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法我皆空

[佛教经藏] 闻所未闻.转换格局传心宗~大龙说禅:轻松领悟.明了佛法真谛.实相,修行不走弯路(4)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0-7-8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常有人问佛法应该怎么修?停留在人类意识的视野里,你还能怎么修?你不相信生命背景的真实,是没有办法修学佛法的,因果规律同样是这样,佛为什么说离开人类意识的这个平台,我们认知的因果就不在了,成佛必须得离开人类意识平台对生命的定义,必须得把第六意识的依止转变过来,如果你没把它转过来,你还呆在人类世界观的平台上,那你得出的因果律是跟前五识的识觉捆绑在一起的,人类的世界观不转变,将来你只能跟着你的识觉走,依着意识而转生。即使你知道意识是虚幻的,但对你来说,它是你心的所依。除非你知道除了意识之外,心还有另外的平台,那一切就会不同。但只在六识的层面谈论七八九识,那结果依然相同,实际到第七识第八识就没有语言的束缚了,你怎么可能在一个分别的层面概括所有呢。
       以后大家都要看一看《入楞伽经》,经里面谈到意识间非常微细的层面,心所,如何呈现万象,都有细致入微的说法,通过如来藏的建立,通过九种识不同施设,把心的实相清楚的揭示出来,我们现在学佛还仅仅落在第六识的分别上,我们实际只是真我的一个分支而已。有如我们现在的智能手机,不懂使用,只能打打电话,连简单的短信都不会发,实际你的手机是一个智能的终端,它有很多的功能,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便利,但是我们不知道,以为它只是个电话。我们的老是习惯依着前六识来起用六识下的你当成你的全部,为什么禅宗要说你不是你,因为第六识只会分别,它依着前五识,是看不到实相的,只能看到由分别变现起的幻相,这样的你怎么可能得出真实?佛法的这些机理我们要一点一点给大家讲清楚。这样的学习是很难的,因为它超越了你的人生经验,你看不懂,在自身的经验中,你没法捕捉到它,我们会一点一点细致的讲,引领大家的心识一点一点的成熟起来。这进展还不能太快,太快了你的精神负担过重会出毛病。有它自身的惯性
        比如说到中观讲的“八不”,那修行到了“八不”的地步,我该怎么办呢?你不要对“八不”的境界心生恐惧,实际这里面存有非常奥妙的转机,到了“八不”的地步,什么都不住了,那我在哪里住呢?什么都不在时的你,跟那个什么都在的你,肯定是不同的,这时的你已经是透出六识新人了,实际你在谈到这里时,应该是欣喜而不是恐惧,因为什么都不在了你的觉知还在,那就证明了现在你的在,不是六识状态下的在,这时候的你已经是第七识在了,因为第六识的惯性你错以为你的还落在六识里面,所以你仍然会有恐惧产生,因为全新的你此时还没有经验。开悟的人,要在恐惧的惯性力减弱的时候,才能明白自己已经透出来了。我们经常在梦中站在悬崖上,想跳又不敢跳,有时候你真的会跳下去,结果还真没事。过去的人讲课多是停留在第六识的层面上讲,学佛要把佛法的机理弄清楚。
       之前曾经和大家讲过,让你放下骨头的同时,带给你的一定是肉。跳下悬崖的同时涌现的一定是心莲的海,学佛是不会受伤的,你会走入到一个不同空间的,但是以往的惯性还是会影响着你,即使你到了另外的空间。即使我们已往往生到净土,花开见佛,见到的还是人的影象实际此时的你已经是光影,花是光,国土是光,极乐生出来的一切事相都是无量光,光影不一定是人型,现人影是因为你的习性,你习惯把光变现成莲花,你把觉性变成人形的表达,这都是你的惯性所现,不是说走到哪里都是人的世界,都是十月怀胎,都有父母?因为固有的习气,你很难即刻就消融它,不是说念一句佛号就能消融的,就像那黑客帝国的电影演的那样,主角从这两个楼顶间跳过去,虽然知道这景象是假的,他还是会摔落下去,但是慢慢他会成熟的,最后连子弹也能轻易的拦住,这个情节跟我们讲得观修过程很相似。
       为什么要求大家在短期内,密集地完成大量的经论阅读?说白了,就是让这些经书中的理念,能象病毒那样进入到你的第六识里面,打乱你的识见,使你对无我不再那么恐惧,到离开我执的时候,就不那么的警惕了,一旦你的恐惧被淡化了,那个第七识的真相才能显现出来,你在心里感觉落空的时候,莲花就能变成你足下的台阶,就象禅宗的祖师语录,高峰妙禅师常在悬崖边上打坐,不小心掉下来,韦驮菩萨会把他细心的托起。
