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754|回复: 27

[学佛文档] [如本法师]超越心灵之法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4-17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敬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破万年愚。」因缘聚会,能于台北国父纪念馆与台南图书馆演讲,前后共五天,听经闻法的人潮高达五千余人,热爱佛法真理者,如贫得宝般的拥挤入席而坐,但有数千人无法入场就席,怀着失望的心情而归。佛教目前在台湾宝岛正是兴盛黄金灿烂时代,不分朝野上下,几乎人人对佛法并不陌生,甚至鞠躬尽瘁的护持与研究,这是值得我们庆幸与欢欣的。
「超越心灵之法宝」的诞生,是由台北与台南两次演讲内容所集成,分为上下两集,以深入浅出的方式阐述佛法的要义,易懂易入门,有事有理,有世间法,有出世间法,看完之后,有如游历法海,亲临圣境之感!

有人因一句佛法而浪子回头;有人因一句佛法而大彻大悟;有人因一句佛法而内心疑惑当下顿消达理;有人因一句佛法而去邪归正。佛法是觉悟之法,能令人觉悟人生观的真谛,启发宇宙万象的真面目,历代高僧大德,乃至研习佛法者,皆能有所得,有些人开悟超凡入圣;有些人蒙受法益,得未曾有之法喜,因而改变人生观,过着正觉得人生;在此遥寄得阅「超越心灵之法宝」诸君,能受大利益,智慧普现,内心黑暗顿消,光明普照,如佛菩萨般的自在解脱,过着正觉的人生,有朝一日,同证无上菩提,与圣等齐,更无别异,如此,人生并无虚浪白走一遭,诸君是否有同感?

--------------------------------------------------------------------------------

诸山长老、诸位法师、台南市政府民政局林局长、黄国代来镒大德暨夫人、大会司仪姜书记官、各位贵宾、各位长官、以及热爱佛法的所有仁者,大家晚安,功德无量!(大众掌声四起)

  刚才听到民政局林局长与黄国代的致词,如同打了一支强心剂,让我有信心,内心觉得无比温暖。

  在此,特别为大家介绍,几天前,法王讲堂主办单位向台南市政府申请佛学讲座时,在办理弘法手续的过程中,承蒙林局长鼎力支持,并且在回复的公文中,写得非常殊胜庄严,句句都发挥出菩萨慈悲的精神,令此次法会非常成功顺利,真是功德无量!阿弥陀佛!(掌声如雷)

  当今政府非常鼓励宗教人士来协助政府,踊跃辅导人民,提倡健全的道德观,使社会国家更加安定升华。

  这次佛学讲座承蒙各主办单位,尤其是台南市政府从中的连系,使法会进行的非常顺利,此次弘法可说是我一生中,感到最荣幸、最温馨的一天。(大众常声如雷)

  除此之外,特别介绍一位汗马功高的大德,也就是今天的司仪姜书记官(高等法院),为何要特别介绍他呢?因为在这次佛学讲座中,他忙碌不停的奔波,连络各单位,进而文宣亦做得很出色。本来他体重有七十公斤,最近忙于办法会,东奔西跑,消瘦很多,实在很辛苦。

  这种为法忘躯的精神,如佛门中所说的一句话:『菩萨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此难能可贵的精神,就是菩萨发心。(大众掌声如雷)

  记得民国初年,佛教界出现一位律宗祖师,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弘一大师。

  弘一大师是以持戒庄严解脱,而往生西方净土的一位大德。他虽出家,却时时挂念关怀社会国家,他曾经说过两句名言,令我感触良多。

  他说:「爱国不忘念佛,念佛不忘爱国。」这种入世而又出世的精神,恰似佛门所说:「修行不偏离,而行中道。」真不简单。(大众掌声四起)
  
  现今很多人顿入空门,却远走深山修行,与社会各阶层断绝,此举并非释迦牟尼佛之意。
  
  佛经云:「上报四重恩。」
  
  为人要懂得报答四种恩惠:一父母恩。二国家恩。三众生恩。四三宝恩。
  
  世出世间不论圣凡皆有恩于我们,所以我们应懂得饮水思源、知恩报恩,不分圣凡。因此弘一大师出家后,修行念佛仍然不忘爱国家。
  
  上面提到弘一大师,或许有人对他还很陌生,为了让大家更熟悉这位伟大的一代律师,我再深入地介绍一审。
  
  大师是中国大陆一位名艺人,才华横溢,当时(指民国初年)是一位相当出名的音乐老师,俗名李叔同,他作了很多首世界名曲,让我最深刻的一首叫做送别。
  
  记得小时候读书时,老师弹琴时常弹起这首歌,诸位若不嫌弃,我唱三句给大家听听看,好不好?(大众掌声如雷)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大众掌声四起)
  
  听了这几句,相信大家对弘一大师(李叔同)就更加有印象了。大师出家后,可说震撼了朝野上下,而且于教内弘扬戒律,振兴佛法,那时,对佛门四众弟子影响很大,因为民国以来,律宗渐渐断灭,当时树立振兴律宗的,可说他是第一人。
  
  而今天我们司仪姜书记官,亦然修行不忘入世,入世不忘修行,他任职于高等法院书记官,除了平常服务社会百姓以外,下班回到家后,不管再晚,必定精勤念佛诵经做晚课,并且受了在家菩萨戒。如此修行不忘入世,入世不忘修行的精神,难道不是菩萨发心吗?(大众掌声四起)
  
  大部份的人从事于社会工作上,身不由己,往往回到家后,想念佛修行已疲备不堪,于是一天混过一天,得过且过,然后累积四、五天的功课一起作,如此而念得上气接不了下气,此种懈怠修行方式,佛门是不赞同的。
  
  据我所知,姜书记官不管工作再忙再累,回家定做功课,不拘多少,这种入世度生,修行出世的精神,实为我们修行人之榜样。诸位,不知大家是否有同感呢?不简单啊!(大众掌声如雷)
  
  我如此赞叹姜书记官,想必今晚他一定高兴得睡不着觉。总而言之,对于今天种种因缘的殊胜具足,内心感到无比欣慰,真是功德无量!(掌声四起)
  
  接着我们进入今天所要演讲的主题,题目是:超越心灵之法宝。
  
  在此,向诸位报告一个好消息!你、我、人人都有一个心灵,但是每一个人的心灵所发挥出来的功能、性质、作用,各有所异。
  
  有人心地善良,有人心灵非常恶劣;有人心灵清净解脱、出离三界、达佛之境界;有人心灵污秽不清净,沉沦于生死苦恼中,
 楼主| 发表于 2019-4-17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是顾名思义的凡夫俗子。
  
  诸位,那是不是每个人都有一个心灵,但是所发挥出来的功能作用,却有千差万别呢?
  
  佛经云:「心能转相,相随心转。」
  
  众生造什么业!就受什么果报!果的差别,也就是因的差别。
  
  譬如在座诸位,请你们看看你的左邻右舍,是不是每个人的长相都不一样,确实不一样。因为因不同,自然感召的果报亦就不同。
 
  如果今天我们在座诸位都有共同成佛的目标,并且一同发愿朝着目标而行,有一天,修到因圆果满时,那也就是成佛的时候。成佛后,各各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一切福德、神通、智慧圆满具足,无有高下,平等平等。
  
  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相好光明,无有差别,那又如何分辨出每一尊佛之德号呢?

  唯有以佛手拿之象征物来分别。如手拿摩尼珠是药师佛,手拿莲花台为阿弥陀佛。如果没有这些象征物,只是一尊佛坐在那里,或许你无法辨别!因为佛所修的因相同,所以感召的果报也就相同。

  因此,佛修到究竟圆满时,所展现出来的相貌都是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一切具足。我这么说,相信诸位应该很清楚吧!(大众掌声如雷)

  由此,简单而言,普天之下,人的心只有一个,可是由心发挥出来的功能,却是千奇百态。

  所以今天,我们如何将心灵超越净化,这是当今之务,也是今晚所要讲的主题。

  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说:众生有八万四千种心病,于是佛说八万四千法门,无非是对治众生八万四千种心病。如果众生无一切病,那如来何必说一切法呢?所以一切法皆是对治法。

  何谓对治法?如黑对白、高对矮、阴对阳、胖对瘦、你对我、男对女……此是对立,法亦如此。

  恶法以善法对治,贡高我慢以多礼拜对治;喜欢诽谤、讽刺他人,佛教以多赞叹对治,因为一切法都是对治法,所以心病要心药医,心若无病,药则多余。

  所以今天要向诸位说:凡夫众生尚未开悟证果,心都有病,只是病有轻重。那要如何将有病的心灵净化超越呢?必须假借刚才林局长所致词的,要以道德因果与正法来规范约束,使心不易动念造业。

  佛教云:要使心地光明、平静、不造业、解脱的话,必须仰赖修行的管道来规范约束,然后进一步提升自己,踏向光明解脱的彼岸。

  这也就是今夜我为何要演讲超越心灵之法宝的主要理由。在座诸位不妨听听看,因为时间很短,只有两天,原先预定演讲三天,只因家师上人于三星期前往生,为人弟子理应回去参加告别式,所以第三天无法如期演讲,在此,向诸位致十二万分歉意。

  继续要跟各位探讨的是:众生的心病在那里?第一、人生最可怕的性情是自卑。那要如何将自卑的心灵净化超越,那可要下很大的功夫才易成就。

  诸位,世间有多少人为了不同的遭遇而自卑,因此垂头丧气,自甘堕落,整日生活在麻木不仁的日子里,不敢面对现实。

  比如,有人因为天生小儿痲痹而自卑,不敢走出面对社会,消极堕落,自暴自弃。有人为了感情不如意而自卑,自惭形秽,不如他人,因此不肯上进。有人生意失败,自叹弗如而停于某一阶段,不敢前进。以上种种都是自卑感在作祟。

  所以今天不论修行也好,从事世间事也好,不要遇逆境就打退堂鼓而自卑,因为自卑心当下就是一种堕落的因素,更是消极的作为,是不理想的。那要如何超越呢?后面会谈到。

  远观世间多少残废者,他们有勇气面对社会,肯求上进,亦是成功出人头地的见证哩!(大众掌声如雷)

  如果诸位没有忘记的话,有一位残障人士,著作一部写实小说,亦曾搬上萤光幕演出过,片名风行宝岛,是值得推祟的一部片子,片名为汪洋中的一条船,作者郑丰喜,他是一位残而不废的杰出青年,突破内心的障碍,从挣扎中站起来,付出很多心血与代价,才得以扬名天下。

  今天,他之所以成功出名,就是他有勇气超越心灵的障碍,不自卑、不自暴自弃,敢面对现实,此残而不废的精神,打破他内心深处的自卑感,进而超越升华心灵的意境,这就是他真正成功的主要因素。

  还有一位残障歌王─阿吉仔,今天他能在歌坛上站有一席之地,并非一朝一夕所得,他也是付出很多心血,流过很多辛酸泪,突破重重困境,才换得今日的成就。

  举出上面两个例子,足以证明,天下间没有不劳而获的,也没有所谓的天才。

  比如,我初期弘法时,于台下准备了一个多小时的演讲稿,没想到上了台二十分钟就把它结束了。而且讲话时,结巴不流利,台上台下无法打成一片,但是我不怕失败,亦不怕人取笑,鼓起勇气继续努力学习,付出很多时间、很多心力来研究语文学,研究佛法的思想体系。

  如今,在台上演讲时,台上台下打成一片,讲话有思想、有体系、有组织、有段落、滔滔不绝、如瓶泄水,深入浅出地道出,让人人都听得懂,这也不是一朝一夕所成,也是花了很多时间去学习,更在失败的经验中,取长补短,才有今天的小小成果。(大众掌声如雷)

  佛经云:佛亦不是一世所修成的,必须经过三大阿僧只劫的修行,才能得以成道。

  而这三大阿僧只劫如天文数目,所以佛门流传一句话:天下没有自然的释迦,也没有天生的弥陀,弥陀所以弥陀,释迦所以释迦,乃经过无量劫的修行所成。

  所以,我们不要怕失败,应当将自卑化为自信、自尊、自爱、自立,只要有勇气不怕困难地突破一切挫折,相信有朝一日,定能开花结果。(大众掌声四起)

  曾经有人问我:请问如本法师,你对以后成佛是否有信心?

  我回答:我如本不能成佛的话,那还有谁能成佛呢?我们只要按照佛法的道理去修证,绝对成佛,指日可待。

  我们对自己的修行成佛要有信心,但是不可以贡高我慢,更不能对自己以后成佛有所怀疑,因为修行不是儿戏,必须树立信心,肯定自己的努力,精进菩提,定能成就。

  凡夫众生六根接触六尘,不是染污就是清净,所以修行如同作战,战败为魔,
 楼主| 发表于 2019-4-17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战胜成佛。

  心无染尘,清净即是佛;心触外境,不能作主,心动染污即是魔。所以作佛作魔,只在染净之间。(掌声如雷)

  今天为了慎重起见,而演说超越心灵之法宝,无非是要打破我们内心的障碍,因为自卑会使人消极堕落,因此障碍圣道。所以不管世间法也好,出世间法也好,对自己的努力要有信心。

  下面提出一件充满自信、自爱、自尊的公案,做为修道上之见证。

  诸位,唐朝有两位开悟高僧,一位是五祖弘忍大师,一位是六祖惠能大师。

  当时六祖惠能大师参见五祖时,

  五祖问惠能大师:汝是何方人?欲求何物?

  六祖惠能大师参见五祖,意义非凡,与五祖机锋相对下,

  六祖答: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惟求作佛,不求余物。

  诸位,这段话的意思是,我惠能是岭南人,如今的广东、广西地带,当时在唐朝还是一个很落伍的乡下地方,文化水准低落。

  惠能从遥远的地方特来礼拜,惟求作佛,不求余物。

  诸位,六祖惠能大师回答这些话,是何等的自信,何等的尊严,他不是为吃饭、求财、求名利、求福而来,今天来不求其他,只求作佛。请问诸位,有多少人能有如此作为呢?

  人人都有个佛性,如同今晚所说的,人人都有个心灵,而要建立人人都有个佛性,实在很不容易。

  高僧不愧是高僧,惠能大师很干脆地回答:我今天来此,不求其他,只要成佛。如此干脆俐落,一针见血,这是何等尊严啊!

  诸位,记得几个月前,有位台北男众居士到讲堂找我,我利用这个公案的对话口气问这位居士。

  我问:汝是何方人?欲求何物?

  他答:我是台北人,听说法王讲堂的素食很好吃,所以今天专程下来吃素食的。(大众笑声迭起)

  我听了快要昏倒,很不是滋味,人家惠能大师是为成佛而特来礼师,他却为吃素食而来,境界差那么多!

  我心里想:现在外面吃素食非常普遍,全省到处都有素食餐厅,而且煮出来的菜色很多,又比讲堂煮得好吃,想要吃素食应该到素食餐厅去,不用到讲堂来,因为他所求的实在离道甚远。

  五祖弘忍大师又开口问:你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

  意思是:你是南蛮,又住在没有水准的地方,而且身分卑贱,如何作佛呢?

  诸位,五祖弘忍大师是何等苦口婆心,为何身为一代祖师,要用如此锋锐的言语讽刺他呢?

  大家不要误会,五祖是为了试探六祖的来历如何?是否堪作佛,于是在机锋相对之下,如同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六祖理直气壮地回答: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这句话答得非常锋利,他说:虽然我的身分很卑贱,很没水准,又是乡下人没有知识,可是佛性有何差别呢?话说完当下震撼了五祖心里!

  五祖心想:此人来历非同小可,因此对六祖非常器重赏识,待因缘成熟,即将禅宗心法衣(金本)传与惠能大师,于是成为禅宗第六代传人。 

  此段的意义,是建立人人有个佛性,如果无法肯定自己有个佛性,那成佛从何谈起?

