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toom1818

慧律法师《楞严经》讲座:第8套—【七大即如来藏•周遍法界】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8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71 要利益众生,虽然诸法如幻,该做的事还是要做

今天你要拜一个师父、依止一个师父,我们是真的在做事,不是喊口号。为什么?

理具要事造,

单单讲一切福田不离方寸,还要去做,

慈悲是行动,不是口号,我们是真的在做,要利益众生,

虽然诸法如幻,该做的事还是要做。

有人听到很感动,明天就把房子卖了钱汇给师父,不用,不必如此,万一反过来跟我借钱就惨了。

诸位下的那个因,那个要看个人的人力、财力、时间、空间,勉励大家。

师父也是一样,要尽力啊!

能以胜心大量致之,则所以应之以广妙之色,这个广妙之色就是将来往生净土的因,

你到极乐世界,那是七重栏楯,七重行树,七重罗网,

你想想看这是何等境界,你想要拥有极乐世界,你怪啬不肯舍,那没有办法!

舍你的体力也好;舍你的时间、空间都没有关系;

来讲堂扫个厕所也没关系;端个饭、做个行堂也没关系;

帮助流通处照顾一下店面也挺好的!

就看你怎么发心。

   72 肯施舍的人不吃亏,肯吃亏的人是绝对有福报的人

肯施舍的人不吃亏,

肯吃亏的人是绝对有福报的人;

众生在争长争短,

你不要跟他搞那个,

那个没有任何意义。

你要把时间用在有意义的人生当中,

千万不要用在没有意义的是非里面,

这个是一点意义都没有,跟生死没有关系。

   73 为什么皆是识心?你建立了缘起就有能所,这个识心你就跑不掉

经文,[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师父刚才讲了二十分钟就是为了讲这个:为什么皆是识心?

你建立了缘起就有能所,这个识心你就跑不掉。

因为不是体空啊,

体空没有能所就没有识心,(就是识)。

有能所就会建立识心你懂吗?有根尘能所就会建立识心,

刚刚师父为什么用二十分钟分析为什么不可以用分析去了解一切色法到极微,

析色不入空,合空也绝对不是色,

为什么要教你见到一切色就是体?

没有能所,

色法既然空就没有所谓的能所,识心就灭;

识心灭,生死就了,

所有的执着、分别、颠倒、我执、法执统统停止,

歇即是菩提,菩提就显现,就大开圆解,明心见性,

内心拥有三昧证量,如如不动,不取于相,完全明白佛陀在讲什么。

六祖讲: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就是当体即空,没有能所,

尘埃就是识是染污的识心,没有能所哪有尘埃?

所以,禅宗的最高境界:六尘不恶,还同正觉,为什么?

在佛的角度、大悟的圣人的角度,六尘不恶,还同正觉,

吃饭是正觉,行住坐卧是正觉。为什么?

唯心无境啊,只有本性在作用,

完全没有根、尘、识一十八界,生灭法统统没有;

有也是无妨。

六根就根性,六尘就是法性,六识就是识性,

在有情来讲叫做佛性,佛性、法性本来没有二性。

刚刚我所指出来的一个例子,譬如我们看公园的树,

体悟到体空有什么好处?

能缘的空,所缘的树也是空,中间没有意识心,

修学佛法就是在这个地方,这个就是大小乘的关键。

小乘用析空,所以,他要修很长,有时候一辈子都不能理解佛;

大乘单刀直入就是性空、就是体空,没有意识心,歇即是菩提。

    74 循业发现,[业]的定义是什么?令心不自在叫做业

经文,[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分别计度,所以循业发现,

[业]的定义是什么?

令心不自在叫做业。

那菩萨呢?菩萨也得到,叫做自在业。

菩萨那个业就等同没有,方便说它是一种业。

众生得什么业?得不自在业,

说:我怎么会这么[业]?你答对了!

你了解《楞严经》的思想,真的啊,不自在就叫做业,

业之随身,如影随形,就是这样子,

循业发现,循这个业就是不得不发现你自己的世间,你随着业力来的,

简单讲:不得不发现你的业,循业[不得不],

你根据业力来的,你不得不发现自己的因缘果报,

怎么去投胎的、怎么转世的、投胎有钱没有钱、日子好不好过、头脑好不好,

这个业,哇!千差万别,种种的色彩。

一般人研究DNA,佛教讲是[业];

科学讲用DNA来论断遗传,这个人为什么今生是这个样子,什么心脏病,或者是地中海型贫血,这个人为什么没多久气喘?

这个就跟DNA有关系,染色体,染色体的重新配对组合,哪一对DNA出问题。

秃发现在用DNA也可以治疗,所以,脐带血留下来可以治疗自己的癌症,就是这样子。

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无知就是无有正智之知。

惑为因缘,没有佛的智慧,二乘人迷惑它是缘起。

诸位!因缘就不能离开能所,建立的六根、六尘、六识一十八界,缘起。及自然性,

自然性就是外道,外道是很难改变的,业成难改,执此也很难改变现量,把它惑为自然性,

就是全部都视为无因,全部都自然发生的,没什么好讨论的,就自然,

那后天你怎么用功也没有用,因为它是自然发生的。

   75 万法只能说一说,你穷其追究到最后是没有真实义的

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为什么叫做但有言说?都是识心是什么意思?

根尘相对,那个妄识就出来。

识心在这里都是指妄识、妄分别、妄颠倒,就出来了,分别计度,看你的能力。

所以,有时候书读的愈多就愈难度就是这个道理,叫做所知障,

因为他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就是万法只能说一说,你穷其追究到最后是没有真实义的。

万法但有言说,好!你看书打开历史,元、明、清,你现在看看整部历史下来,现在那些历史人物跑到哪里啊?

慈禧太后没有活那么久,但是现在演到现在的电视剧都在演慈禧太后、康熙、雍正、乾隆,老是演不完,人死了电视剧还在演。

一个慈禧太后版本那么多,小李子那么出名!

三国时代曹操、诸葛亮、周瑜,你看看,现在这些人在做什么?这是电影上,就是这样做,重复搬上银幕。

佛陀真是了不起,但有言说都无实义,道尽一切世间的真相;

统统是假相,只能说一说,没有真实义,

我们就是生活在完全没有真实义里面,妄动、妄加执着,就是这样过日子。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8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76 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虚妄言说,都无真实义理

经文,[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此循业发现句,不连接随心应量下,而列入此科者],

不连接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因按照以下诸大之文,分属之本意也。

又此句正是致下二惑之由],二惑,二乘人迷于因缘;外道迷于自然。[应入此科。

盖业有染净之分,九界众生,依、正二报之色,皆循(随也)业所感],就是随业所感,[而发现也。

业为能发现,色为所发现,如谷应声,如影随形,岂唯迷位,必循染业,而后能发,即是悟人,亦须循净业,而后能现]。

这个业给它一个具体的观念,做工有工业,做商有商业,

[业]就是要叫你对因果负责,

佛陀讲这个[业],重大的出发点,就是你要对你自己的行为负责,

身有身业、口有口业、意有意业,

诸位!将来有果报要小心,

那个恶毒的话、无中生有的话、是非搬弄,千万不能讲,

尤其伤害正法的话,一句都不能讲,这个就是业。

如果我们有这个心,身口意清净,往生净土,临命终没有任何障碍。

[交师云:此四字,双具两种不自在意:

一者世出世间,一切净妙之色,若不循彼种种净业,虽欲发现,不可得也;

二者三涂四恶],三涂就地狱、恶鬼、畜生,四恶就加一个阿修罗。[一切苦秽之色,若不戒彼种种染业,虽欲不发现,不可得也。

盖不戒即是循也。故此四字,非但]不但[只表不循业,则不得发现],[不得]就是无法,不但是表示不循业就没有办法发现,[兼表循业,则不得不发现],

你只要有业力卡住,你就逃不掉,

众生依循着什么过日子?就是依循着你的前世,生生世世所造的业,还有这一辈子所造的业。

诸位,业是转变的,它是动态的,意思是说你是可以忏悔的,做错了事情你可以忏悔,业就马上可以转。

[而二俱无自由分矣]。

[世间无知:指有情世间,无有正智之众生,不了藏性,不变、随缘二义,因循业发现,遂起因缘、自然二惑。

交师谓:良以业之起也,似有由借],[由借]就是原因,这个业力的升起,看起来好象有原因。

[故世间浅智众生],就是看不到究竟处的众生,[执此生起之近由,而遂惑为因缘性];

众生惑为因缘性就是有实性,好象真的有那么一回事,其实是绝对的体空,没有那么一回事。

[曾不达圆融不变之体,周遍法界,何所藉于因缘。

业之成也,似难改移,故世间无智众生,执此难改之现量,而遂惑为自然性;

曾不达无碍随缘之用,随心应量,何得泥于自然],[泥]就是拘泥于自然。[是皆为一循业之所惑耳]。

这个[业]讲的非常好,一切都是业,业不可改变,就是命,定业;定业在世间来讲就是命,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一切都是命。

[皆是识心,分别计度者:以因缘、自然二惑,皆由第六意识妄心,妄生分别,周遍计度,即遍计执性,遍计本空,

故曰:但有虚妄言说,都无真实义理。

言说指因缘、自然,二种戏论。和合与因缘相关,不和合与自然相关,摄在二惑中,故不别列。初地大竟]。

    77 大乘单刀直入就是性空、就是体空,没有意识心,歇即是菩提

体悟到体空有什么好处?

