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4711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20-1-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20-10-17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31 听经闻法要用心灵来感受佛陀的那颗真心,绝对不能死在意识形态、观念里面
[阿难默然,承受圣旨者:默然即凝神静虑,一心入于语义之中],
语义就是语音里面所涵盖的义理,所以叫依义不依语。
听经闻法要用心灵来感受佛陀的那颗真心,绝对不能死在意识形态、观念里面。
32 依义不依语,依法不依人的一种最重要的学佛的客观态度,这是佛在经典里面开示的
有一个居士,来到香港流通处说要找工作,流通处正需要人,就准备来上班,
因为皈依另外一个老法师,那我们负责人就告诉他说:
你既然要来香港流通处来上班,就先好好看看师父讲的VCD、DVD,他内容讲些什么,人家来请购,你才能为人家解说啊!
这个人第一句话就说:我刚刚皈依某某老法师,我们这样交代,皈依他以后是不准看任何法师的!
诸位!学佛不是在抢信徒、不是在做生意,你是在追求真、善、美,你是在追求真理啊!
真理之下是没有权威性的东西,真理之下是人人平等的;
可是,他被这个观念卡住以后,又怕违背上人,因此自己断绝自己一切的因缘;
那你要保证自己的上人讲的是对,那没有话讲;
万一你的上人没见性,讲错了,不符合佛意,根本你没有机会比较,你也没有机会冷静啊!
诸位!你们不要客气,哪一个道场你都可以去,哪一个法师你都可以去亲近,哪一个人讲经说法你都可以去参加,
但问题是你有没有正知正见,能判断对方讲的是对的?
诸位!如果他讲的是究竟意,你也可以一样倾心依附他,这个才是一个真正学佛人的态度!为什么?
依义不依语,依法不依人, 这个佛早就在二千五百年就跟你讲的很清楚了,
依法不依人,依佛陀所讲的正法,那是不管你这个人是不是权威、是不是我的师父。
佛陀在戒律里面是这样讲的:如果有一个比丘身披袈裟,所讲的法坏佛知见,亦非比丘,这个也不是出家人,坏佛的正知、正见。
意思是这个人虽然身披袈裟,没有正见,这个人不是比丘,这是外道,披袈裟,坏佛的正见,也不够资格是比丘;比丘必须要拥有佛的正知正见,是真正的出家人。
这个就告诉我们,依义不依语,依法不依人的一种最重要的学佛的客观态度,这是佛在经典里面开示的。
我还是在这里告诉大家:你们今天不要客气,不要说我是你们的上人,你在这里坐在台下听经闻法,
就对我的所讲的法百般的相信:我今天听到全世界慧律法师讲的最好,不要这样讲,你要冷静、客观,
你一样可以去外面参,打佛七、参禅、去亲近其他的师父,自己冷静去比较,五年、十年这样跑。
诸位!跑要有条件,条件就是你要有佛的正见,要不然你不知道哪一个是对的,初学佛法的人很好骗的,随便念几句大悲咒,那个水会开、会滚,他就心服口服,什么经教统统忘记,他要骗你很简单的,用一点魔术你就受不了,真的!
33 我讲的不符合佛陀的正知正见,你一样可以离开,学佛的态度本来就是这样子
有一天一个居士,皈依了某某大道场,来到我这,这个居士也很有心在谈。
我说:你们这个道场为什么不希望信徒去外面参?
他说:我们上人说,初学佛法的人,没有判断能力,怕他走错路,所以,我们不希望那些初学佛道的人到处跑。
所以,几乎限制他们的行为差不多,你到这个道场来的时候,你是那个道场,他就会派人来这里看,
出现在那个道场,你不能出现在文殊讲堂,他会派人来看看,你是出现在哪个道场。
我说:我这里不一样,你在文殊讲堂出现,你在哪一个道场让我看到,你不要跑,别怕别怕,依法不依人!
诸位!我讲的不是正法,不要依慧律法师讲的法,就这样子。
我讲的不符合佛陀的正知正见,你一样可以离开,学佛的态度本来就是这样子。
我今天也是跟一切人这样讲:如果这个世界上哪一个宗教讲的比佛陀讲的正法更究竟,让我们能够解脱,我还俗,我把袈裟脱下来,跟着你走,
依法不依人,你讲的比佛更有道理,我为什么不依你?更究竟!
可是,到现在为止,我还碰不到。
学佛就是这样子,般若的智慧,正确的知见,坚定的意志,同时自己很冷静跟理性,这个是真正学佛法的人。
34 亲近一个大善知识,具足佛的正见,这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善根!
宗教是理智的延续,不是感情作用,
你跟我这个师父好,我皈依你以后,我欣赏你这个师父,不管他怎么样,讲的对不对,你都没有能力分辨,一辈子耗在那个地方。
有某些人,一定要爬到墙的最顶端,才发现什么?发现爬错墙。
有的人要亲近这个师父三十年,一辈子到临命终才发现跟错人,就是我们教授讲的:来不及了。
这个还必须要有善根跟佛的因缘来论断,亲近一个大善知识,具足佛的正见,这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善根!
