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45|回复: 27

[学佛文档] 净公上人:四书蕅益解论语学而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0-26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净公上人:四书蕅益解论语学而篇

四书蕅益解论语学而篇  (第一集)  台湾台北华藏图书馆  文件名:20-001-0001

  诸位同学,大家好!首先我们对于《论语》有一个概略的认识,然后才能够研究经文。台中现在也在奖励大家背诵《论语》,我们同学当中要能发心背诵,当然是最好的了。

  表解里面,一共有五段。第一段解释经题,就是释名,先讲「论语」两个字。先从「论」字讲起,诸位要了解这个意思。底下批注都不是我讲的,是《论语集解》序里面所说的、所列的,全是古人的意思、古人的解释。从这些批注里面跟佛法合起来看,很接近。我上次介绍的是蕅益大师的批注,我们这个讲座就用这个小本子,大本的批注诸位可以在家里作参考,很有参考价值,内容非常丰富,值得一读。

  古人解释「论」这个字,有五种意思。第一种有「经纶世务」的意思,换句话说,就是世间法可以依据这部经典为法则。看到这一句,我们想到宋朝的开国宰相赵普,他是两朝的宰相,他有两句很有名的话,他说他以半部《论语》帮助赵匡胤(宋太祖)取得天下,以半部《论语》帮助太宗治理天下。从这两句话,就把「经纶世务」这一句解释得清清楚楚,不但能治天下,而且能够取得天下;换句话说,治世、乱世都用得上,真正是了不起。这是第一点的解法,所以有「经纶世务」的意思在。

  第二,「论」的意思很像佛法里面讲的「珐輪常转」,实在是跟「珐輪常转」一个意思,没有两样。古人在批注里面讲「轮转无穷」,这是汉朝的批注。在后汉期间,佛法那个时候刚刚传到中国来,当然对中国的思想、学术不能说没有影响。所以,我们不但看宋初的注子有,就是魏、晋、后汉的注子,批注里面已经有了佛法的思想。此地的「论」字是跟佛法观念上非常的接近。「论」,有「轮」的意思。这个在佛法里面是讲流通、流布的意思。就是这一部书,不但是当时人之所必读,就是千年万世之人也要必读;不但中国人应该要读它,外国人也应该要读它,这才是「轮转无穷」!

  《论语》里面所讲的道理固然如是吗?各位要深入的研究,确实如此。所以现在外国有识之士,认为将来能够治天下太平,全世界人民都能够享到幸福,唯有中国儒家的学术与大乘佛法。这个看法是非常正确的。儒家学说跟大乘佛法,如果等待外国人来弘扬,然后我们再去跟外国人学,那就不成话了。

  我们中国可以说从「五四运动」以后,打倒孔家店,废弃了读经,一味的去学外国人,认为外国的东西都是好的,中国的东西太旧了、太老了,没有价值。学到了今天,我们今天过的是什么日子?我们今天在社会上、在国际上是什么样的地位?追根究柢,那是我们自己对于自己的文化,可以说是一无所知,竟然看见外国兼加利诱,就把自己的自信心给丧失了。外国人确实是一个暴发户,没有根柢,他们的文化发展到今天,大家都能看得很清楚,这是毁灭世界的文化,并不是给人类带来了幸福,只是给人类带来痛苦、灾难;营救这个大灾难,确确实实还是中国这些古老的典籍。我们既然明白这一点,就应当发愤努力。

  可是古典东西在今天研究起来,困难当然是很多。实际上困难是难在不如法,如果要是得法,就不至于有困难了。中国固有作学问的方法,与佛法里面的修学方法是一样的,没有两样;但是与西洋人作学问的方法确确实实是不相同的,这是我们要晓得的。西洋东西,有好的东西我们可以跟他学;有我们比他好的东西,我们为什么要舍去自己的,而去学人家错误的呢?这是第二个意思。

  第三个意思是「理义蕴含万理」,宇宙人生的大道理都蕴藏在这部书里面,这对于大乘了义经典价值就相等了。书中所说的理,当然还是着重在世间一切说理。出世间有没有?有,说得很少,要细心去体会。如果不细心,在这部书里面看不出出世间的道理。世间道理看得很清楚,出世间道理不容易看出来。怎么知道它有出世间道理?蕅益大师用佛法来解释《论语》,就晓得《论语》里面确实有出世间的道理在。所以我特地给诸位介绍这部书,我们今天讲儒、佛思想要能融合成一体,可以讲从蕅益大师开始。

  第四个意思是「次」,第四、第五都是从章法体例上来说。「次」就是序,篇章有序。虽然全书一共有四百九十章二十篇,章章可以独立,但是前后又能够连贯,就像佛经一样。我们读《华严经》,《华严经》三十九品,等于三十九篇一样,篇篇可以独立,但是篇篇都有连贯性,从它的连贯性,整体上来看是一篇文章;《论语》亦复如是。

  诸位晓得,佛经是佛一人所说的,《论语》并不是孔老夫子有体系讲下来的。到底下的时候我们能看到,这是夫子在一生当中与弟子、与当时的时人、也有弟子与弟子之间的一些言论,把它收集编辑成书,还能够达到篇章的次序,这是相当不容易的。所以它这部书在佛法里面来看是属于「流」,像我们《六祖坛经》一样。《六祖坛经》是六祖大师一生他的言论的一个编集,是个「集」。编得非常之好,五十篇,每一篇里面又可以分成章节,它都有连贯性。这个「论」是有次序的意思。

  最后一个意思是撰述,「群贤集定」。所谓「群贤」,就是指孔子的弟子。这部书是孔子的弟子们,大家在一起所编辑的,订定这个本子。这个「论」字,我们就介绍到此。

  再看下面这个「语」字,《周礼》批注里面说:「答叙谒语。」可见「语」着重在答,别人请问而答复他,这是「语」。说明一桩事情,这也是「语」。

  「论经」,这就说到内容了。第一,孔子应弟子之语。弟子来请教,夫子给他解答的、给他开示的记录下来。第二,孔子应时人。当时社会之名流、学者,甚至于政治家,向孔子请教,弟子们当时也在座,听到的也把它记录下来。第三,孔门着订,这就是孔夫子的学生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发扬夫子思想、学术的一些言论,也汇辑在本经里。

  本经的文字不长,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6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受用的深心。「大悲心」是亲民,是慈悲心。

  这就是说出学佛要知道纲领,我学的是什么?从三菩提心来说更为明显,学问之道没有别的,就是学「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这就是学问。

  三纲是目标,用什么方法来完成?底下的八目,用八目来达到这个三纲。所学的三纲八目里面,第一个是「格物」,物是物欲。我们在《四十华严》里面读的这一段,说明物欲的害处。物欲,不但是指世间这个七情五欲,连出世间的佛法也包括在其中;只要你有贪、你有爱,都叫作欲。格物,格是格除、是格杀。阿罗汉的三个意思里,有一个要「杀贼」,格物就是杀贼。格是格斗,物欲就是贼,贼害我们的本性。

  你要想明心见性,要想修三菩提心,第一桩大事情就要断烦恼,就要做格物的工作。格物,就是我们通常讲的放下。孟夫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这个放心,就是格物的工作。放下什么?放下物欲,放下烦恼。我们念佛打佛七常常提起的「放下万缘」就是格物,「放下身心世界」也是讲的格物,心才能清净、才能专一。

  第二个是「致知」,致知就是学法门。前面讲的读诵是求根本智,这是主修的。那么其余的一切万法要不要学呢?要学,那是助修的,要正助双修。诸位要记住这个。每一天课诵,背诵经论这是主课;一切法门都要学,那是助课。这些法门还得要学清楚,并不全在经本上。就说我每天课诵《华严经》,《华严经》是我主诵的,我每天读诵,其它的《法华经》、《楞严经》、《方等经》、《阿含经》、《般若经》,我每天都要浏览浏览,「法门无量誓愿学」是不是这个意思?你要这样看法太窄小了。

  学法门是什么?致知。给诸位说,致知里面所讲的,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一天到晚眼看到的、耳听到的,全是学问,全是智慧,这叫致知,比经本的范围大得太多太多了。法门无量无边!学的是这个,并不仅仅限于这些经书而已。

  这种学的时候,要不要用心去学?不要用心,用「照」!格物可以达到寂定的目的,而致知正是「从定起照」,起照的作用,这样才能成就智慧,这正是六祖所说的「生八万四千法门」,这是致知。

  第三个是「诚意」。给诸位说,四弘誓愿里讲的,我拿这个来配这第四句,就是成佛道。佛是什么?诚而已!在《无量寿经》里面讲三菩提心,第一讲「至诚心」。儒家讲诚意,这是至诚心,至诚心就是平等心、就是直心、就是佛心。所以诸位想成佛,修什么?修平等心,儒家讲诚意的功夫。

  诚意之后,再讲「正心」,「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心怎么样才叫正?怎么样叫不正?给诸位说,能知道万物一体、自他不二,这个心是正心;分人我、分自他、间离是非,这个心是邪心,不正,心不得其正。四弘誓愿里「众生无边誓愿度」,这是正心,正心之用。

  但是自己一定要晓得,度众生像《金刚经》里面所讲的:「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为什么?众生与我是一,不是二。一里面没有能度,没有所度;二里面,有能度,有所度。二法就不是佛法,二法就不是觉悟之法。所以能所是一,不是二;三纲八目是一,不是三,也不是八。你要把它分作三,分作八,那就错了,那又是迷了,不是觉了。

  这个四条是内学、实智、自觉;换句话说,读诵着重在这四条,行解相应!后面四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外学,权智、觉他。这个八目就像八层宝塔一样,下面一层就是上面一层的基础,可见得功夫是要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作起,然后身才谈到修,「修身」。

  再给诸位说,就是我们佛法讲的修行,但是行的意思要比身的意思来得广泛。因为行的意思,行是行为,身体道德是行为,言语也可以包括在身上,口是身的一部分;但是除身与口之外,还有一个意业的行为。意业的行为,就是前面「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个可以说是意业的行为,修心的行为;从修身到平天下都是修身的行为,这个合起来是修行。

  身修了,家才能齐,家齐是家族整整齐齐。家齐以什么标准来齐?给诸位说,以五伦十义来整齐。孔子讲到「父父子子」,这是家齐。

  父亲像个父亲,儿子像儿子,这是举例子来说。自古「君君、臣臣」,领导的主官很像个领导的主官,部属很像部属,这是国治了!

  平天下是什么意思?平是公平,天下一切众生都得到公平。怎样才能得到公平?每一个人都守每一个人的本分,天下就平。所以,世出世法里面都非常重视守本分。不守本分,天下大乱!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做,别人做的事情自己揽起来做,大家都这样子,天下怎么不乱?社会是一个群体的生活,每一个人有每一个人的工作岗位,你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这就叫守本分。说实在话,现在人就是不守本分,这一点非常重要。

  诸位仔细的把《论语》几种注疏好好的看看,我们自己要觉悟。我们晓得现在乱,乱在什么地方?把根源找出来,根源就是不守本分。我们举个最简单例子,出家人有出家人的本分,我们做到了没有?大家都晓得,出家人的本分就是修道、弘道、传道,这是出家人的本分。佛法是教学、是教育,今天我们出家人每天找些信徒来拜拜,这是不守本分。为什么?找几个信徒拜拜的事,那是外道所干的。佛在世上没有,佛天天讲经说法。佛教传到中国也没有。过去寺院都是做译经、讲经,指导大众做学问,修行、修学都是做学问。所以我们不干本分、不守本分,佛教就衰了,佛教才会灭亡。

  也有很多人来跟我说:「佛教现在有很多人做很多慈善事业,这也很好,不错!」你看起来很好,你仔细一分析,这是灭佛教。我就给他举一个例子,我说:佛法像学校。你现在办一个学校,招牌挂的是某某学校;办起来后,你这些学生不上课,学校不上课,不请老师,不招生,你去办孤儿院、办养老院。这成什么话!就是这个意思,这是不守本分。为什么?越行了。我们这是学校,你如果是附带的办养老院、办育幼院,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6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兼、附设的办那个事情的,那还可以。你把你自己的本分都丢掉了,专门来办这个,这是灭佛法。

  政府为什么不讲?政府不知道,政府对于佛教一无所知。政府主管宗教的人,我跟他们碰过好几次头,在一块见了面吃饭。他说:「我们很惭愧,对佛教一无所知。」他不知道!一无所知的人来管佛教、管宗教。从前从唐朝以后,我们政府就有管宗教的,但是那个时候管宗教的都是佛门里面的大师,通达教义!不是不通达。所以佛陀教育能上轨道,个人守个人的本分,天下太平。不守本分,这个干的是天下大乱的事情。

  我们心里要明白,自己清清楚楚,要晓得这里面祸、福、罪殃。我们是一个佛弟子,佛门寺庙,我做这个社会慈善事业,你看这个好像很有功德,实际上是罪过。你知道吗?你的罪过在哪里?如果你不是挂寺庙招牌的时候,你是做的善事,你有功德;你打着这寺庙的招牌的时候,这是罪过。就好像你这个学校,我办的是学校,上面招牌大门口写的是某某学校,里面做的是既不请老师,又不招生;去办教育的时候,去搞孤儿院、养老院、开医院、救济众生,这就叫罪过。你要想做功德、做好事,把这个学校招牌去掉,我这里是孤儿院,这里是养老院,这里是医院诊所、救济机构,行!这是世间福报的事。出家人把这身分去掉,在家人来做这事情,这是功德。披上出家人的身分,出家人的事情没有干,就好比当老师,你没有教学,你把你自己本分丢掉了,你干这个事情的时候是罪过,这是不守本分。

  我说的这话,在外面我也不敢讲,为什么?讲的时候我要骂人,我已经树敌很多了,走到外面,人家都不理我了。可是我给诸位说是真心话,真心话是能救你自己的。有很多似是而非,表面上看到这是好事情,实际上错在哪里?到以后你做这个事情,堕到地狱里面去,真冤枉!不晓得怎么来的。

  所以一再的讲孔子公教我们守本分,佛教我们守本分,守本分才能得到平天下!外学、权智、觉他,我们守在自己本分上去做。当然今天守本分的人,在生活上都比较清苦点、吃亏点。现在人脑筋都很滑,很灵活!想尽方法使自己的生活能过得舒服,名闻利养!名闻利养你得来了。再给诸位说,所得来的名闻利养,还是你命中所有的;你命中没有的,你用尽了心机也求不到。所以何苦呢?得来之后,你能享受几年?后面造无量无边的罪业,你到几时才能拔得了?这是大问题!所以那是无觉,那是迷,那是颠倒。我们讲所谓学佛,学就是觉,决定不迷。

  第二段只能给诸位介绍到此地。下面第三段是略说说,这是讲第一章的大意。这一章有三节,第一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讲学时习。「说」是什么?是由自性里面生的,这是真正之乐,是从你清净心里面生的法喜。这是讲有心得,精进、有得!这个得,在我们佛门里面讲得道,又叫功夫;有了功夫,有得了、得道了!

