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指南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佛教论坛

 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7700|回复: 40

[弘法探讨] 黄念祖大居士: 【 金刚经一滴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2-14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点击注册

x
金刚经一滴
黄念祖居士著
以一九八七年在美国维州莲华精舍录音为基础
一、小引

很荣幸,也很振奋,在华盛顿会见这么多位深有信根,发心真诚的佛教同信同修,是殊胜因缘。

我很惭愧,自己水平有限,不能满足大家的期望。

我们在华盛顿一起研究释迦牟尼佛的遗教,今天这一会是最后一次,因为我很快要回北京去了。

今天所要谈的《金刚经》中自己所体会的一点点,只能说是大海中的一滴,不能说是讲经。

《金刚经》对我来说,佛恩是十分深厚,把我从黑暗无知的牢狱中,挽救出来,顿入光明无际的宝山。

我的家庭世代奉佛,我童年最喜绕佛,曾于北京广济寺释尊成道日,绕念圣号直达次日淩晨。

但稍长到学校读书之后,接触到新思想,例如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的文章,产生一些影响,但更主要的则是看到来来往往的佛教界知名人物,从他们的言行可以看出,世俗的缠绕毫不少于常人,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妒嫉障碍,勾心斗角,争名好利,排除异己,一样也不少。

于是我十分怀疑,这些人久修多少年,为什么一点也不脱尘俗!

于是产生一个错误的结论,认为佛法无益于人,直等到十九岁,大学三年级时,寒假考试结束,不想再看书,又无事可做,于是找到母亲的一部有注解的《金刚经》和一部《灵魂论》,每本厚约一寸,我一夜之间读完两书,在读经时,产生了空前的稀有情况:如闻惊雷,醒人长梦;如沐春风,身心调适;如饮甘露,遍体清凉;如闻妙乐,顿忘俗味。

当时只感觉一阵阵清凉与光明,自头至足,遍灌全身,一夕之间二三十次,其殊胜安乐不是言语所能形容。

这才恍然明白,不是佛法辜负人,而是人辜负佛法。

这才端正了自己对佛法的认识。当时体会到‘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是经中的核心。

凡夫下手最好是持名念佛,但当老实念去,便可望暗合经中妙谛。

http://bookgb.bfnn.org/books/0043.htm
 楼主| 发表于 2019-2-14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三般若

这些年在佛教中,自己的体会是:我们的修行,不管你修哪一宗,都要以般若作为前导,以净土作为归宿。

(般若是梵文,在华文中没有确切适当的辞可翻,勉强可译为大智慧,以别于通常所理解的智慧。)

因为没有般若,没有大智慧,看不清道路,不知道方向,找不到归宿,这样去修持,就所谓盲修瞎练。

修持归向,当如华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华严》,经中之王,普贤是华严长子,求生极乐世界,正是引导六道众生,同归极乐。

再从当代情况来看,不管你修什么,如果说希望在这一生内解决问题,若不求生净土,那就不可能了。

不管哪一宗,想在这一生出生死,愿意今生出轮回,你又不求生净土,那就要落空。

我们当前这个地方的道场叫莲华精舍,是密宗,共同的愿文是同生极乐。所以不管哪一宗,都要以净土作为归宿。

在菩萨道场有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这是前五度,第六度是般若

前五度如果没有般若,只是单纯的布施、持戒、禅定,这样的五度不能成为波罗蜜(波罗蜜应译为彼岸到,我国语法则为到彼岸,生死是此岸,了生死是彼岸。)因为前五度如盲,跟瞎子一样,有般若才是眼目

所以六度之中,般若极重要。六度都因有般若才能成为波罗蜜,这就是般若的重要性。

http://bookgb.bfnn.org/books/0043.htm

发表于 2019-2-15 07:4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随喜!

