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540|回复: 21

[心得体会] 我们为什么要念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21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我们在六道轮转,是因为我们累劫造业,业力的种子都存在我们的阿赖耶识。因为因果的关系,阿赖耶识中的业力必定会现前受报,前生造善业今天得善报,前生造恶业今天得恶报。我们今世如果不遇佛法,就这样混混噩噩过了,那么我们今生所造作无边无量的业,其种子都会被存到我们的第八识之中,然后慢慢地受报。如果明白这个道理,是不是很恐怖啊?因为我们只要仔细想想,就会知道我们这辈子造了多少的业,种了多少地狱的种子,身口意十业,光杀生这种罪报最重的业,我们都不知道犯了多少次?谁敢说自己这辈子没拍死过一只蚊子踩死过一只蚂蚁?你是生来就吃素的吗?如果不是生来吃素,你未吃素前吃的活鱼活虾又有多少?有没有邪淫过?口业更是数不胜数,有没有骂过人?有没有骗过人?有没有说过黄段子?有没有口是心非过?如果算意业的话,那更是吓人,基本上把杀盗淫全犯了。我们造了这么多无边无量的罪业,这些业都是要受报的,按照因果报应的原理,我们今后无数世就只能在三道恶途中轮回了。
因为我们众生太可怜,在六道中头出头没,无始劫来轮回,不知道我们现在轮回的果,其实都是由自己的因所造成的。所以佛陀才出世,给我们讲经说法四十九年,告诉我们要了生死断轮回之路,先要清楚我们跟佛的清静本性是一样的,“何期自性本自清静”,勤修戒定慧,方能证菩提脱生死轮回之路,否则在地狱门口排队的就是我们这些凡夫众生,因为我们造了这么多的业,都存在我们的阿赖耶识里,其中一件恶业现行,就可以使我们堕入无间地狱。
但我们末法众生无明障重,戒定慧也学不到修不了,“达妄本空,知真本有”的道理也不懂也不爱听。阿弥陀佛真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把众生的苦当成自己的苦,佛陀向众生宣示“念佛即得往生”的方便法门,这一法门完全是由阿弥陀佛的功德愿力所成就,不是靠我们自己的能力断惑证真来断生死轮回之路,所以这一法门是很难相信的,只要看看《阿弥陀经》就知道了,首先这部经是佛无问自说,因为就算智慧第一的舍利弗也问不出这样的问题,其次,佛说这样一部经,要十方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舒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来印证,这个也非常少见。到最后,佛还是说“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众生说是难信之法,是为甚难!”连佛都说甚难的事情,那可真的是难啊!
阿弥陀佛如是大悲大愿,我们博地凡夫,靠自力要断烦恼了生死脱轮回,是无上之难,而念阿弥陀佛,借佛之力却是如此简单,如果我们从上海去拉萨,靠自己的力量走过去,那是无上之难,而如果坐飞机去,三个小时就到了,一声佛号就相当于这个载我们到极乐世界的飞机啊,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一心皈命、通身靠倒”阿弥陀佛呢?靠自力修行,即使利根人,也要经三大阿僧祗劫才得断尽见思两惑证阿罗汉果,而我们下根钝智之凡夫,依靠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却当生即可得无生法忍,这个法门之殊胜超绝,真是不可思议!
有些师兄念佛拜佛求当生或来生得善报,贪恋娑婆世界,并不愿意离开六道,只是求财求子求平安,但这些都是不究竟的,秦桧前世曾是雁荡山的苦行僧,修大福报才得后世当宰相,但却于当世直堕地狱。有些师兄认为这世因各种原因修行有难度,先求个人天福报,等下世衣食无忧有空再来修行,这些都是不正确的。因为你下世为人的概率,就如同“盲龟值浮槎”一样渺茫,得人生者如爪中土,失人生者如大地土,即使你能得人生,又怎能保证你一定能闻到佛法,如果你投生在欧洲就信上帝只能得人天福报,如果你投生在中东阿拉伯国家就信安拉,也没机会修学佛法。所以这辈子得以为人又能闻佛法,是多么难得和罕有的时机,希望各位同修师兄切切抓住,再不要放过。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1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3-12-21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佛的师兄讨论弘扬阿弥陀经的很少见。正是因为稀有难信,所以难以下手。希望大家都来尝试一下。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1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澫益大师《寒笳集》:“习气不除,无出生死分。然习气熏染,非一朝一夕之故,不痛加锥拶,何由顿革?须猛念身世无常,幻缘虚假,人道难生,佛乘难遇。失此不求度脱,千生万劫何期?便将是非人我,体面界墙,身见慢幢,爱染情性,全体放下,不复踌躇。将如来出世要法,彻底承当,爱乐受持,精勤趋向。自然福慧增长,日造深微。”
“身世无常,幻缘虚假,人道难生,佛乘难遇。失此不求度脱,千生万劫何期?”,祖师嘉言,切记切记!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3-12-21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之所以念阿弥陀佛,第一,这是学佛八万四千法门之中的一门,是修戒定慧的一种方法;第二,得到阿弥陀佛及无量无边的佛菩萨加持!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1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学生 发表于 2013-12-21 16:51
南无阿弥陀佛!之所以念阿弥陀佛,第一,这是学佛八万四千法门之中的一门,是修戒定慧的一种方法;第二,得 ...

