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嬉皮柚

想再请教师兄们一个问题,为何世间总是好人命短,红颜命薄~~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6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力力熊 发表于 2013-10-13 23:55
师兄,未学每每看到您的文字,便觉得您是一位有涵养的人,没有贡高我慢的知识分子 ...

      师兄过奖了,非常感激师兄的谆谆教诲,阿弥陀佛,对于这个问题末学还要花时间好好来理解师兄所言,并非晦涩难懂,而是师兄是修行之人,末学是俗人对于佛的博大精深还是门外汉而已,虽知师兄所言甚是但仍需细细咀嚼和体悟,还有知并非能践行,佛并非一天两天能修得来的。末学敬佩师兄修为,待末学修行时必当以师兄为榜样,南无阿弥陀佛,师兄吉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6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净杰 发表于 2013-10-15 10:05
有个小孩在烧饼店当伙计,有一天去帮老板收帐,回来路上看到街边有个老和尚化缘要重建一座古刹,但众人以为 ...

      多谢师兄点化,一个故事便让人通解三世因果的道理,看来以佛的精神来看末学的问题真的只能看到一颗俗世尘心,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3-10-21 22:2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发表于 2013-10-21 22:2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发表于 2013-11-2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4-5-31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嬉皮柚 发表于 2013-10-14 11:52
道在清空有爱的人?不知师兄何出此言。

师兄请深入:实修。无爱的人活着跟无聊的人比贡献。
发表于 2014-6-1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发表于 2014-6-2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4-6-6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4-6-13 04:20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你念佛一段时间,就知道了
发表于 2014-7-4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4-7-4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净土修行人,努力念佛丶放生丶素食!转业力,助众生与佛结缘!
发表于 2014-7-9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4-7-9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净杰 发表于 2013-10-15 10:05
有个小孩在烧饼店当伙计,有一天去帮老板收帐,回来路上看到街边有个老和尚化缘要重建一座古刹,但众人以为 ...

