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688|回复: 25

[其它] 净公上人了凡四训讲记29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6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谛知五阴法,深修六和敬,
远离不恭敬,除去六触身,
观六度相续,舍彼六爱身。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陀,两足中尊;
皈依达摩,离欲中尊;
皈依僧伽,诸众中尊。(三遍)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真诚 清净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诚敬谦和,仁慈博爱。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父子有亲 夫妇有别 君臣有义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父慈子孝 兄良弟悌 夫义妇听 长惠幼顺 君仁臣忠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和妇顺 君仁臣忠 朋实友信
仁义礼智信 温良恭俭让 礼义廉耻 孝悌忠信 仁爱和平
富强民主 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 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 诚信友善

娑婆一场梦,啥都是假的,生死心恳切。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放在心上,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心上只有一句阿弥陀佛,看一切人是阿弥陀佛,看一切事是阿弥陀佛,看一切万法是阿弥陀佛,全是阿弥陀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从心上放下自私自利、是非人我、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怀疑嫉妒、忧惧牵挂、七情情执、爱憎怨亲、胜负得失、身见对立、成见邪见、控制占有。

佛即问弥勒。心有所念几念几相几识耶。弥勒言。拍手弹指之顷。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形皆有识。识念极微细不可执持。佛之威神入彼微识皆令得度。
舍利子!十二缘生者,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如是生者,即一大苦蕴生。舍利子!彼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名色灭即六入灭,六入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如是灭,即一大苦蕴灭。舍利子!世尊如是说,为十二缘生。
菩提树下。四十八日。乃于癸未二月七日之夕。入正三昧。二月八日明星出时。廓然大悟。成正等觉。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说我功德国土之善者。不取正觉。
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每自作是念,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
无边殊胜刹。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一心观礼,娑婆教主,九界导师,如来世尊,于五浊世,八相成道,兴大悲,悯有情,演慈辩,授法眼,杜恶趣,开善门,宣说易行难信之法。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而得度脱,大恩大德,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清净法身,遍一切处,无生无灭,无去无来,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极乐世界,常寂光土,接引法界众生,离娑婆苦,得究竟乐,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经云:当来经灭,佛以慈愍,独留此经,止住百岁,遇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是故我今至心顶礼,广大,圆满,简易,直捷,方便,究竟,第一希有,难逢法宝,《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一乘了义,万善同归,凡圣齐收,利钝悉被,顿该八教,圆摄五宗,横超三界,迳登四土,一生成办,九品可阶,十方诸佛同赞,千经万论共指,宝王三昧,不可思议,微妙法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弥陀化身,
 楼主| 发表于 2019-8-6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返闻自性,成无上道,修菩萨行,往生净土,愿力宏深,普门示现,循声救苦,随机感赴,若有急难恐怖,但自皈命,无不解脱,万亿紫金身,观世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净宗初祖,以念佛心,入无生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入三摩地,斯为第一,与观世音,现居此界,作大利乐,于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令离三途,得无上力,无边光智身,大势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止贵愿力强,那怕妄想多,散乱固成病,分别易入魔。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误人第一是多疑,疑网缠心不易知,勘破疑魔勤念佛,功纯自有佛加持。
疑能生苦苦生疑,咬定牙关念阿弥,念得疑情连蒂断,到此方知我是谁。
疑心净尽见真心,凡圣良由一念分,全在功夫绵密处,非关慧解与多闻。
正念坚持即是慧,思量卜度转成痴,扫除自己闲枝叶,除却阿弥百不知。
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
老实,听话,真干。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
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法不依人。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净公上人了凡四训讲记29集



了凡四训  (第一集)  1978  台湾华藏大专讲座  档名:19-003-0001

  我们借佛教会的道场共同来研究《了凡四训》。这部书首先我们要了解它的性质,他写这部书当初并不是流传给外人看的,这四篇等于是袁先生的家书,他是教训他的子女的;换句话说,教训的意味非常之重。我们读了要记住,不要想到我到这里来听经怎么尽挨训,这样就不好了。在前天,我们也曾经提到过,虚云老和尚在《参禅法要》里面一开头就告诉我们,如果我们要想用功办道,必须首先要具备四个条件。如果这四个条件不具足,你学佛修道都不会有成就。一般讲法,你只能在阿赖耶识里面种一点善根种子而已,现前要想得到佛法殊胜的受用那是很困难。

  这四个条件,第一就是要深信因果,因果报应的道理事实我们不但要相信,要深深的相信,不可以怀疑,这是第一个条件,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条件。第二个条件,要严持戒律。戒律是一门很大的学问,我们初学的人不必斤斤在律学上计较,用不着,诸位能把五戒持好就行了。不但在家的同修,出家的同修能将五戒守好也就很好了。你看看祖师当中,明朝的蕅益大师,他老人家一生也是著作等身,通宗通教,而且在律宗里面他也可以算是一位律宗的祖师,而他自己在戒学里面一生只守沙弥十戒。到了他的学生,就是他的徒弟成时法师,老师只守沙弥十戒,自己做学生的不敢跟老师比,所以他就守五戒。你看看成时法师的著作底下落的款,出家优婆塞,优婆塞就是守五戒。所以我们要是能守五戒就不错了,就很好了。近代的弘一大师,诸位都知道的,弘一法师一生也是守五戒,自称出家优婆塞而已。这是属于第二个条件,我们能把五戒十善修好了就行了。第三、坚固信心,不能被外面邪知邪见所动摇。第四、决定行门,八万四千法门你修哪一门,决定行门之后不可以改变,一门深入。具足这四个条件才可以说学佛,才能谈得上成就。所以虚老和尚这四条,可以说我们今后弘法利生,不但讲弘教,就是宗门里面来讲也不能缺少的。总而言之,确确实实指出了今后弘宗演教的方向,这是我们必须要知道的。

  上一个星期我们在《四十华严》里面「甘露火王」这一章,我们读到修学六大纲领,这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那是佛陀在华严会上所说的,世出世间的学问也超越不了这六桩事。经文里面所述说的非常有意义,甘露火王是一国之主,每天还在上课,除了办理政务之外,他还要抽出一个时间来听讲。所以国王宫殿里面有讲堂。请哪些人来演讲?请这些有大智慧的沙门、婆罗门,或者是证了道果的,请他们来演讲。国王率领这些大臣们天天也得去上课,习以为常,这日常生活。所讲的归纳为六大类,告诉我们什么是善法、什么是恶法,什么是正法、什么是邪法,哪些法于我们有利益,哪些法于我们有害处,就这六桩事情。世出世间学问可以归纳起来就这六桩事情。也就是教我们能辨别善恶、辨别正邪、辨别是非、认识利害,学问之道也就思过半矣了。

  《了凡四训》既然是袁了凡先生教训他儿子的四篇文章,我们读起来与经典当然不相同。但是我学人过去有这个经验,在往年我们讲《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尸迦罗越六方礼经》、讲《禅林宝训》的时候,信众里面就有一些来告诉我,说法师讲经为什么要常常骂人?诸位要晓得,我自己无德、无修、无学,我怎么敢骂人?恭维还来不及。佛菩萨、祖师有责备学人的地方,假如这个毛病刚刚好我们就有,你可千万不要误会这是在骂我。实在讲,你要真正承认是在教训你,在骂我,我还真得了利益了,得好处了。这个小册子里面,这些话就更多了,这四篇文章从头到尾看一遍,几乎都是说的我们的毛病。知道毛病就得要改,不改不能入道。所以这四篇当中的两篇是《四训》的重心,改过、修善。

  今天我看我们印的这个本子,前面有印光大师一篇序文,这篇序文可以把它当作《四训》的玄义读,介绍这部书的。今天我们就研究印光祖师的这篇文章,「了凡四训序」。尤惜阴居士在这个小册子里面他作了一个简单的注子,注得相当的扼要,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诸位在此地听了以后,现在《了凡四训白话批注》的本子也流通得相当广,不妨找一本可以参照着看。我们讲是依据这个本子,所以这个本子里面的小注,我们也得多少要介绍一下。现在请诸位翻开书本,看印光大师的这一篇序文。

  「圣贤之道,唯诚与明。」祖师这篇序,这两句是总纲,
 楼主| 发表于 2019-8-6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换句话就是提到佛法了。圣这是称佛,贤可以称菩萨,我们通常讲三贤十圣,十住、十行、十回向的菩萨,贤位的菩萨,贤人;登了地以上的,十地菩萨,才是称为是圣,圣人。我们要想成佛,要想成为菩萨,这一个道路从纲领上讲就是两个字,一个是诚、一个是明,无论修什么法门,法门八万四千之多,哪一个法门也离不开这两个字。离开这两个字,方向就走错了,那就是常言说的盲修瞎练。你要能守住这两个字,这就是菩萨道了,也可以说是圣道。

  怎样叫做诚?这个要解释一下。诚很不容易做得到,在佛法里面讲,诚就是定,明就是慧;诚是体,明是用。懂得这个意思,大家常常听《金刚经》、听《楞严经》,《金刚》、《楞严》里面说了很多。诚就是如来藏的性体,就是常住真心,在菩提心里面讲就是直心,佛在《无量寿经》里面给我们说的至诚心,就是此地这个诚的意思。明是智慧,对于一切事相、一切事理都能够通达明了而没有错误。所以明在我们初学的人来说就是省察的功夫,我们要常常反省、检点、观察,而后才能够做到改过,才能够做到积善。所以改过与积善,在诸佛教化大意当中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要建立在明慧的基础上。你要没有明慧,你不晓得什么是恶、什么是善,那还谈得上改与积吗?当然谈不上。唯有有明慧的人,他才懂得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恶要改、善要修。诚之道也就是讲的自净其意,这是诚。

  这两者要具足了,即诚而明,即明而诚,这就是佛法里面讲的定慧双修。修到定慧不二的时候,你自自然然就证果了。证的什么果?圣道当然证的是圣果,无上菩提,拿《华严经》来讲,无障碍的法界,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圣果。所以祖师在这里一句话给我们道破,「圣贤之道无他,诚明而已」。这两个字,不但是整部《了凡四训》都建立在这两个字的基础上,可以说世出世间一切圣贤之法都是以这个为根基。《了凡四训》教给我们什么?就是教给我们诚、教给我明。这两个字祖师后面还有详细的说明。

  「圣狂之分,在乎一念。圣罔念则作狂,狂克念则作圣。」圣就是圣贤人,狂就是凡夫,愚昧狂妄之人。愚狂之人与佛菩萨他们分别在什么地方?祖师给我们指出来,在于一念。哪一念?可以说就是下面讲的诚与明。以下祖师引用《书经.多方章》的两句话,「圣罔念则作狂」,我们把这个话简单的讲,佛菩萨如果他要失掉了觉察,他就是凡夫,罔念就是失掉觉察,念就是觉察的意思,罔是失掉了、没有了。《大乘起信论》里面讲的「一念不觉而有无明」,罔念就是一念不觉,起了无明,圣人就变成凡夫。「狂克念则作圣」,凡夫克念,念,刚才讲了,觉察的意思,克就是克服;换句话说,凡夫要是念念觉悟,他就是佛菩萨。可见得凡夫与佛菩萨不过是迷悟一念而已,在乎这个一念,迷悟的这一念。由此可知,觉察的功夫太重要了。觉察的功夫在我们佛法里面讲就是照的功夫,「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就是诚,照就是明,诚而明,寂而照;明而诚,照而寂,圣凡分别就在此地。

  这个道理要是明白了,祖师就说了,「其操纵得失之象,喻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可不勉力操持,而稍生纵任也。」操纵得失之象,底下注了,操就是操守,纵就是放纵,你要有操守,你就得到了,圣贤之道你就得到了;你要失掉操守,放纵、放逸了,你就得不到了。但是这种现象,确实好比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因为我们无始劫以来就把操守失掉了,生生世世都是放纵,而养成了一种放纵的习气,现在叫我们操守,很难提得起来。因此真正有志要想修学圣贤之道的人,那就不可不勉力操持了,这个要带一点勉强。谁勉强你?你得要自己勉强你自己,要勉励你自己奋发自强,不可以稍生纵任。

  「须知诚之一字,乃圣凡同具,一如不二之真心。」我刚才说出来了,诚是说的体,宇宙万法的理体,这就是讲的常住真心,就是《楞严》所说的如来藏性。昨天刚刚讲过,四圣六凡皆是依据如来藏性。藏性虽然随缘现十法界依正庄严之相,藏性确确实实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来不去。昨天也举了很多例子给诸位说,可以说已经说得相当的详细。最简单的比喻,我们用镜子做比喻,我们每天都在照镜子,镜子就好比真心,清净光明,镜子里面所照的影像,好比是真心随缘现十法界依正庄严之相,无论照的好的相、丑的相、善的相、恶的相,镜子的体从来没有变更过。所以说是凡圣同具,一如不二,随缘不变,是个真心。「明之一字」,这是作用,照用,「乃存养省察,从凡至圣之达道」。存养,存是讲我们的存心,养这是讲修养,省是反省、省察,你要是能不断的在这里存养、反省,你就可以从凡夫到达圣贤果地了。这是把超凡入圣的原理原则给我们指示出来。

  「然在凡夫地,日用之间,万境交集,一不觉察,难免种种违理情想,瞥尔而生。」这是说到我们现前的地位了,我们现前是博地凡夫,既然在凡夫地位上,换句话说,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很少运用诚明这样的功夫。日常生活当中,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复杂极了,一不觉察就会做错事。不觉察,内心里面生愚痴、烦恼,这是讲的意业,身与口免不了要造种种的罪业,小注里面讲的,贪瞋痴妄等等的邪念忽然发动了。为什么有这些?因为你没有觉察。话说回来,一觉察了就不会有贪瞋痴妄。诸位想想看,我们有几个人会用?这个运用觉察,就是咱们讲堂常讲,提起观照的功夫,观照的功夫就叫觉察。像《金刚经》里面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要果然能在日用之间,万境交集,常常这样的观察,你在这里面决定不会起贪瞋痴妄,这叫诚与明,这叫做菩萨道。《楞严》里面,最近我们也提了两句,句子愈少用功愈得力,「观相原妄,观性原真」,八个字,我们要能够时时刻刻提得起来,境界相一现前,根尘相接触的时候,立刻就觉悟,相是虚妄的,性是真实的,你这个里面怎么会有妄念?怎么会有贪瞋痴慢?这就叫做觉察,
 楼主| 发表于 2019-8-6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也就是前面讲的省察的功夫。这一点诸位千万要记住,不能够错会了意思,觉察,我今天做了些什么事情,想想,不错,我从早上到晚上干些什么,那种觉察,你觉察个一百年还是凡夫,那是不觉。这就是会用功和不会用功就这么一点区别,我们读诵大乘经论有没有受用,也就是这一点区别上。