  第二节讲朋来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第一个是你出名了,在佛经里面讲的「众所知识」,众是大众,大众都知道了,都认识你,这是你出名了,实至名归,你的学问德行成就了,法缘也成熟了。诸位要记住,法缘成熟了,众生来亲近你,来向你学,来跟你学习。这个「朋」就是同学,「友」是同道,志同道合称之为友。同一个老师,同一个学校,这是同学。同是同学,老师跟学生在一起也叫同学。为什么?教学相长。学生跟老师学,老师也跟学生学,教学相长。所以,这个「朋」字就把师生都包括在其中。

  「有朋」,这些朋友从远方到这边来学;远方的都来学,近方的就更不用说了。远道都来了,近道的当然也来了。来求学,不亦乐乎!乐的什么?乐的是众生得度。这是讲进,进就是弘法,有弘法的机缘,广度众生!孔子公教不倦,教学不感觉疲倦。为什么他不疲倦?乐!乐从哪里来的?内,由于外面有这么多人来,内外交感而生的法喜充满,所以教学不知道疲倦。《普贤行愿品》讲:「不疲不厌。」这是讲知名,法缘胜。

  末后这一节,「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是主说的,是总结这三节。「不知不愠」就是不遇之事。你自己学问道德成了,但是没有遇到知道你的人,也没有认识你的人。自己道德学问都成就了,没人知道,没有人认识你,没有人赏识你,没有人提拔你,这是法缘未熟,教化众生的因缘未熟。

  从前教化众生的机缘没有熟,决定不会自己去找,没有这个道理!没有到外面说我的功夫怎么样了,你们都要来跟我学,没有这样的。诸位要晓得,机缘成熟都是别人推荐,别人礼请。你想想,印光大师他老人家七十岁才出名。实际上,他的学问道德早就养成了,但是没有人知道他。这是徐蔚如、江味农他们这些大居士们,到普陀去朝山遇到他的,跟他一谈之下,觉得这位老和尚很有学问,很了不起,以后就写信给他请教,他就回答信。这些信件人家在报纸上给他发表,这样大家才晓得普陀山有位印光法师。所以是那一些学者把法师的信件常常在报纸、杂志上发表,这样才出名。他老人家出来弘法利生,只有十年。他八十岁圆寂,七十岁出来,到八十岁,只有十年,这十年对于佛教的影响,可说是近百年当中第一人,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比得上他。太虚法师、虚云法师都比不上他。

  那么不知的时候,没有遇到缘,怎么办?就讲退。前面讲进,进则兼善天下,退则独善其身。他知道退,退怎么样呢?广结法缘。学不厌,每天精进在修学。诸位要晓得这一点,进则弘法,退则护法,弘法、护法不二,所以功德就圆满,这就是止于至善。进是止于至善,退也是止于至善;换句话说,我有法缘是止于至善,没有法缘还是止于至善。

  「不愠」,愠是什么意思?愠是心里面不平,有怨天尤人的意思,含的有怒意,好像我的道德学问成就了,人家不来捧我,人家不来提拔我,人家都对不起我,这是怨天尤人。给诸位说,还有这种心,学问没有成就。迷的人才会有这种错误的观念,觉悟的人晓得法缘什么时候成熟,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6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定的。那一个人虽然不如我,但是他的法缘成熟了,他说法有人听,有人捧他;我实在是样样比他强,我没有法缘,我到那里,人家不听我的。所以,法缘各个人不相同。当你出名的时候,你要教化众生、要精进、要弘法;不出名的时候,机缘没有成熟的时候,你要护法。

  这个护法是护什么?最要紧的就是护「不愠」。不怨天尤人,心平气和,这是有学问,这是真正道德。你看他到底有没有学问?从这里看,你就可以看出来。不管他学问多么大,名气多么大,他稍稍有一点怨天尤人、不平,那他所学有限。换句话说,他的学问没成熟;成熟了决定没有。

  你们诸位看看,《了凡四训》里面有一段公案,好像一位道士对一个秀才,秀才考试的时候落第了,骂主考官。那个道士就告诉他:「你的文章一定不好。」

  「为什么?你又没有看到文章。」

  他说:「看到你心浮气躁的样子,就知道你的文章不好!文章好的人,心平气和。你心浮气躁,成天在骂老师,你怎么写得出好文章?」

  那个人也很不错,也很难得,他就服了,他后来就有成就。所以,学问是不是真正成就,德行是不是真正成就,就看他有没有怨天尤人。再跟诸位说,人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就到止于至善了!我过去给诸位讲过,念念止于至善、事事止于至善、天天止于至善,这才是「真善美慧」的人。

  最后一句,「不亦君子乎」,这是总结。能够「学而时习」,有心得;「有朋自远方来」,这是教学的乐趣;再是「人不知,而不愠」,这是有护持自己;不得志的时候,能够护持自己,能够学而不厌。

  这三种解释君子,君子在儒家表示一个地位;如果在佛法里面来讲,就相当于菩萨,这是得到果位了。现在的学者讲就是学位,他才能拿到这个学位。这是儒家君子的标准,儒家的教育就是以君子为目标。君子再进一级是贤人,再进一级是圣人。他的教学目标就是要造成君子,人人都成君子,君子之国!在我们佛法讲菩萨之国,菩萨国度。


四书蕅益解论语学而篇  (第三集)  台湾台北华藏图书馆  文件名:20-001-0003

  诸位同学,大家好!我们先将文念一遍: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到这个地方这是一节;第二节,「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一章里面有两节。在《十三经注疏》里面,这是行疏。这一章是说孝弟之行,这是把第一章的宗旨给标出来。

  「为人」就是做人,这是讲做人的根本。这一桩事情非常的重要,不但出世间法的大根大本是说这一桩事情,就是人生在世也要特别注重这一桩事情,就是要懂得做人。为什么?真正懂得做人,在佛法当中说,你才不失人身。我们现今这个时候得人身,来生还能不能得人身?就看你会不会做人了。做人的基本条件就是「孝悌」,所以中国自古以来的教育,是以「孝悌」为中心的教育。

  诸位必须要看清楚,今天整个世界混乱,大家没有出去走走,不晓得外面情形;到外面走走之后,就会感慨万千!这个世界到什么时候才能够安定下来,让世界的人民可以过一天安居乐业的生活?这个问题,可以说哪一个国家民族的学者、什么宗教都无法解决;真正能解决的是我们中国人。什么样的中国人?知道「做人」的中国人。我们现在讲中国有学问的人,这一点我们要特别注意到;换句话说,只有中国人懂得做人,懂得孝悌之道。

  孝悌是人的本性;既然是本性,换句话说,一切众生个个俱足,哪一个没有!外国人也有。外国人虽有,但是没有好好的培植,所以一到成年之后,这个观念就淡薄了,也是我们中国古人所说的「利令智昏」,利欲熏心,孝悌就忘掉了。这是讲做人的根本。

  人做好了才能生天;绝对没有人都没有做好会生天的,没有这个道理!人都做不好了,还能成菩萨、成佛吗?当然更没有指望了!可见得生天、成佛、作祖都要从人做起。

  此地的批注,也是古大德的批注,我们先说表,表里面讲完了,我们再看蕅益大师的批注。

  第一个讲「孝」。孝,古人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这四个字解释的太妙了,关键就在「善」。什么才叫做「善」?这一个善必须要跟《大学》、《中庸》连起来,第一章就给诸位说到一定要连起来看;否则的话,这个「善」字你就不懂。这个地方的「善」,就是止于至善。怎样才能止于至善?一个是心,一个是事。心里面念念不忘父母,念念有父母;这个事上是念念都要照顾得到,这样承事父母。古人有个比喻,你要是不知道如何叫「善事」,你就想想父母养你的时候,那种心情是什么心?父母亲照顾儿女,在你婴孩的时代,就是从出生到三岁,父母的心,尤其是母亲的心,全部精神贯注在小孩身上,小孩又不会讲话,又不懂事,稍一照顾不小心,不是受冻,就是生病了。这个时候「心」与「事」俱到,我们能以这个心去孝事父母就止于至善了。这是「善事父母」,这是做人的根本。

  『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忠跟孝是一,不是二。在家里能够尽孝,在社会才能尽忠。没有说在家里不尽孝,而能够忠于君的,没有这个道理!所以中国自古以来,所谓「求忠臣于孝子之门」。哪一个是忠臣?你去看他是孝子,决定是忠臣,决定不会背叛的。中国自古以来也有选举,不是现在这样的选举;从前选举,那个选举的人是地方官吏,每一年都有两次选举,所谓「举贤良」。社会上的贤人、好人要把他选出来,请他出来替社会办事,这个里面最重要的就是选孝廉,为国家进贤才。

  「孝」字具体的说明,在儒家的《孝经》,佛门里面的《地藏经》;所以《地藏经》是佛门的孝经。在《地藏经》里面,地藏菩萨就是我们的模范,做出善事父母的榜样,为大长者、为婆罗门女、为光目女,把善事父母,把孝心孝行都说出来了,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6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都做出来给我们看,那是教我们要效法的,教我们要学习的。说实在话,不学佛的人,不念《地藏经》,还找不到一个孝行的榜样!学佛的人比世间人应该更容易体会孝道,更容易学习孝行。

  第二个讲「弟」。悌是善事兄长。兄弟姊妹是同胞骨肉,是一身!如果兄弟姊妹不和睦,这就是大不孝。为什么?让父母操心;兄弟和睦,父母就欢喜!所以一个善事父母的人,决定善事兄长,兄弟姊妹一定和睦;不和睦,父母心里就难过了。所以一定要能够尽到悌道,兄友弟恭。

  『事兄悌故顺长』。顺就是能随顺,能够随顺长者。在《礼记》里面,「十年以长,则以兄礼和之」。比我们大十岁的,我们就要把他当大哥来看待,长兄来看待;二十以长的,我们就要以事父母之心之礼来看待,跟自己父母是同一辈的。所以中国自古以来是以礼治天下,以孝治天下,四海之内皆兄弟,整个中华民族的人就是一家人。

  『能尽孝道的其心和,能修弟道的其心顺』。「和顺」,这是把孝悌的精神给说出来。既然孝悌是本性里面本具的德行,可见得不是外来的。凡夫迷,本性迷失了。迷失之后,就是这两种人:一种人是求凡、求福、求慧,这是君子。所以君子之人尽得孝悌,尽是在家里修孝道、修悌道,能够利益社会、能够利益大众。可见得孝道是万善之根源!

  小人就相反了;小人不凡,迷失了真性,不肯回头,尽是犯上。犯上,这个「上」是指父母;在家的时候不孝,常常惹父母生气,不听父母教训,这就是犯上。在社会,作乱!扰乱社会秩序,扰乱一个团体,这是属于小人。这是解释第一段。

  末后一段是讲「君子务本」。这里我们先解释「仁」。《说文解字》里面说:「仁,从人二合一,与人亲爱的。」这是《说文解字》里面的解释。这个字在六书里面是属于「会意」,两个人相亲相爱,这是造字的时候取这个意思。在《掾书》里面讲:「仁者,忍也。」在佛法里面讲忍辱。孟子说:「仁之实,事亲之也。」可见得「仁」跟「孝」相通。仁的实质就是事亲,前面讲善事父母就是孝,所以仁跟孝是相通的。《礼记注疏》里面解释这个仁是「施恩及物」,我们所谓「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仁也。《中庸》里面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这是我们看到古书里面对于这个字批注的大意。

  底下要紧的是后头一段讲「务本」。务是什么?务是专力,这是觉行关键的所在。所以我常常劝同学,你们如果能做到这个字,你们的道德、学问、道业都会有成就。这个字要做不到,那就是混日子;混下去不会有成就的。这是讲方法,一定要专攻,决定不可以分心。

  可是这个字确实不容易做到;之所以做不到,就是烦恼习气太重,不肯专!不肯专,诸位还是书念得太少。你们好好的去念念历史,《二十五史》、《列传》多看看,《高僧传》多看看,《居士传》多看看,《禅宗语录》多看看,《禅林宝鉴》多看看,你就晓得了,古人怎么成功的?古人的成功就是懂得个「专」。学东西,他一生学一样东西不改变。

  你看《坛经》里面记载的法达禅师,他念了三千部《法华经》。我要问问诸位,《法华经》一天能念多少部?你们一定讲一天大概只能念一部,那是读诵;念《法华经》确实是一天一部。三千遍,那是背诵的三千遍;没有或不会背以前,不算。你们想想看,这一部经念到会背了,背过三千遍,他要花多少时间?这一部《法华经》我们就算最快的半年就可以背了,这很快,功力用得深的,从小就开始念的,行!确实是够了;七、八岁开始念的话,半年真的可以背下来。一天背一遍的话,背上三千天,要十年的时间。你们想想看,你们哪一个人能下了决心,十年就念一部书,你肯吗?不肯干!所以开不了悟。看到这个也好、那个也好,「贪多嚼不烂」,所学的全是记问之学,说食数宝,都不是自己的东西。并不是说人家行,我们不行;是人家肯干,我们不肯干;人家能专,我们不专,这才是病根的所在。所以我给诸位讲「觉行」是关键,觉就是开悟,大彻大悟,这是关键的所在。

  「本」是什么?本就是根。此地的根,我们从引申的意思讲,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行门的根,一个是解门的根。行解二门!解门的根,一定要忠于一部经,你要搞两部就不行。给诸位说,做学问千万不可以落在名闻利养里,一落在名闻利养里,永远没有出头的日子,决定不会有成就。所以不能够专心、务本,就是搞名闻利养,希望自己快快的出点风头,希望别人知道自己。纵然你已经天下闻名,肚子实在是个草包,没有开悟。

  古人能够专攻,无求名闻利养。我们看印光法师能在普陀山藏经楼三十年,这是专攻!不求闻达,能吃苦、能耐劳,他才有大成就,福利人天,这是我们的模范。而我们怕吃苦,不肯吃苦,还想马上就要成就,这样的事情,找遍古今中外历史都没有。六祖大师还在黄梅舂了八个月的米,在猎人队里面给人家扛猎物,干了十五年。一代祖师!我们凭什么?所以想想,古来祖师大德成佛作祖,人家的成就有他成就的道理在。我们跟人家比比,修因不如人家,那果报怎么能超越别人?什么样的因,结什么样的果,一定的,因果是决定相应的。

  所以,有子在此地给我们提出来「君子务本」。君子是一个觉悟的人,不是迷惑的人;迷惑的是小人。君子觉行,他懂得专力在根本上,「本立而道生」!道是什么?人道、佛道。诸位要懂得务本,你们诸位的前途可以说无限的光明;但是你要不懂得务本,你的光明依旧被你自己障碍住了!