能缘的空,所缘的(譬如)树也是空,中间没有意识心,

修学佛法就是在这个地方,这个就是大小乘的关键。

小乘用析空,所以,他要修很长,有时候一辈子都不能理解佛;

大乘单刀直入就是性空、就是体空,没有意识心,歇即是菩提。

    78 我们就是生活在完全没有真实义里面,妄动、妄加执着

佛陀真是了不起,

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道尽一切世间的真相;

统统是假相,只能说一说,没有真实义,

我们就是生活在完全没有真实义里面,

妄动、妄加执着,

就是这样过日子。

   79 佛陀讲这个[业],重大的出发点,就是你要对你自己的行为负责

这个业给它一个具体的观念,

做工有工业,做商有商业,

[业]就是要叫你对因果负责,

佛陀讲这个[业],重大的出发点,

就是你要对你自己的行为负责,

身有身业、口有口业、意有意业,

诸位!将来有果报要小心,

那个恶毒的话、无中生有的话、是非搬弄,千万不能讲,

尤其伤害正法的话,一句都不能讲,这个就是业。

如果我们有这个心,身口意清净,往生净土,临命终没有任何障碍。

   80 诸位,业是转变的,它是动态的,意思是说你是可以忏悔的,做错了事情你可以忏悔,业就马上可以转

你只要有业力卡住,你就逃不掉,

众生依循着什么过日子?

就是依循着你的前世,生生世世所造的业,还有这一辈子所造的业。

诸位,业是转变的,它是动态的,

意思是说你是可以忏悔的,

做错了事情你可以忏悔,业就马上可以转。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8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81 现在的孩子只要一变坏,就完全失控

有天打开报纸吓一跳,有一个年轻人因为母亲不借车给他,就把母亲杀死,然后还有心情跟女朋友玩!结果被登头条大版,

你有没想到说是自己的母亲啊?那个杀得下去啊!

古人讲:杀父亲是畜生,逆罪;杀母亲是畜生不如,母亲是怀胎十个月把我们生下来的。

现在你看看这个网络发表,或者是报单杂志,现在的小孩子无法无天,还不足以形容。

现在的孩子只要一变坏,就完全失控;

好孩子、乖孩子还是有。

现在完全没有伦理的概念,我们以前教书,四书、五经,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父子要怎么样,君臣要怎么样,朋友要有义,这样教导你,

所以我们受的就是古老的传统的思想,就是要守住,待人要诚啊。

从小就是:你要有信。

大学教授就是:朋友之间你不能让人家有信用的话,你信用破产,你就是人格破产!

所以,跟同学约好的事情、讲好的事情,承诺你就一定要去做,做不到不可以说好,也不能点头,要很谨慎的选择要还是不要。我们从小就是受这样教育,

现在不一样,现在没事就泡网吧,就上网站,现在统统穿得很少,你说要没有那种环境也很难!当然也不必包得密不透风,你看整个环境全部改变。

我们以前国文、数学,很重视道德、伦理,很重视这个,体育、教育、德育,德、智、体、群都很重视,

现在孩子只要一变坏,哇!不得了!父母讲他没有用,父母亲有时候讲他一句,他还给你回了好几句,那是算对你很客气了!

所以,父母亲都告诉儿子,你要对我不满意也不要杀我,你看看有多严重?如果你不满意,麻烦你不要杀我,让我留一口气活下来,真的!

因此对这个道德的教育是非常重要,尤其是出家人,

尤其佛教是非常重视长幼有序的,师父就是师父,徒弟就是徒弟,按部就班的来,佛门是非常重视伦理的。

    82 如来藏中,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辰二 火大 (分四)]
[巳初 标性约求 二 就求详辨 三 结显体用 四 双拂二计 今初]

这个火大不是你生气那个火大,这个火大是指宇宙当中孕育着火种,随时随地会有火,有因缘,火就显现。

经文21,[阿难,火性无我,寄于诸缘。汝观:城中未食之家,欲炊爨时,手执阳燧,日前求火]。

阿难,火性没有自体性,[无我]就是没有自体性,寄于诸缘,缘起,火就跑出来,火就现。

汝观城中,你看看这个城中,未食之家,还没有吃饭的时候,欲炊爨时,这个[爨]就是烧煮东西。

手执阳燧,古时候取火之具,有的就是铜把它磨成圆圆的,会反射光线,只要你的方向向着太阳,火就出,就像今天的凸面镜,映日。

这个师父小时候也玩过,焦点,你只要对焦对对了,火就产生。日前求火,在太阳底下,古时候用铜凸镜,把太阳光对焦,对准了火就生。

[火大之性,无有自体;我即自体。寄托于钻木、执镜、击石等诸缘,而得显现。又日、艾、镜三者],

日就是太阳,艾就是艾草,艾植物名,多年生草本,嫰叶可以食用,老叶可制成艾草,可以当作针炙用。

日光就是太阳,底下放艾草,镜放在中间,镜三者。只要反射过来的光,集中在艾草,现在凸透镜就能够光线直接贯过去,以前就铜,反射过来铜集中。

日、艾、镜三者[为诸缘。温陵戒环法师所谓:‘火无体,寓物成形者’是也。汝观下,要阿难就事以验。

汝观看室罗筏城之中,未食之家,要炊爨时,手执阳燧,在于日前求火,以为炊爨熟食之用。阳燧是取火之镜,以此试验,火大是否和合而有]。

底下佛陀所讲的统统不是和合,非和合。[阳燧,崔豹古今注云:以铜为之,如镜之状,照人则影倒],影子颠倒,[向日则火生。

淮南子曰:‘燧、火方诸也]。方诸就是我们现在讲的水精珠,这个[方]就是石,石珠就是水精珠。

[王充论云:五月丙午日午时,烧炼五方石,圆如镜],五方石就是古人反射日光用的,[中央洼],就是凹进去,这是古时候用的,不是今天。[天晴向日,其光影注处即烧。引此一事,以为下文,破和合立难之本]。

[巳二 就求详辨]

经文22,[阿难,名和合者,如我与汝,一千二百五十比丘今为一众;众虽为一,诘其根本,各各有身,皆有所生,氏族名字。如舍利弗,婆罗门种;优楼频螺,迦叶波种;乃至阿难,瞿昙种姓]。

[此举和合之例反例火大,不同如是。凡言和合者,必先分而后合,如我与汝,一千二百五十比丘,今为一众,是为和合;

众虽为一,若诘其和合之根本,各人有各人之身,皆有各人所生之姓氏、种族、名字不同,后合为一众。

火大若是和合者,火大是一,若诘其根本,亦应各有体质、种类、名字不同,如可指出日来之火],从日光来的火,还是[艾生之火],还是[镜出之火,今合为一,可说和合,若不尔者,和合之义,自不能成]。

[如舍利弗,婆罗门种,此云净裔,谓是梵(净也)天苗裔];梵天就是净天。

[又云净志],就是[志生净天],这是[印度智识阶级。优楼频螺此云木瓜林,依此林修道故,依之立名。

迦叶波种,此云龟氏,先人在此修道,感灵龟负图而应,以是命族。

阿难瞿昙种姓,此云甘蔗种族,佛之始祖,日炙甘蔗而生],[炙]就是晒,[号瞿昙氏;又译日种,又译甘蔗,后四世改为释迦。此举众之所生,氏族名字也]。

经文23,[阿难,若此火性,因和合有,彼手执镜,于日求火,此火为从镜中而出?从艾出?为于日来]?

阿难,如果这个火性是因为和合而有,那么,他的手执那个反光的镜子,怎么样?于日求火,在日光,烈日阳光之下求火。

此火为从镜中而出呢?是从镜子跑出来吗?还是从艾草自己跑出来的火?还是来自于日光?剖析、冷静一下看这个火从哪里来?

[此文前二句先牒定,下标征。若此火性,是因和合有者,彼人手执火镜,于(在也)日前求火,此火为从镜中而出来?为从艾中而出来?为于日中而出来?先征后破]。

经文24,[阿难,若日来者,自能烧汝手中之艾,来处林木,皆应受焚]?

阿难,如果这个火从太阳那边来,不借其它的因缘,从太阳就可以烧起来,

那么,自能烧汝手中之艾,不得了,日光也来到林木啊,这林木都应当烧起来才对啊?为什么没有?

如果说这个火从太阳来,当然也会烧你手中的艾草的话,这日光也来到林木,按照道理来讲,这些森林统统应当烧起来。

[此破火从日来。若谓火从日来,自能烧汝手中,所持之艾,是日中有火,来处所有山林树木,为日所照之处,皆应受焚;今既不焚,则知此火,非从日来矣]。

底下继续分析,经文25,[若镜中出],如果这个火,不借其他的因缘,从镜子自己跑出来,反射镜、我们现在的凸透镜,从镜子自己跑出来,[自能于镜,出然于艾,镜何不镕?纡屈也汝手执,尚无热相,云何融泮]?

如果这个火是从镜子跑出来的,自然能出火燃烧这个艾草,[然]跟[燃]是一样的,[出]就是出火,出火燃烧艾草,我现在请问你,镜子会自己出火燃烧艾草,那镜子本身为什么不熔化?你还要弯曲你的手指拿这个镜子,拿镜子要弯曲手指拿,不能手指直直的,必须要弯曲拿镜子。

[纡]就是曲,弯曲你的手拿反光镜,连一点热相都没有,云何融泮?[泮]就是化,云何融化呢?

[此破火从镜出。若谓火从镜中而出,自能于镜中出来,然烧于艾,是镜中具火大,火能克金,镜何以不销熔?又镜中有火,定有热相,现纡屈汝手,执持此镜,尚无热相],连一点热相都没有,[镜云何而得融泮?融泮即化也。镜既不热,则知此火,非从镜出矣]。不是从镜子出。

经文26,[若生于艾,何藉日镜,光明相接,然后火生]?

