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wlxg20130220

[学佛文档] 萧祥剑群书治要五十讲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9-9-8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才是真正的仁。利仁和强仁是表面上做到仁,内心还没有做到仁,他还想着自己,是因为对自己有利益,为了趋利避害去行仁,这里面还是有自私自利。所以要做到安仁,安仁就是放下自己,自然流露出来的仁,这是圣贤的境界。真正的仁者,孔老夫子在《论语》里面就讲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德难道很遥远吗,只要我自己想要做一个仁德的人,仁德就会到来。我们想要做一个仁者,其实不难,比我们做其他的事情容易,你看我们要办事都得求人,都要求得别人的帮助才能把这个事情做好。但是做一个仁者,是求我们自己,我们讲求人难,但是求自己有什么难的,“我欲仁,斯仁至矣”,这个仁德,是我们本有的,我们努力做一个仁德的人,就是回归我们自己本有的性德。
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人本来就有仁德,孟子讲到,“仁,善之端也”。人人都有恻隐之心。孟子举了一个例子,看到一个小孩在井边要掉下去了,每个人都会把那个小孩拉开,这是我们本有的恻隐之心。我们这个仁性、仁德从来就没失去过,我们只是把迷失的本性找回来而已。
我们怎么样把仁德找回来呢?在《论语》中夫子也告诉我们:“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就是颜回,夫子最欣赏的一位弟子。《论语》里面讲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过着很清贫的生活,别人看着他,觉得他的生活太贫苦了,替他担忧,但颜回能够在这种生活当中很快乐,很开心。古人讲,贫以无求为德,安住于这种简单的生活,无求,真正有德行。这里是颜回去问夫子,如何来实践仁德,夫子就告诉他,克己复礼为仁。克己,《群书治要·论语》引用何晏《论语集解》讲到,克己就是约身,约束自己,克制自己的私欲,克制自己的邪念,使自己言行复礼。我们怎么样达到仁的境界,首先就是把自己的习气毛病、自私自利的念头降服住,时时刻刻恢复到礼义上来。
夫子讲:“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我们能在一天当中克己复礼,天下都会回归到仁的境界。这一天就是我们当下这一天,我们当下克己复礼,当下就回归到仁的境界,当下天下就归仁了,这个天下是我们自己的天下,我们回归仁德,这个天下就达到了仁的境界。所以在《群书治要》引用何晏《论语集解》里面的话讲到:“一日犹见归,况终身乎?”我们这一日能够行这个仁德,天下就会回归到仁的境界,终身行仁,那天下就真正会安宁。现在社会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问题,最重要的是圣人少了,圣贤的教化少了,如果有圣人的教化,我们真正终生做一个仁者,那我们的天下就达到仁的境界。我这一天克己复礼,这一天就是仁的天下,我这一生都克己复礼,这一生就是仁的天下。所以实践仁德,完全在于自己,“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实践仁德、行仁,完全靠我们自己,不在于别人,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要能够克己复礼。我们学习圣贤文化,学习《群书治要》,最重要的也是要克己复礼,不断的把自己的各种习气毛病去掉,把自己的身修好。
《群书治要》里讲的治国之道,根本还是修身,我们把身修好了,国家自然太平。所以古代圣王,没有一个不是努力把自己身修好的。
《群书治要》里面讲到很多明君贤臣,都是先把自己的身修好,所以能够治理天下。而末世的昏君、奸邪的臣子导致家败国亡,根本原因还是没有把身修好,不能够克己复礼,不能够行仁德,违背仁义之道,最终给自己带来灾祸。
第九讲  “圣贤政治”之以礼治国(一)
老子讲,“失义而后礼”。等到义也没有了,人和人之间不讲道义了,就只好靠礼来维持社会的秩序。
不学礼,无以立
战国时期,秦国通过商鞅变法迅速强大起来。强大起来之后,秦国把六国吞并,统一了中国。秦朝实施的治国思想,主要是法家思想。秦朝任用李斯为宰相,采取严苛的法令。用法家思想来治国,虽然在初期见效很快,但是很快导致百姓怨声载道,竞相起来反抗,十几年的时间,秦朝就灭亡了。
汉朝建立以后,吸取了秦朝的教训,知道用法家思想,用严苛的法律来治理国家很难达到长治久安的效果,于是就废除了秦朝严苛的法律。汉朝开始,把伦理道德教育恢复起来,尤其是汉武帝听从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思想作为治国的主导思想,作为国家主要的教育方针,这个方针确定以后,一直到清朝,两千年的时间里都没有改变。在这两千多年里,维护社会秩序的就是一个礼字。儒家重要的三部经典——《礼记》、《周礼》、《仪礼》都是在汉朝时期整理出来的。汉朝对中华文化,对中国的历史影响特别大,我们的民族叫汉族,我们使用的文字叫汉字,服饰叫汉服,可见汉朝对后世影响之深远。
礼是什么?简单来讲,礼就是我们一个人做人做事最基本的标准,在《论语》上讲:“不学礼,无以立”。不懂得礼,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诗经》上也讲:“人而无礼,胡不遄死?”人要是没有礼了,那还不如赶紧死掉。不讲礼,那就和禽兽没有任何区别。
我们常常讲三纲五常、五伦八德。三纲是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一谈到这些,大家可能认为这是封建糟粕。这是因为我们近百年来没有学习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所产生的误解。什么是纲,纲有榜样的意思,做父亲要给儿子做一个好榜样,做领导的要给臣下做一个好榜样,做丈夫的要给妻子做好榜样。五常是仁义礼智信,这些都是做人的常道,如果这些不讲了,那就父亲不像父亲,领导不像领导,丈夫不像丈夫,妻子不像妻子,社会伦常颠倒,人人都失去做人的底线,不知道怎么做人了,这样社会就会走向混乱。
晏子与齐景公论“礼”
在《群书治要·晏子》中有一个故事,讲到为君者要是不讲礼,会产生怎样的后果。晏子是齐景公的大臣,齐景公特别喜好饮酒,有一次喝得很高兴,就把衣服都脱掉了,自己亲自拿瓦罐奏乐,他问身边的人:“仁德之人也喜好以此为乐吗?”景公有一个臣子叫梁丘据,是个奸臣,喜欢阿谀奉承,
 楼主| 发表于 2019-9-8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就跟齐景公讲:“仁德的人眼睛耳朵跟别人也一样,他们为什么偏偏不喜好以此为乐呢?”于是,景公就想到他身边真正有仁德的人是晏子,就把晏子给请来。晏子穿了朝服而来,景公见到晏子就讲:“今天我特别高兴,希望和先生你共同饮酒作乐,我们之间就免掉君臣之礼吧。”晏子回答说:“大王,如果群臣都想免去礼节侍奉你,我怕君主你就不愿意了,现在我们齐国年轻人只要身高中等以上的,力气都超过我,也能胜过你,但是他们却不敢作乱,是因为惧怕礼义,君主如果不讲礼义,就无法役使下属,下属如果不讲礼义就无法事奉君主,人之所以比禽兽尊贵,就是因为人有礼啊。”晏子讲到,君主如果不是因为有礼,就无法正常治理国家,大夫要不是因为讲礼义,底下的官吏就会对他不恭不敬,父子之间没有礼,他的家庭就会有灾殃,如果一个国家领导人和百姓之间没有礼了,这个国家就会出现动乱。齐景公听晏子这么一讲,突然有点醒悟了,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就说:“我自己不聪明,没有智慧,也没有好的作风,加上身边这些臣子都迷惑我、引诱我,把我搞到这个地步,请求把这些人统统处死。”
