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裴少华

众生受业力,因果所牵引而分在六道,问,第一桩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3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师兄这一问题问的很有头脑。
要深究这样问题,非要有唯识学的功夫不可。也可以从12因缘的角度来看。如来藏是世界的第一因,第8识中的无明是众生轮回的第一因,轮回中没有开始,没有结束,所以没有第一因。
发表于 2014-5-3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故若有净信之心造佛形像一切业障莫不除灭。所获功德无量无边乃至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永拔众生一切苦恼。

-----《大乘造像功德经》
**

由造像故。彼诸恶业永尽无余。所应受报皆不复受弥勒。业有三种。一者现受。二者生受。三者后受。此三种业中一一皆有定与不定。若人信心造佛形像。唯现定业少分容受余皆不受。

-----《大乘造像功德经》

发表于 2014-5-3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丸大大 发表于 2014-5-3 15:24
师兄,关于他闹他的事,我念我的佛,在两种力的交织后,深觉疲惫,因为你必须要应付场面,你不可能不迎合 ...

师兄提的这个问题,的确是一个问题。而这个问题,关系到我等在日常生活中怎样自我训练,怎样把一颗散乱的心,日渐收摄起来,成就能忍,逐步纳入南无阿弥陀佛佛号之中。师兄,希望我们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其实,象这样闹腾的事,末学是尽量推脱的。比如说卡拉ok,体育比赛什么的。如果,实在有时不去,扫了大家的兴很不好,也还是要去的。在生活中,这样的情况,有时会持续出现。现在回想起来,末学的体会是:当时的烦恼不是没有,但记住了佛号,就是一种超越。
师兄,说实在的,念佛就念佛,末学觉得记数有念数的嫌疑,所以,有时特别是手头有其他的事情的时候,宁愿散念,轻松得多。这样一来,念佛时记住了数,可以算是一种超越,但不去记数,又何尝不是一种超脱。
确实,我等凡夫心力散乱,总是把佛号忘记了,在某种场合甚至稍一念佛就会觉得累得慌,末学也一样,无日不被这些烦恼包围着。一身的污浊习气指高气扬的,是天空中高高在上的云彩,变幻形象,遮天蔽日,降雨兴风,无处不在。
师兄,切莫气馁。末学相信,当我们在实际生活中,自我训练,能摄自心,确实,时时处处都可以念佛。比如说散步啊、坐车啊什么的,独处更好,相聚也行。当我等把念佛当成一种习惯,这就是一种势能的积累。那些历劫以来的污浊习气,在如此日渐强盛的势能之下,只能眼睁睁看着矮下去,成为山脚下的浮云,甚至连行者的脚指尖都挨不著,何况心胸?


南无阿弥陀佛

点评

师兄,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在人聚集的烦恼境界下,如果能念佛号,心并不随着他人的行为话语而感到烦恼,也就是说遇到繁杂境界仍然能泰然自若,就说明功夫到了比较好的阶段了(这个定力是自然的,你根本就没那么烦恼。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5-3 20:48
发表于 2014-5-3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力力熊 发表于 2014-5-3 16:48
师兄提的这个问题,的确是一个问题。而这个问题,关系到我等在日常生活中怎样自我训练,怎样把一颗散乱的 ...

师兄,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在人聚集的烦恼境界下,如果能念佛号,心并不随着他人的行为话语而感到烦恼,也就是说遇到繁杂境界仍然能泰然自若,就说明功夫到了比较好的阶段了(这个定力是自然的,你根本就没那么烦恼。)
如果说感觉很烦恼又不得不忍着让着磨练自己,就还说明平时心摄的不够?

点评

说到对烦恼的对治,末学愚见,其实,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我等凡夫心境散乱,或自己喜欢独处,热闹时则烦恼不断,或自己喜欢热闹,独处时又忧愁苦恼,或得意时目无青色,或失意时意志消沉等等,所谓“睹物思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5-3 23:39
发表于 2014-5-3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丸大大 发表于 2014-5-3 20:48
师兄,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在人聚集的烦恼境界下,如果能念佛号,心并不随着他人的行为话语而感到烦恼,也 ...