八万四千法门,叫通途法门,而念佛法门,是通途法门之外的特别法门;
发表于 2013-12-21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净杰 发表于 2013-12-21 17:08
八万四千法门,叫通途法门,而念佛法门,是通途法门之外的特别法门;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3-12-23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秦桧前世曾是雁荡山的苦行僧,修大福报才得后世当宰相,但却于当世直堕地狱。


值得警惕,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4-1-27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4-11-13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后此文获益良多。感恩师兄!
发表于 2018-10-18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真心能变现出三个如来藏: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
一心三藏,成佛之本!法华经、楞严经的核心!佛法之核心!宇宙人生的根本真理!一心三藏大法,石破天惊,彻法源底,又称“狮子吼”大法,务必彻底搞懂搞透!故佛门盛赞云:石破天惊讲法华,风起云涌演楞严!一心三藏大法又称“圆顿大法”:听经闻法,当下证果,不历阶梯,一步登天!一旦听明白此法理,当下即成为圆教明心见性的大菩萨!最高可当下即证到等觉菩萨的果位!所以此法理需倍加珍惜!应广为弘扬!广度众生!功德无量!!!
发表于 2018-10-18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口念佛的名号是行门,同时闻思修听经闻法,明白如来真实义,明白楞严法华一心三藏,以佛知佛见指导日常工作生活转识成智,念念在道,就是真正【念佛】。才是配得上【念佛是因,成佛是果】。。。
发表于 2018-10-18 11:1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wqx 发表于 2018-10-18 09:57
口念佛的名号是行门,同时闻思修听经闻法,明白如来真实义,明白楞严法华一心三藏,以佛知佛见指导日常工作 ...


师兄既然不愿依净土祖师的开示,那么就推荐你看看世亲菩萨说往生吧。
发表于 2018-10-18 11:1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往生论)
婆薮槃头菩萨(天亲菩萨)造
元魏菩提留支译
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国
我依修多罗
真实功德相
说愿偈总持
与佛教相应
观彼世界相
胜过三界道
究竟如虚空
广大无边际
正道大慈悲
出世善根生
净光明满足
如镜日月轮
备诸珍宝性
具足妙庄严
无垢光焰炽
明净曜世间
宝性功德草
柔软左右旋
触者生胜乐
过迦旃邻陀
宝华千万种
弥覆池流泉
微风动华叶
交错光乱转
宫殿诸楼阁
观十方无碍
杂树异光色
宝栏遍围绕
无量宝交络
罗网遍虚空
种种铃发响
宣吐妙法音
雨华衣庄严
无量香普熏
佛慧明净日
除世痴闇冥
梵声悟深远
微妙闻十方
正觉阿弥陀
法王善住持
如来净华众
正觉华化生
爱乐佛法味
禅三昧为食
永离身心恼
受乐常无间
大乘善根界
等无讥嫌名
女人及根缺
二乘种不生
众生所愿乐
一切能满足
是故愿生彼
阿弥陀佛国
无量大宝王
微妙净华台
相好光一寻
色像超群生
如来微妙声
梵响闻十方
同地水火风
虚空无分别
天人不动众
清净智海生
如须弥山王
胜妙无过者
天人丈夫众
恭敬绕瞻仰
观佛本愿力
遇无空过者
能令速满足
功德大宝海
安乐国清净
常转无垢轮
化佛菩萨日
如须弥住持
无垢庄严光
一念及一时
普照诸佛会
利益诸群生
雨天乐华衣
妙香等供养
赞诸佛功德
无有分别心
何等世界无
佛法功德宝
我愿皆往生
示佛法如佛
我作论说偈
愿见弥陀佛
普共诸众生
往生安乐国
无量寿修多罗章句,我以偈颂总说竟。

