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510|回复: 46

[释疑解惑] 佛陀教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2-27 13:4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一楼敬佛
 楼主| 发表于 2020-2-27 13:4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2-27 13:4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增一阿含乃能出三十七道品之教,乃诸法皆由此生。阿难报言:如是如是,(中略)增一阿含一偈之中,便出三十七品及诸法。

点评

如是如是。 小学出一切中学高中及至大学。 敢问有小学还要不要大学! 小学能不能遮非大学? 小学教材能不能代替大学教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2-27 15:00
 楼主| 发表于 2020-2-27 13:4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是佛教总得贴个三皈依,不然人都不知道你是学啥的。是不?
 楼主| 发表于 2020-2-27 13:5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何所归依名为归依佛。答曰。归依语回转一切智无学功德。为归色身。归依法身耶。答曰。归依法身不归色身。不以色为佛故。   问曰。若色身非佛者。何以出佛身血而得逆罪。 答曰。色身是法身器故。法身所依故。若害色身则得逆罪。不以色身是佛故得逆罪。   归依法者。何所归依名归依法。 答曰。归依语回转断欲无欲尽处涅槃。是名归依法。   问曰。为归依自身尽处他身尽处。 答曰。归自身尽处他身尽处。是名归依法。   若归依僧何所归依。 答曰。归依语回转良祐福田声闻学无学功德。是名归依僧。  为归俗谛僧。为第一义谛僧。若归第一义谛僧者。佛与提谓波利受三自归。不应言未来有僧汝应归依。第一义谛僧常在世间。 答曰。以俗谛僧是第一义谛僧所依故。言未来有僧汝应归依。又欲尊重俗谛僧故作如是说。佛自说一切诸众中佛众第一。譬如从乳出酪从酪出酥从酥出醍醐。醍醐于中最胜最妙。佛弟子众亦复如是。若有众僧集在是中。四向四得无上福田。于一切九十六种众中。最尊最上无能及者。是故言未来有僧汝应归依。不伤正义。  问曰。佛亦是法。法亦是法。僧亦是法。正是一法有何差别。 答曰。虽是一法。以义而言自有差别。   以三宝而言。无师大智及无学地一切功德是谓佛宝。尽谛无为。是谓法宝。声闻学无学功德智慧。是名僧宝。 以法而言。无师无学法。是名佛宝。尽谛无为非学非无学法。是名法宝。声闻学无学法。是名僧宝。 以根而言。佛是无知根。法宝非根法。僧是三无漏根。 以谛而言。佛是道谛少入。法宝是尽谛。僧是道谛少入。 以沙门果而言。佛是沙门。法宝是沙门果。僧是沙门。法宝是沙门果。 以婆罗门而言。佛是婆罗门。法宝是婆罗门果。僧是婆罗门。法宝是婆罗门果。 以梵行而言。佛是梵行。法宝是梵行果。僧是梵行。法宝是梵行果。 以因果而言。佛是因。法宝是果。僧是因。法宝是果。 以道果而言佛是道。法宝是果。僧是道。法宝是果。佛以法为师。佛从法生。法是佛母。佛依法住。   问曰。佛若以法为师者。于三宝中何不以法为初。 答曰。法虽是佛师。而法非佛不弘。所谓道由人弘。是故佛在初。  尔时优波离复白佛言。 世尊。若受三归戒时。先称法宝后称佛者成三归不。 答曰。无所晓知说不次第者。自不得罪。得成三归。若有所解故倒说者。得罪亦不成三归。   问曰。若称佛及法不称僧者成三归不。若称法僧不称佛者成三归不。若称佛僧不称法宝成三归不。 答曰。不成三归。   问曰。若不受三归得五戒不。若不受三归得八戒不。若不受三归得十戒不。若不白四羯磨得具戒不。 答曰。一切不得。若受五戒。先受三归。三归既竟乃得五戒。  大方便佛报恩经,
 楼主| 发表于 2020-2-27 13:5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复制黏贴也很辛苦
 楼主| 发表于 2020-2-27 13:5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佛还是对皈依有限制的。迦叶尊者讲,莫皈依我,我亦皈依佛法僧
 楼主| 发表于 2020-2-27 13:5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世尊告诸比丘:“若信人者,生五种过患,彼人或时犯戒违律,为众所弃。恭敬其人者,当作是念:‘此是我师,我所敬重,众僧弃薄,我今何缘入彼塔寺?’不入塔寺已,不敬众僧;不敬僧已,不得闻法;不闻法已,退失善法,不得久住于正法中,是名信敬人生初过患。    “复次,敬信人者,所敬之人犯戒违律,众僧为作不见举。敬信彼人者,当作是念:‘此是我师,我所敬重,而今众僧作不见举,我今何缘复入塔寺?’不入塔寺已,不敬众僧;不敬众僧已,不得闻法;不闻法已,退失善法,不得久住于正法中,是名敬信人故生第二过患。    “复次,彼人若持衣钵,余方游行。敬彼人者,而作是念:‘我所敬人著衣持钵,人间游行,我今何缘入彼塔寺?’不入塔寺已,不得恭敬众僧;不敬众僧已,不得闻法;不闻法已,退失善法,不得久住于正法中,是名敬信人故生第三过患。    “复次,彼所信敬人舍戒还俗。敬信彼人者,而作是念:‘彼是我师,我所敬重,舍戒还俗,我今不应入彼塔寺。’不入寺已,不敬众僧;不敬僧已,不得闻法;不闻法已,退失善法,不得久住于正法中,是名敬信人故生第四过患。    “复次,彼所信敬人身坏命终。敬信彼人者,而作是念:‘彼是我师,我所敬重,今已命终,我今何缘入彼塔寺?’不入寺故,不得敬僧;不敬僧已,不得闻法;不闻法故,退失善法,不得久住于正法中,是名敬信人故生第五过患。    “是故,诸比丘,当如是学:‘我当成就于佛不坏净,于法、僧不坏净,圣戒成就。’”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楼主| 发表于 2020-2-27 13:5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基本皈依说的差不多了,当然人们总是在找借口。所以只能随开随呦
 楼主| 发表于 2020-2-27 13:5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佛说四念处乃至八圣道分是摩诃衍;三藏中亦不说三十七品独是小乘法。佛以大慈故,说三十七品涅槃道,随众生愿,随众生因缘,各得其道。欲求声闻人,得声闻道;种辟支佛善根人,得辟支佛道;求佛道者,得佛道。随其本愿,诸根利钝,有大悲、无大悲。譬如龙王降雨,普雨天下,雨无差别。大树大草,根大故多受;小树小草,根小故少受