  世界上有两种极端的错误思想:第一唯物论。第二唯心论。

  唯物论:如同共产主义的思想,他认为人能讲话吃饭,一切动态,都是物质所发出来的副作用,而且先有物质才有精神界,如果物质界毁坏,那连精神界也消失无踪了。

  站在唯物论的思想上,是如此的可怕,他认为人死后连灵魂都没有了,何况生前所造的种种是非善恶,于死后一概抹煞,这是非常可怕的思想,难怪有很多人敢抢银行,敢为非作歹,作尽世间一切恶事。

  总之,人死后不是代表一切的毁灭,而是另外还有一种能量的存在,世间人说是能量,其实就是佛性(意识、灵魂),维持你生前的善业、恶业、是非长短,绵延不间断,一期一期,一世一世,一直延续下去,所以佛教相信有轮回的存在,只要还没有开悟证果,定要继续流转下去。诸位明白吗?(大众掌声如雷)

  涅槃经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易。』

  这句话意思是:以佛眼观看普天之下一切众生,人人皆具有佛性,只要依照如来教法修行,必能开采其本性。如禅宗所说的明心见性,进而达到福慧圆满,成就佛道,常住不灭。

  所以,我们不要因为跟不上或不如人家而自卑,因此气馁丧志,更不该因失败而打退堂鼓,致使痛苦不已!不求上进,这都是不当的作为,若问什么理由?因为人人都有个佛性,而这个佛性是非常珍宝的,任凭谁用尽世间一切珍宝也无法换得,因为这是人人本身具有的宝藏。

  我们今天之所以贫贱,受人轻视瞧不起,皆因过去所造的种种恶业浮现,是受果报的时候。

  现在富贵有名望,是福报现前,也不要太高兴骄傲,因为世间所有一切皆是因缘和合,果报的世界不能常住不变,毕竟这是一个缘起缘灭的无常世间。

  记得有一次到监狱弘法,我对监狱里面好几千位同学说了一段话:只要我们还没有开悟证果,普天之下,没有绝对的好人,或绝对的坏人。问什么理由?因为好人会变坏人,坏人会变好人。(掌声四起)

  说他是好人,是因为他环境好、条件好、思想好、背景好、教育好,所接受的种种条件都好。佛教说:善因缘具足。

  那什么是坏人,条件差、环境差、教育差、背景差、思想差,所接触到的种种人事物都不好,因此,种种因素造成一个人的行为不端庄,而去造作一切恶业,所以称他为坏人。

  如果今天让坏人有机会接触好的思想、好的环境、好的条件、好的教育,相信他耳濡目染,有一天,坏人也会变好人。(大众掌声如雷)

  当话一说完,台下有位同学,忽然拍了一下桌子,我说:你们想造反啊!

  他答:不是的,师父,人爽啊!(大众笑声迭起)

  我问:为什么?

  他答:现在我们虽然被关三年、五年,如果有机会让我们改过自新,我们也会变好人啊!

  这位同学又转身指着那些主管而说:你们这些管理人员,
 楼主| 发表于 2019-4-17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有一天你们恶业现前,因缘不如意时,也可能好人变坏人。(大众掌声如雷)

  听了那位同学说了这些话后,令我感触良多,而我并不是想讨好他们,因为佛法本来如是而说。

  人在还没有开悟证果以前,天下间谁也不敢保证他是好人,如果有一天穷得没有志气时,而动摇心志,做出伤天害理的事,好人也会变坏人。

  所以,好人与坏人的差别,是随着善业或恶业的流转起落,而展现其果报。但不能说他永恒不变,如果要达到真正的永恒不变,必须等到开悟证果,成就佛道,才能真正的把持自性常住不变。(大众掌声如雷)

  四十二章经云:『佛说:弟子们!你们不要轻意相信你们的心,因为你们还未开悟证果;等到你们开悟证成阿罗果时,才可以相信你们的心。』

  因为处于凡夫立场的我们,还会起心动念,不能把持定力,所以不能永恒不变异。必须等到有一天开悟证果时,才能把持这颗心,从现在到未来,乃至永远,不会因时间和空间的迁流变化,而有所变异。(大众掌声四起)

  佛经云:『一切众生,皆有空寂真心,无始以来,性自清净,明明不昧,了了常知,尽未来际,常住不灭,名为佛性,亦名如来藏。』

  大地一切众生,人人具有清净本性,自古亘今本是清净,而我们生活在清净中,却不见清净,这是天下间最可悲的一件事。

  佛又说:佛观众生起心动念,生灭就是不生灭;但是,凡夫把不生不灭的心当作生灭,这是值得怜悯的。

  凡夫何尝知道,不生不灭来自生灭中的净化,不染污,与空相应,因此说不生不灭。

  但是,凡夫只执着这生灭法,而不去体会那生灭中的不生灭。由于如此,所以永远受业牵引,生灭不已!因此,为圣者所怜悯!

  希望大家要相信佛陀所说的,因为佛是已成之佛,是经过三大阿僧只劫的修行,才达到最终佛果。

  汝是未来之佛,虽然我们目前还未成佛,但不是代表不能成佛,只是你没有修行,没有去开采你所拥有的慈悲、智慧、愿力、乃至神通等等。只要你认真努力的开采,自掘其宝,净化自性,有一天佛性显露,自然与佛相等,无有差别。(掌声如雷)

  总归一句话,要超越心灵,转凡入圣,破迷启悟,乃至成就佛道,必须依照佛陀教导我们的方法,按部就班去实践,而不是光说不练,那这样永远也无法达到目的地。

  法华经云:『具足菩萨所行之道,当得作佛。』

  何谓菩萨所行之道呢?就是广修六度波罗蜜。

  所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些都是专有名词,若要解释,三天三夜也解释不完,所以,以后有机会再加以详解。

  总而言之,菩萨所必备的条件,就是广行六度,一旦六度圆满,福慧庄严,一切功德具足,也就是成佛之时。

  所以说,佛是世间福报最大、智慧最高、功德最圆满的人,谁也无法抢走佛所拥有的功德法财。

  佛不但通达世法,也贯串一切出世法,达到世出世间圆通无碍,所以我们称佛为人天导师。

  诸位,当佛的确不简单,必须自觉,还要觉他,而达到觉行圆满。

  如果有人请示佛:大学中的微积学会不会算?飞机会不会驾驶?船会不会开?篮球会不会打?士农工商是否贯通?这些对佛而言,皆是雕虫小技,如果世间上还有任何一件事情佛做不到的,那就无法成佛了。

  所以经典记载:佛对于士、农、工、商,一切世间学,都已通达无碍,无有可学了,所以叫做无学。亦叫绝学。而凡夫众生什么都不会,还必须学,所以叫做有学。(大众掌声如雷)

  菩萨要是达到无学的境界,也就是福慧圆满,证成佛道了。

  诸位要记住!成佛一定要经过三大阿僧只劫的历练,万德庄严,诸法具足,并且还要百劫修相好,因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皆示现大丈夫相而成就佛道,不以女人身成佛。

  同时,佛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众生于东、南、西、北、上、下,三百六十度立体上下观佛,佛一定是向着你,因为佛已究竟圆满,证得圆回身,所以佛讲经说法时,面向何处都无所障碍,因为众生从任何角度看佛,佛都是面向他。

  如果今天要我如本以圆回身面向大家说法,那是绝对办不到的,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依照佛修行的方法去做,有一天也会开悟证果,究竟圆满,到那时,自然不求而得。(大众掌声如雷)
  
  佛不但圆回身,而且还能圆音说法。何谓圆音说法?
  
  比如:佛讲经时,有来自世界各国不同种族的人来听法,同时,客家人听佛说法变客家话,苏联人听佛说法变苏联话,日本人听佛说法变日本话,闽南人听佛说法变闽南话,德国人听佛说法变德国话,不会因为同时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听法,就有所障碍。(大众掌声四起)

  所以佛经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

  记得唐朝有位清凉国师,是华严宗第二代祖师,听说他也能圆音说法。上海人去听变上海话,广东人去听变广东话,西藏人去听变西藏话,这在高僧传有记载。传说清凉国师是华严菩萨示现的。

  总而言之,要证成菩提,成就佛道,必须广修六度波罗蜜,圆满福慧,等到因圆果满时,还要百劫修相好。

  你们看,为何今天阿罗汉的相貌凹凸不平,因为他没有修圆满相。而菩萨的脸就比较圆满,因为菩萨大修福慧,修相好光明。总之,成佛后,相貌不可能歪七扭八,也不可能该凹的地方却凸,该凸的地方却凹,要是这样,谁也拜不下去。(大众掌声四起)

  但是有人说话了,为什么常在书籍上,看到一些佛菩萨的凶恶相,何以故?

  因为佛为了降魔,以恶制邪,所以有时候也会示现金刚怒目的一面。可是佛也有慈悲的一面,总说,法无定法,应机则良。

  接下来,诸位菩萨!我又要说话了!

  大智度论云:『求佛道者,从初发心作愿,愿我作佛,度脱众生,得一切佛法,行六波罗蜜,破魔军众,及诸烦恼,得一切智,成就佛道。』

  意思是说:当一个人有心学佛时,所发的心非常重要,发心要是错误,
 楼主| 发表于 2019-4-17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一连串的果报就错误。如火车头离开铁轨,后面的车箱也跟着出轨。学佛也是如此,因不正,果跟着歪。

  楞严经云:『因地不真,果招迂曲。』

  跑了好几百万公里,浪费生命、浪费青春,而且无法达到彼岸,跑了很冤枉路,所以,因不正,果岂能成就呢?

  所以我要跟诸位说:一个人一旦发愿要学佛修行,定要发愿作佛:誓度一切众生,行六度万行,得一切种智,而成就佛道。这样的见解一百分,如果今天修行是为了这辈子很歹命,期望来生做贵夫人,此名为零分。因为动机不对,所发的心就有所偏失。

  佛教我们发愿是发了生脱死、成就佛道、度众生、证无生法忍、证菩提有关的愿,这才合乎解脱正因,也才有解脱可言。

  总而言之,处于世间做任何事倩,不要为了一时失败、不如意而自卑,因为自卑感是障碍人前进的绊脚石。不但世间法如此,出世法亦如是。

  自卑是丧志的、是消极的、是堕落的因素,也是障碍成功的累赘。所以,人活在世间应化自卑为自信、自重、自尊,这样才有机会从生死流转的此岸,达到光明解脱的彼岸。(大众掌声四起)

  我们不用烦恼,认为人死后什么都没有,也不会因为你的认为,而死后就真的没有了,不是信不信的问题,因为人死后确实有灵魂的存在,并且,还会依着过去所造的善恶之业,继续延续下去。

  从古至今,四大宗教也一致肯定精神界的存在,只是各宗教所称的名词不同而已!佛教说是佛性,也有人说心灵、灵魂、意识,虽各说不同之名词,终究还是共同认同精神界的存在。

  现在随着科学的进步,世界各国有很多位博士,都在研究探讨这精神界,研讨结果,的确证明有灵魂的存在。虽然灵魂摸不到、捉不到、看不到,但不可否认它的存在。

  你们看,谁在这里说话,今天如果没有精神意志,我的身体岂不是麻木不仁,如同行尸走肉吗?那也只不过是一个躯壳而已!如果没有精神的主宰,我怎会坐在这里演讲,在这比手划脚,那诸位怎么会在这里听讲,并且听得法喜充满呢!若无知觉,岂不是一具死尸而已吗?(大众掌声四起)

  所以,以佛教来看,人的生命是由精神与物质的结合,不能失去任何一样,因此叫做生命,亦名五蕴。说来话长,总而言之,佛教是绝对肯定精神存在的,不但如此,它所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因为完整的生命是精神界与物质界的结合,所以佛法相信精神的存在,更珍惜生命的宝贵。

  今天不论生活在富贵中,还是贫贱中,不要骄傲也不要自卑丧志,因为现在你所展现出来的身分,与过去所造的因,息息相关,而且是一体的,不会脱节,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接纳这个事实,更没有理由逃避,应该面对现实,化自卑为力量,免得造成终身遗憾。

  我们不该羡慕他人荣华富贵,更不该因他人贫贱而瞧不起,因为他的富贵、他的贫贱,皆是受业力使然,一一循着因果起伏;但富贵贫贱,也是幻化无常的,非永恒不变的,毕竟万法都是缘起缘灭,虚幻不可得,所以没有什么可自卑,也没有什么可喜的;更何况这一连串的前因后果,是自作自受的,平等平等。(当声如雷)

  下面再举一个公案:佛陀有位大弟子富楼那尊者,是释迦牟尼佛说法第一之大弟子,他辩才无碍,度化很多众生。
 
  有一次,富楼那尊者于托(金本)时,遇见路旁有位乞丐,他是一位很贫穷又令人瞧不起的妇人,富楼那尊者慈悲欲度化她,于是走近妇女面前,妇女见到这位威仪庠序,庄严的出家人,羞愧得想跑开,富楼那尊者立刻叫住妇人,便说:这位妇人,请留步!请留步!为何见到我却惊慌而欲离开呢?

  她说:我是首陀罗最卑贱的人,(印度当时有四种不平等阶级,其中以首陀罗为最卑贱之种族)当今如同佣人,因此看到您这么尊贵的出家人,自觉身分卑贱不相配,所以惭愧得想赶快离开。

  接着又说:我是一位很贫穷的人,没有办法供养你。

  富楼那尊者说:是的,我早就知道了,所以今天我是特来向你买贫卖富的。

  妇人抱着又惊又喜,又怀疑的心说:有这么好的事情吗?

  富楼那尊者微笑地说:是的。

  于是妇人赶紧杓了半碗水,很虔诚的跪在地上,供养证得阿罗汉果的富楼那尊者,富楼那尊者很高兴地接受妇女的供养,把水喝完,喝完当下就结下了供养出三界阿罗汉的因缘,这位贫穷的妇人布施完后,内心生起无比的清凉与欢喜。

  不久这位妇人命终,并以生前一念善心布施功德,感召上生第二天当天女(忉利天)。

  有一天,当富楼那尊者坐禅时,突感身体无比清凉,如饮甘露,即时动了一个念头,是何方天女为我散花。

  天女答:现在为你散花者,就是上辈子很贫穷杓了半碗水供养你的那位妇人,承蒙师父您的慈悲教导,以供养水的功德,而往生天上,今天特来报答,感恩师父慈悲教导!

  举此公案,无非是要告诉诸位,贫富贵贱是平等的,我们要有勇气面对事实,因为,富有富的因果,贫有贫的因果,因果不会错乱,而且是平等的,希望诸位能明白,在因果洗礼之下,各个得大智慧,更上一层楼,同登正觉。(大众掌声如雷)

  我时常故一个比喻,证明因果绝对不会错乱,因为因果若错乱,那人活在世间也没有什么意思,不如撞墙死掉算了。

  比如说:一颗原子弹从台南投下,投下是因,但台南市民没死,而高雄市的人却死光光,这样高雄市民一定叫冤枉,做了孤魂野鬼也会向閰罗王抗议。因为照理说原子弹投于台南市是因,结果台南市民死光光是应该的,可是台南市人没死却死高雄市人,当然高雄市民会埋怨诅咒,为什么埋怨叫冤枉?因为因果不对称,因果错乱的原因。

  可是诸位!因果是不会错乱的,一切是非善恶、富贵贫贱、祸福吉凶,都有它的前因后果,因果不会颠倒的,种何因!得何果!这真理始终不渝。

  我们还没有开悟证果,所做的善,都是不究竟,那也只不过是人天福报而已!福报再大,纵然做了大魔王,总有一天福报也是会用尽的,是故,
 楼主| 发表于 2019-4-17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佛弟子应将诸善回向佛道,回向众生,回向菩提,终极圆满佛道!是为庆幸也!

