适合在家修行。末学推荐去大悲寺修行。如果想出家却犹豫不决,可以去大悲寺试着修行生活一段时间,听听寺院法师对自己能否出家进行指导开示之后再决定也不迟。
如果真要修行有成就,出家是最好的办法。如果福德因缘具足,能出家固然不错,出家的功德不仅能利益到此世的父母,更能利益到以前累世的父母亲人乃至更多的众生,能出家是功德无量的。
但并非每个人都能在想出家的时候就清净出家。很多事情我们或许只能随缘。
末学个人认为,如果福德因缘不具足无法出家,同时也为了照顾父母等世间愿望而结婚生子建立佛化家庭同时力所能及地认真修行随缘利益众生也是一种修行方式。
末学以前看过一个佛和魔的对话,故事大概是说,末法时代,魔要派遣他的子孙混入佛的僧团毁坏佛法,但是佛坦然地笑了,佛更有办法,佛会让他的弟子不仅出家修行弘扬佛法,同时也会让他的弟子在家修行行菩萨道护持正法。所以,末学认为只要是认真修行,无论在家出家都是值得尊敬的。出家修道弘法,在家修行护持正法,都是利益众生。
出家之后要受那么多人的供养,这需要很大的福德和精进修行才能承担得起,如果福德因缘还不够出家的条件,可以先在家修行行善供养佛法僧三宝去寺院做义工培植福德,等福德俱全了再出家也是不错的办法。
如果在家修行,自己工作挣钱养活自己,还可以照顾父母的情绪赡养父母,不受别人的供养,其实压力或许小一些。在家修行组建佛化家庭之后, 以后如果机缘真的成熟,也可以出家。像妙祥法师和海涛法师就是如此。

参考阅读
在家与出家——妙祥法师开示
http://www.shixiu.org/thread-67777-1-1.html
(出处: 佛教论坛)
震撼:在大悲寺修行一年全纪录 转载
http://www.shixiu.org/thread-48060-1-1.html
(出处: 佛教论坛)
【出家宝地】辽宁海城市 “大悲寺”——《发心出家要求》(简则。联系办法)
http://www.shixiu.org/thread-6130-1-1.html
(出处: 佛教论坛)
妙祥法师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http://www.suyuan.org/fbyd/List_291.html
发表于 2014-7-16 0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和我想法是一样的,我也是在纠结这个问题,不过这个问题,其实不是什么问题,定下来心了,我肯定是会出家的,也尽量开导家里的人同意,现在他们不明白,总有一天会知道到底是哪个好,看远就行。
或者还有一条出路,师姐可以找个同样是信佛的,有同样想法的人一起生活,这样生活中不离开佛法,更加精进,这样等具足因缘,一切就不是难题,或者到时候一起出家,那样不是更好 ,实在不行,就不要正面对抗,绕下湾也能达到自己的目的,我希望能如您所愿,早日现出家相,利益更多众生,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4-7-16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恐怕对修行有误解,修行无非放下自私自利,你为了自己而放弃父母的心愿不是真修行呀。结婚与否都一样可以修行,结婚恐怕是更大的考验和修行,怎么能说是牺牲自己呢。我建议你先好好看看网上有的《认识佛教》,对佛教有正确的认识,才不会走错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5-14 05: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