如果火自己从艾草产生火,那又何必借着日光还有镜子?光明相接就是天空当中这光明相接到地面来,从天接到地,太阳的光透过铜镜,聚集反射而到这个艾草上面。

如果这个火从艾草跑出来,那又何必借重日光和镜子,从天空的光明接下来到地面,然后火才产生?可见火不生于艾草。

[此破火从艾生]。单单艾草是不能生火的,[若谓火大出生于艾,艾当自燃,又何所借日镜光明,与艾相接,然后火于艾生。不接不生],就是这个日光不接到地面来,也不可能产生火。[则知火大,非从艾生矣]。

经文27,[汝又谛观:镜因手执,日从天来,艾本地生,火从何方,游历于此]?

你好好的观察观察,镜子是因为你手,执在你的手中;日光是从天空、天上来的;艾是从本地而生的,火到底是从哪里而跑到这里来?好好的观照,日光不能生、镜不能生、艾草不能生;单日不能生、单镜不能生、单单艾草也不能生,你好好的观察看看,统统不能生,为什么凑在一起火就跑出来?

[此要阿难,再谛实观察,镜、日、艾三者,各有从来,而火何所从来,而游历于艾乎?既无从来,当非和合]。

经文28,[日、镜相远,非和非合;不应火光,无从自有]?

日就是太阳,镜子离的那么远怎么合啊?二种东西既不和,也没有合在一起;二种东西离那么远,没有合,也没有紧密在一起,二种[和、合]都没有,非和非合,不应火光,无从自有,这个就破无因论,不应当说火光没有原因就冒出火来。

[凡言和合,须同处相杂相交,现日之与镜,一在天,一在地,相隔遥远,非有和合之相。后二句反难云:不应当火光,无因自然而有;从即因也。以上至非和非合止,先破因缘,后二句及自然]。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8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巳三 结显体用]

经文29,[汝犹不知:如来藏中,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你仍然不了解,在如来藏性当中,性火真空,就是性具之火即是真体之火;本性具足之火它就是真体之火,意思就是火是真心的火、是本性的火,没有障碍的。

性空真火,性具的空就是真体所现的火,叫做真火。

性具的空,在本性是绝对的空,可是它能够现出火,这是真体所现出来的火,

而这个火就是本性,其实它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所有火的发挥其实都是你的本性,它是完全清净的,就看你的业!

恶业重了,你发明的就是恶火,譬如你到地狱去,你也看到火啊,到地狱去的时候就是火烧,我们每个月都诵《地藏经》,你看,烊铜灌口,你看到的统统是火,可是那个是惩罚你的火;

人间的火最多烧烧森林、房子;当然有时候会烧死很多人,火烧也是很不幸,

可是那个火不是象地狱众生,地狱众生是一直苦,而且从来没有停止。

你看同样的火,在地狱那是受苦惩罚的工具,在地狱哪有时间煮饭?连休息一时一刻都没有办法,就是在人间无间断的起恶心、无间断的造恶!

[此显全体圆融。犹者依旧也。不知由无真智,不达真理,如来藏,即是清净实相真理,火大是事,事不离理,由阿难狭劣无识,不能通达,清净实相。

故责云:吾先为汝发明,地大即藏性,应当觉悟,何以汝依旧不了知,火大即藏性之中,本有之物,乃天真本具非和合不和合也?

性火真空,性空真火:亦互影言之,合四句为两句,谓性具之火,即是真体之空;性具之空,即是真体之火,即火即真],

意思就是所有火都是本性,如来藏性的意思,即火即真,就这么简单!即火即真心,就是你的真心。

[全相全性,圆融无碍,体本清净,离诸染垢。即六祖大师所云: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周遍法界,即是体遍,用遍乃在下段]。

经文30,[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此与上科,体用攸分]。攸分就是体用分开来,[攸]是关系的意思,把关系分开来,[上明藏性不变之体,此明藏性随缘之用,用元从体起,亦必随缘而兴,乃随九法界众生,胜劣之心,应其所知,大小之量,随缘显现其用,即事可以验知]。

经文31,[阿难,当知世人,一处执镜,一处火生;遍法界执,满世间起。起遍世间,宁有方所]?

阿难,当知世间人,有哪个地方,在某处执凸透镜来求这个火,那个地方就会产生火,缘起,因缘生。

火并没有来去,借着缘,火就生;但是缘,没有因缘的实体性。

遍法界执,满世间都有火起,只要有因缘;因缘本空,是缘,相妄性真。起遍世界,宁有方所?就是没有一定,处处都有火的因缘,但是,火没有显现出来。

[此即事验知。一人一处,执镜求火,随一人之缘,一处火生;遍法界众生,执镜求火,随多人之缘,满世间都有火起。起遍世间,宁有一定方所?此约凡夫现境,尚见无限],凡夫的境界都现无限,[而圣分上,更不待言;随心应量,于此可知矣]。

[巳四 双拂二计]

经文32,[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这一段在我们地大就解释过了。

[循业发现,乃为因缘、自然,二种妄计根本。此火大不独迷位,业障众生,必循染业而后能发,如饿鬼之道,饥火交然,顶发烟生,口吐火焰];

这个是饿鬼的痛苦,对火上他的业报是很可怕的!饥火交煎,嘴巴吐出来是火;顶发烟生,头顶还冒烟。口吐火焰,嘴巴吐出来的像我们放焰火,那个苦:很饿,吃不到东西,这种苦没办法形容!

不要说想这个饿鬼,诸位,你去开刀房开过刀吗?没有!你住过加护病房吗?也许没有!

那有没有一天肚子很胀,或者是胃很痛,很不舒服,就这个时候,前面摆着丰盛的大餐,你很饿,但是吃不下。这样的感觉就很难受了,不要说讲到这个头顶还冒烟!

所以,造了这个业,你看,这个还不是地狱喔,这是饿鬼,你看那地狱多苦了!

所以,我们活着的时候,记得,真的要多做一点善事,死了以后要做就很难了!

这个善事不一定要用钱,讲几句佛法给人家听,你有这个能力的话,做善事;

打电话劝人家看看佛教的节目,就是善事啊!对不对?

人家在痛苦的时候,安慰人家几句,做善事。

这善不一定是钱,身体力行,只要是善,对一切众生有利的,能抚慰众生心灵的都是好事,尤其是劝他学佛,那就一大事因缘;

劝不来就不需要,因为没有善根,你怎么讲也没有用,没有善根、菩提根、智慧根,有的人真的一点根都没有,还跟你打八关斋戒,怎么可能?

底下[纵是修位,大心之士,亦须循净业而后能现,如火头金刚,乌刍瑟摩],此尊者以深净大悲,不避秽触,以大威光,犹如猛火,烧除众生烦恼妄见,分别垢净生灭之心,所以,也称为除秽金刚。

[化多淫心],淫欲心比较重的人,观不净、观无常、观散观,只要你放得下,智慧的火就现前,[成智慧火,此皆循业发现之明证也]。

[世间无知者:谓权乘学者世间],虽然修学佛道,可是学的不究竟,叫做权乘学者世间。[无有真智],没有真正的智慧,[昧乎藏性不变之体,竟惑为因缘;

外道非学者世间],不是学佛的人,[无有]佛的[正智,昧乎藏性随缘之用,竟惑为自然]。自然就是无因,

[此等皆是识心,妄想分别,周遍计度,于依他起性法中,不了当体,即是如来藏],当体就是空,[圆成实性,妄起遍计执性]。

遍计执性重点在哪里?就是在缘起法迷失了,误认为是实法;缘起法是空性,而他不知道,不知道缘起法是空性法,在这个缘起法迷失还执为实有,愈执就愈偏,一切世间人哪知道什么缘起性空?什么法不执啊!哪一法不执着!

[但有言说:但作凡解,凡有言说,如说因缘自然,和合不和合,非因缘非自然,非和合非不和合等,皆属戏论],无关于佛的正智叫做戏论。

在这里讲为什么讲戏论?在这里讲只要不究竟,统统列为戏论,只要不是佛乘、最上乘,统统列为戏论;包括二乘人、权教菩萨统统列为戏论,不能悟入佛的究竟、体空、如来藏性本空,统统列为戏论。

所以,《楞严经》是大乘了义之教,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法不依人,四依止。皆属戏论,[都无真实之义。二火大竟]。

    83 火性没有自体性,[无我]就是没有自体性,寄于诸缘,缘起,火就跑出来,火就现

这个火大不是你生气那个火大,这个火大是指宇宙当中孕育着火种,随时随地会有火,有因缘,火就显现。

经文,[阿难,火性无我,寄于诸缘。汝观:城中未食之家,欲炊爨时,手执阳燧,日前求火]。

阿难,火性没有自体性,[无我]就是没有自体性,寄于诸缘,缘起,火就跑出来,火就现。

汝观城中,你看看这个城中,未食之家,还没有吃饭的时候,

欲炊爨时,这个[爨]就是烧煮东西。手执阳燧,

古时候取火之具,有的就是铜把它磨成圆圆的,会反射光线,

只要你的方向向着太阳,火就出,就像今天的凸面镜,映日。

这个师父小时候也玩过,焦点,你只要对焦对对了,火就产生。

日前求火,在太阳底下,古时候用铜凸镜,把太阳光对焦,对准了火就生。

[火大之性,无有自体;我即自体。寄托于钻木、执镜、击石等诸缘,而得显现。

又日、艾、镜三者],日就是太阳,艾就是艾草,

艾植物名,多年生草本,嫰叶可以食用,老叶可制成艾草,可以当作针炙用。

日光就是太阳,底下放艾草,镜放在中间,镜三者。

只要反射过来的光,集中在艾草,现在凸透镜就能够光线直接贯过去,以前就铜,反射过来铜集中。日、艾、镜三者[为诸缘。

温陵戒环法师所谓:‘火无体,寓物成形者’是也。

汝观下,要阿难就事以验。汝观看室罗筏城之中,未食之家,要炊爨时,手执阳燧,在于日前求火,以为炊爨熟食之用。

阳燧是取火之镜,以此试验,火大是否和合而有]。

   84 所有火的发挥其实都是你的本性,它是完全清净的,就看你的业!