  我也给诸位讲过,在根本上的修学得要十年功夫。没有十年不会有成就,功力不到!专心也要干十年。你们年纪都很轻,十年以后再出来不迟。这个十年,只要能够吃得饱、穿得暖就够了,咬紧牙根读书,这才是一个有志气的人。我们要能够用这种决心来吃苦、作学问,你的学问还能说不成就吗?害了你一辈子的时候,就是你攀缘,好高骛远,心不能定下来。

  东山讲座的时候,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6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勉励那些老师们;老师们年岁也大了,我看有六十岁了,我看这六十岁再干十年,七十岁出来还不迟;我们印光大师就是七十岁出来的。不要说:「我年岁已经大了。」老年人出来修学的时候更认真,为什么?过去的时候,他有失败的经验;现在一切放下,死心塌地来作学问,来专攻!一门成就了,一切就成就了,正是所谓「一经通经经都通」。你现在要是一切经,这个也试试、那个也要去研究研究,一部都不会通的。你十年搞十样东西,一样东西都不通;十年搞一样东西,这一样东西就搞通了。这是讲解门里面的「务本」。

  解行要相应,行门里面的务本,此地给我们说出来,行之本有「性、修」两种:性,仁为孝弟之本;修,孝弟为仁之本。性修不二!我们讲到修行用功夫,方法有八万四千;八万四千法门,根本没有两样,所谓「殊途同归」,以一个根本。

  根本是什么?从性上讲是仁,从修上讲是孝,这是「学者必为知」,必须要晓得的。不晓得这一个道理,你用功就不知道从哪里用起,功夫当然不得力。要想功夫得力,一定要晓得根本在什么地方。念经,就讲读书,儒家讲读书,儒家的读书跟佛法里面的念经,都是求仁,都是行孝。中国自古以来,有一句俗话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一个人能读书,父母看到心里欢喜!这就是行孝,这就是求仁。

  读书,一定要知道是三慧三学同时完成,妙不可言!因此,一切经典不分高下,门门都是趣向菩提大道。儒家的经典,部部经书,都是指导我们往圣贤的道路上跟进。佛法里面说:「一经通一切经通。」儒家里面一经通,也是一切经通。自古以来,专攻的人不断。《论语》,我给诸位提刘宝楠,父子两代,总共合起来,差不多用了七十年的时间,写下这一部批注。焦循也是父子两代,专门研究孟子;《孟子正义》是焦循父子两代才完成的。所以,不能专攻怎么会有成就?佛门里面摆在眼前的,你们晓得周止庵一生专攻《心经》,江味农居士一生专攻《金刚经》,这都是我们的典型,我们的榜样!一定要功力够了才有大成。

  在修行上来说,行门的根本,大乘佛法是依菩提心;没有菩提心,不叫做大乘佛法。什么是菩提心?诚心。佛在《观无量寿经》里面讲的「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大乘菩萨修什么?就修这个。我们在《华严经》读到十住、十行、十回向的菩萨,就修这个;法门八万四千,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修这个。这是根本,八万四千法门是方法。

  我们再看看儒家,儒家修什么?儒家也是诚意、正心。你看看跟大乘佛法类似不类似?格物、致知是方法,目的是在诚意、正心。而佛法里面八万四千法门,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菩提心,确确实实儒家的教义不在小乘之下。所以佛法到中国来,小乘行不通。什么原因?被儒家、道家的学说代替了,用不着小乘。小乘转入大乘,还得回小向大;儒家跟道家直接进入大乘,根本上就是连成一气。这就是殊胜之处!

  我说这些,就是希望诸位在众经里面,选择一种,终生不变,努力去读诵。如何讲演不重要,到台上讲得怎么好,不重要。为什么?你有心求好,好不了;悟了以后自然讲得好,契机契理!没有悟,讲求种种技巧方法是有限的。

  这个话大概在十五年前就有人问过我,问我讲经这些门道方法。而我答复的,大家不相信,还说我吝法,不肯把方法教给别人。我告诉人的这些方法技巧,在讲台上它所占的分量,顶多只有十分之一,而十分之九是在修学的态度上。态度是什么?诚心诚意,绝不欺骗人。念念希望大家好,这是诚意。意诚、心正表达技巧差一点,也能感动人。没有诚意,心术不正,用再巧妙的方法,人家听了之后,「某人骗我,我被某人欺骗了」!骗一次、骗两次,人家还没有觉察到;次数多了,就揭穿了,「某人是个骗子,不会再上你的当了」。

  所以我们一定要懂得根本。行门的根本,要是以净土来说,就是「一心不乱」。这个「一心」就包括菩提心,至诚心是一心,清净心是一心,慈悲心也是一心里面生的。我们天天念佛,我们的目的是不是在一心?我们在解门上,是不是天天专在念一部经?如果诸位果然把这个路子走对了,可以说你七年有小成,十年有大成;你的成就,决不是我们现在这一代的人能够跟你比的。这个不是说这一代的人不行,是这一代的人没有下过这个功夫,他当然不如你。

  儒家东西,这一部《论语》就很好。能不能下十年的功夫,每一天把《论语》念一遍?十年不间断。不要以为这是世间书,它通于佛法。果然把《论语》念通了,佛法也通了;就怕你不通!

  一念是要读诵。我上一次给诸位讲的「学而时习之」,那个「时」我讲的是朝暮课诵。而朝暮课诵,我的讲法并不是像我们现在早晨一堂、晚上一堂,不是的;是从早到暮,这个叫朝暮,没有间断的!这样功夫才能得力,所谓绵绵密密才叫精进。假如只有早晚那么一点点时间,心在书本上,绝大多数的时间心还是放在外面,这不会成功的。要不间断!书本放下了,念佛人佛号就提起;佛号放下,书本就展开。这样才能念到一心不乱,才能成佛作祖,往生佛国!再不要去干自欺欺人的把戏了,造无量无边的罪业,何苦来!成佛作祖,往生佛国,人人有分,问题就是你肯不肯干,你懂不懂这个方法。

  后面这个小注里面,我要跟诸位说说。从「孝」字看竖穷三际,从「仁」字看横遍十方,孝仁一如也、大本也,仁心表现在事物上就是孝。

  后面这几条也是古人的意思。『犯上作乱,纷纷于世』,这是我们现在这个世界上实际的情形,时时处处都看到的。犯上作乱,原因在哪里?仁爱不兴,皆由不孝不弟起。孝悌不讲求了,孝悌不修学了,这个世界怎么不乱?怎么不坏?我们要挽救这个世界,一定要提倡孝道,要讲求仁爱,才能够消灾免难!这才是福慧双修的办法。

  末后一段,务本是世出世法大总持法门。《论语》一开端,这个两章,诸位想想多重要!前面一章注重在解门,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6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章着重在行门。这个大意介绍过了,我们就来看看蕅益大师的注,我们把注念一念:

  经解【为仁,正是为人。不仁,便不可为人矣。作乱之本,由于好犯上。犯上之本,由于不孝弟。不孝弟,由于甘心为禽兽。若不肯作衣冠禽兽,必孝弟以为人。为人,即仁义礼智自皆具足。故孝弟,是仁义礼智之本。盖孝弟,是良知良能。良知良能,是万事万物之本源也。】

  『为仁,正是为人』,这就是为仁与做人。上面这个「为」是动词,君子求仁!学仁、求仁正是学着做人。『不仁,便不可为人矣』。所以「仁」这个字,就是天地同根,万物一体。从「仁」这个字里面推演,就是自他不二、万物一体的意思;能为此一体者,是为之佛菩萨,是为之大仁。

  『作乱之本,由于好犯上。犯上之本由于不孝弟。不孝弟由于甘心为禽兽』。刚才说过,孝悌是教育的根本。人跟禽兽所以不同的是人受教育,禽兽不受教育;换句话说,人要不受教育跟禽兽又有什么两样?所以大师说:「甘心为禽兽。」不懂得做人的道理,那人跟禽兽没有两样!『若不肯作衣冠禽兽,必孝弟以为人』。不愿意作禽兽,那就要学做人;学做人就要从孝悌开始。

  『为人,即仁义礼智自皆具足。故孝弟是仁义礼智之本』。我们看「仁、义、礼、智」是什么?仁道!在佛法里面讲五戒,在儒家讲五常:仁、义、礼、智、信,这是仁道。不修仁道,来生还能得人吗?得不到!人道的资格都失掉了,诸位想想还能往生吗?没那回事情的。这个事情骗人也倒罢了,不能骗自己!一个不肯骗自己的人,他一定不会骗别人。对自己都常常欺骗,自欺者,焉能不欺人?当然欺骗别人。所以我们学做人,第一个就要学着不自欺,不欺骗自己,要老老实实的去修「仁、义、礼、智、信」。

  实在说起来,「仁、义、礼、智、信」比我们的五戒范围来得大。五戒一定有这个意思,但是往往我们分别、执着、成见,一看到戒条,就把它想得很窄很小;看起来「仁、义、礼、智、信」好像范围很大,其实是一样的。这是仁道的根本,本性里面原来具足的,不修不行!菩提心就是建立在这基础上。

  『盖孝弟是良知良能。良知良能是万事万物之本源也』。王阳明先生的「致良知」,也是从这儿来的。「良知」,我们俗话讲良心。无论做什么事情,要能叫良心得到安稳,心安理得,这是仁道;做一桩事情,心里面不安,仁道就失掉了。诸位要晓得,做一桩事情,做错了,欺骗人,害了别人心里不安,这个人还有一点良心,还有救;做了坏事,无动于衷,这个人没救了。这个人是什么程度?麻木不仁,无药可救了。无药可救的人,果报一定堕地狱。做错事情的时候,虽然不敢承认,还有良心责备,他堕落的时候还轻一点。为什么?他的良心没丧尽。丧尽天良的时候,一定是堕地狱。那是第一种人,在佛法里面讲是「一阐提」。一阐提是没有善根的人;没有善根的人,就是没有良心的人,这种人佛都没办法救。下面补注里面说:

  【论性则仁为孝弟之本。论修则孝弟为仁之本。天下大乱之原。自不孝不弟始,孝弟则仁慈兴而乱机息矣。然则兴孝弟之道奈何。曰。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不孝不弟之人而居上位。天下大乱所由生也。孝弟之人而居上位。天下大治所由生也。孝经云。孝弟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至仁莫如佛。佛之发大誓愿。普度众生。以众生皆过去之父母六亲也。孝弟之至。报恩之大。无过是矣。】

  『论性则仁为孝弟之本,论修则孝弟为仁之本』。这是性修二说,从两方面来说,说得很有道理。我们在表解里面取得这一段,『天下大乱之原。自不孝不弟始,孝弟则仁慈兴而乱机息矣』。我们要想真正做到社会安和乐利,换句话说,一定要提倡孝道,要提倡五常(仁、义、礼、智、信)。从哪里做起?给诸位说,从本身做起。我跟人家讲信用,人家不跟我讲信用,怎么办?那是他的事情,他甘心做禽兽,我甘心为人,个人做个人的事情。我们现在往往讲到学问,说人家怎么样怎么样,我为什么要这样这样;换句话说,就是甘心堕落!他愿意跳火坑下地狱,我为什么不到地狱去?如此而已,那有什么话说!他堕落他的,你也愿意跟他一样堕落,那这就没话说了!人家是人家的事情,我是我自己的事。

  问一问,我们自己想不想有好果报?想不想有美满的将来?想不想往生西方世界?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要从本身做起,别人的事情一概与我无关!你管你自己的。自己能照这样去做,把你自己所学到的全都做到了,自然能影响别人。自己学的做不到,再去教给别人,叫「道听途说」。到后面,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传不习乎」里面有说,这个「传不习乎」是双关的,老师传给我,我做到了没有?我没有做到的,我能传给人家吗?我传给别人的东西,我自己做到、没做到?没做到,就是道听途说。一定自己要做到,这是好学生;自己做到了再教给别人,这是好老师。一语双关!到后面再给诸位说。

  再看看底下的一句,『然则兴孝弟之道奈何』。这就是怎么作法?曰:『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这就是居上位的要领导在下的。此地的「上」,诸位不要一看,「这是政府的事情,这是做皇帝的事情」,你要这样看的时候,是你自己无分,错了!这个「上」就是指自己,你在一个家里面是家长,你一定要从本身做起;你一这样做了,你的儿女就效法了,自然一家孝悌!你做生意买卖是个老板,你从本身做起,你底下的那些伙计一定效法。你是一个公司行号,人人懂得孝悌之道,这就叫「上」。在佛门里也是一样的,你一个寺院的住持,一个领导人,自己本身能这样做,底下统统都效法。可见得孝亲、顺长是要从自己本身作起。

  『上恤孤而民不倍』,「倍」就是背叛。对待下人要怜悯、要慈悯,才不会众叛亲离!这就是我们常常讲的要以平等心待人。待人心不平等,要求下面的人不背叛,这是做不到的;要平等心。佛门提倡「怨亲平等」,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6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能做到这一点,怨怼都不会背叛你。

  『不孝不弟之人而居上位』。无论大小团体,或者是一家家长,他居在一个团体领导地位,他自己不能孝亲,不能顺长,『天下大乱所由生也』。为什么?底下的人都看他的样子,你不孝你的父母亲,你的儿女怎么会孝顺你?你不尊重你的长辈,你的晚辈当然也不会尊重你,这是一定的道理,「天下大乱所由生」。

  『孝弟之人而居上位,天下大治所由生也』。天下太平一定要从本身做起。

  下面引《孝经》。『孝经云:孝弟之至』,这是做到最善的时候,我们前面讲止于至善。『通于神明』,鬼神都尊敬,纵然是恶鬼凶神他也敬孝者,他也不敢侵犯孝者,所以能够「通于鬼神」。『光于四海』,这是讲你的名声远闻。『至仁莫如佛』,这个很重要,佛是大孝大仁!仁德、孝悌,佛那是做得最圆满了。佛那个圆满之相,从哪里见得?从「四弘誓愿」里见得。

  底下讲:『佛之发大誓愿,普度众生,以众生皆过去之父母六亲也。孝弟之至,报恩之大,无过是矣。』所以诸位要晓得,佛经里常说出家,为什么?为报恩,回向偈里讲的、天天念的:「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出家就是为了这个事情。我们每一天念回向偈,是不是有这个心?如果没有这个心,有口无心,嘴皮上滑过而已,所以没有感应。

  祖师定的功课里面,定的回向偈,就是希望用这几句话唤醒我们,不要忘了出家是为了报恩。天天提醒自己,我们今天一天所思所行,是不是对得起父母?对得起国家?对得起佛菩萨?对得起一切众生?四重恩,这是唤醒自己。换句话说,我们是不是在仁道上,要认真反省检点,我们有没有失去仁道;心不在上面就不在仁道上,我们就脱离了轨道,立刻要收回来。孟子所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放心,这一脱离轨道了,赶快把它收回来,纳入轨道里,这是学问之道。


四书蕅益解论语学而篇  (第四集)  台湾台北华藏图书馆  文件名:20-001-0004

  诸位同学,大家好!第三页,我们将经文念一遍: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这一章经文很短,只有九个字。蕅益大师在此地解释:

  【巧言,口为仁者之言也。令色,色取仁也。仁是心上工夫。若向言色处下手,则愈似而愈非。】

  巧言是口为仁者之言也,令色是色取仁也。换句话说,他的容貌言行都做得像一个仁人君子的样子,外表上装成这个样子;这是做作的,并非真实的。所以孔子说:「鲜矣仁。」鲜当「少」讲,就是很少能够做到这个仁的功夫。下面说,「仁是心上工夫,若向言色处下手,则愈似而愈非」。不但世间法是这么一个道理,学佛更应当如是。诸位想想,佛菩萨是装不出来的,愈装愈不像!世出世间法是一样的。

  诸位看表解,表解有解释。先说巧言,古人所说的「好其言语」、「口为仁者之言」。「口为仁者之言」,这一句是取蕅益大师《批注》里面的。而前面这一句「好其言语」,就是我们世俗所谓「好话说尽」!好话说尽,愚人言词,无非是恭惟别人、谄媚别人,尽说的是好话,而其内容是无实。这个无实含义很深,我们说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内外一如。这应当是不妄语、是诚实。不错!也能算得上是诚实,可是绝不是孔老夫子此地所说的。那个程度浅,这个地方讲得深。

