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染心半净

[心得体会] 来点轻松的——大家都来说说生活中分别与不分别的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2 11:4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我等凡夫的念头相续中,无分别识与分别识共用一个自证识。例如,当无分别识了知面前自相的桌子时,这种对自相的了知最终是被自证识所了知。“此是桌子”的分别识现前时,分别识其实只能取到桌子的总相,但是由于分别识也是依赖于这个自证识的,所以无分别识对桌子的了知就传递给了分别识,使得分别识误以为是自己在了知桌子的自相。于是分别识就误把自己面前的总相当做自相,与自相混为一体而取境。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2 11:45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头上安头”就是对分别识准确的描述,也就是说,无分别识已经很好地了知了自相,但分别识偏要继续凑上去遣余一下,将遣余出来的反体误以为就是实体。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2 11:4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拿这张桌子说事
当我们看到面前的桌子,并对他人说“你爬到桌子上去”时,此时我们心中的分别识误以为自己已经看到并了知了面前的桌子。而实际上,分别识只能缘到桌子的总相,但是由于分别识与了知茶杯自相的无分别识共用同一个自证识,于是分别识就“窃取”了无分别识对桌子自相了知的成果,误以为是自己在了知着桌子的自相。这种“误认”体现在分别识将自己面前的“总相”误认为就是“无分别识所了知的自相”。

所以,了知面前这一张桌子现量,还是得靠自证识。分别识与无分别识的了知只是自证识了知对境的“左膀右臂”而已。所以经云: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缠缚。

分别识,不分别识并不神秘,我等凡夫只要仔细观察思惟,也是能非常清楚地了知无分别识与分别识共同协作了知对境的机理的。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2 11:4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拿这张桌子说事
当我们看到面前的桌子,并对他人说“你爬到桌子上去”时,此时我们心中的分别识误以为自己已经看到并了知了面前的桌子。而实际上,分别识只能缘到桌子的总相,但是由于分别识与了知茶杯自相的无分别识共用同一个自证识,于是分别识就“窃取”了无分别识对桌子自相了知的成果,误以为是自己在了知着桌子的自相。这种“误认”体现在分别识将自己面前的“总相”误认为就是“无分别识所了知的自相”。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2 11:4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了知面前这一张桌子现量,还是得靠自证识。分别识与无分别识的了知只是自证识了知对境的“左膀右臂”而已。所以经云: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缠缚。

分别识,不分别识并不神秘,我等凡夫只要仔细观察思惟,也是能非常清楚地了知无分别识与分别识共同协作了知对境的机理的。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2 11:51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了知外境的是自证识,也叫自证分。无分别识和分别识只是心体取境的两种不同方式而已。当心体无分别地如实照见自相时,分别识却通过遣余获得总相或反体的认知。凡夫心就是无分别与分别认知并存的状态。

论坛师兄们,都喜欢说不分别,不分别。其实,光口头上喊不分别是没有用的,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在小事不断对比无分别识与分别识的认知,才能渐渐趋向不分别的觉悟,才能完成格物致知中的“知止”——也即下决心止息分别识。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2 11:52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本贴依照一段教材而改写,教材的蓝本是陈望道先生的《因明学概略》。感谢教材原著者。
本贴是用大白话说说因明学中的几个名相,为了接地气,涉及到难懂的名相,我都用其他词替代了。错疏难免,师兄们勿怪!想要深入学习的师兄们,请阅读
《因明学概略》原书。

本贴到此结束 希望能对师兄们有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5-23 19: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