点评

说你,你还不服。 看看,我怎么分析黄念祖居士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2-16 09:58
哈!观如 义工 新年快乐 诸事大吉 道业进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2-15 22:37
 楼主| 发表于 2019-2-15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guanru 发表于 2019-2-15 07:47
南无阿弥陀佛!随喜!

哈!观如 义工  新年快乐 诸事大吉 道业进步!
 楼主| 发表于 2019-2-15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般若,若分而言之,则为三个般若: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

这三个般若像(伊)字的三个点,一即是三,三即是一,超出众生的情见。

粗浅说来,人们所看的大乘经论,以及所听的同类言论,这都属于文字般若

从文字般若的启发使人体会了佛法的深意,成为自己思想的定盘星,来看待身心内外一切事物,而更主要是返照自身自心的本源,就称为观照般若。

在观照般若之中,一旦突然了达契悟自己的本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就证入实相般若

实相般若是般若的本体

实相就无相无不相。

无相者:没有青黄赤白,长短大小,任何形象;不是有相,不是空相,不是非有非无,也不是亦有亦无,离开了这四句,遍离一切相。

为什么又说实相无不相?因为实相虽远离一切幻妄之相,体性不空,遍为一切诸法作相。也即是说遍能显现一切相。

蕅益大师《破空论》说:‘实相非福,而为一切福德之聚。实相非慧,而为一切慧行之本。’

实相是般若的本体,怎么能够证入本体呢?我们要从观照般若入手。

观照两个字,《心经》中说得很清楚。第一个是观字,密宗叫观想,想就比较粗,观就比较细。

‘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这个 ‘ 照 ’ 字,即观照的照字。

照字和想字就更不同了。有心叫作无心叫作

‘ 观照 ’ 就应该如 ‘ 观自在 ’ 之,‘ 照见五蕴皆空 ’ 之,这才是真正的观照

《破空论》曰:‘ 如理而照,照不异寂,即名观照般若。

理是本体,如实相般若是实际理体而起照用。

珠发光,光是从珠本体而生,发光是照用,珠之发光,先照自体,这就是 ‘ 如理而照 ’ 之义,光照本体,不必安排,没有造作,没有举动,自然而照,故曰 ‘ 照不异寂 ’ 。也就是虽在照用之中,而本体仍是清湛不动,照用与寂灭没有分别。

文字般若浅近说来,那就是大乘经论中,有关于般若的文字啊,言论啊,所有这些都是文字般若。

引申一步,就如《破空论》说:‘ 如理诠寂,寂诠即照,是名文字般若。

‘ 如理 ’ 就是后文中 ‘ 如如 ’ 之义。

经云 ‘ 如何为人演说,如如不动 ’ 。如是第二个字,是真如,是实际理体。说法时要如同真如而说,这正是此处 ‘ 如理 ’ 两字。

如同真如的本体,来表达寂灭的妙谛。这就是 ‘ 如理诠寂 ’ 。

在了达时,自心仍是寂然不动,这是 ‘ 寂诠 ’ 。

这个 ‘ 寂诠 ’ 正是本体的照用,故曰 ‘ 寂诠即照 ’ 。

这就是说,所表达的是真如的本体,能表达者,正当表达时,仍是寂然无动,全由本体的照用,这叫作文字般若。

可见文字、观照与实相般若,三者之间关系密切。

文字般若、观照般若,都是从实相般若本体所显现出来的。

所以实相般若就是文字般若与观照般若的

文字般若表达的内容,就是要表达实相般若与你如何去观照。

观照般若所照的就是文字般若与实相般若。

三般若说是三,而实际又是一体。虽然是一体,而又可分别为三个。所以是即三即一,微妙难思。

http://bookgb.bfnn.org/books/0043.htm

发表于 2019-2-16 09:58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guanru 发表于 2019-2-15 07:47
南无阿弥陀佛!随喜!