  「此想既生」,这是讲你一下不能觉察的时候,不能觉察,刚才讲了,善恶、真妄、是非、利害都不能明辨的时候。「则真心遂受锢蔽」,真心,佛经里面常讲,无明烦恼盖覆住了。这个小注说,「如金生锈,如镜蒙尘」,把金、镜子比作真心,把锈与尘比作贪瞋痴慢这些烦恼无明,比作这些东西,「一片天真遂为人欲所蔽」,这个欲就是五欲六尘,把你的真性盖覆住了。「而凡所作为,咸失其中正矣」,你所作所为失掉了中与正,都是偏、都是邪,既偏且邪,落于小人无忌惮之一路。诸位想一想,我们现在所作所为是不是偏与邪?要说你偏见,你就不高兴;说你邪行,你也不高兴。自己要检点检点自己,如果我们时时刻刻还是叫外面境界牵着鼻子走,如何得来中与正?自己要明了、要晓得、要承认,这才叫勇,勇于认错、勇于改过,这是超凡入圣的根本。

  「若不加一番切实功夫,克除净尽,则愈趋愈下,莫知底极,徒具作圣之心,永沦下愚之队,可不哀哉。」祖师这几句话,都是对于我们发好心想学圣学贤的这些人所讲的。我们既然发了心,想学好,想学圣、想学贤,你就一定要做切实功夫,这里头着重在「切实」两个字。克除净尽,克除五欲六尘偏邪之见,不但要除,要除得干净,除得干干净净。如果要不能,你做不到,不能够把这些偏邪的知见去干净,那就是愈趋愈下了。愈趋愈下有没有底极?没有底极。这个话的意思小注里头有,「言若不及早省察,改过自新,则积过愈多,陷溺愈深」。我们一定要晓得自己有过失,要发心改过自新,能改过才叫做大勇、大智。我们中国圣人所讲的三达德,智仁勇,与佛讲的三菩提心是一样的意思。谁是真发菩提心?谁具足三达德?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改过自新的人,这才是真正的菩萨,真正圣贤人。否则的话,咱们依旧悠悠泛泛的,那就是祖师讲的「徒具作圣之心」,徒是徒然,你有这个心,有这个心怎么样?你没有去做,我想成佛、我想成菩萨,但是你并没有向佛菩萨道路上走,这个想永远是妄想,永远是空想。空想、妄想还倒罢了,前面说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能改过修善,必然是造恶积恶。积恶就不得了,愈积愈深,那还有不沉沦的道理吗?永沉下愚之队,入了下愚那一队去了。这对于一个发菩提心,已经闻到佛法,知道发心、知道佛法殊胜功德利益的这些人,而不能够切实去修正,实在是太可惜了。

  成佛作祖难不难?请看底下一段,「然作圣不难,在自明其明德。」这桩难事情,我们在讲堂讲过不少遍,成佛作祖是我们每个人都做得到的,不是做不到,问题就是我们肯不肯做。这部小册子我学人这次启讲,感触很深。我读这部书在二十六年以前,我那个时候为什么不讲?我讲经已经讲了十八年,讲《了凡四训》是头一次。应当在二十年前就要讲。过去要是常讲这部东西,今天我们学佛都不是这个样子。以往一直都是在大乘经典里面兜圈子,好高骛远,建一些空中楼阁,没有好好的在基础上下功夫,看到印光大师这个提倡,我们才大大的觉悟。实际上印光大师这篇文章二十年前我也就看过了,看虽然看过,眼睛上有一层翳给蒙蔽了,没有看清楚,没有把这个当一回事情,也没有觉得这个很重要。一看,《了凡四训》,世间法,这个老头教训儿子的几句,说的,点点头,讲的话还不错,还有点道理,丢到旁边,不再去理会它,人家的事情与我无关。

  现在搞了这二十几年,统统搞的空中楼阁,一事无成,回头再看看这个东西,大彻大悟,晓得这个东西是无价之宝,有了它,大乘佛法才有依靠;没有它,大小乘佛法皆落空。所以我们讲堂里讲的这些经,你们同修们没有时间不来听可以,无所谓,以后还有机会,《了凡四训》ㄧ定要听,你们能来听是你们有福报,世间法讲你们有福气。我学人当年就没有人提醒我这个东西重要,要有人提醒,我会特别注意,没有人提醒过,一直就看轻了它。现在我们要作圣,确实是不难,用这个打基础,我们把这个道理明白了,在日常生活当中照这个去做,给诸位说,我们的命运立刻就改过来。大家要好好的做,三个月就见效了,一点都不假。

  祖师告诉我们,作圣为什么不难?在自明其明德,这是《大学》上的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德就是本性,就是前面讲的诚与明,明德指在圣不加,在凡不减,人人本具,照耀天地之真心。在明德上面再加一个明字,可见得这个明德现在不明了,如果要是明,那你再加一个明字就错误了。现在这个明德失掉了,不明了,为什么不明?为五欲六尘烦恼盖覆住了。你要想作圣,没有别的,把你的明德恢复就行了;换句话说,把本来明德上面那些障碍、那些蒙蔽把它去掉,你这个明德就恢复光明了。

  底下这教给我们方法,「欲明其明德,须从格物致知下手。」这些话都是儒家讲的。我们先看小注,物指的是物欲,是对于物质上生起种种贪求的欲望,我们把它归纳为五欲六尘;格是格正的意思,司马光解释这个格,格杀。格杀什么?格杀五欲。「绳愆纠缪,格其非心之谓也」,明明德要从这里开始。这就是佛法常讲的放下万缘,格物就是放下万缘。万缘是什么?万缘就是物,障碍我们真心的,障碍我们清净心的。我们如果不能将它放下,不能将它格正,清净光明的真心永远透不出来,这是讲的放下。致知,给诸位说,就是讲的看破,你得要有智慧,「努力觉照,勿任昏散之谓」。这个地方的知不当作一般的知识讲,不当作这个讲法,这个知是觉的意思,小注注得很好,觉照的意思,就是前面讲明的意思。致知,觉照,念念觉照,给诸位说,这叫做真实的学问,格物是真实的功夫。放下是真功夫,看破是真学问,
 楼主| 发表于 2019-8-6 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要从这里下手。

  「倘人欲之物,不能极力格除,则本有真知,决难彻底显现。欲令真知显现,当于日用云为,常起觉照,不使一切违理情想,暂萌于心。」这再细说功夫与学问、方法。这个倘之一字是假设,假设人欲之物要不能够极力的格除,这个要拿佛法来讲,放下再放下,彻底放下。这个事情确实是很难,有人对于财能放得下,名放不下,好名;有些人名能放得下,利放不下。换句话说,五欲六尘总有个一、二样他放不下的。世间法放下了,出世间法还要放下,极力格除,除到干干净净。昨天《楞严经》里面讲的,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说得相当的精辟。下个星期六我们接着讲底下的第三段,空不空如来藏,这些都是给我们讲出这个道理。为什么要叫我们彻底放下,一法不立?要真正做到像六祖惠能大师所讲的,「本来无一物」,那就是此地讲的极力格除,格除得干干净净,心里面一物不存、一法不立,这个时候真如本性里面的般若智慧光明就现前了,本有真知就透出来了。

  真正的智慧是我们自己本有的,不是外面求得来的。像明镜一样,明镜的光明不是外面来的,是它自己本有的。而镜子上面被灰尘盖得很厚,失去照的作用,你只要把灰尘去掉,那个能照是镜子本来的,并不是你给它的,它就能照了,不是的。聪明智慧是本具的,本来具足。换句话说,心地愈清净,智慧愈高,心愈净、愈定,智慧愈大,这是一定的道理。你要看这个人心定不下来,静不下来,一团糟,这个人决定没有智慧。世出世法是一样的,办大事情的人,心常常是静止不动,什么境界现前他都能如如不动,他才有智慧光明,才能把事情处理到恰到好处。事情一临头,心地就慌乱,这种人决定成不了器。诸位要开智慧,要从定静当中下手。所以说,你要不能够极力格除,你本有的真知没有办法现前,绝难彻底显现。换句话说,我们本具的般若智慧,你有一分格致的功夫,智慧就透一分,你有两分功夫就透两分,你有十分的功夫你就透十分。智慧的显现就在我们自己格物致知功夫的浅深而定,这是这个道理也说出来了。

  底下这就是从日常事务当中我们应该要修学的。欲令真知显现,当于日用云为,常起觉照,这句话也就是教给我们平常用功的方法。日用云为就是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当中,从早晨起床到晚上睡眠,就在日常生活当中,常是不间断,常起觉照,就是觉照的功夫不要叫它间断。为什么?一间断,觉照功夫一失掉,无明就起来,烦恼就现前;你的觉照功夫提起来的时候,无明没有了,烦恼也没有了。烦恼好像是霜露一样,觉照好像是太阳一样,太阳一出来,霜露都溶化了,烟消云散了。可见得这个觉照的功夫对我们来讲非常的重要。常起觉照,重要是在常字,偶尔的觉照我们也有,我们现在就是不能够保持常这个字。说实在的话,一天当中觉照的功夫,在我们现在的人来讲,能够有五分钟、十分钟就不得了。我们同修自己想想,我们一天有没有个五分钟、十分钟觉照什么?恐怕从早到晚一剎那也没有。到这里来听经的同修也许会有一点,为什么?听经的时候会起一念觉照的功夫,但是离开讲堂之后又忘掉了,功夫又提不起来。要不常常听经、看经的人,单单是烧香拜佛,恐怕一生当中难得有几次觉照现前。

  失去觉照的现象就是违理情想,理是指的什么?前面讲的诚与明、真心不二之理,也就是《楞严》所讲的相妄性真之理,《般若》里面所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这个理,违背了这个理。违背了这个理,一定就落在情识这一端上去了,情想了,情就是分别执着,这就是识做主了,理是讲的性,情就是讲的识;换句话说,转本性成阿赖耶识,成为情想了。转真如本性成阿赖耶识,就是转圣作狂了,这不是大大的颠倒了吗?祖师在此地教给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常常提起觉照功夫,不使一切违理的情想暂萌于心,不要叫它常常有这个现象,暂时有这个现象都不可以。可见得古人常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是什么?违理情想是念,不在乎这个,怕的是你没有觉照。一有觉照,这个违理情想立刻就烟消云散,常住真心立刻又恢复光明了。

  小注念一念就行了,「如此则庶乎处暗室无亏,履平地若恐,对青天而惧,闻雷霆不惊」。这是举几个例子,说你心安理得。如此是说的你在日常生活当中常常提得起观照的功夫,你处暗室不会亏心,不做亏心事,为什么?你心地永远是清净光明的。

  「常使其心,虚明洞彻。如镜当台,随境暎现。但照前境,不随境转。妍媸自彼,于我何干。来不豫计,去不留恋。」这几句话我们要把它念背,对于我们修行人作用太大了。我们为什么被境界转,祖师所谓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是我们不会。印光祖师在这个地方传授我们看家的本事,首先叫我们常使其心,虚明洞彻,心要虚,不能有一物,要明,洞彻两个字是形容虚明的,心里头不能有物;换句话说,心里面不可以有牵挂,不可以有执着。为什么不可以有?因为心里头本来没有。凡是心里面有牵挂、有执着、有分别的,妄心,而不是真心,真心里头没有这些东西,我们要学。心里面有牵挂,就要想到错了,妄心在用事,你就认识这是妄心,这不是自己真心。如镜当台,心好像明镜一样,随境暎现,随着外面的境界,古人所讲,「胡来现胡,汉来现汉」。胡是什么?那个时候的外国人我们称作胡人,外国人走到镜子面前,镜子就现个外国人的样子;汉是我们中国人,中国人在镜子面前现的是中国人的样子,胡来现胡,汉来现汉。镜子里头有没有汉与胡?没有,镜子里面空空洞洞的,什么都没有,它可以随着境界现相。

  虽然随着境界现相,但照前境,不随境转,它只是照外面的境界,外面的境界不能转它。为什么不能?它永远如如不动,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心地里头一物没有,无牵无挂。如果说这个镜子照了个相,这个相不错,挂上去,那就染上了,那就为境界转了。我们现在很可怜,随着外面境界转,眼见色,为色相所转;耳闻声,为声音所转,
 楼主| 发表于 2019-8-6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点都做不了主宰。古人把这种人比喻作老牛,牛穿一个绳子穿在鼻子上被人牵着走,叫牠到东就到东,叫牠到西就到西。我们现在鼻子就被五欲六尘牵着走,你想想看可怜不可怜?为什么?就是你自己的心做不了主宰,你不知道你的真心是不动的、是空寂的、是湛然的、是明虚的;换句话说,你自己不认识你自己。襌家话头里面,「参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就是自己的本人,不知道,没找到本人,把假的当作真的,真的完全不知道,迷失了。外面境界相与我们有没有干涉?没有干涉,正如同那个明镜一样。

  妍媸自彼,妍是美好,媸是丑陋。照的那个相,美也好,丑也好,与镜子何干?不相干。所以我们自己要常常把自己比作一面镜子,虽然不究竟,也算是不错。神秀大师所讲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五祖也很赞叹他,为什么?对初学的人这样用功也就不错了。我们自己要常常想,我这个心像明镜一样,照虽然照,一尘不染,好丑香臭是外面的事情,我这个镜子里头如如不动,不染这些东西,能这样做也不错了。虽然不是第一义,也是第二义,与第一义也就相差不远了,在《楞严经》里面所谓的「第二月」,捏目所见,就是第二月,而不是水中的月影。所以把这个心能比作明镜台,这是第二月,也就相当的难得了。

  所以要知道,外面一切境界,五欲六尘,与我们自己确确实实没有关系。这个道理要明白了,来不豫计,去不留恋,你看这样多么自由、多么自在。来的时候没有欢喜心,也没有期望我要等待着它来,不期望;去了心里也没有烦恼,绝无留恋。就像明镜照物一样,来的时候,明镜没有欢喜;去的时候,它也没有烦恼。几时我们六根对六尘境界能做到这个样子,诸位要记住,能做到这个样子,你在佛法里面基础算是打好了,好像你盖大楼,地基已经打好了。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的时候,如如不动,这是何等的重要!当然我们都想能得到这样的功夫,可是这个功夫真正的修学起来又谈何容易!难与易在乎你自己存心,你存心去做就不难,前面说了,你要是放纵的去做,那就难了,你不认真,马马虎虎的去做,很难有绩效。

  下面祖师给我们开示对治的方法,「若或违理情想,稍有萌动,即当严以攻治」,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的时候,心里面稍稍动念了,动的什么念?贪瞋痴慢的念,只要一动这个念,你马上就要对治。这种念头一动,这就叫做病,在这一动之时,立刻就下针砭,把它治疗,是很容易办得到的,你就得要想法子对治它,「剿除令尽」。

  底下是用比喻说,「如与贼军对敌,不但不使侵我封疆,尚须斩将搴旗,剿灭余党。其制军之法,必须严以自治,毋怠毋荒,克己复礼,主敬存诚。」比喻当中很好懂,烦恼也比喻作贼,佛经里面常用这个比喻,六个根本烦恼,也称之为六贼,为什么?它能够贼害我们的真心本性,把我们真如本性里面的功德智慧都遮盖了,而不能现前,所以把它比喻作贼。也有的地方把六尘比喻贼,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这些东西也能够染污我们真如本性的。对待烦恼、对付五欲六尘,正如同与贼军对敌一样,你要不能克服它,它就要战胜你;换句话说,不是它投降,便是我投降。你能够战胜了,你就是圣人,你就是佛菩萨;你要是败了阵,那你就是凡夫,还是在六道轮回,永远没有出头的日子。所以对付五欲六尘要像作战一样,不但不能叫它侵犯我们本性,而且要把它消灭得干干净净,这功德才能圆满,才能够成就。制军之法,是平素对自己的训练,训练成自己一套看家的本事,对付五欲六尘、对付无明烦恼的本事。祖师给我们提出几个原则,这几个原则非常的重要,这个序文实在是写得好。