       在了解生命的全境以后,必须得有个衔接没有心里上的过渡你肯定恐惧,你会被吓傻掉。大乘佛经中记载,有人狂颠的出现在街面上,惊恐地找不到自己的头,而他的头明明长在他的脖子上。学到这里不是说你的智慧不够,因为你的经验告诉你,火是能烫着你的,你怎么可能看到火而不躲呢?自我保护的机制一旦建立起来,它的反应比你的判断来得要快,而且坚固。现在你懂了让你们读经论的目的吧,如果不这么读,你的心意识是很难融化的,第六意识是没办法超越的,就算是你醒了,但是你并没有离开产生梦境的平台,这才是修行佛法的关键。这才是真正禅宗的手眼,以这个标准来看,诸大菩萨很多还在心识的平台上闲晃,所以佛说我法稀有难闻,不是说在我们这轮回界里稀有难闻,即使在极乐世界也是同样的稀有难闻,因为你是带业往生,还有习气的惯性,现在可以说你就在极乐世界的边地里,但是依你的惯性还显现不出极乐的情景,所以不知道你的足下就是莲花。学佛必须要建立不同的意识层面,如果用同于社会的意识层面来讲,是没有作用的。
       我们为什么说,在产生问题的平台上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如果佛法局限在社会意识这个层面讲,那就真成方便说了,按现在时尚的说法就成忽悠了。为什么禅宗一再强调,学佛要藉教悟宗!如果你没明白生命的全境,就是把你关在莲师的闭关洞里,关上二劫你也修不出来,因为你的修仅仅是在第六识的基础上,只能得个寂静的声闻果,就是有余涅槃,相当于时下流行的自空,当年雍正有幸接受章嘉活佛的指点,章嘉活佛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喇嘛,格鲁派持的是应成中观见。这在识境来说是世第一,按宁玛派的修学次第来说,是非识境,但还不是究竟,在藏传佛教判应成中观见为小中观,还没有把心内心外打成一片。

 楼主| 发表于 2020-7-8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空时看看《楞伽经》就知道了,包括佛力的加持所有的定境是幻境,这在《楞伽经》中说得非常清楚,识境就是梦境。我们现在的讲说,不要以为是出于个人的理解,我们现在引用的都是佛经里的原文,是如是我闻,不是杜撰,人生仅这几十年,怎么能够有质的突破?如果我们老是沉浸在识境里,不能自拔,那样的修法是没有意义的,还是该干嘛就干嘛去好些。真正能听懂佛说法的,有二种人,要么特聪明,要么特听话,还有一种就需要不断的熏习,强烈的熏习我们现在的修学已经形成了一个氛围,形成了一个能量场,无缘无故的每星期都要学,这样熏习下来,你一定能成为佛的种性,自己有些我慢放不下了,分别也放不下,又不参加学习,没有经过佛法的熏习,是很难从佛法中获益的。因为识境本身的熏习我们的学佛背景要大,你想在识境里面熏习非识境的东西,怎么可能。我们这里的集中学习就相当于佛教圣地的闭关修学,是修学佛法最殊胜的方便
        这个世界带给大家的业报很大,多数人没办法得到闲暇,大家能够每个星期抽出些时间来,确实很难得,这都仰仗佛力的加持,否则片刻也不能得。我们大学的教学,在这里讲经论的,实际有文殊菩萨,龙树菩萨,弥勒菩萨,世亲菩萨,我们这里是敞开式办学,在一个封闭的小圈子里,很容易产生夜郎自大的局限。大家都看过《胜鬘经》,将来你们都会成为大自在天王,成为创造世界的主人,《胜鬘经》其实讲到将来的一切有情,成佛一定要经历他化自在天天王的过程为什么?因为这样才能了解心意识的究竟,就好像每个人都要当一回央视春节晚会的总导演一样,每个人都要当一回法界的总导演。
       去一份习气,现一份法身学佛到最后告诉你的,是无生。到无生法忍时就没有妈了,有妈是不可能证无生的。大乘经典里面,都有花开见佛的内容,这里的关键,学佛一定要证到无生,才能进入心的境界,无生是八地菩萨的境无生不在六识里面,向上一招肯定难,不费点艰辛,不跟自己过不去,是没法领悟的,这就是宗教,1+1=2不是宗教,是哲学,宗教是什么?是1+1=3,1-1=3,1的平方也=3,其中的逻辑你是说不清楚的,只能信,当然同时一定保留你的1+1=2。
       慢慢的下面我们会讲到能依所依六识是我们所缘,实际也是如来藏所缘六、七、八、九识都是所缘不是说只有第八识才是如来藏的藏识心依着六识而展示的世界,和心自现的世界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慢慢佛法的变现理讲明白了,就会知道展现的只是你自心的一分功德。为什么学佛不要说人话?就是不要住在五蕴上,不住在色受想行识上。佛法是让你使用的法,佛已经开悟了,你只要接受就是了,可大多数人连想都不敢想,所以佛说无明众生“饥逢王膳不得食”,要饭的即使遇到国宴也不敢去吃,离大门远远的不敢靠近,你们现在都已经到了佛殿的门口了,还是“饥逢王膳不得食”,不要跑离。大家要知道《妙法莲华经》讲的比喻,为什么老国王要让流浪的儿子一点一点的从养马、管理内务做起,直至当宰相,最后才告诉他是王子的真相,佛干嘛要费这么大的劲?不费这么大的劲不行,我们的习气太重,只能慢慢因势利导。
        今天特别要和大家讲一下,五月份就要开始讲课了,要讲的是一个不同的境界,非常重要。
       之前为什么让你们看经书呢?我和你讲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你要买服装你必须要懂得颜色质量款式,你才能分出不同的档次来,比如我们要探讨光明必须得有探讨光明的词汇,你没有词汇怎么探讨光明?