论曰∶此愿偈明何义?示现观彼安乐世界,见阿弥陀佛,愿生彼国故。
云何观?云何生信心?若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门行成就,毕竟得生安乐国土,见彼阿弥陀佛。
何等五念门?一者礼拜门、二者赞叹门、三者作愿门、四者观察门、五者回向门。
云何礼拜?身业礼拜阿弥陀如来应正遍知,为生彼国意故。
云何赞叹?口业赞叹∶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
云何作愿?心常作愿∶一心专念,毕竟往生安乐国土,欲如实修行奢摩他故。
云何观察?智慧观察∶正念观彼,欲如实修行毗婆舍那故。
彼观察有三种,何等三种?一者观察彼佛国土庄严功德。二者观察阿弥陀佛庄严功德。三者观察彼诸菩萨庄严功德。
云何回向?不舍一切苦恼众生,心常作愿,回向为首,得成就大悲心故。
云何观察彼佛国土庄严功德?彼佛国土庄严功德者∶成就不可
思议力故,如彼摩尼如意宝性,相似相对法故。观察彼佛国土庄严功德成就者,有十七种应知。
何等十七?一者庄严清净功德成就。二者庄严量功德成就。三者庄严性功德成就。四者庄严形相功德成就。五者庄严种种事功德成就。六者庄严妙色功德成就。七者庄严触功德成就。八者庄严三种功德成就。九者庄严雨功德成就。十者庄严光明功德成就。十一者庄严妙声功德成就。十二者庄严主功德成就。十三者庄严眷属功德成就。十四者庄严受用功德成就。十五者庄严无诸难功德成就。十六者庄严大义门功德成就。十七者庄严一切所求满足功德成就。
庄严「清净」功德成就者∶偈言「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故。
庄严「量」功德成就者∶偈言「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故。
庄严「性」功德成就者∶偈言「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故。
庄严「形相」功德成就者∶偈言「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故。
庄严「种种事」功德成就者∶偈言「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故。
庄严「妙色」功德成就者∶偈言「无垢光焰炽,明净曜世间」故。
庄严「触」功德成就者∶偈言「宝性功德草,柔软左右旋,触者生胜乐,过迦旃邻陀」故。
庄严「三种」功德成就者∶有三种事,应知。何等三种?一者水、二者地、三者虚空。
庄严「水」功德成就者∶偈言「宝华千万种,弥覆池流泉,微风动华叶,交错光乱转」故。
庄严「地」功德成就者∶偈言「宫殿诸楼阁,观十方无碍,杂树异光色,宝栏遍围绕」故。
庄严「虚空」功德成就者∶偈言「无量宝交络,罗网遍虚空,种种铃发响,宣吐妙法音」故。
庄严「雨」功德成就者∶偈言「雨华衣庄严,无量香普熏」故。
庄严「光明」功德成就者∶偈言「佛慧明净日,除世痴」冥」故。
庄严「妙声」功德成就者∶偈言「梵声悟深远,微妙闻十方」故。
庄严「主」功德成就者∶偈言「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故。
庄严「眷属」功德成就者∶偈言「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故。
庄严「受用」功德成就者∶偈言「爱乐佛法味,禅三昧为食」故。
庄严「无诸难」功德成就者∶偈言「永离身心恼,受乐常无间」故。
庄严「大义门」功德成就者∶偈言「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故。
净土果报,离二种讥嫌过,应知。一者体,二者名。体有三种∶一者二乘人,二者女人,三者诸根不具人。无此三过故,名离体讥嫌。名亦有三种∶非但无三体,乃至不闻二乘、女人、诸根不具三种名故,名离名讥嫌。等者,平等一相故。
庄严「一切所求满足」功德成就者∶偈言「众生所愿乐,一切能满足」故。
略说彼阿弥陀佛国土十七种庄严功德成就,示现如来自身利益大功德力成就,利益他功德成就故。
彼无量寿佛国土庄严,第一义谛妙境界相,十六句及一句,次第说,应知。
云何观佛庄严功德成就?观佛庄严功德成就者,有八种相,应知。何等八种?一者庄严座功德成就。二者庄严身业功德成就。三者庄严口业功德成就。四者庄严心业功德成就。五者庄严大众功德成就。六者庄严上首功德成就。七者庄严主功德成就。八者庄严不虚作住持功德成就。
何者庄严「座」功德成就∶偈言「无量大宝王,微妙净华台」故。
何者庄严「身业」功德成就∶偈言「相好光一寻,色像超群生」故。
何者庄严「口业」功德成就∶偈言「如来微妙声,梵响闻十方」故。
何者庄严「心业」功德成就∶偈言「同地水火风,虚空无分别」
故。无分别者,无分别心故。
何者庄严「大众」功德成就∶偈言「天人不动众,清净智海生」故。
何者庄严「上首」功德成就∶偈言「如须弥山王,胜妙无过者」故。
何者庄严「主」功德成就∶偈言「天人丈夫众,恭敬绕瞻仰」故。
何者庄严「不虚作住持」功德成就∶偈言「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故。
即见彼佛,未证净心菩萨,毕竟得证平等法身;与净心菩萨,与上地诸菩萨,毕竟同得寂灭平等故。
略说八句,示现如来自利利他功德庄严次第成就,应知。
云何观察菩萨庄严功德成就?观察菩萨庄严功德成就者,观彼菩萨有四种正修行功德成就,应知。
何者为四?
一者於一佛土身不动摇,而遍十方种种应化,如实修行,常作佛事。偈言「安乐国清净,常转无垢轮,化佛菩萨日,如须弥住持」故;开诸众生淤泥华故。
二者彼应化身,一切时不前不後,一心一念,放大光明。悉能遍至十方世界,教化众生;种种方便,修行所作,灭除一切众生苦故。偈言「无垢庄严光,一念及一时,普照诸佛会,利益诸群生」故。
三者彼於一切世界无馀,照诸佛会大众无馀,广大无量,供养、恭敬、赞叹诸佛如来功德。偈言「雨天乐华衣,妙香等供养,赞诸佛功德,无有分别心」故。
四者彼於十方一切世界,无三宝处,住持庄严佛法僧宝功德大海,遍示令解如实修行。偈言「何等世界无,佛法功德宝,我愿皆往生,示佛法如佛」故。
又向说观察庄严佛土功德成就、庄严佛功德成就、庄严菩萨功德成就。此三种成就,愿心庄严,应知。
略说入一法句故。
一法句者,谓清净句。清净句者,谓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
此清净有二种,应知。
何等二种∶一者器世间清净,二者众生世间清净。器世间清净者∶如向说十七种庄严佛土功德成就,是名器世间清净。众生世间清净者∶如向说八种庄严佛功德成就,四种庄严菩萨功德成就,是名众生世间清净。如是一法句,摄二种清净义,应知。
如是菩萨,奢摩他,毗婆舍那,广略修行,成就柔软心。如实知广略诸法,如是成就巧方便回向。
何者菩萨巧方便回向?菩萨巧方便回向者∶谓说礼拜等五种修行,所集一切功德善根,不求自身住持之乐;欲拔一切众生苦故,作愿摄取一切众生,共同生彼安乐佛国,是名菩萨巧方便回向成就。
菩萨如是善知回向成就,即能远离三种菩提门相违法。何等三
种∶
一者依智慧门,不求自乐,远离我心贪著自身故。
二者依慈悲门,拔一切众生苦,远离无安众生心故。
三者依方便门,怜愍一切众生心,远离供养恭敬自身心故。
是名远离三种菩提门相违法。
菩萨远离如是三种菩提门相违法,得三种随顺菩提门法满足故。何等三种∶
一者无染清净心,以不为自身求诸乐故。
二者安清净心,以拔一切众生苦故。
三者乐清净心,以令一切众生得大菩提故,以摄取众生生彼国土故。
是名三种随顺菩提门法满足,应知。
向说智慧、慈悲、方便三种门,摄取般若;般若摄取方便,应知。
向说远离我心不贪著自身,远离无安众生心,远离供养恭敬自身心。此三种法,远离障菩提心,应知。
向说无染清净心、安清净心、乐清净心。此三种心,略一处成就妙乐胜真心,应知。
如是菩萨智慧心、方便心、无障心、胜真心,能生清净佛国土,应知。
是名菩萨摩诃萨随顺五种法门,所作随意,自在成就。如向所说
身业、口业、意业、智业、方便智业,随顺法门故。
复有五种门,渐次成就五种功德,应知。何者五门?一者近门。二者大会众门。三者宅门。四者屋门。五者园林游戏地门。此五种门,初四种门,成就入功德;第五门,成就出功德。
入第一门者∶以礼拜阿弥陀佛,为生彼国故,得生安乐世界。是名入第一门。
入第二门者∶以赞叹阿弥陀佛,随顺名义,称如来名,依如来光明智相修行故,得入大会众数。是名入第二门。
入第三门者∶以一心专念作愿生彼,修奢摩他寂静三昧行故,得入莲华藏世界。是名入第三门。
入第四门者∶以专念观察彼妙庄严,修毗婆舍那故,得到彼处,受用种种法味乐。是名入第四门。
出第五门者∶以大慈悲,观察一切苦恼众生,示应化身,回入生死园烦恼林中,游戏神通,至教化地,以本愿力回向故。是名出第五门。
菩萨入四种门,自利行成就,应知。
菩萨出第五门,回向利益他行成就,应知。
菩萨如是修五门行,自利利他,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无量寿修多罗优婆提舍愿生偈,略解义竟。
发表于 2018-10-18 11:5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wqx 发表于 2018-10-18 09:45
一个真心能变现出三个如来藏: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
一心三藏,成佛之本!法华经、楞严经 ...