经文,[汝犹不知:如来藏中,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你仍然不了解,在如来藏性当中,性火真空,

就是性具之火即是真体之火;本性具足之火它就是真体之火,

意思就是火是真心的火、是本性的火,没有障碍的。

性空真火,性具的空就是真体所现的火,叫做真火。

性具的空,在本性是绝对的空,可是它能够现出火,这是真体所现出来的火,

而这个火就是本性,其实它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所有火的发挥其实都是你的本性,它是完全清净的,就看你的业!

恶业重了,你发明的就是恶火,譬如你到地狱去,你也看到火啊,到地狱去的时候就是火烧,

我们每个月都诵《地藏经》,你看,烊铜灌口,你看到的统统是火,可是那个是惩罚你的火;

人间的火最多烧烧森林、房子;当然有时候会烧死很多人,火烧也是很不幸,

可是那个火不是象地狱众生,地狱众生是一直苦,而且从来没有停止。

你看同样的火,在地狱那是受苦惩罚的工具,在地狱哪有时间煮饭?连休息一时一刻都没有办法,就是在人间无间断的起恶心、无间断的造恶!

    85 要下地狱其实是不容易的,你想要进去报名还要有条件的,条件就是一件善事都不做,整天干坏事,福报统统用完了

广化律师有一次闲来没事开示,说:诸位比丘,为什么会下地狱呢?

为会长说:一个人一辈子没有做过一件善事,统统做恶事,发恶心、做恶事!不下地狱也不容易!为什么?

他是连一点点福报都没有的人,会下地狱;

如果有一点福报撑着还不至于那么严重,至少一辈子里面还做几件善事,还撑着。

他说:下无间地狱的人是一点福报都没有,福报全部用尽,造尽人世一切的罪恶、罪孽,身口意完全造了无尽的恶业才会下地狱。

诸位比丘!要下地狱其实是不容易的,你想要进去报名还要有条件的,

条件就是一件善事都不做,整天干坏事,福报统统用完了。

就象是银行存的钱邻光了,还刷卡还刷爆,还欠银行好几亿,不是欠几块钱,几块钱容易还;

下地狱就是这样,福报完全享尽、用尽了,一点都不保留!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8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86 下辈子想过得快乐一点吗?那么,银行就得存钱——修功德、做福德、供养三宝、护持正法、不遗余力、做善事,待人处事。

在座诸位,用银行来比喻,下辈子想过得快乐一点吗?

那么,银行就得存钱——修功德、做福德、供养三宝、护持正法、不遗余力、做善事,待人处事。

今天碰到一个很恶劣以前得罪你的,你就起一念嗔恨心,就等于从银行领十万出来,花完了!

这个人碰到以后恶口又出来了:我宁愿死也不愿意碰到你!好!又领二万出来花了,

实在忍不住,可是他偏偏要讲,你也没办法,银行存款又少一笔了!

所以说这个,内心里面的世界控制一下,起贪、嗔、痴,这个就是领钱。

你自己要用什么控制一下,用智慧好,还是要用慈悲呢?佛教就是慈、悲、喜、舍。

   87 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业障众生,必循染业而后能发

经文,[汝犹不知:如来藏中,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此显全体圆融。犹者依旧也。不知由无真智,不达真理,如来藏,即是清净实相真理,火大是事,事不离理,由阿难狭劣无识,不能通达,清净实相。

故责云:吾先为汝发明,地大即藏性,应当觉悟,何以汝依旧不了知,火大即藏性之中,本有之物,乃天真本具非和合不和合也?

性火真空,性空真火:亦互影言之,合四句为两句,谓性具之火,即是真体之空;性具之空,即是真体之火,即火即真],

意思就是所有火都是本性,如来藏性的意思,即火即真,就这么简单!即火即真心,就是你的真心。

[全相全性,圆融无碍,体本清净,离诸染垢。即六祖大师所云: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周遍法界,即是体遍,用遍乃在下段]。

经文,[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此与上科,体用攸分]。攸分就是体用分开来,[攸]是关系的意思,把关系分开来,

[上明藏性不变之体,此明藏性随缘之用,用元从体起,亦必随缘而兴,乃随九法界众生,胜劣之心,应其所知,大小之量,随缘显现其用,即事可以验知]。

经文,[阿难,当知世人,一处执镜,一处火生;遍法界执,满世间起。起遍世间,宁有方所]?

阿难,当知世间人,有哪个地方,在某处执凸透镜来求这个火,那个地方就会产生火,缘起,因缘生。

火并没有来去,借着缘,火就生;但是缘,没有因缘的实体性。

遍法界执,满世间都有火起,只要有因缘;因缘本空,是缘,相妄性真。

起遍世界,宁有方所?就是没有一定,处处都有火的因缘,但是,火没有显现出来。

[此即事验知。一人一处,执镜求火,随一人之缘,一处火生;遍法界众生,执镜求火,随多人之缘,满世间都有火起。起遍世间,宁有一定方所?

此约凡夫现境,尚见无限],凡夫的境界都现无限,[而圣分上,更不待言;随心应量,于此可知矣]。

经文,[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这一段在我们地大就解释过了。

[循业发现,乃为因缘、自然,二种妄计根本。

此火大不独迷位,业障众生,必循染业而后能发,

如饿鬼之道,饥火交然,顶发烟生,口吐火焰];这个是饿鬼的痛苦,对火上他的业报是很可怕的!

饥火交煎,嘴巴吐出来是火;顶发烟生,头顶还冒烟。

口吐火焰,嘴巴吐出来的像我们放焰火,那个苦:很饿,吃不到东西,这种苦没办法形容!

不要说想这个饿鬼,诸位,你去开刀房开过刀吗?没有!你住过加护病房吗?也许没有!

那有没有一天肚子很胀,或者是胃很痛,很不舒服,就这个时候,前面摆着丰盛的大餐,你很饿,但是吃不下。

这样的感觉就很难受了,不要说讲到这个头顶还冒烟!

所以,造了这个业,你看,这个还不是地狱喔,这是饿鬼,你看那地狱多苦了!

所以,我们活着的时候,记得,真的要多做一点善事,死了以后要做就很难了!

这个善事不一定要用钱,讲几句佛法给人家听,你有这个能力的话,做善事;

打电话劝人家看看佛教的节目,就是善事啊!对不对?

人家在痛苦的时候,安慰人家几句,做善事。

这善不一定是钱,身体力行,只要是善,对一切众生有利的,能抚慰众生心灵的都是好事,尤其是劝他学佛,那就一大事因缘;

劝不来就不需要,因为没有善根,你怎么讲也没有用,没有善根、菩提根、智慧根,有的人真的一点根都没有,还跟你打八关斋戒,怎么可能?

底下[纵是修位,大心之士,亦须循净业而后能现,如火头金刚,乌刍瑟摩],

此尊者以深净大悲,不避秽触,以大威光,犹如猛火,烧除众生烦恼妄见,分别垢净生灭之心,所以,也称为除秽金刚。

[化多淫心],淫欲心比较重的人,观不净、观无常、观散观,只要你放得下,智慧的火就现前,[成智慧火,此皆循业发现之明证也]。

   88 活着的时候,记得,真的要多做一点善事,死了以后要做就很难了

我们活着的时候,记得,真的要多做一点善事,

死了以后要做就很难了!

这个善事不一定要用钱,讲几句佛法给人家听,你有这个能力的话,做善事;

打电话劝人家看看佛教的节目,就是善事啊!对不对?

人家在痛苦的时候,安慰人家几句,做善事。

这善不一定是钱,身体力行,只要是善,对一切众生有利的,能抚慰众生心灵的都是好事,

尤其是劝他学佛,那就一大事因缘;

劝不来就不需要,因为没有善根,你怎么讲也没有用,没有善根、菩提根、智慧根,

有的人真的一点根都没有,还跟你打八关斋戒,怎么可能?

