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法我皆空

[佛教经藏] [佛教经藏] 宣化上人---见性法门,自悟成佛之~《 六祖法宝坛经》合集 (二)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3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智隍听到玄策的话觉得六祖所说的道理很妙,就跟著玄策来拜见六祖大师。师问:「仁者!你是从那里来啊?」智隍法师就说出前面与玄策互相问答的道理。
  六祖大师说:「诚然如你所说,你只要自存心如虚空似的,可是也不著空见,不要有一个虚空的见在心里。你能如此就能应用无碍——事来则应,事去则净。行、住、坐、卧都没有心。也不要想我是凡夫或圣人,要把这情感忘了。也没有个能见也没有个所见,也没有个能空,也没有个所空。你要知道,见明之时,见不是明;见暗之时,见不是暗;见空之时,见不是空。见塞之时,见不是塞;见有之时,见不是有;见无之时,见不是无。所以楞严经说:『见犹离见,见不可及。』性也如如,相也如如,能这样则时时都在定中。」
         一僧问师云。黄梅意旨甚麽人得。师云。会佛法人得。僧云。和尚还得否。师云。我不会佛法。
  有一次有位和尚,此位真是个獦獠,没有什麽学识的大老粗,他冒冒失失的问:「黄梅五祖大师的衣钵,是什麽人得?」他明知是六祖得而还故意问。由他这样一问,不必在当时设身处地见到此人,就按著经文你一想,便知他是个没有什麽学问的乡下人。他一方面可说是明知故问,另一方面可说是对六祖存轻视的心。为何说存轻视心?他意思是说:你一个不识字的人,怎有资格来继承五祖的衣钵呢?
  六祖大师说:「明白佛法的人得到五祖大师的衣钵。」这位僧人又问:「和尚你是得到还是没有得到啊?」意思即他不相信六祖是五祖的衣钵传人,所以要再问说:「和尚还得否?」六祖大师说:「我不明白佛法。」六祖大师他不说我得或不得,而说我不明白佛法。各位想想,在此处六祖大师是讲真话或假话呢?
  师一日欲濯所授之衣。而无美泉。因至寺後五里许。见山林郁茂瑞气盘旋。师振锡卓地。泉应手而出。积以为池。乃跪膝浣衣。石上忽有一僧来礼拜云。方辩是西蜀人。昨於南天竺国。见达摩大师。嘱方辩速往唐土。吾传大迦叶法眼藏及僧伽梨。见传六代。於韶州曹溪。汝去瞻礼。方辩远来。愿见我师传来衣钵。
   有一天,六祖大师想洗涤五祖大师所传授的衣,但没有乾净的美泉,所以就走到寺後五里多的山地(寺後濯溪泉离南华寺有一里路,或者以前寺院在溪前也不一定),看见山林茂密郁郁成荫,霞光万道,瑞气千条,在山顶上盘旋。得五眼六通的人,那个地方有什麽气他一看就知道。这时大师拿著九个环的锡杖琅琅响,就往地下一戳,泉水就涌地而出成一水泉。当水流得多时,就成一水池。
      六祖大师就跪在石块上浣浣五祖所传的衣钵。
  此时忽有一和尚来向六祖大师顶礼叩头,自称法名方辩,是西蜀人,说:「我在南印度见到达摩祖师,叫我速来唐朝这地方。他说:『我所传大迦叶代代相传的正法眼藏和僧伽梨(二十五条的祖衣),现传到中国第六代韶关曹溪,你赶快去瞻仰礼拜第六代祖师。』方辩我听达摩祖师如此对我讲,所以远从印度而来,但愿能见达摩祖师所传留下来的衣钵。」各位想一想,初祖达摩在中国已死了,但方辩在六祖时在印度又见到他,你们说这事是不是很奇怪?
       其实这不足为奇,直到现在,一般人仍不知道他到何处去了。讲到此,我想起一件事实,这不是公案,而是实实在在的事实。
  当我在东北,即满州国,最初我发心修道,乃是因种种的因缘。在东北我最崇拜的是王孝子。他那时守孝,年二十八岁。天气很冷,他用些木板钉了个小茅蓬,前後守孝六年,在最後的第六年,他就不讲话,天天在小茅蓬里参禅打坐金刚经当守孝将圆满时,他就打了个妄想说:「在东北的名山千山和广宁山,有几千年的老比丘在里头修道,当我守孝圆满,我也到广宁山去修道。」
  第二天早上打坐时,就听到护法对他说:「今天有贵人来访。」他一听有贵人来,就以为是做大官的。等到十点多见一穿破衣服的和尚,挑著一担子。此人就将担子放下而和他谈话,本来王孝子不讲话,所以他在心里问他话:「你从什麽地方来啊?」此人说:「我是从广宁山来的。」王孝子又问:「你贵姓?」此人答:「我是明朝一位将军,後来就出家修道。我和你很有缘,所以今天来见见你,因我知道你要到广宁山修道。但那处是独善其身的人修的,而你应兼善天下。你与此方人士有缘,不要到广宁山去,就在这地方造间庙弘扬佛法。」说完这几句话,这人就走了。此人自说是明朝人,由何可证明呢
       因王孝子是在心里问他话,而他知他问什麽,足见此人已得他心通,是五眼六通的境界。王孝子这时是民国时代,距明朝已有三百多年,此人仍未死。由此点证明有人在南天竺见到菩提达摩,和方辩所说传授衣钵的情形,是很平常而不足为奇。
  师乃出示。次问。上人攻何事业。曰。善塑。师正色曰。汝试塑看。辩罔措。过数日塑就。真相可高七寸。曲尽其妙。师笑曰。汝只解塑性。不解佛性。师舒手摩方辩顶曰。永为人天福田。师仍以衣酬之。辩取衣分为三。一披塑像。一自留。一用稯裹瘗地中誓曰。後得此衣。乃吾出世。住持於此。重建殿宇。
  六祖大师就出示所传法衣给他看,接著问方辩有什麽专长?方辩说:「我善於用泥、香灰、木头来塑佛像。」六祖大师就很严肃对他说:「你试著塑一个给我看。」
  方辩听六祖大师如此说,当时就手足无措起来,没有答覆。过了几天,他塑成六祖大师的真像,有七寸高,塑得面孔与六祖大师一样,连很微细的地方都塑得清楚妙好。六祖大师一看他所塑自己的本像,就说:「你只了解塑性而不解佛性。」
       於是六祖就伸手摩方辩的头顶说:「你永远都要出家做和尚,生生世世要做人天的福田。」後六祖大师送给他一件衣,酬谢他塑像的功德。方辩接受衣後,将衣分成三份:一份就披到塑像上,一份自己留著作纪念,一份用稯叶包好埋在地里
      并发愿说:「将来得到这衣的时候,就是我出世,我在这庙作方丈和尚,重新建设这殿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5-18 09: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