妙法莲华经指出,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8-10-18 20:11
元音老人:谈谈往生西方的关键问题

近来在净土同仁间, 酝酿着一场“往生西方, 是否需—心不乱”的争论。试把他们争论的焦点归纳起来, 有以下三种不同的意见:

  1. 但具信愿, 散心念佛, 亦能往生。

  2. 散心念佛, 只能培植善根, 要得确保生西, 除信愿之外, 尚须恳切行持, 一心不乱。

  3. 只要依靠弥陀愿力, 带业亦能往生, 何须一心不乱。

  这三种互异的意见, 第三种说得最容易, 简直不用修, 单靠弥陀愿力就能往生。第二种较难, 需一心不乱, 始能往生。第一种较易, 只要有信愿, 散心念佛亦能生西。各说各有理, 相持不下, 竟使后进者莫衷一是, 无所适从, 不知究竟应如何修习, 方合道妙。

  “如何才真能往生净土? ”是净土宗的一个重大而关键的问题, 不把它搞清楚、弄正确, 对净土宗的修士来说, 确实有害。因净土法门是号称异方便, 横超三界, 往生净土, 超生脱死, 圆证菩提的。若对修法尚未搞清楚, 如何能不走错路而迷失方向? 更何能稳稳当当, 顺顺利利地达到往生西方的目的? 但如果是嘴里说说往生西方, 而实际却做不到, 则宗旨全失, 便毫无意义了!

  然则, 如何才能确实往生净土, 是否必须一心不乱呢? 这确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重大问题。所以不容缄默, 听任自然, 伤害后进, 因而不揣鄙陋, 亦来参加这个大是大非的问题的讨论。今略抒管见, 尚希海内豪贤有以指正。

  兹为易于得出明确的答案, 将上述三种意见, 分作三个问题来一一详加讨论, 以资弄清如何才能往生净土与要不要一心不乱的问题。

  一、“但具信愿, 散心念佛, 亦能往生”的探讨

  首先, 我觉得这种见解的提法, 含义似乎不清。所谓“散心”不知果何所指? 是指初心学人, 一时心不能净, 不要妄冀速效, 须假持名之功, 扫荡妄念, 而渐臻一心呢? ( 如莲池大师、印光大师等所说, 多生妄动积习, 非暂时念佛所能扫净。犹如久病之人, 非一、二剂药能以治疗。故念佛须具一片长远之心, 密密稳稳, 不懈念去, 久久功深, 定能见效, 而臻一心之境。) 还是说我们现在发心念佛, 求生西方, 亦不妨与无明业习牵合纠缠, 将娑婆境缘, 粘著于心, 似胶如漆, 等到老死, 自然会往生西方的呢?

  假使他们的用意属于前者, 这是鼓励后学, 莫畏艰难, 不要怕散心作祟, 只要树雄心, 立壮志, 努力上进, 定获一心, 决定往生。那么我们应举双手赞成! 反是, 如果用意属于后者, 我们就觉得非常遗憾! 因这是毒害后进的砒鸩, 万万要不得! 我们要生净土, 而这心里总是恋着娑婆的妻财子禄, 古人谓之抱桩摇橹, 行动尚且不能, 又如何能与弥陀感应道交, 打成一片, 往生西方净土呢?

  玉琳国师云: “大凡修持, 须量己量法, 直心直行, 诚若能厌恶三界, 坚志往生, 则专依阿弥陀经, 靠定圣号, 都摄六根, 净念相继, 所谓执持名号, 一心不乱, 决定往生。此先自利而后利人之所为也。若于现前富贵功名, 未能忘情, 男女饮食之欲, 未知深厌, 则与往生法门未易深信。既信矣, 身修净土, 而心恋娑婆, 果何益乎? ”憨山祖师云: “口念弥陀心散乱, 喉咙喊破亦徒然。”这不是明明说散心念佛徒劳无功吗? 难道这些大祖师, 教理不及你们透彻, 说的话不真实吗? 或者有人说这是禅宗祖师的话, 与净士宗稍有不同。那么不妨再举莲池大师的《普劝念佛之三》的一段文章来作佐证。

  大师说: “或问, 今见世人, 念佛者多, 生西者少, 何也? ( 足见生西者不是多数。) 此有三故: 一者, 口虽念佛, 心中不善, 以此不得往生。奉劝世人, 既是念佛, 便须依佛所说, 要积德修福, 要孝顺父母, 要忠事君王, 要弟兄相爱, 夫妻相敬, 要至诚信实, 要柔和忍耐, 要公平正直, 要阴骘方便, 要慈悲一切。不杀害生命, 不凌辱下人, 不欺压小民, 但有不好心起, 着力念佛, 定要念退这不好心, 如是才是念佛的人, 定得往生成佛。二者, 口虽念佛, 心中胡思乱想, 以此不得往生。( 注意, 注意。) 奉劝世人, 念佛之时, 按定心猿意马, 字字分明, 心心观照。如亲在西方, 面对弥陀, 不敢散乱, 如此才是念佛的人, 才能往生西方。( 下略) ”

  这段文字, 如此明确。我想大家看了, 再不会犹疑莫决, 更不至再有争论, 说散心念佛亦能生西的了。

  还有《净土十要》中的彻悟禅师语录, 有“真为生死, 发菩提心, 以深信愿, 持佛名号, 以摄心专注, 为下手方便, 以一心不乱为归宿, 以往生瑞相为验证”的净土修持旨要, 这不亦是净宗祖师不提倡散心念佛吗?