齐景公为什么会这样呢?他认为这都是自己身边这些近臣的责任。是不是近臣的责任呢?晏子就讲到:“你身边的近臣没有罪,如果君主不讲礼义,那么讲究礼义的人就会悄然离去,不讲礼义的人就会纷至沓来。君主如果讲究礼义,那么讲究礼义的人就会纷至沓来,不讲礼义的人就会悄然离去。”景公听了之后就非常感慨,说你讲得真好。于是,景公就让左右的人帮他换上君王的服饰,令人把这个庭院打扫干净,更换自己的坐席,再重新把晏子请进来。晏子经过三次谦让才登上台阶,再来和景公相见,然后晏子拜别的时候又行拜别之礼,景公也以礼拜别,命令下人撤掉酒宴停止音乐,并跟身边的臣子讲,就让我这样记住晏子对我的教诲吧。
礼是两千多年维系着中国社会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正是因为有了礼,大家都讲求礼,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才能够得到落实,我们的国家也就被人称为“礼仪之邦”。
礼为天之经、地之义
礼是什么呢?简单的讲,礼就是秩序,尊卑长幼都要有秩序。《周易·系辞传》里面就讲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天高高在上,地在人脚下,这样《周易》里面乾代表天,坤代表地这种象征就确定下来。然后天下的万事万物都是由卑贱到高大这样排列的,因为万事万物都有尊卑和贵贱,所以圣人依此制定了礼仪。
在《群书治要·左传》里就专门有一段讲到礼的来由,《左传》里面讲到:“二十五年,会于黄父,郑子太叔见赵简子。简子问揖让周旋之礼焉,对曰,是仪也,非礼也”。
这是在鲁昭公二十五年,诸侯在黄父这个地方举行会盟,郑子太叔见赵简子,赵简子就问子太叔“揖让周旋”的礼,揖让是古代君主相接的一种礼仪,周旋是行揖让礼的动作。赵简子问他礼,子太叔就告诉他,你问的这是仪式,而不是礼。赵简子就问,“敢问何谓礼”,什么是礼,子太叔就告诉他:“吉也闻诸先大夫子产曰。”我以前听子产讲过,子产是郑国的贤大夫,把郑国治理得很好。子产就讲到:“夫礼,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礼是天之经,“经者,道之常也”,就是天道,上天的常道。“地之义”,这是大地的法则。民之行也,行是什么,人所履行,人一定要这么去做,人行为的依据。
子太叔继续讲到:“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天地的常道,老百姓都在效仿。“则天之明,因地之性,生其六气,用其五行,气为五味,发为五色,章为五声,淫则昏乱,民失其性,是故为礼以奉之。”这里是讲圣人效法上天之道,天上有日月星辰运行规律,“因地之性”,因循大地高低刚柔的本性,这是讲圣人效法天地而制定礼。天能够生六气,就是有阴阳风雨晦明,这是六种气象。“用其五行”,中国传统文化里面讲的金木水火土,“气为五味”,显示在五行之气入到人的口里面,就会变成五种味道,转向出来,就是酸碱辛苦甘,“发为五色”,显露到颜色就是青黄赤白黑,变成声音“章为五声”,一段音乐,从开始到结束,就有宫商角徵羽五种声音,“淫则昏乱”,这个声音如果过分,就会使人疑惑混乱,人就会因此迷失本性。老子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这都是因过度所致。为了让人能够守持自己这个本性,所以圣人制定了礼仪。制礼以奉其信,制作礼是用来让人守持本性,回归本性。我们人有六种情感,就是好、恶、喜、怒、哀、乐,“此六者皆秉阴阳风雨晦明之气”,这种情绪都是来自于阴阳风雨晦明这六种气象,“是故审则宜类,以制六志,使不过节,哀有哭泣,乐有歌舞,喜有施舍,怒有战斗,哀乐不失,乃能协于天地之性,是以长久”。
人有这六种情绪,所以为君者应该谨慎地权衡,根据实事来制定这个礼,以此来节制人这六种情绪,使之遇到丧事要悲泣,古代的丧礼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礼节。快乐的时候,包括喜庆、吉庆的事都要有礼。高兴的时候人可能会施舍,这都要依礼而行,不能你高兴了,就肆意妄为。怒有战斗,愤怒时会有打斗。“哀乐不失,乃能协于天地之性”,就是人悲哀、快乐的情绪都不能够违背常规,能够和天地的本性相符合,因此才能够长久。这是讲礼是从天地之道来的。人以礼为行,其实就是行天地之道。
赵简子听了之后,感到受益很深,“简子曰,甚哉,礼之大也。”这是感叹的意思,礼的学问真是太深奥了。子太叔就讲到,“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民之所以生也,是以先王尚之,故人之能自曲直以赴礼者,谓之成人”。这个礼是什么,是上下的纲纪,天地的秩序,也是百姓能够生存的依靠,大家都能够依礼而行,这个社会就能够和谐,所以古圣先王特别尊崇它。“人能够自曲直以赴礼者”,自曲直就是人能够调整自我的情绪,让自己的行为回归到礼的要求,这才叫做成人。所以夫子讲:“不学礼,无以立”。不学习礼,
 楼主| 发表于 2019-9-8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就不懂得如何在社会上做人处事。
礼的本质是恭敬
现在我们不少年轻人都不懂得礼,吃饭不像吃饭的样子,做事不像做事,走路不像走路。现在虽然在学习传统文化,但是还是不懂得到底什么是礼。这些我们要慢慢学习。但是要明白一点,《礼记》里面开篇就跟我们讲:“曲礼曰,毋不敬”。就是要有恭敬之心,这是礼的根本。礼的实质是敬,我们讲要礼敬,礼的核心在于一个敬字。
礼并不是圣人为了束缚人而制的,古人之所以制礼作乐,都是希望通过礼让人回归到道德仁义上来,回归到本性上来。封建礼教并不是吃人的东西,这都是我们的误解。为什么古人这么做,用我们现代人的眼光去看,可能是不符合常理的,但是如果我们站在古人的角度,放在历史环境里面去看,就会明白古人为什么会这样做。古圣先贤非常有智慧,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明白古人为什么要这样做。
比如为什么在古代做媳妇的,给长辈盛食物的时候要用不同的器皿,要跪着端进去。在现代人看来,这不是压迫人吗?古人也知道这么做很麻烦,但是这里面有古人深厚的含义。就是教育人,用这个礼让人明白其中的道理。
我们再看,在《左传》里面讲到:“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这个礼可以治理国家,和谐社会,已经很久很久了,实际上我们知道道德仁义礼本身是一体的,有道有德,有仁有义的人,他的举止行为一定符合礼。礼并不是后来才有的,只是在以道以德治天下的时候这个礼不用讲,因为人举止行为都符合礼,只是最后道德仁义都没有了,次而求之,只能够讲礼。
