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040|回复: 0

[宣扬经论] 阿赖耶识与业到底是如何作用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12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化身为海 于 2014-10-1 20:11 编辑

浅谈业的隐逸处——阿赖耶识(也称藏识)
    我们要明白,实修忏悔的目的在于,清净多生累劫所带来的深厚的罪障和业力牵动自身习气所造作的过失。透过忏悔是为了让我们明净的本来面目透脱显露。
    果报和业又是如何造就每个众生的今生轮回呢?我们常谈的五毒习气以及业力又是通过什么记忆储藏和表现出来的呢?这里我们就浅谈一下业的隐逸之所——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又称为第八意识。我们知道,无始以来,每个众生所有的善恶的业力,不管是善业也好,恶业也好,都会不断囤积在这个称为第八识的阿赖耶识中。阿赖耶识像一面很明亮的镜子一般,我们贪、嗔、痴、慢、疑等烦恼习气,就像是来自各方不同的灰尘一样,厚厚的堆积在阿赖耶识这面镜子上一样,遮蔽它本来的明净,让我们看不见自己本来明亮清净的真实面目。

   那我们如何擦拭这面镜子上的灰尘呢?如何才能清净深藏在阿赖耶识上这些业的污染呢?这就必须透过积累资粮和忏悔两种途径,才能慢慢净化。就好像我们照镜子时,镜子上面已经蒙了很多灰尘,看不清楚自己的脸,那我们就得慢慢将这么镜子擦拭干净,让影像(本来清净无污染的本来面目)从镜子中清晰的显现出来。忏悔的过程就是在擦拭阿赖耶识中烦恼习气这些尘埃,聚积资粮是让你有机会明白忏悔的道理和忏悔的目的,这些都是需要福报显现的。

《六祖坛经》里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句虽不是直指本性,但是这种渐进式的用功,是修行不可缺少的。将这种客尘污染清净的方法之一,就是透过实修忏悔。
    虽然我们说,众生本来是佛,可是目前大家这尊佛和真正的佛陀是有很大的差别的!为什么呢?因为作为众生的我们在阿赖耶识上,还有很多罪障和习气的污染。我们想要明心见性,和真正的佛陀之间缩短距离,就要理解心性的本体,一定要先将五毒(贪、嗔、痴、慢、疑)这些如灰尘般的烦恼净除,依照次第,逐步修行。作为一个在基础上修行的实修者来说,千万不可以把佛法空性的理解,加在现阶段的学习心态上,证悟空性固然重要,但是大家目前的修行连业力隐藏在阿赖耶识上的如灰尘般遮蔽的业障和烦恼习气都没有清净掉,那么无论我们做什么,一切善恶的果报还是会成熟在大家的身心上。所以,实修需要有正知见,实修更需要稳扎稳打的渐行来认识和清理业的隐逸——阿赖耶识上的灰尘。

洞悉业习于藏识(阿赖耶识)中的作用
    世间一切事物的产生,都如佛陀告诉世人的:“一切众生的苦乐兴衰,除因果之外,没有别的作者。”业与报的相续形成了轮回,因果和轮回是相互依存、同一性质的两个概念。业是佛教教理中最深细的法则之一,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洞悉和了解业,就会知道我们既是业的制造者,也是业的承受者。正是众生的善恶业因导致了善趣与恶趣,业力制造并带动着轮回。业习藏逸于阿赖耶识(藏识)中,六道轮回一切众生承受的所有苦乐的感受,也是唯一的来源,是每个众生自己种下的善、恶以及无记的种种业因,积累在阿赖耶识中,当业因成熟为结果时,苦乐即被造作显现出来。

    业,是自作自受,每个众生都必须面对和承担自己的业果;如是因如是果,诸法一定是因和果的相关对应,这是业力法则的运作方式。“行善得善报,行不善得恶报”。什么因,就会得什么果。所有一切善恶果报会成熟在哪里?成熟在我们的身心上。《入菩萨行论》中说:“实语者佛言,一切诸畏惧,无量众苦痛,皆从心所生。”我们所承受的喜、怒、哀、乐没有任何人去造作,一切都来自于动念者的自心显现。当我们习惯妄念的造作以后,便几乎没有感觉它的存在,无形中,在阿赖耶识里,所播下的种子,便酝酿各种业习,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当外缘引起内在的业习时,就会产生贪爱、嗔恨、嫉妒、傲慢、痴狂等等烦恼。
    社会中会有这样的现象,有时候,旁人说了一句不经意的话,有些听了觉得很严重,会把这些话记在心里,用自己主观想法,不断去分析,就会越想越生气,嗔恨心会越演越烈,最后会气到杀人放火,或是去上吊、跳楼自杀等等,这是现实生活中常发生的事。相反的,有的人听了却没有感觉,还以为对方是在赞叹他呢!同样一句话,可以让人疯狂,也可以让人欢喜,为什么会有这两者的差别呢?这是因为业力的关系。每个人都被自己的业力,牵得团团转。在轮回中,我们因为业力的关系,不断在六道中转生,受六道种种的痛苦,有很多深重的烦恼。所有众生生命的发展,都个有其因。我们只要分析出其中的因,就会明白为什么有这个果。洞悉业习于阿赖耶识中的作用,这种明白也是一种体悟。转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7 07: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