  师父继续开示说:世间也没有绝对不变的坏人,因为佛陀于经典上有提到:

  涅槃经云:『佛说一阐提者,皆可成佛。』

  什么是一阐提?翻译为一生中从不布施作功德、作善事者,而作尽一切杀盗淫妄。

  佛说这种人也可成佛,虽然目前造业,并不表示他以后就不能成佛,因为,当他果报还尽时,只要一念善心起,精进修行,业报还尽,也可成佛。这就叫做一阐提者也可成佛。

  纵然一个人心中绐终没有尝试过布施、作善事,却作尽杀盗淫妄,伤天害理,犯科累累,总是恶业一旦受完,有一天听闻到佛法,肯浪子回头,那也是可以成佛的。

  因为天下之间,没有绝对的坏人,也没有绝对的好人,只要大家尚未开悟证果,仍然会动摇心志,起伏不定,就如空中羽毛随风飘动,无有定处,因为它没有根,没有定力,所以不能永恒不变,所谓八风荡心房,毕竟!凡夫之心,近墨则黑,近朱则赤。

  凡夫心亦如是,永远飘浮不定,甚为可怜,有时一念之间,变化无常,深不可测,常闹情绪,欲东反西,欲南反北,身不由己,甚可怜悯,不愧是凡夫,不知大家是否有同感。(大众掌声如雷)

  佛说:能够统理百万大军之人,并不厉害;能够控制自己的起心动念的人,才是人上人。

  为何能统理百万大军不算厉害呢?因为军令如山,不敢违抗,只要长官一喊立正,所有军人不敢稍息,如果稍息,那头与身体可能就要分家了。所以强而有力的军令,令人不敢不遵循,必须乖乖地按照口令而行,一个命令一个动作,但心不服亦无奈!

  但是身心无参禅修持之人,心是不听指挥的,处处会闯祸,如果没有透过修练的功夫,想把这心猿意马控制住,实非容易之事。

  所以佛说:只要控制自己的心念自在,明心见性,圆满解脱,那也就是成佛的时候。

  有些人为富贵、贫贱、祸福吉凶、消灾解厄,于是求神拜佛,化解恩怨,令他大富大贵、大吉大福。

  你们说:世间岂有如此便宜之事?那有不劳而获?那有无因有果的呢?

  我如本为了兴建法王讲堂,到处筹钱,忙得死去活来的,亦不曾动个念头,求佛菩萨保佑我,赐我钱财,一心苦苦哀求,看是否不用耕耘,就能收获,或是妄想祈求由虚空中掉一些金银财宝,不须化缘就有办法盖好佛寺。

  诸位大德!若如此幻想,岂不是痴人说梦话吗!我看迟早会住进龙发堂,天下岂有不劳而获之事,那有不耕耘,而可坐享其成的,实在不合乎逻辑。(大众掌声如雷)

  这掌声这么响,是不是要我住进龙发堂?(大众哄堂大笑)

  我知道要建好讲堂,必须将我的抱负、用意、目的说出来,让大家认同我的作法,而起欢喜心来布施拥护。天下岂有坐享其成、无劳之奉的事呢?

  假使今天我如本倒人家二百万,冤亲债主找上门来讨债,我求佛陀啊!保佑我,求佛阻止冤亲债主来找我,否则我会被逼死。像这种求佛是不理性的,愚昧把佛当作保镖,或是角头兄弟,这样佛是会叫冤枉的。

  佛所说的道理并非如此,佛说:欠钱还钱、欠债还债是理所当然的事,而欠债不还,却要佛陀从中拦阻,这是非常不合理的要求,更是歪曲佛经道理。

  佛教不是这么不理性的,在此,我必须澄清这点。

  同时要向诸位说:一个人命运的好坏,完全是继承过去生中所作的一点一滴因果延续下来的,并且是息息相关无断截的,希望这个观念大家要记住。(掌声四起)

  继续再跟各位说明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凡夫的心很容易变化,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唯有达到明心见性,开悟证果,甚至达到不生不灭的境界,对境无心,无染无杂,才能把持永恒不变的心地。然后,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的展现甚深圣境。

  未开悟证果的凡夫众生,不可以太相信自己的心,因为心没有定力,经常会被这个心给耽误了。

  所以对于爱情男女,我想奉劝你们一句话,当你们交往甚深之际,要以慈悲心相待,不要乱用爱情,因为爱情是脆弱的、是无常的、是多变化的、是无情的、是空性的,它会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而有所动摇,经不起考验。

  爱情能令人神魂颠倒,乱了方寸,易闯祸造业,一旦撕破脸,广造恶业,有如蚕作茧自缚其身,堕落万丈深坑,求出无期。

  而慈悲是永恒不变的,不会因时间空间的迁流变化,而有所改变。慈悲与解脱法相应,仍能把持自性不动,不受动摇。

  如果世间人能以慈悲来谈情说爱,那大家早就成佛了,何须再谈情说爱呢?

  时间过得很快,于结束前再举一个实际的例子,告诉各位:以前有一对男女谈情说爱正甜如蜜之际,双方立誓:不论海枯石烂,至死不渝,说尽了甜言蜜语,而且彼此非常信任,因此不久两人结为夫妇。

  结婚一段时间后,有一天这对夫妻一同来讲堂,我看到这位眉清目秀的太太,头上发青长了一个肉包,并且后脑袋贴着纱布,于是我不加思索即问:这位菩萨!你长得很庄严,为何头上一个包包?

  她答:师父!因为昨天晚上下楼梯时忘了开灯,不小心滑下去撞上墙壁,所以肿了一个包包。

  过一会儿,她去上化妆室,她先生偷偷跑来跟我说:我太太死爱面子,她头上那个包包是昨天晚上被我揍的,而且后面那一道伤痕,也是被我砍伤的。

  我听了楞了一下,怎么有可能?恩爱的夫妻,里面所卧藏的卢山真面目,原来是如此的,实在太不可思议了!

  因此,我趁此机会开示佛法给她听,世间无常,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应当好好创造机缘修行。何况爱情是脆弱的,多变化的,不堪一击呢。

  她说:师父!你是和尚,当然以你出家人的立场说话,但是以我来看,爱情是很甜蜜、很可爱的,不但如此,我还期望为七世夫妻呢。

  我听了快昏倒,她被揍成这个样子,还想做七世夫妻,我怎么想也想不通,世间竟然有这么愚痴的人,实在令我百思不解。

  佛经云:『财色于人,人之不舍,
 楼主| 发表于 2019-4-17 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舐之,则有割舌之患。』

  听说这位太太被先生揍得内心很不平衡,于是,她的女同事教她如何对治先生的好方法,以女众脚上所穿的高跟鞋,作为报复的工具,利用鞋尖的地方,趁他不注意时,狠狠地从他肚子往上踢去。想必受此教训,以后再也不敢轻易对你动粗。

  诸位!我不知道女众这么凶狠,这位太太果真听她女同事的煽动,趁他先生不注意时,利用鞋尖狠狠地往他先生肚子踢去,这下不得了,她踢得太用力,一剎那间,幸亏他先生有学过跆拳道,即时闪开。

  结果,她踢穿了木板,还踢破木板后面的一支价值十五万元的清朝花瓶,并且,脚被挟在木板里拔不出来。

  于是请求丈夫帮忙拔腿,丈夫火大之下,不动毫情,太太求助无人,自己在硬拔之下,割破了静脉,血流不止,到头来吃亏的还是自己。

  听了这个公案,真令人难以想象,可见一个人的内心要达到清净无染,脾气祥和,没有私心贪欲,可说是一件不易之事。

  这对夫妻只因小小争吵,就带来一连串不可思议的后果,还好他先生闪得快,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我的意思是:不管修道人也好,在世间为人处事也好,想要将心灵不清净的弊病净化,实为不易之事,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这就是所谓:修行的功夫,净化无明,洗涤习染的历练。

  有人说:师父啊!您说的每一句话都听得懂,可是,却做不到。

  的确,我相信这句话,所以引申佛门所说的一句话:「理虽顿悟,事须渐修」。虽然道理通达开悟,事相也要去做。

  所以佛门云:先要理无碍,然后以事透理。事要解脱,必须事理相应,而达到理事无碍。若要更上一层楼,必须达到事事无碍的境界。这是从华严经里所提出来的,真要做到理事无碍就很不简单了,何况要达到事事无碍的境界呢?

  什么是理事无碍呢?就是道理与所作的行为融合一体,比如开车要懂得交通规则与开车的理论是理通,但是问你会不会开车,要是不会开车,就是事相有障碍,这样你就得乖乖地用你所学的道理去学开车,有一天你终于学会开车了。

  请问诸位!理是不是事呢?事是不是理呢?同样的理由,离开理没有事,离开事没有理,因为理事本来是一体的,因理显事,以事透理,理即事,事即理,理事不二。

  所以开车不能偏理或偏事,又因为理事无碍,是同一时间存在的。会开车就是把道理运作在方向盘、剎车、离合器等等上,会开车就是理的圆满,同时也是事的圆满,所以叫做理事无碍。这样诸位明白吗?(大众掌声如雷)

  诸位菩萨!大家在一夜之间听了那么多道理,好象快要开悟,可是有时遇到境界时,又身不由己的犯了口业,所以我们不能不相信修行的重要。

  那什么是修行?修行也就是将不当的行为、思想观念矫正,与事实相应,当顺逆之际,心不染着,如如不动,名为修行。

  修行并不是离开人世的,避世遁入山林,永绝人间往来,这是严重错误知见。

  所以要开悟证果,不能离开世间,试问,若离开世间又如何开悟证果呢?

  六祖坛经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生活就是佛法,佛法就是生活,只是迷悟染净差别而已!如果离开生活还有佛法,皆为魔说。生活解脱,生活就是佛法;佛法没有解脱,那佛法就是生活,这样诸位明白吗?(大众掌声如雷)

  今天浪费诸位大德一个多小时,深感愧疚,今晚演讲超越心灵之法宝其重点,在于如何净化人心的自卑感与缺陷,如果没有将自卑感净化超越,永远停顿在自卑阴影之下,将后的岁月,永远是颓丧的,世间事与出世间事皆不能如意,遑论成功可言;而且还会令人消极堕落,一暴百千劫,再回头来是几时的危机!

  所以我们不要为了失败或缺陷就自卑丧志,既然事实已摆在眼前,这些因果滥帐,我们应当鼓起勇气,坚固愿力面对现实,将内心的自卑与缺陷净化为自信、自重、自尊、自爱,来成就这艰巨神圣的大业──无上佛道。

  时间已经到了,很感谢今晚来参与聆听的各位长官、贵宾、诸山长老、法师,以及在家护法大德,今天佛学讲座就此圆满结束!恭祝闻法大众,法喜充满,同证菩提,明天同一时间再会!(大众掌声如雷)


诸山长老、诸位法师、省议员李明通大德、松晖营造厂丘董事长、以及各位贵宾、各位在家菩萨,大家通通晚安!(大众掌声如雷)

  今天是佛学讲座的第二天,也是最后一天;更是最高潮的一天。(大众掌声如雷)

  刚才我们听到香韵国乐团演奏庄严美妙的佛教圣乐,这种清晰美丽的旋律,令人听了心旷神怡,清凉无比,如饮甘露一般,不知诸位是否有同感?(大众掌声如雷)

  今天佛教如此兴盛,而且渴仰追求佛法的人,已不再是年迈老者之事了。今上至达官贵人,下至未逾龆龀,凭着宿世的善根,亲近三宝研究佛法,再也不是众口议纷的愚夫愚妇之所为了。

  所以今天看到如此盛况,的确令人喜出望外,可说不亚于隋唐佛教的黄金时代,这是我的感想,也是我的心声,更是我弘法十几年来,感受最安慰与兴奋的一件事。

  若问什么理由?因为佛法已普及于各阶层,如当今的政府官员以及民意代表,也都非常热衷于佛法,关心佛教,甚至从中协助推动法务,令大众同沾法益,这岂不是万民之福也!(大众掌声如雷)

  所以身为一位宗教人士的我,看到佛法如此兴盛,内心有无比的信心与高兴,促使我以后要更加精勤努力的弘法下去,令佛法更普遍的普及每个角落,让佛法确切地落实于生活中,完成一个清净祥和圆满的人间净土。因为佛法毕竟不离世间。

  今天承蒙各位长官、贵宾、乃至广大的佛弟子,你们的热爱佛教,如同刚才我开门见山所说的一句话,内心有无比的温暖与信心,我在往后的弘法路程,会更加努力,一直弘法直至百岁命终,这也是我的心愿。

  记得昨天林局长说了一句话,现在是物质非常丰盛的时代,但是大家在精神界非常空虚、缺乏,于是,
 楼主| 发表于 2019-4-17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都滞留于物质上的享受。

  众生一再的追求外在有为生灭的物质欲,而否认精神界的存在,致使有人走上断灭的唯物主义,认为人死了什么都没有了,所以敢作尽世间一切恶事。

  因此,这种可怕偏激的思想,才会促成人人的心地腐化,道德的颓废,祸患丛生,这些无非都是心外求法所致。

  所以当今政府渴望假借宗教人士来唤醒民心,让大家的身心得到健全,并踏上有因果、有良知、有道德的和谐社会,进而扩展到国际甚至整个世界的和平。

  如此为了开拓崭新的未来,清净的国土,我更要坚苦卓绝的弘扬如来正法,积极地推展文化教育,让人人能得到身心的清凉、自在、超越、解脱,而成为一个人间佛国。

  昨天头一天佛学讲座,里里外外人山人海,有很多人在外面看大银幕电视墙,无法进来面对面亲临听讲者,皆有此怨言:不能亲睹主讲者之卢山真面目,美中不足,深感遗憾!

  我对他说:不然明天下午三点带便当来占位子。真的,今天听说很早就有人带便当来此等候了,这种渴求真理的精神,实为难能可贵。真不简单!(大众掌声四起)

  今天比昨天来闻法的人更加倍增,由此证明学佛的风气烝烝日上。

  记得在过去清朝时代以前的学佛者,都是帝王及文武百官在学,直至清末才流传于民间,所以以前学佛者皆是帝王及文武百官在学,直至清末才流传于民间,所以以前学佛者皆是皇亲贵族。

  那么,台湾在过去蒋介石时代,因他的夫人蒋宋美龄用强烈的政治手腕控制佛寺,并发出一个口号,十五年以内不得新盖佛寺,而且旧寺不得翻修,这种不平等的压制,实乃佛教之魔难。

  不但如此,宋美龄利用强权,一手遮天地障碍佛教,进而大力推动基督教与天主教,眼看佛教之颓危,甚为可怜!可见强权政治破坏佛教,其罪愆可谓无量无边。

  要是大家没有忘记,在台东花莲或靠于山区的原住民地带,一个小部落就有一个基督教或天主教堂。她大力的推动基督教与天主教,我们不反对,但不能以她一人之信仰而摧残其他宗教之信仰,这是不公平的,尤其对佛教的强迫压制,更是令人深感纳闷与不法之事。

  因此国民政府在民国十八年,制定十三条不平等的监督寺庙条例,针对佛教与道教的控制。

  经过几十年的岁月,这件令人痛心的事,死灰复燃,于是我毅然决然的挺身而出,向政府提出废除监督寺庙条例,令佛教与道教恢复平等自由的待遇。

  今天朝野上下皆为民主而争取,使我们觉得现在推动佛法较为轻松快活,要是在以前戒严未解除时,我说了这些话,或许明天就找不到我如本了。

  所以现在我们大有为的民主宪政,乃至文武百官的领导下,大家对民主的推动,都已渐渐踏入民主意识的唤醒,这是值得欣慰的事。

  总而言之,今天能够有那么多的人来听经闻法,我们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也就是推动*轮、讲经说法的法师之重要性,他所扮演的角色,弘范三界,就是如何将如来的法身慧命绵延不断的延续下去。

  所以我们教主释迦牟尼佛非常赞叹讲经说法者,因为他像无尽灯般指引着迷惘众生,走向光明解脱的彼岸。

  近十几年来,弘法布教的法师相继辈出,弘宗演教,大作师子吼,这才使佛法更加普及,并且由民间响应至中央,由中央回应到基层,由此可见,大家对佛法的认识与肯定,是众志所成不容分说的。