89 如来藏中,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辰三 水大 (分四)]
[巳初 标性约求 二 就求详辨 三 结显体用 四 双拂二计 今初]
经文33,[阿难,水性不定,流息无恒,如室罗城,迦毗罗仙、斫迦罗仙、及钵头摩、诃萨多等,诸大幻师,求太阴精,用和幻药,是诸师等,于白月昼,手执方诸,承月中水]。

解释一下:阿难,水性是不定的,有时候动,流的时候就动,息的时候就停止,有时候动,有时候停,[无恒]就是没有一定。

如室罗城里面有一些外道,像迦毗罗仙这是数论外道、斫迦罗仙,中国话叫做轮,就是他认为他自己见到的道理比别人圆满,可以摧毁他宗。

接下来叫钵头摩,赤莲花,这是一种池,莲花池名,靠近莲花池。

诃萨多叫海水,近海而住叫诃萨多,叫做事水外道。

诸大幻师,求太阴精,太阴精就是月中水;从太阳是求火,我们现在从月亮是求水。

求这些月中水做什么呢?用和幻药,就是依此药能幻出种种的境界,眩人心目。

是诸师等,于白月昼,白月昼就是八月中秋,中夜就是月白如昼,手执方诸,就是水精珠,承月中水,再用盘子,把珠放在盘子中间,随月中水。

这个印度的外道还是很多,很多让我们佛门难以理解的,他们还是有一定有咒语和一些神通,但是,毕竟是心外求法,不能解决生死的问题。

[水大之性即藏性。体虽不变,用能随缘,所以不定。流息止也无恒常也]:[息]就是止,无[恒]就是常。

[流无常流,随缘而息,如河水填之则息;息无常息,随缘而流,如池水决之则流,正显不定也。

又此句,对下求太阴精解,求之则流,不求则息(不流也),流与不流,无有恒常,是为不定。

如室罗城下,举事以验。

迦毗罗,此云:黄赤色,以其发黄兼赤也]。

二、[斫迦罗,此云轮,以自执所见理圆,能摧他宗故]。

第三种外道,[钵头摩,此云赤莲华,池名],也就是住在赤莲花池旁边,[近此住故]。

第四种外道是[诃萨多,梵语之略,《灌顶疏》云:阿迦萨谟多罗,此云海水。近海而住,事水外道也。等者举此四人,以等其余]。

[诸大幻师:以其善用幻术,不仅能幻化人物,且能夺阴阳造化之工,故称大幻师。

求太阴精:即月中水,用以和合幻药,为丸作饵],意思就是为了和合药丸,而先引用月中水,饵的意思是引用,和在中间,[是诸幻师等,多皆如是。

于白月昼:即在中夜,月白如昼之时,八月中秋等夜。

手执方诸,承接月中水,即太阴精。方诸,即水精珠。许慎曰:方,石也,诸,珠也。

《王充论》云:‘一月子月壬子日,夜半子时,于北方壬癸水炼五方石为之,向月得津]。[津]就是水,[淮南子曰:方诸见月,则津而为水]。方诸就是石珠、水精珠,见月,则津就是产生水,而为水。[故诸幻师,以此求水]。

[巳二 就求详辨]

经文34,[此水为复从珠中出?空中自有?为从月来]?

这个水是从珠中出,还是虚空中自己来,或是从月亮跑出来?

[此标三处征起,下则逐破]。

经文35,[阿难,若从月来,尚能远方,令珠出水,所经林木,皆应吐流,流则何待方诸所出?不流明水,非从月降]。

阿难,如果这个水是从月亮来的,月亮自己不借重种种因缘,而自己会有水冒出来,尚能远方,令珠出水,因为离地很遥远,竟然可以让珠出水!

那么,所经的林木皆应吐流,就是出水,就是水自动流出,

流则何待方诸所出?为什么要等到水精珠摆出来,才能够见到月中水?

所以,不流明水,非从月降,如果林木没有水流跑出来,不流就是林木并没有看到水,流出水,表示月亮也没有出现这个水,就是水不是从月亮来的;

如果是从月亮来的,所有的林木都应淹没,所有的林木并没有看到水;不流就是没有看到林木流水。

明水,就是分明此水非从月降,不是从月亮当中掉下来的。

[此破水大从月来。若说水从月来,此月尚能于隔远之处,令珠出水,则于所经过,近处之林木,皆应吐流;即出水也。

此以远证近,当必流水,若必流,则随处皆可承月中水,又何待方诸]就是石珠,[所承而水出也?

若林木不吐流,则分明此水,非从月中而降也。此破从月来者,非也]。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8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文36,[若从珠出,则此珠中,常应平声流水,何待中宵,承白月昼]?

意思是说如果是从珠跑出来的水,那么,这个珠中就常常会流出水,为什么一定要等到中宵这个半夜,才承白月如昼,这个月亮很亮像白天。

[此破水大从珠出。若水从珠出,则不假借他缘,珠中常应流水,随时皆可承之。又何待中宵(即半夜),又何必月白如昼之时耶]?

经文37,[若从空生,空性无边,水当无际,从人洎及也天,皆同滔溺,云何复有,水、陆、空行]?

如果说从虚空而生水,那么空性是无边,水当然也是没有边际,从人以及天,皆同滔溺,[滔溺]就是水势很大的样子。云何复有,水、陆、空行?全部被水淹没了,哪里有水、陆、空行?统统在水中啊!

[此破水大从空生。若水从空而生者,虚空之性无边,则水亦应当无际;际即边也。如是下自人间,上及天宫,皆应同在滔滔大海之中,俱受沉溺之患,云何更有水居、陆地、空行之分?以上所征三处,悉已逐破,下令审观]。要好好的观察。

经文38,[汝更谛观:月从天陟,珠因手持,承珠水盘,本人敷设,水从何方,流注于此]?

你要好好的注意观照观照,观察观察。月从天陟,[陟]就是行走,在天上行走,月亮是在天上行走的,[陟]本来是升。

也就是:你看,遥远的天空,月亮在上面行走,珠因手持,这个珠乃因手而有所持,也就是珠因手拿着。

承珠水盘,承珠之水盘,就是那个水盘放这个珠,简单讲就是盘里盛水,珠安盘中,珠安在这个盘子中间,这个盘子准备要盛水了。

珠因手持,珠因为手拿着,摆放在哪里呢?摆放在承珠之水盘当中。

本人敷设,这本来就是外道的幻师所敷设的。你注意观察看看,水到底从何方,流注于此承珠的水盘?到底水从哪里来?

[此更令谛审观察也。月从天陟:即月在天上行走。珠因手持,承珠水盘,盘以承水,珠安盘中,故曰承珠水盘。本人敷设:本人即幻师。上已说明,水不从月来,不从珠出,不于空生,此水究竟从何方流注于此盘中,是不得不加审察也]。

经文39,[月、珠相远],月亮还有那个水精珠那么远,[非和非合;不应水精,无从自有]!

月跟珠相隔的那么的遥远,非和非合,不应当水精——水中之精,就是月中之水。无从自有,这月中水从哪里引下来的呢?应当有原因吧!

[此破和合不和合,二计俱非。

若说月之与珠,和合而生水大,一月在天,一珠在地],月亮在天,这个水精珠在地,[相隔遥远,自非和合;

和合必同处不离,方可说和说合。而月珠相远和合之计]、是绝对不可能的,[破矣。

恐转计非和合,即破曰:不应当说言,此月中水,无所从来,自然而有也]就是无因,就是外道所执着的。[此非和合之计又破矣。水精谓月中水,即水中之精也]。

[巳三 结显体用]

经文40,[汝尚不知:如来藏中,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你尚且不知如来藏性当中,性具之水,全体就是真空,本性具足的水,其实全体就是真空;性具的空,其实全体就是真正的水。这个水就是如来藏性,如来藏性就是水,平等不二,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由汝一向蒙昧,尚且不知如来藏中,性具之水,全体即是真空;性具之空全体即是真水。性真二字,字异义一,即如来藏体,清净本然者。自性由来清净,寂湛常恒,不动不变;不变体中,本具随缘妙用,故曰周遍法界。此属理具,事造当在下段]。

经文41,[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此二句,即如来藏随缘之用。随九界众生,胜劣之心,大小之量,皆能应之。并上清净本然,即所谓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之故,下则举事验知]。

经文42,[一处执珠,一处水出,遍法界执,满法界生,生满世间,宁有方所]?

你某处执珠,那一个地方就会出水,只要遍法界的众生执珠,满法界它就会产生水,水就会生满世间。宁有方所,没有一定怎么样,就看你所现的因缘。

[此即举现前之事,验知水大随心应量]。

[巳四 双拂二计]

经文,[循业发现。世间无知],就是水随这个业发现,[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诸位,只要你能所不断,或者是妄动,识心就不断。外道不懂因缘法,但是在相上里面,都是识心,分别计度,缘起法能所不断,仍然是识心不断。

所以师父花了二十分钟来告诉你体空的重要,体空它的重要就是泯灭,能所双泯,没有能缘,没有所缘,中间就没有识心,

这个就是师父用二十分钟再一次的强调:析色不成空,合空也不成色,要好好的体悟,

析是意识,能所不断、推论不断,这是意识心;

要进入佛的领域,当体就是空,绝对空。

你不要忘记,我们跟树木平等,有什么相同地方吗?因为它是空,我们也是空。

我们人跟墙壁平等,为什么平等?我们是空,墙壁还是空,就是站在如来藏性绝对空的角度讲。

你空我也是空,哪一个法不平等呢?

都是识心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只能说一说,其实都没有究竟实义,没有任何找到有意义的,这里面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所以,人的生命当中,如果不开发出我们的觉性,我们的生命可以说没有任何的意义,就是这样子,整天都在搞毫无意义的事!

以前小时候我姐夫当警察,去警察局他就拿那个电话,现在因为众生妄想还真多,还发明了电话;

后来又进步了,从拔的到按的,这个世间业一直在变化,缘也一直在变化,以前哪知道什么叫手机,

后来网络出来,手机更出来,以前手机又粗又重,拿起来很重,现在你看哇!又轻巧,薄薄的一片还储存资料,还直接通网络游戏,很厉害,有的玩的那个手机我不会!现在手机铃声千百种,

循业发现,现在世间的业在变,共业也在变、别业也在变,将来还是会变的。

[首句循即随也。亦指迷位,及修位众生,皆随染净业,发现水大之相。

如地狱众生,随恶业所感,则现镬汤油锅,血河灰河,洋铜灌吞诸事;

月光童子,修习水观,入定之时,则现水满室中,童子投砾,激水作声等事]。这后面会讲到,他作这个水观,在定中现水。

[世间无知众生,不知水大唯心,惑为因缘、自然二执,皆是识心,妄生分别计度;但有言说,虚妄名相,都无真实之义。三水大竟]。

    90 自性由来清净,寂湛常恒,不动不变;不变体中,本具随缘妙用

经文,[汝尚不知:如来藏中,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你尚且不知如来藏性当中,性具之水,全体就是真空,本性具足的水,其实全体就是真空;性具的空,其实全体就是真正的水。

这个水就是如来藏性,如来藏性就是水,平等不二,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由汝一向蒙昧,尚且不知如来藏中,性具之水,全体即是真空;性具之空全体即是真水。

性真二字,字异义一,即如来藏体,清净本然者。

自性由来清净,寂湛常恒,不动不变;不变体中,本具随缘妙用,故曰周遍法界。此属理具,事造当在下段]。

经文,[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此二句,即如来藏随缘之用。随九界众生,胜劣之心,大小之量,皆能应之。并上清净本然,即所谓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之故,下则举事验知]。

经文,[一处执珠,一处水出,遍法界执,满法界生,生满世间,宁有方所]?

