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27|回复: 1

破迷“传媒寺”:一个海外义工的心灵手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21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妙龙慧 于 2014-3-22 13:38 编辑

                                                                                                       4cb17758jw1dg4hyczcb1j.jpg


它是公司,也是传媒寺;他是导演,也是修行者。她是海外白领,也是传媒寺义工。一步步地破谜,一次次地洗心,于是,有了这份真实的内心独白。。。
缘起
        N年前的某天,一座临海的阁楼里,我闲闲地扫视着网上的八卦,看到天后王菲转发的视频《超越轮回》,好评如潮。不少人纵使对佛教不感兴趣,却对“轮回”有种好奇心。那时,我属于“不少人”。谁在轮回?谁在超越?轮回之外,超越以后,何去何从?一边想,我一边抬起头,透过阁楼顶的玻璃窗望着悉尼湛蓝纯净的天空,任透窗而入的暖暖阳光把我包围。如此惬意的环境下,我迅速失去了对轮回问题的探究心,注意力荡回到现实生活中,我关闭了屏幕上的窗口,却没意识到,心中有一扇门已被撞开。。。
        2012年秋,北京。回国探亲的我,无意中在新浪网上看到《从当下出发》,我更愿意称它为心灵影视作品,而不是佛学纪录片。生命的缘起,世事的本质,快乐之源,解脱之门,尽述其中!而那唯美的画面,时而气势磅礴,震撼人心;时而清新绝俗,涤尘润心。看完那部片子,我找到了导演赵一澄的微博,才发现数年前制作《超越轮回》的正是他。于是给他发了私信,不是为赞美,而是提些不靠谱的“建议”。那时的我,率性而活,经常犯“二”。他没回复我,意料之中。他加了我关注,意料之外。

破疑
         从那以后,“赵一澄”“正心堂”这个两个词由陌生转为熟悉.
         京都本是繁华地,正心堂却是清净场。
0.jpg    

那里的员工每天可以享受一小时的带薪禅修,免费的美味素食,古典幽雅的办公环境。
001p4R96gy6Hq8P7VcJf1&690.jpg

    更难得的是,他们还有机会去西安古寺作十天内观禅修。当然,带薪;当然,差旅费公司支付。
    因缘和合,我开始走近这家听来如浊世净土般的公司,成为了一名海外义工。在这之前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的采访中,从悦己\佛教杂志\社会创业家等媒体的报道中,我对这家公司的创始人有了不少了解,同时,脑海中也盘旋了无数问题。
2.jpg
    他说,正心堂是喧闹都市中的传媒寺,但,去道场的人是为生死,来公司的人是为生活,公司、道场真能相融吗?
      他为拍片,卖尽家财,自己也拼到被三次急救,在向他人传递正能量的同时,他有没有考虑对自己和家人的责任?
      他曾经捐款捐到身上只剩63个钢蹦,他真的不心慌吗?
      他个人生活极为简朴,不为个人享受而活,赚钱意义何在?
     《从当下出发》、《超越轮回》创作了点击奇迹,但在盗版猖獗的社会里,以制作非主流题材的音像制品谋生的公司出路何在?
      2013年,我终于和这位“传奇”人物面对面了。我听过一些朋友描述初见他的印象。“温暖阳光”“桀骜不驯”“言谈深奥”“平易近人”这些截然相反的词组合在一起,像一块画板上被人涂满对比强烈的色块,印象深刻,却不知所云。这让我在上面的诸多疑问上又加了一条,到底,他是什么颜色?

3.jpg


        坐在他面前,出乎意料,我感受到的不是以上任何评价中的一种,而是“宁静如水”。无论他说话的语调是激昂,还是平和,无论他是讲佛理的妙意,还是世事的无常,无论他表现出的是激情如火,还是淡然如风,我感受到的都是一份静如秋水般的磁场,那种静,常让我无言。
        他,是一个你需要放空自己去面对的人。当你不是以或探究、或崇拜、或疑惑、或迎合的心态平和面对他的时候,你自然能感到他身上散发出的宁静的力量,那种,穿得过生死,受得住诋毁,经得起赞誉,捱得住挫折的宁静。
        与他相处,只是短短两周,心中的疑惑却已尽解。
1关于正心堂
        “公司、道场真能相融吗?”问他这话时,我们坐在火车上。    “我才三十五岁,身边已经有这么些岁数比我大、认可我理念的人一起打拼,我很知足。”
         火车呼啸而行,路边的风景才映入眼帘,便已成过去。这霎那间的无常变化,让我突然领会了他那看似所答非所问的话。正心堂能从一个博客走到今天,已证明了营建道场公司,以善养善理念的可行。何况,他还有志同道合者,在短短的几年间已使得正心堂成为心灵文化传播领域的佼佼者。
        “国内盗版那么猖獗,正心堂所作的心灵影视作品, 虽然创造了点击奇迹,但市场出路如何呢?以善养善真的能实现吗?”