用礼治国,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这里就讲到:“君令臣恭,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也”。令,是美善的意思,君主对待下属能够真正做到仁慈,做到“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为君者自己能够行礼,臣下就会对领导者恭敬。礼落实到家里,就是父慈子孝,父亲对子女慈爱,子女对父母孝顺,夫妇之间讲礼,会夫和妻柔,丈夫对妻子和蔼,妻子对丈夫温柔。礼在婆媳之道,就是要姑慈妇听,做婆婆的要把媳妇视为自己的女儿一样慈爱,媳妇对婆婆要懂得顺从,像对母亲一样孝敬,这些都是礼。下面继续讲:“君令而不违,臣恭而不贰,父慈而教,子孝而箴,兄爱而友,弟敬而顺,夫和而义,妻柔而正,姑慈而从,妇听而婉,礼之善物也。”人都能够守礼而行,就会达到“君令而不违”的效果,君主讲礼,行为举止都会善解人意,臣子对待君主就会恭敬,没有二心,这都是因为守礼。“父慈而教”,做父亲懂得慈爱,子女就懂得孝顺,而且懂得规劝自己的父母。“兄爱而友”,做兄长能够爱护弟弟,弟弟就能够尊敬兄长,听从兄长。丈夫对待妻子温和,凡事都合乎义理,“妻柔而正”,妻子温柔而且端庄正派,这都因为守礼。婆婆懂得礼就会慈祥开明,媳妇懂得礼就能够妇听而婉,懂得顺从。在婆婆不理解的时候,媳妇能够委婉地把这些意见传达给婆婆。这些都是礼的很好的表现。这都是教我们和谐家庭,和谐单位,和谐社会。
如果没有礼了,君臣之间就没有君令臣恭,父子之间也不讲父慈子孝,兄弟之间也不讲兄爱弟敬,夫妻之间没有夫和妻柔,婆媳之间没有姑慈妇听,朋友之间也不讲信用,这都是没有礼。所以,礼是治国的最后一个底线,如果没有礼,这个社会就会一片混乱,道德就会急剧地退化。人没有礼就和禽兽没有两样,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就是因为人懂得礼。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
在《礼记》里面讲到:“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
这里给我们讲到礼有多么重要。如果没有礼了,道德仁义也就没有了,所以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这是对百姓进行教育。古人讲,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端正社会的风俗,对民众进行伦理的教育,核心就是礼。讲道,人听不明白,每个人的根器都不一样,但是礼是每个人都要遵守的,这个容易懂,所以建国君民,教育的内容就是要教礼。“分争辨讼”,这是解决分歧,化解人的矛盾,解决各种案件,化解各种纷争,都要通过这个礼来判决。所以古人的民事诉讼都是用礼来做判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没有礼,这个名分就很难确定,没有君臣之礼了,那我们两个人在一起你知道谁是君,谁是臣?不知道。没有父子之礼,两个人在一起谁能知道他们是父子,两个人在一起没有兄弟之礼,你就不知道谁是兄长,谁是弟弟,这个名分就很难确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我们人生最重要的两件事,孝顺父母,事奉师长,如果不讲礼,我们去求学,就不知道该怎么事奉老师。这都是需要礼,有礼才能够让我们懂得怎么样孝顺父母,事奉师长。现在社会孝道没有了,以为孝敬父母就是给父母一些好吃的,好穿的,带父母去旅游。事奉师长以为就是逢年过节给老师买点礼品,真正的孝道和师道这个礼都没有了,现代人都不知道了。“班朝治军,莅官行法”,这是军队、朝臣的排列,军队的治理。我们看电视剧看到,帝王在上面,臣子排成两排,这都是按照礼法来排的。古代班师回朝,军队返城,这都要讲究礼法,如果没有这个礼法,任命官吏、执行法令就很难体现出威严。“祷祠祭祀,供给鬼神”,这是讲祭祀祖先,向鬼神献祭。如果没有礼,就不能显示出虔诚庄重。古代的祭礼是非常重要的,过去帝王一有大事就要去太庙祭祀。
我们要想和谐社会,复兴道德仁义礼,达到以道治国的境界,最重要的先要把礼恢复起来,恢复社会的秩序。用礼义治国,从汉朝到清朝,都出现过很多兴盛的时期,这都是用礼义治国达到的盛世,如果不讲礼义专讲刑罚,就会让社会走向衰败。
在《群书治要·汉书》里面就讲到:“以礼义治之者,积礼义,以刑罚治之者,积刑罚,刑罚积而民怨背,礼义积而民和亲。故世主欲民之善同,而所以使民善者或异。或导之以德教,或者驱之以法令,
 楼主| 发表于 2019-9-8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导之以德教,德教恰而民气乐,驱之以法令,法令极而民风哀。”
这是讲我们治理国家,如果是用礼义来治国,积累的就是礼义,用刑罚来治国,积累的就是刑罚。刑罚用的多了,百姓就会怨恨背叛,像秦朝刑罚用得多,百姓受不住了,就会起来反抗。用礼义,礼义积多了,大家就能够和睦亲爱,人人能够和睦亲爱,这个天下自然就会和谐,国家自然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故世主欲民之善同”,历代有道帝王君主都是希望百姓德行美好,希望社会大治,愿望都是一样。我们落实到企业里面,任何一个企业家都是希望把企业办好,企业能够蒸蒸日上。但是方法却不一样,有的用德教,有的用法令,用德教,教给人们道德仁义,教给人们礼,让人们懂得礼,自然就和谐,人的精神状态表现出来的就是欢乐。如果是用法令来驱使,法令严苛,民风就会哀怨,老百姓在生活中就会抱怨政府。用不同的方法得到的结果就不一样,所以要想真的实现社会安定,社会和谐,最重要的是要进行道德教化。道德教化最重要的就是要把这个礼恢复起来,要让人们都能够回归到伦常大道上来。家家都能够按照伦理道德去做,家庭自然就和睦了,家庭和睦了,社会自然就安定了。
《中庸》上讲“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道是一刻不能离开的。礼和道一样,也是不可以须臾离开的。
在《汉书》里面就讲到:“治身者斯须忘礼,则暴嫚入之矣;为国者一朝失礼,则荒乱及之矣。”孔老夫子讲的“克己复礼为仁”,修身就是克己复礼,把这些习气毛病克制住,约束自己,让自己时时刻刻守礼。如果我们修身的时候片刻忘掉这个礼,没有这个恭敬心,傲慢的心就会起来了。这里讲的“暴嫚入之矣”,暴躁、傲慢的情绪就会趁虚而入,人有了傲慢,那修身的功夫都没了。我们怎么样修身?现代人最基本的就是要落实《弟子规》,时时刻刻反省自己,看《弟子规》落实没有。
“为国者一朝失礼,则荒乱及之矣”,国家的领导者一旦失掉礼制,迷惑混乱的事情就会立刻发生。道德仁义都没有了,这个天下就会产生混乱。礼是民之行也,老百姓人人都不知礼,人人都追名逐利,违背伦理道德的事情,就会不断发生,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就会急剧下降。修身,礼义片刻也不能忘记,治国,礼的教化时刻不能够去除。一旦人不能依礼而行,就会产生傲慢之心,就会有非礼的举动,最终给人带来灾祸,治理国家一旦礼崩乐坏,人不讲礼义,社会风气就会日益浇薄,社会道德就会日益败坏。
第十讲  “圣贤政治”之以礼治国(二)
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在《群书治要·礼记》里面进一步讲到礼的重要性:“夫礼之于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矩之于方圆也,故衡诚悬不可欺以轻重,绳墨诚陈,不可欺以曲直,规矩诚设,不可欺以方圆。”
礼对于一个国家来讲,就像秤砣对于轻重,这个秤没有秤砣,轻重就秤不出来。“绳墨之于曲直”,木匠做木工的时候都要有墨斗,如果没有墨斗就没法把这个木材裁直。“规矩之于方圆”,没有这个规矩,工匠就无法作出方的圆的东西来,如果没有礼义,国家就不能成为一个国家。在家里面父子之间不讲父慈子孝,夫妇之间不讲夫义妇听,兄弟之间没有长幼秩序,这家就不称其为家了。“衡诚悬”,秤砣吊到这里,就不能在轻重上欺骗人,绳墨放在那里,就不能在曲直上欺骗人,规矩摆在这里,就不能在方圆上欺骗人。这都是比喻,比喻治理国家必须要有礼。