  但是, 散心念佛不能往生, 其故何在? 我们要进一步把它搞清楚。否则, 人云亦云, 囫囵吞枣, 莫明其所以然, 终成迷障。用起功来, 亦必疲软无力, 不能克敌致果, 安望生西成道! 今不厌其详, 再行研讨如下:



发表于 2018-10-18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众所周知, 一切众生, 皆本具如来智慧德相。本来是佛, 本不生灭。只因无始无明妄动, 认假作真, 起惑造业, 随业受报, 才于无生死中枉受生死轮回之苦。今欲往生西方, 了脱生死, 如不将这当下起惑造业的一念妄心, 用念佛的功夫将它念退, 把妄心转换成佛心——即全佛是心、全心是佛, 而一任妄心颠倒攀缘, 执著妄动, 如何不为业境所牵缠而沉沦于六道? 又如何能于临命终时, 打退这业识幻影而往生西方? 经云: “欲净其土, 先净其心, 随其心净, 即佛土净。”故欲生西方净土, 必须先放下一切, 一心念佛, 净其心地而后可。经云: “一切唯心造。”心若散乱秽染, 与净域绝不相应, 到头来只能生在秽土, 此无可奈何之事也。

  或曰: 往生西方, 全凭他力——阿弥陀佛的慈悲接引力, 不是修其它法门, 靠自力成道。答曰: 他力不离自力, 离开自力, 绝无他力! 此理在世间法上, 如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 乃至无情草木丛林之间, 自己无生存能力, 完全靠他人他物得生存者绝无是处, 此种例证多不胜举。出世间法更不例外, 如阿难与佛同时发心, 因修持不力, 于佛圆寂后方始证道, 离成佛还不知多远! 罗 罗因父是佛, 自不修持, 为佛所呵等, 在在说明自不努力, 完全依靠他力, 任何事都不能成办的。至于说阿弥陀佛的宏愿接引, 乃感应道交, 于行人心净, 净业成熟时, 现于其前, 不是跑到行人面前来拉到西方去! 这点请诸位净业行人千万别错会! 只看经文上都是“佛与圣众‘现’在其前”, 而非佛“来”其前, 即是明证。“来”与“现”一字之差, 含义大相径庭, 岂可混为一谈! 关于此点永明禅师与印光大师皆有确切说明: “念佛一心不乱, 感应道交, 彼佛现前犹如水净月现。如水混浊, 月虽在天而影不彰。念佛人心犹水也, 佛犹月也, 心水混浊, 佛月不能现前。”可见他力之外, 还须自力, 没有自力, 他力也无着处! 所以净土法门, 是自他二力合修的, 单靠他力, 没有自力, 结果莫不惨遭败绩! 不然者, 为什么印光大师教我们念佛要“以深信愿, 持佛名号”, 要“如救头燃”呢?

  现时有些净土行人因不明此理, 用功不力, 临命终时, 不见佛现, 慌了手脚, 以为佛法不灵而误解佛是虚愿, 殊不知自己心水不净, 佛亲现其前, 亦不自见。犹如生盲, 以未见日, 而诟日不临其前, 不也冤乎? ! 这都是因地不正, 贪图便宜, 上了一班盲师的当, 以为散心念佛, 只要依靠弥陀愿力, 即可往生。哪知结果非但不能往生, 还落个谤佛毁法大罪, 来生还得受重苦报, 岂不是太冤枉了吗?

  或曰: 你只知其一, 不知其二。为什么 益大师在《持名念佛历九品四土说》的一文中说“欲决定得生极乐世界, 又莫如以信为先导, 愿为后鞭。信得真, 愿得切, 虽散心念佛, 亦必得生! 信不真, 愿不猛, 虽一心不乱, 亦不得生”呢? 为什么又在后面说“深信切愿念佛, 而念佛时心多散乱者, 即是下品下生……”呢? 这不是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散心念佛亦能往生西方吗?

  我们现在只要求能下品下生, 甚或生在边地疑城, 于愿已足, 因为得生净土, 即获不退, 正不必要求中上品生, 徒招艰辛! 所以现在只须散心念佛, 悠悠散散, 逍遥放荡, 乐得快活, 临终又能下品往生极乐, 最后同样成佛, 又何乐而不为呢? 为什么定要销尽妄情, 灭却贪染, 孜孜兀兀执持一句佛号, 枯寂无味, 而自讨苦吃呢?

  答曰: 益大师的话, 大须仔细, 请勿滑口读过, 不注意全文, 而只在“散心念佛”四字上着眼。以为大师提倡散心念佛, 有懒可偷, 有便宜可得, 正中下怀, 而乐得在娑婆鬼混一下, 等临命终还有西方可生, 大乐可享, 多少舒服。哪知如意算盘打错, 等到临命终时, 只见生前黑业牵缠, 哪见佛来授手! 虽悔恨交加, 已是噬脐莫及了!

  现在把这段文字和大家详细分析研究一下:

发表于 2018-10-18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 深信切愿念佛, 虽散心亦必往生, 而信愿不真切, 虽一心不乱, 亦不得往生者, 为料简一般以持弥陀圣号为入定的助力, 而不思往生极乐者——即无信愿者说。因明朝末年, 很多禅宗学者, 常借持名以入定, 故 益大师有“任你念佛功深到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地步, 但无信愿, 决不能往生”之说。

  第二, 在散心念佛上冠以“信得真, 愿得切”六字, 才能往生, 而非单说散心念佛, 即能往生。这里面大有文章, 请勿轻易滑过。请问, 如何方为信得真? 又如何方为愿得切? 为了增强说服力故, 请看诸位大祖师对于“信真、愿切”的解释与描绘吧。