  今天时间又到了,我们就讲到这里好了,下个礼拜天我们再继续讲。


了凡四训  (第二集)  1978  台湾华藏大专讲座  档名:19-003-0002

  今天是我们讲《了凡四训》的第二次。在上一次序文里讲了前面的一段,这一段很重要,是理论的依据。接着祖师又教给我们破除妄念的方法,尤其是他老人家在序文里面给我们开导的,应当常常叫我们的心做到「虚明洞彻,如镜当台」,我们看看许多祖师大德都是这样教我们。如果我们做不到怎么办?印祖这又教给我们,应当在我们妄念刚刚动的时候就要觉悟,觉才能把妄念止住。所以在比喻里面说,好比作战一样,不但我们要阻止敌人侵入我们的疆土,而且还得要把敌人消灭干净,这当然要靠自己的力量,还是从比喻上说。在一般讲,扫除贼寇当然要靠兵力,平素练兵要以严自治,换句话说,一定要严格。这是上次说的意思。

  今天接着讲,「毋怠毋荒,克己复礼,主敬存诚。其器仗须用颜子之四勿,曾子之三省,蘧伯玉之寡过知非。」这是应该怎样严以自治?举出具体的事例教给我们修学,也就是在古人当中举三个榜样给我们看。我们要想在道业上成就,在德学上有所建树,看看古人,人家是怎么样做的。首先教给我们,毋怠毋荒,怠是懈怠,荒是荒废,这是做学问、修道很大的忌讳,懈怠、荒废必然不能成就,这两点首先要戒除。可是这两点确实很不容易戒除,懒惰,十个人恐怕就有五、六个都犯这个毛病。诸位想想,怎样对治懒惰,懈怠就是懒惰?如何对治荒废?下面就教给我们用功的,这是在理论上讲,克己复礼,要用这个功夫克服自己的毛病,前面指的两大毛病,懈怠和荒废。主敬存诚,换句话说,这是老法师一生当中教诫学人成败关键的所在,就在一个诚、一个敬。如果内有诚,外有敬,确确实实毛病就能克服。

  真有这样的志气,有这样的决心,再做不到,那你就学学古人。颜子是颜回,底下有小注,「颜渊善用克己工夫,恪守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之圣训」,老师教给他的。颜渊就是颜回,他所以能够成就,得力的就是这四句话,他能够守得住。礼是说的节度,礼是讲节度,不能超过也不能不到,凡事都合乎礼节,合乎这个度数。四桩事情,在佛法里面讲就是类似的四威仪,
 楼主| 发表于 2019-8-6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地方特别着重视、听、言、动,视、听、言、动都要合乎礼。这样说起来,在今日之下相当麻烦,为什么?现在大家不讲礼了,也没有礼;换句话说,我们视、听、言、动没有标准。古书里面,我们看《礼记》、看《仪礼》,那是周朝的礼,在《二十五史》里面,我们读《礼乐志》,那是各朝各代的礼。现在我们民间有一些婚丧的礼节还守着满清时候的礼。所以讲到礼相当之难。现在我们政府公布的国民生活须知,那就是我们民国的礼,我们要遵守,但是他所定的可以说是纲领,不够周详。学佛之后,佛门里面有,换句话说,佛法里面有生活的标准,有佛门的礼节。佛门的礼节,戒律仪规,在家有在家的律仪,出家有出家的律仪,那是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定的礼。假使我们视、听、言、动都能够遵守这个礼,那再好也不过了,因为律仪之礼是凡圣的分水岭,我们要想超凡入圣,就应当要学习,比世间的礼更为详细、更为周密。换句话说,我们读《了凡四训》,学佛的人是能够找得到最好的标准,不学佛的人读这个书,现在讲这四句话,这个礼的标准,恐怕就不太容易了。

  曾子之三省,《论语》里面就有记载,曾子也是孔夫子的学生,「曾子善用反省功夫,每日以为谋不忠、交友不信、传授不习这三者密密在身心上勘验」。他每天反省三大纲领,第一、别人拜托你办的事情,你是不是尽心尽力的给它做到了?忠就是忠实,做到了,尽心尽力的做到。也许同修要说,今天没有人拜托我办事,那你就错了。你要是做一个公务员,你今天上班长官交代你的事情,那就是人拜托你的事情;你要是经商,你做一个店员,你站在这个岗位上,那就是人家拜托你做的事情,你是不是在你岗位上尽忠职守把你的事情做好?纵然是出家人也不例外,你在寺院里面,常住有职事,你或者是做当家,或者是做知客,你今天是不是把你这分职务尽心尽力做到圆满?这都属于这一条。第二、交友不信,你对待朋友有没有失信,换句话说,有没有信用?第三、传授不习,习是讲温习、实习,老师教给你的,你有没有温习、有没有照这个去做?习有温习、有练习的意思在里面。曾子也是了不起的人,他的成就是靠每天以这三桩事情来反省、来检点自己。

  蘧伯玉之寡过知非,这个小注里面有,蘧伯玉是卫国的大夫,春秋时候的人,这个人很了不起,「名瑗字伯玉,年二十已始行反省工夫」,这就很难得了,二十岁就觉悟了,就不迷了,天天反省、天天检讨,每一天都是这个样子。「逐日如是,日日自检」,天天反省,天天检点,他才晓得每一天都有做错事情。事情不怕做错,怕你不知道,知道就能改,改过自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改过迁善,常见前非。至五十岁时,犹追咎四十九年之非」。人家这个功夫做得真是贯彻到底,不是做个一天、二天,一年、二年;换句话说,只要活一天,这种克己复礼的功夫就得要做一天。这是祖师举出这三个人,这三个人也正是袁了凡居士他自己取法的榜样,祖师在序文里头提出来,也教给我们学习。

  「加以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与之相对,则军威远振,贼党寒心。惧罹灭种之极戮,冀沾安抚之洪恩。从兹相率投降,归顺至化,尽革先心,聿修厥德。」这还从比喻上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两句形容戒慎恐惧的样子。一个人,在台湾是没有这个情形,在中国大陆黄河流域一带,冬天都结冰,人可以从冰上走过去。如果那个冰结得很薄,你走的时候步步要小心,一不小心沉下去,比一般掉在水里面还危险。水里面你还可以游得出来,掉在冰层里面那是游都游不出来。所以要小心谨慎。这是在薄冰上走。深渊,不要说别的,现在你看看苏花公路,万丈悬崖,你走在那里得小心谨慎,丝毫不敢大意。在这个地方以这个形容修心养性、求学,都应该要有这样的态度。

  以这个态度与妄想杂念来相对,正好,好像你自己练的精兵与敌人相对,相彷佛的意思。军威远振,贼党寒心,小注里头都注得很清楚,都是从前面比喻里面说的。只要你自己能够主敬存诚,能够做到克己复礼,一切的邪思都不能够侵入。好比贼兵看到对方有这样好的训练,这样好的士气,不必打他就投降了,从此以后就洗心革面了。换句话说,那个邪念与正思惟,给诸位说,从体上讲是一个,并没有两样,体是一个,相不同,作用不同,体无两样。体是什么?昨天在《楞严》里面讲,「如来藏性,随缘现相」,这个地方讲,「尽革先心,聿修厥德」。这是指人人本具的明德,明德就是《楞严》里面讲的如来藏性。换句话说,只要我们有修德,性德就能现前,这样才能够转凡为圣。

  正如同,「将不出户,兵不血刃,举寇仇皆为赤子,即叛逆悉作良民。」寇仇,小注里面说了,指七情六欲种种的妄念,赤子指的真心、明德、如来藏性。可见得我们只要有修德,烦恼就变成了菩提。「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盘」,大家都听说过这两句话,这两句话要有修德才能够真正的明了,烦恼原来就是菩提,生死就是涅盘。这个比喻里面好懂,贼寇投降了之后改心革面,原来他就是良民、就是好的老百姓。这个道理在大经里面我们讲了许多,这里也不必再详细的说明了。

  「上行下效,率土清宁,不动干戈,坐致太平矣。」上行下效,还都是从比喻上说,一修一切皆修的意思。什么叫上行?上行就是从根本上修。根本上修的什么?修的心。这几次在大经里面我们讲三如来藏,这就是讲的上行,从根本上下手,从心地里面着眼,而不是在枝枝叶叶上。心正了,行就正了,心里面没有邪念,诸位想一想,那颜子的四勿当然就做得圆圆满满。如果心要不正,勉强的去做,枝叶上寻求,功夫还是不得力。所以会修行的人从心地上下手。率土清宁,这个率土是指心地,土就是指心地来说的,心清净了,心清净了罪障就消除了。罪业要想消除,给诸位说,不容易,我们造作罪业不是一生一世,无始劫以来生生世世都在造罪业。固然我们常常讲忏除业障,
 楼主| 发表于 2019-8-6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忏除得了吗?几个人忏除了?为什么忏除不了?大家那个忏除都是在枝叶上用功夫,好比锄草,只把上面剪干净,根没有挖掉,没有两天又长出来,这就是永远没有办法忏除得尽的道理。

  诸位现在晓得忏除业障,或者在家礼佛,或者是念佛,或者是拜忏,自己一个人的力量不够,再去请几位法师给你拜几天梁皇,你的罪业就忏掉了。实在讲,刚才所说的,好比那个草长得太不成样子,找个人来修剪修剪,没有除根。除根的那个忏悔法,别人帮不上忙,不但别的法师帮不上忙,十方诸佛菩萨你把他请来还是帮不上忙。那怎么办?要你自己去干。几时你的心清净了,无始劫以来的业障全都消除了。所谓是罪业如霜露,无始劫以来的业障好比露水一样,你心清净了,清净心里面生智慧光明,好比太阳出来了,没有多久霜露就消除了。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心地不清净,业障就没有法子消除干净,这是一定的道理。这样说起来,我们的心地没有达到究竟清净,但是我们向清净的路子上走。你心地清净了一分,消除一分的业障;清净两分,就消除两分的业障,不是没有效果。到了究竟圆满的清净,那就是成佛了,无始劫以来的罪障全都消除掉了,这叫做真正的修行。我们会不会?还要是不会,下面祖师再举圣人开导我们用功的方法来教给我们。

  「如上所说,则由格物而致知,由致知而克明明德。诚明一致,即凡成圣矣。」这些话是孔子公的话,实在讲与佛陀教给我们的没有两样,这几句话我们要好好的记住。从哪里做起?从格物做起,从致知做起。格物致知,小注里头说,「因攻治罪过而觉照」,这就是格物致知,将来入了正文还要讲。物是指的物欲,拿现在的话来讲,就是物质的诱惑,物是当这个讲,格是拒绝的意思,格物就是你要有能力拒绝物质上的诱惑。由此可知,五欲六尘包括在物这个字里面,五欲六尘诱惑我们六根,我们六根要跟它格斗,要能够抗拒它,不为它所动,不为它所诱,这就叫做格物。诸位想一想,我们六根要为六尘所动摇,你哪里还有智慧?没有智慧了,你就迷惑了。如果你要是有智慧,你就不会为物欲动摇。所以格物之后才能致知,正知正见才能现前,这一个知就是智慧,本性里面的智慧,而不是世间的聪明才智。为什么不是世间的聪明才智?因为这个知是从格物里面得来的,世间聪明才智没有格物的功夫。可见得这个知就是佛法里面讲的觉照,就是这个功夫。

  由致知而克明明德,小注注得好,「因觉照而回复本具真心,照曜天地之本能」。这就是我们的明德,在佛法里面讲恢复了本性,禅家所说的明心见性。诸位同学要明了,明心见性孔老夫子也做得到,为什么他能做到?他这个功夫路子对,正确,由格物而致知,由致知而诚意,由诚意而正心,所以才能够明心见性,而后发挥全体大用,作用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老夫子所教诫的,那不是菩萨道是什么?后世人不如孔子,为什么不如?他不懂得格物两个字怎么讲法。你看后来的大儒,格物大概是研究这些物质的道理、研究物理,变成现在的物质科学,完全用分别心、执着心、妄想心去研究观察外面这些境界,这些物相,那怎么能见性?怎么能得到真智慧?换句话说,怎么样能够得到圣人的智慧?可见得你一个字错解了,根本上错了,后面完全都错了。格正物欲这个说法,在古人我们所看到的,司马光就是这个说法,这是宋朝的宰相,司马光是佛教徒,是个学佛的,受了菩萨戒的在家大居士,他的讲法跟我们佛法讲法没有两样。

  诚明一致,上一次说过了,祖师在这一篇序文里面一开头的两句话,「圣贤之道,唯诚与明」,就把这两个字标出来了。诚明要一致了,这就成圣了,诚是定、是体,明是慧、是用,诚明一致就是定慧等用,也就是体用不二,这才能够证入。佛法里面讲证、讲入,你看看《华严经》里面末后一品叫做「入法界品」,怎样才叫入?不二就叫入。诚就是明,明就是诚,分不开家,诚是体,明是作用。应当从哪里修起?要从诚字修起,诚他就会放光明。你要从明上修起不容易,相当之难。明了这个道理,可见得千经万论,无量的法门,都是教我们修定的,修定就是教我们学诚。曾国藩解释这个诚字,他将这个诚字下个定义,什么叫诚?心里面没有一念的时候叫做诚,动了一念就不诚了。心里面一念不生这是定,在佛法里面叫三昧现前。可见得儒家并不是不懂,他懂这个道理。可是现在对这个字的真正意思还有许多人不知道,说个诚、明,我很诚心,都以为自己心很诚,以为自己很明,我看东西大概不会看错,我有明,一天到晚在胡思乱想,他还以为他很诚。这就是不知道自己的过失,没有颜回的反省功夫,没有曾子、蘧伯玉每一天检点自己的功夫,自己有了过失还不知道,所以没有成就。如果自己晓得自己过失,天天改进自己的过失,几时到定慧等用、诚明一如的时候,你不知不觉你已经证得圣果了。

  「其或根器陋劣,未能收效,当效赵阅道,日之所为,夜必焚香告帝,不敢告者,即不敢为。」这再举一个例子,怕的是我们后学根器陋劣的,小注里面讲,「夙障深重之钝根众生」,夙是过去世,过去世我们造的罪业太多,障碍太重,这一类的众生不容易入道,佛法里面术语讲,他的业障太重。那怎么办?还是要自己努力,要自己勤奋,认真的干。再举出过去一位前贤来做一个榜样,叫我们学他,这个人是宋朝时候的人。这个小注我们念念就行了,诸位就明了了。他的名字叫抃,赵抃,阅道是他的号。「宋衢州西安人,景佑初为殿中侍御史」,这是他的官阶,他做官做到御史,要以现在的政治体制来说,相当于监察委员。「弹劾不避权幸,时称铁面御史。游宦成都,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合郡晏然,以太子少保致仕」,致仕就是现在所说的退休,退休的时候他的官阶是太子少保,太子的老师。「卒谥清献」,清献是谥号,我们中国古人所谓盖棺论定,死了以后棺材板盖下去之后给你一个评语,这个评语就是代表你一生的,他这个谥号很好,清献,
 楼主| 发表于 2019-8-6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生清高。「为人长厚」,长者、忠厚。「存养功深」,存是讲存心,养是修养,功夫相当之深。