过去任何一个朝代更替,第一件事就是制礼。什么样的人才能来制礼?一定是真正有道德学问的人。制礼的人必须要明了天地大道。“君子审礼不可诬以奸诈”,一个真正的君子明习礼仪就不能以虚无诡诈来欺骗他。孔老夫子讲:“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在上位的领导者,想要社会安定,民众和睦,没有比施行礼义更好的。
过去的君王治理天下,没有现在这么多交通工具,没有现在这么多发达的科技手段。古代的臣子对于君主的忠诚,百姓对于君主的爱戴,都是从这个礼上来的。要想把这个社会治理好,没有比礼更重要的。人人能够守礼,天下就能够大治。
“故朝觐之礼,所以明君臣之义也”,朝觐之礼是用来表明君臣之间的礼仪的。“聘问之礼,所以使诸侯相尊敬也”,聘问之礼是用来使诸侯相互表示尊敬的。“丧祭之礼,所以明臣子之恩也”,丧祭之礼是用来表达作为臣下或者儿子的感恩之情。这个丧祭之礼非常重要,儒家的祭礼过去是非常隆重的,是古人进行伦理道德教化的重要形式,以此让人懂得孝道。孔子讲,“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慎终追远就是讲丧礼和祭礼。人能够祭祀祖先,这个社会民风就会纯朴。因为人真正懂得感恩之心,人人都能讲忠孝,百姓自然就能讲求伦理道德。所以把丧祭之礼恢复起来,对和谐社会,对改善民风是很有帮助的。我们现在看到,国家把清明节定为法定节日,这个民间的祭祖风气就逐渐地兴盛起来,人们真正懂得祭祀祖宗,就会对祖宗有感恩之心,就会启发人的孝心。
“乡饮酒之礼,所以明长幼之序也”,乡间饮酒,要确定长辈、晚辈的次序。过去小时候在农村,农村里面办各种喜事,这个礼就非常隆重。上席的排序也很有讲究,要根据辈份,根据礼来确定。而且这些长辈都要讲话,一定要等到长辈讲完话之后,大家才能够开席。现在城里面的酒席规矩就没那么多。所以一旦这种礼没有了,长辈、晚辈的次序就不能体现出来。
“婚姻之礼,所以明男女之别也”,婚礼也是非常重要的,这都是用来辨明男女的责任、地位、区别。古人讲男女有别,现在人的婚姻之礼有的已经西化了。现代为什么夫妇之间有这么多矛盾,家庭不和谐,社会的离婚率为什么这么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现在人结婚不按过去的古礼了。古人讲这个礼,里面学问非常深。我们真正明白之后,发现人生遇到很多的问题,都和这个婚姻之礼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这些礼都不能废除,一旦废除,对社会风气就会有很大的影响。
“夫礼,禁乱之所由生,犹防止水之所自来也。故以旧防为无所用而坏之者,
 楼主| 发表于 2019-9-8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必有水败;以旧礼为无所用而去之者,必有乱患。”这里讲到,不守礼是致使混乱发生的源头。现在为什么会有混乱发生,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人不能够依礼而行,如果人人都依礼而行,社会就没有矛盾了,矛盾的根源就是因为人违背礼,不能依礼而行。这个礼能够防止混乱的发生,就好象堤坝能够阻止洪水泛滥,这个道理是一样的。所以古人讲道德仁义礼,这个礼是最后一道关卡,一旦没有礼,就像最后一道堤防没有了,就会洪水泛滥。所以这里讲到:“故以旧防为无所用而坏之者,必有水败。”你认为过去的堤防没有用处,现在没有洪水来,就把堤防给毁坏,毁坏之后,一旦来了洪水就会有水败。同样的道理,“以旧礼为无所用而去之者,必有乱患”,以为过去没有用的礼而丢弃它,一定会有祸乱发生。现在的人不讲古礼了,认为这是封建礼教,是吃人的东西,追求个性解放,强调自由民主。但是我们看到,近些年学习西方文明,受到很多西方价值观的影响,追求物欲,不能节制,人的物质生活上去了,但是精神生活很苦。所以古人讲,你如果认为这个旧的礼没有用处,把它丢弃,一定会发生祸乱。
如果我们做什么事都不用礼,比如说:“婚姻之礼废,则夫妇之道苦,而淫僻之罪多矣。”现在年轻人不讲婚姻之礼,未婚同居,甚至怀孕之后才结婚,这是把婚姻之礼废弃。结果就是,夫妇之道苦,夫妻不和睦。现代社会为什么离婚的这么多,就是因为夫妇之间不讲礼,婚姻的礼节没有了,所以导致淫僻之罪多。我们看互联网,每天看到的都是一些让人非常忧心的消息,家庭破裂、第三者插足、明星的绯闻、花边新闻等等。
为什么古人讲婚姻之礼废,则夫妇之道苦,而淫僻之罪多?婚姻之礼,使我们知道男人代表天,女人代表地,也分别代表阴阳。男人和女人是组成社会最基本的元素,最基本的单位,有夫妇然后有家庭,有家庭才会有社会,有国家。所以古人常讲:“正天下首正人伦,正人伦首正夫妇。”为什么婚姻之礼这么重要,就是因为夫妇关系没有处理好,这个家庭就不会和睦,就会导致很多社会问题产生。
“乡饮酒之礼废,则长幼之序失,而斗争之狱繁矣。”乡民间饮酒之礼废弃,长幼次序就会丧失,从而百姓之间的争斗就会频发。现在不提倡这个乡间饮酒之礼,这种礼慢慢都消失了。而社会之所以出现各种问题,原因就是人与人之间没有那种亲爱,没有那种秩序。尤其现在在城市里,一般的人在一个楼里住着,住上十年也不知道邻居姓什么叫什么,人和人之间都很陌生,出了什么事情也不会互相帮助。所以,这是讲乡饮酒之礼废,则长幼之序失,而斗争之狱繁。
“丧祭之礼废,则臣子之恩薄,而背死忘生者众矣。”丧祭的礼义废弃的话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为臣为子的情谊就会淡薄,从而就会违背死者的遗愿,忘记父母生养之恩的人就会众多。现在讲忠和孝,为什么讲忠孝,真正忠孝的人越来越少,就是因为这个丧祭之礼没有了,人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孝,什么是真正的忠。我们要把忠和孝恢复起来,最重要是把丧祭之礼恢复起来。
2012年春节的时候,末学有机会拜见一位长者,长者谈到学习传统文化,他讲到学习传统文化要把孝道恢复起来,就一定要学习丧祭之礼,他给末学看了很多他手抄的这种丧祭的礼节、礼仪。末学看了之后才发现,古代的丧祭之礼其实就是在进行最好的伦理道德教育,丧祭之礼就是让人明了伦理道德。
“朝觐之礼废,则君臣之位失,而背叛侵陵之败起矣。”朝觐之礼废弃,君臣的位置就会失,君臣之间没有这种礼了,我们也分不出谁是君,谁是臣,结果导致诸侯互相背叛,互相侵吞的混乱局面就会出现。我们读《资治通鉴》,开头就讲周朝三晋分权,这是因为君臣的纲纪没有了,所以司马光从那里写起,就是礼没有了,礼没有了,社会就乱了。
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下面讲到:“故礼之教化也微,其正邪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是以先王隆之也。《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此之谓也。”实施礼治、教化,就是为了防微杜渐,在一开始就让你懂得礼,不至于产生过失。
古圣先王教导百姓,首先就是礼的教育。治国和治家道理是一样的,我们的小孩,最早的时候让他懂得孝敬父母,懂得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懂得尊敬长辈,如果小孩在家不尊敬长辈,这个小孩长大后能有多大出息?所以懂得教育孩子的人,他就会知道从礼开始教育孩子。