  1. 关于信的解说: 第一要信得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我们是未成之佛, 弥陀是已成之佛, 觉性无二。次要信得我们是理性佛、名字佛, 弥陀是究竟佛。性虽无二, 位乃天渊, 若不专念彼佛, 求生彼国, 必至随业流转, 受无量苦。次要信得我们虽业障深重, 久居苦域, 是弥陀心内之众生; 弥陀虽万德庄严, 在十万亿佛刹之外, 是我们心内之佛。既然心性无二, 自然感应道交, 我们之苦切必能感, 佛之慈悲必能应, 如磁石吸铁, 无可疑者。所谓“十方如来, 怜念众生, 如母忆子, ……子若忆母, 如母忆时, 母子历生, 不相违远。若众生心( 注意“心”字) , 忆佛念佛, 现前当来, 必定见佛”(《楞严经》)。又曰: 须历始终而不改, 遇利害而不变, 方为真信。真信有三: 一信弥陀摄受念佛众生, 往生西方, 绝对不虚。二信执持弥陀名号, 由一日乃至七日, 一心不乱( 请注意) , 即得往生。我当依教奉行。三信大势至菩萨及莲宗诸祖所传念佛法门, 绝无虚假之语。我当依之勇猛精进, 修成三昧。又吾人念佛之心, 由慧入定, 照而常寂, 是信本有之佛; 因定发慧, 寂而常照, 是信本有之法; 定慧双融, 寂照不二, 是信本有之僧。又云: 信者, 非单信西方之庄严佛土, 即算发信心也, 必同时深信自性即是弥陀, 本可一样成佛。人皆可以为尧舜, 一切众生皆可成佛, 只是迷悟之别。西方依正庄严之佛土是事净土, 我之自性清净是理净土。心遍一切处, 皆是西方, 十方与西方不异。非徒信娑婆苦而西方乐, 与夫极乐确有也。

  2. 释愿: 第一要于一切时中( 注意, 要于一切时中, 不是不如意事时如此, 欢乐之时又如彼。) 厌恶娑婆生死烦恼之苦, 欣慕极乐菩提之乐, 力求往生。次要发愿遵照佛祖所传净土法门, 勇猛精修, 净除习染, 使身心清泰, 现生极乐。次要立志成无上觉, 圆满菩提, 供养诸佛。次发广大心普度众生, 众生界不空, 誓不成佛。次要随有所作, 若善若恶, 善则回向求生; 恶则忏愿求生, 更无二志。又云: 念佛之心, 欲得一心不乱( 但不可作意求, 求则反远矣) 是谓净愿; 不生西方誓不休息, 是谓常愿; 成无上觉, 广度众生, 是谓大愿。……如是发心, 方名真信切愿。

  诸位同仁, 请问我们果具如上信愿, 娑婆世界的饮食男女、妻财子禄、以及名誉地位等等, 还会摆在心上盘算不休而放不下吗? 这一切空花水月般的境缘, 既放得下, 又有什么妄想萦怀惑乱我们呢? 既无妄想惑乱, 则念佛时, 就会如上文莲池大师所说, 如亲对弥陀, 恭敬至诚恳切之不暇, 还会有什么妄念在乱动呢? 这不是不期一心而得一心了吗? ! 所以 益大师说: “信得真, 愿得切, 虽散心念佛, 亦必往生也。”

  诸位要注意这“虽”字, 就是说: 果真信愿切, 如救头燃时, 不怕你不一心, 当此时也, 要你颠倒妄想亦不可得, 所以下个“虽”字。同时, 这亦是针对下文无信愿念佛者的功夫虽好, 不能往生的相对说法。所以说了句“有信愿的人, 虽散心念佛亦能生西”, 诸位千万莫错会, 以为我们只要懒懒散散地、马马虎虎地口里念念西方弥陀, 心里想想娑婆财色, 就可以轻而易举、随心所欲地往生西方去了。

  复次, 所谓有“深信切愿念佛, 心多散乱者, 即是下品下生”者, 乃行人习障深重, 今虽具深心切愿, 而妄想习气一时不能净除。即贪恋世间的粗妄想虽已断除, 而微细的习气妄想, 仍时来侵犯。古德所谓: “风停浪犹涌, 理现念犹侵。”此种妄念虽属微细, 但由于佛外有念, 不得不谓之“散心”。虽属散心, 以微细故, 念来即觉, 而不颠倒攀缘, 故只要将佛念一提, 妄念即当下销殒, 复归清净。此种随来随照、随照随消的功夫, 圭峰禅师谓之“妄念若起, 都不随之, 纵有中阴, 业不能系。”因业不能系故, 所以能发愿往生。反之, 若是贪恋娑婆、妄念颠倒、攀缘不息的人亦想援例往生, 那真是白日做梦了。

  但是, 话须说回来, 倘使生性豪放, 于世缘不甚恋着或平时虽不信佛, 亦不谤佛, 未能一心念佛的人, 如到临命终时听善知识开示, 顿时悔悟, 彻底放下, 一心称名, 求生西方, 也能十念甚或一念而往生。但此等顿根人, 千万人中难得一二, 以临终一念, 端赖平时锻炼。如平时不善用功, 而能于临终一念转机作主者, 真比航空奖券中头彩还难, 诚不可以为训也。

  对于散心念佛能否往生西方的问题, 已讲了许多, 现为易于明了起见, 简作小结如下:
发表于 2018-10-18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 一) 若贪恋娑婆之心未泯, 爱根未断, 情见未除, 仅以颠倒妄想的攀缘之心来念佛, 虽具些微信愿, 但以不深切故, 只种善根远因, 不能往生, 有待来生努力, 方能如愿。

  ( 二) 临终一念幡然改途, 虽亦有往生之望, 但以太险, 机会极微, 千万人中, 难得一人, 故亦不敢引以为训。( 要知临终十念往生的人, 着重在于生前未闻佛法, 直至死相现前, 听善知识开示, 彻底悔悟, 通身放下, 故能十念相应。此等利根人, 若早闻佛法十年, 则早十年成就; 早闻二十年, 则早二十年成就。若我等早闻佛法, 却生偷心, 不能放下世情, 妄冀十念往生, 即此已是二心, 何能相应? )

  二、“要不要一心不乱”的探讨

  第一个问题搞清楚后, 第二个问题也就不难迎刃而解了。因为一心不乱是散心的相对词, 散心既然要不得, 那末一定要一心不乱也就不言而喻了。但真理愈辩愈明, 而且事关重大, 我们还是不厌其详地来讨论一下吧!