  所谓:「海纳百川,不拣细泽。」

  少数人反应说:可是我们的李总统是信仰基督教,是否我们也要跟着信基督教呢?可是我要告诉诸位,我们远观古今,一向以佛教与道教最受朝野上下平民百姓所尊奉,何况清朝以前那有什么所谓的基督教或天主教,实乃极少数的信仰。

  你们看,南朝梁武帝是位虔诚的佛教徒,而且受过在家菩萨戒,一生安僧建塔无数,有菩萨皇帝之称。在朝时以佛教为国教。

  还有唐朝的李世民也是一位虔诚佛教徒,受过五戒。还有清朝的雍正皇帝、干隆皇帝,都是虔诚之佛弟子。

  中国有句谚语:家家观音,户户弥陀。即是此意。

  总归一句话,从古亘今,很多帝王都是笃信佛教,并以佛教为国教,所以我们不必为此而争论,也不要因为赶时髦而去信仰,这是非理性的。

  我并非反对大家信仰任何宗教,何况信仰宗教是自由的,只是当你要信仰一个宗教以前,须透过智慧的抉择,并且懂得教义的微言大义,是否合乎真理,了义与非了义,是不是解脱之道,如果有此明智的选择,才不至徒劳无功,而且赔了夫人又折兵,实在划不来。

  总而言之,我不希望大家糊里糊涂的跟着信仰任何一个宗教,并且一味的盲从会带来很多的后遗症,况且心智若迷,行为举动亦随着偏离,这是不理想非理性的行为,这与开悟证果的真义相离十万八千里。

  在过去农业社会时代,生活困苦,水准低落,当时的人们无闲探究佛理,于是以各人之谬见,以讹传讹,致使佛法被视为老妪所学,或为婚姻受挫、失意政客、一事无成者之避风港,落得佛法暗昧无彩,一一歪曲佛法大义。

  幸亏今日知识科学文明,才证明佛法示现于世间之实际意义。

  所以现在的佛学者不再是过去的愚夫愚妇所学了,而当今的学佛者皆是才德具备的知识份子。好比民国七十三年,大学生出家修行,去受三坛大戒者就有一百七十多位,可见佛法缺乏弘扬,一旦真理显现,不分智愚老少,皆能相应。

  总而言之,荷担如来家业,弘法利生本是出家人之职责,于是我出家后立志将身心奉献三宝,好好深入经藏,不停地宣扬如来正法,令一切众生皆能破迷启悟,背尘合觉,迈向究竟解脱的彼岸。(大众掌声如雷)

  由于亲睹当今佛法的兴盛,所以内心有无比的感触,好了,说了那么多,我们还是回归今天所要演讲的正题,诸位菩萨!今天我们同样要演说超越心灵之法宝。

  今天所要演讲的超越心灵之法宝其内容如何呢?就是要跟大家来探究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谁?

  有人回答说:那还不简单!只要与我有利害关系,
 楼主| 发表于 2019-4-17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与我对立、有恩怨,并且令我最痛恨的人就是了。

  例如:倒我的会、骗我的钱、抢我的男友或女友,或是占有我的先生或是我的太太的人,都是我的敌人,一想到这里,我就想啃他的骨、吸他的血、剥他的皮、吃他的肉,才能消我心头之恨,这外在一切都是我的敌人。

  一般人都认为这就是他的最大敌人,其实诸位菩萨!这个说法未必就是正确。在此,我要大胆的向诸位说一句话,外在的敌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蕴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贪瞋痴,才是最可怕的。

  如果大家没有忘记,我昨天有说了一段话,「能统理百万大军、移山倒海、唯我独尊的人,并不厉害!真正能够降伏其心,控制不发脾气、不贪心、无嫉妒心、不诽谤、不沾染一切善恶者,才是厉害之人。」(掌声四起)

  所以说,心魔比外魔来得可怕,心魔指的是贪瞋痴,并非有个外魔跑来附体骚扰。

  魔是染污义,能染污我们的清净自性,就叫做魔。心魔比外魔更恐布,更厉害,所以你有办法有能力打倒对方,未必就能打倒自己的心魔─贪瞋痴。

  诸位听好,自己的敌人,从无量劫、无量世生死轮回以来,我们从未战胜过,于是使我们生死死生,像锁炼一镮扣着一镮,不停的轮转下去。

  我们之所以无法停息下来,就是没有办法降伏这颗心,无法战胜这个贪瞋痴,因此至今还在流浪生死。

  所以我才问!到底我们自己的敌人是谁?说主观一点,就是我们内心的贪欲、瞋恚、愚痴,还有爱诽谤人的心,疑神疑鬼的心,贡高我慢之心,空虚的心,忧闷的心,种种染污之心。

  这些不清净的心若无降伏、净化、超越的话,会永远随着这些无明烦恼心,继续绵延不断的漂流下去,永无止息,于六道中轮回,这样名为凡夫。

  所谓:永远做个「生死的流浪汉,六道的苦命儿」。岂不悲哉!悲哉!

  所以我们在修道的过程中,有能力战胜别人,不一定有能力战胜自己,这句话你们去慢慢思惟,慢慢去参,有它深奥的道理在。

  但是我的意思也不是否认外在的敌人不可怕或不厉害,只是有其轻重与前后的差别。这样不知诸位是否了解我的意思?(大众掌声如雷)

  修行的人心最怕被染黑。我常说一句话:为何你要诽谤人、嫉妒人,因为对方比你强、比你有才华、比你漂亮、比你有钱、比你有名望、比你讨人喜欢,种种条件都比你殊胜,所以你心里不快活,因此而嫉妒诽谤。

  但是你们有没有想到一点,当你未诽谤到他人以前,你的心早已染污生病了,自己先中伤了;所以有智慧的人他会回光返照,不但不会嫉妒诽谤,而且还会随喜赞叹他之才能。

  修道人只要心一发动,善就好,要是恶念一起,就生病染污了。因为当你还未采取行动攻击对方以前,你的心已七上八下了,所以佛说四十二章经里说:『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已。』

  这是文言文,我解释一遍给大家听!佛说:有些坏人,欲害圣贤,这种行为是错误的。如人向空中吐口水,不但无法伤到虚空,反而喷到自己、染污到自己;要是你欺负善良的人,或陷害圣人,以后呈现的果报,也要自己担待。

  又好比逆风洒尘,不但不能伤及对方,反过来害自己吃了一鼻子灰。所谓自作自受就是这个道理。

  佛经云:『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我们的心如同仓库般,不分善恶好坏之种子皆储藏于八识田中,那怕是一劫、二劫、乃至百千万亿劫,亦然保护的完整如初,丝毫不损,等待因缘成熟业报现前时,自然爆发,不容商量,过去现在所作的一点一滴因果,到头来还是要自作自受。

  如果诸位没有忘记,我曾说过一句话,因果是不会错乱的,这点大家要肯定,所以我才会说外在的敌人不可怕,最可怕的是难以降伏的贪瞋痴等心。

  佛门课诵本有段文「四弘誓愿」,内容谈到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诸位啊!穷穷无尽的众生要发心将之度尽,有那么简单吗?诸位!不简单啦!

  我说外在的众生反而好度,内在自性中的众生就难度了。你们不知道是否有同感?(大众掌声四起)

  那么什么是内在的众生呢?我们众生的心虽是一个,可是能演化无量无数种虚妄之心,例如:贪心、瞋心、痴心、嫉妒心、我慢心、诽谤心、恨心……等等,这都是我们自性中的众生,你们可否考虑将心中的众生度尽。那让我告诉你,须经三大阿僧只劫的修炼,才能将之一一度尽。

  大家有目共睹,虽然今天我有能力讲经说法带动整个台湾二千万人口听经闻法,可是我却无法降伏自己的心,毕竟自性众生难度啊!

  真的很难度,曾经有位女菩萨到讲堂来向我吐苦水,她说:她与同修学佛好几年了,而且同修比她还要早学佛,为何她同修学佛那么久了,怎么脾气还是那么大。

  未学佛以前时常骂我,学佛十几年了也是没有改变脾气,还是很会骂我,请问师父怎么办?

  我对她说:其实你先生学佛有进步,只是你没察觉而己!他未学佛以前假使一天骂你十次,因为学佛后有在改变,所以现在一天只骂你五、六次,一天减少四次,难道你还不满意吗?

  她说:哎哟!实在有道理哦!

  我说:不能因为他还会骂你,就表示他没有改变,没有进步。今天要是他真的不发脾气、不骂人的话,那我恭喜你,你先生可以坐在上面,让大家供奉顶礼了,问什么理由?因为他已经成佛了。

  一个人的习气是累生累劫所累积下来的,要摒除这些难调难伏的习气,谈何容易?修行并非三两天之事,佛说,须经三大阿僧只劫的历练、修行、净化,才能真正的脱胎换骨,转凡入圣。

  所以你应该给他时间、空间,不能苛薄的要求他现在要完全摒除习气,那这样对他而言,实在太残忍了。

  女菩萨听了这些话,从此以后再也不敢批评他先生了。

  总而言之,要度自性中的众生,实非易事,
 楼主| 发表于 2019-4-17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也不要经常以佛的尺度来衡量他人,如此一量,十个百个甚至千万个,准是全军覆没。

  所以我们对于一些还是在造业的人,要有宽宏大量的心、宽恕他、包容他、怜愍他、原谅他,给他机会忏悔,重新改过向上,不要一天到晚眼睛睁得大大的,专门挑人家毛病、偶尔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才会活得快乐,不知诸位是否有同感呢?(大众掌声如雷)

  一个会修行、有智慧的人,不会去分别挑剔外在好坏,遇境不生是非,又不染着,反而知道回光返照。

  而不会修行的人,或是愚痴的人,时常去分别是非好坏,沾染外境,令心不得自在造业,致使沉沦诸趣。

  所以说,会修行的人,内观自性。不会修行的人,必外求法,并且被境所转。

  所谓:智者役物,迷者被物所役。

  如果有一天真正度尽自性众生时,那当下就是开悟证果之际。有何证据?佛在阿含经里有一段话:若贪欲、瞋恚、愚痴三者断尽,名为阿罗汉。

  所以若问他是凡人还是圣人,是问他自性中的贪瞋痴,到底净化了没有,要是净化贪瞋痴烦恼的人,名为圣人。要是没有净化者,名为凡夫。

  因此,凡夫与圣人之差别,在于是否净化贪瞋痴来论定,这样诸位明白吗?(掌声如雷)

  众生贪念一起则一切贪,因为这是累积累生累劫的习气而来,所以难对治。如果对一个没有修行,或是很少用功修行的人而言,贪欲现前,当下束手无策。包括我也一样,要是你问我会贪吗?老实说:还是会。只是贪多贪少而已!

  曾经有人问我,如本法师如果有人供养你一百元,你会心动吗?我说不会。那么一千元供养你,会心动吗?不会。那供养你十万元会心动吗?不会。要是供养你一千万会心动吗?等一下,这可值得考虑看看了!心动了。(大众掌声四起)

  因为凡夫心定力毕竟有限,钱少虽不动心,可是钱多就难说了。问什么理由?因为我还是凡夫众生,无法像佛一样如如不动。

  诸位菩萨!贪欲是永无止尽的,记得刚才我有说一句话,贪一切贪,这表示欲壑难填,因为欲望是永远填不满的,人始终被欲望牵着鼻子走,自己不能自觉,如万丈深坑,无法探测,也无法见底。我们人的欲望就是如此,所以不愧为名副其实的凡夫众生。

  什么叫做贪欲是无止尽的呢?我举一个社会上最现实的现象给诸位听!比如一个人一天赚三百元不够花,希望以后能赚五百元,等到有一天赚五百元,又不够花,想再赚一千元,一千元又嫌太少,看可否赚三千元,又不够,看看是否可赚五千元,如此累积倍增,永无止尽,贪欲无法自拔。

  我们不能说他不对,问什么理由?因为他是道道地地的凡夫众生,怎能叫他不贪呢?要是不贪,那早就成佛了。

  换句话说:各位的欲望也是一样,今天有能力做里长、村长,也希望有机会做个乡长也不错。等做到乡长时,又觉得地位不够高,进一步想做县长,县长做过了,又认为不够大,不然做省长好了,等到做省长时,又认为名位不够大,进而想更上一层楼做总统,如此下去,你以为这样就能满足他的心吗?

  其实不见得,或许有一天他想统领整个世界,要世界各国都归顺于他,听他指挥,做他的部属,你想!这样他是否已经满足了?不一定,因为欲望是无止尽的,所以永远也无法消除他满腹的抱负。

  其实权力与名望也未必是不好的,只是会不会善加利用而已!

  权力与名望扬名天下的人,如果他今天能以此权力或名望来做功德,不但可以自利又可利人。相对的今天要滥用权力与名望去造业,不但损己还会害人。

  所以权力与名望本身是不好不坏的,好坏在于我们心的运作,这样诸位明白吗?(大众掌声如雷)

  法是无辜的,事在人为,比如我们的市议员马崇喜大德,他当一位市议员也是很有名望啊!如果他以这个名望来保护宗教,造福百姓,做一些有益社会国家的事,你不能说这个名位不好啊!是不是(掌声响起)

  还有,如果今天我如本是一位无名小卒,默默无名的法师,大家都不认识我,你说谁来听我讲经呢?

  相对的,今天我名震宝岛,只要在报纸稍微刊登弘法消息,听众就挤得水泄不通了,这样名位岂不是能度众生吗?只是不要用名位去造业就行了。(掌声如雷)

  假使今晚我如本讲经圆满后,到夜市去吃海产或跟女孩子约会,那不得了了,明天报纸一定大作文章,会让很多人造口业,退道心,而且闹得满城风雨。因为名气大,当然震撼力就大。因此,会断很多人善根,以后不敢来学佛了。

  这样我岂不是有无量罪过吗?所以,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名位亦如是。

  如果今天我们真的要来论名气,佛的名气最大,(ㄔ扁)覆三千大千世界,不止是我们这太阳系而已!还(ㄔ扁)覆无量无边的太阳系,因为佛能百千万亿化身,何况佛来我们这个地球,只不过是一个化身而已!同样的丈六金身还有无量百千万亿,亦然(ㄔ扁)覆三千大千世界而度众生。佛的教化区广阔无际,所以论名气,谁能比得上佛呢?

  总而言之,名与利本身是不好不坏的,因人而异!因为凡夫众生的贪欲是无止尽的,不知适可而止,不知行中道,因此才会造罪受报。

  众生一旦陷入欲望时,始终无法开悟证果,因为欲望自古以来,如影随形,何况我们一生中又不修行、不念佛、不参禅、不深入经藏,所以综合一辈子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六十年,这段时间都在造业中,而我们内心所拥有的良知、因果、道德、解脱、光明的一面,渐渐腐化崩溃,甚至被贪瞋痴、无明烦恼、五欲六尘给染污遮蔽了,因此清净自性无法显现,永受三界沉溺之苦,可不悲哉!

