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细说一遍,刚开始观修,你先甭管什么是佛父佛母、8识7识,先用6识来观,想象面前有一个红色的落日,找一个图片或者是在傍晚的时候看西边的落日,一边看它,一边试着闭起眼睛,好像眼前仍有一个落日,心中增加这个落日的印象,把这个像印在脑子里面。第二步,就不用看实体的落日了,因为你心中已经有印象了,睁着眼看面前就会有一落日,这是第二步,这是初级观想的练习。 然后观修想再慢慢复杂一点,观想净土的宝树、宝座、宝台,但不要观人,先观景。这些景由单个的景,慢慢转变为比较复杂的场景,这样你的观修就差不多有点意思了,就是你即使精神集中稍微一提就能观想出净土的场景来,你就开始进入境智了。 这个时候,你要暗示自己是7识,这样6、7、8识就可以在境智中等持了,三等持。生起一个坛城,类似净土的观想图,因为西方极乐世界就是阿弥陀佛的坛城。如果你自己原来有过观修经验的话,你可以直接嫁接过来,你有类似经历的话,那你就直接用,如果没有,你就用这个净土观想图,这境智的观修完全是公开的。密教三瑜伽的观修也可以嫁接过来,生起菜刀后边这个自证空性你先不要管它。等这个观修训练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的境智观想就自然生起了。自然法尔生起时,你就是佛母,男老师也是佛母,境观等于一个自然孕育分娩的过程,和咱们这个世间男女不同,佛母就是一心,能孕育变现的就是佛母。那么这时候自然就能变现出坛城的景象,坛城法尔生起,这两个基本是无间的,你往那蒲团上一坐,境相自然就会生起,密教说的佛父、佛母,观想也能生起。 第三步,即心即佛。前面虽然讲到自然,多少还有些作意,到即心即佛,再生起的就是轮涅无别的智境,这是境观后的事情,我们能做到第二步就很好了。 将来我们进入智的观修阶段这三瑜伽的观修次序还会打乱,会有新的变化,这是一个,同时还会辅助我们生起境智。观修实际就是一个观想的游戏,但这个游戏一定得配合佛法的见地,就是首先要把报身的见弄清楚,同时依两重相依,把这三个揉在一起,不断暗示自己,你就能很快生起境观了,你不仅学会了从个体你这儿思考,也学会了依境思维。 观修不一定非得起什么效果,成熟的观修是在有意无意间,就是这么个意思,不要期盼太多,不要过于心重,心念过于集中的话,反而会出一些偏差。如果观想观到一定程度,镜像经常出现,且非常清晰,这个时候你反而要暂停,因为可能你不太适合,否则真成幻视幻听了。因为按禅宗的角度,见到佛像还是依你个体的见,虽然从宗教意义上说很好,但这不是我们的目的,因为我们的觉知要上一个台阶,要生起境智,对你更适合于改观想为持咒,因为咒音也是境智,咒不需要解释,你不要找解释,咒实际也代表智境,因为它已经离开言说之意了,咒音实际就是如来藏的功德,那么你就改成持咒好了。 观修没有这个问题的,开始观修也不要太用力。如果你没怎么用力,镜像一下就出来了,接下来可能很多别的影像也出来了,你反而会把持不住,那个时候你就不要再观了,你改成念佛或持咒。 为什么我没有特别强调观修呢,因为在观修之前,还是希望大家好好念佛,因为观经里提到,你必须得先学念佛,等于把精力集中到佛这儿,你的意识就不会跑到别的地方,出现偏差。要是你刚刚吵完架,心里不舒服,坐在那硬观,有可能会出现一些别的境像,观修前最好念念佛,把精力集中到学佛这,自然就容易生起坛城想,心识自然就会清净,进入一个观修状态,等这个状态稳定好了,你再开始观修,观修之前要有一个念佛的前行。 过去没有特别强调观修,是因为人和人的根基不一样,吸收能力也不一样,有的人观修时容易跑偏。平时你们经常听到的那些故事,比如昨天我梦到什么了,前天我在定中瞧到什么了,大家都会有这个心念,定力不够容易胡思乱想。我们观修的重点是把后面的那个境智带出来,不是要在定中看见哪位佛菩萨,或是听见护法和我说话,告诉我将来要发生什么,这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把整个境智带出来,这才是观修的重点。 如果做观想你觉得不舒服,不适合你,那你就不要用这种方法,或持咒或念佛都是修行,因为阿弥陀佛本身就是咒,是无量光、无量寿的意思。佛法是活的,不一定非得怎么做,如果你不适合这么做,你可以换一种方式。因为学佛是意识的转换,不要那么执着,太认真了不好,有点那个意思往往智慧就出来了,太认真就把它坐实了,你如果精神太集中,会头疼、心慌,反而不好,但是你也不能一点没有,太懒了学佛也不成,有点那个意思就好了。 随着观修境的展开,随着你的修行进步,我们在不同层面会讲不同的东西,因为我现在只是大概说说,提早说不好。很多情况是自然发生的,以后我们再依据那个情况,到那个阶段的时候我们自然会讲。 我们的学习过一个阶段就要上一个台阶,你要跟不上学习就会落下,老师们能够坚持到现在不容易,大家尽可能的跟上不要落下。佛法一旦按世人的观点来解读,就不是佛教的原意了。《唯识方隅》最后一章,讲到“五重唯识观”,窥基菩萨造论,为什么叫唯识不叫唯境?唯识是向内来说,唯境则是通内也通外。按唯识的定义是境起在先,识是依境而生。从这点来说唯识是定位在六识分别上。境先于识而生起,没有境识如何得生?所以这个识是指分别,不是了别。窥基是玄奘法师的亲传弟子,著有《成唯识论释论述记》,在“五种唯识观”里讲的,多是凡夫心识层面的唯识。 我们现在讲的佛唯识,是在两重变现上讲唯识,佛唯识的定位,不是依境而起,而是与境觉同时。一层平面的心识相依叫唯识,两重相依下的变现应该定义为唯境。唯境包含唯识,但是唯境的定义跟唯识不一样,唯识是依境而起,是境觉的变现。唯识的识仅具分别,不同境觉兼具了别与分别。佛唯识是境觉跟识觉两重相依,且能同时生起觉照,佛唯识的功用包括了别与分别,是不同于唯识学的大唯识。 在古代法相唯识并没有把七识,单独细化为一个独立的意识层面,讲变现都是依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诸识流转的种子库。依一切根本识建立的——“大乘有宗”,施设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识,都是一心根本识功用的说明,是一心根本识细化为不同意识层面的展现。在讲说唯识之前,佛最早讲有情依根识,造就了轮回的苦因,佛在小乘的《阿含经》里讲说过前六识,那时佛对声闻乘讲法,还没有施设第七识跟第八识。在小乘的经论里佛没有讲出识流转的机理,北京赵老师在内蒙做过《大乘成业论》的导读,给出了八识种子现行是业报在三世传递的成因。 佛教学者认为,小乘佛教并没有讲清楚识流转的机理,佛在小乘教法期间,没有教授唯识,研究小乘经论,从小乘集结的四部《阿含》,还有《杂部》经论,佛在《解脱经》里实际已经提到七识的相关内容。在大乘经典如,《入楞伽经》,《解深密经》,《大乘密严经》中,都清楚的提到八识摄藏种子的唯识机理,解决了业识流转的问题。唯识不是只在《大乘成业论》中才有说,有关唯识的观点都是出自佛经。现代唯识学者持发展的观点,着重强调的是佛教学者的贡献,有意忽略了法相唯识,都是佛为众生施设的方便解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