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095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3-6-2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有一次,世尊如此向目犍连尊者说:“目犍连,你是否感到困倦?目犍连,你是否感到困倦?”
目犍连回答:“是的,尊者。”
世尊说:“若是如此,目犍连,对于任何令你感到昏沉的念头,你不应作意那念头,你不应常住于它。在这么做之下,昏沉就可能会消失。
如果在这么做之下,昏沉还不消失,你应在心中思惟你所听闻学习之法,于心中回忆它。在这么做之下,昏沉就可能会消失。
如果在这么做之下,昏沉还不消失,你应当如你所听闻学习的那般,完整地背诵该法,于心中回忆它。在这么做之下,昏沉就可能会消失。
如果在这么做之下,昏沉还不消失,你应当拉扯自己的耳朵,以手掌按摩自己的四肢。在这么做之下,昏沉就可能会消失。
如果在这么做之下,昏沉还不消失,你应当从座位起身,以水洗脸之后,再向远处遥望,及举头望天空中的星星。在这么做之下,昏沉就可能会消失。
如果在这么做之下,昏沉还不消失,你应当稳定地建立起光明想:白天时如此,黑夜时也是如此;黑夜时如此,白天时也是如此。
如是,以一颗清澈无碍的心,你应当培育充满光明之心。在这么做之下,昏沉就可能会消失。
如果在这么做之下,昏沉还不消失,你应当在清楚前方及后方之下,来回地走,且令诸根向内收摄,不让心向外飘荡。在这么做之下,昏沉就可能会消失。
如果在这么做之下,昏沉还不消失,你可采用狮子的姿势,向右躺下休息。把一足置于另一足之上,正念、明觉及谨记应当起身的时刻。
醒来之后,你应当赶快起身,想:‘我不应放纵乐于躺卧、乐于睡眠!’目犍连,你应当如此训练自己。”
在《小部.如是语.行经》里,佛陀诠释何为懒惰的比丘,以及何为精进的比丘。在该经里,他说:
“诸比丘,若比丘在走着时生起了一个贪欲之念,或瞋恨之念,或伤害之念,而如果他接受它,不排斥它,不驱除它,不去掉它,也不终止它,
如此缺少精进及不害怕为恶的比丘,被称为恒常地懒惰与懈怠。若比丘在站立时…坐着时…躺卧时生起了一个贪欲之念,
或瞋恨之念,或伤害之念,而如果他接受它,不排斥它,不驱除它,不去掉它,也不终止它,如此缺少精进及不害怕为恶的比丘,被称为恒常地懒惰与懈怠。
反之,若比丘在走着时…站立时…坐着时…躺卧时生起了一个贪欲之念,或瞋恨之念,或伤害之念,
如果他不接受它,而排斥它,驱除它,去掉它,且终止它,如此具备精进及害怕为恶的比丘被称为恒常地精进与坚定。
无论是行走或站立,坐着或躺卧,任何想那邪恶及世俗之念的人,他是在跟随邪道,贪恋虚妄之物。这种比丘不能达到至上的涅盘。
无论是行走或站立,坐着或躺卧,任何征服这些世俗念头之人,乐于去除这些念头。这种比丘能够达到至上的涅盘。”
《中部.念处经》的注释,提及有六种法是有助于断除昏沉与睡眠的,即:一、知道饮食过量是它的其中一个原因;
二、转换身体姿势;三、光明想;四、住在露天下;五、结交善知识;六、适当的言谈。
以下的这些方法,也有助于克服昏沉与睡眠。一、死随念 例如思惟:当于今日精进修行;谁能知死亡可能会于明天就到来?