  「日间所为事,每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这是他了不起的所在,也是铁面御史他能得到的道理。这个人不做亏心事,每一天白天做的事情,晚上的时候,穿起那个时候做官的这些衣袍,戴起帽子,如同见皇帝一样,他不是见皇帝,他是干什么?焚香祷告上帝,我今天做了些什么事情。每一天都是如此。诸位想一想,他要是做了坏事,他就不敢祷告了。天天如此,天天不敢做坏事。「晚年学道有得」,退休之后他学道,传说他得道了,成了仙,有这么一说。「临终与后人诀别,神致不乱,安坐而殁」,这个人是坐化的,他是没有病,他有这样的功夫。「有《赵清献集》刊行于世」,流传于后世有他的集子,他的文章流传到后世,《赵清献集》也收在《四库全书》里面,属于集部。

  这是祖师提出他,教给我们学他,日之所为,夜必焚香告帝,他是祷告于上帝。我们做晚课,是不是也将一天所作所为在佛菩萨面前祷告回向?我们今天做了些什么事情,不敢告者就不敢为,这一个办法对于业障深重的人很有效。可见得我们过去世的业障深重也不怕,怕的是你自己不肯发愤,不肯立志。真正肯,确实佛家里面所讲的,三根普被,利钝兼收,什么样根性的人,业障再重的人,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哪有做不到的事情!成佛作祖不是求人帮忙,这是问自己。

  上面讲的这个三重对治的方法,上根当然容易,中下根性,乃至于业障深重的人,也有办法,不是没有办法。到这个地方一段,可以说把改过自新、超凡入圣事理都说了一个大概。这一篇序文是给《了凡四训》作的,单谈上面,只在义理上有一点相通,文字里头没有显著的交代,这个作序当然是讲不通,作序文必须在文字上有明显的交代,底下就扣到本书了。

  「袁了凡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命自我立,福自我求,俾造物不能独擅其权。受持功过格,凡举心动念,及所言所行,善恶纤悉皆记,以期善日增而恶日减。」这就说到袁了凡了。《四训》里面最重要的当中的两篇,这是诸位要记住的,「立命」的一篇只是个引子而已,好像我们一般经书里面那是讲的序分,而「改过、积善」是属于正宗分,末后「谦德」的一篇是属于流通分,这个三分要把它记住,顶重要的是当中两分。当中两分说的是什么?佛法所讲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改过」一篇就是讲的诸恶莫作,「积善」一篇就是说的众善奉行,这是《四训》宗旨的所在。诚能做到,命确确实实是自己建立的,大家好好的照这个去学,古人有说,真正发心学习,三个月见效。我们要扭转自己命运,改造自己命运,换句话说,快的三个月就能办到,再慢,就是讲业障深重,三年也可以完成,可见得不难。我们愿不愿意改造自己的命运?这一种效果,说老实话,比佛所讲的一切经典确确实实还有效。而这一部东西所讲的理论与方法,给诸位同修说,完全是依据佛经而说的。所以它虽然不是经论,我们可以把它当作经论看。这也是印光大师在世的时候,他老人家发心大量流通的道理。

  福自我求,哪一个人不想求福?求得到求不到?求得到,你懂理论、懂方法,自求多福。不懂理论、不懂方法,以为到庙里面佛菩萨面前,初一、十五去烧烧香、去拜拜,供几根香蕉,我的福报就来了,哪有这种道理!做了恶事还想求福,昧着良心做恶,得来的财富,得来了一百万,我拿一万块钱来做福,我做了很多福报了。给诸位说,昧着良心得了一百万,那一百万统统做福报还抵不过罪,你要明了这个道理。真正的福报是什么?心地清净就是福报,这是福德的根基。心地不清净,做一切的善事,纵然有福,叫有漏的福报。有漏的福报,说得不好听,还是业障。可见得这个心地清净多么重要。

  所以祖师一开端提出诚明,你看看多要紧。诚明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基础,如果没有前面诚与明两个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世间有漏的福报,纵然去做,你所得到的很有限。你就想一想祖师这个序文一开端这两句话用意就太深了。这两句话,在佛教大意里面三句话,「自净其意」,千经万论,十方诸佛菩萨教化一切众生,提起总纲就这三句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心地要清净,要做到一尘不染,要做到如如不动,才能谈得上光明磊落,而后断恶修善,这才是成佛作祖的根基。所以诸位在这篇序文里面仔细看看,你看看人家的文章,你再看看人家这个文章的结构,绝不是普通人能够作得出来。

  底下这就说明了很要紧的一句话,功过格。了凡居士他这个办法与赵阅道的办法是相类似,赵阅道是每一天将一天所作所为焚香报告上帝,袁了凡将一天所为,无论是做的善事、恶事,都把它记载起来,记在功过格上。我们这个书没有把功过格附在里面,为什么没有附?附在里面怕一些初学的同修看到起反感,所以没附在里头。将来我们再印第二次的时候,现在有很多发心助印的,那个本子里面,我们就要把袁了凡他所用的功过格要把它印出来。第二次印的本子给哪些人?认真修学肯干的人,我们不要印多,印一千本,哪一个愿意真正照这个做,我们这个书再送给他;不肯做,那拿去没用,看这个本子就可以了。所以附带着功过格,功过格诸位一打开一看,这桩事情多少功,那桩事情多少过,自己给自己打分数,我这一天有多少功、有多少过,看看这一天功多还是过多?袁了凡他一生就是做这个功夫,以这个来检点身心,来改造自己的命运。说个实在话,将来到「立命」的那一篇诸位就可以看到了,袁了凡是业障深重的人,就是此地所讲的根器陋劣,他能改造,我们为什么不能改造?我们当然能改造,而且比他更殊胜。我们这一生的成就应当要超过他才对,我们的机缘比他好。

  这个小注我们也念一念,这是说他受持功过格。受持,依教修持也。受持两个字在此地简单的解释一下,佛门里面常用这两个字,受是接受,
 楼主| 发表于 2019-8-6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持就是依教奉行、保持而不失掉的意思,这才叫受持。为什么要说?现在有很多同修把这两个字误会了,错解了,譬如有很多同修受持《金刚经》,怎么叫受持《金刚经》?每天早晨念一遍,我现在受持《金刚经》了。那么好了,将来叫你受持《了凡四训》,我早晨把《了凡四训》念一遍,一日所作所为与它不相干,这就错了,这既没有受,也没有持。不要以为说,早晨把《金刚经》在佛菩萨面前念一遍,我今天交了差,你叫我念经,我已经念了一遍给你听了。那个泥塑木雕的菩萨根本也没听见,这个叫自己欺骗自己。受持《金刚经》,最低限度,你得要破四相,你才能叫受持。我接受《金刚经》,照《金刚经》的道理来修行,在日常生活当中运用这个道理来观照,这才叫受持。天天不断,年年不断,这是持的意思;依照这个方法来做观照的功夫,这是受的意思,谈何容易!现在我奉劝诸位,大经大论希望你们多听,阿赖耶识里面多落一些种子,谈受持不容易。希望诸位受持《了凡四训》,这个不难,很浅显。受持两个字做到了,就有效果了,快的三个月,命运能改变;业障深重的,三年一定见效,受持才能见效。

  「《功过格》一书,规定一切善恶行为应得功过数量」,哪些事是善,大的善事功就多,有一桩事情,几十功、百功;小的善事,一功、二功,自己记。大的恶事,有百过、十过;小的恶事,一过,天天自己去记。这个要有恒心,不要记了三天,把功过格一丢,算了,太麻烦了,天天要算这个帐,那就不能成功。袁了凡有耐心,天天记。后面《四训》里头说,他的太太不认识字,用鹅毛管点朱砂,功就点红的,过就点黑的,她用这个办法记。诸位想想看,不认识字的人她也能修,也能改造自己的命运。

  「先贤如周濂溪、朱晦庵、邵尧夫及韩魏公、苏文忠公,俱受持此格」。这几位都是过去的大儒,韩魏公是韩琦,宋朝的宰相,苏文忠公是苏东坡,这些人都是这样做法。受持此格,「信受奉行」,相信,丝毫不怀疑,《金刚经》里面讲生净信心,我们依照这个方法去做。「立功当代,驰誉千秋。此书流通甚广,坊间易觅,即如上海城内邑庙后翼化堂书坊,亦有出售,书价连运费六分」,这就不必讲了,那个时候的事情。好像《功过格》在台湾也有人印过,我过去有看到过这个本子,但是流通的不广。为什么不广?大概照这个方法去做的人太少了。因此我们自己要依教奉行,还要劝别人依教奉行,全心全力去劝导你的亲戚朋友、你所认识的人,劝他们大家都来学袁了凡。学的人多了,我们台湾宝岛是世界上首善之区,我们这里是善人之国,西方极乐世界不是常说,「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我们要想法子把我们一千六百万同胞都变成诸上善人。不但我们要改造自己,大家都学好了,国家命运就改变了。我们一国做好了,就能影响世界,就能够改造世界,这个功德才叫无量无边,那个功过格记那个功都记不下,功太大了。

  再看底下的序文,凡举心动念,及所言所行,善恶纤悉皆记。举心动念,随时随地要记,所言所行,言是言语,言语有善、有恶,功过格里面记得详细。戒经里面只说纲领,不妄语是善,妄语是过,十善里面把这个言语说得详细一点,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这是善,反过来那就叫恶。但是都没有功过格上记得详细,这是教我们要依照功过格来修。目标很明显,希望善日增而恶日减,自己记载自己知道,我们是不是功天天有增加,过天天有减少?这就有进步了,这就值得欢喜了。假使我们的善天天少,过天天增加,那就不是求福了,那叫求灾难。《太上感应篇》说得很好,「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是福是祸你自己修得来的。福是你自己修的,祸也是你自己修的,你修的恶,怎么可以怨天尤人?一有这个怨天尤人的念头,又是过,唯恐自己那个罪过太小,还得大量的去增加,哪里能够有福报现前?

  所以这个目标非常的明显,善日增,而恶日减。这两句话你要是听到不甚欢喜的话,把它改两个字,你这个警觉性就提高了,「福日增,而灾日减」,你就欢喜了,福报天天增加,你欢喜;灾难天天减少,你就欢喜了。要晓得,那个祸与福是从果上讲的,善与恶是从因上讲的。佛说的话真的一点不错,众生畏果,他不怕因,善恶无关痛痒,没有什么关系,要讲到祸福,这不得了,这个事情大了。菩萨比我们凡夫聪明,菩萨畏因。你要晓得,善的果就是福,恶的果就是祸害、就是灾难。这是劝我们学袁了凡,依照功过格信受奉行,这是真正叫学《了凡四训》。

  「初则善恶参杂,久则唯善无恶。故能转无福为有福,转不寿为长寿,转无子孙为多子孙。现生优入圣贤之域,报尽高登极乐之乡。行为世则,言为世法。彼既丈夫我亦尔,何可自轻而退屈。」这几句话是说袁了凡依照功过格修持一生的感应事实。最初修的,了凡修是这样的情形,我们修也是这个情形,不要怕。最初修的一定是善恶参杂,你每天照这个记下来,有善有恶,混杂在一块的,一定是这个情形。慢慢的善多恶少。几时做到唯善无恶,这个功过格一打开都是善,没有过恶,只要到这一天,换句话说,三个月做到,三个月转变;三年做到,你三年就转变了。你照这个方法去做,哪一天你的功过格一打开没有过了,你的命运从那一天就开始转过来了。怎么转法?袁了凡就是这样,袁了凡没有福,福报很薄,转无福为有福。袁了凡短命,孔先生给他算的命只有五十三岁,他活到七十多岁,寿命操纵在自己手上,转不寿为长寿,他做到了。他命里头没有儿子,他后来有个非常好的儿子,转无子孙为多子孙,都做到了。我们读他后面《四训》当中,有求必应,你得懂得人家求的理论、求的方法。我们现在求为什么不应?你要晓得这个道理,把功过格一打开,我每天还有那么多黑点在那个地方,那怎么能求有感应?不可能有感应。几时到没有污点了,没有过失了,你看看有没有感应!那个时候你才相信佛在经上所讲的话,「佛氏门中,有求必应」,
 楼主| 发表于 2019-8-6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才会真正的相信。

  现生优入圣贤之域,现生,没有舍报的时候,我这个身体在世间,圣贤,这世间圣人、世间的贤人。报尽,舍报之后,当生极乐之乡,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上品上生。行为世则,行持是世间的典型,言语是世间的法则,人人都学他,人人都以他做榜样。袁了凡是个大丈夫,他能做得到,我们也能做得到,万万不要把自己看轻。他可以改造命运,他可以有求必应,我们也可以改造命运,也可以做到有求必应,为什么不干?这个底下小注很多,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说到此地。小注里面的意思,我看看要重要的话,下一次我们再把它补出来。今天就讲到这个地方。


了凡四训  (第三集)  1978  台湾华藏大专讲座  档名:19-003-0003

  请掀开经本,请看序文,接着上一次:

  「初则善恶参杂,久则唯善无恶。故能转无福为有福,转不寿为长寿,转无子孙为多子孙。现生优入圣贤之域,报尽高登极乐之乡。行为世则,言为世法。」上一次我们讲到这个地方。由这段序文里面,我们知道,现在生在这个世间,富贵也好,贫贱也好,无论是愚痴或者是具足聪明才智,在世出世间那些大觉的人告诉我们,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过去世所修得的,佛法术语里面讲夙业。底下小注我们把它念一念,然后我们再说。「吾人现生无论贫富、贵贱、智愚、荣辱等,无非夙业所驱,缘熟斯来,报尽便休。人身难得易失,若不急趁命光未迁谢时,勤修善业,以自救拔,倘一堕落,设欲再得人身,不知经历几何年月矣,如之何不惧」。由这里我们就看得很清楚,人生绝不是说一世就完了,诸位总要记住,一世的光阴非常的短促,真正是数十寒暑弹指就过去了。四十以上的同修们对于这个体验都相当的深刻,我们读到祖师的教训,领悟的能力当然也比年轻人要强,这就是有许多几十年自己亲身的阅历。尤其在这一本书里面告诉我们,「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这是我们要承认、要接受的。

  明了这个道理,在日常生活当中就要记住,我们要修福、要培福、要惜福,这个福报才享之不尽。如果不懂得修福,不懂得培福,也不知道惜福,纵然是用尽了心机,在佛法里面讲,这属于福报。譬如说我是个出家人,我想出种种的花样来引诱你们供养我,俗话常说,「和尚不作怪,居士不来拜」,来拜干什么?把钱送给我,这个都是叫做偷盗。这样得来的,诸位要晓得,还是命中注定的。命里头没有,作怪的和尚很多,居士还是不去拜。可见得来拜、来供养你的还是注定的,决定没有说是无因之果,没有这个道理。这样等于说是你这个福报,你不用这些手法,机缘慢慢的成熟,渐渐的成熟;用了这些手段,使这个机缘快快的成熟,你也不过是做点增上缘而已。但是这个福报享尽了就没有了。

