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住止在阿耨大泉时,有五百位大比丘众随侍在侧,皆是阿罗汉,六通具足,其中只有阿难比丘尚未证到阿罗汉果。 佛告诉舍利弗:“往昔久远世之前,罗阅祇城中有一长者子罹患热病,病情严重。城中有一位名医之子,善于辨识各种药草功能,能治各种疾病。 长者子请来名医之子,对他说:‘如果能将我的病治好,我将赠送大量财宝给你,以作酬谢。’名医子对症下药,治好长者子的热病,但是长者子却完全不提先前所允诺的酬谢。 长者子后来又生病,又延请名医子治疗,病得痊愈后依然不给酬劳。就这样连续三次,生病、治病、不给酬劳。” “后来长者子又得病,仍然唤名医子来治,长者子说:‘你前后治好我的病三次,我都未酬谢,这次我痊愈,定当一并酬报。’ 医子心里想:‘前面已连续给他治病三次,病愈后完全不提酬劳之事。每次都欺骗我,就像诳骗小孩一般,这次我不再对症下药,使其命断。’果然长者子病情加剧,终致丧命。” 佛告诉舍利弗:“你可知当时的医子是谁?就是我前身,生病的长者子是提婆达多。 那时我故意给与不正确之药,使其丧命,因为这个缘故,我数千岁在地狱受烧煮之苦,及畜生、饿鬼果报。 因尚有残缘,今虽作佛,仍受骨节烦疼之病。” 于是,佛说宿缘颂曰: “我往为医子,治于长者儿,瞋恚与非药,由此致无常。 以是宿因缘,久受地狱苦,尔时余因缘,故致烦疼患。 因缘终不灭,亦不着虚空。以是三因缘,尽护身、口、意。 我自成尊佛,得为三界将,故说先世缘,阿耨大泉中。” 佛告诉舍利弗:“你见如来,众恶已尽、诸善普具,教化天、龙、鬼神、帝王、臣民、一切众生,广修善法,但是仍不能免此宿世因缘,何况愚昧顽冥之众,及尚未得道者?” 佛又再叮嘱舍利弗:“你应当善护身口意,五百罗汉、一切众生也应当善护身口意。舍利弗!切记当善护身三业、口四业、意三业,舍利弗!当如是学!” 佛说完此宿世因缘果报后,舍利弗及五百罗汉、阿耨大龙王、天、龙、鬼神、干沓和、阿须伦、迦楼罗、甄陀罗、摩休勒,闻佛所说,皆深心信受,欢喜奉行。 ------典故摘自:《佛说兴起行经·卷第一·佛说骨节烦疼因缘经第四》 省思: “欲知过去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一切事物的成立,皆依循着因果法则。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因缘果报之理真实不虚。 行者当慎护身口意,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诚如世尊再三叮嘱:“切记当善护身三业、口四业、意三业,当如是学!” 有一位比丘,自出家以来,父母从未曾放弃说服他还俗,一再以亲情及丰厚的财富试图动摇他求道的信心。而他自己也一直徘徊在亲情与佛道之间,为此苦恼不堪。 这一天,他终于鼓起勇气向佛陀禀明,请佛陀为他开示如何降伏内心的烦恼魔。 佛陀于是向他说了这样一则故事: 有一位锄头贤人,他原本是个农夫,从早到晚辛勤在园里锄草种菜,后来他就发心出家。出家之后,觉得很不习惯,又还俗回去种田。但是种田实在辛苦,想想,还是出家没烦恼,就又出家去了。出家以后,他又无法适应每天早晚的精勤修行,为了不辱佛门清净勤朴的形象,又再度还俗。 如此出家、还俗,还俗、出家,总是不能持久,而慈悲的佛陀总是方便包容了他的进退。 这一次,他维持了一段长久的出家生活,不曾动过还俗的念头,忽然看到一把从前用过的锄头,心念一动,又想起从前农夫的生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多么逍遥,忍不住就荷着锄头,一路走一路想,不知不觉来到江边,望着滔滔的江水,终于下定决心:“都是这把锄头,害得我在佛道里进进出出,来来去去。唉!人生究竟有多少的岁月可以蹉跎呢?今天决定不再退心还俗了!” 他毅然决然地把锄头往江中丢去,只见锄头迅速的沈没,泛起阵阵涟漪,所有的挣扎疑悔也随之消失,顿然有种解脱的感觉,心想自己以后再也不必挣扎了。 这个时候,正好有一位国王作战胜利,率领一大批兵将班师回国,一行人浩浩荡荡乘船而下,锄头贤人忍不住大喊:“你们作战胜利了吗?你们能打倒敌人,却不能胜过自己。我,锄头贤人,今天终于战胜了天下最顽强的敌人自己,我丢掉了锄头,放下了我的执着,战胜了我心里的烦恼,我才是真正的胜利者啊!” 说到这里,佛陀无限慈爱的告诉他:“世间上最可怕的敌人不在外面,而是我们自己内心的贪瞋痴烦恼。修行就是和自己的烦恼作战,能战胜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胜利者。” 听了佛陀的开示,比丘若有所悟,发愿一定要战胜自己,做个堪受佛法的大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