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演程居士

[戒律] 梵网经菩萨戒讲义---演培法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14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8-22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悭毁戒,同样具有因、缘、法、业四个条件:众生无始来具有悭吝之心,而于现在起这念心来为为因,叫做“悭因”;接着这念悭心相续不断的延续下去,见有求财法的人来,因与自己不相契合,以遮护自己的财法不给来者,叫做“悭缘”;如果对方一再向自己求取,自己利用种种善巧遮护财法的方法,不予施舍,叫做“悭法”;三事和合作意成就其业,叫做“悭业”。
然而在事实上做个菩萨,对于“一切贫穷人来乞者”,应“随前人所须”要的一切,无条件的给与他们。一切贫穷人,显示所有的贫穷人,不管是与自己有亲切关系的,或者是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的,只要他的确有所需求,菩萨就应尽自己的力之所及给他,使他得到所要得的财物或正法。
佛法所说的贫穷人有两类:一是身贫穷,即时感到生活的困难;二是心贫穷,即时感到知识的缺乏。假定现在有这么一个人,知道佛法对于人生的重要性,来向菩萨乞求佛法,菩萨应将自己知道的佛法,无条件的告诉来乞求者。如果他是一个人天乘的根性,你就得以人天乘的佛法施舍给他;如果他是声闻乘的根性,你就得以声闻乘的佛法施舍给他;如果他是缘觉乘的根性,你就得以缘觉乘的佛法施舍给他;如果他是菩萨乘的根性,你就得以菩萨乘的佛法施舍给他。


照普通说,在家重在财施,出家重在法施。以菩萨说,在家菩萨,不但以财施,亦应以法施。决定毗尼经说:“在家菩萨应行二施:一、财;二、法。”佛法从来不苦人所难的,是要你随分随力而为的,你的力量能够做到多少,就施给众生多少,决不硬性规定你,非要出多少不可。优婆塞戒经说:“见乞者来,多少随宜给与,遣空还者,得罪”。大乘起信论中亦说:“若见一切来求索者,所有财物随力施与,以自舍悭贪,令彼欢喜;若见厄难,恐怖危逼,随己堪任,施与无畏;若有众生来求法者,随己能解,方便为说。”
菩萨行者应该行施,然而一个发心的菩萨,由于自己的个性,对于钱财非常悭吝,不特不肯尽自己的力之所及施与,反而“以恶心嗔心”对待孤苦无告的众生,“乃至不施”极少的“一钱、一针、一草”。至于有人来向菩萨乞求佛法,不特不肯尽自己所知开示众生,反而以恶心嗔心对待来求法的众生,乃至“不为说一句、一偈、一微尘许法”。而反更进一步的,对于来乞财法的,加以谩骂侮辱,不特失去做菩萨的资格,而且真正成为罪大恶极,所以佛陀判定这“是菩萨波罗夷罪”。
不过据律中说:见有来乞求的众生,在两种情况下可不施给他,一就乞财来说,事实不是乞者缺乏钱财,而是将乞求的钱财去作恶,菩萨不施给他,固然没有什么过失,就是严厉的加以呵责,亦没有什么不对的;二就乞法来说,事实不是乞者真心为法,菩萨不为说法,固然没有什么不对,就是戳穿他的鬼计,亦不违犯菩萨戒的。或者自己对于佛理还不怎么明白,(可以)老老实实的对他说:我对佛法还不怎么了解,不能随便的对你妄说佛法。

在瑜伽戒本中,亦谈到不施法财的无过:一就乞财来说,向你有所要求的人,不是善良的人物,而是危险的人物,你不给他是不犯过的;二就乞法来说:如来求法的人,是为侦察伺求佛法的过失短处,你不给他说法是不犯过的。或是来求法的人,以不合威仪的态度而听法,你不给他说法是不犯过的。或者来求法的人,是属钝根的众生,而所问的是甚深**,你不给他说法是不犯过(如果对他说接受不了)的。或者来求法的人,由于根机的下劣,你对他说了高深的佛法,不特不能接受,反而生起邪见,你不给他说法是不犯过的。或者来求的人,求得佛法后,会立刻的去说给那些不正当的恶人听,你不给他说法是不犯过的。