我们现在要把礼恢复起来,像《弟子规》,这是中国古代的家规,《弟子规》讲的就是礼,把《弟子规》落实,就是把最基本的礼落实。所以,这里讲礼真正可以起到防微杜渐的效果,让人们“正邪”,人的邪恶还没有成形的时候,就加以纠正了。像孔老夫子在《论语》里面讲到:“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再问细目,夫子讲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我们真正能把这个四勿落实,就能够“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不知不觉就转向善良,远离罪恶了,何必再用法律?你天天教育小孩,你天天教他这个,小孩不知不觉善德就培养起来。教育民众,教育百姓,教育员工,道理都是一样的。人人懂得以礼来行事,就不会去违法犯罪了,所以“是以先王隆之也”,隆就是重视,古圣先王特别重视这个礼教。历朝历代开国的君主,天下太平以后第一件事就是制礼,所以《周易》上讲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此之谓也。”《周易》上讲,君子做事情开始的时候特别慎重,一旦差若毫厘,结果就会谬以千里。
小时候父母给我讲过一个故事,有一个犯人因为抢劫被判了死刑,他在临死之前想见自己的母亲一面,见到母亲后他给母亲提了一个要求。他说,妈妈,我在临死之前还想吃一口你的奶。这个母亲就答应了孩子的要求。这个人就吃了一口母亲的奶,并狠狠地咬了母亲一口,他对自己的母亲讲,妈妈,我之所以有今天,就是因为我小时候拿别人的东西你从来都不会责骂我。一个孩子之所以犯罪,
 楼主| 发表于 2019-9-8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的原因就是父母从小没教育好,所以这叫“差若毫厘,谬以千里”。小时候一点点不正的行为,可能就会导致日后犯下滔天大罪,因此无论是齐家、治国,都要把这个礼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周朝,周公制礼作乐。周公有一个儿子叫伯禽,伯禽跟周公的弟弟康叔去见周公,结果去了三次,被周公痛打了三次。伯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他就去问商子,商子是周朝非常有德行的一个人。伯禽问商子说,为什么我跟我叔叔去见我父亲他每次都打我?商子是很有智慧的人,就跟伯禽讲,他说你去看看,南山的阳面有一种树叫做乔木,北山的阴面有一种树叫做梓木,你去看看这两种树。商子不给他讲道理,而是让他去看天地自然万物是什么样的。伯禽就听了商子的话,跑到南山阳面看到这个乔木长得很高,这个树是仰着,他又跑到北山看到梓木,发现这个梓木长得很低,是俯着的。回来就如实告诉商子。商子就跟伯禽讲,乔木仰起来就是做父亲之道,这个梓木俯着,是做儿子的道理。伯禽也是很有智慧的人,商子这么一说他就知道了。第二天,他就自己单独去见周公,一进门马上就跪下来,行儿子之礼。所以,周公就称赞他,说你受到君子的教诲了。
商子真正有道德学问,懂得怎么教育。我们现在学了传统文化给人家鞠躬,人家觉得好像有问题,认为没必要搞得那么复杂,古人的礼仪不适用了,其实这是现代人无知,不明白古人制礼的意义所在。
为什么儿媳妇要跪着给长辈盛汤
《群书治要·淮南子》讲到说:“家老异粮而食之,殊器而烹之,子妇跣而上堂,跪而酌羹,非不费也,然而不可省者,为其害义也,待媒而结言,聘纳而取妇,绂冕而亲迎,非不烦也,然而不可易者,可以防淫也。”
“家老异粮而食之”,家老是家里的长者,家里面的长者要吃不同的饭,用不同的餐具来做,儿媳妇要光着脚走上堂去,跪着给长辈盛好羹汤。“非不费也”,这种礼法不是不费事,古人他也知道,这么做是很费事,很麻烦,然而却不能省。为什么不能省?因为省去就会害礼,不讲这个礼,媳妇对公婆就没有恭敬心。现在社会,婆媳关系最难相处。媳妇对婆婆真正有恭敬心的很少了,原因何在?因为礼没有了,不懂得怎么做媳妇了。家庭矛盾,夫妇之道苦,都是因为这种礼没有了。
“待媒而结言,聘纳而取妇,绂冕而亲迎。”古代婚姻之礼,一定要等到有了媒人才定婚约,下了聘请才迎娶新妇,穿上盛服迎亲。过去的婚姻之礼都是非常正式、非常严肃的。现在提倡自由恋爱,有媒人的不多,也没有什么聘礼,两个人相好,领个结婚证就算结婚了。这样做好像很简单,但是这种草率的结婚导致的家庭矛盾特别多,也导致离婚率特别高。这都是因为把婚姻之礼废掉了,所以古人讲这样做不是不麻烦,但是不能改变。是什么原因呢?可以防止淫乱。古人为什么用这个礼,是很有深意的,都是处处让人能够回归到道德仁义上来。我们真正处处以礼而行,真正按照这个礼要求自己,慢慢就会明了人生之道,明了天地之道。
没有礼,天下就会失去和谐
在《群书治要·礼记》里面,孔老夫子多次讲到这个礼的重要性,一旦没有礼,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夫子讲到:“治国而无礼,譬犹瞽之无相与,伥伥乎其何之。譬如终夜有求幽室之中,非烛何以见之?”一旦治理国家没有了礼,就像盲人失去了引路人,或者是没有了导盲的工具,他会很茫然,不知道自己往哪里走。又好像我们整夜在暗室里找东西,没有灯烛,什么也看不见,摸来摸去很茫然。人生找不到方向,不知道做什么事,不知道该怎么做。这都是因为没有礼了。
下面又讲到:“若无礼,则手足无所措,耳目无所加,进退揖让无所制。是故以之居处,长幼失其别,闺门三族失其和,朝廷官爵失其序,军旅武功失其制,宫室失其度量,丧纪失其哀,政事失其施,凡众之动失其宜。”没有了礼,我们就会手脚都不知道怎么摆放,坐没坐相,站没站相,耳目不知道该听什么,该看什么,进退、作揖、谦让都没有了尺度,都不知道怎么样来处理人事,不知道怎么孝敬父母,事奉师长。所以,以这种状况居住、相处,长辈晚辈都会失去分别,做长辈的不会做长辈了,做晚辈的也不懂得怎么做晚辈了。
“闺门三族失其和”,闺门三族就是讲家室宗族就会失去和睦。“朝廷官爵失其序”,朝廷的官职爵位就会失去其次序。“军旅武功失其制”,军队攻防也会失去控制和制度。“宫室失其度量”,宫室的大小高低失去它的标准,这里其实不仅仅是讲宫室,这就是讲我们的享受。在古代,对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东西,这都是很有讲究的,不到那个级别不能穿那一级的衣服,不能乘那一级的车子。现在不一样,现在你只要有钱,你想住什么样的房子就住什么样的房子,想开什么样的车子就开什么样的车子,这个礼就没有了。人的尊卑贵贱就显示不出来,人都以这些豪宅、别墅为荣,去追求这些享受,不追求礼义。所以下面夫子讲:“丧纪失其哀,政事失其施。”各种丧事,人的悲哀之情没有了。现在在社会上甚至还出现这种情况,在办丧事的时候放一些流行歌曲,家人照常娱乐、打麻将、赌博,根本就没有悲哀之情,孝道没有了。“政事失其施”,管理政事就会失去其施行的方法,不知道如何来治理百姓了。所以夫子讲,“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在上边的领导要想坐得安稳,想要百姓能够完全听从、遵守国家的制度,最重要的就是推行礼的教化,礼的教化并不是用这个礼的工具去控制百姓,而是真正替百姓着想,让百姓懂得如何做人。就像我们教孩子讲礼,并不是让孩子永远听我的话,而是希望我们的孩子懂得如何做人,懂得孝敬父母,懂得在单位尊敬领导,这样这个孩子的人生之路就不会走歪。为政者治理百姓也是这样,并不是拿这个礼去奴役百姓、控制百姓,就像现在认为封建礼教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其实并不是这样,古人进行礼教,都是教人如何做人,如何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实现父慈子孝,君令臣恭,
 楼主| 发表于 2019-9-8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古人实施礼教的目的。
礼要怎么样来推行?最重要还是要从领导者开始。领导者首先做示范。就像在家里教小孩要孝敬父母,小孩跟谁学,跟父母学,看到父母孝敬爷爷奶奶,这小孩自然就会孝,如果做父母的不孝敬自己的父母,却让孩子孝敬自己,怎么可能呢?