说到对烦恼的对治,末学愚见,其实,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我等凡夫心境散乱,或自己喜欢独处,热闹时则烦恼不断,或自己喜欢热闹,独处时又忧愁苦恼,或得意时目无青色,或失意时意志消沉等等,所谓“睹物思人,触景生情”,恒随物境而转,哪里会有什么自在?
总之,要对治顺逆境中的诸般烦恼,使自己的心境无所变易,还是《六祖坛经》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得从生活中,自我磨练,消除恶习,增长善法。其理或可以顿悟于一刹,而其事则须摄其心行于恒久。
说到念佛的功夫,末学也是个门外汉,只是讨论讨论,不对的地方,还请师兄指正。末学愚见,念佛就念佛,要把所有的感应什么的全抛在脑后,甚至对念佛功夫追求的想法也是要放下的,牢记印光大师所说:念佛时,只把自己念的六字洪名,听个真真切切、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果说有什么追求,就只能是把念佛的所有功德,全部回向给尽法界所有众生。
是的,师兄说得很准确,我等凡夫有时候就是喜欢放纵自己,所以念佛时老是有“何必自己为难自己的”的想法。师兄,其实,所谓摄心,也不必想得那么深奥,也就是不放逸罢了。所以,末学倒是觉得,我等之所以烦恼丛生为难自己,以其说摄心不够,不如说放纵太多,以其说放下的太少,不如说追求的太多。

南无阿弥陀佛

点评

就是说你还是功夫没到,功夫到一点,你就得一点自在,功夫到一点,就自在一点,想不自在都不行,是吧? 真难修,谢谢师兄,继续精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5-4 09:52
师兄进步真是神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5-4 01:01
发表于 2014-5-4 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力力熊 发表于 2014-5-3 23:39
说到对烦恼的对治,末学愚见,其实,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我等凡夫心境散乱,或自己喜欢独处,热闹时 ...

师兄进步真是神速

点评

感恩师兄鼓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5-4 08:42
发表于 2014-5-4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师兄鼓励
发表于 2014-5-4 09:1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毛中 发表于 2014-5-3 15:58
师兄这一问题问的很有头脑。
要深究这样问题,非要有唯识学的功夫不可。也可以从12因缘的角度来看。如来藏 ...

过去无始,未来无尽。无始无明是第一因,师兄的功底扎实。把如来藏搞清楚即是明心,开悟。唯识学来的痛快。
发表于 2014-5-4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力力熊 发表于 2014-5-3 23:39
说到对烦恼的对治,末学愚见,其实,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我等凡夫心境散乱,或自己喜欢独处,热闹时 ...

就是说你还是功夫没到,功夫到一点,你就得一点自在,功夫到一点,就自在一点,想不自在都不行,是吧?
真难修,谢谢师兄,继续精进。
发表于 2014-5-4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引人入胜的,是这功夫,但是,最误人的,还是这功夫。
为什么?以得功夫故。
之所以说这功夫引人入胜,是万般造作,只营一门,有忍有专,甚至可以通神,甚可赞叹。
之所以说这功夫最是误人,是因为得此功夫,执著于此,错恋于佛指,而自耽误了真月,不能了脱生死,甚可悲怜。
师兄,末学愚见,有得即是无得,无得未必真舍,真舍即是真得。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4-5-4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第二义讲,佛教常兴说的是很准确的
从第一义讲:佛教讲无始,即是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为什么呢?就像你梦中,有故事、有情节,而且很真实!!是吧?可是你醒来的时候呢。
会不会探索梦中的故事是哪里来的?是什么时间开始的?梦里的人从哪里来的?因为根本就没有!!!所以,根本就没有山河大地、没有众生,
《楞严经》第二卷、别业妄见、同分妄见之进退合明说“例汝今日,以目观见山河国土,及诸众生,皆是无始见病所成”。是因为我们无始无明
自己没事干打妄想,生出虚空,然后又对虚空打妄想,生出颠倒华相,从此妄想不断,有了爱憎、好恶。。。。。。开始造业,落于六道轮回。
所以你悟了,就没有六道,迷了就有(梦里明明有六趣、悟后空空无大千)。
总结一句:根本就没有世界,没有众生,没有六道,你看见有是因为你迷了后造业的因缘显现,是虚妄的。

点评

最后一句话最让我赞叹,南无阿弥陀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5-4 20:31
 楼主| 发表于 2014-5-4 20:3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礼缺貌 发表于 2014-5-4 20:22 从第二义讲,佛教常兴说的是很准确的 从第一义讲:佛教讲无始,即是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为什么呢?就像你 ...

