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778|回复: 0

[佛教知识] 如何将念佛种子深深的种入八识心田 (转自别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1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开示三-

怎么念佛呢?通常最好把你所念佛的形象观出来。比如大家都喜欢念“阿弥陀佛”,最好把阿弥陀佛想象出来。就像别人一提到你的母亲,你的脑子里会马上出现你母亲的形象。念佛的人必须做到,一提到佛,脑子里马上呈现出佛的形象。必须做到这样,才能和佛有感应。如果突然问你:阿弥陀佛是什么样子?你想不起来是什么样子,说明还没有掌握念佛的方法。要念佛、忆佛才能见佛。-

也有很多念佛功夫很高的人,念佛的时候头脑里没有任何佛的形象,只有灵明的觉知。但是对于刚学佛的人来讲,必须要记得阿弥陀佛的形象。一提到阿弥陀佛,形象马上出现,根本不需要想好久。在过去,念佛法门通常都是观、念同时下手。即在念佛的同时,就观想得非常清晰。刹那间心、眼都非常清楚,包括拜佛的时候,也要观想。在拜下去顶礼的时候,要观想我们的双手托着佛菩萨的足,佛光照耀在我们的身上,佛菩萨将甘露洒在了我们身上。只有活着的时候与佛沟通了,临终才能蒙佛接引。-

观佛与念佛哪个更重要呢?“观”是初步的,“念”就很高了,只有头脑里有了佛的形象,才能更好地与佛沟通。当你念佛念到一心不乱时,连佛的形象也没有了。通常在念佛的同时必须要观佛。-

学习“念佛”,不像学其它的法门复杂,只须深信不疑、念不间断,就能成就。而其它的方法,则要通达许多教理。实际上念佛的方法如同往装满苦水的杯里不断地加糖水,一直将苦水置换成甜水的道理一样,不断地冲淡我们的业障,使它没有能力现前了。尤其是业障重的人,最好每天都念佛。修行不怕慢、笨,就怕你停下来。因为修行不是一天、两天的事,需要长期积累。好多人活了几十年才开始学佛、念佛,几十年中收集了社会上的许多事物,再念佛,就很难贮存进去。怎么办呢?只需身心放松,提起佛号不放下,自然能把佛的声音、相貌录进去。当念佛的种子,深入八识心田以后,不需要再念,每一个念头都是:念佛、念佛、念佛。其它的念头都被同化了。-

往往真发心念佛的人,念佛感应特别多。有了感应,不要跟着感应跑,一直念下去。如果你放弃念佛,跟着境界跑,境界就会没有了。如果我们念佛真能念到一心不乱,那真的是“有求必应”,想要什么有什么!想要什么,动个念头就可达成。“一心不乱”,就是和佛沟通。-

有的居士,如果在家里烧香、念佛不方便,在自己心里念佛就可以了。城市里住房紧张,设佛堂不太方便,那就在自己心里设一个永久的佛堂,点燃一支永久不熄的心香!实际上古时候念佛的人,在他们的心中就有一朵盛开的莲花,永不枯落,每天鲜艳茂盛。如果喜欢烧香,就观想头脑中有一支点燃着的香。不论干什么,走路、干活、睡觉、吃饭……,这支香永远点燃着。-

有的人念佛,家里人不支持,你在自己心中念,谁能知道呢?只要念头不间断,佛、菩萨一样知道,不需要我们喊出声来。-

在过去有很多学佛的人,条件很不具备,看不到师父,见不到佛经佛像。但在他们内心天天想着佛,也很容易和佛、菩萨沟通,每天处在道里面。我们通常看到一些烧香的人,一边拜佛、一边求,嘴里不停地念叨,实际上你心里想什么佛都知道,不需要你说出来。-

开示四-

《弥陀经》上有一句话讲到:“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意思是说:阿弥陀佛在这个时候才能接引我们。那么大家对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呢?通常大家都是“以文解义”,把它理解为“人到死的时候,阿弥陀佛就来接引我们”。因为经上写的是“临命终时”!实际上这句话的真正含义,许多人都把它理解错了。-

佛法真正的精神是注重“当下”!也就是说注重活着的时候,而不是把希望寄托在死后。如果你活着的时候解脱不了,指望临终解脱,把握性是太小、太小了!-

《弥陀经》上讲到“五浊恶世”,“五浊”也就是“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这是一种顺序排列,为什么把“命浊”放在最后,而把“劫浊”摆在第一位呢?前面四浊我们不讲它,讲最后一浊——命浊。-

何为命浊?也就是我们通过念佛,念到一心不乱、妄念的“根”断绝了,烦恼降伏了,四相超越了。一个超越了四相的人,他已经没有烦恼了,他生死的根已经没有了,他也就超越了“命浊”。真正的临命终时的含义,就是超越了“命浊”!绝对不是指临死咽气的时候。-

超越了命浊的人,弥陀自然现前,那也就没有生与死、来与去。若有来、去的不是佛,更不是道!佛与道是无名无相、无来无去。如果一个人“命浊”结束了,他已经跳出了三界。-

大家把《弥陀经》都已经背得很熟很熟了,如果我们在念佛时能够达到一心不乱,而且能够保持七天的话,还要阿弥陀佛来接引我们干什么呢?我们自己就去了,就解脱了。而我们现在是连七分钟的一心不乱都达不到!这么说来佛是不是给我们出难题呢?他明明知道我们七分钟都不能达到一心不乱,可是他偏偏说:如果有人念佛能够达到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才能够往生净土!-

实际上如果你能够在一念之间达到一心不乱的话,必然还会出现第二个一心不乱;能够出现第二个一心不乱,就会出现第三个……大家可能会说“一念”不乱,还不容易吗?难道我们连一秒钟的一心不乱都达不到吗?达不到。根本达不到!所以《地藏经》上面讲:“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也就是说阎浮众生念念都处在散乱当中-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发菩提心,一心专念。--

孝悌忠信,礼仪廉耻,仁爱和平。--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敬请常念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3 06: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