      所以说你真正要深入到内心的话,一定要掌握深入内心途径,这些词汇语言是方便,俱舍论也好,成唯识论也好,比如什么叫心所是不是可以独立的?心所之间是不是有联系的?是相应的还是不相应的?比如说一些法如无等色,他是属于行蕴呢还是想蕴?包括后面的八识的建立,没有这些的东西的建立,你想探讨生命的东西,你想细微的观察,是不可能的。
       如果你是色盲,你分不清楚十几种颜色,你怎么去看?我们说读书无用,不是这样的,你不懂得这些。比如英国的农民,他一生有一百个单词就够了,你在生活当中可能不需要这么多,你要想深入到你的背景里边,你必须要储备这些东西,因为这些东西是前面对生命有深入有体证成就者,给大家的方便。这些是深入我们内心的通道,没有掌握这些,我们将来怎么探讨,你怎么细化,你只是个大概哪那行?比如说我们探讨生命,让你说说生命是什么?连个关键词都没有,就是光明就完了,我们可不是,我们要探讨的里边,什么叫心?什么叫心所?什么叫显现?什么叫存在?然后八识,这里边如何建立?什么是如来藏?什么是如来藏藏识?等等等等这系列,如果这系列的内容你要是不学习,不掌握的话,那么再往下讲,就很难深入,你就听不懂了。
        为什么我在内蒙讲,下期如果大家不看书的话,那我接下来的讲课你就听不明白,因为生活的语言他有局限,以前跟大家讲呢,还不能讲得这么细,这么细你们暂时也看不了,只能这么说,带来不同的场,从神秘角度来说。那么真正从深入观察的角度在你看经论的过程当中,你记一些笔记总结,就是让你掌握这些词汇量,掌握这些工具。比如说有个马车赶车很容易,但是你要开车了,一些电路啦油路啦,这些机械,包括材料,他是非常细化的,要不是这么精确的话,你怎么能享受这么便利的工具呢?
        我们现在要深入生命的背景,同样也要细化,记住了吗?以后说什么,你要好好听话,不要老这么的脾气,跟个女汉子似的,告诉大家,把这个学得细点,要不下一步学习你要是不掌握这些,你就没有办法学进去,我们现在学开车还得学一段时间,如果你的车有毛病你都不知道,那你怎么进行?同样也是,这些东西不掌握,我下面讲的东西你就跟不上了。
       你要是想深入,必须得有深入的工具和方便,这些名言就是佛菩萨建立的一种方便,他不是在生活中使用的,你想深入背景,离开他你没有办法,要想讨论生命,没有这些词汇你怎么讨论?你们拉下的东西太多,我是从二十岁开始看,看了三十年了,你们是刚看三年,所以才让你们这么密集的看。
       以前让你们细看肯定看不了,现在这么看,至少你们不陌生了,已经让你们省心很多了。慢慢有机会就得往细里走了,比如说后面的百法名门论,瑜伽师地论,为什么要这么细?你说能不细吗?你看看那电路,手机里面任何的部件,在一平方厘米里面,都是集成的东西,他不细不行,我们生命的背景更加的微细,不要说这个没用,绝对的有用,没有他你根本没办法思想,没有办法探讨,那咱们就没法聊了。
       补充一下,总体来说,还是很好的,还得鼓励!

 楼主| 发表于 2020-7-9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世间佛教的修法,都落在法性所相上,落在意识的平台上,落某宗某派建立的理量上,以为自己就是正法的代表,这就是禅宗说的死在句下,停留在名言概念的束缚上,固步自封。学习佛法的开口奶吃错了,就很难放下自我了。“无所得”,不仅仅是禅宗的标准,也是各宗派的所指归,究竟来讲,法性指向的都是“无所得“。但倒过来说,各宗各门的建立也是一种方便,能假借这些门派的方便,进入内在就好。
        金刚经里讲,法尚应舍,何怳非法,过河需乘筏,到岸要弃舟现实世间的一些学者,在人间的视角下过于自大,批评天人、神佛都不究竟,不知自己还远远不如他们,批评外道建立第一因。什么是第一因?我执就是第一因有我执就是外道。这次五一讲心识的变现理,开始明确讲到,你不是第一因,世界以心识平台的不同而变现升起,(此处有感,了知心识很重要无明的心识变幻六道佛的心识变现三界涅槃….)到如梦,其时观修还有好几层,十一会讲到如幻,心识的相依变现理一体二面,心和识是不二的而生起,这个在相依的平台就不同了,这密教是在真如缘起的平台上讲的,在九识平台上的心识了别,和八识下讲的定义就不同了,心识变现理这部分内容,在密教里,属于极秘密密部分,很少人知道,目前教内加起来不超过十人。
      禅宗讲你不是你,是在能相上观修得出的结论,真言宗同样从真如缘起上讲,包括西藏密宗前宏期的大圆满教法,后宏期的大手印教法,实际都是以禅宗的见地为而展开的,当时汉地禅宗和尚摩诃衍到藏地传讲的就是传佛心印的禅宗,以致于当今觉囊派的法王感慨叹到,一个摩诃衍的智慧能抵一国的国师,以前的禅宗祖师都依《入楞伽经》印心,这经里实际已经把法相唯识的变现理讲得很十分清楚。