你某处执珠,那一个地方就会出水,只要遍法界的众生执珠,满法界它就会产生水,水就会生满世间。宁有方所,没有一定怎么样,就看你所现的因缘。

[此即举现前之事,验知水大随心应量]。

[巳四 双拂二计]

经文,[循业发现。世间无知],就是水随这个业发现,[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诸位,只要你能所不断,或者是妄动,识心就不断。

外道不懂因缘法,但是在相上里面,都是识心,分别计度,缘起法能所不断,仍然是识心不断。

所以师父花了二十分钟来告诉你体空的重要,体空它的重要就是泯灭,能所双泯,没有能缘,没有所缘,中间就没有识心,

这个就是师父用二十分钟再一次的强调:析色不成空,合空也不成色,要好好的体悟,析是意识,能所不断、推论不断,这是意识心;

要进入佛的领域,当体就是空,绝对空。

你不要忘记,我们跟树木平等,有什么相同地方吗?因为它是空,我们也是空。

我们人跟墙壁平等,为什么平等?我们是空,墙壁还是空,就是站在如来藏性绝对空的角度讲。

你空我也是空,哪一个法不平等呢?

都是识心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只能说一说,其实都没有究竟实义,没有任何找到有意义的,这里面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所以,人的生命当中,如果不开发出我们的觉性,我们的生命可以说没有任何的意义,就是这样子,整天都在搞毫无意义的事!

以前小时候我姐夫当警察,去警察局他就拿那个电话,现在因为众生妄想还真多,还发明了电话;

后来又进步了,从拔的到按的,这个世间业一直在变化,缘也一直在变化,以前哪知道什么叫手机,

后来网络出来,手机更出来,以前手机又粗又重,拿起来很重,现在你看哇!又轻巧,薄薄的一片还储存资料,还直接通网络游戏,很厉害,有的玩的那个手机我不会!现在手机铃声千百种,

循业发现,现在世间的业在变,共业也在变、别业也在变,将来还是会变的。

[首句循即随也。亦指迷位,及修位众生,皆随染净业,发现水大之相。

如地狱众生,随恶业所感,则现镬汤油锅,血河灰河,洋铜灌吞诸事;

月光童子,修习水观,入定之时,则现水满室中,童子投砾,激水作声等事]。这后面会讲到,他作这个水观,在定中现水。

[世间无知众生,不知水大唯心,惑为因缘、自然二执,皆是识心,妄生分别计度;但有言说,虚妄名相,都无真实之义。三水大竟]。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8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91 诸位,只要你能所不断,或者是妄动,识心就不断

诸位,只要你能所不断,或者是妄动,识心就不断。

外道不懂因缘法,但是在相上里面,都是识心,分别计度,缘起法能所不断,仍然是识心不断。

所以师父花了二十分钟来告诉你体空的重要,体空它的重要就是泯灭,

能所双泯,没有能缘,没有所缘,中间就没有识心,

这个就是师父用二十分钟再一次的强调:析色不成空,合空也不成色,

要好好的体悟,析是意识,能所不断、推论不断,这是意识心;

要进入佛的领域,当体就是空,绝对空。

你不要忘记,我们跟树木平等,有什么相同地方吗?

因为它是空,我们也是空。

我们人跟墙壁平等,为什么平等?我们是空,墙壁还是空,就

是站在如来藏性绝对空的角度讲。你空我也是空,哪一个法不平等呢?

都是识心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只能说一说,其实都没有究竟实义,没有任何找到有意义的,这里面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所以,人的生命当中,如果不开发出我们的觉性,我们的生命可以说没有任何的意义,

就是这样子,整天都在搞毫无意义的事!

    92 循业发现,现在世间的业在变,共业也在变、别业也在变,将来还是会变的

人的生命当中,如果不开发出我们的觉性,我们的生命可以说没有任何的意义,就是这样子,整天都在搞毫无意义的事!

以前小时候我姐夫当警察,去警察局他就拿那个电话,现在因为众生妄想还真多,还发明了电话;

后来又进步了,从拔的到按的,这个世间业一直在变化,缘也一直在变化,以前哪知道什么叫手机,

后来网络出来,手机更出来,以前手机又粗又重,拿起来很重,

现在你看哇!又轻巧,薄薄的一片还储存资料,还直接通网络游戏,很厉害,有的玩的那个手机我不会!现在手机铃声千百种,

循业发现,现在世间的业在变,共业也在变、别业也在变,将来还是会变的。

    93 如果没有听到佛法会怎么样?这辈子就在假相里面、虚妄名相里面就一直玩

我们这辈子从出生,如果没有他没有听到佛法会怎么样?

这辈子就玩完,就在假相里面、虚妄名相里面就一直玩。

众生的这个业,我们讲到这个业,众生惑业所感的这个世间愈来愈可怕,愈来愈不好修行!

真的是这样子,所以大家能够来打这个八关斋戒实在是很了不起!

今天能够有这么多的众生还来听《楞严经》,我觉得很不可思议!

按照道理来讲,讲浅的人会比较多;讲这么深的《楞严经》,还这么多人,我觉得有一点不可思议!

我跟麦老师,赵慧讲:只要前两排坐满,开课有人,我就会开课;

如果剩下十几个,来,我就:有没有问题?没有,下课。

只剩下十几个不用讲了,白忙一场,不用讲得那么辛苦,

你看讲这个《楞严经》这么深,怎么愈讲人愈多,这个实在是不可思议!

有一个信徒讲:师父,我都听得懂!我说我不相信,

他说:不是,你实在是讲的很好,我都听得懂,

我说:这个我相信!这个就差很多,你第一句都没有讲清楚。

简单讲就是说,文殊讲堂的法师、信徒,他们的善根深厚,因缘具足,要不然这么艰涩的经典,依照我以前的经验是没人要听的!为什么?

厨房拿东西就能吃,还管它什么非根生、非味生、非舌识只生,东西拿来吃就对了,为什么要搞这么久?

电视打开就看,耳朵就听,哪里知道什么识生其中?

所以,众生在生活当中,他不知道佛法,他对最贴切的生活当中,其实每一种事情它都是佛法,

但是,他没有因缘接触正法,所以,他不知道这个叫做佛法。

因此,看了也不知道这是佛法、听也不知道这是佛法,食、衣、住、行都不知道这个统统叫做佛法;

研究以后、听经闻法以后,发现哇!原来唯是一心,全部都是佛法!

所以,佛陀在《金刚经》告诉我们:一切法皆是佛法,就是这样,一切法都是佛法。

   94 一切法皆是佛法,就是这样,一切法都是佛法

众生在生活当中,他不知道佛法,

他对最贴切的生活当中,其实每一种事情它都是佛法,

但是,他没有因缘接触正法,所以,他不知道这个叫做佛法。

因此,看了也不知道这是佛法、听也不知道这是佛法,

食、衣、住、行都不知道这个统统叫做佛法;

研究以后、听经闻法以后,发现哇!原来唯是一心,全部都是佛法!

所以,佛陀在《金刚经》告诉我们:一切法皆是佛法,就是这样,一切法都是佛法。

    95 如来藏中,性风真空,性空真风,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我们还在有相当深度的这个七大里面,这个因为超越一切意识形态、一切的相,

所以,这个没有见性,听起来相当困难;但是,注意听、专注,也会种下善根,也会非常受益。

我们讲:七大即如来藏性,周遍法界,前面我们讲了地大、水大、火大,今天进入第四个,叫做风大。

[辰四 风大 (分四)]
[巳初 标性约拂 二 就拂详辨 三 结显体用 四 双拂二计 今初]

经文44,[阿难,风性无体,动、静不常:汝常整衣,入于大众,僧伽黎角,动及傍人,则有微风,拂彼人面]。

先解释一下:阿难,风性无体,没有自体可得,所以,有时候动、有时候静,也就是一下生,一下灭,所以叫动静不常。

汝常整衣,你平常整理这个衣,出家人的衣就是袈裟。

入于大众,就是大众之中,来到了大众之中。

僧伽黎角,我们称为大衣,僧伽黎就是大衣,大衣就是袈裟,僧伽黎角就是衣角。

动及傍人,稍一动,风一吹它就触动旁边的人。

则有微风,拂彼人面,则感觉有微风,清凉的风拂彼人面,[拂]就是吹向对面的人,就是比丘在披衣,前面有站人,离比丘前面不远,有站人。

所以,披袈裟的时候,袈裟角有动,动的时候风吹向对面的人。

[风大之性,本无自体可得。时动时静,忽起忽灭,动非常动],风不是常动,动一下又停,停一下又动。

[有时而静;静非常静],这个静也不是永远静,大家活在这个现实的世间里面,很清楚的。[有时而动。故曰:不常。

汝常(寻常也)整(理也)衣],你寻常整理这个衣的时候,[入于大众之中]。

[僧伽黎:即大衣,又名杂碎衣],[二十五条,各四长一短]。[凡分卫(乞食也)入众,常披此衣。衣角动及傍人,则有微风],那时候可以感受到微风。[拂彼人面]。就是吹向对面的人。[且举此一事,验证风性无体,动、静不常也]。

[巳二 就拂详辨]

经文45,[此风为复出袈裟角?发于虚空?生彼人面]?

