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241|回复: 5

四十八愿讲话(中)(作者:庐山龙泉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12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12 设我得佛,光明有能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文科】 四十八愿之第十二,光明无量之愿。  第十二、十三愿,是摄法身之愿。 
【讲义】 「如果我成佛时,光明有限,下至不能徧照无量诸佛国者,我就不取正觉。」
【成就文】   佛告阿难: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
    佛言,我说无量寿佛,光明威神,巍巍殊妙,昼夜一劫,尚未能尽。
    13 设我得佛,寿命有能限量,下至百千亿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觉。
【文科】 四十八愿之第十三,寿命无量之愿。
【讲义】 「如果我成佛时,寿命有限量,下至不能超过百千亿那由他劫者,我就不取正觉。」
【成就文】   佛语阿难:又无量寿佛,寿命长久,不可称计,汝宁知乎?假使十方世界无量众生,皆得人身,悉令成就声闻、缘觉,都共集会,禅思一心。竭其智力,于百千万劫悉共推算,计其寿命长远之数,不能穷尽,知其限极。
【余义】 (一) 接在第十一必至灭度之愿,而誓着光明无量与寿命无量之愿。是为了让依第十一愿而必至灭度之国中人天,也能得到与阿弥陀佛如来一样的光寿无量之德。光寿无量二愿,若仅从文面看,则只是限于阿弥陀佛一人,但是更深一层去探索其悲愿,我们就能发现,不只限于阿弥陀佛自己一人。这个誓愿是为了一切众生,往生净土而立下的誓愿。这一点从第十一、十二、十三愿的顺序上得到明示。即第十一愿是为十方众生之灭度而立的誓愿,依此誓得灭度者马上就会由于第十二、十三愿的愿力,得到和阿弥陀佛一样之光寿二无量之德。
  (二) 阿弥陀佛具有无量之德,而这里却只誓了光明与寿命无量,为什么?这从阿弥陀佛二利圆满一事去想就明白:
  (1) 就「自利圆满」来说:光明是智慧相、寿命是涅槃德。佛的报身果体,要言之,不出这两德。所以在许多经文中,有关报身果体,也都以光寿之德说明。在此一样,阿弥陀佛有关果体誓,就只提出了光寿二德。
  (2) 就「利他圆满」而言:光明是横(空间上)为利益十方众生;而寿命则是竖(时间上)为利益三世众生。所以有了这二德,就能永远而且广泛地化导众生,成就利他圆满之德,因此特别立誓二德之愿。
  法然上人在《和语灯录》一书中,阐释这个意义说道:
    总之,光明无量之愿,横的在于广为摄取众生。寿命无量之愿,竖的在于久远利益十方世界。
  如此仰望大悲之尊意,真是希有难得。
    14 设我得佛,国中声闻,有能计量,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知其数者,不取正觉。
  (1)计校 计算、推测。
【文科】 四十八愿之第十四,声闻无数之愿。
【讲义】 「如果我成佛时,我国中声闻众之数有限,假使三千大千世界之众生,悉为声闻缘觉,于百千劫之长时间,令数净土之声闻,若能数尽其人数者,不取正觉。」
【成就文】   又声闻、菩萨,其数难量,不可称说。神智洞达,威力自在,能于掌中,持一切世界。
【余义】 净土的圣众都是同类,并没有真的声闻的人,这里是顺他方国土,假名声闻。
    15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寿命无能限量。除其本愿,修短自在。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1)修短 长短。
【文科】 四十八愿之第十五,眷属长寿之愿。
【讲义】 「如果我成佛时,国中菩萨、声闻、天人之众,寿命无有限量,如我阿弥陀佛一样。除其愿力欲救度众生,而现身十方世界,寿命长短即能随意自在,如果不是这样,我就不取正觉。」
【成就文】   声闻、菩萨、天人之众,寿命长短,亦复如是,非算数譬喻所能知也。
    16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乃至闻有不善名者,不取正觉。  (1)不善名 不好的名称。
【文科】 四十八愿之第十六,离讥嫌名愿。
【讲义】 「如果我成佛时,国中人天,若有不善之名者,我就不取正觉。」
【成就文】   无有三途苦难之名,但有自然快乐之音,是故其国,名曰安乐。

 楼主| 发表于 2014-5-12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17 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
  (1)咨嗟 咨是赞、嗟是叹。赞叹之意。
  (2)称 称扬、称赞、赞扬。
  (3)我名 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
【文科】 四十八愿之第十七,诸佛称扬之愿。
【讲义】 「如果我成佛时,十方世界无量诸佛,若不共同赞叹,宣扬我的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令众生闻信者,我就不取正觉。」