说你,你还不服。
看看,我怎么分析黄念祖居士的。

点评

兔爷偷用上班时间网游,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2-16 13:10
发表于 2019-2-16 10:09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伊字三点,出自《涅槃经》。
黄念祖居士这样说般若,不妥。
不分析黄念祖,太得罪人。
并且,黄念祖一生追求佛法,而最终的选择,对他来说,是唯一正确的选择,算得上极有智慧,这一点,值得佩服。

点评

哈!高大上 兔儿爷 新年快乐 诸事大吉 。 。。。。。。。。。。。。。。。。。。。。。。。。。。。。。。。。。。 问。夫言法身者。心为法家之身。身是积聚义。积集含藏一切万法。故名为心。即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2-17 23:56
发表于 2019-2-16 13:1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初见 发表于 2019-2-16 09:58
说你,你还不服。
看看,我怎么分析黄念祖居士的。

兔爷偷用上班时间网游,服!

点评

这你都知道? 我还活不活了! 给你个忠告,黄念祖讲的不对,不要看了。 黄念祖这样理解般若,与安慧理解的一致;不过,安慧是论师,比黄念祖要通透的多。黄念祖这样说,可以加上不少东西,比如:不观而观;不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2-16 13:44
发表于 2019-2-16 13:4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guanru 发表于 2019-2-16 13:10
兔爷偷用上班时间网游,服!

这你都知道?
我还活不活了!

给你个忠告,黄念祖讲的不对,不要看了。
黄念祖这样理解般若,与安慧理解的一致;不过,安慧是论师,比黄念祖要通透的多。黄念祖这样说,可以加上不少东西,比如:不观而观;不见而见;神而明之,神而用之;虽不见,而能了知万物;虽了知万物,而不闻不见;…………。
你要想知道更多,可以问染心,染心可以给你补充很多,因为染心也是怎么想的。




点评

师兄,一个词就可以总结了: 戏论!!! 师兄,我总结得符不符合你的意思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2-24 13:56
哦,林泉也是这样修“念佛禅”呢。 你瞧瞧,你们三个管理,我一视同仁,就那么不讨人喜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2-16 13:50
发表于 2019-2-16 13:50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初见 发表于 2019-2-16 13:44
这你都知道?
我还活不活了!


哦,林泉也是这样修“念佛禅”呢。

你瞧瞧,你们三个管理,我一视同仁,就那么不讨人喜欢。

点评

他们所谓的“念佛禅”,其实,就是“口头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2-24 13:58
 楼主| 发表于 2019-2-17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初见 发表于 2019-2-16 10:09
伊字三点,出自《涅槃经》。
黄念祖居士这样说般若,不妥。
不分析黄念祖,太得罪人。

哈!高大上 兔儿爷 新年快乐 诸事大吉 。

。。。。。。。。。。。。。。。。。。。。。。。。。。。。。。。。。。

问。夫言法身者。心为法家之身。身是积聚义。积集含藏一切万法。故名为心。即何用更立般若解脱二法。

答。法身即是人。人须有。灵智。故名般若。若得般若照。则显现法身。故经云。名如来藏。名为法身。

又若得般若。则一切处无著。不为境缚。即是解脱。若显法身得解脱。功全由般若。非唯此二。法一切万行。皆由般若成立。故五度如盲。般若如导。

若布施无般若。唯得一世荣。后受馀殃债。若持戒无般若。暂生上欲界。还堕泥犁中。若忍辱无般若。报得端正形。不证寂灭忍。若精进无般若。徒兴生灭功。不趣真常海。若禅定无般若。但行色界禅。不入金刚定。若万善无般若。空成有漏因。不契无为果。

故知般若。是险恶径中之导师。迷暗室中之明炬。生死海中之智楫。烦恼病中之良医。碎邪山之大风。破魔军之猛将。照幽途之赫日。警昏识之迅雷。抉愚盲之金鎞。沃渴爱之甘露。截痴网之慧刃。给贫乏之宝珠。