这个风到底出自哪里?是出自你袈裟的角吗?从袈裟里面吹出来的吗?藏在袈裟角吗?或者是发生在虚空?是发于虚空?这个风是来自于袈裟角,或者是发生在虚空?生彼人面,而吹向对面的人的面。

[此征问风所从来,下则逐破]。底下逐一而破。

经文46,[阿难,此风若复出袈裟角,汝乃披风,其衣飞摇,应离汝体。我今说法,会中垂衣,汝看我衣,风何所在?不应衣中,有藏风地]?

阿难,这个风,如果是自动自发的由袈裟角出现,假设这样成立,假设风来自于你的袈裟里面。

那么,你乃披风,因为风在你的袈裟角自己一直产生,你就变成披了一层风。

这个风一吹起来,其衣就会飞摇,你的这个大衣就会飞起来,应离汝体,就会离开你的身体。

意思是风来自你的衣角一直产生,你的袈裟一定披得不稳,一定会飞离开你的身体,这个[体]不是本体,是指身体。

我今说法,我现在正在说法,会中垂衣,汝看我衣,风何所在?这个垂衣就暗示没有风,静静的,没有风起。垂衣表示风静,没有动。

你现在看看我正在说法的时候,衣是下垂的,表示没有风,我现在的袈裟是下垂的,表示无风,并没有风吹起,那么,你说说看,风到底在哪里?

不应衣中,有藏风地,你不应当说你的袈裟里面有特别藏风的地方。

[此破风大出袈裟角。袈裟此云坏色],是人家不要的,不是鲜艳的色叫做坏色。[义翻离尘服]。

披了这个就要觉悟,我们是出家人,不着于五欲六尘的出家人,叫做离尘服。披了这个袈裟就要让你离尘、离垢,这个是指烦恼的意思。

[若谓此风,出于袈裟角,是衣中有风,汝乃披风。

风性属动,其衣飞摇],当然[自应离汝身体];当然会离开你的身体,

[现衣不离体,是衣中无风,刚此风不出袈裟角,明矣。

我今说法,会中垂衣],你看看,衣垂下来表示没有风,这个形容词代表无风。[汝看我衣,风何所在?

我今之上,应补救词,文方接续。恐闻衣中无风],恐怕听到这个衣中没有风,[乃转救云:

衣中有风,但是动衣风出],只要是动衣就有风出,风就出来,现在[垂衣风藏,何得以飞摇离体为难]?怎么可以说袈裟会飞离我们的身体来为难我呢?不可以这样子,意思就是有藏风的地方,

佛用最快的速度补充一句,[佛则以说法垂衣,风何所在],让你没有时间思惟,或者是分别,让你没有时间去狡辩。[不应说言,衣中另有藏风地破之]。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8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文47,[若生虚空,汝衣不动,何因无拂?空性常住,风应常生,若无风时,虚空当灭;灭风可见,灭空何状]?

意思就是如果说这个风是生之于虚空,那么你的衣不动的时候,这个衣是指大衣、袈裟。

你的袈裟在不动的时候,何因无拂?为什么没有风在吹,拂彼人面呢?拂就是吹向对方呢?

若说风生于虚空,那你的衣在不动的时候,就是静态的时候,为什么没有风,也没有办法吹向彼人面呢?

空性常住,虚空之性它是常住的,既然风自于虚空,虚空又常住,就应当常常产生风,[应]就是也必须,而风也必须常常生起。

因为这一段是假设说风来自于虚空。如果无风的时候,风灭,虚空应当跟着灭,为什么?

因为它们二个同时存在,虚空在,风就在,因为风由虚空而生,所以,没有风的时候,虚空就会灭。

为什么?因为风来自于虚空,这是前面那段假设风是由虚空而生的。

灭风可见,灭空何状,把风灭掉我们可以感受得到,这个[可见]是可以感受得到,灭风,没有风我们的皮肤就很清楚的可以感受得到;灭风是绝对可以感受得到。

那么,把虚空灭掉,你认为那是什么情形?会发生什么状况?因为前面假设说风来自于虚空。

[此破风大从空生。若风生于虚空,应不借拂衣之缘],拂衣就是吹拂动衣,动衣,衣服会动,拂衣就是衣服飘起来。风生在虚空,就不需要借拂衣之缘。

[当汝衣不动之时,何因无风]?当你衣不动,静态的时候,为什么没有风[拂彼人面],因为虚空一直存在,[空性常住下,以风空性异为破]。

这一段是风跟空,因为风是生灭的,空是不生灭的。

所以,[空性常住,风性生灭,若以风从空,风应常生,若以空从风,至无风之时,风灭空亦当灭]。这是一定的道理。[下二句明空无可灭,然灭风可见,灭空究作何状耶]?

经文48,[若有生灭,不名虚空;名为虚空,云何风出]?

我们知道风是有生灭的,如果有生灭是风,但是如果有生灭就不名为虚空,名为虚空,一定有它的义理,只要叫做虚空,云何风中,为什么会有风跑出来呢?空是无物为体,云何有风出入呢?表示有出入、来去、生灭就不是虚空。

所以,这段说若有生灭就不可以叫它叫做虚空,虚空本无生灭;名字叫做虚空,为什么又有风来出跟入呢?有出就一定有入,所以,这个风出入就是生灭,这个就不符合虚空的含义了。

[此以名义不符为破。若有生灭,不应名为虚空,空无生灭故,上二句破名不相当;名曰虚空,云何有风而出,空以无物为体故,此二句破义不相合],名相的定义不同,不符合名相的定义。[若有风出,则名义双失耳]。

经文49,[若风自生被拂之面,从彼面生,当应拂汝?自汝整衣,云何倒拂]?

这个文字这样看很难,实在是看不懂,真的!不是说笑大家程度不够,而是说这个《楞严经》实在是太简单,简单到初学佛法的人看了莫名其妙,很难理解;但是,解释一下就很简单了。

若风自生被拂之面,如果风来自于而生自于哪里?被拂之面就是对方的脸,这个文字很容易搞混了,用现代的中文就很容易了解。

如果风是来自于对方的脸,就这么样子;可是,他就是要用这个,很难理解的,若风自生被拂之面,其实就是对方的脸。

如果这个风来自于对方的脸,吹向我们这个比丘。

假设说,从彼面生,因为他是被拂,风吹向他,比丘在这里整理衣服,风吹向对方的脸。

那么,从彼面生,从对方的脸生,当应拂汝?应当是吹向我们比丘这一边,[汝]就是比丘这一边,[拂]就是吹向于,风拂过来,是吹向我们比丘这一边。

自汝整衣,当比丘你在整理这一件大衣的时候,为什么风吹出来的时候,看到袈裟的角在动,云何倒拂,为什么倒拂?

因为风是来自于对面的脸,当然要吹向我们这一边。

现在我们整衣的时候,袈裟角产生了风,有感受到风,结果吹向对面,就对面立场来讲,风应该吹出来,现在吹回去叫做倒拂。倒过来吹向他叫做倒拂。为何风会倒过来吹向他?

这一段是假设说风来自于对面的脸,应当吹向我们比丘,可是现在为什么反过来,当袈裟在动的时候,却吹向对方的脸?风应该吹出来,现在又吹回去,倒拂就是这个意思。

[此破风大从彼面生。既从彼面而生,自当拂汝。自汝整衣,云何彼面所生之风,仍倒拂于彼耶]?

经文50,[汝审谛观:整衣在汝;面属彼人;虚空寂然,不参流动;风自谁方,鼓动来此]?

阿难,你要审谛,好好的观察,整理大衣的是你,风从对面出来的,面是属于彼人、对方。

虚空寂然,虚空从来没有生灭,叫做寂然。不曾流动,不参,[参]就是曾经,不曾经有流动,因为虚空没有来去。

好好观察一下,风自谁方,鼓动来此?佛就叫我们观照一下,风到底是来自于哪里?从何而生,鼓动来到这个地方?

[此令审观,整衣在汝,衣中无藏风地;面属彼人,彼面亦不生风;虚空寂然,不参(曾也)流动,自不生风。汝应审谛观察,风自谁方,鼓动来此?鼓即动也。以上三处,皆无风大生处]。

经文51,[风、空性隔,非和非合;不应风性,无从自有]?

风,它是动态的;空,它是静态的,一动一静,这体性完全不同。性隔就是体性是隔异的,这根本就没有和合,非和非合。意思就是它就不是缘起法。不应风性,无从自有?不应当说这个风性无从(无因),没有因缘自己跑出来,也就是方便说:它还是必须借重因缘;但是,因缘是妄。

[上二句,风空体性隔异,一动一静,所以非和非合,此破因缘之执。下二句,不应当说此风性,无因自有,此破自然之执;从即因也]。[从]就是因。

[巳三 结显体用]

经文52,[汝宛不知:如来藏中,性风真空,性空真风,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这个性风真空,性空真风含有重要的意义是什么?重要的意义是佛菩萨是大自在的业用,不受地水火风空的拘束;

可是,活在娑婆世界,业感的世间,我们没有办法,你就是两面的东西,火很好,可以煮饭,可以温暖;

可是会发生火灾啊!一次火灾死多少人啊?火可以变成炸药,战争就是火。

你常常发火的人下辈子会感应到战争的一个国家里面,要面对战争,因为你常常发火。

由内感的火会感应外面的火;内感的水会感应外面的水,

你没有办法离开内四大、外四大,是由业感缘起来决定一切的。

因此,我们一定要很珍惜我们现在修学佛道的因,一定要把度量放的像虚空一样、像佛一样、像大菩萨一样,无所不舍,就是把这个四大放到像宇宙一样的大,那么你所享受的就是宇宙的财富。

[此显全体圆融,全相全性。阿难虽曰多闻,宛然不知如来藏中,性具风大,本自真空;性具之空,亦本真风,其体清净本然,不假功用,周遍法界]。

经文53,[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阿难如汝一人,微动服衣,有微风出;遍法界拂,满国土生,周遍世间,宁有方所]?