点评

佛说四念处乃至八圣道分是摩诃衍;三藏中亦不说三十七品独是小乘法。佛以大慈故,说三十七品涅槃道,随众生愿,随众生因缘,各得其道。欲求声闻人,得声闻道;种辟支佛善根人,得辟支佛道;求佛道者,得佛道。随其本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2-27 15:09
 楼主| 发表于 2020-2-27 14:0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流落至此,一时兴起
 楼主| 发表于 2020-2-27 14:0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云飞兄肯定是偷偷溜进来偷窥的

点评

不来捧场说不过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2-27 14:24
发表于 2020-2-27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多闻天 发表于 2020-2-27 14:02
我想,云飞兄肯定是偷偷溜进来偷窥的

不来捧场说不过去。。。。
发表于 2020-2-27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闻天 发表于 2020-2-27 13:46
增一阿含乃能出三十七道品之教,乃诸法皆由此生。阿难报言:如是如是,(中略)增一阿含一偈之中,便出三十 ...

如是如是。

小学出一切中学高中及至大学。

敢问有小学还要不要大学!

小学能不能遮非大学?

小学教材能不能代替大学教材?

点评

下午好 先不要着急大学中学小学 前提是得认字对不对 要是连什么是佛教都弄不清 还谈什么佛教的大中小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2-27 15:13
发表于 2020-2-27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多闻天 发表于 2020-2-27 13:59
佛说四念处乃至八圣道分是摩诃衍;三藏中亦不说三十七品独是小乘法。佛以大慈故,说三十七品涅槃道,随众生 ...

佛说四念处乃至八圣道分是摩诃衍;三藏中亦不说三十七品独是小乘法。佛以大慈故,说三十七品涅槃道,随众生愿,随众生因缘,各得其道。欲求声闻人,得声闻道;种辟支佛善根人,得辟支佛道;求佛道者,得佛道。随其本愿,诸根利钝,有大悲、无大悲。譬如龙王降雨,普雨天下,雨无差别。大树大草,根大故多受;小树小草,根小故少受。

善哉善哉!佛于大乘中明言。法无定法。众生闻法随类得解。三十七品随类受益。是佛善巧。非定说小乘。不过,此部法。大小通学。
又佛教化众生。有秘密有不定。此亦如是如是者。


问题是,声闻人何成声闻根?辟支佛人何成辟支佛根?佛道者之根又如何成?敢问,三藏中如何一一教导的呢?


若方便但问三藏中佛是如何教导众生成就求佛道之根的?

点评

随喜随喜 佛就怕弟系们学不会,怎么会藏秘呢?是弟子们的妄执而已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2-27 15:18
不是法来教诲根性, 是根性选择法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2-27 15:14
 楼主| 发表于 2020-2-27 15:1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牛头马脸 发表于 2020-2-27 15:00
如是如是。

小学出一切中学高中及至大学。

下午好
先不要着急大学中学小学
前提是得认字对不对
要是连什么是佛教都弄不清
还谈什么佛教的大中小学?

点评

哦,您的意思是,当我们学习佛法时,要先搞搞明白拿到的经是不是佛所教的。对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2-27 15:31
 楼主| 发表于 2020-2-27 15:1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牛头马脸 发表于 2020-2-27 15:09
佛说四念处乃至八圣道分是摩诃衍;三藏中亦不说三十七品独是小乘法。佛以大慈故,说三十七品涅槃道,随众 ...

不是法来教诲根性,
是根性选择法度。

点评

如果这样说。根性就是天然的。佛也未曾能让众生成就根性? 一个众生会成就大乘根性。他在自己第一次遇见佛前就是大乘根性了。是这样子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2-27 15:30
 楼主| 发表于 2020-2-27 15:1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牛头马脸 发表于 2020-2-27 15:09
佛说四念处乃至八圣道分是摩诃衍;三藏中亦不说三十七品独是小乘法。佛以大慈故,说三十七品涅槃道,随众 ...

随喜随喜
佛就怕弟系们学不会,怎么会藏秘呢?是弟子们的妄执而已
发表于 2020-2-27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闻天 发表于 2020-2-27 15:14
不是法来教诲根性,
是根性选择法度。

如果这样说。根性就是天然的。佛也未曾能让众生成就根性?

一个众生会成就大乘根性。他在自己第一次遇见佛前就是大乘根性了。是这样子吗?

点评

小草受大水就淹死了,是法的问题?是草的问题?还是浇水人的问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2-27 15:34
发表于 2020-2-27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多闻天 发表于 2020-2-27 15:13
下午好
先不要着急大学中学小学
前提是得认字对不对

哦,您的意思是,当我们学习佛法时,要先搞搞明白拿到的经是不是佛所教的。对吧?

点评

总不能随便谁写个东西就是佛经不是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2-27 15:37
难道不想想就去学习的吗? 学佛总不能弄本圣经看是不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2-27 15:3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26 02: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