  在大乘佛法里要讲到真实,必须要证得诸法实相,而后这个言词才真实。没有见到诸法实相,诸位想想,这实从哪里来呢?由此可知,这是一个很重大的问题,是一桩很要紧的大事。否则的话,孔老夫子虽然说了,学生们也用不着把它记下来,流传到后世。

  诸位想想,孔老夫子一生所说的,只有《论语》里记的这么几句话吗?我们晓得,决定不止!他老人家一生所说的太多太多了,把它记载下,流传到后世,所谓的金言!这一些言语足以教导后世,令后世人能依夫子之言说而起觉悟,这才记下来!所以每一句话都有相当的深度。当然也可以浅讲,正是佛法里面所谓「三根普被,利钝全收」。

  求实这是很重要的,世间学问着重于实在、真实,出世间学问更是讲求真实。这个真实就是「仁」。我们讲「仁」,你看植物,桃里有桃仁,杏核里有核仁,仁是生机,是活的,不是死的。如果死的,那就变成麻木不仁了。

  仁要怎样求得?换句话说,真实要如何修学才能够得到呢?这一定要懂方法、要懂步骤。释迦牟尼佛所讲的跟孔老夫子所讲的,可以说没有两样。孔子教我们从格物、致知下手;佛教给我们四弘誓愿,从断烦恼、学法门做起,「烦恼无尽誓愿断」就是格物,「法门无量誓愿学」就是致知。所以不从格物致知上做功夫,仁怎么会得到?真实不能现前。

  四弘誓愿就是菩提心,这是开合不同而已。儒家所讲诚意、正心,就是四弘誓愿里面的「佛道无上誓愿成」。诚意、正心就是菩提心里面的直心、深心,这是心地功夫!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是四弘誓愿里面的「众生无边誓愿度」。夫子之道跟释迦牟尼佛之道,没有两样,都是要从心地上下功夫。换句话说,我们如果离开巧言,像佛菩萨这些圣者们,是一个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妄语者,就要从这里用功。

  末后一条说:「巧言则凡著书立说,不本之躬行心得者皆是。」这也是巧言。这一句我们尤其要特别注意,什么叫做「著书立说,不本之躬行心得」?「心得」两个字非常重要,我们在后面小注写着:「心得者,悟入实证也。」所以世尊是亲证诸法实相,成佛以后才说法,他所说的法是躬行心得,就是亲证的境界,句句真实。孔老夫子也是如此,也是躬行心得。《四书》,除了论语、孟子之外,有大学、中庸。而大学、中庸本来是《礼记》里面的两篇,宋朝的大儒朱熹将《礼记》里面这两篇特别提出来,与论语、孟子合订成一部书,提了名字叫《四书》。告诉我们这四种书,这四部是人生必读之书!只要是中国人,最低限度都要精读这一部书。

  「中庸」是古圣先王所觉悟的宇宙人生的道理,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6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实的道理,所以这是属于理论;而「大学」正是「中庸」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的实际。在佛法里面讲,一个是理法,中庸是理法,而大学是行法;也可以说,一个是理论之精,一个是实行之精,行解相应!「论语」,就是孔老夫子他老人家的实行,亲自做到了,依照「大学」的方法做到了,从这个方法证得「中庸」的理论,是他躬行心得;「论语」是孔夫子的躬行心得,这个里面说的是圣人的境界。孟子也是躬行心得,示现的是贤人的境界。如果用佛法来看,孔夫子示现的「入法界品」,是佛所证得的境界。孟子也入了法界,是菩萨法界,是菩萨的心得。从前读书人,读书志在圣贤,孔子、孟子就是我们修学的榜样。

  所以这一部经,我们愈看愈像《华严经》,《华严经》里面从大分来看,「信、解、行、证」四大分。而前面三十七品着重在理论的说明,很像「中庸」。当然《四书》分量少,《华严经》部头大,文字多,说理当然更清楚。所以我们读了《华严经》之后,再来看《四书》,真是其味无穷!而「离世间品」是属于行经,在四分里面是属于行;前面三十七品着重在理论的讲解,是解分,「离世间品」是行的一分,就是讲修行、讲方法。末后「入法界品」,「入法界品」在《四书》里,相当于「论语」、「孟子」,这两部是入法界品。诸位要从这个角度上来读《四书》,来研究《华严经》,那味道就浓了。

  诸位要记住,我们讲「信、解、行、证」,这是大分;实际上每一分里面都有「信、解、行、证」,重重无尽!《四书》里也有这个味道,每一章、每一节里都有「信、解、行、证」。由此可知,世出世间法着重在实行,着重在真实的功夫。我们无论是求世间学问,或是求无上菩提,如果不真实,换句话说,自欺欺人,不会有成就的。希望诸位在此地读《四书》,要特别记住这一桩事情。

  尤其是「著书立说」,现在这个「著书立说」风气很盛。从前著书立说,确实是躬行心得的报告。为什么?那个时候的印刷术不发达,而且读书人差不多生活都相当清贫,自己纵然有著作,也没有能力出版。不像现在印刷术发达,自己要出几本书,花不了几个钱,很容易就出版了,「我有多少多少著作」。他这个著作是真的,还是假的?是自己确确实实开悟了,真有见地利益众生?还是在那里自欺欺人,迷惑众生?这个里面的功过,实在是不可思议。我们自己要特别谨慎,要特别留意。这是巧言之甚者,最大的!

  第二段我们讲「令色」。『善其颜色,……少能有仁也』,这就是外表上装出一副慈悲仁厚的面貌,无知;只有外表,没有内容;内心,那又是另外一样。

  末后这一句说,『致饰于外,务以悦人,则人欲肆而本心之德亡矣』。这是外表装成谄媚、巴结、迎合别人的一副面孔,其目的是自己的人与事,自己的欲望,为了要达到自己的欲望。这样的人是迷失自己本性者,他才会做。自己本性要不迷,纵然与自己有利益之事,也不肯巴结人。

  所以孔子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要财,要得到自己的欲望,先要看看合不合乎道义?不合乎道义,纵然有这个机会也不要。小人则无所忌讳,他不顾道义,只顾自己的欲望,这是小人。小人在佛法里叫做什么?诸位要记住,「一阐提」!一阐提,解释中国的意思是没有善根的人。为什么?小人迷失了本性,不能回头,就是佛菩萨来度他也没法子。

  「巧言令色者」,实在就是麻木不仁这一类的人。这一句是不是孔子教我们观人之术?拿这个来看看我们附近的人,哪些是君子?哪些是小人?如果我们这样读《论语》、运用《论语》,那孔老夫子也要流眼泪了。诸位要晓得,孔老夫子是教我们要学圣人。这些话都是教我们自己检点自己的身心,我们在日常生活言语态度上,是不是「巧言令色」?有则改之,无则嘉勉,这才是学君子、学圣贤之道。决定不可以拿这个尺码,到处去量人,「某人巧言令色」、「某人是小人」、「你是一阐提」,这就造罪业了。

  入世处众要修平等心、要修慈悲心,佛菩萨示现为凡夫、示现为劣行的多得是,我们在《华严经》常常看到善知识示现道行劣士。大菩萨决不是普通人,我们肉眼凡夫怎么能认得出来?如果不是《华严经》里面讲的大善知识,善财童子的老师,我们平常要遇到这样的人,一定也会讥刺毁谤,在所不免!世出世间圣者这些教训,无非是指点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要觉悟,不可以迷惑。戒律是律自己的,决不是律别人的;别人,纵然看到他造作罪业要往地狱里去了,我们心是清净的、心是平等的。

  那看到他堕落怎么办?孔老夫子常说:「命也夫!」没法子的,他的命就是如此。孔老夫子所说的「命也夫」,在佛法里面讲自作自受,佛也救不了他,所以佛看到心清净。什么时候才能救?什么时候他回头了,一念回心向善了,这个时候他的机缘成熟了。他这一念不肯回心,机缘没有成熟。没有成熟的时候,佛菩萨总是在他的旁边常常给他暗示,希望他能觉悟;实在觉悟不了,那也没法子。觉悟,肯回头,诸佛菩萨没有说是坐在那里不救援的,一定救护你。

  第二段解释「仁」,「鲜矣仁」!「仁」,我们看到这个字,就联想到三达德:智、仁、勇。「智、仁、勇」是三德,佛法的三德跟孔老夫子讲的三德也相通。孔夫子讲的三达德是「智、仁、勇」,佛法里面讲的三德是「法身、般若、解脱」,与夫子所讲的能通;「仁」是法身德,「智」是般若德,「勇」是解脱德。也是「三身」,三身是「法身、报身、应化身」;「仁」是法身,「智」是报身,「勇」是应化身。也是「三心」,三心就是菩提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这是三心!《大乘起信论》里面讲的「直心、深心、大悲心」。

  由这里看世出世间这些圣贤,他们的学问,他们的功夫,从纲要上来说,多么简单,要而不繁!所以他才有成就。我们今天讲修学,我们修学的纲领在哪里?修学的宗旨又何在?能够把握到这个宗旨、纲领,我们的成就当然可以成功。不但可成,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6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而且很快的就有成就,这是心地功夫,躬行与心得。

  底下有几条小注,小注很容易懂,但是很要紧,我们在这念一念。『朱子曰:圣学不外求仁』。「圣学」就是儒家的教学,儒家的教育。教育的宗旨在哪里?宗旨就是求仁,行先孝悌,在实行上是以孝悌基础。所以圣贤求仁,从哪里学起?要从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学起。这个顺长是悌道,是要孝亲顺长,这个是仁之根本。

  『其贼之者,以巧言令色为甚』。贼是什么?就像我们佛门里面讲的「烦恼贼」,是一个意思。破坏仁道、破坏孝悌的,也就是障碍了学问的第一个因素,就是「巧言令色」。一个人不诚实,处处欺骗别人,这种人在世出世间学问都谈不上。

  诸位要晓得,人果然这样做,造无边的罪业。给诸位说,眼前你所得到的一点好处,是你命里原来有的。命里要没有,巧言令色能够欺骗人,可以得来,那佛也赞叹巧言令色,孔老夫子也主张巧言令色。为什么?巧言令色果然能致富,果然能出名,那是圣人之大道。事实结果是不能!

  所以古人说:「君子乐得为君子。」他懂得因果报应,乐得作为君子!「小人冤枉作小人」,他用尽了巧诈,所得来的还是命里有的,真正是「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所以真正相信因果报应的人,参透这个道理的人,决不干巧言令色之事。为什么?只造罪业,没有一点好处,这个我们一定要懂得。

  底下说,『但务巧令以媚人者,必非诚实之士』,这个不仁之人,心术不正,邪术邪辟;这个不仁之人,是人我的人。用这个仁也可以,这个仁就是巧言令色,假仁,不是真正的仁,是装模作样的仁人,这个人心术不正。心术不正,他这个学问还会正吗?邪术邪辟,所谓「邪知邪见」。

  『故学必先诚意正心也』。这是讲世间学问之道,一定要从诚意、正心做起;大乘佛法一定要从菩提心做起。所以你学佛,大乘佛法里,首先教你发菩提心。什么是发菩提心?就是学诚意、正心。

  我们再看底下一章: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诸位先看表解,这是第四章。先讲行为,行为这里说了三桩事情:一个是存心,一个是说话,一个是做事。「存心」,观外之内。你自己是什么心?心在里面,谁能看见?可是从你的言行,就能够看到你的存心。说老实话,怎么样装还是能被人看出来。装了个样子骗人,只能骗愚昧之人。那些聪明人、有学问的人,骗不了他们;人家一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都看出来了。「说话」要信,「做事」要忠。信就是诚实,决定不欺骗人。忠是负责尽职,做事情一定要认真负责把事情做好。这是孔老夫子教导学生所主张的。

  「习」就是习之,学着讲话,学着做事。习,前面说过「学而时习之」,就是那个习。但是在此地,「传不习乎」意思是双关的。「传而不习」,传是老师,老师教给你的,你没有把它做到。这个习是做到。这是你自己迷,迷而不觉。「传而习之」是自觉,老师所教给我的,我全都把它做到了。这个「传」的是什么?传的是说话要信,做事要忠。我们是不是做到了?这是做学生应该有的态度,这是求学、做学问。

  后面两句是讲我们教别人,当然你也得教给人家,你教给人家是「习而传之」,这是觉他,是你自己曾经做到了,这才教给别人。这是好老师!虽然是老师教给我的,教给我都做到了、我都证实了。这种理论与方法完全是自己体验过来的,是从自己心性里面流露出来的,可以教别人,这个是善知识、是好老师。「不习而传」,老师这样教我,我没有去做,我就教给别人。这叫作道听途说。自己没做到就教别人,迷他!所以这个「传不习乎」是双关语。

  给诸位说,现在佛门里面所流行的,拿我们这一段经来讲的时候,佛门里面现在的课诵是「巧言令色」。诸位想想是不是?早晚课诵,敲着木鱼念经,巴结佛菩萨,「我今天功课不缺了」,巧言令色。这个东西不能看别人,检点自己,我们自己是不是巧言令色?课诵本里面所讲的话,做到几句了?念过去了,一句也做不到。所以提醒自己、反省检点,这个意义统统失掉了、都没有了。这不是「巧言令色」,是什么?我们读到这个地方要决心忏悔,从今以后要改过自新,要把佛菩萨的教训尽心尽力去做、去实行。

  第一句说:「为人谋。」这是讲做事,为人谋就是服务于大众,这个事情天天要做的。你也不要以为:「没有人来找我替他办什么事情嘛!」试问你,我们在一天当中,无论你从事哪一种行业,你有没有分内的工作?我在学校做教员,每一天上课,就是「为人谋」。我的教学有没有负责尽职?有没有欺骗学生?假如我是个店员,我今天是不是按时上下班?是不是为老板、为顾客都能够尽心尽力的服务?这都是「为人谋」。纵然是家庭主妇,今天从早到晚,家事是不是理得整整齐齐、有条不紊?对于家庭每一个人,是不是尽心尽力都照顾到?这都是「为人谋」。

  只有一种人没有这种事情,什么事情?小乘人,一个人躲在山洞里修行,不接触社会,不接触第二个人。他一个人,或者在树上搭个篷,或者在山上挖个洞,他在那里修行,那个人没有这一条。只要有两个人共同住在一块,就有我要为他谋,要为他服务,要为他着想。可见得这三桩事情很重要,是每一个人每一天从早到晚都离不开的。

  第二句,这是讲信用,与朋友交,言而有信。那对家人更不必说了,与一切人都是言而有信。有信,像佛的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这是言而有信。忠信就是孔老夫子所教的「传」。我们是不是都做到了?做到之后,我们教给别人。是不是做到之后,再教给别人?所以这个「传不习乎」是双关语。自己检点老师教给我的,我做到没有?我教给别人的,我自己做到了没有。我传给他,我有没有完全做到?我没有做到,我怎么能教他?