此戒同样具有三聚净戒:自他不悭,无恶不断,是摄律仪戒;一切给与,无善不修,是摄善法戒;如是断恶修善,随人所须施舍,所谓无生不度,是饶益有情戒。不论是财是法,只要自己具有,都应施舍众生,假定不这样的话,将来要报堕三途。转生到人中来,如果你是悭财的,那就生生世世的感受贫穷的余报;如果你是悭法的,那就生生世世的感受曼钝的余报。善生经说:“若有于财、法、食生悭,当知是人于无量世得痴贫报。”
M
 楼主| 发表于 2014-8-25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8-28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瞋心不受悔戒】
“若佛子,自瞋,教人瞋。瞋因、瞋缘、瞋法、瞋业。而菩萨应生一切众生善根无诤之事,常生慈悲心、孝顺心。而反更于一切众生中,乃至于非众生中,以恶口骂辱,加以手打,及以刀杖,意犹不息。前人求悔,善言忏谢,犹瞋不解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现在续讲嗔心不受悔戒。在菩萨的立场说,嗔的过失重于贪,含毒损人,众生会离得你远远的,那里还能摄化众生?所以从利生方面讲,不见有任何一种恶法,超过菩萨的一念嗔心。因这障碍菩萨的忍辱,违害菩萨的大悲。菩萨嗔心一起,忘掉众生痛苦,而且会违害众生,增加众生的痛苦。所以一个真正发心度生的菩萨,应常安住在慈悲心上,可怜众生的无知。
菩萨应以忍辱为怀,众生来恼乱到自己,亦不应该对他生起嗔恚!当知不论是来打自己,骂自己,恐怖自己,系缚自己,都是自己过去罪业的现前,如我现在不忍受这种种打击,只有种下未来的更大苦因。所以每当要发脾气时,即使不为对方设想,亦当要为自己想想;还有,众生之所以对我作种种无理取闹,这不是众生本身的过失,而是烦恼驱使他不得不这样的,在他自己亦是做不得主的。
不说这些小苦,就是地狱大苦,我亦应为他受。对此如不能忍,自己尚且不能调伏,怎能令他舍诸烦恼?且菩萨在秽土中受生,浊恶世界就是有种种不如意事的,如人进入荆棘林中,必然会受到荆棘所刺的,当其时也,只能设法赶快离开荆棘丛林,对棘生嗔是不合道理的。同时还应该想到的,就是众生的生命,念念是都在向死亡谷进军的,一个有智慧的菩萨,怎可忍心对这无常的生命生起嗔恚?所以菩萨行者,对于任何一个来恼害自己的众生,总是从多方面设想,总觉众生是可怜可愍的,总认为众生是值得原谅的,因而能够忍受众生的怨害不起嗔恚。菩萨所实践的六波罗蜜,特别是忍辱波罗蜜,都是众生之所助成的,假定没有众生,六波罗蜜的功德不能圆成。在此秽土之中,谁来恼乱菩萨,成就菩萨忍行,谁就是菩萨的善知识。所以菩萨对于来恼众生,只应感恩,不应嗔恼。
菩萨对于万有诸法的观察,都是从因缘出发的,如果对他嗔恨,亦应对己嗔恨,因有自己的生命体,方成他来杖打于我。法句经说:“知嗔等阳炎,忍亦无所忍”。思益经亦说:“身杖及刀杖,皆从四大起,于地水火风,未曾有损伤,设节节解身,其心常不动。知心不在内,亦复不生外,诸法念念灭,其性常不立。于中无骂辱,亦无有恭敬”。菩萨对于辱骂,增加了自己的忍辱力;菩萨对于恭敬,不把它当著是一回事而忍受之。


 楼主| 发表于 2014-8-29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经中说有三思以忍他人的恼害:一、责业牵殃思。即菩萨该作这样想:这是由于过去业力的来追,使我受到对方的迫害;二、性皆行苦思。就是来迫害的他与受迫害的我,其生命体的自性,原来都是苦的。现在由于他的无知,固然是他的不对,但我既然明白这个道理,怎可如他一般见识;三、引劣况胜思。我是大乘行者,既以利他为唯一本愿,那里还可去增加众生的痛苦?中国儒家常说:以直报怨,甚至以德报怨。如人给与我的大苦,我却报给他的大乐,这就是以德报怨;如人使我受种种苦,我却作还债想,这就是以直报怨。