【成就文】   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又:佛告阿难,无量寿佛,威神无极,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诸佛如来,莫不称叹。
【余义】  (一) 就第十七愿的愿名,亲鸾大师在《行卷》举出六个愿名。
  (1) 大悲之愿 出自《行卷》。四十八愿每一愿都是如来大悲心的流露,为什么又特别把第十七愿命名为「大悲之愿」?这就是所谓「总即别名」,以总体之名,别名一愿。为什么?理由是:四十八愿虽然都是出自大悲的愿心,但是如果没有此愿,则四十八愿之广大德用就无法回施众生。即阿弥陀佛把四十八愿的成佛功德,收摄在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之中,由诸佛如来称赞宣扬给众生听闻,作为众生往生的信心,也就是第十八愿所说的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一念。这样才能将四十八愿之广大功德,回施与众生。
  (2) 诸佛称扬之愿
  (3) 诸佛称名之愿
  (4) 诸佛咨嗟之愿
  (2)(3)(4)依愿文而付名的。称扬、称名、咨嗟都是赞叹的意思,是称赞佛名的意思。
  阿弥陀佛立誓,要以「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来救度一切众生。这一点是与诸佛的救度是不同的。阿弥陀佛又在第十七愿,誓愿被诸佛赞扬。这个愿没有落空,得到一切诸佛的称扬。此愿的成就文说:
  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佛愿之本意  阿弥陀佛的本意,不用说是在于使十方众生闻信名号。三誓偈说:「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究竟有不闻,誓不成等觉。」这就是他的证据,因此亲鸾大师在《正信偈》中说:「重誓名声闻十方」。然此希望,是酬于第十七愿,诸佛赞叹名号才算达成。凡四十八愿之中,誓愿诸佛赞叹名号的,只限此第十七愿。所以成就名号德用的应是第十七愿。
  不共之别德  阿弥陀佛六字名号与诸佛的名号不同。如药师佛、地藏王菩萨,只誓名而不誓南无二字。然而阿弥陀佛亦誓南无二字,且六字(名号南无阿弥陀佛)全部由阿弥陀佛本身所成就,众生的愿、行全包括在内。并且南无(众生)信凭之信心,而全是从如来那边回施来的。因此不待第十八愿的众生口称,名号的功德在第十七愿就已完全成立了。这就是南无阿弥陀佛之所以绝对唯一的,不共其他名号的道理。而且这个名号显现在愿文的「我名」一辞之中,所以说念佛是第十七愿所成就的。

    (二)  次明愿意者,为什么誓诸佛咨嗟愿?为令南无阿弥陀佛名号皆闻十方世界,愿令十方诸佛各说我名号功德。由诸佛称扬赞叹,如来尊号甚分明,十方世界普流行,众生闻之,获得无上功德大利益,此十七愿实大悲之愿。
     法藏立十七、十八愿,不二而二,二而不二也。当知:如来一切功德,悉摄光寿无量,而成方便法身,欲以此功德回施之众生,与我同成法身,光寿体德为六字尊号南无阿弥陀佛,作为所赞体,誓令十方诸佛称扬其名号,闻信十方众生,获光寿体德(光寿体德,即南无阿弥陀佛。令名号闻信众生,获往生成佛利益),这是十七愿真实意。
  为使一切善恶凡夫,平等往生,共同欢喜信受,以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为往生净土之正因;故五劫之间深深思惟此事。首先,第十七愿中,发起使诸佛称扬我名号之愿,欲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普导众生,故发起使称扬名号之誓愿。次于第十八愿发念佛往生之愿,令乃至十念之人,皆使往生。诚哉!细细思之,这都是十七愿阿弥陀佛威神力不可思议。
  此亦为以名号导十方众生,誓诸佛所称赞,此十七愿所成。然则此愿以名号为所信、所行法体,十八愿为能信、能行也明矣。黑谷亦此意也,然于所行法体具能信、能行者,诸师之所未谈,吾祖亲鸾大师独发之。何以得尔?《行卷》曰:「谨按往相回向,有大行,有大信。(所行名号具能信、能行,故先标之)大行者,(所行)则称无碍光如来名,(能信、能行)斯行即是摄诸善法,具诸德本,极速圆满,真如一实功德宝海,(全法体德而能行德故)故名『大行』。(结归所行法体)」由此思之,诸佛赞叹称名是所信、所行法体,此中具能信、能行。闻其名号者,领受其法体信行者,第十八愿三信也,故曰「闻其名号」等。一发信心,具法体回施之行,故所称显称名全是所行法体所显发,故同于诸佛称名,故于所行法体立能行。今言「大行」者,标所行法体,则称无碍光如来名者,即是众生能行也。(能行中具信,如实修行故)此乃于大行法体立能行名,终日称名而不离故,如实修行相应之行故,与诸佛咨嗟相应,故以称名为赞叹门。
  然则「大行」者等,约文正意,则诸佛称名义,而犹言「大行」者,诸佛之能称无碍光如来名号也。是乃由诸佛称名,而知名体不二弥陀(光寿无量佛体,即六字名号为往生之行)为所念体,故知弥陀回向之大行存于此者,实由诸佛称名而已,故诸佛称名即显示往相回向之大行,故是为文正意也。若傍论文所含,则众生能称之义亦存于此,第十八愿机称名相应十七愿行体,与诸佛称名无异故也。