  这个好比一般你在机关服务,或者你在私人公司里面服务,你借支薪水。你要不借支,按月给你,你的生活很稳定。我现在想个理由,我一借把一年的都借过来,花得很自在,花了个把月花光了,后面十几个月就要受贫穷之累,就是这么个道理。所以这些道理明了之后,我们敢不敢再作怪?敢不敢再想花样?所以想尽了花样得来的还是自己命中有的那一分,这个要明了。不但我们不借支,我们也不透支,我们而且更要常常积蓄。怎么个积蓄法?那就是这里教给我们的,改过修善,这就叫做积蓄,才是这一段里面讲的有求必应。

  这几句话也是把《了凡四训》最重要的效用教给我们了。初学的时候大家都一样,袁了凡居士也不例外,初学的时候很难,为什么?善恶参杂。修这个方法顶好还是用功过格,因为我们,说老实话,业障实在是太重。业障要是轻,宿根厚的人,可以不用功过格,为什么?他每天动的恶念少、善念多,那个不用可以。而我们自己检点检点,我们二六时中起的恶念多、善念少,这样一来,功过格就很重要,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功过格一打开,看我今天起多少个恶念、起多少善念,做多少恶事、做了多少善事,一日之中善多还是恶多,天天比较,月月比较。果然大家要是认真这样去做,在我想,三年之后你就可以做到唯善无恶,你心里不起念则已,一起念都是善,不会再有恶念。到这个时候,那就是佛法里面所讲的有求必应了。本来我们没有福,现在福报现前了,福报从哪里来的?福报是果,因就是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恶报应丝毫不爽,你要以为是没有报应那就大大的错了,决定有报应的。也许有人问,我举心动念都做的是善,为什么我的报应不好?那你就得自己明了,过去世的罪业太重,现在幸亏修善,要不修善,恐怕连人身也保不住,眼前吃一点小苦,正是消过去世的重业,佛经里面常讲的重罪轻报。所以对于因果报应的事理要深深的相信,不可以有疑惑。

  我们读过《四十华严》里面所讲的十种恶人,将来我们在大专讲座专题讲演的时候,我给诸位再详细说,那个十类就是检点我们自己。换句话说,首先我们要明了什么叫善、什么叫恶,万万不要把恶事当作善事,把恶念当作善念,那个亏就吃大了。自己造罪业还以为自己在行善,还在积功累德,那可是个大冤枉。所以说世出世间的学问是什么?学问之道无非就是教我们能辨别善恶,能辨别是非,能辨别真妄,能辨别利害,这才叫有学问。所以真有学问的人,他才能转无福为有福、转不寿为长寿,不寿就是短命。这几桩都是袁了凡自己本身上的,袁了凡没有福报,寿命也短,命里头没有儿女,结果他都转过来了。这是说的世间法。世间法我们不要轻视,为什么?世间法里面我们要求都求不到,还有障碍,转不过来,出世间法就没有指望了。为什么?出世间的善根福德要比世间法的善根福德要高得多,我们自己修的善根福德连世间法的水平都够不上,出世间就更不必提了。

  因此我们对于这个《四训》认真的修学,把我们自己的基础打好,将来的效果那就更殊胜了。现在照这样修,现在就是圣贤人,完全照这个做,即是世间的圣贤人;你再要用佛法的修持,你就是出世间的圣人,
 楼主| 发表于 2019-8-6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地说现生优入圣贤之域也。报尽,是说我们这一生的寿命,这一期的业报,尽了的时候,你要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也可以上品上生,你修净土你才能得力,才能够用得上功。小注里面所讲的是警惕的话,很重要,我们自己要认识、要明白。佛给我们讲的,我们人生在世为的什么?酬过去世的业,人生酬业;换句话说,生到这世间来是受果报的。过去造的善业多,到人间来享福,享福是果报;过去世造的恶业多,到人间来受罪,怎么能怨天尤人?俗话讲要认命,我命就是如此。如果单单只是认命,这人很消极。虽消极,给诸位说,真能认命,他不造业,比那个不肯认命,要和命运挣扎的,再造无量的罪业,比那种人还是要殊胜得多。佛法不是消极,世间圣贤法也不是消极的,而是教给我们改造命运,你看这多么积极。我们看《了凡四训》,袁了凡先生所作所为,举心动念,积极的在改造自己的命运,这一点我们要懂得。

  人身难得而易失,佛在经里面举的比喻,《十四讲表》常常讲的,须弥穿针,这是讲机缘的不容易。须弥山多高,从须弥山上面放一条线,须弥山底下放一根绣花针,那个线下来刚刚好就穿到针孔,诸位想想看,你就放一百万条线,看看有没有一条穿进去?不要说须弥山,就说我们佛教会的三楼,你们在窗口上,你明天就来试试看,你拿一条线,底下一个人拿一根绣花针,你在上面把线掉下去穿穿看,你穿一个月,看看能不能穿进去一条,你天天在这穿?佛给我们讲,我们人身失掉再要得到人身,那个机会就是像须弥山上穿那个线,它刚刚好就穿上了。给诸位说,那不是侥幸。经上给我们说得非常的清楚,在这一生当中,五戒不缺才能够来世得到人身。

  五戒,如果要是单单给诸位讲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不邪淫、不饮酒,一听,很容易懂。实际上不容易,这个里面有微细的行相,有开遮持犯,你要不明了你怎么能守?你怎么能持戒?所以这个戒称之为学,戒学,你要好好的去修,先得要好好的去学。不杀生里面包括些什么?为什么不杀生?应当怎么做法?不偷盗里面包括些什么?不是说我没有当小偷。刚才讲了,欺骗人家得来的,耍点花样叫人家供养来的,那都是偷盗行为,这个微细相真正是难。我们也常常见到,普通信封里面寄一张钞票,寄到外面,不必挂号,给诸位说,这个也是偷盗,偷邮政局的,你没有按照人家章程去做。机关团体公司里面用的信纸、信封,人家是公务上用的,你拿来私人写信用,你也是偷盗。天天在干偷盗,还以为我这个不偷盗的戒很清净。不容易!换句话说,凡是你占到别人便宜的地方,你就是偷盗行为,就犯了偷盗的戒。像戒律这些细相你不知道,犯了还不晓得。所以不是个简单的事情。五戒要条条不缺,能够达到六十分以上,来生才能得人身。五戒怎么样修法?给诸位说,那个功过格就是教我们修五戒的。不照功过格来,五戒不懂。从前这个功过格,古人所列的,上次我也给诸位报告了,三、四百条之多。后人看到太繁琐了,不容易受持,再把它归纳,给它简化,大概也有一百多条,我们能照这个修就很好。

  小注里面是砥励自己的,警惕自己的。要知道人身难得,得来不容易,既然得到了,就要好好的修,不要把这一生空过了。所以趁着现在身体康强的时候要努力,求一条自新自救的道路。如果这一生要没修得成功,把人身就失掉了,那就不晓得到哪一生哪一劫才能够再得到人身。虽然在讲堂里面我学人特别的提醒大家,要着重在根本法上修学,可是大乘经典也得要抽一点时间多看看。为什么?可以破除我们的疑惑,增长我们的信心。理论大经大论讲得透彻,像《华严》、《法华》、《楞严》、《维摩》、《深密》、《涅盘》这些大经,有机会要涉猎涉猎。至于修行还是要从《了凡四训》下手。

  为什么我们要多看大经、多听大经?浅一点说,增长学识,增长学问,不至于得少为足。大经里面讲世出世法没有什么两样。世出世间,在一个团体里面当一个领导人责任很重,我们读「甘露火王」这一章,你看经上讲得多明白。做一个国王,全国的老百姓他们所做的善与恶,国王要负六分之一的责任。全国老百姓都行善业,有六分之一善的功德是他的,领导有方。所以那个国王,只是善的果报,那是不可思议,福报太大了,自己修,大家都替他修。但是他教导无方,老百姓要做罪恶,也有六分之一是他的,那他罪的重比大海还要深,这是讲一个国王领导国家。

  我们现在把这个范围缩小来说,你在一个家庭你是一家之长,你负的家长的责任,你一家人所造的善与恶,你是家长,你也有六分之一的罪福。一家人都行善,你家里大大小小、老老少少行的善业,也有六分之一属于家长的;如果一家人造恶,换句话说,家长也要背六分之一罪业的责任,一样道理。要做一个寺庙的住持,诸位想想,所有庙里面的清众以及我这个寺院的信徒,是不是一样的道理?我做一个住持,我没有做坏事。你没有做坏事,你的这些信徒、别人做坏事,那个罪过是你的,你没有领导好。同修们要记住,读经你得要举一反三,不要看那是国王才有这个,别的就没有了,那是你不会看,你不会听。佛菩萨将这些道理,将这些事相,一条一条的已经说得那么清楚,你还不觉悟。可见得我们自己要修善,我们要劝勉一切人修善。

  领导人不容易,现在大家都抢着做老大,抢着做领导人。好,你做了老大,做了领导人,你能不能叫你手下这些人统统都行善业?如果不能够,换句话说,你争这个地位,还不就是说我怎么还不入地狱,你们大家帮我一点忙,加重我一点罪过,叫我赶快堕地狱,不就是这么个意思而已。所以居在领导地位相当之困难,不做恶业也形成了恶业。像这些,佛菩萨在大经大论里面把这些道理说得很清楚。所以在家里,你是一家之长,你对于家庭就负的有教化的责任,这是讲教育。所谓教育就是教你改过修善,就是教给你成圣成贤,这是教育。至于在社会上谋生的那个技术能力,那是教育里面的枝叶,而不是根本,
 楼主| 发表于 2019-8-6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的根本是在德行上、是在道德上。换句话说,《了凡四训》这里教给我们的这是真正的教育,根本的教育,这是我们应该要记住的。

  我们再看底下一段这个小注,「不为命数所拘,不为夙业所缚,永谢沉沦苦趣,安住寂光圣境,非大修行人、大解脱人乌能致此。到此地位,一切世福无与比伦,称之曰极乐,岂夸辞哉」。袁了凡他在一生修持当中,善业的力量超过了他的夙业,所以他这个果报这一生就转过来了,这就是不为命数所拘束了。我们世间人看相算命,如果说你这个命相被人家看得很准,你不要欢喜,某人看得很准。看得很准就是你一点能力都没有,你还被命运所转,你自己转不了命运,所以才看得那么准。袁了凡被孔先生算得很准,遇到云谷法师说,你是博地凡夫,被业力牵着走,你没有能力超出业力的圈子,这就叫凡夫。真正是大丈夫,是有为之人,必须要跳出命运的拘束。怎么样跳出?努力的修善,你才能够超越。善业修到成熟,再要加上净业,不但命运超出了,三界六道轮回也可以超越。

  所以小注里面,这个小注是尤惜阴居士注的,他是印光法师的皈依弟子,老师写的文章,学生给他作的批注。安住寂光圣境,这是讲西方极乐世界四土里面的常寂光净土,到了顶点。这要不是大修行人、大解脱人,达不到的。到了这个境界,在我们平常讲念佛就是得到理一心不乱,到了这个境界,一切世间的福报、天上的福报,二乘罗汉、辟支佛的福报,都不能够跟他相比,这绝不是夸大的话。所以西方称之为极乐世界。

  行为世则,言为世法,你自己真正做到了这一步,你的行为就是世间人的模范,是世间人的榜样。则在此地当作法则的意思,你的言语就是世间人的教训,个个人愿意效法,愿意尊崇。「此大圣贤言行,自寻常人观之,方以为高不可攀。自法门中了义言之,如是苦心力行,积德累功,尚属初级工夫」。到后来我们看袁了凡他一生的言行,在佛法里面讲,尤其是大乘佛法,给同修们说过了,确确实实是初级。我们想一想,了凡先生一生所做是佛门里面的初级功夫,有初级才有中级,有中级才有高级,我们现在一心祈求的是无上菩提,最高最高的,但是我们初级的还没有,那么你天天打这个妄想,无上菩提,他怎么不落空?他怎么会有成就?反过来说,所成就的都是些恶业、恶习气,不学佛了。

  这是从前老法师告诉我的,寺庙里面有一些初出家的小和尚、小比丘尼,不让他们读佛学院。在我们一般在家同修看起来,这个寺庙的住持很跋扈,念佛学院是好事情,为什么不让他去?我们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他没有念佛学院,他在那个庙里面是老老实实,还能替常住做一点事情,还能修一点痴福。念了佛学院,三年毕业出来,不得了了,有学问的法师了。回到庙里去,这个也看不顺眼,那个也看不顺眼,常住的他的师父指挥不动了,眼睛里头没有师父,师父没有念过佛学院,不如我,贡高我慢。这就是不念,他还是个老实人;念了之后,学成贡高我慢的脾气,善的、好的没有学会,造恶业的增上缘那是学会了不少。那么好了,三年佛学院毕业出来,请你弘法利生,请你讲经说法,又不会。诸位要晓得,真正的学问,学问增长品德也增长;换句话说,愈学愈谦虚。你看我们孔老夫子对人多谦虚,对小孩都很恭敬;你看释迦牟尼佛多谦虚,在路上见到贫苦之人、贫贱之人,佛遇到他,也要停下来跟他打打招呼,问他好,哪有贡高我慢的?一学出来之后,瞧不起师父,瞧不起父母,这个叫背师叛道,背师叛道的罪业就是地狱的罪业。所以讲个老实话,师父不让徒弟去念佛学院,就是不让你入地狱,不是没有道理。

  世间法也一样,我也曾经见到过,当然这不是多数,这还是少数;少数,如果世风日下,将来恐怕会慢慢变成多数,在从前没有过。大学毕业了,母亲只念过小学,父亲也只念过初中,他这个学问大了,回家父母也瞧不起了。父母好不容易培养你学业完成,不培养你,你在家里眼睛里头还有父母;好了,把你培养成了,连父母也没有了。诸位想想,这叫学问吗?这不是学问,这不是教育,在真正有德学人的面前,你没有立足之地。要是在从前社会,你要有这样行为,忤逆父母、背师叛道,你在社会上想谋一个求生的小工作,人家也不给你;你去要饭,人家也不肯给你。这些道理现在学校讲得少了,佛法经论里面虽有,可是自己要体会,为什么?往往讲到这个地方,带过去就算了,不能够详细的发挥。真正详细的说出来,毫无保留的说出来,实在说,就是《感应篇》与《了凡四训》,古来大德他们注子里面注得详细,毫无保留的讲这些善恶果报。

  佛经里面说悟入就是证,佛法里面常说信解行证,证就是入,入就是证。你有初级的功夫,你才可以有中级的希望;有了中级的功夫,你才有高级的希望,佛法里面没有躐等的。现在有不少年轻人希望走近路,这些功夫不容易修,最好都不要,一步登天,学什么?学禅。再看看,冷眼旁观,看有几个人能学得成功!这一次我们在华冈开的课,《永嘉禅宗集》,这一门课程专门对学禅人说的。永嘉大师是禅宗里面大彻大悟透了三关的人,你看看他这个教学,学禅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没有这些条件,禅哪里会有希望?我们中国自古以来,这一千多年当中,山林的寺院庵堂在大陆上有多少,在家出家的参究的人有多少,有几个人成就的?为什么参禅的人那么多,成就的人那么少?换句话说,本身已经具备了初级、中级、高级这种功夫,你参禅才能够成就。本身连初级的善根福德都没有,想求一步登天,哪有这种道理?没有这个道理。