若般若不明。万行虚设。祖师云。不识玄旨。徒劳念静。不可刹那忘照。率尔相违。

以此三法不纵不横。非一非异。能成涅槃秘藏。如大涅槃经云。佛言。我今当令一切众生。及以我子四部之众。悉皆安住秘密藏中。我亦复当安住是中。入于涅槃。

何等名为秘密之藏。犹如伊字三点。若则不成伊。亦不成。如摩酰首罗面上三目。乃得成伊。三点。若亦不得成。我亦如是。解脱之法。亦非涅槃。如来之身。亦非涅槃。摩诃般若。亦非涅槃。三法各异。亦非涅槃。我今安住如是三法。为众生故。名入涅槃。

所以云。法身常。种智圆。解脱具。一切皆是佛法。无有优劣。故不纵。三德相冥。同一法界。出法界外。何处别有法。故不横能种种建立。故不一。同归第一义。故不异。虽三而一。虽一而三。一则坏于三谛。异则迷于一实。

则三谛圆融。在则三观俱运。在则三道相续。在则三德周圆。如是本末相收。方入大涅槃秘密之藏。

古德云。此之三德。不离一如。德用分异。即寂之照为般若。即照之寂为解脱。寂照之体为

如一明净圆珠。明即般若。净即解脱。圆体法身。约用不同。体不相离。故此三法不纵不横。不并不别。如天之目。似世之。名秘密藏。为大涅槃。

又台教类通三轨法。一真性轨。二观照轨。三资成轨。即是三德。

以真性轨为一乘体。此为法身。一切众生悉一乘故。

以观照轨为般若。只点真性寂而常照。便是观照第一义空。

以资成轨为解脱。只点真性法界。含藏诸行无量众善。即如来藏。

三法。不一不异。如点如意珠中。论光论宝。光宝不与珠一。不与珠异。不纵不横。三法亦如是。。。。。。。。。。

。。。。。。。。。。。。。。。。。。。。。。。。。。。。。。。。。。。。。。。。。。。。。。。。。。。。。

云何三。云何德。法身般若解脱。是为。常乐我净。是为德。

一法身者。

法名可轨。诸佛轨之而得成佛。故经云。诸佛所师所谓法。

身者。聚也。一法具一切法。无有缺减故名为身。经云。我身即是一切众生真善知识。

般若者。觉了诸法集散。非集非散。即是觉了三谛之法。

解脱者。于诸法无染无住。

此三法。皆具常乐我净之四德。


谛观一念之心。即空即假即中。

即空故。一空一切空。无假无中而不空。空无积聚而名藏。藏具足故。名之为德。

即假故。一假一切假。无空无中而不假。假摄诸法。亦名为藏。藏具足故。名之为德。

即中故。一中一切中。无空无假而不中。中摄一切。亦名为藏。藏具足故。称之为德。

不可思议。不纵不横。不并不别。诸佛即中为体。故名法身。以即空为命。故名般若。以即既假为力。故名解脱。

一一皆常乐我净。无有缺减。故称三德。一一皆法界。多所含藏。故称秘藏。

故净名云。诸佛解脱。当于众生心行中求。当知我心亦然。众生亦然。彼我既然。诸佛亦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

节录 《宗镜录》卷九十
。。。。。。。。。。。。。。。。。。。。。。。。。。。。

这三个来说,“ 真实之际 ” 拿 “ 涅槃三德 ” 来说就是 “ 法身德 ” ,真实的本际就是 “ 法身德 ” 。

“ 真实之利 ” ,让大家知道什么是 “ 真实之利 ” ?解脱,不为烦恼所束缚,不为三界所拘留,是 “ 解脱德 ” ,三德中解脱德。

“ 真实慧 ” 是什么?般若德。

所以这个三真实也就和 ∴(伊)三点(伊)字,就这个字 (伊)字,不是纵的,也不是横的,也是三,也是一,不但是三,它有三点,这些都是点,你说它是一,它又有三个,就这个(伊)字三点。