  由是观之,唯至心信乐机直领得第十七愿行体,故咨嗟之大行于之信乐之机,其第十八愿机能领得十七大行,则机法一体,能所不二,十七、十八两愿不离,犹如束芦俱时转,故《吴》、《汉》两译合说两愿者,盖此意也。然此名号名「往相回向之大行」者,佛体既成就众生往生之行业,而回向众生之法故,不待行者口称,而一念信受端的,自尔领得此行业,故曰「真实信心称名者,弥陀回向之法」等,其信心亦非行者所发,是第十七愿行体之所发起,故曰「本愿名号正定业,至心信乐愿以因」。(文)是以凡夫往生之行业成之佛体,即名体不二之「南无阿弥陀佛」,不信则已矣,信则得之,故云「至心信乐愿为因」也,其佛体成往生正业,名「大行」也。
 楼主| 发表于 2014-5-12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18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1)至心 三信之一。真实心。全无虚伪的至诚心。
  (2)信乐 三信之一。无疑之信,欢喜爱乐之心。
  (3)欲生 三信之一。愿往生净土之心。(以上三项见下面三信约机论)。
  (4)乃至十念 乃至是一多包容之语,多少先后兼容之语。十念是十声念佛。故乃至十念是包含十声念佛前后之语,换言之,就是一念乃至无量念的意思。善导大师将「乃至十念」解释为「上尽一形,下至一念」,多则一生念佛,少则兼一声念佛之意。
  (5)若不生者 如果不能往生净土。
  (6)五逆 逆恩逆德的五种大罪恶。又分(一)小乘五逆: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妨害僧侣的和合)、出佛身血。(二)大乘五逆:一、坏塔、烧经藏、盗三宝财物。二、谤三乘法、轻视圣教。三、咒骂责使僧侣。四、同小乘五逆罪。五、不信因果道理、造恶口、邪淫等十不善业。
  (7)诽谤正法  说无佛、诽谤佛的教法。
【文科】四十八愿之第十八,念佛往生之愿。
【讲义】「如果我成佛时,十方众生,内心真实相信,欢喜爱乐,愿往我的净土,下至十声,称念我的名号,如果不能往生净土,我决不成佛。但造五逆罪及诽谤正法者除外。」
【成就文】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余义】 ?
     设我得佛  如果我成了佛之时。
     十方众生  十方之所有一切众生。
     至心信乐  「至心」即是「真实」。真实者,以如来誓愿之真实为至心也。烦恼具足之众生,本来无真实心,无清净心,浊恶邪见故。「信乐」者,如来本愿之真实,无二心,深信不疑,谓之信乐。此「至心信乐」即是弥陀发誓欲劝导十方众生,使其信乐我真实之誓愿名号南无阿弥陀佛,此谓之至心信乐。非凡夫自力之心。
     欲生我国  以他力之至心信乐,欲生安乐净土也。
     乃至十念  劝导称念如来所誓之名号,并使众生知其为不限遍数,不拘时节。以「乃至」之言加于「十念」而发誓也。从如来所赐之誓愿名号南无阿弥陀佛,不取寻常时节,不待临终称念,唯深归如来之至心信乐—即归命南无阿弥陀佛。闻此真实信心名号(南无阿弥陀佛)之时,即入摄取不舍之心光故,定于正定聚之位。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若不生者」:如果不使其往生。「不取正觉」:誓言绝不成佛。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使众生知五逆之罪人被嫌弃,而谤法之罪甚重。显示此二罪之重,使知十方一切众生,皆无遗漏,必定往生。

【余义】(一)此愿是叙述净土法门之心要,他力信心之愿,我们永恒的生命问题,将依此愿之有无而产生非常巨大的差异,与我们的精神之死活大有关系。所以名此愿为四十八愿中的本愿王,古来解释此愿,极为慎重。大师在《信卷》竭尽其力,就其奥旨加以显扬。此愿与第十七愿一样,有种种愿名,所以先解释其愿名。                            
     (1)念佛往生愿  出于法然上人的《选择集》,亲鸾大师依用于《信卷》及《略文类》。对于此愿,净影大师、憬兴大师等着眼于「乃至十念」的十念,名为「十念往生之愿」。相反地,善导大师则着眼于「乃至」二字而视乃至为从多向少之语,而有「上尽一形下至一念」的解释,把多则一生念佛,少则一声念佛,通通包括在内。所以认为念佛往生不是限于「十念」,而是广称的「念佛」往生。法然上人继承此意,名为「念佛往生之愿」。这是依愿文「乃至十念」(念佛)与「若不生者」(往生)所取的愿名,用以区别诸行往生。
  (2)选择本愿  出自《选择集》之卷头,亲鸾大师在《信卷》中有引用。这是法藏菩萨就二百一十亿诸佛国土中,选择往生业因所誓之愿,所以叫做选择本愿。本来四十八愿无非都是选择本愿,这里依总即别名的意义,特别付于第十八愿之名。
  (3)本愿三心愿  出于《信卷》。《观无量寿经》所说的是各人不同的自力三心。相对的,此愿所誓的是本愿他力之真实三心。
  (4)至心信乐愿  出于《信卷》及《略文类》。对于第十九、二十愿之区别。此二愿虽皆誓三心:第十九愿是至心发愿欲生,第二十愿是至心回向欲生,而无信乐一句,故特别付名第十八愿为至心信乐之愿的愿名。
  (5)往相信心愿  出于《信卷》《略文类》。第十八愿所誓的是凡夫往生净土的他力信心,故付此名。以上五名中,初二名继承自法然上人,后三名是亲鸾大师自己所设的名称。
  (二) 就后三名加以探讨 三名并非都只以「信心为骨目」。《行卷》之末说:
     其真实行愿者,诸佛称名之愿也;

    其真实信愿者,至心信乐之愿也。
     在《信卷》之卷初,举出「大信心之德」,接着就说:斯心即是出于念佛往生之愿。
     从这些地方来看,亲鸾大师是以第十八愿名为信心成就之愿,这是很明显的。
  然而第十八愿所誓的是:三信与十念。其中搁置十念,而只名信心成就之愿,是什么意思呢?