过去有个故事讲,有一个人,他的父亲得了天花,这个做儿子的看到天花这种病很难治,就想把他的父亲扔到野外去。于是,有一天他跟儿子讲,我们父子俩拿筐把你爷爷抬到那个山上去。这个父亲就和儿子把孩子的爷爷抬到山上扔掉了,做父亲的还要把扁担和筐扔掉。他的儿子还很小,就把这个筐和扁担给捡起来了,这位父亲就跟儿子讲,这个已经用不上了,你把它捡起来干什么呢?儿子就说:爸爸,以后等你老了我还要用,这个做父亲的突然一下子明白了,不能这样对自己的父亲,如果自己这样对父亲,以后自己的孩子也会这样对自己。所以他就又和儿子把父亲抬回家里用心照顾去了。
我们怎么对待自己的父母,我们的子女就会怎么对待我们。我们把自己对待父母的这颗孝心扩大,真正来服务天下人,想到天下人都是自己的父母,这就是至孝。
道德仁义礼真正落实就是我们把对自己父母的孝和对妻子儿女的爱扩展到对天下的人,所以,圣贤教育都是从我们自性里面发出来的,不是吃人的礼教。
《中庸》里讲:“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我们现在学习《群书治要》,就是要真正继承发扬我们古圣先王的教诲,真正把这些教诲一代一代传下去。
第十一讲  “圣贤政治”之以乐易俗(一)
中国古人以礼治国,往往谈到礼就要谈到乐。以礼治国还要用乐来辅助。中国历朝历代都设有礼部,礼部主要的工作就是推行教化,制礼作乐。这是中国历史上每一个朝代建立后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古人讲,礼以修外,乐以治内。歪礼是规矩,规范人外在的行为,乐是调养人的心志,让人内心没有邪思邪念,所以礼乐通常分不开。古人讲,无礼不成乐,无乐不成礼。礼和乐是同时产生,而且是并行并用。中国古代都是国家来制定礼乐,而且通过国家的措施来保证礼乐得以实施。早在舜帝的时候,舜帝作韶乐,到周朝,周公制礼作乐。我们中华民族历来被称为“礼仪之邦”。
在《孝经》里面,孔老夫子也讲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一个国家怎样治理,夫子给我们讲得很清楚。把“孝、悌、礼、乐”真正恢复起来,国家大治,社会安定和谐。所以要改变社会风气,最重要的就是通过音乐来教化,音乐是改变社会风气最好的工具。古圣先贤这个传统从尧舜禹那里就开始了。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中国古人把这种以音乐治国的方式称为“乐治”。
《论语》里面说颜回向夫子请教治国之道,夫子就跟颜回讲:要遵循夏代的历法,乘坐殷朝的车子,头戴周朝的朝冠,奏舜帝的韶乐,禁止郑卫音,远离奸佞之人。这里讲到乐要奏韶乐,放郑声,就是要重视音乐的教化作用。夫子讲:“乐则韶舞,放郑声”。在《论语集解》中就讲到,韶是舜时期作的音乐,这个音乐是尽善尽美。相传孔子曾经访问东周洛邑,他向当时著名的乐师苌弘学习音乐。夫子就讲:我喜欢这个音乐,但是似懂非懂,似通非通。韶乐和武乐,这两种音乐都很高雅,都在各国流行,宫廷里面也很流行,不知道这两者有什么区别?韶乐是舜帝制作的音乐,武乐是武王伐纣时作的乐。当时苌弘就和夫子讲:“韶乐是舜时期太平和谐之乐,所以这个曲调优雅,听着让人感受到身心愉悦,身心和谐。武乐激昂豪阔,很豪放,这两种音乐虽然不一样,但都是很美好的音乐。”韶乐侧重于安泰祥和,礼仪教化,武乐侧重于大乱大治,述功正名。武王伐纣,当时社会大乱,所以作乐也是根据时势,让人能够通过听这个音乐受到教化。所以夫子听了之后,就感觉到舜帝时期的韶乐是尽善尽美,这个武乐虽然很好,但是不如韶乐,虽然是尽美,但是不能够尽善。后来夫子到了齐国,欣赏韶乐,“子在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可见,这韶乐太美妙了。听这个音乐,能够让我们身心和谐,身心安定。
古圣先王懂得,音乐是教化民众,修德修身的重要工具。真正善于用乐治,就能够收到安定人心、移风易俗的效果。
音乐对人心的影响
在现代人看来,用音乐来治国可能觉得不可思议。大家可能会认为现在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提倡民主、法治,音乐只是一种娱乐,它不可能有法律那样的效力,怎么可能和法律同样作为治国的工具。但是我们看到在古代中国,乐和礼、刑、法同样具有国家的强制力,有特殊的作用,能够用于治国平天下。
《群书治要》里面就谈到很多用乐治来治国的思想。不仅治国,企业、家庭、个人也一样,你听什么样的音乐,对你的人生命运都会有影响,因为音乐会影响我们的心志,影响我们的心态,心态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治理一个国家,治理一个企业,首先是治人。治人最重要的就是治心。音乐对人心的影响非常大。司马迁在《史记》里面就讲到宫、商、角、徵、羽这五音可以使人产生五种感觉,进而会让人产生五种美德,具有这五种美德就成为君子。中国古代,音分为五音:宫、商、角、徵、羽。德分为五常德:仁、义、礼、智、信。还有五行:金、木、水、火、土。五事:貌、言、视、听、思。这些都是互相联系的,所以中国古人完全明了天地之间的自然规律,知道音乐和人的德行有着密切的联系。司马迁在《史记》里面就讲到,“闻宫音,使人温舒而广大;闻商音,使人方正而好义;闻角音,使人恻隐而爱人;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夫礼由外作,乐由内出。故君子不可须臾离礼,须臾离礼则暴慢之行穷外。不可须臾离乐,须臾离乐则奸邪之行穷内,故乐音者,君子之所养义也。”
我们学习圣贤文化发现,古人处处指导我们回到“道德仁义”上来,
 楼主| 发表于 2019-9-8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德仁义”这是天地之道。音乐是为了让人举止行为符合天地之道,回归本性本善。听闻宫音会使人心情温和舒畅,胸怀变得广大,我们听一些好的歌曲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德音雅乐能够调养人的心志。“闻商音,使人方正而好义”,听到这个商音会让人端正自己的品格,品格方正了,人就会追求道义。“闻角音,使人恻隐而爱人”,你听到这个角音会生起侧隐之心,会去爱护别人,有爱心。有一首歌曲叫《感恩一切》,听完这首歌我们会懂得感恩。“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听到徵音,让人懂得乐于行善,愿意去帮助别人。像我们学习传统文化,有一首歌曲叫《感谢你》。听这个歌让人生起感恩之心,乐意去帮助别人,乐意去行善。“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听到羽音,表情会端庄,注重礼仪。所以听音乐对人的影响很大,如果听不好的音乐,我们讲郑卫之音,人会产生邪思邪念,像现在的许多流行歌曲都是情爱,让人天天想男女之情,这个音乐对人的心志影响很不好。
所以司马迁讲,“礼由外作,乐由心出”。礼是什么,外在的行为,乐是什么,乐出自内心,让人不起邪思邪念,让人内心端正。人内心正,然后行才正,心里面没有邪念,表现的外在行为举止就会合理,故“君子不可须臾离礼”,一刻都不能够离开礼。“须臾离礼则暴慢之行穷外”,你离开礼,不用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马上就有傲慢的行为。“不可须臾离乐,须臾离乐则奸邪之行穷内”,片刻也不能离开这种德音雅乐,离开这个乐,要是听一些不好的歌曲,让人产生邪思邪念的歌曲,你内心马上就会产生奸邪的欲望。
我们学习圣贤文化重在修身,修身重在修心。修心,要断掉自己的邪思邪念,让自己的心真正纯净纯善。要做到这些,音乐可以帮助我们。
经常听德音雅乐,像《跪羊图》等感恩、孝亲的歌曲,心情会很愉悦,真正能让人感受到音乐的教化作用,自己会懂得孝敬父母,会努力修德,懂得感恩一切。
古人很有智慧,他们作乐并不是让人享乐,让人放纵。而是为了教化天下,为了推动伦理道德的教化。我们看五音、五行、五常、五事是相对应的,这些都是教人回归自然之道,回归到自性上来。