“ 法身三德 ” 就是 “ 般若德 ” 、“ 解脱德 ” 、“ 法身德 ” ,在咱们这个经里头就是 “ 真实之际 ” 、“ 真实之慧 ” 、“ 真实之利 ” 。

《无量寿经》注解(念老大德)

点评

不错,能够查资料,算得上精进了,给你点个赞。 给个提示。 又若得般若。则一切处无著。不为境缚。即是解脱。 这样解释“般若”,太俗。太俗的意思是:套话连篇,刚刚看一个词形容,“明词泉涌,都无实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2-18 08:27
发表于 2019-2-18 08:2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莲池海会 发表于 2019-2-17 23:56
哈!高大上 兔儿爷 新年快乐 诸事大吉 。

。。。。。。。。。。。。。。。。。。。。。。。 ...

不错,能够查资料,算得上精进了,给你点个赞。

给个提示。

又若得般若。则一切处无著。不为境缚。即是解脱。

这样解释“般若”,太俗。太俗的意思是:套话连篇,刚刚看一个词形容,“明词泉涌,都无实义”。
般若,最标准的套话是“非空非有”。
就是这样,也不是解脱。
发表于 2019-2-18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莲池海会 发表于 2019-2-17 23:56
哈!高大上 兔儿爷 新年快乐 诸事大吉 。

。。。。。。。。。。。。。。。。。。。。。。。 ...

发表于 2019-2-18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莲池海会 发表于 2019-2-15 23:01
般若,若分而言之,则为三个般若: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

这三个般若像(伊)字的三个点,一 ...

 楼主| 发表于 2019-2-18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般若不同于一般的文字。它是从实相般若所流现,而这个文字所告诉你的,是如何进行观照,证入实相

文字般若虽然可生起观照,而证入实相。但我们不可认为文字般若就是实相般若,更不可认为了达经文便已契悟实相。

《金刚经》说:‘ 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大乘无量寿经》说:‘ 非语言分别之所能知。’

《法华经》说:‘ 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

可见实相般若不是语言文字所能表达。

学人也无法从意识分别中真实理解实相般若的真谛。

文字般若的重要性,在于指示门路,指示如何去观照,如何去认识实相。

所以一切经论,文字言语,都是作为一个指路牌

例如昨天我们去开会,在指路牌上写著:‘ 华府佛教会 ’ ,如果没有这些指路牌,到的人可能更少一点。这是指路牌的重要作用。但是,你不能认为那个指路牌所在之处就是 ‘ 华府佛教会 ’ 。

这是一个很好的比方。指路牌告诉你方向,你要依著方向去找,文字般若正是如此。

佛经上说 ‘ 因标指月 ’ 。茫茫太空之中哪里是月亮啊?经文里用文字告诉你。

现在本室之内,拿灯当做月亮,我用手指著它说:‘ 这个是月亮。’ 这就是标指一下。文字般若就起这样的作用。

昨天如果到处都没有贴著 ‘ 华府佛教会 ’ ,那我们也找不到。可见标很重要。所以不可以弃指求月

若不要这些指示去求月亮,那茫茫华盛顿很难找到佛教会。

所以指出方向,你就可以看到。不可以弃指,不要它。这些文字,经典,我们没有这些是不行的。

另一方面我们更不可以 ‘ 执指为月 ’ 。我用手一指,这个是月亮。你就误认我的手是月亮。

你看到我的手,就可以看到月亮了。一般人多是这样。执著所看到的手,误认为就是所愿见的月了。

这样的话,不但是看不到月亮了,并且还生出一个极大的错误,以为月亮是我手这个样子。

所以学习般若要从文字、经典之中得到方向去观照,专精勤久,一旦相应,方能契入实相仅在文字上得了一点理解,就以为是实相般若,那就错了,那就永远不能见实相。

http://bookgb.bfnn.org/books/0043.htm
发表于 2019-2-19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感谢
 楼主| 发表于 2019-2-21 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经题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本经总题。