  这一段蕅益大师的解释,我们先念念文,再看表解里面所列的。

  【三事,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6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是己躬下一大事耳。倘有人我二相可得,便不忠信。倘非见过于师。便不能习。此是既唯一以贯之之后,方有此真实切近功夫。】

  『三事,只是己躬下一大事耳』。「己躬」就是自身。这三桩事情,就是自身一大事。『倘有人我二相可得,便不忠信』,蕅益大师这个境界就拉高了,这个忠信境界都拉高了,都提高了。提到什么地位?提到菩萨的标准。所以说:「倘有人我二相可得,便不忠信。倘非见过于师,便不能习。此是既唯一以贯之之后,方有此真实切近功夫。」蕅益大师这一段的注子是圆教初住菩萨以上的境界,正是像《金刚经》所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是这个境界。

  那么蕅益大师有没有说错呢?给诸位说,没有说错,孔老夫子的教学,境界确实有这么高。所以蕅益大师第一句解释里面,「己躬下一大事」,正是《法华经》里面所讲的「一大事因缘」,也是勉励我们学佛的同学,必须把自己的境界提升,不可以甘心堕落!这样的功夫在念佛人来说,是「理一心不乱」的境界。我们念佛的目的,实在是要定在「理一心不乱」。千万不可以「我功夫成片,带业往生就可以了」,这个在那些大菩萨眼里,还是一种自甘堕落者,不是一个有志气的人。一个有志气的人,力争上游,得到「事一心」还不满意,一定要求「理一心」。我们自己问问,我们有没有这种志气?

  再给诸位说明,世间拉拉杂杂的全是小事。诸位千万不要以为,我们现在多修点福,人天报。人天福报说起来好听,做起来谈何容易!诸位想想,五戒不全,十善、四无量心没有,哪来的人天福报!你要说是修鬼出生的福报,我还可以相信。你说是修人天福报,不容易!

  人天福报是什么?在此地,这三句做到了没有?儒家的标准,人道是「仁、义、礼、智、信」,这是五常,「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德,这是人道。我们做到了没有?佛法里面的五戒,我们有没有做到?如果做不到,佛给我们说得很清楚,来生人身得不到。你修的这些福到哪里去享?修的福是有,不在人道享,更不是在天道享,而是畜牲、饿鬼道去享!诸位同学对安世高传记很熟悉,你看安世高那个同学,他生前是出家人、法师,明经好施,结果到畜牲道去了,蛇身。我们念这些经论传记,如果还没有警惕,还不开悟,那真是无可奈何!

  所以,学佛要从学做人开始。学做人,就是要像一个人,人道当中的人,果报是人,修因行还是人,来生绝对是人身,这样你修的福才是人天福报。诸位要记住,人天福报不简单!学佛是要发大心,佛是觉者之行,不是迷惑颠倒;迷惑颠倒是凡夫。佛是觉者,觉者当然要把这个境界提升。

  所以,有我相、有人相便不忠信。这个话从哪里讲起?从佛法讲起。我们就拿《金刚经》说,《金刚经》家喻户晓,哪一个学佛的人没念过《金刚经》?《金刚经》里面,佛教给我们要「离四相」。我们做到了没有?没有做到,我们就不忠不信!对自己不忠,对佛菩萨不讲信。

  为什么要「离四相」?四相是虚妄的,不是真实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是佛所以教我们离四相的根本原因。如果四相是真实的,佛决定不会教我们离。四相是虚妄的,不离四相必定造无边罪业,障碍见道!不要说修道,见道都被障碍了,那还修什么?见道而后修道!

  后面这一句,『倘非见过于师,便不能习』。过是超过。什么叫「见过于师」?我们的见解超过老师,你要这样讲法,这是望文生义。何谓「过」?诸位要晓得,我们举佛来说,还是用《金刚经》的话来讲,佛给我们说得很清楚,他老人家一生没有说一句佛法,如果有人说他说佛法,这叫谤法。这叫什么?「即相离相」,佛说法不但执相不着,连佛相也不着,这样才能习。习是什么?「破四相」;再深一步「破四见」。《金刚经》上半部是破四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下半部功夫又高一层,「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这叫「见过于师」。

  在四依法里面讲,「见过于师」就是「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这才是「见过」。像《楞严经》里面讲的「舍识用根」,这样才能把四相、四见破除,真如本性里面的忠信之德,自然流露出来了。这不是修来的,这是性德,不是修德。

  所以大师在此地说,『此是既唯一以贯之之后,方有此真实切近功夫』。孔老夫子后面又说:「吾道一以贯之」。我在前面给诸位说过,那个「一」就是佛法讲的「一真法界」,就是《法华经》的「一大事因缘」,《维摩诘经》里面所讲的「不二法门」,净土里面所讲的「一心不乱」,这是明心见性。见性之后才一以贯之,所谓「一法通一切法通」,一切法通就是贯之。

  蕅益大师解释这几句话,他老人家用意很深,的确是苦口婆心!这是我们净土宗的祖师,我们要能体会到大师的慈悲。他这么给我们讲解,用意在哪里?给诸位说,用意就是教我们念佛人修「理一心不乱」的门径。我们念佛如果想求证「理一心不乱」,照这个去做,你用这个方法,就是修「理一心不乱」。可见得大师用意之深。参禅的人用这个方法明心见性,教下人用这个方法大开圆解。这样做早晚课诵才有大利益,才有真实的成就;而不是「巧言令色者」。

  后面小注有三条,我们念一念,『凡所传习之事』,这就是老师教给我们、传授给我们的,『得无素不讲习而传之』,这就是自己要反省,反省老师教给我们的这些理论与生活上的琐碎之事,我们是不是未曾过讲习,就传给别人呢?

  何谓「讲习」?讲习跟传是两桩事情。过去我常讲,我们寺院里面有三个本分的工作:第一个是修道,修道就是习;第二个是弘道,弘道是对大众讲经说法;第三个是传道。传道是什么?是传给底下继起的人,这是讲传道。诸位想想看,如果没有经过讲习就传,他传的是什么?讲,愈讲理愈明;行,愈行理愈真。行是把理论在事实行为上给他证实,证明这个道理没错,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6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面有个因果报应!自己能省一分,就培了一分福;自己浪费一分,自己的福报也就舍了一分、减少一分。有漏的福报是享得尽的;无漏的福报,一时又不能够现前;无漏的福报是真福报!

  给诸位说,无漏的福报不是财富,这一点诸位要记住。释迦牟尼佛示现成佛,福慧二足尊!但是佛还有三个月「马麦之报」,没有粮食。孔老夫子是圣人,也是福慧二足尊,「在陈绝粮」,常常有穷困这种事情。所以那个福慧、福报圆满的具足,并不止世间的财物,财物当然也包括在其中,他有享受,他并不需要积蓄,并不是很多。释迦牟尼佛一生示现的是沿门托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他的富足不是我们普通人能够想象得到的,这是教给我们节俭!

  这个「爱人」与「使民」是有连带关系的。「使民」要把这个范围扩大来讲,从老百姓,从小到老,在什么样的年龄,应该怎么样教他,都是在「使民」这个范围之内。童年的时候,应该给他受教育;壮年的时候,应该给他工作的机会;晚年的时候,要照顾他的健康娱乐。这都是「使民以时」!教育里面要以道学为主,这是我们在《论语》里面几乎处处都见到。底下一章就谈到了,宾主要能分开,在什么样的年龄,要给他什么样的教育?他有什么样的特长,要给他什么样的工作机会?使他能够发展他的长处,报效国家社会,为社会造福,这都是在「使民以时」。

  说到我们学佛的本身,无论是在家、出家的同修,我们一定要晓得「敬事」。没有学佛的人,只有世间事;学佛之人,除了世间事务之外,还有出世间的事。出世间是什么事?弘法利生,续佛慧命。这是我们四众弟子,凡是觉悟了的人,都应当负起这个责任。千万不要以为「弘护的责任,这是出家人的事,我们在家人可以不负这个责任」,那就错了!佛门四众要不知道团结,佛法必定要衰灭的

  佛教必然是要复兴的。但是诸位要记住,佛教的复兴,一定要在教理上复兴,单单要靠这个经忏佛事是复兴不了佛教的。佛教的复兴,一定是有修有证的大善知识,才能从毁灭的边缘再复兴起来,再发扬光大。

  我们今天要觉悟的也就是这一点,我们一定要负起这个责任。我们从《论语》里面读到很多原理原则,与我们出家人都息息相关,这是要特别注意到的。今天我们不但是要护法,更要紧的还要弘法;弘法与护法,每一个佛教弟子都有这个责任,这是讲「敬事」!

  弘、护从哪里做起?从本身做起,从家庭做起,这个才是根本,从教育子弟作起。佛道是建立在人道的基础上,做人之道,正是儒家所讲的,人能够做好了才能够成佛作祖!所以世出世间法是一,不是二。世间法做圆满了,这是更进一步,再向上一步修出世间法;出世间法乃世间法之延续,是一不是二!

  蕅益大师在此地说这五桩事情,「以敬事为主。敬事又从敬止功夫得来」。「止」是什么?这是我们要晓得的,《大学》里面讲的「知止」,所谓「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在佛家里面讲「一心」、讲「禅定」。这一些都是真实的功夫;心里面要没有定,心就没有主宰,哪里来的静呢?心有主宰,才谈得上讲到负责尽职!心里面没有主宰,心里面乱,心里面忧郁、怀疑、不定,那什么都谈不上。静止的功夫是从学问当中来的。

  其次,我们讲「信」。做父母的对于子女的教育,就先要做一个榜样给他看,守信,「言而有信」!从小就养成他。我们现在看小孩两三岁给他说话:「你骗我。」,可见得他对于大人说话都不相信,你给他说什么,「是不是骗我呀」?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观念呢?大概是大人常常骗他,「言而无信」!所以以后给他一说话,他就会摇头,他不敢相信。可见得这个教育是要从小教的,要培养他忠信。可是现在我们这个教育都疏忽了,现在不但不教信,反过来教他骗人,教他不要守信。诸位想想,这样的小孩长大了,他在社会上如何能够做到诚信?他做不到,吃亏的还是他自己。所以这些要从小来教。节俭也是要大人做出一个榜样,才能够影响小孩。

  真正的爱护子女,一定要从德行上去培养,这是真正的爱护。现在我听说电视广播上,台南现在实施三年级以下的小朋友,不带书包回家。这一点我很赞成,小孩回家去之后,家长最好教小孩背诵《四书》、《五经》。他可以不要带书包回家,可以不用做学校功课了,在家里面应当把这些古籍背背,像《四书》、像《唐诗》这一类的好东西,让小孩背诵,这个是真正奠基础!他要有这样三年基础下来,一生都受用不尽,这是真正的爱护他,这个就是「使民以时」,给他机会教育。再看下面一章: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我们看这一章蕅益大师的批注:

  【养蒙莫若学问。学问,不过求放心。求放心,莫若格物致知。孝弟谨信,乃至学文,皆格物致知之功也。直教一切时文行合一而修,不是先行后文。盖文,是道统所寄。孝弟忠信等。即是文之实处。故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若仅作六艺释之,陋矣。】

  『养蒙莫若学问』,这是讲为学之道;而『学问不过求放心,求放心,莫若格物致知』,这几句话是纲领。孔子这一段里面,前面六桩事情是讲学生,「弟子」就是学生,主修的有六样,第一个就是「孝」。「入」是在家,在家要孝顺父母。「出」是什么?在社会。出了家门,就是社会、是国家。要学什么?学悌道。第二是讲「弟」。「弟」是能够顺从长上,能够事兄长,则为之悌。第三是讲「谨」。谨是讲什么?我们的行为要谨慎,不可以放逸。第四就是「信」。信是言语,言而有信。行能够谨,言能够信。第五是「泛爱众」。「泛爱众」是指交友,与朋友在一起相处。泛爱就是博爱。在我们佛法里面讲平等博爱一切众生,这叫泛爱众。第六是讲「亲仁」。亲仁,仁是仁者,在我们佛法里面讲善知识,要亲近善知识,这是讲择师,对于善知识、对于仁者,我们应当师事之,要跟他学。这是主修的六门课,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6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学问。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文叫助修,前面是主修,这叫助修。我们看看蕅益大师的这个批注,这是讲到学问之道,是讲真正的学问在求放心。这是孟子所说的,「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什么是放心?放心是心放在五欲六尘上。学问之道是什么?从五欲六尘那个心,把它收回来。把放出去的心收回来,这就叫学问。

  孟子那个时候,佛法没有到中国来,我们看看孔子、孟子的见解,与佛法没有两样!求放心就是做学问。学问从哪里做起?莫若格物、致知,这个我们讲了很多。格物是断烦恼,完全做的是克己的功夫!克服自己的妄念,克服自己不正当的欲望,要从这个地方下手。致知就是学问,就是智慧,而智慧是本有的。所以中国自古以来童蒙教学,你看一开头人家讲「养蒙」,养是培养,蒙是启蒙。养蒙的教育是什么?就是根本智,而根本智的方法就是读诵。

  我们现在根本不晓得这个道理,不知道读诵的重要,不知道读诵的利益,这是对于自己文化丧失了信心,一味去学西洋人。西洋人不懂!我们觉得西洋人这么做是对的,中国人过去教学统统是错的,自己的民族自信心丧失掉了,我们今天落在这样悲惨的局面。

  读诵里面有乐,有大乐在!学什么?学根本智。给诸位说,读诵从养蒙开始,尽形寿都不废弃。大家也许听说过「六经皆可以入乐」,乐章都可以配乐章来演奏的,《四书》、《五经》这些文章都可以配上乐曲来演奏的,都可以唱的。佛经也是如此,尤其是偈颂。所以在从前这个学校里面,你所听到的,不是读书的声音,就是唱歌的声音,那个唱歌还是读书;反而变成讲学讨论的时候不读。或者是一生都在古圣先贤遗教之中,他心是定的,以此为乐!我们现在讲精神的享受。精神的生活非常富足,而对于物质上的享受自然就淡了。

  他重视精神生活,并不是说物质不要了,物质要,可是精神生活为主!这样培养根本智,在我们佛法里面讲三学三慧,从童蒙的时候就开始,而且这个方法是一次完成,并没有把它分作哪一个等级,什么时候学戒,什么时候学定,什么时候学慧。没有!在原则上讲,一开头就统统开始。

  除了读诵之外,童蒙在教什么?洒扫应对,学礼貌,学着如何侍候父母,如何侍奉长上,学这些。我们古礼当中,八岁就教让,就要学谦虚、要学礼让;到了他年岁大了,再教他让,不行了,他不肯让了!这个东西从小就要培养!

  底下所说的,「孝弟、谨信,乃至学文,皆格物致知之功也。直教一切时,文行合一而修,不是先行后文」。这个几句话说得很好,是行解相应!从「孝弟」一直到「泛爱众而亲仁」,都是属于行门;「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是解门,行解相应。这个行与解是同时的,这是蕅益大师在此地给我们讲的。

  下面再给我们解释,「盖文是道统所寄,孝弟忠信等即是文之实处。故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若仅作六艺释之,陋矣」。他的看法很有道理,他是从佛法里面行解相应这一个角度来看的,这就是讲童蒙教学在解门上是读诵为主,在行门上面,夫子所讲的「孝弟、谨身、言信、爱众、亲仁」,这是文之实质。

  圣贤的文章所说的是什么?就是这些事情,并不是单单口头上念的;念了是要把它做到,天天这样做。原来圣人就是这么教的,老师教他这样做,也许他不服气,为什么老师一定要教我这样做?你看看圣人也是这么教的。所以他这个行门与解门是同时的,从童蒙就开始,这种学问才根深蒂固!