       以八识为界七识和九识是可以转换的法性能相法能相变现理是相通的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在大平等性上观修,一切法都是平等,假借的修法也都是方便,落缚于所修的法上,即落于梦中,梦中的一切修法,都是指向醒位的你
    现在  我们讲的是佛乘的观修,你得认真琢磨,变现理是怎么回事?心识是如何变现的,不琢磨,知道的得再多也枉然,进入自心的心路,得依着心识运作的机理才能解缚,你才能澈见本心所以经中说:白云黑云都能遮挡太阳。
       这几年带着大家从自家的厨房走向天安门广场,走上喜马拉雅山山顶,大家的心量一定要打开,不要停留在妇人之仁上,心量小,只能得声闻乘的果。记住生活中可以有你,佛法中有你,你就出不来了,唐密也一样,有你就无密可修了以你为,就有了能救渡的人,有你,佛法就无法开展无你,也就没有众生可渡。以前讲,与其相濡以沫,不如回归大海,你自己都快奄奄一息了,赶紧回归再谈救人。
       佛法都是施设见地不明,修行显宗也好,瑜伽密也好,都是落在所相上,都不究竟,你要的是”见月“不是在见指上,执指为月,怎么样的精进也是枉然,明白了这些,就懂得禅宗讲的是,”青青翠竹皆是法身“
       我在讲课时给你们说过,谈人间的事情可以有你谈佛法时不能再有”你“了。真正要谈论佛法实际是有窍诀的。我原来给你们讲过,你们都忘记了,你要想真正学懂佛法,必需弄清弥勒瑜伽行观察事物时能(法能相)所(法所相)的划分,一种观察是在法能相上,一种是在法所相。人间佛教的观察视角基本上是落在法所相上。什么是法所相的观察?就是你不变,你观察的世界有所改变,这就叫法所相的观察。人间佛教,包括世间的哲学思辨都是在这法所相上建立的。不管你运用的是什么学说,禅宗也好,中观唯识也好,只要作为观察者的你不变,改变的或者被讨论的都是落在你观察的这个境相上,在所相上探讨、改变的,这些都属于世法。包括你们平时经常说的,佛法的见地自己有没有证到,佛法讲的你能不能做到,或者你学的佛法怎么应用,这些讨论都是落在法所相上。
       落在所相上的关键点就是作为观察者的你不变,你看到的世界在改变,这种看就是落在法所相上。譬如近期有些老师的父母年岁大了,老人的身体自然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一旦落在被你观察的世界中去讨论,就会犯空谈不实的毛病,哎呀,老人不配合看病我又能怎么办。你除了瞎着急外,其实没有什么应对的办法,你平时谈论的真实与虚幻,此时全都无法应用,事情带给你的只有忙乱与无措。
       禅宗修学的本质在法能相上做文章,是在观察者这儿做文章,不是在被观察的对象上做文章,针对观察者的你作文章,随着不同的境界对应不同的你,不同层面的你,此时的你看老父亲生病会怎么看呢,老人生病,多固执不听劝,弄得你干着急,碍于传统的敬老习俗,自己又下不了决定,显得很被动。如果你学会用宗下的看,此时就有了两个能观察的你,一个是现实中的你,一个是生命层面的你作为观察者的你一旦改变了,你观察的世界自然就跟着改变了,这样你非你,作为观察者同时出现,就有了两个完全不同的视角,有了两个不同层面的看,那么这个时候落在现实中的你,就可以有转身的空间了


 楼主| 发表于 2020-7-9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种落在法所相上观察的你只能是被动的,第二种站在法能相上的你自然就能变主动了,为什么,因为你非你,作为观察者同时出现的,落在世间的你肯定是被动的,但作为出世间观察的非你出现后,结果就不一样了,非你是另一层面的你。这个非你实际有好几重,落在法所相上的你,是固定在色身层面的你,一旦你观察事物转换到法能相上,你就转换到了非你,这个非你拥有好几个层面,这样就联系上了法报化三身的你,作为观察者的你不同了,你视角下的世界也就不一样了,这时已经不是落在所相上讨论的证与未证时的你了,而是拥有了多个视角下的同时的看,这样的看产生的觉受就不一样了,这种看就叫智识双运。       你原来的看不叫智识双运,只是小中观与唯识层面的看,是把不变的观察者的你作为智,把你学来的观察方法作为识,这个所谓的智识双运是没有用的。真正的智识双运是什么?是你学会在法能相上作文章,不是落在法所相上,你一旦不同了,你的观察视角转换了,你的世界也就随之改变了,你的世界也就不再固定了,法报化同时具足的你至少是三层境界,你的眼中也就同时出现了三层世界,一层是真实的生病的老人,因为你是真实的,随着你的改变,你眼里的老人也跟着变,变成了只有生病的相没有生病实质的老人,如果你不改变,你的眼中出现的,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生病的老人,在法所相上观察只是这一种现实。你现在能转过这个弯来吗?


