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557|回复: 9

[众善奉行] 孝顺父母的方法与果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20 0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孝顺父母的方法与果报

若能在家孝父母,此即名为胜福田,现世流布大名称,未来福报转无量。(龙树菩萨说法要偈)

一、孝顺父母的意义

父母有生育、养育、教育之恩,可说是功德巍巍,在《父母恩重难报经》当中,曾以七种比喻来说明父母恩德深重,难以报答:

一、肩担父母,绕须弥山,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
二、遭饥馑劫,脔割碎坏,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
三、手执利刃,剜眼供佛,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思。
四、刀割心肝,血流遍地,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
五、百千刀戟,刺于己身,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
六、打骨出髓,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
七、吞热铁丸,遍身焦烂,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


二、孝顺父母的方法

父母的恩德既然如此深重,我们应怎样做才能算是「孝顺 呢?佛教认为孝顺有不同的层次:一般的人对父母甘旨奉养,只是小孝;功成名就,光宗耀祖,使父母光彩愉悦,是为中孝;引导父母趋向正信,远离烦恼颠倒,永断三途之苦,是为大孝;视三世一切众生皆是我父我母,尽一切力量,令入无馀涅槃而灭度之,才是最无上的至孝。所以,克尽孝道,应该注意下列三点:

一、孝顺必须是长期的,不是一时的:父母以毕生岁月为我们辛苦奉献,我们即使不能终身膝下承欢,也应该长期供养,使无所缺。

二、孝顺必须有实质的,不是表面的:孝顺父母必须解决父母实际需要,不仅在衣食住行上无虞匮乏,在生老病死上有所依靠,还要始予父母精神上的和乐,心理上的慰藉。

三、孝顺必须能全面的,不是局部的:孝顺应从自己的亲人做起,然后本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的精神,扩充到社会大众,乃至无量无边众生。

三、孝顺父母的果报

一、现世流布大名称:
孝顺父母的人不但孝名远播,而且因为具有下列特点,所以得到社会大众的肯定赞誉:
1、能进德修业:孝顺父母的人为免父母担忧,必定行事正派,操守严谨。
2、能治理家庭:所谓「言教不如身教 ,在家中能以身作则,孝顺父母,堪为子孙亲眷的榜样,家庭自然充满和敬的气氛。
3、能慈悲待人:孔子曾说:「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 对于父母能感恩图报的人,往往能进一步以笃实诚敬的态度对待他人。
4、能尽忠职守:孝顺父母的人深恐事业无成,让父母蒙羞饥馁,所以做任何事都会兢兢业业,全力以赴。
实践孝亲感恩的人不但能获得善名美誉,连诸天也都会为之感动,经云:「若有男女依母教,承顺颜色不相违,一切灾难尽消除,诸天拥护常安乐。 中国历史上因为孝行而感得草木土石助成善举的事迹也为数不少,古德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孝之极至,就是诚。只要有诚心,无事不办。
二、未来福报转无量:
种好因,自然得善果。《涅槃经》说:释迦牟尼佛之所以能够修得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因为佛陀于无量阿僧祗劫之中,恭敬三宝,孝养父母,所以今世才会感得如此殊胜的果报。可见孝行感果之殊胜,展转无有穷尽。
孝顺父母,不但今世常为人天之所爱敬,更可为来生种下圆满佛道之因,所以《大方便佛报恩经》说:「父母者,三界内最胜福田。」


四、结论

孝顺父母不但对个人现在、未来有莫大利益,对于社稷更具有安定作用,如果人人都能孝顺父母,乃至做到佛教所说的大孝、至孝,则国富民强,世界安乐是指日可待之事。

发表于 2013-10-7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3-12-18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3-12-20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3-12-22 18:0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父母是世间最大的福田!而佛是出世间最大的福田!
发表于 2014-3-26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4-3-28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孝顺父母的种种福德利益、忤逆不孝的恶果恶报:
1、孝顺父母可以消除灾难:
若有男女依母教, 承顺颜色不相违,

一切灾难尽消除, 诸天拥护常安乐。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2、《业报差别经》供养或减撤父母资生财物,直接影响自己财富福报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少资生报。一者自行偷盗、二者劝他偷盗、三者赞叹偷盗、四者见盗欢喜、五者于父母所。减撤生业,,,,,,以是十业。得少资生报。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多资生报。一者自离偷盗。 二者劝他不盗。 三者赞叹不盗。 四者见他不盗。心生欢喜。 五者于父母所。供奉生业,,,,,,,以是十业。得多资生报。

3、父母是殊胜福田、恩田:
世若无佛,善事父母,事父母即是事佛也
---------《大集经》

是故汝等,勤加修习孝养父母,若人供佛福等无异,应当如是报父母恩。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4、《贤愚经》释迦世尊因孝顺功德故,上为天帝生、下为圣主、乃至成佛,悉由斯福!
  佛语阿难:‘出家、在家,慈心孝顺,供养父母,计其功德,殊胜难量。所以者何?我自忆念过去世时,慈心孝顺,供养父母,乃至身肉济救父母危急之厄。以是功德上为天帝,下为圣主,乃至成佛,三界特尊,皆由斯福。’
 