  今天我们既然闻到佛法,应该好好透过修行的管道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身心,不令造业,而且让我们拥有的清净光明本性,不生不灭的佛性展现出来,同登涅槃,永远与生死流转告别。(掌声四起)

  假使我们再执迷不悟,继续贪恋财、色、名、食、睡,色、声、香、味、触、法等五欲六尘,就如同铁生锈一般,
 楼主| 发表于 2019-4-17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久而久之自然会被侵蚀腐化而败坏。

  同样理由,今天若不将累生累劫的习染,透过修行的力量一一净化蠲除,仍然滞留于五欲六尘中,终究我们拥有的清净、光明、良知、因果、道德、慈悲、善良的一面,因此穷劫沉没于万丈坑底,毕竟无法自拔。所以今天为何要演讲超越心灵之法宝,其用意就在于断惑证真,还我本源。

  换句话说,学佛就是在唤醒我们的清净光明自性显露,而并非追求深远高超的学问与道理而已,这样诸位明白吗?(大众掌声四起)

  因此,我们今天有福报得闻如来正法,应当好好利此生的后半段,创造因缘,充实自己,洗心涤虑,让我们清净的智慧德相彰显,不受后有。

  所以我们再怎么忙,至少在一天之中,也要找一些时间出来打坐念佛,并且在念佛时,字字句句念得清清楚楚,分分明明,佛由心生,从口出,由耳入,三到具备,一句接着一句,历历分明,以一句佛号摄住一切杂思妄想,同时将杂思妄想化为一句阿弥陀佛圣号。

  虽然念佛也是妄,但是以妄克妄,以一念制万念,以毒攻毒,将心猿意马调伏,万念归为一念,于是杂思妄想渐渐平息,而原来的清净自性自然显现。

  所谓: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明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

  所以学佛的人,时时刻刻都要有回光返照的心,不要一味地攀缘外境,持续分别好恶,以致心浊不堪。

  所谓: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

  所以智者自净其意,威仪庠序,身心自在解脱;迷者心外求法,终不见道,反从己堕。因此上升或堕落只在一念之间,自作自受,他人顶代不得。

  念佛不重于念多,而是重于是否念得扎实,尤其现在工商社会,大家整天忙忙碌碌,那来的时间参禅念佛呢?由于如此,所以我常鼓励那些号称第一号没空者,一个快又简单的好方法,无须耗费很多时间,又能达到实际效果,那也就是所谓的十念法。

  十念法如何念呢?当你深呼吸一口气时,利用这一口气念十句的阿弥陀佛圣号,轻轻松松,安安详详,很快活的一字一字、一句一句,分分明明的念下去,只要念十口气,不到三分钟就把一百句的佛号赚起来了。如果早晚各一次,那每天就能储存二百句的佛号了,这样日积月累,所累积下来的往生资粮,是很可观的。

  观无量寿经云:『念佛一句罪灭河沙,礼佛一拜福增无量。』

  由此可见,念佛拜佛其功德、力量是不可思议的,何况又能消除我们八十亿劫生死大罪,又能福增无量,这种不必花半毛钱,又能达到修行解脱的利益,何乐而不为呢?

  或许有人会怀疑,甚至不相信,更认为这是天方夜谭,无稽之谈,不足采信。可是我要告诉大家,佛是圣人没有必要打妄语骗我们,何况你们看!念佛可以让我们明心见性,了生脱死,从古至今,历代祖师大德就是最有力的实据。

  来,我举一个真人真事,念佛念到开悟,天眼洞开的实例给诸位听!

  埔里有位六十岁的老菩萨,因不识字,所以师父平常教以念佛,忠厚朴实的老菩萨,毫无疑问地依着师父所教而行持,她非常勤快直心,日日夜夜皆以清净心、平常心、无所求的心来称念阿弥陀佛圣号。

  事隔三年,有一次,老菩萨在一个天昏地暗又没有路灯的夜里,独自爬上山去找师父,一进门师父很疑惑的看着她,便问:老菩萨这么晚了,天又那么黑暗,是谁带你上来,又有何事呢?

  老菩萨回答说:我独自上来拜佛。

  师父接着又问:山路崎岖难行,你又没有拿手电筒,如何上来呢?

  老菩萨紧接着回答说:天色像日光般的明亮,何须手电筒呢?何况柑子树上有多少粒柑子,我都看得一清二楚。

  师父乍听之下,差点昏倒。原来这位老菩萨念佛已念到无明烦恼破除,业识脱落,天眼开明的境界,因此不分昼夜目睹一片光明,由此足以证明念佛的不可思议。

  记得有一次,我开车要到远地讲经,经休息站下车欲上厕所时,忽见一位信众跑得很急直到我面前来,很惊喜地对我说:你是不是那个叫做什么本的法师。

  我答:是的,我就是如本啊!

  他大声答道:对啦!就是每天在第四台和华视讲经的那位如本法师啦!

  当时我听了很高兴,于是从车箱里拿出一块价值伍百元的弘法录影带与他结缘,见他高兴笑得口合不拢,只因叫一句如本就赚了一块伍百元的录影带,而我又是十足的凡夫,何况称念阿弥陀佛与十方诸佛圣号呢?其福报岂能心思口议!因此,我们不可小看念佛法门的殊胜功德。

  总而言之,我们不要以凡夫之见来衡量圣人之境地,更不要以一己之偏误导众生,把念佛法门视为阿公阿婆之事,如此贡高我慢的见解,会障碍我们自己的圣道。

  何况我们的身分、地位、智慧又比不上历代的祖师大德及帝王们之尊贵与高尚,我们岂能以此轻慢之心,妄说念佛法门是阿公阿婆的事!

  随着时代的变迁,知识普遍提高,学佛者已不局限于阿公阿婆了,何况现在学佛的人多数是受过高等教育,知识份子层出不穷,已不再向过去所谓的愚夫愚妇所学了,这种落伍的观念早已被淘汰,若问什么理由!因为现代的知识份子都已提升,有智慧去探究佛法的道理,所以大家是否考虑将那古老的脑筋观念调整一下,我认为这是必要的。

  诸位菩萨!我们再把话收回来,人的欲望是很难以净化的,同时是无止尽的,所谓欲壑难填。若是能将欲望当下净化解脱,那就是开悟证果了。只是,欲望这个围墙如此坚硬,难以突破,因此阻碍我们的圣道,致使我们迟迟不能开悟证果,了生脱死。

  佛说:欲望是人类最难游过的爱河,如胶如漆,藕断丝连,实在有它潜在的道理。

  所以诸位菩萨,修行不可心外求法,而且要时常回光返照,照见我们拥有的本来面目,因为外在的一切法皆是生生灭灭,所以我们应该悟明这不生不灭的菩提自性才对,并且依着这个菩提自性继续修持下去,有朝一日定会开花结果。

  唐朝六祖惠能大师云:『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
 楼主| 发表于 2019-4-17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直了成佛。』

  诸位菩萨,这几句话既道出我们人人各具有一个光明的本体,若能善用这清净无染的心修道,绝对不会偏失,而且终究会达到我们日夜所期盼的目标,也就是成就佛果。(大众掌声四起)

  切记!修道要直心,不要弯弯曲曲,更不要勾心斗角、挑拨离间、拨弄是非,这样是严重地伤害自己,对不起自己,让自己堕落。所谓:直心就是道场。修道之人心要直,要是歪七扭八,钻牛角尖,又易计较者,那是很痛苦的,也就是佛门讲的无明。不明世间真相、不明是非善恶,无明起用,永远与道相违。

  为何大家那么喜欢听我讲经,因为我以智慧心,心存诚恳,言词率直,有震撼力、有临场感,又直接了当,不啰唆,亦不敷衍了事,直探心源,披露法义,因此大家皆能法喜充满。终究佛法大貌,本来如此,何必在那儿兜圈子呢?如果拖泥带水,终究不能得到佛法的好处。

  「直心就是道场」。佛比喻说:如同一根木头,由上游流至下游,当中不被水里的障碍物所阻挡,不滞留彼岸与此岸,又加上此木头本身没有腐烂,佛云:这支木头注定会流到大海。

  佛又说:我们在修行过程中,心中不沾染爱欲、名利、脾气、嫉妒……等等恶染,只要直心的修下去,这样即可一路涅槃门。

  相信这个比喻,大家应该很清楚才对,只要直心即可与道相应,因为道是流畅的,道是无染污的,道是清净的,道是很坦直的,就这样子而已,可是要修到这样而已,实为不易。

  我常说一句话,道理没有绝对的深与浅,何谓深?何谓浅?那就必须以做得到或做不到来论了。深就是做不到,浅即是能做到,所以道理何有深浅之别呢?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有心去做否?对做得到的人而言,是浅的;而对做不到的人来说却是深,所以说,道理有深浅就是以此而论。
 
  我们修道要有信心、有自尊,不用担心,也不要因为眼前所看到的欲望那么强烈,就因此而丧志、退缩,不敢面对现实而停顿下来,这是不对的。我们应该要有信心,努力的去面对、去接受考验,去实现它,突破这万重围,到最后您就是勇敢的胜利者。(大众掌声如雷)

  诸位菩萨!凡夫众生永远皆与外在的人、事、物做朋友,从来都没有跟自己的心做过朋友,这是不对的。我不是否认外在的一切,只是事情有轻有重。

  你们想想看,自从你小时候至今五、六十岁了,你是否曾经与你的心做过朋友,这个问题很重要哦!

  那又如何和自己的心做朋友,何况心又分为生灭与不生灭之别,问题来了,我想问诸位,你是要跟不生灭的心做朋友呢?还是要跟生灭的心做朋友。

  同样是朋友,却有天渊之别,一个可以令我们解脱的心,一个却让我们永无休止轮转下去的心。要是跟生灭之心做朋友,却是心地染污、被境所转,这可要继续地轮回下去;若能与不生不灭的心做朋友,则心地清净、无染污与光明理体常住不灭,与诸圣同一鼻孔出气。

  所以我们平常努力修道就是为此,期望有朝一日能从生死轮回的此岸,达到开悟证果光明涅槃的彼岸。就这么简单,虽说简单却要花费我们三大阿僧只劫的时间,这样诸位明白吗?(掌声如雷)

  这一段所讲的主要内容,就是告诉大家,一个人活在世间其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因此,我们今天既然知道这个使我们累生累劫以来,不断生死死生,轮回不停的原由──三毒贪瞋痴,就应当鼓起勇气,不怕艰辛万苦,乃至上刀山下剑海,也要突破这个坚硬的重围,只要我们有信心,终究可以我们达自信、自尊、自重、自爱的完美人格,与圣同齐。

  后面紧接着再说,瞋恨心也是我们的敌人,那瞋恨心是如何产生的呢?探究其原由,实与我们日常生活及人、事、物间之利害得失有着密切的关系。

  比如一个人比我有才华,样样比我能干,我因此而生嫉妒心、瞋恨心、排斥心,非常痛苦的怨恨他人,如此行为是不对的,所以我们身为一位修道人,必将瞋恨心净化超越,不要姑息养奸,要不然会被这瞋恨心搞得一辈子痛毁极诋,灾祸连连,无法收拾。

  你们看,天下之间有多少英雄豪杰,多少好汉,皆一一吃亏在这瞋恨心之下,因而做出遗憾终身之事。

  来,我说一个真人真事,发生在二年前报纸刊载出来的实例给诸位听。

  有一位美国留学博士,在未到美国留学时,认识一位端庄美丽的女朋友,二人相识一、二年,这位男众就到美国留学,不久,二人音讯渐渐断了,原来这位女孩子在台湾又新交了一位男友,因喜新厌旧,移情别恋,后来等到这位美国留学回来的男朋友,知道他一生所寄望,也是一生最爱的女友,已经另有新欢,于是怀恨在心,约女朋友出来见面时,意见未能谈妥,却将女友碎尸万段,这种瞋恨所带来的祸患,实在令人感到叹惋。

  所以脾气的大小,不在于教育的高低,更不是教育受高就没有脾气,不能以此来论定,必须靠修行的定力来维持与净化,不然瞋恨心一发作,那下场是无法收拾的,是惨不忍睹的。

  佛对我们说:忍辱就是度我们瞋恨心的最大利器,要以此忍辱心净化瞋恨心,亦非一天二天之事,必须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才有办法净化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我也不敢要求大家一下子就要全断瞋恨心,这样太残忍了,因为道理在说很快,虽然有办法从因地说到果地,由凡夫说到佛的境界,但对我们而言,说得到不一定就能完全做得到,毕竟我们都还是凡夫众生,所以不能没有脾气。只是要依照道理加快脚步,好好将我们的瞋恨心一一净化,这样是我们的目标。

  忍辱又分做两种类别来说:第一是世间忍。第二是出世间忍。

  何谓世间忍?就是忍辱没有解脱,没有净化。所谓忍一时无法忍永远,因为时间可以考验出他的忍辱,所以叫做世间忍。

  如世间人常比喻说:水淹到肚脐还可以忍,水淹到脖子勉强还可以忍,一旦水淹到鼻子时,为了要命就得挣扎拼命了。所以世间的忍还是有限度的,忍无可忍,还是会恢复本来面目的。

  记得上回我讲经时提到:忍一时之气,
 楼主| 发表于 2019-4-17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风平浪静;退一步想,海阔天空。结果有位信徒对我说:师父您言重了,我说:何以见得?

  他答:用唱的比较快,什么退一步想,海阔天空,忍一时之气,风平浪静。这是格言、道理、真理,劝人的话,要做到此境,比登天还难。不然师父当你遇到境界时能办得到吗?

  我对他说:我没有办法,但是不能因为如此而失去意志不修行了,要是不修行就永远沉沦,始终被牵着鼻子走。瞋恨心掌控你的命运方向盘,无限的善恶之业无能净化,挥之不尽。佛道是难成的,但不是不能成就,所谓:天下没有天生释迦,自然弥陀。诸佛的成就圣道,乃穷劫修证所得也。

  我常勉励自己,要将累生累劫的生死大业,于今生做个了结,今生一定要对自己的生死有个交代,毕竟从生死轮回以来,已经无量世无量劫了,不修不行,如何对得起自己!甘受六道沉沦!

  所以世间的忍辱是有限度的,现在有办法忍,明天有办法忍,后天要是想不开时,那就不一定忍得住了,这个忍就是世间忍,不究竟之忍,不了义之忍,不彻底之忍,不与空性相应故。

  后面再说出世间忍。何谓出世间忍?就是与空相应,佛门称之为证得无生法忍,体达三轮体空之境界,是名为出世间忍。

  达到明心见性、开悟证果、了脱生死、不受后有,这个忍是现在忍、未来忍、永远的忍,不会因时空的变迁而有所改变,所谓一忍永忍,绝不从中起变化,真正与空相应,不被一切人事物所动摇一根寒毛,这种忍名为自性中不被境所转,一尘不染、一法不立,要是能做到如此之境,是名为出世间忍。这样诸位明白吗?(掌声如雷)

  佛于金刚经介绍有位歌利王,有一天带着宫女到山上打猎,看到一位坐在树下坐禅的修行人,便问:你这位修道者是修什么行?

  修行人答:我是修忍辱行。

  歌利王说:既然你是修忍辱行的,我倒要看看忍辱到什么境界。于是,歌利王很不客气举起宝剑,将修行者右手剁下。

  歌利王问:你修忍辱行,你会恨我吗?

  修行者答:我不会恨你。

  歌利王生气地说:好,你不会恨我,歌利王再次举剑将修行者左手剁下。

  再问道:你两只手都不见了,你会恨我吗?

  修行者答:一样不会恨你。

  歌利王听了更生气,难道这个人从龙发堂跑出来的吗?或是脑袋有问题?

  于是将宝剑拿起,将修行者的脚一齐剁下。

  歌利王再问:我把你的手脚都剁掉,你会恨我吗?

  修行者仍然以慈悲的口吻回答:我说话没有第二句,我不但不恨你,同时,以后成就佛道时,我头一位要度的人就是你。

  诸位啊!这不是普通人能说的话,若非开悟证果,岂有如此境界。一来,忍辱仙人的瞋恨心已经净化超越,不但这样,还有包容宽赦的心胸,这不是每一个人能够做得到的;二来,忍辱仙人的心地已到达无我的境界,自他不二的甚深境界,也就是证得无生法忍也。

  诸位,时间总是会过去的,经过好几劫、好几世,歌利王投胎释迦佛时代,为五大臣之一的憍陈如,前生也就是过去的歌利王,而释迦牟尼佛就是过去在树下坐禅修行的那位忍辱仙人。

  果真如此,后来释迦牟尼佛于菩提树下开悟证果以后,头一位度的就是憍陈如,也就是释迦牟尼佛之母舅。憍陈如在五比丘之中,听佛说四谛法最先开悟的一位,这样诸位明白吗?