         以前我在课上说过,谈修养的时候允许有你,这时说的是人话,是在世间生活的范围里讲。但谈到信仰的时候就不能有你了有你就把你的生命固定在色身的认知上了,这样的你就没办法谈信仰了。现在学佛多数人都容易犯这个毛病,常用世间善恶的标准去衡量事物,总在对错的两边上跑,自己不爱看经论,认为佛经讲的那些没有用,为什么,因为现实中的他无法改变,你和他谈另外一个层面的他没有用,现实中的你虽然拿着佛的经论,经论中讲的你又证不到你学经论不是自寻烦恼吗。你要是不懂区分法能相法所相,你就会觉得喜爱人间佛教的人讲得有道理,就像世人常讲的,你学了半天佛法能学出一碗米饭来吗?落在现实中的你是无法回答的,你被所谓的真实困住了,你一旦能变,隐秘在你后面的那个生命的背景,那个精神世界才能出现,那时你的应答就不一样了,你的世界就能分出层次来了,就能分出做梦的你和梦中的你了,如果你不改变,那你真的连一碗米饭都变不出,但如果你能变换到生命层面,你就会明白,这碗米饭和你的真实都是发生在梦境中,那时你的觉受就完全不一样了。
       禅宗的止观就是把自己放在梦境中观察,所谓建水月道场,做梦中佛事,人世间发生的一切放在梦中就都能讲的通中观讲的八有与八不是可以同时存在的。所以你们辩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个观察视角的转变。世人在谈佛法时,很少能够把视角放在能相上去观察,大部分都是放在所相上去讨论,这样讨论佛法就变成学者在谈经论道了,如果你们学会把佛法放在能相上来谈论,那就是行者在讨论佛法的修持,这两的差距就有那么大!放在法能相上讨论就有转依的空间了,就有本自具足的说法了,如果学佛仅仅在所相上谈,那就只能次第转变,而转变外境你是做不到的,你没有那改造世界的权利,没有因缘的聚合什么事相都不可能改变。那样的学佛就真的变成唯识无境了,如果你把视角转换到法能相上,那看待问题的方式方法就完全不一样了
    大家要好好琢磨琢磨,这观察者的视角一旦转变过来,性相用一体不二显现出的事相就完全不一样了。你看别人的题目一下子就能抓住他的毛病,他只要一说就错,而且你要给他带到沟里也很容易做到。辩经要不懂得调整作为观察者的你,这样的辩经对你们学佛的意义不会很大。
      杭州这边依谈老止观这本书,依心识相依理观修境建立起来,再配合心识变现理看就非常好也简单了。内蒙课题涉及到一些密宗观修的内容,密宗的见修也是一样,都是通过有相唯识来开展的,不是很难的,把建立观修境的道理讲清楚,密宗的一些修法,包括佛说的一些密续经典,《文殊真实名经》《幻化网秘密藏续》,这里面讲解了一些密续见修的原理、一些观修境的建立。各分校先把课题研究的雏形拉出来,将来再一点一点完善,以后依据于大家的心识成熟度,依据于大家学习的进程,及不同的世间证道缘起,给与不同的施设,这个就是将来的事情了。佛讲的经典翻译一直持续到宋代,都在陆续的翻译中,前后翻译了几百年,我们搞出来的东西,可能三五百年之后还在利众,现在不可能一下都弄好。
     宗下和教下的不同到底在哪里呢?教下通过理量,因明的建立,比较好的施设佛法的修学,通过道次第的建立,建立了外在于心的教法,最后都归到如来藏,最终才归到心这里。而宗下了不是,宗下一直就是在心性中谈法的,实际宗下最后也不讲归于如来藏,讲的是归于一心,其教法不是在心外建立一个什么东西,宗下如讲心外求法就麻烦了。宗下教下这二个讲的是完全不同的视角,宗下是用心识的变现理教下是相依理,因为用相依理才能在外在建立一个观修道理,你用变现理没有办法建立外在于心的观修体系,变现理,万法都从心性里出来,最后只能是归于自心,因为都是心变现的,怎么能在心外再建立余外呢?相依理是依心识的外在显现建立的观修道理,这二个修学机理不一样。禅宗的学习,有点像能相第一因的变现,第一因和你处在的所相之间不允许有任何的加杂,什么意思?就是果不生果,你要在中间加一个另外的道理,就不叫果不生果了,所相的果就变成因了。古代祖师都是这么传下来的,心性能相所相中间不能加任何一个东西,你和心之间不能被一个东西在里边隔开,一有东西在就是心外求法了。但是教下的讲法不是,教下必须在心外相依建立一个修道理,建立一个证理量,建立一个圣言量,建立一个胜义,依着这个胜义谛,逐渐的完成心、识间种子的互熏。就像我们现在的教育体系,必须通过外在的说教,跟禅宗的教法是不一样的,这完全是二个不同的教育体系。二个体系学习的方法也不同,是二条路。
      为什么密宗说宗下这么厉害,是大密宗呢?这佛法的原理不明白不成,因为这显现的一切都是心识变现出来的,一切都是心的行相,他们都不离心,听明白了吗?所以这个心识变现理的学习非常快非常重要,学着学着一切都跟你的心有关。教下不是,他在心外边建立一个境,虽说如来藏施设的很好,外在的如来藏和你有什么关系?所以最后还是把如来藏归到你的心里才成,要跟你没关系就白忙了,明白了吗?

