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1703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8-10-31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此外我们的慧能大师,实际上是弘扬禅宗的第六代祖师,其所说的佛法岂不是阐扬少室达磨大师之禅法,因此乃说:‘心地若能平等、何必劳苦而持戒,行为若是能够正直、那么又何用修禅。’若是单单依照此语言之相,则便说是不必持戒修禅了。而却不知道心地若能平等,则我们对待众生万物无不平等,众生与我既然平等,又岂可以杀害他人而食之以滋养自己的色身,偷盗彼人之物而自我利益,分别男女之相而行不正之邪行,语言虚妄而不真实,乃至更加饮酒而使得醒醉颠倒而异时。心地平等之时既然没有此犯戒之相,则所有一切的戒律皆在其中了。怎么可以反而是全然不持戒,并且劫盗杀人等等,而说是心地平等呢?由此可知作此‘心平何劳持戒’之语,正是为了显现广大的戒律也。 “禅”字乃是梵语,此地翻译为“静虑”,或是翻为“正定”,或是翻为“一行三昧”,岂有身口意行正真之人,其心念思虑而不寂静,其所住的禅定而不正,其所行者而不专一。由此可知‘行真何用修禅’之语,正是要显现于甚深之禅定也。六祖大师的修行超过于天人之表,其道法兴隆于像法时期之间,恐陌这些后学之人执著于法相、拘泥于形迹,因此于戒体当中说‘何劳持戒’之语,于禅的境界当中说‘何用修禅’之言。比例于此等言语,则可以了知也是在于必定应当求生净土的佛法当中,而说‘不必求生’之语也。后世的学者更加转而拘泥于形迹,而认为六祖说实在是不必求生,这真是愚痴之甚也! 其实六祖大师所说的,是反向的劝导也;诸净土祖师所说的,是随顺的赞叹也。如果没有随顺佛法之赞叹说,则没有办法开启众生进修之路;如果没有反向的劝导,则不能显现圆顿的修法。不论是反向的劝导或随顺的赞叹,悉皆应当随顺于当时的根机,没有固定而实在的方法。譬如禅宗说‘逢佛杀佛’,岂是真的杀佛吗?若是杀佛之语是真实的,那么文殊菩萨持仗利剑欲害于佛,难到也是真的要杀佛吗?如果只是随逐于古人的语言,却不求取于古人之心,而说真的是不必求生净土。这正是所谓的醍醐上味,虽然是世间最珍贵的,可是遇到此等颠倒之人,反而变成是毒药了! 是故六祖大师称叹彼三谛圆妙之理,于有生当中说无生,于无所修证当中说修证,有无二边皆不可得,中道亦不存在。因此令佛教大乘圆顿的法门坦然而明白,就如同揭露日月于昏暗的街衢,令一切众生无不蒙受光照。而却说禅宗于念佛三昧、净土的旨趣,是有所未尽的,这样是可以的吗? 若是像河西的道绰大师,长安的善导大师,信源禅师、永明的智觉禅师,慈觉禅师,岂不是继起于其后之人,皆是能够远禀释迦世尊之遗音,致力弘扬此净土法门者。道珍禅师、怀玉禅师,其修行的功业广大而彰显。圆照禅师等诸法师,其灵验则更加显著。何况如今禅宗丛林,为疾病僧人的念诵,以及荼毗时以十念法称扬阿弥陀佛的名号,以使其往生净土,其事相记载于书籍典章,遗留的余风尚且存在,更有什么可以疑惑的呢? 正明心佛观慧第四(此乃是净土宗的根本法轮,持名念佛者亦须于此悟入理持的义理。) 所谓的念佛三昧者,实在是使众生超出三界、往生极乐世界之直接而捷径的道路也。此乃是开始自释迦世尊在灵鹫峰上敷演宣扬,其次流传至庐山慧远大师而承其芳轨。