古人作音乐和我们现代人出发点有所不同。现代音乐有的是发泄,有的是享乐,有的是功利,我们现在听这些流行歌曲,有不少都是让人产生不好的情绪,不好的念头,要么是愤怒,要么是悲伤,要么是情爱。而古人制礼作乐,处处是让人回归到性德上来,回归到本性本善上来。
我们看到在《汉书》里面就讲到:“宫,商,角,徵,羽也,所以作乐者,谐八音,荡涤人之邪意,全其正性,移风易俗也。协之五行,则角为木,五常为仁,五事为貌;商为金,为义,为言;徵为火,为礼,为视;羽为水,为智,为听; 宫为土,为信,为思。以君臣民事物言之,则宫为君,商为臣,徵为事,羽为物,唱和有象,故言君臣为事之体也。”
古人这个音乐处处是道德仁义的教化,宫、商、角、徵、羽,古人之所以作这些音乐,是为了调谐八音。八音是八种乐器,这八种乐器分别是钟镈、磬、埙、鼓鼗、琴瑟、柷敔、笙、管箫。调谐乐器的声音,来荡涤人之邪意,净化人心,转变社会风俗,让人回归到本性上来。
所以,音乐能够达到净化社会人心、和谐社会的效果。而且这个音乐和五行、五常、五事都是相通的。和五行相匹配的话,这个角就是木,在五常中是仁,在五事中是貌;商就是金,在五常中是义,在五事中是言;这个徵就是火,在五常中是礼,在五事中是视;这个羽就是水,在五常中是智,在五事中是听;这个宫就是土,在五常中是信,在五事中是思。懂得仁义礼智信,懂得貌言思视听,眼睛所看的,耳朵所听的,头脑所想的,口中所说的,行为所做的全是正念,外表端庄,说话“非礼勿言”,看事物“非礼勿视”,听人讲话“非礼勿听”,内心里面,念头不起邪思邪念,这是五事。仁义礼智信,仁是爱人,义是循礼,智是有智慧,信是讲诚信。
音乐也是教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核心在教化。古人告诉我们: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同样,兴办企业也是要教学为先,和谐一个家庭,也是要教学为先。所以归结到以君臣民事物来讲,这个宫就是代表君,商代表臣,角是代表民,徵代表事,羽是代表物。君臣民事物这五者要协调,一不协调这个社会就会出现乱象,君要守君道,臣要尽到臣子的职责,民要大家修德行。所以“音乐唱和有象,故言君臣位事之体也”,音乐唱和都有这个象征,借用来说明君臣位事,大家各自应该做好各自的事情,各行其道,社会才能够和谐。
“鸣琴而治”的典故
有一个成语叫“鸣琴而治”,这是讲孔老夫子的学生宓子贱。宓子贱曾经在山东单父当过知县,他把单父治理得很好。后来宓子贱离开单父,继任者也是夫子的学生,叫巫马期,他也治理得很好,但是巫马期很辛苦,每天都是从早到晚,披星戴月,花了很多工夫才治理好。而宓子贱做知县的时候他很清闲,他是无为而治,巫马期觉得很奇妙,为什么宓子贱自己不用干什么活,也治理得很好,自己每天跑来跑去,搞得这么辛苦,还赶不上人家。
于是,他就去了解宓子贱到底有什么高招,后来他听人讲,宓子贱在二堂里面摆了一把古琴,二堂是知县日常的办公室,过去县官都要审案子,审案子都是在大堂。办事情,大的案件在大堂,一般日常办公就在二堂。宓子贱就在二堂里面摆了一把古琴,一有打官司,或争吵,宓子贱不跟他们谈这个事情,而是先让当事人坐下来,让大家把心平下来,给他们弹奏一曲古琴曲,这些人听完之后,马上身心清静了,也有理智了,结果很多事情就化解了。所以,最后宓子贱审案子达到“身不下堂,鸣琴而治”。来办事的人本来开始怒气冲冲,听完宓子贱弹完古琴,一曲下来,怒火就消了,矛盾冲突就化解了,宓子贱通过音乐让人回归到本性本善上来。
我们要真正明了,化解外部的冲突最重要是化解内心的冲突。宓子贱能够用音乐改变一个地方的社会风气,实际上我们现代一个企业,一个学校,
 楼主| 发表于 2019-9-8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甚至整个社会风气,都可以通过音乐来净化,通过音乐来改善。所以夫子讲“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我们懂得用音乐的手段来教化,那一定能够达到和谐社会、移风易俗的效果。
五音、五常、五事和五行都是相通的,实际上圣人对宇宙万事万物的真相都通达明了,万事万物其实都是一体。所以,音声之道和政事也是相通的,通过音乐,就能够看到一个地方的社会风气,看到一个地方的政事办得如何,进而能够看出整个社会的治乱兴衰。
音声之道,与政相通
古人有智慧,他根据这个国家流行什么样的音乐,就能判定这个国家兴盛还是衰亡。
在《礼记》里面就讲到,“世乱则礼慝而乐淫”。世道越是衰败、混乱,礼乐就越会邪恶、放荡。一些放荡的音乐流行起来,违背礼法的事情就会越来越多。所以古人对礼乐特别重视,不同的音乐会给社会带来不同的风气。尤其是这个流行歌曲,学了圣贤文化,我们知道,不是什么歌都能唱的。曾经有一位幼儿园的老师给学生听忧伤的歌曲,这些小孩没几天都变得垂头丧气,忧郁起来。可见,音乐影响人心。
《论语》里面夫子就讲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个乐非常重要。一个社会流行什么样的音乐,一个企业、一个学校每天唱什么样的歌,都很重要的。音乐一旦选得不好,就会把一个国家给唱败,把一个企业唱衰,把这个学校风气带坏。古人有一首诗叫《夜泊秦淮》,里面就讲到:“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个《后庭花》是衰歌,这个国家就是唱着这样的亡国之音唱败的。所以,我们对音乐不能不重视。我们自己每天嘴里面哼的是什么样的调子,我们自己一定要明察,音乐可能对我们的人心,对我们的命运都会有影响。我们看西方,有很多唱摇滚乐、先锋音乐的人,还有一些另类的歌曲,这样的歌手有不少精神分裂、吸毒、自杀的。这都和唱不好的歌曲有关。一个人整天唱什么样的歌,便能够从这里看出他的性格,进而看到他的人生命运。
《礼记》上讲:“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音声之道,与政通矣。”
这个声音是人从内心里面产生出来的,情动于中,表现在外,就会表现在声。我们高兴就会哼一些调子,悲伤也会叹气,这都是我们内心的表现。“声成文,谓之音”,这个声音节奏要是和谐,就称之为音乐。
“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太平盛世的音乐安祥愉快,大家都遵循伦理道德,追求道德仁义,大家心里安定,国家政治和谐。
“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乱世的音乐是哀怨愤怒的,因为政事不和谐,百姓内心有怨气,表现出愤怒来,有这样的心念,表现到音乐就是哀怨愤怒的音乐。
“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亡国的音乐都是凄惨悲伤的,因为百姓流离困苦。我们看到社会流行什么样的音乐,就能够看出是盛世还是乱世。古圣先贤内心清静,有智慧,能够完全明了社会盛衰的规律。现在由于圣贤教育衰落很久,我们的智慧远远不及古人。
“音声之道,与政通矣”。前面我们讲到“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君臣民事物,五者不乱,则无怗懘之音矣。”如果这五者都很和谐,君臣民大家都修德,各行其道,万事万物都会和顺,所以不会没有和谐的音乐。
如果这五音乱,君臣民事物这五者就乱了。“宫乱则荒,其君骄;商乱则陂,其臣坏;角乱则忧,其民怨;徵乱则哀,其事勤;羽乱则危,其财匮。五者皆乱,迭相陵,谓之慢,如此则国之灭亡无日矣。”
宫音乱音乐旋律就会显得放纵,这个国君必然会骄。商音乱的话,旋律会显得颓废,这个社会就会官风败坏。角音乱,旋律就显得忧伤,表示人民有很多怨恨。徵音乱了,旋律就会显得哀苦,说明国家税负很重。羽音乱了,旋律就会显得忧惧,说明国家财用匮乏。这五音都乱了,国家就必然亡国。
我们学习圣贤文化,要明白圣贤教育处处都是教人遵道循理,它告诉我们如何认识这个世界,这个社会,圣贤之道处处都是让我们回到道德仁义礼,回归到自然之道上来。