  对于这个疑问,只要从第十八愿之愿事与成就之区别来看就能解决。第十八愿中的愿事有信心(三心)、称名(乃至十念)与往生(若不生者)三种,但言其成就,则只有信心一种。因为,乃至十念的名号是第十七愿成就,若不生者之往生是第十一愿成就的。所以第十八愿之誓是:行者只要「信受」第十七愿所成就的名号,是信心成就之愿。
  (三) 如上所说,关于第十八愿的解释,善导大师与法然上人注重「乃至十念」之语,而名为念佛往生之愿。亲鸾大师是依「至心信乐欲生」之语,名之为本愿三心之愿、至心信乐之愿、往相信心之愿,并且以此愿为「信心成就之愿」。像这样对同一愿生出不同的见解,其理何在?
  这是由于善导大师与法然上人是把第十一、十七、十八等三愿作一愿来看,而亲鸾大师则基于第十八愿的愿事,分出第十一及第十七两愿,而对三愿作各别看法所致。
  善导大师与法然上人同是站在「圣净相对」的立场,对圣道门自力之诸修行,显示净土门他力念佛一行,认为「往生」及「信心」全不外乎是念佛的效果,而把第十八愿的德用,纳入此一名号之中。
  亲鸾大师则站在「真假分判」的立场,对净土假门之不了佛智之行,显示净土真实门之明信佛智的信心,以此「信心」为第十八愿所成就,以「十念」的念佛为第十七愿所成就,以「若不生者」的往生为第十一愿所成就。这样的看法上之差异是从什么地方发生的呢?可能是因时代不同的关系吧!善导大师、法然上人所处的时代是圣道自力修行盛行的时代,于此为了表明净土教,所以必须树起念佛的旗帜。亲鸾大师的时代,圣道门衰退,净土诸教盛行,但是净土教中,有许多人对他力信仰的真意有所误解,所以才显示「本愿真实的信心」来比对。因此分别圣净相对,与真假分判的看法,至于在真意方面,则大家看法一致毫无违异。善导大师、法然上人都注重念佛,也注重信心。亲鸾大师也一样注重信心,同时注重念佛。这从其著书上可以清楚地看出。但为时代之不同,故有表彰「念佛之弘化」与表彰「信心之弘化」的差异而已。
  (四)「信」与「行」,即信心与名号,本来就不可分开。明白了这点就能了解:善导大师、法然上人、亲鸾大师之间,其弘化虽然不同,其真意则完全一致。所以于此有预先略论信行不离的必要。
  第十八愿中有「三信」、「十念」、「往生」三种愿事。此中以三信之因与往生之果配对,就成为救度信者的本愿;以乃至十念之因与往生之果配对,就成为救度称念者的本愿。
  第十八愿之念佛往生之本愿,十方诸佛加以称扬赞叹,就是第十七愿。所以此二愿有不离之关系。因此诸佛所赞叹的名号中,具有「救信者」与「救称念者」两种意思。又闻此第十七愿诸佛赞叹之名号的道理,在行者之机,领受之相,就是第十八愿之「三信十念」。即欲救信者的名号之佛意,显现于行者之机,就是至心信乐欲生之「三信」。对欲救称念者之名号的佛意,显现于行者之机,就是乃至十念的「称名」。
  行与信就是这样,其间有着重重的关系。相虽有二,体则是一。故行不离信,信不离行。法然上人在《选择集》中说:

    念佛行者,必具三心。
     又在《黑谷传》中说:
     虽闻名号,若不信则如不闻,譬如虽信,若不念则如不信。
     亲鸾大师在《末灯钞》中说:
  行与信虽二,若闻「行」一声「无疑」者,就是离行即无信,我所听的就是这样;又当想离信即无行。须知,这都是弥陀的誓愿,行与信谓之誓愿。
     以上所说皆出于这「信与行」的关系。
  (五) 已说明了第十八愿是信心成就之愿,又说明了「行与信」的关系。然则信心又是什么?信心就是愿文所誓的「至心信乐欲生」三信。这三信是本宗的肝要,我们永恒真实的生命问题就系于这三信。