  所以诸位菩萨!看到以上佛自说之本生谈,启示我们的真谛,天下间纵然令我们最怨恨、最嫉妒的人,我们理应效法佛陀广行菩萨道的完美精神,以自利利人,自度度人,共成无上菩提为宗旨。

  诸位,你们说是不是?若有此种心态,以佛教来说,他已经达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境界了。同时也突破了对立性的境界,不简单,实乃不易也。(掌声如雷)

  所以今天要结束以前,我简单地再把重点结论一下,为何修道人要修忍辱,同时也要把瞋恨心净化,要如何学习忍辱,我综合经典归纳为五点,不妨诸位把它记起来。

  第一、把对方当做凡夫众生,不是佛菩萨,所以他对你的诽谤也好,对你不利也好,你应该原谅他,毕竟他还在因地,处处无明,步步烦恼,你我他皆平等,以平常心看待,心地就自然平息瞋恨,忍辱当下即得。

  第二、把对方当做佛菩萨的示现,来考验我们的道心,是我们修道的逆增上缘,破一分无明、增长一分法身。

  第三、化烦恼为菩提,烦恼即菩提,离烦恼菩提不可得,如莲花出于污泥,莲花的神圣无染,亦不离污泥一般。

  第四、修持忍辱行,能消除因果循环,化暴戾为祥和。

  第五、忍辱行是十方三世诸佛之必经途径。

  如果我们修道人能透过这五点的修证,运用在日常生活中,决定有办法提升忍辱的功夫,同时亦能度化我们之瞋恨心,这样诸位明白吗?

  佛经里面说:要是能修行忍辱行,因而度化我们之瞋恨心,净化我们的心灵,可以得到十种殊胜功德。

  第一、能化干戈为玉帛。

  第二、能消除彼此恩怨。

  第三、能得自在无碍,内心清凉。

  第四、免堕三恶道。

  第五、诸佛赞叹,天龙八部护持。

  第六、人天爱戴。

  第七、昼夜常安。

  第八、能成就声闻、缘觉、菩萨、佛等四圣。

  第九、能成就相好光明。

  第十、能早证无生法忍。

  诸位菩萨们!凡夫众生的心病,可说是无量无边,说不尽、道不完,短短二天时间,实在说不尽众生无量的心病,所以盼望以后若有因缘,再一次广说超越灵之法宝第二辑,因为时间实在不够用,二天的重点如下:第一是告诉我们人生最可怜的性情就是自卑。第二天也就是今天所说的,人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总归一句话,众生的心病是无尽的,法药也是无量的。二天说不完,也只不过借此二天做为拋砖引玉,让大家了解佛法是觉悟之法,只要我们肯研究佛法,依照佛法而修行,即能度脱我们贪瞋痴三毒,并且能净化我们的心灵,乃至成就佛道。

  在此深深祝福大家法喜充满,更希望大家能创造因缘,
 楼主| 发表于 2019-4-17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利用因缘,缔造因缘,来学佛成佛,同登正觉彼岸,与十方诸佛同一鼻孔出气,是为有幸也!(大众掌声如雷)


诸山长老、诸位法师、立法院副院长王金平大德、国父纪念馆高馆长、所有的法师,以及所有广大热爱佛法的听众,大家晚安,阿弥陀佛!

  我相信大家期待听「超越心灵之法宝」已经很久了,诸位菩萨,时间总是会过去,日子总是会到来,那么超越心灵之法宝不是活生生的摆在我们眼前吗?这不是在作梦啊!诸位,你们是否有同感?

  超越心灵之法宝,我分成三段来演讲:
  第一正见心灵。
  第二修证心灵。
  第三圆满心灵。

  第一正见心灵。简单说就是要认识心,「心」有人不了解,为了使大家能够了解,第一个阶段我们来探讨「心」。第二修证心灵,既然了解心灵,进一步要升华心灵、解脱心灵。第三圆满心灵。明心见性后方知如何修行,而后证成菩提,使其因圆果满。以上三点是我要说「超越心灵之法宝」的三大重点。

  诸位,首先我们谈正见心灵,人人皆有个心灵,但是人人却否认心灵,这是天下间最悲哀,也是最遗憾的事情,不是吗?世人不是断灭论,就是常见论者。

  佛教说世间有二种邪见(邪见就是不端正、错误的思想。)第一断见。第二常见。

  第一断见:何谓断见?就是认为人死之后,身体肉躯尘归尘、土归土,四大化为乌有,甚至将精神界(佛性)也否认掉,以为人死之后,什么都没有了,这种可怕的思想,断送了多少人的善根,也就是唯物论者。

  第二常见。常者不变之意。常见简单说就是认为人死做鬼,死后不会做畜牲、阿罗汉,也不会升天,不会堕地狱,不会成佛,这种观念叫做常见。常见的思想完全失去轮回的本来面目,违害社会人士的思想,非常可怕,比被杀还严重。所以思想很重要,思想正确可以救人;思想错误,会令人堕入三恶道,甚至断送法身慧命。我常说一句话:人的行为始终跟着思想在走,思想正确,行为跟着正确。思想错误,行为也跟着错误,所以修行人首先要思想观念矫正,令起正见,如或不然,纵然费尽九牛之力,也无法开悟证果。

  常见,除了认为人死做鬼,还认为人死之后一定投胎做人,如果人死后一定做人,那么猪谁来投胎,鬼谁来做,修善无法升天,地狱也无法成立,这很明显的违反因果。要知道人死做人,或人死做鬼,都只有六分之一的机会,还有六分之五的机会投生他道,这要视其生前所造的善恶业来论定。那么死后的去处有那六种:

  一、天道
  二、人道
  三、阿修罗道
  四、地狱道
  五、饿鬼道
  六、畜牲道

  问你投生六道中那一道?是问你生前所做的善恶之业来论定,这样才合乎因果。所以,落入断见,固然可怕;落入常见,也是不理想。世人所说人死做人或人死做鬼,都是错误的思想观念,只答对1/6,有关这个问题,在还没有说到超越心灵之法宝的正题前,先向各位声明,我们不可落入断见的思想,因为要超越心灵前,如果就已经落入这种错误的思想观念,以为人死后什么都没有了,那人生还有什么意义,还要修行做什么?

  否认生命的延续,这是很可怕,也是错误的思想,佛教相信有过去、现在乃至未来,因为生命的绵延不间断,所以生命是可贵的,人死后还受业力的牵制,做恶受恶果,做善得善果,平等!平等!生命的延续是由前生所造的善恶业论定,所以,那怕世人邪知邪见的高喊,人死后什么都没有了,你也不要害怕,那只是愚夫愚妇的想法,开悟的圣者说的话,是不会有偏失的,不但佛教认为人死后,生命仍继续延续下去,甚至基督教、天主教、回教及一贯道,也同样认为,人的生命会继续延续下去。

  人的心灵必然存在,佛说人人有佛性,在此,我引用一位开悟祖师说的四句法语:『与君同步又同乡,起坐相从岁月长,渴饮饥餐常对面,不须回首更思量。』与君同步又同乡,这意思是说,清净本性随时随地在我们身边,而我们却不认识,不能自觉,佛性如同故乡旧识,跟我们一同来来去去,不论走路、吃饭、行住坐卧,佛性都不曾离开我们,相随累生累劫,却找不到主人,这不是很悲哀吗?

  所以,我开门见山说,人人有个心灵,可是人人却见不到,这是天下间,最令人痛心、最遗憾的事。禅宗说:修行要明心见性。我们即未明心,也无见性,这是非常痛苦的,难怪一直生死轮回,作个六道的流浪汉,三界的苦命儿,诸位,你们认为有道理吗?渴饮饥餐常对面,口渴时,知道喝水,肚子饿了,知道要吃饭,时常见面却不相识,这是众生没有明心见性的悲哀。

  祖师又说:不须回首更思量。佛性就在身旁,不假思索,若再想一下,佛性离你八万四千里了。

  我常说,我们常随时随地生活在自性当中,而不能自觉,这是最可怜的。世间最可怜的,不是死了父母、死了儿子,而是无法明心见性,天天生活在自性当中,却不能见性,害得我们无尽的生死轮回,受无量痛苦。诸位,你们可曾想过一个问题:我们的父母有无量无边,一世有一世的父母,二世有二世的父母,无量世有无量世的父母,这辈子若无明心见性,开悟证果,随着善恶之业,再去投胎转世,如此生生世世都要为父母之死而难过,希望诸位能正见这个问题。今天、明天、后天三天,告诉诸位如何明心见性。

  明天和后天内容比今天更深入,最后一天,大家可能都睡着了,如果没有睡着,那要恭禧诸位,你我有缘,来此听我演说佛法。反之,你若听不懂,躺下睡也无妨。诸位菩萨,心灵要如何超越?就是将邪见净化为正见,将染污不净的心净化,是名为超越。并非离开心灵,另外再找个心灵来净化、超越,如此诸位明白吗?人人有个心灵,这个心灵即使生生死死,也不会减损一丝一毫,就算明心见性,开悟证果,不再受生死轮回,佛性也不会增加一些些,不增不减,即是佛性。(大众掌声如雷)

  诸位菩萨,世间上任何宗教都相信心灵(佛教称为佛性),有个起始,佛教称为第一因,可是佛教不说第一因,
 楼主| 发表于 2019-4-17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说生命无始无终,到底何时开始有生命?佛说:无始。生命到底会不会消失?你放心,不会消失,佛说:无终。

  除了佛教之外,任何一个宗教都认为,生命有个开始,基督教说:七千年前,上帝创造天地万物。有个开始,是第一因。一贯道说:每个人,男男女女,都是老申娘所生。道教说:天地混沌未开时,有一个人创造山河大地及人类物万物。也是第一因。回教的阿拉上帝,也是创造论。婆罗门教说,人及天地由梵天神所创造。一一皆是创造论、第一因。

  佛教说:生命不是由权威的神所创造出来的。外道称神是权威的,神圣不可侵犯,唯有祂堪称造物主,人类都是祂所创造的。佛教无这种说法,佛开门见山说:人的生命,无始无终,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例如本来没有如本,后来无中生有,出现如本,如此叫做创造论,可是生命并非创造出来的,不是外道所说的创造论。生命是无始无终的,这样诸位明白吗?

  诸位菩萨,刚才我提到,世间有一种错误的思想,叫做断灭论。断灭论是指人死后,什么都没有了,包括色身与精神,人死后如同枯木,毫无知觉,想到这里,心都寒了,心里惊慌,无法安住,因此,人类不信因果,于是抢夺、杀害、强奸等作奸犯科之事纷纷出笼,做出极端的事情,以为死后没有报应,如此可怕的思想,就是断灭论。

  我这样说,诸位明白吗?轮回是否存在?佛在大乘经典中,一再用各种比喻,来显示轮回的事实,幸亏佛性无形无相,若有形相,你看到别人去投胎时,一定会被吓死。佛性看不见,但不能因为看不见,就否认佛性的存在。

  我常说:只怕科学不进步,科学越进步,越能证实轮回的存在。举例说:近百年来天文学家发现有他方世界,乃至他方世界有人类生命,而早在三千年前,释迦牟尼佛曾说:除此娑婆世界外,他方尚有无量世界,有无量世界,就有无量众生,这证明科学比佛教落伍三千年。

  最近,台北展示解剖外星人的幻灯片,有人问:如本大法师,您相信有外星人吗?我不做正面回答,我引用佛经所说,世界无量故,众生无量。这在经中,处处记载,佛教相信有他方世界众生,而外星人也是他方世界的众生。

  佛曾经做一个比喻:将一根木材点火燃烧,当木材烧完了,再将第二根木头接上去……,如是一根接着一根烧,到第一百根时,我请问诸位一个问题:第一根木材的火与第一百根木材的火,是否相同呢?有人说相同,有人说不相同。到底如何呢?这个问题是有学问的。

  木材一根接着一根燃烧,第一根木材的火未必与第一百根木材的火相同。因为火的延续,要透过木材一根一根的接续燃烧,不同的因缘(材质),才能构成火的延续,说火相同或不相同都不对。佛性的投胎转世,也是如此不可思议,第一根木材之火,是由第一根木材燃烧所产生的;最后一根木材之火,是接续前面九十九根木材燃烧所产生的,木材虽然不同,但火性不变,这如同众生造了善恶之业,随业投胎转世,虽然改头换面,千变万化,但佛性始终无有变异,不增不减。(不众掌声如雷)

  有些人,今生没有什么努力与积效,但有祖先遗留的财产可承续,这是他个人的福报;有的人日以继夜的工作,以所赚的钱想要维持三餐,都很困难,这有其前因后果,今生是富贵或贫贱,与过去世息息相关,学佛的人若不认识因缘果报,学佛会进进退退,一遇逆境,马上怨天尤人,怪佛菩萨没有保佑、欺骗人。在此,我说一句恳切的话:学佛不谈玄说妙,要正见因果,如此,一辈子受用无穷,道心永不退转,一闻性起缘空、缘起性空,当下契会。如果对因果不能深信,一遇到风吹草动,道心就一落千丈,如此名为羽毛道心。

  木材的燃烧,证明火性(热度)的存在,虽然火的热度相同,但所燃烧的每一根材质都不同,木材虽然不同,但彼此间有密切关联,与火的传递有关,如此比喻,希望有助于大家善根的流露,如同过去生造作如何,今生能略知三分,乃至所造的善恶,能决定未来的一切果报,这样诸位是否明白?在此向诸位证实轮回的存在,轮回很难用语言来表达。

  以前,我遇到一位大学生,他说:师父啊!我读到大学毕业,而且太空梭都登上月球了,你还在说这些。他自以为学历高,书读得多,便对因果轮回不屑一顾。

  肯定因果、轮回的事实,这不是教育高就能抹杀的,即使获得三百个博士学位,也未必赢过一位学佛的人,我说句不客气的话,站在佛教的立场来说,纵然拿尽天下间所有的博士学位,也比不上一位不识字的阿婆念佛求生净土,你相信吗?这句话乍听之下,似乎太离谱,但有它的道理。博士学位,毕竟只是世间学问,得一些世智辩聪,无法令人出世解脱与开悟证果。

  请问诸位菩萨:古今中外有多少人获得博士学位,包括胡适等许多人,他们都没有学佛,如今有几个人开悟证果呢?都没有。如果一位不识字的阿婆,好好念佛(阿弥陀佛……),诚诚恳恳、欢欢喜喜,求生净土,当娑婆业尽,百岁命终时,蒙西方三圣接引,届时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听阿弥陀佛讲经说法,一下子花开见佛,听经闻法,一旦开悟证果,就不再受六道生死轮回,这样请问诸位,一位不识字的阿婆,会输给一位博士吗?(大众掌声如雷)

  我的意思不是说博士不好,如果拥有博士学位,又能号召他人来修行,以其所拥有的国学才识程度,来研究佛法,利益群生,如此博士有什么不好?在座诸位,有人学佛五年、十年,请问诸位口口声声说修行,那么何谓修行?这要提出来跟大家讨论。修即矫正、纠正、净化之意,行即是行为、身口意三业的造作,修行是将贪心、瞋恨心、愚痴心、我慢心、贡高心、疑心、毁谤心、不随喜的心……等一一纠正、净化。这样诸位明白吗?(大众掌声四起)

  我发觉许多人口里说修行,行为上却我行我素,未将贪瞋痴我慢疑等习气净化,如果没有将无明习气净化,焉能证成菩提?谈不上的,所以阿含经云:贪欲永尽、瞋恚永尽、愚痴永尽,
 楼主| 发表于 2019-4-17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名为阿罗汉。

  这句话是说修行要净化贪瞋痴三毒,贪瞋痴净化即是阿罗汉,当下证成菩提、出三界,就是出世解脱的圣者。有人问:何谓阿罗汉?答:贪瞋痴净化名为阿罗汉;若贪瞋痴未净化,不名为阿罗汉。这样诸位明白吗?(掌声四起)