  我们要想求学、要想修道,一定要晓得,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世间法,我们现在学佛学大乘佛法,可以不理会这些,那就错了。所以,我们在讲堂一再劝勉同修们,学佛从哪里学起?大乘佛法里面四大菩萨就是代表佛门的四大纲领。第一位就是地藏菩萨,教孝教悌!孝悌要跟地藏菩萨学。在此地讲的忠信、讲的谨身、言而有信,可以讲全是地藏菩萨教学的主要功课。到观世音菩萨那个地方,那就学的「泛爱众而亲仁」。所以我们学是从地藏学起,由地藏再学观音,学观音的慈悲;由观音再学文殊的智慧,学普贤的大行。这四大菩萨虽然是代表四乘,在修学的时候也是同时修学,行布不碍圆融,圆融不碍行布;正是跟此地蕅益大师所讲的一样,是「文行合一而修,不是先行后文」,这四大菩萨也是同时修学。地藏菩萨的孝、观音菩萨的慈、文殊之智、普贤之行,也是同时修的。

  修是同时的,用可不同时了!用的时候,你在家,那就用上了孝悌,孝父母、敬兄长;在学校里面,这就是敬老师、敬同学。所以,用在不同时,学是同时的;唯有同时的,学、行才具备,才是圆满没有欠缺的,到用的时候,才是大用无方,是灵活的,知道在什么时候运用什么!

  请看底下一章,第七章: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现在的人往往把知识和学问合成一样,这个在儒家和佛教里都不是合一的。知识跟学问是两桩事情,有知识的人未必有学问,有学问的人未必念过书。六祖大师是一等一的学问,他不识字。这个要清楚,决不是书念得多就有学问,这个靠不住,这是我们一定要搞清楚的。

  这个地方讲学问,这一段话是子夏说的,这是孔子的弟子。这一章的主旨在「贤贤易色」,这一句话是双关语。为什么?第一个方面是对他人,第二方面是对自己。我们看批注上说:

  【贤贤,不但是好贤,乃步步趋趋之意。盖自置其身于圣贤之列,此即学之本也。事亲事君交友,皆躬行实践,克到圣贤自期待处,所以名为实学。】

  我们把补注也念下去,补注里面的意思,单单解释这两个字的意思:

  【易色,谓无我相人相也。人之有技若己有之。自他不二。故曰易色。有我相人相。则妒贤嫉能之心生矣。】

  这个批注里面,把这一句意思可以说讲得清清楚楚。这两个「贤」字:第一个贤字是动词,第二个贤字是名词,名词就是圣贤之贤,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6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圣贤人。第一个贤是好贤,所以是动词,爱好圣贤。这个动词是爱好圣贤之心,下面这个是圣贤之人。

  蕅益大师这个批注以及补注,完全用的佛法这个立场来看的。你看看自古以来,《论语》的讲法不是这个讲法,尤其这个意思没有讲得这么高深,这完全是《金刚经》里面「离四相」,这是圆初住以上菩萨的境界。没有这么高,但是在佛法里这样说,那是究竟圆满。在世法里面讲,这个色就是好色;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爱好圣贤之心,能够胜过爱色之心。这个「易」,当然是胜过他;不胜过他,是不能够换过来的!这是对待贤人、爱好圣贤人。

  所以刚才给诸位说,这是双关语,这是对圣贤人之敬仰,在他心里面占第一个位置。第二个意思,就是自己希圣希贤的心,也超过了爱好美色之心,自己才能够成圣成贤。

  这一句里面是双关,蕅益大师的意思就是双关的意思。所以,不但是好贤,这是对外面爱好贤人。在我们中国古代,贤人是国之宝!国家里面贤人多,我们社会一定是安和乐利,国家一定是强盛。尤其是弱国更需要贤人,我们读古代的历史,诸位读读《左传》、读读《史记》、《汉书》,你看春秋那个时候、战国那个时候,有很多小国,只要国家里有一个贤人,邻近的大国不敢欺负。所以,贤人是国家的保障,人人敬仰,敌国敬畏;敌人听到他,也对他很尊重,也不敢侵犯他。如果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团体,对于贤人不尊重了,这个国家也差不多要灭亡,不会太久了。这个团体如何能不衰?如何能不败坏?这是必然的道理。

  所以我们要尊重贤人,凡是好贤之人,心里面趋向修圣贤之道的人,我们一定要鼓励他,一定要帮助他,他的成就是我们大家的成就。尤其要知道,我们个人在这个社会、在这个世界里所占的地位极其渺小,微不足道!我们在《四十华严》里面看看,诸位善知识自谦推他,推崇别人,这样的美德我们要学。五十三参里面,自谦推他,就是「贤贤易色」,这是真正的大善知识!

  我们今天最重要的任务工作,就是培养底下一代的人。不要以为现在还不是时候,还要再过几年;过几年,说不定明天就死了?哪一个人能够保证,在这个世间还能住多少年?没一个人敢保证!一口气不来,想做好事也做不成了!所以,我们一定要记住,趁这一口气还没断的时候就要干,没有时间好等待的!能够培养贤人之心,就是自己步步趋向圣贤之道之意!

  弘护佛法的重担,也并不是要什么样特殊的人物,才能够荷担起来的。是什么样的人?是要真正发大心的人才能够担当得起来,谁肯真正发大心,他就能担当起来。诸位为什么不发大心?发大心,你就会有成就;不发大心,永远不会有成就的。发什么样的大心?「贤贤易色」之心,这是大心。换句话说,就是在人生的过程当中,第一个爱好是希圣希贤,爱好圣贤,希望自己能够成圣成贤,就是这个意思。在佛法里面讲就是发菩提心,简单的说:「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把这个当作第一桩大事。

  「步步趋趋」,就是我们所谓的精进不懈,正是佛法里面所讲的真实的善根。我们讲世法三善根:无贪、无瞋、无痴;佛法里面只有一条善根,就是精进。步步趋趋就是精进,能发心,又能精进不懈怠,这个人怎么会不成就?一定成就。

  再给诸位说,我们现在《六祖坛经》正讲到「参勤机缘」。说实在话,六祖会下开悟的那么多人,诸位仔细去读读这些传记,他们有什么特别的本事?真正有智慧天才的、宿根深厚的,没有几个;像永嘉大师算得上是一个,法达禅师不算,无尽藏比丘尼也不算,都是很平常普通的人。神会,就是荷泽大师,最初他是个小沙弥,十三岁亲近祖师的,也表现的平平,但是到后来的时候,六祖是很器重他。所以,大多数都是普通人。

  我们今天跟他们比一比,不相上下。他们成就的原因在哪里?就是人家精进不懈怠,而且多半的功夫都是在读诵上。无尽藏比丘尼读诵的是大家都晓得的《涅盘经》,一天到晚就是抱着一部《涅盘经》念;法达禅师人家是抱着一部《法华经》在那里念,没有什么特别能力。如果我们今天也能抱着一部《法华经》或者一部《楞严经》,把世间什么是非人我一起丢到脑袋后去,心里不起心动念则已,起心动念就是经文,你要念上个十年,决不在法达禅师之下,怎么能不开悟?

  可是诸位要是把经放在脑后,满脑袋的是非人我、名闻利养,那就完了!这个是非人我、名闻利养不能开悟,你依旧是心为境界转,那个心为六尘境界转,不如心为《法华》转得好!我们是悟后再转《法华》;看到古人那个样子,摆在我们面前,我们比比,不比他差,我们今天就是方向错了!我们用的功夫偏差了,不如他。人家的功夫是纯一,由纯到精,所以遇到善知识给他一点,他就悟入了。

  也许诸位要问,我用了十年功,谁来点醒我?谁来帮助我开悟?那你放心就是了,到你功夫成熟了,诸佛菩萨就化身来点醒你,这个一定的道理。机缘成熟了,佛菩萨就来了,感应道交!所以不怕遇不到善知识,就怕善知识当面错过了,那是真正可惜。这是我们讲的学问,讲的真实的学问。

  「事亲」,这是在家「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就是在社会上。这个「君」也是泛指,就是领导人。我们在一个机关、一个团体,长官、商店的老板都算是「君」,他是领导人。在家庭里面是家长,一家的支柱。「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些都是躬行实践,都是圣贤之行。圣贤之行,很平凡,很亲切而踏实;平常心是道,平常行也是道。所以,大师在此地说这都是「躬行实践」。实践什么?就是实践的「好贤」,实践圣贤之行;在佛法里面就是菩萨道、菩萨行。

  「克到圣贤自期待处」,这一句话就是行成证入,要亲证到诸佛菩萨的境界,这才叫作「实学」。《金刚经》里面「无住生心」,六祖从这一句话悟入,悟入之后他就做到了;六祖以后所教人的,就是这四个字的纲领。他那个「本来无一物」,就是从「无住生心」里面脱胎出来的这么一句话,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6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意思是一个,一个意思。所以他那首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批注,是一样的意思,他就是悟出这个道理。六百卷《大般若经》也就是讲「无住生心」这四个字而已。生心是真心、清净心,也不要去找古人批注,佛在《金刚经》里就讲得很清楚,应生清净心!「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这个心就是清净心。

  什么叫「不住」?不分别、不执着、不起念、不动心,就叫不住。我们不如六祖的,就是我们在六尘上处处住。处处住,生的什么心?生的不是清净心,生的是意识心、生的是妄想心,所生的是八识五十一心所,生的是这个心。如果我们不住六尘境界,那你生的心是真心,真如本性,这个真是一了百了!这样才能够入法界,入一真法界。我们今天讲「贤贤易色」,要拿这个做目标!做标准!

  补注里面讲离四相才叫易色,到自他不二,别人有的长处,就跟自己有的一样,决定没有嫉妒。如果我们见到别人有长处、别人有能力,自己还有一念嫉妒心起来,这个时候自己要觉悟,我们自己又迷惑了、又颠倒了、又要造罪业了。这叫什么呢?这叫修忏悔心,佛法里面讲的责心忏悔!这个力量很大,回过头来要责备自己,这个嫉妒心、毁谤心、障碍心,自然就止住了。

  这种烦恼是无始劫以来的,常常会现前,一现前立刻就反省,立刻就制止;久而久之,在一切境界这个心不生了。要到真正不生起来,一定要培养「贤贤易色」之心,要培养这个大心,然后自自然然不会再有嫉妒了,不会再有毁谤了,成就自己的德行。所以世出世法不二。


四书蕅益解论语学而篇  (第六集)  台湾台北华藏图书馆  文件名:20-001-0006

  诸位同学,大家好!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求学的态度,在儒家教学的目标是君子;儒家的君子相当于我们佛法里面称菩萨;君子之道也,就近似菩萨道。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这一句的重点是在「学」。要如何成就学问?一定要有威仪、有威德;如果要有威德,一定要能够自重。我们看蕅益大师的讲解:

  【期心于大圣大贤,名为自重。戒慎恐惧,名为威。始觉之功,有进无退,名为学固。倘自待稍轻,便不能念念竞业惕厉,而暂觉还迷矣。此直以不重,为根本病也。忠则直心正念真如,信则的确知得自己可为圣贤,正是自重之处。既能自重,更须亲师取友,勇于改过,此三,皆对证妙药也。故知今之悦不若己,惮于改过者,皆是自轻者耳。又主忠信,是良药。友不如,惮改过,是药忌。】

  蕅益大师他老人家的水平比一般是要高一些,最初给诸位说过,他老人家是把佛法跟儒家的道理,将它合而为一。

  「期心于大圣大贤,名为自重。」可见得这个标准跟大乘佛法的标准是一样的。如果要不是期心在圣贤,这就谈不上自重了!「自重」,这一句话在我们佛经里面,就是佛常常教诫我们「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得人身,很不容易。闻佛法,诸位看看开经偈:「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们既得人身,又闻佛法,如果要不自重,那么这一生一定又空过了!

  如何才能不辜负佛菩萨?必得要发大菩提心,成圣成贤。大乘法里面这个圣者是指十地菩萨,或者把等觉也包括在当中,我们称之为十一地,这是圣人;三贤菩萨称之为贤人,十住、十行、十回向;能发这样的心,向这样的目标努力、精进,这才算是自重。如果不发这样的心,那就是不知道自己尊重自己。这个意思我们一定要记住。不但是诸佛菩萨勉励我们要自尊、自重,你看世间圣贤教学也是这么说法,劝一个君子要自重,要自爱。

  下面是讲威,「戒慎恐惧,名为威」。一个人能够自爱自重,自自然然就做到戒慎恐惧,他的心行必然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事事都小心谨慎,这个叫做「威」。大师这些解释,我们都要特别留意到。

  何谓「学固」?「始觉之功,有进无退,名为学固」。以本觉而其始觉。「始觉」是开始觉悟了!初发菩提心开始觉悟之人,照大师这一个标准,我们自己检点检点,我们自己这三桩事情,我们做到了没有?我们是不是自重自爱?是不是具足威德,真正觉悟了?

  夫子的话是从反面说的,蕅益大师这一段话是从正面说的,意思完全是一样的。所以我们要问问自己,在佛法里面果然觉悟了,觉悟了的人跟不觉悟的人,在心理行为上,迥然不同;不觉悟的人,他是迷在名闻利养、五欲六尘当中,这是不觉悟。诸位要晓得,迷就不自重!迷,还能谈得上威德吗?这一些全都是互相关联的。由此可知,世出世法在教学当中,都重视觉悟。我们讲《论语》,第一章就给诸位说出来「学而时习之」,「学」就是觉悟!

  诸位了解中国固有文化当中的教学,才真正认识佛法到中国来之后,为什么小乘佛法不行了?确确实实儒家的这些学术,不但足以代替小乘佛法,而且更能贯通大乘的思想,比小乘要殊胜得多!小乘法里面,有很多是没有这样明显的大乘的教义。你看看在《四书》里,真是从人天一直到大乘佛法,都能够贯穿得起来,这是我们要特别注意到的。读了之后,一定要向自己心行上去会归,才有功德利益。

  底下说:「倘自待稍轻,便不能念念竞业惕厉,而暂觉还迷矣。」这一句实实在在给我们重大的警惕。要是拿禅宗的话来说,当头棒喝!我们确实如此,未尝不觉。可是毛病在哪里?是「暂觉还迷」,毛病就在这个地方。如果觉了,以后就不迷了,这才算是一个君子,在佛法里面才算是一个学人。

  可是觉而不迷的人真是凤毛鳞角,「暂觉还迷」的太多太多了!这虽然说不怎么样,可是诸位要晓得,那个暂觉也相当可贵。为什么?还有许许多多就根本不觉。他到佛门里面来是另有目的,他不是求觉来的。我就常常遇到有一些人来问我,想出家。我就说;「为什么?」他说:「社会上谋生活太不容易了,我看你出了家很自在,又有吃的、又有住的,逍遥自在,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6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事也不要干。」为这个目的来出家。诸位想想看,他怎么会觉呢?这个入佛门的目标就错了。这样的人有没有呢?真有这一类的人,那是从入佛门到老死,他也不觉。

  何况求觉的机缘也不容易。在过去,学佛比我们现在稍稍要殊胜一些。过去丛林寺院天天有讲经的,有首座和尚讲经说法,指导我们修行,这个机会多!在台湾,诸位能看得到的,现在一般寺庙建得富丽堂皇。为什么?配合观光,大家都从事于观光的事业了,对教理的研究、修学已经束之高阁了。虽然有藏经楼,那是摆起个样子,庄严道场,是干这个。

  所以要说到求觉,实在不容易,在环境上也是有所障碍。但是在目前也有不少的寺院,举办一些佛学讲座,也有许多的佛学院。可是真正能遇到的,那是少数人,不是人人都有这个机会。在台湾,可以说讲经的风气最盛是台北市。台北市大大小小的道场,讲经的道场,大概有十几家之多!这是最盛的。虽然有这十几家道场,诸位要把台北市人口调查、调查,做一个比例,那就差得太远太远了。在此地这些道场在一块研究佛法的,又有几个真正觉悟了的呢?听是在这里听,不觉的还是占多数,觉悟的还是占少数。所以这样一层一层的淘汰,真正剩下来谈得上有修、有学、有觉悟的人数并不很多。这才是真正的知道自爱自重。

  大师在此地说「倘自待稍轻」,轻是什么?就是放逸,自己对自己随便一点、马虎一点。人责备自己的时候总是少,责备别人很认真;对自己常常会原谅、会放宽,这就是大病。「便不能念念竞业惕励」,读儒书的,这是学业,佛法里面讲的是道业,道业比学业更精更纯。换句话说,条件要更严格,要不能够战战兢兢,自己勉励自己,必定是「暂觉还迷」。这是对什么人说的?那些善根深厚之人来说的。刚才说了,善根要是薄,根本就不觉。

  「此直以不重,为根本病也。」这是解释孔老夫子这一句话:「君子不重」!不知道自尊自重,这是做学问的大病,世间学问根本的大病都在此地了。我们要讲修道,可见得要有这样的病,我们决定不会有成就。世间学问都不能成就,出世间的学问焉得有成吗?