诸位!这一句八个字,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就是小人就是小量,这一句重点就是你本来有宇宙的财富,因为心胸陕隘,变成把整个宇宙束缚在一个小小的人身里面,

所以,你所能享用的只能现前少许的地水火风空,就是这些,度量不够大,业卡住了。

你想要享受人生吗?尽管把度量放大,不跟众生一般计较,不跟众生一般比较,受到委屈度量一样这样大,如如不动,不取于相,如是的坚持自己,要有柔软心。

能够享受无尽虚空法界的财产,从哪二个角度下手?

一、要从柔软心下手,柔软心就是佛心,就是不忍心去伤害任何一个众生,不讲一句伤害众生的语言,也不做伤害众生的动作,任何一种伤害众生他绝对不会去做,就是柔软心。

第二、坚持忍辱,坚持忍辱就是心如大地,大地就可以大作用。换句话说:真正忍辱的人,他下辈子将拥有如大地的大用,能承载一切。

这个随众生心,应所知量,说:阿难,如汝一人,微动服衣,有微风出,便知道有微风出,遍法界拂,满国土生,周遍世间,宁有方所。

[此显大用无限。如汝下,即事验遍]。

[已四 双拂二计]

经文54,[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解释一遍:一切众生,佛菩萨示现那是例外,佛菩萨循自作业,一切众生循恶业。循种种的业发现,

世间无知,不知道这个业性本空,这里要注意,不知道业性本空,本来就是如来藏,没有能所、没有缘起,也不是无因生,众生不了解这个。

因为循业发现,不知道业性本空,本如来藏,没有能所,是绝对的本体,悟入像佛一样的境界,得大自在的妙用,众生没办法,所以,完全被四大地水火风空卡住了。

循业发现,世间人不知道这个是如来藏性所影现出来的地水火内空,惑为因缘。

诸位,为因缘迷惑,因缘有基本的元素,基本的那个最小的元素,就是微尘相,你如果要承认缘起法、因缘法,就必须承认有微尘的这个实性,也就是所谓邻虚尘;佛陀说,这个邻虚尘仍然无自性,本来还是空。

所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自然]就是无因,因为外道连因缘都不了解,哪里了解如来藏性?

这些因缘法有根、尘产生了识,或者是外道的无因,完全出自于哪里?皆是识心,分别计度,

意思就是一切众生不能离开妄想、颠倒的意识心;一切众生不能离开执着的意识心;一切众生不能离开无因的意识心;一切众生都没有办法离开颠倒、妄想分别的意识心,都没有办法!

这个识心如果好用,这世间来讲的话叫做可贵的经验,最好的发挥到极处,文化的种种经验、语言的经验,把这些科学、物理种种的经验,这些统统叫做识心计度。只要你有所分析就叫做识心。

[世间浅智众生,见此循业发现之近由,遂惑为因缘;世间无智众生,昧此循业发现之根源,遂惑为自然;此等皆是识心分别计度,情有理无,故曰但有言说,都无实义。四风大竟]。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8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96 你们也有衣,你们那件衣叫无常衣,[三长两短]

[僧伽黎:即大衣,又名杂碎衣],

佛陀为什么在这个地方叫做杂碎衣?

诸位,你一定要清楚,佛在世的时候,衣的那个布料是很难得到的,

不是象我们现在的纺织,一夕之间,那个工厂,是一匹一匹布出来,可以做很多很多的袈裟,佛在世是很难的!

而且那个时候工业不发达,那个时候的布又粗又重,沾到水的时候,哇,那个很重!

因此,那个时候布不完整,就这里收集一块,那里收集一块,有时候这个颜色不完整,收集后就缝起来,所以叫福田。

比丘的袈裟一撑开来,那都是一个田字,一格一格的,叫做福田衣,又名杂碎衣。

[二十五条,各四长一短]。

我们在大乘佛教,打开那个红色祖师衣就更明显了,一条一条。

我们这个打开也有,也是一格一格,有福田的。

为什么袈裟有一格一格的呢?表示说众生想要修福报,就要先种这个田,种这个因,就像种子种在田里面,

众生想要修福报,有时候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这个袈裟就表示福田,袈裟又叫福田衣。

在座诸位你们也有一件衣,这里是二十五条,各四长一短;

你们也有衣,你们那件衣叫无常衣,这个无常就是万一有[三长两短],

披这个衣就随时随地准备要面对死亡,

你听过,万一有什么[三长两短],这个就是无常衣。

这个[四长一短]是属于佛教衣的专有名词。[凡分卫(乞食也)入众,常披此衣。]

   97 披了这个袈裟就要让你离尘、离垢

[袈裟此云坏色],是人家不要的,

不是鲜艳的色叫做坏色。

[义翻离尘服]。

披了这个就要觉悟,

我们是出家人,不着于五欲六尘的出家人,叫做离尘服。

披了这个袈裟就要让你离尘、离垢,这个是指烦恼的意思。

    98 如来藏性当中,这个风跟一般的风不一样,叫做性风真空

经文,[汝宛不知:如来藏中,性风真空,性空真风,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你完全不知道全相全性,性相是不二的,

你完全不知道如来藏性当中,这个风跟一般的风不一样,叫做性风真空,性空真风,

性风就是性具之风大;真空就是本自真空,因为体性本空。

诸位,我们前面已经讲得很清楚了,你要承认缘起法就必须承认有微尘性,没有微尘性就绝对没有缘起法。

所以佛告诉我们微尘性仍然是空。

修学佛道,用析空观是不能成佛的。

不可以立一个空、假、再立一个中道,

如来藏性没有这个名词,空、假、中统统不存在,性相本一如,哪来的空、假、中?

说[两边不着叫做中],这个绝对没有的。

你不要讲不净,因为净都安不住了,哪来的不净呢?

我们一定要了解佛的用心,在不同的时空讲不同的法以,他只是为了善巧方便。

我们讲不净观,诸位,不净观对吗?

对刚刚初学佛法的来讲,慢慢的看破这个色身,不净观不能讲不对。

真空法性如虚空,虚空有什么东西可以不净?

讲净是不对,不净是方便说,净也是方便说,

对二乘人讲我们本性是常乐我净。

等到成佛了没有这个东西;

对众生讲无常,对二乘人讲常,

到成佛,无常跟常统统要放下,

常是观念,无常还是观念,

性相一如的东西,没有这个东西可以讨论,

绝对的真空,哪来的无常?哪来的常?

绝对的真空性,哪里什么不净?哪里什么净?

净都安不上,这个净就是不净的东西,

清净自性没有东西可以安的,它是绝对空性的东西。

我们一定要了解,佛在某一个时间、某一个空间所讲出来的法,是针对某一种特定的根器;

到了绝对究竟解脱的佛,就没有这个东西,完全没有!

所以,在这里讲性风真空,性具之风大本自真空;

性空真风,性具之空也本来就是真正的风。

意思就是当我们开采这个如来藏性,像成佛这样大自在的圣人的时候,地水火风就不会有障碍,

他可以循清净的自在业,因为如来藏性它就是绝对解脱,

所有在如来藏性影现出来的地水火风,完全是本性的东西。

佛、大菩萨得自在业,可以利用地水火风这个缘起的幻相救度众生、说不可思议的法,让众生解脱。

    99 四大在凡夫来讲都是相克的,佛有大自在业,这地水火风所有,完全没有障碍

佛、大菩萨得自在业,可以利用地水火风这个缘起的幻相救度众生、说不可思议的法,让众生解脱。

所以,四大在凡夫来讲都是相克的,地大不调、水大不调、火大不调、风大不调他统统要生病;

而佛陀也要示现这个病,跟凡夫一样,让你知道说修学佛道必须从众生好好的做起;

可是,佛有大自在业,这地水火风所有,完全没有障碍。

生活在这个娑婆世界,这个共业所感的世界里面,我们都是两面体的。

风也给我们凉,就像水,我们可以喝,可以煮饭、菜,养活我们这个色身。

可是,水跟风造成飓风,大大的伤害我们,时速二、三百公里,接近二十级,树都连根拔起。

风可以让我们活动产生整个动作,地球没有风不行啊。

风分两种,一种是对人类有利的,可是一种飓风起来就不得了!

就像水一样,水让我们好好的作用。建造水库,

可是水只要一到台风的季节,水就淹水,就灾难,尤其是台湾。每年都一定要有台风,一定夹带强风豪雨。

这众生共业所感的世间,佛没有办法改变。

佛有大神通,可是没有办法改变共业所感的这个世间,很难!

除非每一个,都遵照佛陀的教化去做,改变自己,

大家如果像佛,这个世界完全就会变成净土,正报改,依报就会改。

所以,在圣人来讲,如来藏性当中,性具的地水火风空,是无限的自在跟神通;

可是在凡夫位来讲,这些地水火风空有利各有弊,它就是相克的东西。

    100 这众生共业所感的世间,佛没有办法改变

这众生共业所感的世间,佛没有办法改变。

佛有大神通,可是没有办法改变共业所感的这个世间,很难!

除非每一个,都遵照佛陀的教化去做,改变自己,

大家如果像佛,这个世界完全就会变成净土,

正报改,依报就会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5 19: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