 楼主| 发表于 2020-7-9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现在的课题研究先建立一个框架,这个佛法的观修框架有了,再慢慢的教下施设的一些内容也就有了,观修境也有了,一点一点佛法的修学就建立起来了,这框架在不同的心识层面都有涉及,有不同的排序,(这是否就是心识的变现理?)今天讲的内容很重要,宗下的特色就是不能夹杂,就是中间不允许有东西。宗下其实跟净土宗一样,净土宗是讲你和阿弥陀佛中间不允许夹杂任何东西,你加一个东西就麻烦了,你的信心就没有了。因为净土宗就是这么建立起来的,
       禅宗法门是自力,跟净土宗讲的他力其实是一样,他力法门必须建立一个理量。你比如说念阿弥陀佛,你只要信,一念你就能过去,如果你和阿弥陀佛之间建立一个师傅,这师傅说你念得不好,你就可能过不去,那好了,你是听阿弥陀佛的?还是听中间的那个师傅的?这人就容易修乱了,主人多了,你不知听哪位的?象我们现在的家里,孩子淘气,他爸要打他,但他的姥姥过来,他妈妈也来了,这教育孩子的事就不好办了。我们念佛如果说听这个大师的,这个大师只要给你拐个小弯,那完了,净土宗就没法学了,禅宗也是这样,如果你跟你的心中间容许有一个别的东西安立,在心外建立一个东西,那你就完了,你学的就不是禅了,禅宗他的宗风如此,所以他跟密宗讲的不同,不是要你跟老师怎么样?因为禅他都是跟心连在一起的。进入这个心,他就不容易散乱了。
       禅宗的和尚是在疑情这里建立观修的,不是说这是我的老师说的,就是标准,没有,这不可能。禅宗这里的也和教下,不一样,一个是变现,一个是相依越高的法门理越简单,教下建立的观修平台,好多的法理都不同,所以你看越高的法,基理越简单。学高的教法,有点象围棋,很快就会下了,但是想下好不容易。国际象棋开始不好学,因为他变化多。讲禅宗不能都是我说,禅宗是启发式的教学,你们自己得慢慢的去体会琢磨,学佛法要自己有所触动才行,要不然都是那种灌输式的教学,这样学习是没有用的。
       这次五一讲了佛法的变现理,大家都能站在一个新的平台上看问题了,这就很好了,但是站在这个平台上你不能等,你老等着我给你们讲些什么,这不行,你自己得会变化,这学佛不用心,又多出一个理论也没用原来学小乘不究竟,就开始学大乘,建立了唯识中观,又进一步建立了密宗的修道,还建立了禅宗,建立这一堆东西最后又回到了人间,建立人间佛教,等于以前讲的全没用了。原来每个宗派下面都会出几个善知识,现在的善知识全给社会和谐了,都变成佛教知识分子了,善知识都没有了,所以你们自己要是不好好用心的话,你即使建立了一个世出世间最好的理论,二三百年后还是会坏的,听明白了吗?要好好用心,这个变现理讲完了,自己要好好琢磨,得学会主动学习,过去是讲一分,自己悟九分,现在都讲九分了,再剩下一分自己还不悟,没有道理,你就是把我复制一万个也没有意义,你即使学的走点形都没有关系,学佛不一定要做老实的孩子。
宗门只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真正的智慧是最利的,剩下的东西都是前五识的一些识流转起作用,都是一些习气,流转识在里边产生的一些幻影,实际这些幻现的意义不大。
     心是一个整体,一切有情皆具如来智慧德相,这才是一佛乘的究竟,这就是佛法的不共见
       还有一些见地的问题有些不明白,我们现在讲观修还不是特别强调,一些见地还不是很明细,那一观修就很容易从身见上入手了,如果从身见上入手就和我们讲的就不一样了,现在先把大家佛的见地的基础打好,就是把佛乘的见地,最究竟的见地建好,把这个骨架建立起来,先让大家了解全境。现在一上来就谈如何观修、如何进入,那还是于你的心识相依的,观修都是这样做的,包括一些密教都一样。我们现在不要着急着观修。
      佛教最好的方法是从上往下讲,从下往上讲的话呢,就比较麻烦,另外我们也不具备这个条件,这是专业人士做的事情了。另外这里《楞严经》里面也说,有五十种心魔如何如何,黄老也特别讲,佛法在宋代以后,他的传法有几个时期,有正法、有像法、末法在末法时期,这个观修,包括禅定,主要是佛在的时候,包括声闻乘,声闻乘实际是佛在的时候,直接能看到和听到佛讲法的人。我们现在修这个定基本上无望,不是那个根器,所以现在修这个禅定一万个人没有一个成功的,黄老生前也谈过,比如说现在的电视节目,以后这个时代是声光、影像,在这种时代,尤其是在都市里面,你想进入禅定根本不可能,除非乘愿再来者。
       问:那么这次的讲课也提到了四加行的次第,这个怎么行?
       光讲四加行是没办法修的,因为四加行还有很多的细行,最早包括声闻乘的十六行相,每一层都有很多的细行,这些细行必须在一定的心力的条件情怳下才能够完成。我们现在的这种生活节奏,这种定力、这种集中力根本没有。那么我们现在讲的是什么呢?所以说这个时代能讲的法只能是最高的法了,因为低级的法不适应了,最高的法也就是楞伽宗,就是禅宗这个法了,讲佛乘,佛乘把变现理给你们讲出来了,就是告诉你,你实际是活在影像里边,你从第一因这个角度去理解,包括从果不生果这个角度去理解,这个视角进入,他才有可能。原来的四加行是没有在这个视角下的,一点一点,包括外境不可得能观的也不可得,这个一层一层的,理论可以,操作很难。我们现在讲了变现理了,为什么让你们体会这个呢?为什么留作业只给你们留了二重?有得无得,第一你首先要明白,这是个变现出来的,包括我们存在的宇宙是变现出来的,等于我们现在活在我们的梦里,必须得达成这个认识,这个认识不是我讲的,这个经里面有的,知道外境是诸识聚,你先得体会这个,有得是什么?有得识的变现

 楼主| 发表于 2020-7-9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那么我们现在应该从四加行进入?还是从禅宗的一心进入?