二、洞察无常之苦 如《增支部》里所说:对于惯于及时常勤于观照无常之苦的比丘,于他心中即会对懒惰、懈怠、疲乏、无精力生起强烈的悚惧感,就好像是受到杀手举剑威胁一般。
三、喜觉支 如《相应部》里所说:心软弱无力时,不适于培育轻安、定及舍觉支,因为软弱无力的心,难于为它们所激励。
心软弱无力时,适于培育择法、精进及喜觉支,因为软弱无力的心,易于为它们所激励。
四、思惟梵行 如《清净道论》里所说:我必须走在诸佛、诸辟支佛、诸大弟子已走过的行道上,然而该道并不是由懒惰之人所走的。
五、思惟导师的伟大 如《清净道论》里所说:全力精进,是我的导师所赞叹的;佛陀的指导是无比的,而且他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他由于实行自己所教之法而受到崇敬,并非是相反的。
六、思惟佛陀遗产的伟大 如《清净道论》里所说:我将接受称为佛陀正法的遗产,但懒惰的人是不能接受它的。
七、如何激发心 如《清净道论》里所说:如何在心需要受到激发时激发它?若人由于运用智慧缓慢,或由于没有证得轻安之乐而致使心迟钝,
他即应当省思,八项激发心之事来激发它。这八项是:生、老、病、死之苦,恶趣之苦、过去生死轮回之苦、未来生死轮回之苦、现在寻食之苦。
八、省思五种可怕的厄难 在《增支部》里,佛陀提及五种可怕的厄难:诸比丘,若比丘感受到这五种可怕的厄难,
即足以令他精勤、热忱及心坚决地活着,以获得未曾获得之法,证得未曾证得之法,觉悟未曾觉悟之法。是哪五种厄难?
于此,诸比丘,有比丘如此思惟:我现在年轻、是个青年人、年纪轻轻、头发乌黑、正值青春年华、正值生命的第一个阶段。
但于未来总有个时候,我的身体将逃不过年老的魔掌。而受到年老击败之人不易于思惟佛陀的教法;
对他来说,要住在荒野,或森林,或树林,或寂静处是不容易的。在这不可欲、不可喜、不可取的情况降临于我身上之前,
且让我激起精进力以获得未曾获得之法,证得未曾证得之法,觉悟未曾觉悟之法,以便在拥有该法之后,甚至老年时我亦得以安乐地过活。
再者,诸比丘,有比丘如此思惟:现在我无疾无病,消化功能正常,身体情况不太冷也不太热,稳定且正适于奋斗。
但于未来总有个时候,我的身体将逃不过疾病的魔掌。而患病之人不易于思惟佛陀的教法;
对他来说,要住在荒野,或森林,或树林,或寂静处是不容易的。在这不可欲、不可喜、不可取的情况降临于我身上之前,
且让我激起精进力以获得未曾获得之法,证得未曾证得之法,觉悟未曾觉悟之法,以便在拥有该法之后,甚至患病时我亦得以安乐地过活。
再者,诸比丘,有比丘如此思惟:现在有许多的食物,农作物收成良好,易于获得钵食,易于依靠乞讨得来的食物及布施品维生。
但于未来总有时候会发生饥荒,农作物收成不好,难于获得钵食,难于依靠乞讨得来的食物及布施品维生。
于饥荒时,大众都迁移至有许多食物的地方,而该地的居民必定非常繁密。在居民非常繁密之处的人不易于思惟佛陀的教法;
对他来说,要住在荒野,或森林,或树林,或寂静处是不容易的。在这不可欲、不可喜、不可取的情况降临于我身上之前,
且让我激起精进力以获得未曾获得之法,证得未曾证得之法,觉悟未曾觉悟之法,以便在拥有该法之后,甚至发生饥荒时我亦得以安乐地过活。
再者,诸比丘,有比丘如此思惟:现在人民和平友善地相处,就有如水乳融合为一,相望时投以友善的眼神。
但于未来总有动乱的时候,各部落居民会发起暴乱。到时市民即会乘车迁走,恐慌的民众也都逃到安全之地,而该安全地的居民必定非常繁密。
在居民非常繁密之处的人不易于思惟佛陀的教法;对他来说,要住在荒野,或森林,或树林,或寂静处是不容易的。
在这不可欲、不可喜、不可取的情况降临于我身上之前,且让我激起精进力以获得未曾获得之法,证得未曾证得之法,
觉悟未曾觉悟之法,以便在拥有该法之后,甚至发生动乱时我亦得以安乐地过活。
再者,诸比丘,有比丘如此思惟:现在比丘僧团和平友善地相处,没有任何争吵,愉快地依照统一的教法过活。
然而,当僧团分裂的时候,就不易于思惟佛陀的教法;在那时候,要住在荒野,或森林,或树林,或寂静处是不容易的。
在这不可欲、不可喜、不可取的情况降临于我身上之前,且让我激起精进力以获得未曾获得之法,证得未曾证得之法,
觉悟未曾觉悟之法,以便在拥有该法之后,甚至僧团分裂时我亦得以安乐地过活。
摘自巴利经典及注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