  关于三信的要意,从回向者阿弥陀佛一方看,与从领受之信者一方看,分出两种差别的色彩。从阿弥陀佛一方来看是「三信约法论」;从信者一方来看是「三信约机论」。先依亲鸾大师《信卷》为指南,来检讨「约法之三信」。
  先说:「至心」就是如来的「真实心」。《信卷》说:
  窃推斯心,一切群生海,自从无始已来,乃至今日至今时,秽恶污染无清净心,虚假谄伪无真实心。是以如来悲悯一切苦恼众生海,于不可思议兆载永劫行菩萨行时,三业所修,一念一剎那,无不清净,无不真心。如来以清净真心,成就圆融无碍,不可思议、不可称、不可说至德。以如来至心,回施诸有一切烦恼、恶业、邪智之群生海,则是彰利他真心,故疑盖无杂。斯至心则是至德尊号为其体也。
     依此而看,法藏菩萨悲悯虚假谄伪的我们,在永劫之间,身口意三业所修皆是真实,以此真实成就六字名号,即是如来的真实心,所以至心即是如来的真实心。
  其次「信乐」就是如来的「智慧心」。《信卷》说:
  言信乐者:则是如来满足大悲圆融无碍信心海。是故疑盖无有间杂,故名信乐。即以利他回向之至心为信乐体也。然从无始已来,一切群生海,流转无明海,沈没诸有轮,系缚众苦轮,无清净信乐,法尔无真实信乐。是以无上功德难叵值遇,最胜净信难叵获得。一切凡小,一切时中,贪爱之心常能污善心,瞋憎之心常能烧法财,虽急作急修如灸头燃;众名杂毒杂修之善,亦名虚假谄伪之行,不名真实业也。以此虚假杂毒之善,欲生无量光明土,此必不可也。何以故?正由如来行菩萨行时,三业所修,乃至一念一剎那,疑盖无杂。斯心者,即如来大悲心故,必成报土正定之因。如来悲悯苦恼群生海,以无碍广大净信回施诸有海,是名利他真实信心。
     依此而看,法藏菩萨悲怜众生,无始已来被无明所覆,在永劫之间,三业所修,疑盖无杂,成就无碍广大净信,将此无碍佛智,回施给与疑惑无明凡夫之心内,即是信乐。所以获得信心,就是明信无碍之佛智。这在以下经文中称为「明信佛智」。
     最后:「欲生」就是如来的「慈悲心」。《信卷》里说:
  次言欲生:则是如来招唤诸有群生之敕命。即以真实信乐,为欲生体也。诚是非大小、凡圣、定散、自力之回向,故名不回向也。然微尘界有情,流转烦恼海,漂没生死海,无真实回向心,无清净回向心。是故如来矜哀一切苦恼群生海,行菩萨行时,三业所修,乃至一念一剎那,回向心为首,得成就大悲心。故以利他真实欲生心回施诸有情,欲生即是回向心,斯则大悲心。故疑盖无杂。
     依此而看,法藏菩萨悲怜我们,无始以来流转生死,无清净真实回向心,于永劫之间,不舍苦恼有情,以回向为首,所成就即是大悲回向心。当这大悲心彻透于我等胸怀时,就会产生欲生安养净土心,因此欲生就是如来慈悲心。
  (六) 如上所述,本愿三信,完全是如来的「真实心」、「智慧心」、「慈悲心」;绝非凡夫不成之迷心。既然如此,我们凡夫又如何得受这三信?这就是「三信约机论」产生的由来。
  
 楼主| 发表于 2014-5-12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这一点,亲鸾大师着眼于天亲菩萨的《净土论》开头所说的。
     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
     对其中的「一心」有言本愿三信、机受一心,认为在行者之机,对「本愿三信」并非各别来领受,而是但以一心来领受的。
  第十八愿之中,三信虽然誓愿各别,但是在下卷成就文则说「信心欢喜」,只举出唯一信心。三信成为唯一信心,由行者一方来接受,就是依据此而说的。
  然而,三信的文字,确实各别具有特殊的意义,怎么能说是一信心呢?这个疑问,亲鸾大师在《信卷》有如下的解释:
  问:如来本愿,已发至心、信乐、欲生誓,何以故论主(天亲菩萨)言一心也?