  经上理论说得很清楚也很明了,我们六根接触六尘,有没有本事不动心?如果心地真正清净,一尘不染,那你是初级、中级、高级的功夫都具备了。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还样样放不下,样样起分别,样样起执着,甚至于还用心机来夺取,那你是连初步的功夫都没有,你的道业如何能成就?六祖惠能大师在忍大师那个地方住了八个月,几句话之下他就成就了,
 楼主| 发表于 2019-8-6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是什么?人家心地里头本来无一物,我们做得到吗?干干净净。你请六祖大师来,大师,我这个庙很大,我供养你,他要不要?他不要。他如果要了,他心里就有一物了,他就不能成就了。送给他他都不要,他还用心机去欺骗别人来夺取吗?更不可能的事情。

  也许同修要问,有道场可以弘法利生,这不是好事吗?诸位要知道,好事不如无事,最好的事情是无事。大家千千万万要记住,这个经论道场里面常常讲,佛菩萨随缘,你看看十大愿王讲随喜功德。而我们一般所做的是攀缘,本来无一物是随缘,心里要想有一个道场,想有一个寺院,想弘法利生,这叫攀缘,攀缘心地不清净,烦恼重重。昨天《楞严》里面讲的,如来举心动念,海印放光;众生举心动念,尘劳先起,原因在哪里?一个是随缘,一个是攀缘,一字之差,凡圣之隔。我们几时能做到随缘而不攀缘,这才能成就。换句话说,真修行人二六时中求什么?求心地清净,远离尘劳烦恼;换句话说,远离攀缘,把这个攀缘心把它断掉,一切随缘。没有人供养,明天没有饭吃,我也不找人去化去。我明天没有饭吃,没有道粮了,你们赶紧要来帮帮忙。这就叫攀缘。随缘怎么样?明天没有,明天饿一天;后天没有,饿两天,饿到死,心里还是如如不动,这叫随缘。这才能成佛作祖,才能成就,这是用功关键的所在。

  真正能够做到随缘,没有不成就的。因为随缘是心不动。有人来请你说法,他来请,当然你随缘去了;没有人来请,绝不会找上门的。找上门也得机缘成熟,真正是可度之机,那是什么?自己已经成就了,最低限度已经有他心通了、有宿命通了,自己成就了之后,倒驾慈航,才行菩萨道,菩萨为众生不请之友。万万不要以为我现在是行菩萨道,他不请我,我也可以去找他,那不就跟阿难尊者在《楞严经》前面表现那一套一样吗?他怎么不堕落?阿难还证了初果,还得要堕落。而我们连初步功夫都没有,博地凡夫,就想学菩萨作众生不请之友,那不堕落才怪。所以要晓得自己程度,要晓得自己的功夫,菩萨的心、菩萨的愿我们要有,菩萨的行,我们现在不行。现在眼前我们要做的,发心要发心成无上菩提,要发大心,修行下手要从断恶修善最初步的功夫上做起,这才能有成就。

  所以这些大经大论可以看、可以听,不要学,为什么?学不到的。不要说那些佛菩萨的行持我们学不到,祖师我们都学不到。不要看远的,近代的虚云老和尚,你们学得到吗?印光法师,你们能学得到吗?所以要学的,我们从《了凡四训》下手,学袁了凡,先把这个基础得到。真正得到了,得到的效果,转无福为有福,转无寿为有寿,转无法缘为有法缘,那个时候再进一步学祖师。祖师学成了,再进一步学菩萨;菩萨学成了,再进一步学佛,按部就班的来才能有成就。一步登天,在我们中国佛教史上只有惠能大师一个,再就没有看到第二个人了。你要自己以为我不比惠能差,你要有这一念,你就比惠能大师差得太多了,惠能大师没有这一念。

  底下两句话是勉励我们的,「彼既丈夫我亦尔,何可自轻而退屈。」彼是指袁了凡,这一段都是讲了凡先生的事情,以及像袁了凡一样的人,他们能够认真的修学,断恶修善,改造自己的命运,成佛作祖,他能做得到,我们为什么要自轻?为什么要自卑?他能做得到,我们也能做得到。所以说,「彼丈夫,我亦丈夫,彼能是,我岂不能是?然则自暴自弃者,实等于自杀耳」。这个话我们就得反过来想想自己,我们自己是不是自暴自弃?如果我们不能够效法前贤,我们就是自暴自弃。换句话说,我们要不能在三年之内把命运改转过来,我们就是自暴自弃。万万不要贡高我慢,万万不要抬高自己,要好好的想一想,我们能比得了谁?到这个地方是一段,这是拿袁了凡居士一生的行持来勉励我们。下面再细说断恶修善的要领。

  「或问格物乃穷尽天下事物之理,致知乃推极吾之知识,必使一一晓了也。何得以人欲为物,真知为知,克治显现为格致乎。」这是假设一个疑问,或者有人这么问,儒家常讲的格物致知,格物,后儒的批注,物是指天下事物之理,格当穷尽讲,我们要研求一切事物、一切万法的道理,这叫格物;致知是推展我们的知识学问,使我们对一切法样样都能够明了,这叫格物致知。跟前面大师所讲的不一样,前面大师所讲的是以人欲为物,以本性里面真智慧显现出来,这个叫知。他在此地起了这么一个疑问。小注里面讲,「此指去妄克欲之内功,如将锈铁打磨而使神彩焕发也」,这是小注注前面克治显现四个字。

  「答曰,诚与明德,皆约自心之本体而言,名虽有二,体本唯一也。」这是印祖在这一篇一开端就把修学的因果给我们提示出来,后面的文章不外乎是发挥这个道理而已。圣贤之道就是在诚与明,这两个字在前面讲得很详细,现在不必再说了。诚与明都是讲我们自己真心本体,小注里面说,「诚即惟真无妄之性德,明德即一真湛然之心体」。所以诚与明都是从本性上说的,本性的理体,本性的作用,用这两个字来形容、来解释。诚与明,在名词上讲是两个,体上说是一个。「知与意心,兼约自心之体用而言,实则即三而一也。」前面讲格物致知,知与意、心,这三个名词也是从真心理体上说的,诚明是从两方面说,知心意是从三方面说,三即是一,一即是三,说是有三,体是一个。

  晓得一而三,三而一了,底下就给我们说了,「格致诚正明五者」,二方面、三方面,总合起来五方面,还不是说的一桩事情吗?这个小注里头我们念一下,「此指明明德之明与诚明之明」。「皆约闲邪存诚返妄归真而言」。什么叫做闲邪存诚?这个闲,小注里注出,闲是防范的意思,闲邪就是防范邪思。邪知邪见我们先要预防,你能够常常提起警觉心,预防邪知邪见,不让它侵入,你才能够做到诚明的功夫。我们诚明为什么失掉了?就是邪知邪见侵入了。

  「其检点省察造诣工夫,明为总纲,格致诚正,乃别目耳。」这讲做功夫,这关系到我们日常修持的事情了。检点省察,
 楼主| 发表于 2019-8-6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造诣,底下有小注,「全神贯注,不到不罢的意思」,一定要成功。从哪里做起?明是个总纲,明就是真智慧。诸位想想看,世出世法都是以真智慧为基础,而不是以聪明。那个世间的聪明与智慧不一样,这是千千万万要把它分别清楚,世间聪明是八难之一,叫世智辩聪。世智辩聪与真智慧的拣别在什么地方?世智辩聪是有分别、有执着的,真智慧是没有分别、没有执着,作用看起来是一样的,那个心地里头不一样,发源的地方不一样,一个是从分别心里面起来的,一个是从无分别心里面出来的。

  佛经确实是智慧,真智慧。我们现在念佛经,为什么我们真智慧不能现前?那就是说我们是用世智辩聪来读佛经,所以把佛经也变成世智辩聪,不会开智慧,开不了悟,成就不了。几时我们心清净了,用无分别心来读经、来听经,一听、一看就开悟了。换句话说,那一些开悟了的人、会用功的人,我们跟他用的方法是一样,用的心不一样。人家念阿弥陀佛,一句阿弥陀佛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我们念八十万句阿弥陀佛也消不了一个罪业。念的没错,他念的南无阿弥陀佛,我们也念的南无阿弥陀佛,没错,为什么效果不一样?人家是以无分别心,真心念的;我们是攀缘心、分别心、执着心、杂乱心、希求心、悭吝心,乱七八糟的在这念,怎么会一样?当然不相同。

  你要问学佛有什么秘诀?很简单,秘诀就是一切法当中无心,这就是个秘诀。你在一切法里头有心就不行,你一分一毫也入不进去。我们看佛菩萨,日常生活形式与我们凡夫没有什么分别,《金刚经》就表现得尤其明白,释迦牟尼佛发起般若大经在穿衣吃饭、日常生活当中发起的,我们哪个人哪一天不穿衣?哪一天不吃饭?人家穿衣吃饭是无上菩提,我们穿衣吃饭是生死根本,怎么会一样?这就是说明了,事是一样,心不一样,他穿衣吃饭没有心,我们穿衣吃饭有心。穿这件衣服,这个衣服什么质料的、什么样式的,吃饭要适合口味,要挑挑拣拣的,这就是生死根本。诸位想想看,我们穿衣吃饭是不是攀缘?佛菩萨穿衣吃饭随缘。古德说得好,「随缘消旧业,莫再造新殃」。怎么样叫造新殃?攀缘就造新殃,攀缘没有不造新殃的;随缘就不造新殃,还可以消旧业。所以大家常常要记住,十大愿王是「随喜功德,恒顺众生」,那是等觉菩萨给我们说的话。

  这是讲的以真智慧为总纲,下面的细目一一都是以真智慧为根本,这就叫做佛法。如果没有真智慧做总纲,你底下所修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叫做世间法。我们把话还说得简单,太麻烦了不好记,就是你要是用随缘,都是佛法,一一法都是佛法,穿衣吃饭都是佛法,待人接物也是佛法,随缘就是;攀缘,你天天念经拜佛、弘法利生都不是佛法,都是世间法,还是生死根本。我这个攀缘心,弘法利生还是生死根本?是的,确实是生死根本,你在人天里面修一点痴福而已。这是在此地给诸位讲的句句真实话。

  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会用随缘,而从此以后不攀缘了,今日起你走的就是菩萨道,你所修的就是无上菩提,那就是古人所说的哪一法不是佛法,法法随缘,哪一法不是佛法?如果法法攀缘,哪一法是佛法?没有一法是佛法。祖师这几句话说的意思很深,是希望我们依照《了凡四训》来修行,事相上要照这样做,再要用上随缘的心,那就不得了,《了凡四训》变成了无上醍醐。这本来是世间的福报,结果一变变成出世间无漏的福报,这真正是不得了,无漏功德。所以这一句非常的重要,他这个地方用的双圈,你也能够看得出来,这一句之要紧。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是修行的别目。

  「修身,正心,诚意,致知,皆所以明明德也。」这一些的功夫有浅深、有次第,其目标是一致的,都是要恢复我们的明德。「倘自心本有之真知,为物欲所蔽,则意不诚而心不正矣。」我们的意为什么不诚?心为什么不得其正?就是五欲六尘在我们面前,我们自己做不了主,被它牵着走了。换句话说,五欲六尘是你的主人,你是它的奴隶,它叫你干什么你就得干什么,你自己没有一点自由,身不由主,为境界所牵。所以你的意不能诚,心也不得其正。还是刚才一句老话,心离不开攀缘,所以这个心被境界牵着走,做不了主宰。随缘就做主宰了,不被境界牵着走,在万物当中自己做主,这才叫诚意正心。见到好吃的我就想把它得到,你的心被那个好吃的东西牵着走了;见到好玩的我也想得到,心被那个好玩的牵着走了,你的心哪里有诚?哪里有正?甚至于再给诸位说,这个地方有一部很好的经书,你一看到,动心了,很爱,我也想得到,你这个心被佛经牵着走了,还是不诚,还是不正,为什么?佛经还是一物。见到释迦牟尼佛来了,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心里要欢喜,高兴得不得了,马上顶礼膜拜,你是博地凡夫,被释迦牟尼佛的幻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被那个妄相牵着鼻子走。禅家有说,佛来斩佛,魔来斩魔,道理在哪里?不被他牵着走,心里头一尘不染。

  实在给诸位说,要是动一念,佛来了我斩他,魔来了我斩他,还是被他牵着走。既然碍不了事,你斩他干什么?动一念就是攀缘,诸位细细想想这个味道。我们要想真正学佛,真正培养我们圆顿的根性,要从哪个地方练习?要从万境上不动心,从这上练起。也就是说,六根接触六尘的时候,像《楞严经》所讲的用根不用识。根不会用,用识也不妨,不要用心所,我用心王,不用心所,你也就很了不起,那个跟明心见性就是隔一张纸而已,很接近。我们现在可怜,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的时候,真性不会用,心王也不会用,心所当家,打开《百法明门》,五十一个心所当家了,五十一个心所做主宰。所以是处处攀缘、时时攀缘、念念攀缘,无时无刻不在那里造罪业,哪一天才能离得了轮回?哪一天才能得到解脱?纵然修福,未必是真福。

  怎么说不是真福?我们对于什么叫做福、什么叫做罪分不清楚,往往把罪当作福,把恶当作善,把邪当作正,自己搞不清楚,这就叫愚痴,
 楼主| 发表于 2019-8-6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叫无明,自己以为做了很多好事。譬如我举一个例子来讲,外面邪教很多,拜神拜鬼的也叫做菩萨,那个里面也有一些庙主来找你化缘,我这个庙里面土地菩萨像坏了,请你发发心来出一点功德,我们来修补,来修庙。好了,你出了功德了,你以为又做了一桩好事。殊不知那是邪神邪鬼,你出的这个钱帮助他作怪,他造的那个罪业,他是主犯,你是从犯,你自己还以为我做了功德,实际上你造了大罪业,邪正、是非不明。《楞严经》里头说得尤其好,「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这是讲我们佛门里面邪正不分、善恶不辨。佛门以外我们容易辨别,佛门里面不容易辨别,你要没有智慧,你要没有明德,往往自己以为修的很多功德,自己以为修的福报,到将来报尽了,到阎王老子那里一算帐,都是些罪业,我没有做这些事情,自己还不承认,你几时才能觉悟?