不论是别人来触犯自己,或是自己去触犯别人,对方知道恐怕你的内心不安,为了不使你会生烦恼,特地诚心诚意的来向你悔谢,这个时候,做菩萨的,无论如何应接受对方的悔谢,使得双方的关系和谐起来。
众生所最不喜欢见到的,就是人们发脾气的样子,所以经说:“众生不喜见,无逆嗔恚”。嗔心一旦生起,必然是三业兼而有之:如面带怒容以及凶神恶神的样子,就是身业;口头上发出种种听不入耳的粗言恶语,就是口业;从心地中发出的嗔恚,就是意业。
佛又对大众说:若做一个大乘菩萨的佛子,不论是自嗔,或者教人嗔,是都要不得的。自嗔,就是自己“内怀忿恚,含毒在心,外发身口,而起暴恶”,使得他人感到极大的不安。教人嗔,就是教他对人大发脾气!当知你教他发脾气,他很乐意的接受,只要你用几句话去挑动一下,他的脾气就会发起来,可是你要他忍,他却不一定听你的,甚至对你很不开心,认为做人为什么要这样软弱?为什么要事事忍让?教人嗔,约有三个动机:一、由于某人对我有意见,我直接去嗔恨他,显不出我的风度,于是教人去嗔恨他,让他受到这个人的嗔怒,以雪我自己对他的憎恨。二、教人去嗔恨他,自己反假装好人。三、教人去嗔恨他,因所嗔恨的他,本是这个人的仇敌,让他们双方切相仇恨,自己从旁看他们相斗。
构成嗔心不受悔的过失,亦具有因、缘、法、业的四者。无始含恨熏习所成的嗔恚种子,现在初起的一念嗔心,名为嗔因;嗔心生起以后,继续不断的等流下去,再加所嗔的对象现在于前,名为嗔缘;计划如何使他受辱,名为嗔法;三事和合,嗔恚事成,名为嗔业。古德说:“业成则殃堕沉沦,怨结万代,世世莫解,可不慎哉”!
然而菩萨不应生嗔,“应生一切众生善根无争之事,常生慈悲心、孝顺心”。世间一切的斗争,都由嗔心而来的,嗔心不起,即是无争之法,无争之法,便是生善之根。一个真正菩萨行者,如果一味的纵放自己的嗔心,动不动的就发雷霆般的脾气,那是不能摄化众生而修圣道的。智度论第十说:“嗔恚者,失诸善法之本,堕落恶道之因,法乐之怨家,善心之大贼”。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6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心度生的菩萨,假定不是这样,“而反更于一切众生中,乃至于非众生中,以恶口骂辱,加以手打及以刀杖”,那就不像一个菩萨了。于中所说的非众生,究是指的什么?有说这是指的木石等。如有人大发脾气时,不但见到人打骂,就是对桌椅等,亦会漫骂与乱打。对木石等生嗔,徒然显示你的没有修养,自然对你是有相当的不利。于中,恶口骂辱,是属口业,刀杖手打,是属身业,后面的“意犹不息”,是属意业。
或菩萨以猛利的嗔恨心损恼有情,或有情以猛利的忿恨心触犯菩萨,后来有情想想,这是自己不对,于是“前人”就特别来到菩萨面前,请求悔过,“善言忏谢”,假定菩萨拒绝不接受,而且“犹嗔不解者,是菩萨波罗夷罪”。“如是三业虔诚,求悔不解者,上违佛教,中失本心,下乖接引,恶业增而不损,圣道隔而不行,故曰是菩萨波罗夷罪”。菩萨生嗔,众生不但不接近你,而且会离佛法而去,所以菩萨对众生生嗔,是不可饶恕的罪恶。华严经说:“宁爱染无嗔”。当知爱虽也是不好的,但能与众生结亲近的缘,进而以佛法教导他,使他信受佛法;对众生发脾气,只有与之结远离的恶缘。
在这戒中,具有三聚净戒:不自嗔、不教人嗔,是摄律仪戒;常生慈悲心,是摄善法戒;常生孝顺心,是摄众生戒。生起嗔恚心,不但会劫去行者的所有功德法财,而且会伤害行者的法身慧命。
有些菩萨心中怀着高度的忿恨,就是别人诚心诚意的来向他忏谢,他还是对之嗔恨不已。如对方来向他忏谢,他立刻走到房子里去,把门关闭起来,不加以理睬。或者不客气的当面对来者说:我们没有和解的可能,我终生恨透了你,我见到你就讨厌,我不愿同你说话,你离开我远一点!这都是表示不接受。住戒菩萨,假定为其他的有情之所侵犯,后来诚意如法的向菩萨承认错误,这时菩萨,应该欢欢喜喜的,接受他的悔谢,使他不致为这不安。菩萨不能容忍对方对于自己原来的侵犯,当知这是有违菩萨利生本愿的。不但如此,一个住戒菩萨,如果你虽没有违害其他有情,但在别人看来以为你去违害他,照理你都应该向他表示深切的悔谢,以免误会而结成怨敌。