  证成声闻乘阿罗汉,并不困难。当你受戒后,执持净戒,大小戒皆不毁犯,快则三生,慢则六十小劫,可证成阿罗汉果,如果尚有微细心态犯戒,则无法开悟证果。缘觉乘比声闻乘的境界更高一层,快则四生,慢则一百小劫,持戒不犯,可开悟证果,所以,修道人对自己要有信心。

  以小乘阿罗汉而言,只要好好修行,与诸法空性相应,悟空证空,当下出离三界,了生脱死,后来演变为大乘佛法,不但自度,还要度人,自利亦要利他,证空出空,在现象界度化众生,达空有不二中道实相义谛,圆满六度万行,证成无上菩提,这必须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诸位不要想到三大僧只劫那么久而寒心、灰心、没有斗志,其实在禅定中,万年一念,时间剎那即过,根本不觉得有时间的存在。所以三大阿僧祇劫很快就过去了。

  修行先从阿含经看起,日本学者说:若无小乘阿含的思想基础,大乘佛法不可得,大乘思想是将小乘阿含思想圆满化、思想化、体系化、组织化后,扩大为华严经、楞严经、法华经……等大乘经典。

  我对自己今生开悟非常有信心,现在虽然全心投入弘法布教,等我五十岁后,则隐居山林,好好充实自己,期能达到开悟证果,这是我在人生旅途中所定下的目标,趁现在年轻有, 体力,尚能随缘度众,一旦六十岁,年老力衰,就没有气力讲经了,所以年轻时多为佛教出力,为圣教衰而扶持,为众生苦而救拔之。(掌声如雷)

  诸位再听好,心要超越恶念,也要超越善念,作恶固然不好,作善不求出世解脱,也未必是好!如今生一直行善布施,铺路造桥,乃至救济天下的人,但是若无解脱生死,开悟证果,甚至没有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布施仍是人天果报,来世大富大贵,但仍有生死轮回,未得究竟,未出三界。

  我请问诸君:你来作人大富大贵,或作人王,比李总统还大,或作玉皇大帝、梵天王,诶!这么大的福报,诸位你仍是凡夫一个,福报若享尽,依然要堕入六道,受生死轮回。所以,人天福报,佛门称为小果,尚未究竟、圆满,因此为善固然是好,但不究竟,福报若享尽,恶业现前时,随业流转。

  佛经有一个比喻,有位修道者,行善且修禅定,命终往生到非想非非想处天,寿命八大劫,天上的福报享尽,照常堕落,佛经云:一剎那堕入驴胎。因此天神死后堕入驴胎的危机,演变成佛门中一句庄严的话:佛弟子不升天,升天非佛弟子。

  这样说诸位明白吗?这是站在一个角度来说,作恶不好,作善也未必是好,如果没有解脱,再大的善业,纵使来生大富大贵,福报享尽,照常堕落。世上有许多大富大贵之人,只图享乐,忘却前世,就是佛教说的隔阴之迷,将所拥有的福报消耗完,在世上拼命造业,一旦命终,照常堕落,所以修道者要以福培福,不要以福造业。(掌声四起)

  很多人很有福报、可是却处在福报当中造业,如一过生日就杀猪宰羊、吃海产,所造的业,令人心惊胆跳,佛教认为,这些众生因你被杀,如果你不过生日办宴席,这些众生就不会死,所以,福报大,造业也大,福大祸大,这样诸位明白吗?因此,我们能以福培福,也能以福造业,看你如何选择。福报大,并非不好,但要以福培福,为自己往后成就佛道铺路,这才是明智的选择。

  缘觉乘悟因缘法开悟,以前有一位阿罗汉,看到秋风吹落黄叶,即察觉草木有生灭,人有生老病老,乃至起心动念也有生灭,唯有清净的本性是不生不灭的。会修行的人,看到外在山河大地,及人事物的生灭变化,当下就能开悟。

  「悟者法追人,迷者人追法。」悟性高的人,看见外在一切法生灭不已,回光返照,知道一切法无时无刻不在为我说法;迷惑的人,舍离本性,心外求法,背觉合尘,如是穷劫不得见性。

  我们有福报在富贵当中能够修道,是值得恭禧的,如果今生历尽沧桑,遇到许多痛苦不如意的事,仍能回光返照,知道修道的可贵,这也值得我们庆幸。

  诸位菩萨,我再深入的讲,心灵(佛性)是清净的、非善非恶,但可善可恶,开悟的圣者,是超越善恶的,行善不执着善,亦不为恶,名为超越。了知善法恶法体性无我,是空性的,了解其体空性,不隔毫端,当下与空相应。(大众掌声如雷)

  大般若经云:何谓诸法自性?诸法自性不可得,不可得名为诸法自性。

  凡一切法皆因缘和合,离开因缘和合,一切法不可得,所以,修道要观看一切善法、恶法、有为法和无为法,皆因缘和合,其体是空性的。龙树菩萨所着大智度论云:

  若法因缘生,是法性实空,若此法不空,不从因缘有。

  例如我的身体是因缘和合,这个臭皮囊是地水火风所组成,加上意识,皆因缘和合;前面庄严的花卉,也是因缘和合;国父纪念?也是众缘所和合,有钢筋、水泥、琉璃瓦、水电、灯光、音响……等,这些都是因缘和合,因缘和合的一切法皆是无常法,因为因缘法是脆弱的、可坏的、无常的,所以说「若法因缘生,是法性实空。」不必等到五年、十年,乃至百年才空,当体即空。后面说「若此法不空,不从因缘有。」若此物不是因缘所和合,则不空,但找遍三千大千世界,没有一法不是因缘所和合,这证明世间是因缘法的大本营,如此诸位明白吗?(大众掌声四起)

  如果掌声是常,那是不可能的,有句话叫做孤掌难鸣。有一次,我教弟子因缘法,我讲了半天,弟子不知其意,我单手作拍掌状,弟子仍不知所为,就问:师父,这是什么意思?我再换左手作拍掌状,弟子仍参不透禅机,于是请道其详,我说:孤掌难鸣,双手拍掌才会响,单手拍掌,无因缘和合,是拍不出声音的,这动作叫搧风。天下间无一物不是因缘法,乃至掌声、说话声、吃饭、睡觉、上厕所、上班……,一切都是因缘的流转,
 楼主| 发表于 2019-4-17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生活在因缘法当中而不自觉,这不悲哀吗?我的意思是希望诸位了解,一切法皆是因缘和合,如此才不会被外在因缘法的假相所蒙骗,以致迷惑、造业,带来生死轮回。

  再提醒诸位一点,佛教与外道有差别,外道如回教、婆罗门教、一贯道,乃至其他宗教,其平等性,不如佛教。佛教是平等的宗教,是人人都可成佛的宗教,我们要成佛或作众生;要上升或堕落,一切操之在我,诸位听好,人人都有佛性,既然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有成佛的希望,所以佛说:

  我是已成之佛,汝等是未来诸佛。

  所以,佛有过去佛、现在佛和未来佛。

  基督教、天主教和回教就不如此,基督教认为上帝(耶和华)是高高在上的,纵然往生到伊甸园,也无法当上帝,如果想当上帝,有可能被贬出伊甸园,所以基督教上帝与子民是主奴的关系,如果动念头想当上帝,命运就会如同吃了禁果的亚当和夏娃,被贬出伊甸园。

  有关这个问题,我以前也曾经提过,以上是教义的比较,让大家了解,用意是希望大家有个正确的思想观念。

  你我大家修行,人人都可成佛。我引用一段经文供各位参考,佛经云:

  佛由心成,道由心学,德由心积,功由心修,福由心作、祸由心为。心能作天堂,心能作地狱,心能作佛,心能做众生,是故,心正是佛,心邪是魔,心善是天人,心恶是罗剎,心是一切罪福种子。若有人悟自心,把得定,作得主,不造诸恶,常修诸善,依佛行持,立佛行愿,佛说是人,不久成佛。

  这段经文是说心是平等的,佛是由心所成,不要随便看轻自己,道是由心所学,德行是由心所累积而来,明心见性之功亦是由心所修,福报由心所造,灾祸亦是由心造,心能造天堂之因,也能造地狱之因,心能作佛,也能作众生。

  所以心若端正即是佛,心若偏邪,则和魔没有两样,心慈悲是天神,心恶毒则是罗剎,所以心是一切罪福的根源,如果有心悟得自心,把持得定,思想不被人左右,从此广行一切善事,不造诸恶,依佛的教法行持,佛说此人不久当成佛,所以万法唯心所造,要成佛或成魔,上升或堕落,皆是自心所作,所以「万法不离心,心能生万法。」道理在此。(大众掌声如雷)

  为何佛的相貌庄严,具有福慧圆满相?反观自己的面貌,坎坷不平,如同悬崖峭壁?这有前因后果的,因为佛累生累劫修福慧,感召脸庞非常的饱满,而凡夫众生福慧不圆满,没有修行,所以不能与佛相比。佛有三十二相,每一相都是富贵相,如双眼瞳、齿四十颗、手过膝盖、两耳垂肩……等,如果画佛像没有两耳垂肩,就不标准。

  以前有一位菩萨法王讲堂,看见大殿的三尊佛像,手指有蹼相,这位菩萨说:师父,你们的佛像不标准,佛的手怎么会有蹼。我说:这是三十二相其中一相,讲堂的佛像是标准的。他说:台湾的佛手都没有蹼,只有法王讲堂的佛像有蹼,那不就全台湾的佛像都不标准,只有讲堂才标准。我说:这就对了。讲堂的佛像是根据造像量度经及三十二相塑造的。然后他哑口无言,默默赞同。

  修行的人面貌与身形,都会因修行而逐渐改变,现在我来讲鬼谷子的公案,古时候有一位鬼谷子,他有国画大师之称,他的画像受到朝廷上下,及朝野百姓的称赞,他画马姿态栩栩如生,只有画到马躺着,四脚朝天,画不出来,于是他跑到床上躺着,然后四脚朝天,揣摩马的形像,因为画马很用心,使得整个阿赖耶识都是马的形像,整个意识都在想如何画马才能传神,想得一心不乱,有一次,他太太煮好饭,要叫他吃饭,可是遍寻不着,最后在卧室看见床上躺着一匹马,四脚朝天,他太太吓了一大跳,便往村里大声呼叫,大家都跑来看个究竟,只见鬼谷子躺在床上比手划脚之状。诸位菩萨,鬼谷子已进入一心不乱的境界,整个身体变成一匹马,过了许久才恢复原样。这就是佛门说的:心能转相,相随心所转。

  这件事传到禅师耳中,禅师非常慈悲,告诉鬼谷子:从今以后不要再画马了,如果再画下去,对自己没有好处,因为一直想马的脚、头、眼睛……。整个八识田中,都是马的种子,这样下去会出问题。鬼谷子很有善根,但是他说:我赖此维生,以后该怎么办呢?禅师说:你能否改画观音菩萨圣像,如果用心的画观音菩萨,一定会有好处的。禅师开示完,鬼谷子便依教奉行。开始画观音,不论是立姿、坐姿、如意坐,都画得很传神,当中以金刚坐最不好画,鬼谷子便跑到床上,盘起双腿,手结法界印,缩下巴,眼睁三分,腰杆挺直,面貌慈祥,揣摩观音的神态,渐渐地又进入一心,当他太太叫他吃饭时,又找不到人,后来在房间看见一尊观音端坐着,原来她丈夫想的一心不乱,整个身体变成观音一般。可见人的相貌美丑胖瘦都和意识有关,万法唯心造,平等不二,造善造恶、成佛作魔,皆在一心,后来鬼谷子成为一位虔诚的三宝弟子。

  刚才提到,成佛作魔,上升或堕落,皆由自作。最后,我引用经典云:

  本性者,作佛用是佛性,作众生用是众生性,性无形相,随用立名。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本性者即是心灵(佛性),本无好坏,若有好坏,则是习气,与清净佛性毫无相干,本性若作佛用则是怫性,若作众生用,是众生性,性是无形无相的,随著作用不同,所以立名有差别,本性作狗用是狗性,作阿修罗用是阿修罗性,作菩萨用是菩萨性。这样诸位明白吗?(大众掌声如雷)

  最后以一事相作比喻:把水喻为佛性,将水倒入三角瓶中,水变成三角形,倒入长方形瓶中,水变长方形,倒入梯形的器皿中,水变成梯形,把水倒入长线形中,水变成细长形。诸位菩萨,我们清净的自性,亦复如是,原无任何形态,不要以为佛性像人,只因投胎为人,佛性作人用,故称为人;如投胎为狗,佛性作狗用,则称为狗。诸位,你们说不是吗?

  时间已超过十分钟,对于馆外几千位不能进来的听众,我在此致十二万分歉意。明后两天的内容更深入、更精采。今天非常感谢广大热爱佛法的听众莅临闻法,
 楼主| 发表于 2019-4-17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天同一时间再会。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大家请放掌)

  诸山长老,诸位法师,诸位贵宾以及台湾宝岛佛像雕刻大师黄映蒲大德暨夫人,乃至所有热爱佛法的广大听众,大家晚安!

  昨天听完演讲,有一位观众打电话至凯悦大饭店告诉我,说他太太听如本法师讲经后,炒菜时嘴角偶尔常起微笑,睡觉时嘴角亦露出微笑,那样会不会出问题?我告诉他,不但没有问题,笑久了还会开悟证果,但是被先生欺负、被小孩子气、被社会糟蹋,内心有怨气,却还会笑,那就不好,迟早会被送进龙发堂。听经闻法而微笑,如此的笑会毕业。诸位,明白吗?(大众掌声如雷)。今晚的音响比昨晚更好,感谢音响师能调得更好,很感谢,功德无量!

  今天进入佛学讲座第二个阶段,题目是超越心灵之法宝,今天的大纲是见性起修,说白话点,当你明心见性时,就是开始移动脚步修行的时候。

  假使你没有明心见性,我告诉诸位,凡夫众生皆是用妄想意识在为人处世,用妄想意识在修行,难怪不会开悟证果,所以问你会不会开悟、会不会证果,是问你有无见性,依见性与否来论定,这是佛门所肯定的,所以我列为第二个阶段,也就是说,我们的心灵既然有正见,接下来要修行,修行首先要见性,这是历代高僧大德种种的著作,乃至经典所给与我们的启示。

  诸位菩萨!明心见性,见性起修,当下步步无生,头头是道,举止动作无非是菩提之花。所以同样起心动念,佛陀与众生所发挥的作用就有千差万别,诸佛菩萨起心动念所发挥的作用是清净无染,凡夫众生起心动念不但染污,还大染特染,这是众生遗憾之处,所以难怪要作凡夫众生。

  诸位菩萨!当我们明心见性后,才是会修行的时候,也就是正式踏上修行的起点,如果还未明心见性,刚才开门见山说,没有明心见性,离三大阿僧祇劫的成佛尚遥遥无期,所以佛经说,正式修行至成佛,首先要明心见性,然后开始起步,修慧修福,待福慧圆满,方能成就佛道。所以尚未明心见性,距离成佛还遥遥无期。

  见性是佛门中极重要的一环。

  六祖慧能大师云:「但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

  这句话强而有力的显示,明心见性对修道人的重要性,如果没有明心见性,只学禅定,两条腿盘起来,结手印、念咒语、诵经、念佛,要谈开悟证果则是魔说,我的意思是说,修行人每天进入禅定,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乃至进入四空天,这跟出三界、明心见性了无痛痒,毫不相干。

  所以本阶段,是指明人人有个清净的自性,及见性的重要。

  涅槃经云:「见佛性不名众生,不见佛性是名众生。」

  明心见性后,不再是凡夫了,尚未见本性以前,是名副其实的凡夫,问你是圣人还是凡夫?是问你有无见性来论定,诸位明白吗?所以,历代很多禅师的问答录、圣贤录等言录中有很多见性的启示,对清净自性的自觉是很重要的。

  云偃禅师即将开悟证果(见性的边缘),他的师父很慈悲,有一次,云偃禅师问他师父:如何见性?当一问一答结束时,云偃禅师抱着欢喜的心情,移动脚步正要踏出门槛,他的师父说时迟那时快,将门推挤过去,啪!一声,云偃禅师的左脚被门夹断了,正痛得哎哎叫时,师父问他说:是谁在痛?痛是谁?一问之下,云偃禅师马上回光返照,找回本来面目,当下世间少了一位凡夫。

  会修行的人都是回光返照,不会修行者心向外在的是非善恶,所以剎那间,云偃禅师收回其心,悟到痛的不外乎自性。诸位!你们今晚睡前,坐在床头思惟这件事,对见性有莫大启示。我说:云偃禅师这只脚断的有价值、有意义,能了生脱死、出三界。

  这样的脚断,诸位菩萨!你们想试试看吗?对修行人来说,能出离三界、了生脱死,断一双脚是无所谓的,普通人根机不够,堪受不了这般的教化。例如:你们到法王讲堂向我请示佛法,当你出门时,我挟断你的左腿,看你作何感想?若是没有被你臭骂一顿,怀恨在心才怪呢?被挟断腿,出去之后一定刊头版报纸──世间最残忍的不是在家人,是和尚。

  我的意思是说,过去的祖师大德要令人开悟、证成菩提,是不择手段的,慈悲得令人不可思议,或金刚怒目到令人意想不到,所以他的师父知道这条腿若不如此处断,是不会开悟证果的,使其在极痛之下,一问一答中见到自性,所以,若能证成菩提,出离三界,今天不要说是断一条腿,即使断脚断手,也在所不惜,何以故?能出离生死故。

  今天我跟昨天同样的心情,昨天演讲之际,有好几千人不能进来,今天来闻法者比昨天更多,因为今天是礼拜天,对于不能进来的三、四千人,我在此致十二万分的歉意,对外面看电视墙的人很抱歉,我欠你们的债日后将以弘法慢慢的还你们,很抱歉!