    答:为令愚钝众生易了解,弥陀如来虽发三心,涅磐真因,唯以信心,是故论主合三为一欤。私窥三心字训,三即合一,其意何者?(中略)(一)至心即是真实诚种之心,故疑盖无杂也。(二)信乐即是真实诚满之心,极成用重之心,审验宣忠之心,欲愿爱悦之心,欢喜贺庆之心,故疑盖无杂也。(三)欲生即是愿乐觉知之心,成作为兴之心,大悲回向之心,故疑盖无杂也。今按三心字训,真实心而虚假无杂;正直心而邪伪无杂。真知,疑盖无间杂故,是名信乐。信乐即是一心,一心即是真实信心,是故论主建言一心也。应知。
     据此而观,至心、欲生都摄在疑盖无杂的信乐里面。信乐之信与至心同,又信乐的乐与欲生同,都是欢喜,愿往生的心。又信乐即是一心,所以三信就成为一心了。月在天,影映万水。如来的三信彻于十方众生的心内,从而产生一心归命的他力信仰。这样,行者即乘上大悲愿船,浮于光明的广海,终必达到涅磐安乐的彼岸。究其本源全在大悲本愿之三信中。因此,三信可言是人生的光明。
  (七) 如前所述我们由于领受如来本愿之三信而一念归命,即依他力之信仰得蒙往生净土。然而此大利益却不给五逆与诽谤正法之人。因为第十八愿结文说「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此二类重罪抑止不救,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这些或时行五逆,或时有诽谤正法之人,即使念佛亦能得救吗?
  然若依《观无量寿经》,在下下品之处说,行十恶五逆等不善的人,也能依口称念佛的利益而得救。从这点而言,五逆的人,若能念佛,亦能蒙如来救度之光所摄取。             
     同样是五逆,《大经》说五逆谤法不救而抑止;而《观经》则说若能念佛就能得救而摄取,此二经不是完全矛盾吗?若大经之说真实,观经之说不真;若观经之说真实,大经之说则不真。
     关于这一点,昙鸾大师与善导大师,都各有立说,加以会通,要点如下:
  (1) 昙鸾大师的单复说:
  昙鸾大师在其所著《论注》上卷之末(八番问答之处),举此问题加以解释说明,《大经》说的是「五逆」与「诽谤」两罪是复罪,所以抑止不救;但《观经》说的是「五逆」是单罪,所以摄取。因此虽是五逆,若不谤法,还有佛缘,能入救度之道,但是犯「五逆」与「谤法」复罪者,就没法救了。
  (2) 善导大师的未造已造说:
  善导大师在其所著《散善义》中说,第十八愿抑止五逆谤法的理由是:这二罪极重,释尊怜悯众生造此二罪,所以方便假说不能往生;若从如来的真实意言,当然也能得救。至于《观经》下下品中摄取「五逆」而「谤法」除外,其理则是:
  五逆是下下品凡夫已造之罪,大悲如来,不忍弃舍,加以救度。然「谤法」之罪是未造之罪,所以加以警诫,而说不能往生。如果谤法罪是已造,则大悲如来也不忍舍弃。善导大师作这样难得的解释。
  (3) 已回心未回心说:
  依此而看,昙鸾大师是依「罪之单复」解释,善导大师则依「罪之已造未造」解释,甚为明白。善导大师认为已造谤法,即使是谤法,既然已造,也会被大悲所引而往生。但昙鸾大师认为既是谤法即使没有余罪,也不能往生。这是因为两位大师着眼点不同。善导大师言「谤法阐提回心皆往」(《法事赞》上),虽是谤法者,如果回心归佛,则能往生。善导大师是就「已回心」的人而说的,昙鸾大师则就「未回心」者来解释。着眼点不同。
  昙鸾大师对已回心的人之见解,他说:「众生以憍慢故,诽谤正法,毁呰贤圣,损广尊长。(中略)如是之人应受拔舌之苦,瘖广之苦,言教不行之苦,无名闻之苦,如是等种种众生,闻阿弥陀佛如来至德名号,说法声音,如上种种口业系缚皆得解脱,入如来之家,毕竟得平等口业。」(《论注》下卷),如此,回心者皆蒙救度的解释。两位大师的真意,毫无差异。
  五逆谤法者,如果回心也能往生。那么第十八愿「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就不是法藏菩萨之誓,菩萨的真意是二罪皆救,甚为明白。「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八字,不是阿弥陀佛的本意,而是出于释尊的亲切之语。前举善导大师《散善义》文,明白地显示此意。
  然则何故四十八愿中,但限这八个字是释尊自说的?关于这一点疑问,存觉上人在《六要钞》中,有如下舒述:
  「四十八愿皆以《不取正觉》四字结束,只有抑止的八字添写于不取正觉之外。这就是释尊亲切语的根据。」又觉如上人的《口传钞》也说:
     抑止乃释迦之方便也。
     要之《大经》抑止二句是出于释尊大悲心所使然,为了抑止未造业者所加上去的。而在《观经》则表示,已造业者亦能在得到一念信心之同时,蒙受如来摄取之光益。
  我们感到抑止八字含有特别之深意,是因为由于这八字,我们更加明白,第十八愿是以「恶人为目的」所誓的本愿。如果以善人贤者为目的,则释尊亲切所加之八字,也就变成无作用了。因为善人贤者,不会造五逆,亦不会诽谤正法。依第十八愿所要救的众生,可能是会造五逆谤法的恶人,释尊事先料想到此点,故特别添加了抑止八字。这样去观察就更了解第十八愿的目的,与释尊的亲切。
     名号不思议海水 不留逆谤之尸骸
     众恶万川若归入 功德咸水同一味(昙鸾大师和赞)
 楼主| 发表于 2014-5-12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19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1)菩提心 菩提(Bodhi)译为智、觉。佛之正觉智慧。菩提心是上求菩提,下化众生的心愿。有他力菩提心与自力菩提心。他力菩提心是信心。这里指自力菩提心。
  (2)诸功德 指戒定慧三学以及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即六度万行等种种善根。
  (3)至心 自力真实心。
  (4)发愿 自力回向发愿心。修诸功德,以此回向,愿生弥陀净土之愿心。   
     (5)欲生 自力愿生心。
  (6)假令 不定用语。如果。
【文科】 四十八愿之第十九,修诸功德之愿。