  所谓“一心不乱”, 不是哪一位祖师创造或规定的, 乃是释迦文佛金口亲宣, 煌煌载于小本《弥陀经》上的明文。佛说要一心不乱, 哪位祖师敢说不要! 更何况我们这辈下愚, 胆敢说个不要吗? 佛是正遍知, 我们要修行成道, 不听佛语, 更听何言? 但为什么要一心不乱, 其理何在? 我们在讨论第一个问题时已略有说明, 现在让我们再来详细讨论一下。

  释迦文佛说欲生净土,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 而最能体现这三者多少的莫过于念佛功行的深浅。故念佛须一心不乱, 方能具足善根、福德、因缘而生净土。

  据说小本《弥陀经》是罗什大师意译的, 他根据梵文原意, 参合了中国语文的表达法, 用了“一心不乱”四个字。而玄奘法师根据法相“唯心所现, 唯识所变”的原理, 说念佛要“系念不乱”, 转变妄识, 净业成熟, 方能生西( 大意如此, 经文已难具记) 。两师译本, 文字虽略有不同, 而含义一致, 都是教念佛行人一切放下, 虔心念佛, 斩断爱根, 心佛道交打成一片, 方能往生西方。

  关于“一心不乱”的见解, 诸大祖师有各种不同的说法, 把他们归纳起来, 不外以下几个方面:

  ( 一) 一心不乱, 就是无心可乱, 到了心意识完全消殒, 真妄不立、能所双亡的境界。换句话说, 就是到了宗下“ 地一声, 桶底脱落”的开悟时节。此时心即是土, 土即是心; 心外无土, 土外无心; 心、佛、众生完全打成一片了。

  ( 二) 一心不乱, 有深有浅, 有理一心与事一心之别。事一心者: 密密持名, 使心中佛号历历分明, 穿衣吃饭、行住坐卧, 一句洪名绵密不断, 就如呼吸相似, 既不散乱, 亦不沉没, 如是持名, 谓之事一心( 即摄心归一) 。

  若理一心, 直能体究万法皆如, 无有二相。所谓生佛不二, 自他不二, 因果不二, 依正不二, 净秽不二, 苦乐不二, 欣厌不二, 取舍不二, 菩提烦恼不二, 生死涅 不二。是诸二法, 皆同一相, 一道清平, 不用勉强差排。但自如实体究, 体究至极, 与自本心, 忽然契合, 方知著衣吃饭, 总是三昧, 嬉笑怒骂, 无非佛事, 一心乱心总成戏论, 二六时中, 毫发许异相不可得。西方即在当下, 十方不异西方, 无生即生, 生即无生。是名理一心。

  ( 三) 无论理一心或事一心, 皆是薄地凡夫边事, 凡有心者, 皆可修学, 不可高推圣境, 甘处下劣, 认为这不是自己分内事! 须知一切唯心造, 欲生净土, 必先净心, 心若不净, 净土难生。心若清净, 自得一心不乱, 决定往生净土!

  由此看来“一心不乱”原是为了心明水净, 俾佛现前, 接引往生的, 并不是好高骛远。其中尤以事一心, 是念佛人必须具备的功行, 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事, 不用怕它, 只要我们懂得诀窍, 精勤做去, 决定可以成功。就是诸仁认为至高无上的理一心、见性境界, 也不是绝对做不到的。因一切众生本具这不生不灭、清净无染的佛性, 既非从外求来, 亦非因修而得。举凡山河大地, 草木丛林, 男女老少, 饮食起居, 乃至一切声、一切色、一切心、一切法, 无一不是性的显现, 无一不是性的作用。只要我们识得它, 认清了性就是相体, 相就是性用, 于见色闻声时, 不为声色所转, 即能透过色相见性。换句话说, 只要我们在日常动用中, 随缘应用, 不为事物的假相所迷惑, 粘著于心, 动摇于中, 所谓寂寂惺惺, 惺惺寂寂, 转一切物, 不为物转, 使一切时, 不为时转, 即是见性。这样看来, 理一心的高超境界, 是我们的本能, 决不是不能做到的。我们如能证到理一心, 心中清净无染, 自与西方净土相应, 而且佛佛本同一体, 故能与弥陀打成一片, 因之, 就能上品往生净土了。

  或曰: 说来容易, 做起来就难了。答曰: 只要我们认清宗旨后, 下定决心, 与妄习作斗争, 靠定一句佛号作武器, 妄习才动, 方粘物境, 即便高举洪名把它打退。如斯举之又举, 打之又打, 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 还怕不能成办吗? 况且就根器好的人来说, 不须频频提撕, 才闻举着, 即便归家稳坐了。

  或曰: 那是禅宗境界, 与净土行人无关。曰: 不要低看净土, 净土本来就是禅, 禅就是净土, 净土是至圆至广、至高至上的, 不是个低下法门。所谓禅是净土之禅, 净土是禅之净土, 禅净是不分家的。可惜晚近的净土行人自甘劣小, 认为得生边地于愿已足, 不精修持名念佛, 只敷敷衍衍地上上早晚殿就算完事, 将个大好净土法门, 弄得不像样子。他们不知近代净宗大德印光大师亦曾几次闭关专修念佛, 证得念佛三昧, 其描绘该三昧的文章, 完全与禅宗一致, 并有“无不从此法界流, 无不还归此法界”的法语。请想, 这法门是不是高, 要不要一心念佛精修不懈?