感恩师兄分享, 对末学启发很大.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2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发表于 2015-10-12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摘自中国老年报 http://www.zhglnb.com.cn/article_show.asp?articleid=22629
            高僧为何多长寿
作者:佚名    来源:《老年生活》    更新时间:2014/1/10 12:59:13    点击数:808    责任编辑:  专题部
      唐代诗人杜甫有诗云:“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说的是年逾七十的不多见。然而,在佛教高僧中古稀之年者则不乏其人。查梁庭灿编著的《历代名人生卒年表》中所载的“高僧生卒年表”,共录561人之中,百岁以上6人,90岁以上34人,80岁以上150人,70岁以上351人,65岁以上423人。而同一时期的帝王194人之中,80岁以上5人,70岁以上11人,65岁以上19人。两者比较一下,前者的长寿概率高于后者。在这里我们不妨考察一下他们长寿的原因,或许从中能得到一些有关养生延年的有益的借鉴和启迪。
    一、素食
    佛教有“不杀生”的戒律,印度佛教只规定僧人戒杀但不禁止食荤。传入中国后有了变化,不仅规定戒杀而且还禁荤,从梁武帝时期(公元483~492)开始,中国佛教僧人的食谱就是以素食为基调。通常的素食主要有谷物、豆类、蔬菜、野果、蘑菇、竹笋、黄精等。并且都采用植物油来烹调。这些含丰富的维生素、植物蛋白、淀粉、以及纤维素的素食,不会引起血脂过高,从而预防了冠心病、高血脂病等老年常见病的发生。有人还有意测试了吃素僧侣的血粘度,发现他们的血粘度比普通人低,而血粘度高的人容易患肺心病、冠心病和高血脂病。肺心病、冠心病、高血脂病是老年人致死的主要疾病。毛泽东同志的养生经验之一是基本吃素,也说明合理的吃素是有好处的。
    二、戒酒色
    佛教“五戒”中还有“不饮酒”、“不邪淫”两条。关于饮酒,一般认为少量有益于身体,过量则有害于身体。大量地饮酒常常诱发溃疡病、肝硬变,使人记忆力减退。据史料记载,东晋时期高僧佛图澄严守戒律,平生“酒不踰齿,过中不食,非戒不履”,活了117岁。
    佛教主张“断欲去爱”,禁绝一切性欲爱恋,出家佛徒不得娶妻生子。由于禁欲,使得他们清心寡欲,保全了精力。另外,有资料表明,荤食和饮酒对于增强性兴奋都有一定的作用。这样,素食和戒酒的清规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戒欲”的施行。
    佛教戒律规定的素食、戒酒、禁欲,对于患高血脂病、溃疡病、某些性病的人的健康无疑是有很大意义的。但是,对于普通健康人来说,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恰当的荤食,适量的饮酒和合理的性生活,对于人体健康非但无害,反而有益,有时甚至是很有必要的。
    三、禅定(佛家气功)
    戒、定、慧,是佛教的重要内容。其中定,就是禅定,俗称为“和尚打坐”。相传禅宗初祖达摩,曾在嵩山少林寺面壁静坐九年,活了150多岁。僧侣在参禅静坐的过程中,有一些调身、调息、调心的方法,与气功锻炼的某些内容相类似,我们不妨称之为佛家气功。因而亦能起作强健身体,却病延年的作用。天台宗开山祖智颛,创立的一套“止观”法气功,曾为后代气功锻炼者所奉行。
    “禅”即“禅那”,意思是“心一境性”或“守一”。在坚持“守一”原则下,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和形式。除了坐禅之外,还有念佛、观想、持咒等,它们都可以用来“制心一处”。暂且撇开宗教内容,单论这种“制心一处”。其结果将是:专注一念,乐之好之,日夜不休,以致心境交融,物我两忘,如此这般,久而久之,自然能收到康健长寿的效果。当然,我们今天大可不必效法诸如念佛持咒之类,但是我们不妨取其“制心一处”的精神,根据个人爱好,分别采取打拳、书法、画画、养鸟、育花、钓鱼等方法,乐而为之,甚至专注于某一项科学研究,也不失为一种好的修身养性方法。可以这么说,一个明确的信念,一种执着的追求,精神寄托于此,岁月贯注于此,对于人体的心身健康是有益的。
    四、性格温和
    僧侣出家谓之看破红尘,“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对世间名利看得比较淡漠。而高僧在修身养性方面更有成就,他们更善于控制情感,往往遇事不慌不忙,情绪上没有剧烈的喜怒哀乐,基本保持平静的心情,表现为个性温和,施乐好善,俨然是位慈祥的长者。这也是高僧长寿的原因之一。美国有一人寿公司曾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结果表明,人的处世态度与寿命有密切关系。脾气好,不易激动,心胸开阔,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和不幸,都从容不迫,以乐观、理智态度对待的人比一般人的寿命长。70年代,美国的莱·路森和弗里德曼将性格分为A、B两型。A型急躁、易怒、易激动、缺乏耐心、有过分的竞争心理;B型悠闲而不好强,温和平静,从容不迫,深思熟虑,不慕功名。研究表明,A型患冠心病的人数比B型多二倍。有些人情绪极易波动,往往“愁得茶饭不思,悲得肝肠寸断,急得五脏俱焚,喜得脏腑皆摇”。显而易见,这是有害健康的。
    五、劳动和运动
    中国佛教曾经有一段时间提倡“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要求僧徒参加生产劳动。现在还有一些寺院僧人自种蔬菜的情况,此外也参加一些其他劳动,如扫地、担水、砍柴、做饭等等,实践证明,一定程度的体力活动可以增加血液循环,降低血脂浓度,改善葡萄糖耐量。有的僧侣还参加一些健身运动,锻炼筋骨,却病延年。
    六、环境优美
    “天下名山僧占多”。山西五台山、四川峨嵋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号称佛教的四大名山。可以说,大部分的佛寺是修建在环境优美的青峰翠峦之上的。那里山青水秀,佳木郁葱,景色幽雅,空气新鲜,人们一旦置身于此,无不心旷神怡,忧辱皆忘。高僧常年日久地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历经陶冶,经常处于一种乐观超逸的心理状态。步行观光,又可调节气血循环,强化呼吸,舒筋活络,增强新陈代谢功能。杜牧有诗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描绘了高山寺院常年云烟缭绕的景观。日本有人认为这种云烟可将来自太空的宇宙线中所含的有害物质完全隔绝。可见,一种优美宜人的环境,对人体的心身健康是多么重要啊!
    最后摘录《大毗婆娑论》卷151的话,作为上述原因的补充。“若有于寿,恒作、恒转,受作、受转;时行、处行;修梵行;食所宜,食应量,生者应熟,熟者弃之,予宜匪宜能审观察;服医药、用医言;避灾厄;远凶戏。由此等故,寿不中夭。”就是说,一个人“常运动,常劳动,慎行动,节淫欲,慎饮食,从医嘱,避灾凶”,就能长寿而不夭折。
    总之,作为载入史册的高僧,都是些德高望重的人。他们恪守戒律、专心修禅、养心炼性,加上安定而有规律的生活,以及适当的劳作,和优美的环境,经常保持良好的心身状态,因而能长寿。
(编辑 杨文鹤)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7 21: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