如果菩萨是要运用一种方便,调伏那个众生,使他安立善处,你不接受他的悔谢是不犯罪的。或者对方来向你悔谢时,内心中仍存有一种高傲的观念,你不接受他的悔谢,是不犯罪的。如果发现对方性好斗讼,向他悔谢,反而增加他的气焰,脾气发得更大,你不向他悔谢,是不犯过失的。或你知道他的个性很和忍,不存计较之心,你一向他悔谢,反增他的惭愧,这时你不向他悔谢,是不犯罪的。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0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菩萨对诸众生,应该折伏的时候,亦可示现嗔恚。如性情暴恶的众生,如恶性邪见的徒众,不得不现出金刚怒目来。古德说:“外现威而心实慈,口呵斥而念至愍,正是大士调伏刚强众生之大用,岂与具三毒者而比耶”?所以佛法向有“金刚怒目,菩萨心肠”之说。
如知某个众生,不论怎样责罚,总是没有用的;或知某个众生,话都不能对他说,即使对他说什么,他也不会接受的;或知某个众生,如对他依法行事,他不但不接受,反而拿出粗言。诸此类,你可放任他们,因为不论什么教诫,一定要起作用才行,否则,不如不予教诫。看到当时的实际情形,不治罚,问题还不至于恶化,一治罚,反而兴起更大斗争。或者知道那个破戒犯规的有情,原本是个很本分的人,由于一时的错误,做出不如法的事,后来反省过来,并迅速的悔过。诸如此类,菩萨不去责罚,是不违犯菩萨戒的。
嗔恚的罪业,将来同样是要堕落三恶道中去受苦报的。如智度论说:“由嗔故,入八大地狱”。华严经亦说:“嗔恚罪,上者地狱因,中者畜生,下者饿鬼”。若从三恶趣中受报出来,得两种不理想的果报:一、常被他人寻求你的长短;二、恒被他人来恼害你的生活。不唯是这样的,凡是脾气大的,转生再为人时,相貌一定是长得很丑陋的。
【第十谤三宝戒】
“若佛子,自谤三宝,教人谤三宝。谤因、谤缘、谤法、谤业。而菩萨见外道及以恶人,一言谤佛音声,如三百矛刺心;况口自谤?不生信心、孝顺心,而反更助恶人、邪见人谤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这是十重戒中的最后谤三宝戒,瑜伽菩萨戒本,叫做谤乱正法戒,三宝,不论从那方面说,都应加以承事奉顺,亲近供养,以期绍隆三宝,假定加以毁谤,断绝了一切三宝的种子,所以成为根本重罪。所谓谤,是乖背的意思,对于三宝,妄加非议,毫不合乎事实。
邪见,古德将之归纳,大约有四种:一、上品邪见,这是否定一切的道德行为,亦即是根本推翻善恶业的因果律;二、中品邪见,这是不承认三宝胜于外道的地方;三、下品邪见,就是修学大乘的菩萨,放弃自己所应学习的大乘本业,反而专心一意的学习小乘;四、杂类邪见,有的执大谤小,说学大乘法的菩萨,对于声闻乘相应的教法,菩萨是没有学习必要的。要知三世诸佛,无不宣说三乘教法的。所以发心的菩萨,应该学习声闻乘法,作为自己度生的方便。(另外)如果认为什么都对,神佛不分的杂信,亦即知见的颠倒,不得称为正信佛弟子。又有的人,自己知解不够,对于他说根本没有透彻了解,任凭自己所有的浅薄智慧,于中随意的加以去取,这不能不说犯有忽略罪。还有为了欲彰自己见解的高超,竭力排斥他人的思想理论,这就不免犯了骄慢的过失。菩萨最大的特色,就是在生死中不为生死所转,且逐渐的摆脱生死,在烦恼中滚来滚去,而能逐渐远离烦恼。
发表于 2016-10-9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7 01: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