‘ 经 ’字是通名,佛所说都称为经。

‘ 经 ’ 字前的七个字,本经独有,这是别名。

开头‘ 金刚 ’ 两个字是形容词,称赞般若如金刚

金刚是喻,金刚有不同的解释,但涵义是一样的。

现结合实际,金刚即印度的金刚石(即钻石)。它最光明,最坚硬,也最珍贵。

金刚石做的刀子可以裁玻璃,硬度最高。它能破坏一切,而不被一切所坏。所以它最坚最利,而没有能破。以这个金刚石做为譬喻来形容般若。

金刚是贵重的宝物,以譬喻实相般若是诸法中尊。

它坚固不为一切所坏,来譬喻观照般若不被一切爱见所侵犯。

金刚能裁切玻璃,作用猛利,来譬喻文字般若能断众生种种疑惑。

永明大师《心赋注》说:‘ 夫般若者是诸佛之母。故净名经颂云 “ 智度菩萨母,能生一切导师 ” 。所言般若者,即一切众生自心灵知之耳。’因为诸佛皆由般若而成就,所以称般若为诸佛之母。

自心,自性清净心与实相般若,真如实相,中道等,只是一法的不同名称。

般若是诸佛之母,般若也即众生自心灵知之性。

《心赋注》又说:‘ 离此一心别无殊胜。’ 又 ‘ 此一心,大中大,上中上,圆中圆,满中满,实中实,真中真,了义中了义,玄中玄,妙中妙,不可思议中不可思议……佛正法正行中,此心为最 ’ 。

所以经中释尊宣说:本经 ‘ 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 如来所说这个法,是为发大乘心的菩萨所说的,是为发最上乘心的菩萨所说的,可见这个经是殊胜的。

‘ 波罗蜜 ’ 是到彼岸,也可译为度无极。

有为福德不是般若,也不是波罗蜜。相似般若,名为般若,但不是波罗蜜。

本经是般若是波罗蜜,故称般若波罗蜜。

http://bookgb.bfnn.org/books/0043.htm
 楼主| 发表于 2019-2-22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四、离相修善

菩萨全名是菩提萨埵,华意是觉有情,也就是度众生。


经里说: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经中说我应该灭度一切众生,这是我们发的心,不但是有此心,而且要实践要落实。

‘ 灭度一切众生已 ’,众生都灭度了,这个愿已经成就了,可是怎么样呢?经中说:而是没有一个众生真实灭度了。

这就很奇,要度一切众生,而这些众生已经得到了灭度,可是没有一个众生是真实灭度了。这就不是凡夫而是般若的菩萨度生的境界了。

所有众生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彻底都灭度了,为什么又说,没有一个众生真实灭度了呢?

这就因为释迦牟尼佛得道的时候,第一句话:‘ 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 一切众生本来就有如来的智慧德相啊。所以说,一切众生本来都是佛啊。

那么,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他现在成了佛,他只是恢复了本来而已,他不是得到什么,变成什么,制造成了什么,变换了什么。他不增不减,只是恢复他的本来

那么你这个度生的人做了什么贡献?他只是恢复他的本来嘛。

再者,一切众生既然同具如来智慧德相,也即是同具如来的法身。

我与一切众生既是同此法身,本来同体,一体之中,谁能度?谁是所度?所以说 ‘ 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这也就是《金刚经》中重要的指示:三轮体空。

内不见自己,外不见对方,中间不见所施之法、所施之物。外内与中间都无一物,称为三轮体空

内是一方,外是一方,中间是一方,一般是内有我,外有人,中间有法有物,这三轮就不空。

若是三轮体空,就是不见有能度众生的我,没有一个我,我在做事。内若无我,外也就没有人啊。还有什么中间?一切都本空啊。所以本来无一物。

再例如:我布施了一万美金,我把钱给某先生了,若是三轮体空,内就不见我,外不见有某先生,中间不见这一万美金。

虽然不见能施与受施之人,中也不见这一万美金,但是这件事情还是做了。这就叫三轮体空啊。这就是很殊胜的。这样的布施就可以称为布施波罗蜜,就可以到彼岸

一般是我有一万美金给他了,老记得自己做了很大的好事,我把一万美金救济了某个人,老记著他曾经得到我的一万美金。你布施是布施了,他得了一万块钱,但不能称为布施波罗蜜。两者的差别就在这里。并不是不布施,是要在布施时不住于相。