古人用音乐来教化民众,用音乐来修行道义,核心是让人断除邪念,净化内心,音乐让心地纯净纯善。内心没有邪念,外在自然就会守礼。所以核心是要把自己的邪思邪念断掉。怎么断,就是要让自己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不好的音乐不能听。现在我们无论是做领导,做家长,对这个音乐都要重视。我们要听德音雅乐,通过听音乐来陶冶我们的内心,修养我们的德行。
第十二讲  “圣贤政治”之以乐易俗(二)
从《群书治要》的乐治思想来看,音乐和国家的兴衰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的音乐,对社会风气有着不同的影响。
音乐要引导人向善
我们知道古圣先贤的教诲,核心是教人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教人断恶修善,破迷开悟,最后转凡成圣,
古圣先王制乐也完全是秉承这一原则,他们明白音乐对社会人心影响很大,所以制乐非常慎重。其核心原则只有一条,希望音乐能够引导人向善,最终让人敦伦修德,达到“乐行而伦清”的效果。我们现在的音乐工作者,应该好好学习古人这些思想。创作的音乐,是不是能够引导人向善,这是核心。如果不能引导人向善让人产生邪思、邪念,这个音乐就不能作。社会乱象产生的根源,核心在于人心。人心纯净纯善,社会自然和谐。
所以,音乐核心在于让人回归到德上来,回归到善上来,并以此为根本。在《群书治要·礼记》里就讲到:“先王之制礼乐,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
古圣先王他们都是圣人、贤人,他们懂得治国理政最重要的是推行道德教化。他们制作礼乐,并不是叫人满足口腹耳目之欲,而是让人懂得伦理道德,教人平好恶,放下好恶之心,回归到“人道之正”,回归到做人的正道上来。
我曾经看过一本书,叫做《宣讲拾遗》,
 楼主| 发表于 2019-9-8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清朝的一本孝廉教科书。这本书是以说书人的形式在乡间通过文艺形式来推行道德教化的,都是记载伦理道德的故事。
古代很多戏剧,核心也是教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流传下来的很多经典曲目都是教人懂得伦理道德,懂得努力修德,告诉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我们现在做文艺工作,做媒体工作,推行音乐教化,都要特别重视,好的音乐能把社会带到好的境界,好的方向,坏的音乐能把社会带到坏的境界,所以不能不慎重。古人做事特别慎重,就是因为知道这背后往往对社会人心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古圣先王的制乐之方
《群书治要·礼记》里讲到:“是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故乐者,所以合和父子、君臣,附亲万民,是先王立乐之方也。”
古圣先贤制礼作乐都是德音雅乐。音乐在宗庙中响起,君臣听了就会感情融洽,互相尊敬。像有一首歌叫《三德歌》,教人在家要有孝德,在外要有信德。我们每个人听了,都懂得自己要做一个有德行的人,这样的音乐应该大力推广。治国理政,推行什么样的音乐,要有智慧。音乐一定要符合伦常道德,符合人的性德。
“在族长乡里之间,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流行什么样的音乐,对一个地方的社会风气影响很大。在乡间推行乡间教化,就要推行孝亲的歌曲。像《跪羊图》这首歌,讲到小羊都懂得报父母的恩,跪下来吃母亲的奶。小羊跪乳,乌鸦反哺,做人怎么能不孝敬父母呢?人要懂得孝道,没有孝道,连动物都不如。这样的歌曲一听,不孝敬父母的人就会生惭愧心。像《妻子辛苦了》《丈夫辛苦了》,还有很多这样好的歌曲,在乡间一流行,许多人知道自己做得不好,就懂得反省自己,就会努力去修德。所以我们要想把社会风气治理好,不是难事,通过引人向善的好音乐、好的文艺作品、电视节目,就能迅速把社会风气改变。
“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一个家里,真正要有好的家风,也要重视音乐。如果一个家庭,从长辈到晚辈都听那种不三不四的调子,那这个家很难兴盛了。都听孝亲尊师的歌曲,这个家一定会兴盛,听着这样的音乐,人就会懂得落实德行。如果听的都是一些郑卫之乐,让人产生邪思邪念,这个家家风一定不正。所以我们听什么样的歌曲,一定要慎重。在家里听好的歌曲,大家相处和睦,一家人和乐,家和才能万事兴。
所以“故乐者,所以合和父子、君臣,附亲万民”。国家的风气从流行的音乐中能够看出来,德音雅乐可以融洽父子君臣的感情,让万民归附、亲顺。这是真正的治国之道,可以无为而治。
要想把社会治理好不难,提倡伦理道德,处处让人看到善,教育人向善,人的行为也就会善。如果我们眼里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都是不善的信息,人就会作恶。正所谓“先王立乐之方也”。古圣先王立乐的宗旨,就是让我们内心没有邪念,身心和谐。音乐能启发人的善念,让人身心和谐,家庭和谐,企业和谐,社会和谐。我们不能违背这个宗旨,一旦违背这个宗旨,社会就乱了。
亡国之音不可听
相反,乱世的君主,他们不懂得音乐也可以让国家灭亡,可以给人带来灭顶之灾。听不好的音乐可致亡国,是真的,这不是假的。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很多。夏、商、周的末代君主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喜好亡国之音,所以国家灭亡了。我们看到在《吕氏春秋》上面就讲到:“乱世之乐,为木革之声,则若雷。为金石之声,则若霆。为丝竹歌舞之声,则若噪。以此骇心气,动耳目,摇荡生则可矣。以此为乐则不乐。故乐愈侈,而民愈郁、国愈乱、主愈卑,则亦失乐之情矣。凡古圣王之所为贵乐者,为其乐也。夏桀、殷纣作为侈乐大鼓,钟磐管箫之音,以巨为美,叔诡殊瑰,耳所未尝闻,目所未尝见。务以相过,不用度量。侈则侈矣,失乐之情。失乐之情,其乐不乐。乐不乐者,其民必怨,其主必伤,此生乎不知乐之情,而以侈为务故也。”
这一段讲,音乐会导致国家灭亡,这个我们要重视。音乐不仅可以导致国家灭亡,也可以导致企业衰败,导致个人人生命运走向不好的一面。“乱世之乐,为木革之声”,乱世的音乐用木制革制的乐器,比如像鼓,像闷雷一样。而“为金石之声”,是用金属石料制成的乐器,像钟磐,这个声音就像炸雷一样,都很难听。“为丝竹歌舞之声”,用丝弦、竹制乐器、琴瑟,这个声音就好像歌舞之声,像现在迪厅里的音乐,就是群起喧闹,是乱世之音。所以你看在迪厅里面经常会发生各种事故。乱世之音,会给你带来灾难,你要是天天喜欢去这些地方,你身体会不好,会被搞得神魂颠倒,吃摇头丸,吸毒,那人生不就完了吗?
“以此骇心气,动耳目,摇荡生则可矣,以此为乐则不乐。”如果凭这些惊心动气、震聋发聩的声音来摇荡人的心性当然可以,但是以此为乐你不会快乐,甚至会给你带来灾难。核心原因是什么?就是乱世之音会引发人的不善之念。
“故乐愈侈,而民愈郁。”音乐越是骄纵过分,百姓就会越怨恨。“国愈乱,主愈卑”,国家会越来越混乱,君主会越来越卑微。“则亦失乐之情”,这就失去音乐的本性了。圣王作乐是要大家都有善心、善行,人人都能够落实伦理道德,以达到净化社会人心、平治天下的目的,音乐不是叫人享乐了,而是教人懂得伦理道德。对音乐不慎重,流行乱世之音,社会风气就会变坏。
“凡古圣王之所为贵乐者,为其乐也。”古圣先贤重视音乐是因为什么?音乐可以给人带来安乐。但是末代的君主,乱世昏君,如“夏桀、殷纣作为侈乐大鼓,钟磐管箫之音,以巨为美。叔诡殊瑰,耳所未尝闻,目所未尝见。务以相过,不用度量”。这些乱世昏君,都是制作骄纵的音乐,增加这些鼓、钟磐、管箫乐器的声响,声音搞得很大,以声音宏大为美,追求诡异奇丽。现在很多所谓的先锋音乐、流行音乐,都是这样。现在很多人唱歌,唱了半天不知道他到底在唱什么,还以为这个很有个性,很另类。不懂圣王之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7 15: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