此净土法门乃是十方诸佛所称赞,历代祖师所传承受持的,自从昔日以至今时,已经有其很久远之由来也。但是其种种的说法或是因为不能统一,以致后代的学者不能了知其指归。独独天台宗一心三观的法门,其义理统冠于一切经典,超乎其他诸宗的众多说法,禀持佛陀的教化而得其宗旨,其利益功德乃是难以思议,是故后世的学者不可不以此而为舟航也。 所谓的三观者,即我今一念的当体,即空、即假、即中也。自从我释迦如来弘传宣扬,以至于智者大师获得妙悟,所谓空则一切空,假则一切皆假,中则一切皆中,俱皆破斥、俱皆建立,俱皆非破非立,圆满融通绝于对待,难以言议难以思惟。统摄经典诸部的玄奥之门,廓清众生与诸佛的境界和智慧,究竟极致一切万法之源底,显示净土法门的圆满修法。念佛三昧如果没有天台的三观法门,则有所未穷尽也。四明知礼大师发扬阐明其微妙之意旨,以晓谕开导后学之人,如今此章全部采用其开示之言语,以求生于西方净土。虽然不外乎是世间的小善,以及彼事相上之观想,若非以大乘圆妙三观的法门,来解释彼十六观经的深奥意旨,使人大开圆解起而修行,又有何理由可以必定得生净土呢? 所谓的十六种观门者,最初是观想落日,所以首先标指、将心想归向于彼阿弥陀佛也。初发心的修行人,虽然了知六根六尘皆是一真法界,而心想之力量羸弱低劣,西方净土殊胜的境界难以显现于心中。是故释迦如来施设特异的方便之法,即以凡夫可见的落日为所观之境,以心念忆想之而令其生起观想中之落日。圆教根机之人有微妙之见解,了知能想之心,本来具足一切依报正报之法,如今以具足落日之心,缘想于即是自心之落日,令本性具足的落日,显现于自心之前。此乃是以清净法界之心,缘想于清净法界之境,而生起于清净法界之日,既然皆是清净法界,岂不当体而是即空假中。 如此犹是总相的显示,若是个别言论三观而成就落日观之功德者,以六根与境界本自空寂,则自心与落日交融无碍。以众缘而起乃是假立,是故不断地深思累想、而落日之境便产生。以其自心与落日皆是清净法界,是故以心观想落日当体便能显现。落日观既然能够成就,则空假中三观便同在于一心,非一亦非三,而是一亦是三,当体即是不可思议。落日观既然如是,其余的观门照例亦然,应当了知十六种观门,皆是用即空假中、一心三观以为观想事相之法。 其次观想清净之水,复次观想其凝结成冰。这实在是因为彼极乐国土以琉璃为地,然而此琉璃地微妙殊胜而难以想像,所以暂且让人观想于冰,冰想若是能够成就,则珍宝琉璃之地便可观见。以上二者乃是以凡夫所能见的落日以及洁冰以为观想之方便也。其次再观想宝地、观想宝树、观想七宝莲池,以及总观楼阁宝地莲池等。以上的六种观门,皆是用以观想彼极乐国土之依报也。 至于观想莲华宝座者,是为西方三圣最亲的依报也。观想莲华上之宝像者,是类似于西方三圣之真体。欲观想于佛,首先要观其莲座。而真佛之体难以观想,因此要先观想其粗略之形像。乃至普观往生之情形,杂观佛菩萨之形像等,这七种观想,皆是要用以观想彼极乐国土之正报也。 最后的三观者,说明上中下三辈九品之人、自此娑婆世界而往生于彼国也。既然各品的修行因地有所不同,是故感得的果报亦有差别升降。如今也教人观想此事者,是为了令修行人识别上中下三品的优劣高下,舍弃于中下之品而修习上品往生之故也。然而诸般观门皆是用经典所开示之相,将其忆持在心而为所观境,并且仍然要了知自心本来具足此法,只是依托著外境而令观想成就,以发明自己的智慧心目。 