有些人读了《金刚经》之后,就一切都落于空,都是无为、无相、无我,都是无了,就跑到偏空的一边去了。

所以蕅益大师就写了一篇《金刚经破空论》破这种偏见。所以终日度众生,终日没有度。终日度生终日无度。不是不度众生,是度而无度,无度而度。

我在度众生,而没有度众生的相,我有度众生的,而终日终生都在度众生。这样度生般若相契,就是波罗蜜。

http://bookgb.bfnn.org/books/0043.htm

点评

请问:善法有相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2-24 14:00
 楼主| 发表于 2019-2-23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刚经》劝离四相:相、相、众生相、寿者相。

最粗浅的说,我相就是自身。有了我就有你,这就是人相。不但有你,还有种种的人,轮回中种种的生物,那就是众生相。中间有长生长住的是寿者相。这是最浅说的四相

又如刚才说,有一个能度众生的我,这是我相。我所度的某一个物件,这就是人相。而我所度的种种,就是众生。而我所度的众生他得到涅槃,这就是寿者相。这都是极粗浅的解释。

再说得稍高一点,就是以主宰为义,误认为有一个能当家作主,主宰一切的我。实际上,实在是无我,一切都是因缘和合,哪个是我呀。

像片上二十岁的我早就没有了。三十、四十岁的我也就没有了。再过些日子,今天七十岁的也应没有了。到底哪个是我呀,我能作主吗?我能留住年轻力壮的我吗?这都是刹那刹那生灭,都是被因缘牵引,哪有主宰!

与我相对的是人相,而且物件之人有种种,就是众生相。而这种执著有我的想法总是相续不断的,就是寿者相

更进一步,《破空论》说:‘ 主宰名,形相名,众缘和合名众生,相似相续名寿者。’

能在自身内当家作主的是我相。一切可见的形相是人相。因缘和合生一切法,是众生相。阿赖耶识相似相继是寿者相

可见四相都从我相而生,所以经中说:‘ 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所谓四相,般若就是要照破这四相,离开这四相。

然而不是空无断灭。而是离相修一切善法。经上说:‘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所以这个地方就不落有无两个边。

没有我,没有人,没有众生,没有寿者(以上空边),可是修一切善法。修一切善法之中(有边),可是没有我相,没有人相,没有众生相,没有寿者相。离开了两边,契入中道。

所以离一切相,修一切善,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翻译过来是无上正等正觉。

阿耨多罗是无上,没有更上的。
正等:上至诸佛,下到蠢动含灵,本性都是平等,是这样的大平等。
正觉:这就是圆明普照一切,没有偏缺,没有亏欠的大觉。所以叫做正觉。
无上正等正觉是佛所证最高无上的果觉。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就得佛的无上果觉。

若人只重离相,而轻视了修一切善法,有所偏呀。只知道修一切善法,而不能离相,也是偏啊。

蕅益大师说‘ 盖不达无我而修一切善法,止成人天伪果。不修一切善法而但证我空,止成二乘小果。妄言我法俱空,而恣行恶法,则为阐提狱种。唯以无我修一切善法……即得无上菩提。’ 这实在是最重要的一个指示。


发表于 2019-2-24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初见 发表于 2019-2-16 13:44
这你都知道?
我还活不活了!

师兄,一个词就可以总结了:

戏论!!!

师兄,我总结得符不符合你的意思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七条底线|宗旨|使用指南|小黑屋|积分|勋章|手机版|佛教网

GMT+8, 2024-11-16 20: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