  念佛、参禅、念咒语,甚至听佛法,都无法契会本性,如此一来,这是治标不治本,但是,我的意思不是说念佛、念咒、参禅、听经不好,不是这个意思,这只是权巧方便度众法门。佛法有权教,也有实教,听经闻法,念咒、念佛、拜佛,最后无非要明心见性、福慧圆满,最终在成就无上菩提。

  所以念佛是权巧,参禅悟道法门都是方便法,例如我们要上十楼,不能不从一楼、二楼、三楼开始走起,最后方可登上十楼。修道者没有累积这些福慧及开悟的因缘是不能明心见性的,明心见性,不能说是天然或天生的,不是你刚出生人间跟你说法,就会开悟,这是不可能的,这要累积很多福报因缘,才可成就。

  诸位菩萨!我们不能否认云偃禅师累生累劫没有修行,诸位听见性法门后会开悟、证成果位,我相信不仅是这辈子所修的,佛教相信,没有天才,没有天生,因为,天才也好,天生也好,都有其前因后果。

  所以,修行不得力,不要灰心;考试考不好,不要难过;读书失败也不要伤心,因为所失败、灰心的一切都是因缘未具足,
 楼主| 发表于 2019-4-17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我常说:九十九遍失败不要紧,只要第一百次能成功,这就是真正的成功。(大众掌声如雷)

  佛陀曾说:我如来修三大阿僧祇劫才成佛的,成佛不是一天二天、一世二世,所能成就,所以世上没有天才与天生。

  我曾经告诉诸位菩萨!我以前讲经时,说话不颤抖是骗人的,心情不紧张、不胆寒完全是打妄语,当时很紧张,听众人山人海,有四千多人,在大众威德畏下,原本准备七天的讲稿,一上台讲五分钟就下台,提前结束,你们想想看,讲经说法是何等的艰难啊!诸位菩萨!你们不要以为如本法师讲经很轻松,如吃冰棒一般的清凉自在,要不然,你上来试试看,有些人只要站在台上,看到人多,就吓得晕倒了。

  有一次,我应南部某佛寺邀请演讲,这是我今生头一次上台,那里的讲台比不上这里庄严大方,那里的听众很可怜,被我当成试验品,我在演讲时,会颤抖,会心惊,但是假装镇定,保持微笑,不让大家察觉,结果两条腿,一直发抖,抖得严重时,我赶快把两条腿紧靠着桌子,不靠没事,一靠之下,桌子吱吱作响,当下更泄气。因此,我曾经一再的灰心,我敬爱的师父鼓励我,精神帮助我,他告诉我:天下没有天才、没有天生、没有自然,只要好好的努力,用功修道,渐渐地福慧成熟,再学习演讲,再大的困境,皆能迎刃而解。我听了师父的教诲,依教奉行,如今方有一丝丝成就,恩师上人的恩惠比山高、比海深。

  曾经我的失败,不止一次二次,过去的糗事不要说太多,怕耽误时间,总之,人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扬名天下,今天我在台湾宝岛,可说非常出名,出名得吓人一跳,不是我在赞叹自己,事实如此,有一次,我在台北街头等候田宝武居士开车载我,一会儿有很多人排班近一百公尺供养我,还送了一堆水果,我想回去之后,可以开水果行了。佛教说修行福不唐捐。在电视弘法,广结善缘,全国朝野上下皆看过我弘扬正法,种如是因,得如是果,瓜熟蒂落,不用强求,弘法的努力,扬名宝岛,是无可厚非的。如果没有种因,想要得果,那是不可能的。

  我学演讲时吃了很多苦,因为我们受现代教育,说的是国语,我的国语说的比台语好,可是,因为台湾人占多数,有十分之七、八,有很多人要求我用台语讲,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其实这也是应该的),然后我才开始学台语的。诸位,请问你身为台湾人说台语、闽南语,你是否能用台语说完一席佛法?可能不容易,那么,这并不表示不可能,因此,我打开汇音宝鉴,学台语拼音──君滚棍骨裙滚郡滑,念得舌头快打结了,那种痛苦你们无法体会的。起先,我请一些有汉文底子的老师教我,可是,时常要上台讲经,盼望他们教,不是他们有事情,就是我有事情,双方的时间难以配合,在这种情况下,我鼓起勇气,用心的学台语拼音,还有罗马拼音,最后终于让我学成了,虽然不是很会说台语,但是,最起码「南北二路」,人人都知道如本法师讲经,有乡土味、有震撼力,对不对?所以说话没有天才,说话要学习,修行也是一样。(大众掌声如雷)

  今天我们要明心见性,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修行应付出相当代价,才会有绩效。因为,一个人要开悟证果,若没有累积宿世的善根与福报因缘,是不可能很快地相应的,所以我常说:不要羡慕台上的人,不如将羡慕化为充实自己,有一天我们也能跟他们一样,诸位,你们说是不是?所以今天我们修道,听经闻法皆是权巧,这些权巧无非要令你们明心见性,这才是正确的,不要把语言文字当成目的,而是透过语言文字来见性,这才是正确的,如同月亮在那里,就将手指到那里,但不要把手当成目的,手只是一种手段、方法,要顺着手的方向看过去,因为月亮在那,不在手上,语言文字、讲经说法与参禅悟道都一样,都是权巧,最后目标在于明心见性,诸位明白吗?(大众掌声如雷)

  清净的自性长得怎样呢?

  佛经云:「真如本性,一法不立,一尘不染,能不见一法名为见性,亦名见如来,不见一法是寂,寂中能照,照中能寂,到此方得名为观自在。」

  诸位,真如本性,也就是佛门所说的法身,我们的佛性,一法不立,一尘不染,如果清净自性尚有一法、一尘,那仍然有染,心中尚有贪、喜、怒、哀、悲、恋、嫉、妒,全部跟清净自性毫无相干,故说「能不见一法,名为见性,亦名见如来」如果修行能回光返照,照见自性本无一法存在,即是见到本体。

  为何说「不见一法名为寂」?寂即空性,六祖慧能大师说:菩提自性,本来空寂。菩提自性若有一法、一尘的话,并无见性,性者一尘不染、一法不立、即见法身。神秀大师所见,是渐教的道理,渐渐修,尚未到达果位。一位是从因说到果,一位是直接说果,二位大师差别在此,不能说谁对谁错,是境界高低、次第先后的问题。一位说因,一位说果,不能说因地错,因为果地是从因地而来,无因地那里有果地可得呢?

  一位是已达到果位阶段,无须再说因地,所以直接讲果地,因为众生的根机有深浅高低。在此情况下,祖师或者佛陀说法,有时说深,有时说浅,有时说理,有时说事,有时同时说事理,道理在此。诸位菩萨!再听好,「寂中能照」,寂是指清净的本性,即是本体,在寂静当中能普照,「照而能寂」在普照中能寂静,咦!这是什么意思呢?

  诸位,仔细听好,这是一般人所说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不二,是一体两面的,譬如,镜子不动,清清净净能照脸,能照山河大地,照得清清楚楚,但是,这面镜子不会说我能照,镜子不动,不动却能照,照的当下又是不动,真的很不可思议。

  我们清净的自性也一样,不动能照,照中能寂,这种微妙境界即是实相中道的道理,诸位回去可以慢慢体会这个道理,有时话刚出口,一剎那即过,尚未体会到,话已说远了,法会中有录影,回去以后再买录影带或录音带,反复倒带多听几次,用心体会这个道理,因缘成熟时,自然豁然开悟。自性就像一面镜子,镜子是寂静的,但是,寂静中能照物,
 楼主| 发表于 2019-4-17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照物的当下不会说我能照,如如不动,而无不动,这个道理值得我们深思与体悟。

  我们清净的自性比镜子更微妙,譬如,有一位阿娜多姿的女性从面前走过,我们眼睛自然睁大一看,不用再动念头说我要看,这是觉性的作用,自然能分别,在觉性分别当中,心地如如不动。所以佛陀曾言:修道不能见性,是缺乏回光返照的功夫,我们的心一向是向外驰求,不曾向内找回本来的主人,不曾与自心作过朋友,即所谓见性,与外面的人作朋友,有何好处?自己无法主宰自己的心念,却要主宰他人,这分明是颠倒,与外面的人作朋友有生灭,与自己的主人──佛性作朋友,永远没有生灭。今日拋下自己的主人,你说愚痴否?

  诸位啊!这是非常愚痴的,因为没有明心见性,找回本来的主人,致使轮回生死;诸佛菩萨是明心见性的人,所以主宰自己,不被外面一切尘埃、境界所转,因此能自在、解脱。

  诸位菩萨,外面的一切皆是生灭无常,乃至所有的人事物,山河大地,是过眼云烟而已,一剎那间变为乌有,何必贪恋外在的一切人事物,随缘来,随缘去,不必强留,所以在此,我抱着与以往同样的心情,赠送诸位四句话,这样能令诸位的心地如如不动,不被外境所转,得大自在。

  缘来勿喜、缘去勿悲、缘来勿拒、缘去勿留。
  
  以上四句若能做到,佛就是你,你就是佛,佛与你非二物。

  因缘成熟,顺逆果报现前时,包含任何人事物,都不要过于高兴,有什么好高兴的,当相聚在一起时,就注定要分开,已倒数计时之际。夫妻、母子、亲戚朋友,相聚也只不过数十寒暑,有什么好高兴的,试着用镜子照自己的脸,如今的你,已经四十多岁、五十多岁、六十多岁,渐渐地踏入人生的最后终程,不是吗?

  时间总是会过去,一切是生灭法,有什么好高兴的,你拥有的财富、妻子、事业与名利,在你死后带得走吗?因缘来,不要高兴,随顺它来,因缘去,也不要悲哀,悲哀于事无补的,随顺它去吧!因为一切法缘生缘灭,何必被缘生缘灭的一切诸法所骗,毕竟因缘法是无情的、无常的、危险的、空性的、非永恒不变的,诸位明白吗?(大众掌声如雷)

  凡夫累生累劫被缘生缘灭的一切诸法骗得团团转,因缘来就高兴,因缘去就痛苦,不能转境,以致生死轮回不息。佛菩萨不会如此,因缘来不会高兴,因缘去也不会悲伤,所以佛陀曾说:我如来安住大悲三念住中,何谓大悲三念住中?就是部分的人听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释迦佛没有什么好高兴的、部分的人不听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甚至毁谤,佛陀也不会伤心,一部分人赞叹佛陀,一部份人毁谤佛陀,佛陀即不会伤心也不会高兴,始终安住在如如不动的自性当中,心能转境,故称如来,诸位明白吗?(大众当如雷)

  所以,因缘来时,不要拒绝。拒绝是心里不高兴,对境产生瞋恨,因而有对立感。因缘去时,莫强留,因缘来了又去,去了又来,来来去去,生生灭灭,这个世间本来就是如此一般。无量无边的众生,来去生灭的道理都知道,却做不到随顺因缘的原则,这是缺乏修行的缘故。何谓修行?修行要有窍门,窍门不通,只好被境转。

  楞严经云:「心能转物,即同如来。」

  心能转一切万境、万法,那么心与如来无有差别,因为我们无法转一切境,而被境所转,所以名为凡夫。

  古德云:「心能役物,不被物所役。」

  这两句话亦符合这个道理,役是被使唤之意。心能控制一切,才算是有本事的人,然而,我们的心始终被一切境界所转,这样会很痛苦。修行,是处在五欲六尘当中,心地不被外境所转,这是修行所得的境界。为什么有些人遭受毁谤,就暴跳如雷,怀恨在心、伺机报复呢?这是被境所转。有些人被毁谤欺侮,心地却能如如不动,这是人家有修行呀!所以,有修行和无修行成天渊之别。诸位,相不相信?(大众掌声如雷)

  有一次,释迦牟尼佛,遭受很严重的打击与毁谤,用一句台语话来形容最恰当不过─『真夭寿』─意思就很残酷无情。当释迦牟尼佛在大众中讲经时,有一位女众突然跳出来,在大众人群中呼喊着说:『大家听好,世尊说他自己多么有修行,是骗人的,你们何曾知道,我隆起的大肚是跟世尊有的。』在座的人异口同声:用台语话来讲比较贴切─「放屁」!世尊那有可能跟她作不净的行为,不可能的。但是,她一直拚命的呼喊,没有正信的人,心就动摇了,目犍连尊者看情形不对,即时运用神通变成一只老鼠,咬断她的腰带,随后脸盆从她腹中滑落下来,乒乒乓乓,这位女性见大势不妙,羞愧得落荒而逃。

  这时,世尊说话了:『刚才我为什么不作解释?因为,我跟她有过一段因缘,过去生中我曾毁谤她,今天果报现前,是受报应的时候,但是,这不伤我一根寒毛。』此时,世尊说了两句名言:「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随着生活的点点滴滴,消一些旧业,不要旧业未消,又造新业,这叫做「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由这件事情看来,世尊受了极大的考验,明明没有和她作不净的行为,却被毁谤。诸位,如果你们是世尊,能堪受得了吗?这么大的打击,你们稳得住吗?

  如果今天有个女人,无缘无故来国父纪念馆呼喊说:「诸位啊!你们听好,这隆起的大肚,是「阿本」跟我有的。」我告诉你们,我不能像佛陀一样毁誉不动,因为我比不上佛陀,我还是凡夫众生,我会暴跳如雷,要她还我清白。这是告诉诸位,佛有修持,我们凡夫没有,佛陀叙述着前因后果,而且如如不动。「阿本」可不一样,足见圣凡差别甚巨,所以,有无修持不是嘴巴讲讲而已,我们教授曾经说过一句话:「听你说得好,不如看你做得好。」实在有道理,修道确实要修,没有修行,谈明心见性、证成菩提,皆是戏论,一定要脚踏实地,按部就班的修道,如此诸佛赞叹,天龙八部护持。

  诸位菩萨,六祖慧能大师如何教导弟子明心见性呢?他有树立理论,诸位不妨听听看。

  六祖慧能大师云:「我此法门,从上以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2-28 13: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