此外此经的经题云《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者,无量寿佛是所观的殊胜妙境,举正报以收依报之果。叙述教化之主以包括其菩萨声闻等徒众,所观想的虽然有十六种之多,但是只要说阿弥陀佛便已周遍含摄了一切,如是则但当观想彼佛也。欲观想彼佛者,则应当先观想彼阿弥陀佛如虚空般无量无边的端正庄严、而且微妙广大的色身。一一身体的部分,有八万四千之相。一一的相中,有八万四千的随形好。一一的随形好当中,有八万四千之光明。一一的光明之中,有一一的世界海。彼世界海之中,有一切的十方诸佛菩萨、声闻缘觉僧众,一一皆是微妙广大,不可完全地具足说明。只当一心思念忆想,使心眼能够见到此事,见到此事者,即见十方的一切诸佛,以其见到十方诸佛之故,名之为念佛三昧。作如是观者,名为观一切佛身,以观想佛身之故,亦能得见佛心。而所谓的佛心者,即是大慈悲是也,以无缘之大慈悲摄受一切诸众生。能够作此观想者,舍身而往他世之时,必定可以生于诸佛之前,证得无生忍。 又云:观想无量寿佛者,从一个相好进入,但令观想眉间的白毫之相,令其心中极为清晰明了。若是能够见到阿弥陀佛眉间的白毫相者,八万四千的相好自然即当现前。见到无量寿佛者,即见十方无量的诸佛。能够见到十方无量的诸佛,诸佛即可现前授记,如是则为遍观一切的诸佛色身之相。 是故可知十六种殊胜的微妙观门,以观想阿弥陀佛为最重要,而八万四千的相好全部要总摄观想,对凡夫而言是难以成就的,是故令其但只观想佛陀眉间的白毫相如五须弥山之高大。此观想若是能够成就,则八万四千相好皆能显现,此乃是观想之要门也。若是修习前面的诸观,心想得以纯熟流利,观想已经非常宏大深远,则可以相称于彼白毫广大之量而观想,使八万四千的相好自然皆能显现。《观经疏》当中令人观想劣应身的白毫相,乃是为了那些尚未修习前面诸观者,以及那些虽然曾修而尚未成就者,是故于佛的广大身中特别开示初发心者可以观想之相,以此为三昧门也。 此外慈云法师,但令众生直接观想阿弥陀佛丈六的金色身躯端坐于莲华之上。专门系念于阿弥陀佛眉间的白毫这一个相,其白毫长一丈五尺,周围有五寸之广,其外形有八个棱角,白毫的中心和表面俱是空心,右旋宛转,在两眉的中间。其光莹清净透明澄彻,不可完全地具足说明,显耀映照于佛陀金色的容颜,其等分齐限非常分明。作此观想之时,停住心思专注忆想,令其心念坚固而勿移动。此观想若是能够成就,则观佛三昧便可现前了。 是故《观佛三昧经》云:‘若是有人能够以至诚心系住心念,正身端坐观想忆念佛之色身,当知其人之心就犹如佛心,与佛毫无差异。虽然仍然处在于尘劳当中,而不为诸尘之所覆盖遮蔽。若是能够作是观想者,即是真正之念佛也。’是故可知观想佛陀的功德,其事相有如是之殊胜。又彼弥陀世尊之相好光明,微妙难思广大难议,而众生的根性心力狭隘而下劣,此观想的心念难以成就。因此释迦牟尼佛令众生于阿弥陀佛真实报身的观想之前,先令其观想于佛的形像。而佛必定是端坐于莲座,因此又令众生首先观想莲座。莲座之观若是能够成就,则应当再观想佛的应化之像。 《观经》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夫所谓的“法界身”者,乃是报身佛的法性之身也,圆满而究竟具足始觉名之为报身佛。究竟显露本觉,名为法性身。始觉与本觉相冥合,则能起应化之妙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