底下叫做一心入于语义之中,这个就告诉你要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钦承领受,我佛大圣之法旨。]
35 四大之性,本非和合,非不和合
[卯二 总喻性相] 经文8:[阿难,如汝所言:四大和合,发明世间,种种变化]。
这段的意思就是,就像你讲的:地、水、火、风这四大,来和合发明世间种种的因缘法、种种的相的变化,就是种种变化。
[此牒取阿难问词],[牒]就是依据,依据阿难,取阿难种种的问话,[呼阿难言]:
就像你刚才所说的,[如汝前来所言,以地水火风,四大和合,方能发明世间种种变化者,
汝实不知],你实在是不知道,[四大之性,本非和合,非不和合之故,今当以喻明之]。现在用比喻来说明。
经文9:[阿难,若彼大性,体非和合,则不能与诸大杂和,犹如虚空,不和诸色]。
如果那四大——地、水、火、风之性(就是如来藏性),这个体如果不和合,不和合就不是缘起了,那么就不跟诸大杂和,就不跟诸大是缘起法,就像虚空跟诸色是不和合的。
[此以异喻别明,先明大性,非不和合。和合不和合,约性相论]。必须根据性、相来讨论,[文中法固反言],反过来说,[喻亦反显],比喻也是反显。
[大性指四大之性,即如来藏性也。诸大指四大之相,相从性起,相不离性,相即性中之相,性即相中之性,性相虽有二名,性相本来一体,此为正义]。
我右手的是卫生纸,卫生纸站在虚空的角度是讲性;站在缘起的角度是讲相。
无论这个卫生纸打开,虚空不减少;把它压缩,虚空不增加,讲到这个相,当体即空就是性;
讲到这个卫生纸这个相,当体即空就是性,相可以起作用,可以擦拭、擦鼻涕。
所以,讲到相,它是性中的相,不二;讲到性,不能离开相,是相中之性,不二法门才是佛法。
[ 若谓彼四大之性,体即性体,如非和合者,只许性之不变,不许性能随缘],
圆瑛法师 这个是用[不变随缘,随缘不变],我们姑且认为,他的诠释也是一种善巧方便,姑且用圆瑛法师的角度来讲性相二个角度。
只许性之不变,不许性能随缘,如来藏性[则不能与诸大之相杂和,犹如虚空之不和诸色也]。
这个就是矛盾了,[此与真如随缘之用相反],真如可以随缘,这站在圆瑛法师的注解。
[迥异虚空之不和诸色,故非不和合,此名异喻]。绝对不同于虚空之不和合诸色,所以,故非不和合,此名异喻。
经文10:经文,[若和合者,同于变化,始终相成,生灭相续;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未有休息]。
如果如来藏性是和合性,那就变成生灭,同于变化,始终交互相成,在无情的世界里面,它是生灭相续;
在有情的世间,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六道轮回我们从来没有休息过,人生是可怕的重复,单纯的生活是需要有智慧的。
[此明大性,非是和合。若谓四大之性,是和合者,只许性之随缘,不许性仍不变,则应同诸大之相,变易迁化,由始而终,因终复始,而始终相成也。
从生至灭,既灭复生,而生灭相续也],万法回归最终就是生灭。
[此约无情世界而说。 生死死生,生生死死者,因生有死,至死复生,而递互相成也]。交互相成。
[生而复生,死而再死,亦前后相续也,此约有情根身而说。
是知内外四大,皆变化相,若大性如此,犹如旋火成轮,未有休息]。
只要你是相,你就不可能避免败坏,只要生,你就不可能避免死。
所以,佛陀讲的不生不灭不死是指性,不是指相,所以,佛陀也必须示现入涅槃,因为他所讲的就是真理。佛陀讲没有生死,是讲性没有生死,不是讲相。
[此亦法固反言,喻亦反显]。反言就是反过另外一个角度,意思是说:
[与真如不变之体相反,非同火轮之不息],不同于火轮不息,因为不息就是生灭,真如乃是不变之体,[故非是和合,此亦异喻]。不同的比喻。
[此二段文,具宗、因、喻三支比量,以法喻皆与大性相反,落于非量。
前量云:大性是有法],前面那一段就是[阿难,若彼大性,体非和合,则不能与诸大杂和,犹如虚空,不和诸色],这个大性是有法。[体],它的如来藏体性呢?
[非和合为宗],意思就是不是因缘法。[因云:不与诸大杂和故;喻如虚空不和诸色]。不跟诸色和,如果是这样子,真如就失去了随缘的作用。[若尔,则真如用不随缘]。真如就没有办法随缘产生种种的作用。
[后量云]:后面这一段说,若和合者,同于变化,始终相成,生灭相续,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未有休息。
这后量云,这宗、因、喻。[大性是有法,和合为宗]。和合为宗就是因缘法,如果是站在因缘法的角度来讲,那如来藏性就麻烦大了,为什么?[因云:同于变化故:喻如火轮不息]。
所以,如来藏性不一、不异,要站在性相的角度说。站在相的角度说它有轮回、有生灭、有生、有死、有有情的世间、有器世间,都是生灭;站在究竟体空,是不生不灭的。
性相分开来讨论是这样的,但是,性相其实是不二,看你站在哪一个角度谈,
[若尔,则真如体非不变]。如果是这样子,真如体因为它就像火轮一样,那就生生不息,就不能说是一成不变,非不变,那么,则真如的体性,就不能说是一成不变了,就像和合,同于变化。因此,看你站在哪一个角度讨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