  这一句的目的是讲学问,讲觉。根本就在自重自爱。在佛法里面讲,就是真正能体会到「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固然能把这两句话体会到了,诸位想想如何能不自爱?如何能不自重?「百千万劫难遭遇」,这一生能遇到了,怎么可能把它舍弃掉呢?学佛稍稍入门一点的人,哪一个不知道这个道理?为什么我们「暂觉还迷」呢?可见得我们有很严重的劣根性,病根之所在!我们自己要想成就,一定要把病根拔除,障碍去掉,才有成就的希望。

  在这个地方,我们就会想到「信佛」,这两个字要紧!我们之所以做不到,就是在佛法当中信心没能够建立。大经、大论一开头就给我们说:「信为道源功德母」!我们没有信心,所以才不自爱、不自重。

  不但对佛法没有信心,对于世间法里面因果都没有信心。何以见得?我们念《了凡四训》,了凡居士没有遇到云谷大师以前,他相信的是命运,世间因果他相信。他只要一相信命运,他的心定了,没有妄念了,晓得「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妄念熄掉了。初见云谷大师,跟云谷大师在禅房里面坐了三天三夜,心里都不起一个妄念,云谷大师佩服得不得了。结果一问的时候,他相信因果。原来大师以为他定功有这么深,很佩服他的。结果一听说他相信因果命运,他还是一个凡夫!这个凡夫就相当了不起,所以我称他为标准凡夫。

  古人给我们讲是:「君子乐得为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为什么?这个命里面早就注定了。所以了凡居士这是君子乐得做君子;他不打妄想,他知道什么妄想都是空的,决不是妄想、欺诈能够占得了便宜的,不可能。你用妄想、用种种欺骗的手段、害人的手段,你所得来的还是命中所有的,真是冤枉!命里面没有的,我得来的那不算冤枉;命里都有的,得来的还是本来有的,这是冤枉。这就讲世间人连这一点都不相信,他怎么能相信佛法呢?

  我们现在世间人修道,最担心的钞票怕没有了,我生活来源没有了,明天怎么办?他不是求觉悟,满脑袋的就是迷在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要怎样得来?多多益善,干这些。迷上加迷是根本不觉,不但在理上他不能悟,天天念经也不会开悟。这是为什么?没有信心。佛在经里面讲,佛的白毫光中里面有一分光明,就是给后世这一些弟子们四事供养,这是样样具足,我们还求什么!韦陀菩萨护法,也是护持我们四事供养没有缺乏!只要你的心在道上。

  什么是道?觉就是道,信就是道。我信得过,佛的白毫光中有我一份;韦陀菩萨护持当中,一定也有我一份,那还要求什么人?不必求了!我们要连这个都不相信,那还信什么呢?信人,信如何想方法去巴结人,如何想方法去拉拢信徒,把他口袋里的钞票,用什么方法骗到我的口袋里来?你相信这一套,就不相信佛法,这就叫不自爱、不自重!连佛菩萨都不相信,他怎么会有成就?他的「身、口、意」三业,天天造的是罪业;罪业与觉悟是相背的。

  所以蕅益大师在此地说:「忠则直心正念真如,信则的确知得自己可为圣贤,正是自重之处。」这是解释下一句「主忠信」。主是忠主,我们一定要依忠、依信。「忠则直心正念真如」,这一句我们在大经大论里面讲得很多,「直则离谄曲之心,正则无妄」!正念则不是妄,正则不假!「如是,事如其理,理如其事,直心正念真如」,就是《华严经》所念到的「一心正念」,直心就是一心。

  我们现在最难的就是心不能一!心不能一,心就不能直。你看看在修行过程当中,《华严经》里面所显示的,学佛之人在大乘法里面,一开头就学什么?就学个直心。十住菩萨,十个位次,他主修的功课,就是修「直心正念真如」,就是学这一句!从初住到十住,这是大乘佛法里面的根本法。

  直心要从哪里做起?佛在《楞严经》里面给我们讲:「心直言直,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6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间永无委曲相。」这就是教给我们最初方便。司马光教人从不妄语做起。直心,在《无量寿经》里面叫做至诚心,心诚到了极处;诚到了极处,这就是直心。这是教给我们下手的方便!最初方便就是不欺骗人。别人欺骗我,那是他的事情,他是凡夫,他不学佛,他不求觉;我学佛,我求觉,我不欺骗人。

  诸位千万不要误会,今天这个世界都是人骗人的世界,人吃人的世界,我要不骗人,我在这个社会上不能立足了!给诸位说,没有这个道理。我不骗人,我也活得满好的,很自在!不骗人的活在这个世间,决定是自在的,法喜充满!哪有不如人的地方?哪有过不去的地方?没有这个道理。

  试问问,为什么要去欺骗人?为什么不能像佛菩萨一样,以诚心诚意来对待一切众生?这个就是觉,这就是自重,这就是威。我们能够这样诚诚恳恳的待人,相信因果报应,相信「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只有成就别人的心、利益别人的心,绝没有一丝毫害人的心。而后你就肯定相信自己,这一生可以作佛作祖,这正是自重之处。我们讲到自爱自重,这才沾上一点边!

  「既能自重,更须亲师取友,勇于改过,此三皆对证妙药也。」既然知道自重自爱,又能够做到自重自爱,这个时候就要求增上缘。增上缘是什么?是师友,要有好的老师、好的同参道友,这是我们向上的增上缘。古德之所以不辞辛劳万里参学,就是为了这一桩事情。师友之缘具足了,最后这一关,就是要改过。有了好的老师、好的同参道友天天在一块,但是自己的毛病不肯改,那还是没用处。像我们在《坛经》里面所见到的,五祖麾下门人不算少数!五祖是名师,有好老师、有好的同学。你看那些人,他为什么不开悟?毛病习气太重,不肯改!

  毛病里面最大的是自私自利、嫉妒障碍,我们在《坛经》里面看到的。你看六祖得了衣钵走了,多少人去追他,想去夺回衣钵,甚至于还想杀害他。这些都是嫉妒障碍!那些人不是没有名师,不是没有好的同参道友。神秀大师也是善知识,他为什么不能成就?

  所以我们读经,我们看语录,像这些地方都要留意。晓得那个人成就,他为什么成就?另外一个不成就,他为什么不成就?再想一想我们自己,我们有没有具备成就的条件?还有没有像那些不成就人的那些毛病?要是有,就要勇于改过;不改,始终是障碍;不改,佛菩萨也度不了你。这一点太要紧了!改过要勇猛,决定不能够轻易原谅自己;对待别人我们要原谅,对待自己绝定不能够原谅,你才会有成就!

  「此三」,这个「三」是指什么?指忠信、指无友不如己者、指过则勿惮改,这三条是对症的妙药。对什么症?不重!换句话说,这三条都能具足了,这才算是自爱自重之人。为什么?他确确实实是向圣贤之道精进,确确实实能够成就圣贤之道。

  「故知今之悦不若己,惮于改过者皆是自轻者耳。」惮于改过时,不肯改过,不愿意改过,怕改过,这都是自轻之相。

  底下说:「又主忠信是良药。友不如,惮改过,是药忌。」这是大忌讳。纵然是忠信,忠信也有限,也不能成就。为什么?他有重大的障碍在。

  我们再看后面补注的这几行:

  【真实修行,须从心性悟入,从忠信立身,从忏悔起行。知自性无量无边,不生不灭,则誓成正觉,誓度众生。横遍十方故重,竖穷三际故威。知人道不修,他道难修。一失人身,万劫难复。则当戒慎恐惧精进不退,故学日固。知自性无邪故忠。知自性无妄故信。知善恶净染,皆由缘生。故当友下之善士,又尚友古之人,而无友不如己者。无友者,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知多生罪暗,忏炬能消。故过则勿惮改。以期障云尽而慧日明。唐悟达国师三昧水忏。梁武皇慈悲道场忏法。皆忏罪修行之大导师也。】

  「真实修行,须从心性悟入,从忠信立身,从忏悔起行。」这是我们讲真正修行、真正肯干的人。说到这个地方,我们必须要知道人生苦短,这一句话一定要记住!人世苦,寿命短促。诸位不要看到八十岁、九十岁,给诸位说,一弹指就过去了!你们年轻的时候还不太觉得,四十以后就有这个觉悟了,就会感觉到人生苦短,真正是来日无多!觉悟到这一点,对于这一生不重视了,重视修来生。来生长,这生短。这一生受一点苦,我来生再不要受苦了!这是聪明人。这一生要造业、图一点享受,来生要堕三途受苦报,那是愚痴极了!那真正是迷惑颠倒到所以然处了。

  神秀和惠能大师悟入有所不同,是什么原因?原因在他「时时勤拂拭」。「时时勤拂拭」,可见得他的心里面拉拉杂杂的东西还很多,还要「时时勤拂拭」;人家已经是「本来无一物」了。所以能不能悟入,就在你的心清不清净?谁的心清净,谁就悟入。这个法真是平等极了!谁也不障碍谁,谁也拦不了谁,谁也帮不上谁的忙,完全是自家的事情。什么时候你能够放下万缘,心地清净,立刻就悟入了。

  五祖教人念《金刚经》,念了就能开悟,这个话是真的,一点都不假。《金刚经》上:「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也给诸位说过多少遍了,只要我们把这几句经文看懂了,能照这个去做,他怎么会不开悟!

  今天下午香港妙莲老和尚给我们带来了一部法宝,《大般若经知津》,刚才拿给我了。诸位想一想,你看我们那个经橱里面,《大般若经》精装本二十四本,六百卷的《大般若经》,我们一看就吓倒了,那么多!要到哪一天才能读得完?我们过去曾经印过《大般若经纲要》十卷,把六百卷缩成十卷,我们心里也就有个数,将来要研究可以了,我们就来研究《大般若经纲要》。

  今天他带来的还要更妙,只有《大般若经纲要》的三分之一,实在是太理想了。这一部书我们讲堂将来可以讲,这个教材精简,是把《大般若经》精华的部分摘录下来,也是按照卷来排列的。这都是古人为了便利初学,想尽方法,诱导我们入般若之门。

  诸位同修,你们的福报太大了!像这样珍贵的典籍,你看看不求而至,你们的福报多大!现在就是善根福德因缘都具足了,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6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就看能不能自爱自重,能不能改过自新,我们成败的关键就在这个地方。

  「从心性悟入」是讲理,明心见性。在我们念佛人讲「理一心不乱」,是讲的这个。「忠信立身」,这是讲的事,事修。我们待人接物一定要忠,一定要信。「忠」这一个字简单的讲,我们不要讲得那么深;讲得深,是蕅益大师讲的「直心正念真如」,这是什么人?这是圆初住菩萨才能做到。这在念佛人上是理一心不乱的人,是他的忠。我们现在达不到这个标准,不得已而求其次,忠就是守本分、负责任,这是我们人道里面所讲的忠。我们自己是一个什么身分?我们守住自己的本分,我们负起责任。

  我们四众同修,在家、出家这是身分,这是佛弟子的身分;我们的责任是弘法、护法,每一个人都有弘护的责任。佛法衰了,那是我们没有尽到责任;佛法灭了,那是我们没有负起责任。弘护之外,不是我们的本分,这一点一定要清楚。所以,「从忠信立身」!我们处事待人接物,在佛法里面讲接引广大众生,一定要守住忠信。

  「从忏悔起行」。这个行,就是身心之行;身是忠信!我们没有做到要忏悔,忏悔就是改过自新。理上的忏悔,就是要悟入心性;没有明心见性,这就得修忏悔法了。

  「知自性无量无边,不生不灭,则誓成正觉,誓度众生。横遍十方故重,竖穷三际故威。」在大经大论里面,这些经文我们常常念,念得耳熟了!我念上一句,你们都晓得底下一句是什么。那为什么不相信?为什么不干?

  你看我们读的第十回向「自性不动地神」,那一段开始说的是善财。谁是善财?诸位一定也晓得,善财是我们自己本人,自性的福德,永远跟着你自己,你到那里,福报就跟着到哪里;称性的福报,无量无边,受用不尽!

  可是众生迷惑,而不自觉!自性是无量无边的,自性本具的智慧,当然也是无量无边的;自性里面的功德法财,也是无量无边的、也是不生不灭的。这个为什么不要?为什么要把它舍弃掉?这是不觉。天天念了也是不觉,听了也不觉;不觉,他当然就不相信!所以他不能做。

  古人,我们在经论当中常常看「言下大悟」!为什么?他听了,他就相信;信了,他的心马上就改了;心一改就觉悟了,言下大悟。改过自新,在佛法里面,还有一句术语叫「回头是岸」。回头是岸,就是改过自新!回头,是从迷里面回头。一回过头来就是大彻大悟,再也不迷了。所以才誓成正觉、誓度众生。誓成正觉,就是四弘誓愿里面的「佛道无上誓愿成」,誓度众生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这是自性里面的本愿。

  「横遍十方」是重的意思,「竖穷三际」是威的意思,自重威德具足!

  「知人道不修,他道难修。」这个「知」是彻彻底底的明了。六道里面,在人道里要不修菩萨道、不修无上菩提、明心见性之道,在其余的五道里面,要想修,那就很难很难了。这是佛在经里面指出六道当中,人道可贵之处,就是人道易修。天道乐多苦少,不容易接受,不肯修。三恶道是苦多乐少,他没有法子修,他太苦了、烦恼太重了。畜生道愚痴太重,是非善恶不能辨别,你要跟他去讲佛法,谈何容易!饿鬼道的众生,贪心太重、心量太小,自私自利,大法入不进去,你要讲利益众生,他决定不干的,这是鬼道的苦处,没有法子得度。地狱就更不必说了!地狱一天到晚在受苦刑,他连个闻法机缘都没有。恶道难!所以六道里面比较起来,只有人道是成佛作祖最有利的一个机会。阿修罗虽然有福,阿修罗瞋恨心太重,这也是他的障碍。所以,你要真正晓得这个道理,对于人身怎么不自爱?怎么不尊重?