最后一句话最让我赞叹,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4-5-4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是很滑稽的:《楞严经》第六卷,文殊菩萨偈颂:自性取自性,非幻成幻法!即清楚说明,一切世界所有,皆是自己自性所显,
每个人显的不同,是因为每个人念头不同(即造业不同),其本性是虚幻的,是自己跟自己捉迷藏,所以是很滑稽的,都是自己逗
自己玩而已!你说可笑不可笑?你说可怜不可怜啊!!!!回头即是明白自性,把握当下,识得自性,万事大吉!明白自性的那一刻起
你就会自己修行,不用再需要老师了。所以说,在明心见性前都是盲修瞎练啊。(净空法师讲楞严经、华严经)。
开悟以楞严为要!成佛不立阶梯、无需修证!明白当下即是!(知妄即真,知幻即离)。难在不知也!!!!
发表于 2014-5-4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念佛为守心,处闹处怎能专一于心?就算内心警惕,时时戒备,不被所惑,但在念佛之时,为保专心而作努力,其实已在乱心了。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中,勉为其难地去追求“静心”,实是执着之举,末学以为不妥。学佛应以适时而为,讲究实效,而并非求形色之表也。
 楼主| 发表于 2014-5-6 19:0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力力熊 发表于 2014-4-30 17:37 师兄过谦了。 末学每天坚持在空闲时间念佛。有时没空,他闹他的事,我念我的佛(默念)。实在躲不过,在 ...

关于10念计数,师兄是不是这样,南无阿弥陀佛1南无阿弥陀佛2南无阿弥陀佛3。。。南无阿弥陀佛10,有些人说不要计数字,会夹杂,知道念到10就行,不知道对不对?

点评

师兄,关于10念计数,咱们不妨交流一下,各自有益,望师兄结合自己的情况寻求方便,莫以末学所言耽误了师兄。 就象五笔打字,最先要对照模版,背口诀,然后学会拆字与口诀对应,到口诀与手协调而至滚瓜烂熟。师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5-6 23:25
发表于 2014-5-6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裴少华 发表于 2014-5-6 19:03
关于10念计数,师兄是不是这样,南无阿弥陀佛1南无阿弥陀佛2南无阿弥陀佛3。。。南无阿弥陀佛10,有些人 ...

师兄,关于10念计数,咱们不妨交流一下,各自有益,望师兄结合自己的情况寻求方便,莫以末学所言耽误了师兄。
就象五笔打字,最先要对照模版,背口诀,然后学会拆字与口诀对应,到口诀与手协调而至滚瓜烂熟。师兄,您是知道的,这个滚瓜烂熟不是最熟练的,因为心中老是想着字形口诀。直到打字的人心中并没有半点念想模板及口诀,却能见字打字,飞快无滞,而没有半点差错,这样打字才能算真正熟练。这种熟练,是一种空境,心中于打字的方法,无念而念。
末学觉得,我等念佛,不妨也如打字,有一个自寻方便、自我训练的过程。计数只不过是一种辅助手段,否则,只顾计数,则与念数无异,心要放在佛号上。所谓念佛有功夫,应该是念佛人知道自己在念佛,却并不刻意去想,只心中于佛号明明白白。到了这样的的程度,只不过相当于打字滚瓜烂熟的阶段罢了。于意识层面还不能完全清净。末学在此不妨与师兄探讨一下体会,末学觉得,念佛的空境,是一种定境,与意识、莫耶识不相干,所谓内“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而外无住生心,能与众生而共敷演,那是一种大自在。
师兄,10念计数,最初以节奏3-3-4知(配合呼吸,这个依各人情况不同,末学是吸3,呼7,但须呼也听得清,吸也听得清),后于此节奏知而无感,于是,这10念便成一念,然后十个一念再成壹念(即是百声六字洪名),拾个壹念再成(一)念(即是千声六字洪名),以此类推,乃至万声、十万声亦成一念。试问,此一念,为几念?念佛者自知罢了。
惭愧得很,末学寡陋,现在还没有达成壹这个层次,有许多妄想干扰,仅于闲静处,念个几千声勉强能计得清而已,也不会跏趺坐,只会打散坐而已。
错谬之处,敬请师兄指正。

南无阿弥陀佛

点评

自己看着摸索吗,好吧试试其他方法吧,多谢师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5-9 08:10
 楼主| 发表于 2014-5-9 08:1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力力熊 发表于 2014-5-6 23:25 师兄,关于10念计数,咱们不妨交流一下,各自有益,望师兄结合自己的情况寻求方便,莫以末学所言耽误了师 ...

自己看着摸索吗,好吧试试其他方法吧,多谢师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7 02: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