  为了免却纷争起见, 暂且避开这些高深的理论不谈, 留待以后在专论净土时, 再和大家研究。现在且来谈谈事一心。
发表于 2018-10-18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在讨论第一个问题时已经说过: 往生西方要心水明净, 佛与圣众才能现前; 心水不净, 佛虽在前, 犹如生盲, 不能见日。所以要生西方, 心非清净不可。又说, 真信切愿, 就自然放得下娑婆——这秽丑苦恼的世界, 斩得断爱根情见, 在猛利的执持名号下, 自能不期然而然地到达一心不乱的境界。又说, 纵或根器稍差、妄习较重的同仁, 即使在粗妄已断、细妄仍来侵犯的情况下, 只要高提佛念, 照破妄念, 不随伊流浪去, 往生西方还是有望。

  以上这些说话, 就是事一心不乱的定义和要不要它的注脚。因为我们对娑婆世界的事事物物, 斩得断, 放得下, 不为一切情爱粘缚纷扰, 在内心深处才能绵绵密密, 蕴育着一句圣号不散而不沉, 微细妄习来侵扰时, 也不至为它所动摇, 因而才能圣号历历分明, 相续不断。同时因为用功得力之故, 心更澄净, 更能放下世缘, 念佛愈加虔诚, 定力亦愈益深邃。如是相因相成地一心专念, 才能心澄水明, 圣境现前而往生西方啊!

  真想生西方的人, 我想恐怕没有一个敢说, 也没有一个肯说这样的一心不乱是不需要的吧! 翻遍了列祖语录, 也没有一个人说不要一心不乱。相反的, 他们都颂扬一心不乱, 鼓励学人证到一心不乱, 告诫后进不可漠视一心不乱( 莲池大师《竹窗随笔》中有专文) 。以下再列举数例:

  截流大师在《起精进七期示众》里说: “未到一心不乱田地, 正所谓少善根福德因缘, 安望往生彼国? ! ”

  印光大师在《与陈锡周居士书》中说: “散心念佛, 难得往生, ‘一心念佛’, 决定往生。”又在书一十三中说: “念佛一法乃至简至易, 至广至大之法。必须恳切至诚之极, 方能感应道交, 即生亲获实益。若懒惰懈怠, 毫无敬畏, 只种远因。而亵慢之罪, 有不堪设想者, 纵令得生人天, 断难高预海会……”懒惰懈怠是散心还是一心? 这就等于说, 散心念佛是不能生西的了。

  莲池大师《答孙广谅居士书》中说: “用功莫若一心念佛, 念极而悟, 悟而无论。纵不大悟, 而离此娑婆生彼净土, 即是出世。消灭杂念, 纯一正念, 即是真谛。今亦不管出不出, 真不真, 但功夫做到‘一心’, 自然了当矣。”又《答苏州袁心远居士书》中说: “今唯当专诚念佛, 久久念至‘一心不乱’, 必得开悟。就令不开悟, 而一生念力, 临终自知, 死去必生净土。”

  这些例子, 多不胜举。可见一心不乱, 对于往生西方的重要, 实无可非议。恐怕只有那些心里亦有些想往生西方, 但同时又恋着娑婆, 放不下娇妻爱子, 舍不得荣华富贵的庸俗念佛人和一些怕吃苦的懒汉, 才自出心裁而自圆其说地编造出一套背经离教的谬论, 来愚弄妇孺, 说什么“不须一心不乱, 散心念佛亦能往生西方的”。哪知你图一时说得口快, 害了自家不要紧, 害了别人, 你就下地狱如箭射在! ! !

  或曰: 要一心不乱, 才能往生, 则生西的人太少了。答曰: 按上述事一心的标准来说, 要求并不高, 不是做不到的。只要行者肯牺牲眼下的享受, 放却身边的粘缠, 再加用点苦功, 密密持名于心, 人人皆可以证成, 往生西方, 有何难处? 至于单就生西的人数多寡来说, 自古以来, 生西的人数似不很多, 原因就在这些错误谬论——“一心不乱太难, 不需要; 散心念佛就能生西了”——在害人, 使行者贪念世福, 不肯用功, 以致生西者少。请看上面所举莲池大师《普劝念佛之三》, 开始就不胜叹息地说: “今见世人念佛者多, 生西者少, 何也? ”接下来又深为惋惜地归咎其原因说: “口虽念佛, 心里胡思乱想, 以是不得生西! ”这是多深的遗憾! 多硬的铁证啊!

  诸位同仁, 须知求生西方是一件了生脱死的大事, 不是逞人我、争是非、闹意气的。需要平心静气地想一想: 我这样散心念佛, 在日常动用中, 尤其在得失、顺逆、悲喜关头, 做得主吗? 能不为境界所牵移而佛念当前吗? 更进一步自问, 夜眠睡梦中, 做得了主吗? 在欢笑惊怖时, 能不为梦境所动而佛念现前吗? 假如这些都做不得主, 那末, 等腊月卅日到来, 妻子绕榻, 疾病昏迷, 风刀解体, 痛苦迫切, 再加上生前经过的事件, 与死后未了的牵缠, 一一都涌上心来, 又怎能做得主而念佛求生西方呢? 须知白天能做得主了, 于梦中则一半主也做不得; 梦中能做得主了, 死时一半主也做不得! 因为梦中是半昏迷而死时是大昏迷呀! 假如因为用功不力而临终不能往生, 那末“不须一心不乱, 散心念佛即能往生”之谈, 岂不成为空头支票而自贻伊戚吗? 这不是我故作惊人之笔来吓唬你们, 也不是我好高骛远来苛求你们, 要你们这样那样, 不然就不能生西。实在因为要真能往生西方, 决不是专门依赖弥陀愿力接引而自己不加努力, 就能够轻而易举地往生去的啊! 眼见时下一般修净土者, 都贪著便宜, 不肯用功。结果, 不是怀念世缘, 便是留恋家财; 不是落得个病苦难当, 便是昏迷不醒。所谓往生西方者, 不知到什么地方流浪生死去了。所以才甘冒不韪, 敢向诸仁进贡逆耳之言, 这实在为良心所驱使, 不得不大胆呈辞, 力挽时弊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5-14 04: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