  所以这一段特别着重在智慧上,是教给我们转世间有漏的福报,而成就出世间无漏的福报,无漏的福报无量无边,有漏的福报很有限。这是印祖在序文里面大慈大悲,开导我们学袁了凡,要把心境转过来,把这个世间福转变为出世间无量的大福,这是祖师这一篇序文里头立意是在此地。今天时间到了,我就讲到此地。  


了凡四训  (第四集)  1978  台湾华藏大专讲座  档名:19-003-0004

  请翻开经本,我们将序文念一段对对地方:

  「若能格而除之,则是慧风扫荡障云尽,心月孤圆朗中天矣。」从这个地方开始。上一次讲到断恶修善的方法,祖师开导我们,「明为总纲」,明就是讲的智慧。如果智慧不能现前,再好的方法还是有问题,智慧不能现前,总而言之,免不了盲修瞎练。这个话实在说是对我们修无上菩提而言的。因为菩萨六度之中,如果要没有般若度,其余的五度,就是从布施到禅定,皆是人天有漏的福报。我们修行目的是要明心见性,是要成佛作祖,结果修到后来的结果,还是在人天两道里面去享福报,这就是我们自己路子走错了,所以说之为盲修瞎练。假使我们目标就是求的人天福报,我们般若智慧不现前,能不能得到?给诸位说,也未必。怎么说未必能得到?我们将来把《了凡四训》读完了之后,也许诸位就明白了。道理就是在我们凡夫对于邪正、善恶、是非很难辨别,人天福报是要断恶修善才能够获得的。也许我们自己以为我修的是善,断的是恶,殊不知恰恰相反,断的是善,修的是恶,将来的果报就不堪设想。所以这一层我们一定要把它认识清楚,然后才能够改造我们的命运。

  我们在序文里面看得很清楚,祖师指导我们的是智慧第一,所以是明为总纲。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乃至于到修身齐家,这一套都是方法。此地几句话讲得也很清楚,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把物欲格除。换句话说,我们首先要做的第一桩事情,也就是修行的根本,大根大本,是什么?先学着在境界里面不动心,在一切境界之中,将我们的贪瞋痴慢先把它断除,这就叫格物,就是此地讲的格除物欲。只要你做到这一步,你本有的般若智慧就透出来了,纵然不能全部透出来,透出来一分就不得了。为什么?这一分是真智慧,从此以后真智慧做为我们修证无上菩提的基础,一切的修为皆得其正,他怎么会不成就?所以祖师在这里引用古人的两句话,这个两句偈子,「慧风扫荡障云尽」,障就是五欲六尘的障碍,好像云彩障碍着太阳,智慧好比是风,把这个云彩吹走了,障碍没有了,智慧一透出来,障碍就没有了;「心月孤圆朗中天」,这个很容易懂,明月中天你才能够照得清清楚楚。

  「此圣人示人从泛至切、从疏至亲之决定次序也。」这是自古以来,佛菩萨祖师大德们教给我们修行的次第,千千万万不要疏忽了。我们修行所以功夫不得力,研教之所以不得开悟,就是我们把顺序弄错了,所以这个路子走不通,愈走愈艰难,到以后多少同修们连信心都丧失掉了,这个原因就是没有按照佛祖指导的顺序;换句话说,我们将纲目颠倒了,乱了头绪。印祖在此地把我们向来修学的毛病给我们点破,指出一条道路来让我们走。确实古德是如此,从泛至切,泛是泛泛,慢慢再走上踏实;从疏至亲,疏是讲疏远,亲是说亲切,这一种次序不容忽视。

  「若穷尽天下事物之理,俾吾心知识悉皆明了,方能诚意者。则唯博览群书,遍游天下之人,方能诚意正心以明其明德。未能博览阅历者,纵有纯厚天资,于诚意正心,皆无其分。况其下焉者哉。有是理乎。」这一段话说得很好,这就是说明前面格物的大意。一般人把这个格物讲错了,说格物就是要研究一切万物的这些道理、这些常识;换句话说,这就是我们常讲的博学多闻。博学多闻毕竟是少数,这样说起来,成圣成贤的那只有少数人,佛在经中所说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皆当作佛,那大多数人都没有这个希望了。所以祖师在此地说得非常明白,格是格除的意思,物是物欲。你要懂得这个讲法,我就是不认识字,没有念过书,格物致知我也能做得到。可见得圣人之法乃是人人有分,不一定是要那些博学多闻的大学问家他们才有分,我们不认识字的人也有分,没有念过书的同样可以作圣作贤、可以作佛作祖,这就是把这个道理给我们说明白了。

  假如是要穷尽天下事物之理,这两句是过去一般人解释格物的意思,格物致知而后才能做到诚意正心,那么照这个讲法,只有博览群书,博览群书还不行,还得要遍游天下,所谓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种人才可以够得上格物致知的条件。确实这种讲法有很多人是这个说法,这种说法我们细细想一想,不是圣人的意思,而圣人的意思,这个格确确实实是格除的意思,唯有格除物欲我们清净心才能现前,清净心中自生智慧。诸位读《六祖坛经》,你看六祖大师对忍大师讲,惠能心中自生智慧。他一个字也不认识,他心里面生智慧。他为什么生智慧?就是他将这个格物的功夫做得很深,所以他心里面生智慧。我们凡夫所以不能生智慧,我们心里头有智慧,这个生就是现前的意思,智慧不能现前,
 楼主| 发表于 2019-8-6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被物欲所盖覆住了。物欲盖得愈多,往外面透的智慧就愈少;物欲盖得愈薄,透的智慧就愈多。无论是透的智慧多少,总而言之一句话,我们都是为物欲所障碍了,这就是凡夫、小乘、权教菩萨皆不例外。到什么时候这个物欲真正从心地里面断除了,不但世间万法,乃至于出世间的佛法,你也做到一尘不染,佛菩萨在你面前,你那个心地里头也如如不动,这个时候可以说格物的功夫才算是到家。为什么?那个本性里面的真智慧毫无障碍而透出来,这是我们应当要明白的。

  此地所讲的,序文里面所讲的,纯厚的天资,就是佛经里面常讲的善根深厚,《弥陀经》里面讲的多善根、多福德的意思。《弥陀经》里面讲,「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所以一定要深厚的善根福德因缘。只要心地纯厚,这种人修道比那个世智辩聪要容易得多。所以对于诚意正心、格物致知的功夫,这些人比世间那些有学问的,就是博学多闻、行万里路的,反而来得快,来得踏实,绝不是没有分。这一段话印祖是从反面上给我们说的。

  下面再看底下一段,「然不深穷理之士,与无知无识之人,若闻理性,多皆高推圣境,自处凡愚,不肯奋发勉励,遵循从事。」这个里面也有这些毛病,这些毛病我们细心观察,确实是很多。这个小注我们念一念,「穷乃追寻究竟,直穷到底之意」,这就是对于这个理论的探讨应当要追根究柢,宇宙人生的道理我们一定要彻底的明了,这是有智慧的人。与无知无识之人,这是说两种人,一种对这个理没有深究,确实是很多,一种是无知识的人,这两种人我们要是跟他一谈到理性,宇宙人生的大道理,讲到佛性、讲到法性,他怎么样?不敢承当,「这是佛菩萨,我怎么能够做得到?」高推圣境。实际情况还没有搞清楚,自己先就认为自己不行,认为自己做不到,这是自处凡愚,不肯奋发勉励,遵循从事。

  这里头有个小注,「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赤子之心即无思无虑、点尘不染之心。如具此心,则亦大人而已矣」。这个地方的大人可以解释为佛菩萨,佛菩萨跟我们有什么差别?佛菩萨的心是清净的,是一尘不染的。尘是什么?就是前面讲的物欲,物是一切的物相,欲是欲望、欲是烦恼。五欲六尘你一接触,心里面就产生欲望了,这就不清净了,心地就染污了。这里讲的大人,佛经里面讲的大丈夫,佛经上说大丈夫是指的佛,他们的本事就是心地里面不染。物相有没有?物相有,这一点诸位要明白,五欲六尘的相是有的,功夫要你自己做,你自己在这个里面要训练着不染着,不染着就是不起心动念。这个地方举的什么?举的赤子之心,赤子之心是小孩,多大的小孩?给诸位说,二、三个月的小孩,他对于一切物相不动心。在菩萨行里面有一种修行法,名字叫婴儿行,诸位顾名思义就可以体会到,怎样修菩萨行?你看那个小孩,你就学那个小孩,他也不会说话,他也不会攀缘,他对于一切境界他不分别哪个好、哪个丑,他不起贪心,这就叫赤子之心。所以说赤子之心,讲老实话,我们哪一个没有?个个都是从这来的,可惜保持不住,年龄稍微大一点,那个心就丧失掉了,那真是佛心,真正叫清净心,丧失掉了。

  自处凡愚,「狂夫欺慢,如何有入道因缘。多众自疑,竟忘却本来面目」。这一句话连底下这二句,就是三句,有责备的意思、有感叹的意思在。可见得凡夫、愚人,我们本来不是凡夫,本来不是愚人,就是因为高推圣境,那是圣人的境界,我们做不到,真正是自暴自弃,拿现在的话说,是自卑感所造成的,以为我们不如佛菩萨,甘心当凡夫,甘心做一个愚痴人,甘心情愿。所以他就不肯奋发,随波逐流,遵循从事。我们看现前,确确实实多数人是在这个境界当中,随业流转,当然是凡愚。对于这些人有什么方法来劝他回头?你要以佛法的理论来跟他讲,办不到,为什么?他说那是佛菩萨的事情,我不敢当。这才不得已用另外一个办法,这个办法就是底下所讲的。

  「若告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因果,或善或恶,各有其报。」讲因果报应他能接受,讲因果报应他就害怕了,这是佛度众生一种善巧方便的法门。我们把这个小注念一念,「报应通三世」,这是讲因果报应,三世是指过去、现在、未来,通三世的。「现在时期为至暂」,这就是我们俗话讲的现世报,现世报这个时间不长,一生当中就能够看得见的。「过去未来时期则甚长」,有多生多劫种的因,现在得果报了,或者是多生多劫种的因,我们现在还没有受报,到未来世再受报的,这种情形多得是。现在造的因,现在就受果报,这是现因现果;现在世造的因,来世受到果报,这叫生报;或者现在世造的因,多生多劫以后再受报,这叫后报。大家要明了,佛法里面讲三世因果这些事理说得非常的透彻,三世因果主要就是劝导中下根性的人,可以由此入道。

  我们再把小注念下去,「藏经中所载因果报应之事,往往有经多生多劫而酬偿夙债者」。诸位要是查《藏经》看,单找这些因果报应也是相当难的一桩事情。为什么?这些事情,佛所讲的,散在诸经论中。好在古人把经论里面的因果报应,都把它择出来编成一本书,你只要看这本书,就把整个《大藏经》的因果报应都看到了。这部书名字叫《经律异相》、《法苑珠林》,这两种书里面都是编的这些东西,只要看这两本书统统都看到了。但是这两本书都相当的大,也许诸位同修听到的时候,既然有这么好的书,我们都想看,法师你给印出来,我们大家都看看。印是可以,成本太大了,《法苑珠林》一百卷,那个分量差不多相当于《华严经疏钞》,成本相当高,《经律异相》有五十卷,所以分量都是相当的多。看以后发心的人多,有这个力量,我们也不妨将这两部书印出来。这是讲佛在经典里面讲的三世因果的这些事。

  「身口意三,所作诸善诸不善业,缘熟时至,一一自食其报,报尽方休」。这几句话确实我们是要牢牢的记在心里。身口意,这是指的三业,我们身口意造的,天天在造,时时刻刻都在造,所造的这些业,有善业、有恶业,
 楼主| 发表于 2019-8-6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善非恶叫无记业,无记业没有果报,善业与恶业皆有果报。什么时候这个果报现前?缘至,缘熟时至。这在过去大专讲座讲《十四讲表》的时候给诸位说过,因缘果,我们造的时候阿赖耶识里头留下业因,因要变成果当中要有缘,什么时候这个机缘成熟了,果报就现前,绝对不会没有的;换句话说,有因一定就有果。

  也许同学要问了,成了佛以后还有没有果报?成了佛以后依然不免。释迦牟尼佛在世示现的三个月马麦之报,成了佛还要受果报。不过成佛受果报,或者是你证得阿罗汉以上的地位受果报,跟我们受果报不同。我们受果报感觉到苦,而他们受果报没有这个感受。怎么没有感受?他对于前因后果他都明白。我们举个例子来讲,我们自己不晓得这个果报,我们今天身上带的钱物给人家偷去了,心里很难过、很烦恼;佛菩萨受这个果报他晓得,某一个时期是我偷他的,现在他偷回去,帐清了,没事了,他心里有乐受,他没有苦受,一报还一报,清清楚楚的,后来就没有。所以说悟了以后,只有还债,再不欠债,还一笔心里就舒服一层,他愈来愈自在。我们凡夫在迷惑颠倒的时候,一面还债是一面又欠债,借那边再还这边,永远还不尽,苦不堪言。这是举个比喻来说。所以说是报尽方休,报尽就是还了,就没事了。但是真正讲到修,是要般若智慧现前才能办得到,换句话说,自己不再造业了。这句话很重要。

  古德给我们讲,「随缘消旧业,莫再造新殃」,他只是随缘消业,消业就是还帐,不再欠帐,心地真正到清净,一尘不染,这个时候只有还帐。随缘跟攀缘,我们讲过不少次,随缘是菩萨行,攀缘是凡夫行。随缘就是普贤菩萨所讲的恒顺众生,恒是永远就是这样子,永远你就顺着众生,这才能消得了业。你不能随顺,不能随顺你就动了心,动心怎么?动心就会造业。所以要想不造业,你就学着随缘,不要攀缘。我们想做一桩善事,攀缘做一桩善事好不好?古人给我们讲,好事不如无事,无事你心是清净的,你做一桩好事,你心还是不清净。可见得我们要真正想做到心地清净,唯一的办法,随缘,才能够办得到。

  「众生障重欲深,昧却本明」,障是讲业障,业障太重了,欲望太多了,所以本性里面的智慧光明失掉了。「逐妄造孽,纷纷扰扰,无时无处,不在迷境,处火坑而不觉,遇怨对而不知」。这个话不能细讲,讲起来太长了,将来在《楞严经》里头会讲到的。火坑是指什么?指我们这个三界,三界六道就是个火坑,你看《法华经》里头比喻,「三界火宅」,哪有安稳处?遇怨对而不知,这个怨家对头当作亲人。「千秋长夜,万劫沉沦,可怜亦可悲已」。这是说出众生相,不但指我们现前这个人道,包括诸天在内,六道众生都是这个样子。所以因果报应这个学说,它的作用非常的广大。

  给中下程度人讲因果报应,「则必畏恶果而断恶因,修善因而冀善果。善恶不出身口意三。既知因果,自可防护身口,洗心涤虑。虽在暗室屋漏之中,常如面对帝天,不敢稍萌匪鄙之心,以自干罪戾也已。」我们读了这一段话,说实在的话,修道先决的条件要深信因果,他才肯修。如果要遇到拨无因果,根本就不相信因果报应,那就没有办法。讲高深的理论他不懂,他不能接受,那是佛菩萨的事情,我办不到;再讲低一点的因果报应,他又不相信,这是神话,这样的人佛菩萨也没法子度他,这样的人在佛经里头有一个名词叫「一阐提」,一阐提是没有善根的人。如果你不想得恶果报,那你必须先要断恶因,不造恶因当然就不遭受恶的果报。哪一个人不希望好的果报?好的果报从哪里来的?善因上来的。可见得我们要想离开不好的果报,得到如意的果报,你就必须要懂得断恶修善,这才能办得到。断恶修善都要明了身口意三业,因为造善造恶都出不了身口意三业。