       是这样的,第一我们的见地、变现理这都是刚刚五一才开始讲,另外还没有展开来讲,展开来这个世界观就会完全颠倒过来,为什么要留给大家学习消化的过程呢,因为你得有一个心态慢慢适应,因为这种讲法和你们现在的世界观是完全不一样的,另外,同时是二重,不是你完全站在醒位来看,这醒位和梦位是二重
        今天在网上让你们看看《五灯会元》禅宗在佛法的修行里是什么呢?是属于解药,比如精神病院里给病人吃的药,副作用很大,精神病院的药什么是解药?安定是解药。禅宗在社会上看起来,掉儿浪当,简单的理解就是和稀泥似的,因为他不好捉摸,所以你在非常急的时候给你解一解,你看自己现在就非常急,老是琢磨是不是站在醒位上看,这么你就忽视你在梦位的你了,他应该是同时看,我已经讲过同时看。
        这个心理的转变,他急不成,太缓了也不行,特别要把握火候,为什么让你们做这个研究的课题?在做课题的当中,慢慢慢慢把这个见地做牢,见地做牢以后呢,这个潜意识就慢慢的转变了,在这个基础之上,等过了这个时候,等明年我再给你们讲,真正的怎么去用功,集中时间去做,现在还不是,不能过早的讲。
       第一见地还不熟,第二你直接跨过去,条件不具备。你比如说真正的跨过去,比如说三年的关,你看大圆满也是,最后也是一些观修的方法,自然的任运,这个我们目前没有人能做到,这不是说,你什么都不要了,楞是跑到山里一呆,不成,因为你们现在见地还不过关,按禅宗来讲,要你见地过关了以后才可以住山。现在有情怳,没办法自己给自己解决,这还不行。
        在《入楞伽经》里讲到,在佛乘里边,不谈四大、五蕴,四大就是地水火风,这是印度本有的思想,世间起缘的一些东西,五蕴,色受想行识也不谈离开这个你才能进入佛乘,所以佛乘跟这个无关,无眼耳鼻舌身意,纠缠于耳鼻舌身意你就早着呢。你看《楞严经》耳根圆通,一层一层,自证分也一样,四分说也一样,不是凡夫的心识和心力能做到的。但是你们现在要离开这些还做不到,你听懂了,你还不能把握,见地一点一点砸瓷实了
         将来我们还有一关麻烦在那呢?我们的民族缺了天道这一块,印度古代有天道,我们人文历史有上千年了,已经完成了从神到人的过渡了,天子变成了人,人格化了,缺了这块,如果有这块就非常好过去,你没这块就很难,所以还得给你们补上,怎么补?将来还得给你们讲讲基督教的事情,人道和天道是两层境界,人不可以借神的名来替神做事;这个里边非常重要,但是不理解的还以为我在讲基督教,但是不讲这块,不知道这块的机理,那也不成。
       举个简单例子,当时,罗马帝国的士兵去抓耶稣,他的一个学生彼得就抵抗,把士兵的耳朵给挑伤了,当时耶稣就阻止他,叫他不要这样做,难道我不会这样做吗?意思是难道神比你的威力小吗,攻击完全是一种胆怯的,神难道连这种事情也做不了,那还是神吗?不要这样去想,最后是在耶稣钉在十字架上之后,士兵又来抓彼得,他就非常安静了,他说,你们等一等,我先做一下祈祷,这个时候他才真正的,和那个时候的勇敢就完全的不一样了他接受了这一切都是神的安排,完全接受他是活在所相里边。
        我们没有这个训练,就是第六识的我们很容易替第七识的我们作主,这么一来,就很容易又落于言说当中了,又落入理量这边了,失去了这层意义了,又把当成了,所以这部分很多还得细讲。你认为这个法非常好,但是任何法都是需要条件的。比如说吧,你这个见分往往喜欢替你的自证分作主,甚至替你的证自证分作主,这个就很麻烦了,你说这个观修能观修到哪里去?不就全乱了吗?所以你的观修就变成一种对抗了,彼得为什么放下来不去对抗了,就是他已经不是以他个人为因了,他不认为这个世界是他的,他完全接受了神的安排,完全接受这个存在安排了,这个弯还得转过来,他明白了他在剧情里,就不再去挣扎了,完全接受这种安排了。
        我们现在讲的变现理,你们并不明白在讲些什么,梦里的我们好像在思考,实际是做梦的你在思考,对不对?实际做梦的你找不到你自己,你找不到你睡觉的那张床,自以为你就是你了,你是你的唯一了,这个不成,所以这块是非常关键的。这块放下,放下的是你的决定权。历史上西藏格鲁派禅宗摩诃衍派辩经,宗下与教下说法不同,宗下名决定见宗,只论见性,不论其他,因宗下所传为佛心的变现理。教下不同,所传是相依理,依因明开展,不可先立答案,导因为果,因果在同一层面故。宗下与净土宗不同,能相与所相不在同一层面,你必须知道身在梦中,知道藉念佛名号可以往生,但凭你的知见无法证明,无法导因为果,此即信仰与修养之差别所在,有点听不懂?!这就对了,因说的都是能相事,是你听不懂的,因为能相那里没你!