《六度集经》
  佛告诸比丘:‘吾世世奉诸佛至孝之行,德高福盛,遂成天中之天,三界独步


5、不孝遭遇父母怨恨恶言,子女随即堕落,诸佛如来、金刚天、五通神仙不能救护!
若有男女背恩不顺,令其父母生怨念心,母发恶言,子即随堕,或在地狱、饿鬼、畜生。世间之疾莫过猛风,怨念之微复速于彼。一切如来、金刚天等,及五通仙不能救护。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6、《大方广佛华严经》
:地神厌倦,不护持不孝叛逆、毁谤三宝者!  
    地神常言:‘我负大地,一切所有及须弥山,不以为重,亦无厌心。于三种人,我恒厌倦,不欲胜持。何等为三?
    一、心怀叛逆,谋害人王;
    二、念弃恩亲,不孝父母;
    三、拨无因果,毁谤三尊,破法錀僧,障修善者。
    如是三人,我极患重,乃至一念不欲任持。’   

7、《佛说观佛三昧海经》:不孝并杀害父母、辱骂六亲,罪在地狱!

  佛告阿难:‘若有众生杀父害母,骂辱六亲。作是罪者命终之时,铜狗张口,化十八车,状如金车,宝盖在上,一切火焰化为玉女。罪人遥见,心生欢喜:我欲往中、我欲往中!风刀解时,寒急失声,宁得好火,在车上坐,然火自爆。作是念已,即便命终。挥霍之间,已坐金车。顾瞻玉女,皆捉铁斧,斩截其身;身下火起,如旋火轮。譬如壮士屈伸臂顷,直落阿鼻大地狱中。从于上鬲,如旋火轮;至下鬲际,身遍鬲内。铜狗大吼,啮骨唼髓。狱卒、罗刹捉大铁叉,叉头令起遍体火焰,满阿鼻城。铁网、雨刀从毛孔入。化阎罗王大声告敕:“痴人狱种!汝在世时,不孝父母,邪慢无道。汝今生处名阿鼻地狱。汝不知恩,无有惭愧,受此苦恼,为乐不耶?”

8、《佛本行集经》世尊于宿世中,因伤害父母的堕落地狱报
佛告诸比丘。汝等比丘。于意云何。是时慈者。岂异人乎。勿作异见。即我身是。我以彼时欲入海故。受八关斋戒。以彼业报因缘力故。得值如是四种宝城。一切诸物皆悉具足无所乏少。由于恶心嗔恨因缘蹋母头故。具足经由六万年岁。受大铁轮炽然之苦
---------《佛本行集经》  


(二)怎么做,才算是真孝顺?才能真报父母恩?
1、《佛说骂意经》佛说持戒报父母恩

人持戒乃孝顺。报父母恩耳。何以故。不杀万物得长生。不盗物皆富。不淫不乱不欺皆信。不饮酒皆净。父母有时堕是中便安隐”。 ------------《佛说骂意经》

2、《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如何报父母恩?-令住正信,令行六波罗蜜!
  若父母无信心者,令住正信;若无戒者,令持禁戒;若性悭者,令行惠施;无智慧者,令起智慧子能如是于父母处,劝喻策励,令安住者,方曰报恩!

3、《菩萨地持经》节录 :菩萨报父母恩“巧方便”,令父母行善!
  众生知恩欲报德者,尔时菩萨劝令修善,不须世间财利酬报。报之大者,当供养父母,乃至持戒。求报恩者,令其行善。是名菩萨报恩巧方便。


4、《不思议菩萨所问光经》引导父母修行佛教正法,是报父母恩!
饮食及宝,未足能报父母恩,引导令向正法,便为报二亲。
——《不思议菩萨所问光经》

5、《善生经
》夫为人子,当以五事敬顺父母。云何为五?
  夫为人子,当以五事敬顺父母。云何为五?
  一者、供奉能使无乏;
  二者、凡有所为,先白父母;
  三者、父母所为,恭顺不逆;
  四者、父母正令,不敢违背;
  五者、不断父母所为正业。
   
        --------《善生经》

6《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
子事父母,当有五事:

一者当念治生,
二者早起敕令奴婢,时作饭食,
三者不益父母忧,
四者当念父母恩,
五者父母疾病,当恐惧求医师治之。
——《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


(三)校量父母恩德福田,与其余恩田福田比较:  
1、《舍利弗问经》云何如来说父母恩大,不可不报,又言师僧之恩不可称量?其谁为最?
  佛言:‘夫在家者,孝事父母,在于膝下,莫以报生长与之等。以生育恩深故,言大也。若从师学,开发知见,次恩大也。夫出家者,舍其父母生死之家,入法门中,受微妙法,师之力也。生长法身,出功德财,养智慧命,功莫大也。追其所生,乃次之耳!’


2、《观经四贴疏》云
又父母者,世间福田之极也。佛者,即是出世福田之极也。


(四)、求生极乐净土者,需要孝养父母、奉事师长: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欲生彼国(西方极乐国土)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

发表于 2014-4-11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4-4-16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孝顺父母不但对个人现在、未来有莫大利益,对于社稷更具有安定作用,如果人人都能孝顺父母,乃至做到佛教所说的大孝、至孝,则国富民强,世界安乐是指日可待之事。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4-5-9 06:0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6-12 17: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