  「一失人身,万劫难复。」这一句真是千经万论处处指示。如果不重要,佛为什么常常说这一句话,常常提醒我们?我们真是无始劫以来,好不容易得人身,又有机会闻佛法,这样大好机缘到哪里去找?而我们今天看到,真是等闲看之,诸佛菩萨看到了都痛心!这么好的机会,多少众生想求都求不到,我们能遇到了,马马虎虎不太重视,你说这个多可惜!

  「则当戒慎恐惧精进不退,故学日固。」真正了解事实的真相,一个人才能发愤图强,才能够戒慎恐惧,惟恐这一生道业不成,所以他的学问才坚固!

  「知自性无邪故忠。」忠是性德,不是修德,本性里面法尔如是。可见得不忠是病,不忠是迷。

  「知自性无妄故信。」信也是性德。真如本性,法尔如是。无信是迷,无信是妄。

  「知善恶净染,皆由缘生。故当友下之善士,又尚友古之人,而无友不如己者。」这一句就是教我们凡圣平等观。为什么?因为善人、恶人是指六道里面的。净染,净是指圣,染是指凡。四圣六凡、善人恶人,这是缘生之法,不是真实的!我们在大经里面读过,一真法界里面没有区别。所以晓得这个道理,就可以「下友善士」。他在迷惑,他在颠倒,也可以往来,也可以跟他交朋友。为什么?度他!而「尚友古人」,十方三世一切凡圣,「而无友不如己者」。

  底下解释:「无友者,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是讲修学的态度。见到比我们好的,我们要跟他学,学人家的长处;见到人家不好的,我们要反省,不犯别人的过失。可见得善人、恶人都是自己的老师;善人、恶人接触了,自己都得利益,真是一律平等观!

  「知多生罪暗,忏炬能消。」罪是迷、是暗,是黑暗的。忏悔就像是火炬,像光明,可以消除愚暗,所以一定要修忏悔法门。

  「故过则勿惮改。」就是忏悔法门。

  「以期障云尽而慧日明。」障是什么?罪障,在佛法里面讲三障、二障。障尽了,心性就显了,心性里面的般若、福德自然现前。

  下面是举两个例子,大家非常熟悉的。「唐悟达国师三昧水忏。梁武皇慈悲道场忏法。皆忏罪修行之大导师也。」唐朝时候,悟达国师《三昧水忏》;梁武帝的时候,他这个皇后《慈悲道场忏法》,就是现在我们讲的《梁皇忏》。这两种忏法,可以说在我们现在佛教界里面还是非常流行。

  流行是很流行,到处在拜《梁皇》、拜《水忏》,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6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不是有效果?就看他是不是具足自重自爱,是不是「主忠信」、「过则勿惮改」。如果这几句他都做到了,这个忏的功德非常有效,功德无量无边。如果不知道自爱自重,不讲忠信,不肯改过,天天拜《梁皇》也没用处。为什么?不肯改过!

  这两部忏是举个例子来说,「皆忏罪修行之大导师也」,是举出一个例子。

  实际上,古大德几乎在每一部经论都给我们定了修行的方法:修净土的有净土忏,念《法华》的有法华忏,学《华严》的有华严忏。这些仪规在《藏经》里面都相当完备,尤其是《卍字续藏》里面。

  我们读了这些,心不要又乱掉了,这个忏这么多,到底哪个忏好呢?那就麻烦大了!诸位还是一心一意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这是大忏悔法门。只要我们把心定在西方极乐世界,现前这个生活一切随缘,得过且过,目标在西方极乐世界,这是真正忏悔,这一生当中决定有成就;而修行的要领在「一心不乱」。


四书蕅益解论语学而篇  (第七集)  台湾台北华藏图书馆  文件名:20-001-0007

  诸位同学,大家好!第五页倒数第五行,照这个顺序来说,这是第九章,它这个一段就是一章。第九章: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这一章虽然只有两句,可是意思是很深长。「慎」是谨慎,也是诚敬的意思。古人所谓「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就是这一句话可以运用在相当大的范围上。以我们求学来说,每一个人都有开始,我们开始求学。可是到毕业,只是剩下的人不多了。拿我们讲堂来说,我们每一部经开头,听讲的人都不少;可是到后来,愈听人愈少了,这就是能够贯彻始终的人不多。

  这个地方讲的是「慎终」,单单就这两个字来说,能真正做到「慎」这个字,就是有始有终。佛门里常有一句俗话说:「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二年,佛在西天;学佛三年,佛化云烟。」这个也是讲有始无终,所以不能成就。假如我们能够终始如一,诸位想想,还有什么事情不成就的!所以如何能把最初那一种情绪保持到最后,可以说天下世出世间事,没有不成功的道理!

  待人也是如此,初交的朋友很密切,以后处的时间长了,愈来愈疏远;这个待人也是有始无终!我们读《论语》,见到晏仲平(晏子):「善与人交,久而敬之。」那是什么道理?就是始终如初,自自然然能以至诚感人。

  所以「慎终」这两个字,它的含义非常之广大。在这一段里面讲的是狭义的,不是我们刚才讲的这么大的范围。它是讲这一个人临命终的时候,子女对于父母临终要慎重、要谨慎,是指这个意思。我们中国古人所谓「老死喻终」,老七十岁以后,这个才叫做终。换句话说,未老而死叫夭折,不能叫终;老死才叫终。

  《礼记》里面讲:「君子喻终,小人喻死。」君子是德行、学问成就了,他的死叫终。终有圆满的意思,我们佛法里面叫圆寂。圆是功德圆满,清净寂灭。所以,「终」有这个意思在。小人是德、学都不具足,所以叫死。这个死,一般畜生也叫死。人在德行功业,对这个社会、对国家要没有贡献的话,一个人这一生等于那个畜生,实在没有两样。所以「终」这个字是一个好字。慎终,这个老人从病到终,必须要很小心、很谨慎的去照顾,一点都不可以大意,这是在尽孝!

  「追远」是讲祭祀,特别指的是祭祖先。追远的意思是念过去父母、祖先之功德,是这个意思;他们对于国家民族的贡献,我们应当要追怀,应当要常常思慕,效法先贤,是这一个意思!在祭祀的时候,一定要尽其诚敬之心,要尽思慕之心;不单单是春秋祭祀而已!更重要的是,这一个做子女的,对于自己家族的历史,必须要晓得;如果不晓得,这个追远就谈不上了。这是在我们近代教育里面,最疏忽的一层。

  现在要问问你,你的父母,你当然晓得,没有问题;你的祖父母,知道的不多了;曾祖父母,不知道了。何况在曾祖父母以上的呢?不晓得了!这有什么影响?家庭的观念没有了,对于父母、祖先敬爱之心没有了。对于父母祖先没有敬爱之心,兄弟姊妹就不能团结,所以这个关系非常之大,不可以疏忽。

  因此在从前,我想台湾大概也不例外。我记得在小的时候,抗战之前;抗战以后,我们都是在外面流亡,都离开故乡。我们在家乡的时候,每一年都要修谱(家谱),这一年当中,哪些人过去了,哪些家里生了小孩。所以这个家谱就好像现在户口调查一样,每一年要整理一次。每一个人一生的事迹,总是简简单单都要把它记在家谱当中:知道我们的原祖从哪里来的?什么原因到这个地方来定居?这一共传了多少代?历代祖先当中,我们对这个地方、这个社会有些什么贡献?这才谈得上追远!

  这一句「慎终追远」都是讲的孝道。诸位想想,人能够思慕祖先,能够思慕先贤,这个人决定不会做坏事情。为什么?做了坏事情,羞辱祖先,羞辱父母。他在社会上一定是善人,一定是君子。所以在此地曾子就劝勉那些在位之人(政治领袖),办理政治只要把一个慎终、一个追远这两桩事情做好,则「民德归厚」。归是归其所,所在什么地方?所在淳厚的风俗。风俗淳厚,社会就安定,国家才能享长治久安,富强康乐。

  所以在从前,是非常重视政治的。现在到台湾,我们政府所提倡的,这些年来有祭孔,祭孔是不忘老师的恩德!有祭先烈,忠烈祠是祭先烈,这是为国家殉难的,有功于国家的这一些将士们。可是所缺乏的,那个大根大本是祖先。祭祖、祭孔、祭先烈,这是鼎之三足,缺了一个,那两个都还是有问题!有什么问题?不能尽其诚,这是鼎之三足!

  只有在佛门,这个追远是老师。因为佛教里面只有一个根本,就是老师。世间法里有三个根本,就是祖先、老师,另外一个是天地。你看江南一带,供祖先牌位写「天、地、君、亲、师」,是这样的供法的。所以世间是三个根本,出世间就是一个根本,就是老师。人要把本忘了,决不会有成就,诸位要记住这一条。

  民德,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6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德是与心性相应就叫做德。古人有所谓「德者性之端也」,端是本性之正就叫德;而不是性之邪,是性之正。我们中国自古以来所提倡的是以孝治天下,你看历代帝王的谥号里面都有一个「孝」字;不管他是真孝、还是假孝,他这个谥号里面一定要有一个「孝」字。表示什么?以孝治天下。他本人就要做老百姓的榜样,自己就要做到慎终追远,上行下效!帝王本身能这样做,当然这些王公大臣们效法,老百姓大家都效法。所以一个领导的人,能够行慎终、追远这两桩事,就能够化民成俗,使老百姓人人归于诚敬厚重。这是这一段一般的意思。

  在批注里面,这个境界就提升了,提升到菩萨的境界了:

  【厚是本性之德,复其本性,故似归家。】

  这个地方讲民德归厚是「复其本性」。何以说孝道能「复其本性」?这个话也不是随便说说的,确实佛法是奠立在孝道的基础上。你看,佛法很重视教学的艺术,在佛法的名词叫表法;表法在今天讲就是教学的艺术。大乘佛法这个四大菩萨,就代表了整个佛法。四大菩萨不但代表佛法的纲领,同时还代表修学的程序。

  第一位就是地藏菩萨。大家晓得《地藏经》是佛门的孝经!学佛,从哪里学起?一定从地藏菩萨学起。好像我们在世间要建立一个事业,首先要有地;没有地,什么事都办不成!我们要建立一个寺庙,先要有一块地;没有地,这个庙建不成;我们要开一个店,也先要有一块地,然后才能建这个店面;我们住家要盖一个房子,也要先有个地。可见得地是第一先决条件。学佛从哪里学起?从地藏菩萨学起,这就没错了!

  你从其它法门上学起都有问题,都不是从根本上学起。你要从地藏菩萨学起,一定会有成就。为什么?你从根本上学起的。地藏所代表的就是孝,孝是心之地!把这个孝发扬光大,就是「横遍十方,竖穷三际」的本性;所以是「本性之德」,心地仁厚是从孝道里面生的。我们看补注:

  【知真性无量无边,不生不灭,则知民德本厚。流于薄者,习为之也。教民慎终追远,其事甚多。不但丧尽其礼,祭尽其诚而已。言其小者。如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便是追远。饭食已讫,一箸一器,必安放整齐,便是慎终。言其大者。如弘扬净土法门。教人临命终时。一心念佛。求生净土。是真慎终。发弘誓愿。普度众生。以报多生多劫父母养育之恩。是真追远。然非教天下人民皆悉归依三宝。安能归其本厚之性德乎。三宝者。佛法僧也。佛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之果位。法是脱苦得乐。去染修净之良方。僧是绍隆佛种弘扬正法之菩萨罗汉诸圣贤也。】

  「知真性无量无边,不生不灭,则知民德本厚。」我们必须要有这一个认识。如果诸位果然有这个认识,我们的菩萨道就有指望,就能够修得成。首先要改变我们的观念: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本来仁厚。因为仁厚是性德,他既然有本性,那怎么会不具足性德!这就是佛眼睛里面看一切众生都是佛,道理就在此地。

  「流于薄者,习为之也。」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从性德上来看,大家一样;从习气上来看,这就不一样了。所以,这个性又叫本性,有习性。本性是相同,本性是真性;习性不相同,习性不是真性;真与妄要能够辨别。恢复本性,就是返妄归真。

  「教民慎终追远,其事甚多。」在前面我们讲得非常广泛。

  「不但丧尽其礼,祭尽其诚而已。」因为这两句,曾子的本意就是「丧尽其礼、祭尽其诚」,说得很狭义。但是这个意思可以引申,引申这个意思就非常广大了。下面就是引申的意思。

  「言其小者」,这就是日常生活当中的小事。

  「如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便是追远。」所以刚才讲,慎终追远要从小事、小地方去做,然后你才能成就无量无边的功德,你才能成就大事。样样事情都要想到来处不易,出家人更要知道惜福,十方信众供养的钱,要知道每一块钱人家都流血流汗不容易得来供养这边,你要是浪费了,照这个话说,缺德!

  诸位想想,释迦牟尼佛是圆满菩萨,人家还是出去托钵,三衣一钵。我们这个德行能比他还好吗?拿最近的虚云老和尚、印光大师,我们能比得上人家吗?人家信徒的供养,你看他做些什么事情?他有没有自己在享受?他为什么不享受?他知道人家是慎终追远。我刚刚出家是什么样子?到我老死成佛,还是这个样子;成佛之后,度化众生,还是这个样子,所以他能成就。为什么?始终如一,这就叫做追远。要想想,多替别人想想。

  「饭食已讫,一箸一器,必安放整齐,便是慎终。」这是举一个例子。平常吃饭吃完了之后,碗筷要洗干净,放在原来的地方,这是慎终!事情做完了,恢复原状!所以看一个人有没有成就,就在这些小地方看。看看他办事之初以及事情办完了之后,他怎么收场?是不是有始有终?就可以看到这个人他有没有成就,他现在做一桩事业后来会不会成功。

  这都说的小事,而这些小事很容易被我们疏忽掉了。事情虽然小,影响太大了。为什么?前面讲:「流于薄者,习为之也。」你养成这种习惯,所以你的德就薄了。德薄,这是凡夫!这个境界愈流愈往下流了,不会提升的。

  我们不说佛法里,我们拿世间法来讲。世间一个贤明的领袖,他用人从哪里观察,他又没有经过缜密的调查,也跟你没有交情,素昧生平,召集那些人来,他马上就要用那些人,选拔一批干部出来替他负责任。他凭什么?就是观察这些小事情,用人用什么样的人,用谨慎的人,做事情有始有终,好!叫你写个自传,这是最普通的了。你们几个人去应征,写个自传,纸张发给你们,他看你写。写完送来之后,他看你们收拾;桌子上弄了墨水,写得脏脏的;写得再好,他也不要你。为什么?不谨慎。写得不如别人,但是做事情很谨慎,写完之后,桌子干干净净的,桌子、椅子重新给它摆好,恢复原来的样子,人家一看就晓得你做事情有始有终。所以就从这些小事情小地方看,我们要从这些地方疏忽了,人家就不用我了。人家是有道理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6 19: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