【讲义】 「如果我成佛时,十方种种机类之众生,发菩提心,积种种功德(指修戒定慧三学以及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即六度万行等种种善根),诚心发愿,将所积之善根回向,愿生我国。这样的人临寿终时,我将会在许多圣众围绕中,现身于此人面前,接引到我国。如果不能这样,我就不取正觉。」
【成就文】  佛告阿难: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此等众生,临寿终时,无量寿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彼佛往生其国,便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住不退转。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是故阿难,其有众生,欲于今世见无量寿佛,应发无上菩提之心,修行功德,愿生彼国。
  佛告阿难:其中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虽不能行作沙门,大修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多少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燃灯,散华烧香,以此回向,愿生彼国。其人临终,无量寿佛,化现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化佛往生其国,住不退转。功德智慧,次如上辈者也。
  佛告阿难:其下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国,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意,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若闻深法,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于彼佛,以至诚心,愿生其国。此人临终,梦见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辈者也。
     又说:佛告慈氏:若有众生,以疑惑心,修诸功德,愿生彼国。不了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于此诸智,疑惑不信。然犹信罪福,修习善本,愿生其国。此诸众生,生彼宫殿,寿五百岁,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声闻圣众。是故于彼国土,谓之胎生。
【余义】  亲鸾大师以此愿所誓,是为《观经》中常说的定散诸机之化土往生。众生之中,有不同之机类,(1)有的是一开始就进入第十八愿他力信仰。(2)有的迷于定散诸力之心,想藉诸善万行往生净土。(3)有的舍弃诸善万行,但是还抱着一部分的自力心,想仗着自己勤行念佛之力而求愿往生。但如来大悲,不舍其中任何一类,誓愿随应各种机类加以救度。如来为第一种机类誓第十八愿,为第二种机类誓第十九愿,为第三种机类誓二十愿;总之是万机不漏,普门救度。
  此愿中誓言:「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不取正觉」。第十九愿往生之机临终时,佛会现前来迎,关于此来迎的解释,法然上人在《拾遗语灯录》下卷(东大寺十问答)中说:
  念佛往生的人会受报佛迎接。杂行的人往生,必受化佛来迎。念佛而杂余行,或带微少之疑心者,见化佛来迎而不见报佛。
     他唱有来迎之义。亲鸾大师也在《末灯钞》之首开头的地方说:
  来迎是诸行往生,因是自力行者故,临终者可说是诸行往生之人,因未得真实信心故。又十恶五逆的罪人,因初遇善知识所劝之言。真实信心之行者,摄取不舍故,住正定聚之位,故不待临终,不赖来迎。信心决定之时,往生亦已决定,不待来迎之仪式。
     关于来迎,亲鸾大师不像法然上人那样「有来迎主义」然而亦非「无来迎主义」。从其「不赖来迎」,「不待来迎仪式」所述之立场来看时,可以说是「不期来迎说」或「不赖来迎说」而不设「待来迎」。这是亲鸾大师依平生业成的宗规,平生之时,蒙善知识教导之下,得到归命之一念时,实时决定往生,故不必要期待来迎之信仰。莲如上人也在《御文》一帖目第四通说:
  真实信心之行者,在一念发起时,顿蒙摄取不舍之光益,即知已无需来迎。
     所以说,第十八愿念佛往生,不期来迎;第十九愿诸行往生,则决定有期来迎。
 楼主| 发表于 2014-5-12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20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诸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
  (1)名号 南无阿弥陀佛之法。
  (2)系念我国 向往净土。
  (3)德本 能成为可得殊胜之结果的本因之功德。虽在诸师及他流解释为普通的功德善根,以万行诸善谓为德本,但亲鸾大师,则将「德本」解释为阿弥陀佛之名号。见以下德本论。
  (4)至心 自力真实心。
  (5)回向 为自己之往生,而把称名的功德,回向净土之心。
  (6)欲生 自力愿生心。
  (7)果遂 达成目的。
【文科】 四十八愿之第二十,植诸德本之愿。
【讲义】  「假使我成佛时,十方众生之中,有听到我的名字向往净土,想藉着诸善功德(称念佛名),意欲往生净土的人。如果不能达成目的,我就不取正觉。」
【成就文】  佛告阿难: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此等众生,临寿终时,无量寿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彼佛往生其国,便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住不退转。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是故阿难,其有众生,欲于今世见无量寿佛,应发无上菩提之心,修行功德,愿生彼国。