  「身口意三业」,看小注,「简言之,各各都能为十善业及相反之十不善业,详大乘戒律中之《十善业道经》」。底下就不必说了。这是举出纲领来讲,我们身口意造作,种种造作无量无边,佛将我们身口意的造作将它归纳为十大纲领,所谓是身三、口四、意三,归纳为十大纲领。十善业道,身三,不杀生,身体的造作,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这是身的三善业;口业有四种,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这叫口业的四种善业;意就是心里面的念头,不贪、不瞋、不痴,这叫做意的三善业。这就是《十善业道经》里面讲的,讲这个十种善业的功德果报。《十善业道经》,善导寺佛经流通处就有得卖,好像演培法师有批注,大概南亭法师也有批注,有好几位法师有白话的批注,诸位要有兴趣研究的话,可以到那边请来看。要是反过来,就叫做十恶业。这是佛法里面给我们指出来善恶的标准。我们身口意一动念、一造作,你就想到这个十条,我在这个十条里面所造的是属于善业还是属于恶业?善恶的果报自己当然就明了了。这是说佛菩萨以这样的法门来接引中下根性的众生入菩提大道。所以断恶修善是大乘佛法里面的根本法门,就是无上菩提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我们如果相信因果,相信报应,这就可以入门了。

  既知因果,自可防护身口,洗心涤虑,身口,那个心就是意,你对于身口意三业自自然然懂得防护了;换句话说,你就知道改过修善。虽在暗室屋漏之中,常如面对帝天,这里小注有说,「暗室,人目不见之地」,并不是在黑暗的房子里,别的人看不到的地方就叫暗室,漏也是指的隐处,隐蔽的地方。「言:君子戒慎恐惧,虽处暗室中,觉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常若有多人监视然,常存明明在上鉴察不爽之意」。帝天,后面这两句话的意思。在我们中国过去一般老百姓对于天非常的尊敬,民间所指的玉皇大帝,我们佛门里面讲的忉利天主、四王天,如同对玉皇大帝、四天王一样。不敢稍萌匪鄙之心,这个匪,不合理,鄙同丑,不荣誉,不敢存这个心;不敢存这个恶心,当然就不敢做恶事,这才能断恶。以自干罪戾也已矣,干是干犯,戾就是罪过,这就是不肯故意的造恶业。

  「此大觉世尊,
 楼主| 发表于 2019-8-6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普令一切上中下根,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之大法也。」大圣大贤,连佛祖度众生也不舍弃这个法门。这个法门,刚才讲了,对于中下根性的人很有效,上根利智也不例外。上根利智,通常讲,偏在心性的理论上,心性理论,后面有两句话说得好,「善谈心性者,必不弃离因果」,这是对上根利智讲的。所以往往上根的就不必提了,当然相信,没有不相信的,他的信心比中下根性的人要坚固得多。为什么?他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他的修行必然是如法的。这个地方小注里面说,「大觉」,大觉是指佛来讲的,「究竟真空实相」,究是讲穷究,竟是说毕竟、圆满的意思,对于真空实相的理体,「彻底尽源,更无遮障之谓」,这叫大觉,这是从大乘佛果上讲的。「凡夫不觉悟,声闻自觉不觉他,菩萨自觉亦觉他,但功行未圆满」,这是把佛、凡夫、小乘、菩萨之所以不同处,几句话就说明白了。「惟诸佛如来自觉觉他皆圆满,故独称之为大觉。世尊乃佛之尊号,以佛具足万德,为一切世界所尊奉,故曰世尊」。这个经典里头都常讲,在这也不细说了。上面这一段是诸佛如来普遍令一切上中下根,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之大法也,这个法就是指的法门。

  「然狂者畏其拘束,谓为着相。愚者防己愧怍,为谓渺茫。除此二种人,有谁不信受。」这就是我刚才所说的,那个没有善根、拨无因果的人,你给他讲高了、讲低了,都不能接受。现在我们要反过头来问问,别人接受不接受与我们自己不相干,他作佛,他做他的;他堕地狱,他堕他的地狱,与我无关,问题就是我自己怎么样?这才是佛度化众生真正的紧要处,是要问我们自己。佛所讲的一切经论是为我一个人讲的,佛所制定的戒律是教给我一个人修的,除我之外,别人都无关。我们要这样的直下承当才能够得利益,才不至于造恶业。你要不能这样直下承当,某人破了戒,那个人做了坏事,你口里头讲这个话就是口的恶业,你心里动这个念头,你意的恶业,你看看外面境界一动,你就在那里造恶业,这就叫迷,这就叫不觉悟。外面善与恶与我不相干,我应当怎么样?如如不动,了了分明,了了分明是不迷,如如不动是我不造业,我心地不染,我不要为外面境界动摇,这才叫做会修行。这个地方这两句话很要紧,我们要常常以这个来检点反省。

  狂者,这个狂是讲一类狂慧之人。所谓狂慧,多半是指世间聪明智慧的人,世智辩聪者。这一类的人对于佛的经典、经论非常喜欢,认为这是哲学,很有道理,一提到戒律,算了,戒律是吃人的东西,孔老夫子的礼教,吃人的礼教,戒律比礼教还严格,这个东西何必学它?学它的理论就好了。这样的人也大有其人在。还有自以为聪明的,我学人最初学佛就是自以为聪明,戒律是三千年前外国人的生活规范,我们何必要遵守它?佛经的道理不错,我们可以学学,可以看看,戒律用不着,三代之礼都不同,何况是外国的古礼,我们是现代的人,何必要学古时候的礼节?用不着,现代人见面最敬礼是三鞠躬,我们何必还要跪在地下顶礼?我从前就是这么个想法,自以为聪明,狂者。以为这个戒律是约束我们的,拘束我们的,反而说那些守戒的人着相,你看《金刚经》里面讲破相,要离相修行,斤斤于戒律,着相,死在戒相之下。有没有真正死在戒相之下的?真有,不是没有。但是对于这些持戒之人,说老实话,也不见得完全是着相,里面还有极高明的人,他不着相。

  释迦牟尼佛他底下那些弟子有许多是古佛再来的,绝大多数都是明心见性的人,他为什么还要斤斤计较的在戒相上?那是唱戏,表演给我们看。换句话说,我们没有到明心见性,着相有好处,着相怎么样?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纵然不能成佛作祖,绝不堕三恶道,不受恶的果报,这有什么不好?所以我们不可为那些狂者之言所蒙蔽了,也认为说得很有道理,似是而非的这个理论,往往就把戒律看轻了,这是错误的。这是一类人。第二类的人,自己亏心事做多了,心里有鬼,这就是第二类,愚者防己愧怍,谓为渺茫。他不敢提戒律,一提戒律,我一身都是罪过,但是在表面上又不好意思说,说了难为情,因此一谈到戒律,这个是渺茫的。虽然论调跟前面是不一样,意思是相彷佛的,都是不能够接受而不肯断恶修善,这都是护短,自己有毛病、有短处,在佛法里面讲这就是讲盖覆,戒经里面讲的覆罪,盖覆。

  小注里面说,「此两等人所持托辞,其实皆回护己短之一种解嘲语也」。祖师给我们讲,除了这两种人之外,有谁不信受,哪一个人不相信因果报应?除了这两种人之外,不是狂就是愚。小注也念一念,「人惟苦不知愧耻耳,知愧便不敢遂过,知耻便不敢因循。有愧耻心,即为其人入道因缘」。这个愧耻心就是佛法里面讲的惭愧,有惭愧心的人就是入道的因缘。换句话说,不知道惭愧的人入道就很难,不容易入道。至于因果的问题,底下引梦东襌师的两句话,说得非常之好。

  「故梦东云,善谈心性者,必不弃离于因果。而深信因果者,终必大明夫心性。此理势所必然也。」这才叫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所以上根利智,他绝对不会说是不相信因果报应的。就是中下根性,他能相信因果报应的,他一定将来能够发明心性之学,与上上根相等;换句话说,他也能够明心见性,也能够成佛作祖。这个小注底下有梦东禅师简略的介绍,相信我们同修当中有很多对梦东禅师很熟悉,梦东大师的集子也流通得相当的广。「梦东禅师为前清干嘉间法门第一人」,干嘉是指的年代,乾隆、嘉庆,乾隆、嘉庆年代的人,法门中第一人,这是推崇他,当时在佛法里面是一代的高僧。「师本禅门宗匠」,这是禅宗的祖师,禅宗的大德。「而救世愿广,弘扬净土甚力」,这是以禅宗祖师的身分大力的弘扬净土,因为净土法门才是真正的三根普被,利钝兼收。下一个礼拜讲《弥陀经》,我们就可以把这个道理说出来了。

  「晚年退修直隶怀柔县红螺山资福寺」,这是晚年大师就一直住在这个地方,「莲风大扇」,这个莲风就是净土宗,就是特别弘扬净土法门,
 楼主| 发表于 2019-8-6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遐迩向化」,遐迩是远近,「道俗归心」,出家在家的这些四众弟子。「迄今净因广植,法门中咸推红螺寺为中国黄河以北第一念佛道场。有《彻悟禅师语录》刊行于世」,这个彻悟禅师就是梦东禅师。「言言金石,字字牟尼」,牟尼是宝珠的意思,牟尼宝珠,这是形容他的文字价值。「今日方便摄心之化,流布益广,师之宏法功德无有限量矣」。在净土宗来说,他也是我们一代的祖师,确确实实他对于净宗贡献非常之大,北方之有念佛法门,也是他老人家一个人的力量,犹如晚近印光大师在苏州灵岩山的道场一样。

  他老人家这两句话非常之有名,「善谈心性者,必不弃离因果」。「过去所造为因,现在所受为果;现在所造为因,未来所受为果。苦乐因果皆由自心之所感。十方三际一切事相,无一不发生于瞥尔妄动之生灭心中」。这就是讲意业之可畏,心里面一动念,已经就结业了,何况于造作。可见得要想断恶修善,功夫从哪里做起?要从心地上做起,这才是根本法。但是从心地里面下手,不是我们普通人能做得到,因此普通的人修行,就是说我们业障比较重一点的人修行,还是从事相上,从身口上先下手;身口上做得有把握了,再从意业上下手,这就是大小乘不相同的所在。你看小乘戒,只戒身口七支,意里面不结罪的。譬如说我们讲杀生,心里面动了个念头要杀生,但是实际上没有去杀,在小乘没有罪,小乘不结罪的,大乘菩萨就结罪了。这就是大乘戒比小乘戒难持,大乘是讲举心动念,在这个里面结罪的,而小乘是要一定,换句话说,像现在的法律要有犯罪证据,没有犯罪的事实没有罪,心里动念没有罪。这就是小乘戒虽然多,容易守;大乘戒条不多,难守。我们初学的人还是要从小乘戒渐渐的深入到大乘戒,就是从事相上的防范,到最后的不动心,这也是古大德教给我们的一个顺序。

  我们再把这个念下去,「亦无不消除于本来清净之真如心中」,这是讲罪从心起将心忏,心清净了,罪就没有了。换句话,心不清净,无始劫所造的罪业必然还是要等待因缘去受果报的。「一毫端上纳尽华藏世界,事相无量,无一而非因果,无量因果,无一不出之于心性,心性不易见,即可借因果以见之」。这个道理可以说说得相当的精微,我们要想明心见性,性在哪里?你懂得因果就见性了,为什么?十法界依正庄严皆不外因果。可见得真正深明因果之后,怎么会不明心性的道理?当然之理。所以说,而深信因果者,终必大明夫心性,这是必然,我们从因果上下手,将来一定有成佛作祖的希望。所以此理势所必然,一定的道理。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这个序文再有一次就可以讲完了。  


了凡四训  (第五集)  1978  台湾华藏大专讲座  档名:19-003-0005

  请翻开经本,我们将序文念一段,对对地方:

  「善谈心性者,必不弃离于因果。而深信因果者,终必大明夫心性。此理势所必然也。」印祖引用梦东禅师这两句话非常的重要,实际上也就是祖师开导我们,学大乘佛法的人,乃至于讲到佛法最上乘者,也不能够离开因果。善谈心性者,这都是指禅宗的大德,所谓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这在大乘法里面可以说是最上乘者。禅师说这句话并不是没有依据,我们在《藏经》里面可以去考察考察历代这些祖师大德们的语录,确确实实是这样,凡是真善知识决定不会背弃因果的。我们以近代来说,你看虚云老和尚,大概诸位有不少同修曾经看到《虚云和尚法汇》,从前十方大觉寺有翻印。但是老法师在圆寂的前二、三年,也就是他老人家最后的遗教,虚老和尚的《方便开示录》,在香港流传得非常之广,本省比较上少看见。在《方便开示录》里面几乎自始至终都是教我们注重因果的道理,这是说的现代的大德。

  我们看看这个小注,「过去所造为因,现在所受为果;现在所造为因,未来所受为果」,这四句话就告诉我们因果通三世。「苦乐因果皆由自心之所感。十方三际一切事相,无一不发生于瞥尔妄动之生灭心中,亦无不消除于本来清净之真如心中。一毫端上纳尽华藏世界,事相无量,无一而非因果,无量因果,无一不出之于心性,心性不易见,即可借因果以见之」。这就是将因果与心性的道理,在几句话当中发明到了极处。心性是讲理,而因果是讲相与用。我们大专讲座讲《十四讲表》的时候给诸位说体相用,所谓体就是此地讲的心性,心性是十法界依正庄严的本体,因与果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的相用,这个关系怎么能分开?如果要真正懂得其中的关系,你就晓得心性与因果实在是一而二,二而一,一体之两面。假如说我们单单着重在心性上,不谈因果了,不理会因果了,换句话说,心性的道理你一定也不能够透彻,这是必然的。理与事分不开家的,你要想真正在理上通达,事相上绝不能够舍弃。这一句话是对上根利智对他们讲。

  下面一句合起来看,那就三根普被了。我们没有那么高的天分,叫我们一下明白心性的道理确实不容易,但是我们从事相上下手,可以说人人皆有分。这几天我们在善导寺讲的《弥陀经》就是很显然的例子,《弥陀经》的极则就是说的心性的道理,但是带业往生的事相完全是因果感应。阿弥陀佛在因中发的愿,那是因;现在修成极乐世界,这是果。我们现在相信净土法门,发愿求生,这是因;将来报身尽了的时候,阿弥陀佛来接引往生,这是我们的果报。在经上,实在讲时间太短,只能够把里面重要的意思提出来给大家说说,实在讲还是没有法子说得透彻,总希望同修们要深深的相信这个法门,佛法殊胜的利益功德才能够获得到。深信因果就是你将来一定可以明心见性,只要往生极乐世界,纵然是下品下生,你也能一生证得圆满的佛果。经上说,往生极乐世界就证得三不退,知道证三不退,那么经上讲的一生补处菩萨岂不是人人都有分?到了补处菩萨,这才叫大明夫心性,不是小明,大明是究竟圆满的发明。

  小注里面给我们说明,苦乐因果,我们娑婆世界是苦因、苦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0-7 08: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