       摩诃衍不思不想,格鲁派认为你这样就变成畜生了,如果真的是不思不想,那格鲁派说的是对的,但是他是在什么基础上的不思不想,他发现了在他的后面还有一个他,这个按基督教的说法,这个地球不是一个劳碌之地,是存在之地,他和阿Q无力抗争不一样,这里面好多的细节没有展开。

 楼主| 发表于 2020-7-9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为什么让你们搞课题?这是有意义的,在搞课题的同时,慢慢的把里面的东西弄顺,弄顺了以后,再慢慢的引导。现在你们自己处理不了你精神世界的次第,你可以处理你的家庭,你的公司这都没问题,你现在想处理你的心还早一点。
         不是不给你们讲,是没有到讲的时候。古人姑娘出嫁的时候才告诉她,这个洞房啊,家事啦,你还没长大,跟你说有什么用?之前也和你们讲过,什么叫智界身?什么叫身智界?什么叫界智身?这都完全不一样。好像你们看起来很谦虚,骨子里边很骄傲,为什么?因为以你为中心你就骄傲。我们都知道伊甸园的故事,那个亚当和夏娃禁不住蛇的引诱,偷吃了伊甸园的果子,这个故事说明什么呢?他没有吃苹果之前,他不知道什么叫活?什么叫死?如果他是鱼的话,那个时候水是活的,吃了苹果之后,他是活的,他就离开水了,看似他活了,但是他离开水源了,他活的同时死就伴随着来了,生的同时灭就伴随着来了,所以这里面很细,一层一层。
         别看你们这个年龄了,那是社会阅历,社会这点事你听得懂,但是这个背景里的事,这么说你还没满月,还没满月你就想谈成人的事,爬还不利索呢,就想走,跑就更不要提了,当然会长大这是肯定的。这不是瞎说,以为我在忽悠你,不是,因为心识怎么运作,站在那个平台上等等。别急,你今天想办的事,和今天明天没有关系,你在时间里想办时间之外的事,这怎么可能呢?或者你想把时间之外的事拿到时间里面来办,琢磨琢磨这不是挺愚蠢的事。
问:这次的讲课讲到四加行,而且也很清楚,你也讲到这个份上,我们也就开始试试看。
    密宗和禅宗的讲法不同,我们现在讲的是生因,他们讲的是依因,这不一样,很多的教法是在所相上谈。但是也很奇怪,密宗怎么能从法的所相一下跳到法性的所相上?但这和究竟的解脱还不一样,为什么讲这个?因为讲这个你能听懂,慢慢你会看到,这二个教法是完全不一样,我们现在讲的本身是禅宗的一套理论,跟密宗的理论是二套理论,要是一套理论,何必我来说,直接看密宗的书就好了。
         不是那么回事,瑜伽行中观也好,大中观也好,都是菩萨乘的教法,我们现在讲的是佛乘的教法,但刚开始讲,我们得从入佛乘开始,入佛乘里讲菩萨的心识,声闻人天的心识,一点一点的往上带,要不然,直接跟你讲,你不明白没有用。三年的铺垫下来了,不是我头一天开始讲不知道今天要讲什么,今天和你聊天你多少还能听懂一点,这种禅宗的观点是前人没有的,包括密宗里也没有这个观点先把大概的框架盖起来,盖楼似的,先把架构搭起来,然后再讲细的,上来讲细的,你更听不懂了,还是需要心力的,心力没到怎么给你讲细?别着急,好好用功,该怎么做慢慢来,先不要观修,大概琢磨琢磨就行了,先把课题完成了,我们这课题也不是说给谁做,这些课题都是给你们自己做的,在这个过程当中一点一点磨,用这种方法把你们的心识重新的梳理一遍,在不断的整理过程当中,慢慢慢慢细化了,现在主要的框架没有,一细你钻进小胡同就出不来了。
       如果真的处在所相里面,那你应该好好琢磨琢磨,所相里面的你不是你,再说的明白点,你是能相的投影,所以给你们讲了果不生果,你已经是果了,就别瞎折腾了,怎么折腾也是果的事情
        但是往上走就不同了,第六七八九识,这横向纵向都是通的“不起分别不见佛,离世得见转依着”,这不《入楞伽经》里说,不分别你见不了佛,但你在世间这个平台上分别那也不成,离世才能得见转依着,为什么让你们深入经藏?你只有进入佛菩萨的平台才能离世,你就能够转依了,你就能见到第七识了,这里不起分别不成,在分别当中,学习更高一级平台思想上,你就慢慢的可以做到了。
         这次的大鞋写了《摄大乘论》里的几点,也都非常好,《摄大乘论》里边的十条,怎么站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怎么做实现更高的转依,就说的很好,将来不是不给你讲细的,你先粗的走一遍,这些经论你还没有细下心来,你看每一部论都是新的,都是你没看过的,包括《入楞伽经》你也没有看过,还得反复看。这不是说一二个小时能说明白的,你刚满月我怎么能跟你说明白?你这话还说不明白,眼睛还睁不开呢,这得慢慢来,你慢慢得在成长,你不要想过快的出离,象人工养的鸡似的,三个月出栏?那不成,那催肥了不好,这要好好学,如果你的心力真能够了,这一说就明白了。
         过来的人,看你们在哪个层面,一看就知道在那里,老老实实听话,我不会把你带到沟里,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东西可以讲?那里面肯定有东西要讲。好好的把课题老老实实的做好,通过做课题,真正的把里面的内容搞清楚是怎么回事。一个建议,大家可以去和基督教的人聊聊,神教到底是怎么回事?神教和菩萨是怎么回事,净土是不是阿弥陀佛变出来的,包括天王,观音的圆通章,很多的天都是佛菩萨的化现,都是心的化现,但是你的心是整体投影的一部分,不是一个完整的心,经常你们会把当下的灵感或者觉察力当成觉性,这二块就差多了,你在梦里的你不知道你还有个你,实际是那个你替你在思考,我们不知道,所有的思想都来自于佛,来自于本心
          为什么禅宗要见本来面目?人是人,神是神,人不能替代神来做,刚才不是给你举例了吗?彼得,人家罗马士兵来抓他,开始他拿枪来保护,这你不用保护,难道神连这点能力都没有吗?这一保护他把耶稣当成人了,人怎么保护神呢?而且你是人怎么能替神来修行?你实际是神的投影实际你有二层,一个是佛性的你,一个是人性的你你现在老想用人性的你来修理佛性的你,这不就乱了吗,
         是否是回归?回归就是一个了,他是同时存在,回归又成了一条线了,做梦的你里面不是只有一个你,如果现在是梦境,打电话的我也是你梦出来的,要回归这些都得回归,
        所以学佛到最关键的时候,又特别提到一个信这个问题,为什么宗教是信仰?讲法身就一个信字,以前所有的东西都没有意义,你这信了,就过来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4-27 22: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