  佛告阿难:其中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虽不能行作沙门,大修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多少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燃灯,散华烧香,以此回向,愿生彼国。其人临终,无量寿佛,化现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化佛往生其国,住不退转。功德智慧,次如上辈者也。
  佛告阿难:其下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国,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意,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若闻深法,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于彼佛,以至诚心,愿生其国。此人临终,梦见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辈者也。
     又说:佛告慈氏:若有众生,以疑惑心,修诸功德,愿生彼国。不了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于此诸智,疑惑不信。然犹信罪福,修习善本,愿生其国。此诸众生,生彼宫殿,寿五百岁,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声闻圣众。是故于彼国土,谓之胎生。
【余义】 (一) 亲鸾大师解释,此愿所誓的,就是自力念佛者之化土往生。                          
     (二) 关于愿文「植诸德本」,这里必须要说明的,就是诸师他流与亲鸾大师解释不同之处。诸师他流以「德本」看成是普通的「诸善万行」,而与第十九愿的「修诸功德」作同样的解释。因此,认为第十九愿与此愿只是「来迎」与「果遂」的差别。可是亲鸾大师把「德本」与此愿成就文(下卷)中的,「善本」对照起来,虽分为善本与德本,同样都是解释阿弥陀佛的名号。这样此愿与第十九愿的相异点,就比较明确,即第十九愿是「诸行往生」,而此愿是「自力念佛往生」的差别。
  其次,「果遂」是结果完遂(达成)往生净土的意思。
     21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悉成满,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觉。
  (1)三十二大人相 一、足安平相:谓足下安立,皆悉平满,犹如奁(lian4)底也。二、千辐轮相:辐即车轮中之辐,谓足下毂网轮纹,众相圆满,有如千辐轮也。三、手指纤(xian1)长相:谓手指纤细圆长。四、手足柔软相:谓手足极妙柔软。五、手足缦网相:谓手指中间,缦网交合,文同绮画,犹如鹅王之足也。六、足跟满足相:跟,足踵也,谓足之踵,圆满是足也。七、足趺高好相:谓足之趺,高起如真金之色,趺上之毛,青琉璃色,种种庄饰,妙好圆满也。八、腨(shuan4)如鹿王相:股肉也,腨如鹿王相者,谓足腨渐次纤圆,如彼鹿王之腨,纤好第一也。九、手过膝相:谓双臂修直,不俯不仰,平立过膝也。十、马阴藏相:谓阴相藏密,犹如马阴,不可见也。十一、身纵广相:谓身仪端正,竖纵横广,无不相称也。十二、毛孔生青色相:谓身诸毛孔,一孔一毛,生相不乱,右旋上向,青色柔软也。十三、身毛上靡相:谓身诸毫毛,皆右旋向上而偃伏也。十四、身金色相:谓身皆金色,光明晃曜,如紫金聚,众相庄严,微妙第一也。十五、身光面各一丈相:谓身放光明,四面各一丈也。十六、皮肤细滑相:谓皮肤细腻滑泽,不受尘水,不停蚊蚋。十七、七处平满相:谓两足下两手两肩项中七处,皆平满端正也。十八、两腋满相:谓左右两腋平满而不窊(wa1)也。十九、身如师子相:谓身体平正,威仪严肃,如师子王也。二十、身端直相:谓身形端正平直不伛(yu3)曲也。二十一、肩圆满相:谓两肩圆满而丰腴(yu2)也。二十二、四十齿相:谓常人但有三十六齿,唯佛具足四十齿也。二十三、齿白齐密相:谓四十齿皆白净齐密,根复深固也。二十四、四牙白净相:谓四齿最白而大,莹(ying2)洁鲜净也。二十五、颊(jia4)车如师子相:谓两颊隆满如狮子。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相:谓咽喉中常有津液,上妙美味,如甘露流注也。二十七、广长舌相:谓舌广而长,柔软红薄,能覆面而至于发际也。二十八、梵音深远相:谓音声和雅,近远皆到,无处不闻也。二十九、眼色如金精相:谓眼目清净明莹,如金精色也。三十、眼睫如牛王相:睫目旁毛也,谓眼睫殊胜,如牛王也。三十一、眉间白毫相:谓两眉之间,有白玉毫,清净柔软,如兜(dou1)罗绵,右旋宛转,常放光明也。三十二、顶肉髻相:谓顶上有肉,高起如髻,亦名无见顶相,谓一切人天二乘菩萨,皆不能见故也。
【文科】 四十八愿之第二十一、具三十二相之愿。
【讲义】 「如果我成佛时,国中之人天,不皆具足三十二相者,我就不取正觉。」【成就文】  阿难,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具足三十二相,智慧成满,深入诸法,究畅要妙,神通无碍,诸根明利。其钝根者,成就二忍。其利根者,得不可计无生法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3 12: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