4.jpg

       而传播心灵文化,影视作品是一种手段,与一些民间组织合作,将正能量更直接、更深入地渗透进民间也是一种方式。
      去年十月,正心堂与台商协会在上海举办《佛学文化社会化传播高峰化论坛》,汇集了索达吉堪布,延参法师、海涛法师、扎西拉姆多多、敬善媛(杨小琳)、新浪佛教微博博主马天乐,和与会数千观众一起探讨了如何将佛法运用在生活里、情感中、子女教育上。他们来自不同的宗派,修习着不同的法门,但传递着一样的慈悲与智慧。那次论坛,获得了社会各界的盛赞,网上辐射受众近300万人次。
“再累也值了。”赵一澄说。很少有人知道,那几天,他顶着巨大的压力和各界周旋,才使得论坛得以顺利举行。更鲜为人知的是,他是强撑着已被透支到极限的身体主持着论坛。那期间,我曾因工作关系发过几个微信给他,回复时,他那虚弱的声音与台上的谈笑风生已判若两人。
他的身体经常处在透支边缘,心却从来不知退缩。“下一步,我们会着手筹备建立实体文化辐射核心。”为了这个目标,我曾奔走在悉尼街头,寻找有实力的华商。令人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朋友认可心灵文化传播的未来前景,并愿意与他同走这条正心之路。。。
      “他曾经捐款捐到身上只剩63个钢蹦,他真的不心慌吗?”
       这是一直盘旋在我心里的问题。行善可以理解,但行善行到不给自己留后路的人毕竟是罕见的。 年初,我花了两三天的时间整理了正心堂发动的“感恩的心”抗震救灾联益行动五赴雅安的所有帐目。虽然作正心堂的义工已近半年,而这次所作的事,却最令我感动。这次救灾,前后召集了400多名志愿者。从去年四月至今,五赴雅安,发放物资及善款近200万元,并深入其他救援队伍未到达的,环境险恶的重灾区,直接受益灾民3万多人。
       我是学审计出身,十几年财务经验,七年注册会计师资格,说一句不自谦的话,一般帐目上的问题想瞒过我并不容易。
       雅安救灾帐目,我一笔笔地过滤,看到的是捐赠人的信任,是志愿者的付出,是赵一澄的坦荡清白。这次理帐,我把自己搞得极累,当一切明晰的数字最终准确地排列在我面前时,我没能阻住泪水的滑落。不是为自己,而是为那些豁出命去,真正清白做事,坦荡做人,却还要承受着体力的透支,他人的非议的践道者们。
       于是,上边那个问题,有了答案。若干年前,一个捐款捐到只剩63个钢蹦的人,若干年后,一呼百应,在没有任何宣传的情况下能募得近200余万善款善资的慈善活动的践行者,他的路,证明的是因果不虚,证明的是人心如镜。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公道,自在人心!

2 关于为正心堂工作
      他,到底是怎样一个“老板”?当我这样问自己时,发现一言难尽。“他需要的是能够跟的上他的脚步的合作伙伴,有时候他会拉着你走,有时候会推着你走,只要你还是在努力的,能够跟的上他的步伐,一定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不论是为人处事还是修学佛法。”一位正心堂同仁如是说。 于我,跟上他步伐最好的方式是放空自我。 从在公司里独挡一面,许多事可以分配给助理或其他同事去作的人,到在每天深夜,坐在电脑前,和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符号,每一张图片较真的文宣义工;从本来悠哉游哉,享受着相对安逸的工作与生活的“闲人”,到为了保证禅修,工作,家人,正心堂事务,都能面面俱到,而不得不每天早晨五点起床,深夜十二点才能入睡的“铁人”,这其中的心路,唯自己知。
       他是追求完美的,在工作品质上他寸步不让。我曾经有过因为一篇几百字的稿子,反反复复不能通过,从晚上九点改到凌晨一点的经历,而五个小时后,我还要早起上班。
       宗萨钦哲仁波切说过,“如果一位上师关心的是你的证悟,而不是你的外表、财富、效率或是你的服务奉献,那他可能做出任何可以让你证悟的事。他可以骂你、打你,通常我们不会对别人这样做,因为你可能会因此而失去这个人。但是如果这个上师对世俗的回报一点都不感兴趣,那么他基本上就不会试着去讨好你的自我。”
       细思,将上师改为“老板”“朋友”“同修”皆无不可,任何没有自我需要被喂养,想帮你证悟的人都会作同样的事。
       曾经,以为是我在帮人,后来才发现受益的是自己。
       “他为拍片,卖尽家财,自己也拼到被三次急救,在向他人传递正能量的同时,他有没有考虑对自己和家人的责任?”
       “他个人生活极为简朴,不为个人享受而活,赚钱意义何在?”
       随着和他相处的深入,这两个问题我已有了答案。
      他可以入世地赚钱,然后把钱用在传播心灵文化而不是个人享受上。他可以在雅安因为一个老婆婆要为志愿者亲自炒菜而泪流满面,也可以在每个离别路口,貌似轻松地转身。他可以因一个工作上的细节对你严厉的批评,也可以在生活中给你父兄般的关爱。。。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他不是无情,相反,佛子本是多情种,佛子本是血性人。非此,谁能发出“但教群迷登觉岸,敢辞微命入炉汤。”的大慈悲、大愿心?非此,这条看似禅悦无边,实则处处与世俗“人性”相悖的路,谁又能坚持得下去?
       但,他又是不粘着于尘世情缘的。他在乎的是自己和他人的解脱与证悟。他说,苟利佛教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在我看来,这其中的“佛教”象征的不是某尊佛菩萨的化相,而是一种向人传递回归自性,回归本真,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解脱之道。儿女情长,何牵?名缰利锁,何绊?古渡莲心,谁解?生死轮回,谁出?      
      信仰,不是为了成全某种价值,得到某种庇护,而是为了超越。   
      “真正的信仰,超越得失、超越情绪、超越生死,真正的信仰尊重自己的生命总有无限突破、成长的可能。真正的信仰清楚知道每一个生命都和你息息相关,并且永远都会平等的存在于你的生生世世,真正的信仰是发愿以智慧超越一切时空,行持无限的爱。”---赵一澄。


【欢迎搜索公众号:zhengxindaoxing
【正心堂新浪官微:@正心堂】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b177580102ersv.htm












相关帖子

发表于 2014-3-22 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5-12 14: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