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81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9-1-11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点击头像
- 看学佛情况
|
楼主 |
发表于 2019-1-16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征心四。心随所见而在。
1。阿难以为,心见明在外,见暗在内,随所见而在。
〖经文——译文〗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是众生身,腑藏(音葬)在中,窍穴居外。
有藏(音葬)则暗,有窍则明。
今我对佛,开眼见明,名为见外;闭眼见暗,名为见内。是义云何?
【阿难的逻辑。
一者,以腑藏和窍穴譬喻。
阿难对佛说:世尊,我现在又这样想,以腑藏和窍穴而言。
众生身体:
腑藏居身中,窍穴居身外。注意,此即内外。
有藏则暗,有窍则明。注意,此即明暗。
注意,这是譬喻。暗藏的道理:明则是外,暗则是内。
这个道理,为阿难以后的推论提供依据。
腑藏:六腑,身内储放东西处。
窍穴:七窍,与身外相通处。
二者,推导心随所见明暗,而居外居内。
阿难说:现在我面对佛,开眼见明,名为见外;闭眼见暗,名为见内。这样的心如何呢?
注意,这就是阿难的推论。开眼见明,而明源于窍,窍居身外,所以,我阿难见明,见的是身外,见就在外。同理,闭眼见暗,暗源于藏,腑藏居身中,所以,我阿难见暗,见的是身内,见就在内。见明心在外,见暗心在内。心随所见而在。经过佛祖驳斥,阿难已经清楚,心不居身内,不居身外,也不潜伏在根。剩下的还有见。通过腑藏窍穴譬喻,阿难明白了一个道理,在外则见明,在内则见暗。
阿难瞬间懂得:
此心见明则随明而在,见暗则随暗而在。因为明就是外,暗就是内;所以,见明就是见外,见暗就是见内。如此而言,心就既能见外,也能见内了。心随所见而在,这个论断成立了。前面佛祖的批驳便都迎刃而解】
2。佛祖驳斥心随所见而在。
〖经文——译文〗
佛告阿难:汝当闭眼见暗之时,此暗境界,为与眼对,为不对眼?
若与眼对,暗在眼前,云何成内?
若成内者,居暗室中,无日月灯,此室暗中,皆汝焦腑。
若不对者,云何成见?
【一者,见暗之时,暗与眼,相对还是不相对?
佛告阿难:当你闭眼见暗之时,此暗境界,是与眼对,还是不对眼?
首先,若与眼对的话,暗在眼前,这暗如何成内?注意,此即一难。表明不和眼对。
佛说:这暗若成内的话,居暗室中,无日月灯光,此室暗中,岂不都是你的焦腑?注意,此即二难。焦:三焦,人身有上焦中焦下焦。腑:脏腑,大小肠胃胆膀胱三焦等。
其次,若暗不与眼对,那又如何成眼见?此即三难。云何:如何。注意,这就告诉我们,暗与眼对,或暗不与眼对,阿难的论断都站不住脚】
若离外见,内对所成。
合眼见暗,名为身中;开眼见明,何不见面?
若不见面,内对不成;
见面若成,此了知心及与眼根,乃在虚空,何成在内?
若在虚空,自非汝体。即应如来今见汝面,亦是汝身;汝眼已知,身合非觉。
必汝执言身眼两觉,应有二知。即汝一身,应成两佛。
是故应知,汝言见暗名见内者,无有是处。
【二者,合眼见暗,外对不成,内对如何?
佛说:若离外见,内对所成。合眼见暗,名为见身内的话;那么开眼见明,因为这是内对,见的就是身内,就应该自见其面才是。为何不见脸面?注意,此即一难。
真的不见脸面,内对就不成立。此即二难。
倘若见到脸面的话,此了知心及与眼根,乃在虚空之中,又怎么能内对成见?此即三难。
此心此眼真在虚空的话,自然不是你的身体。如此而言,如来今见你的面,也是你的身;你的眼已知此事,身本当没有觉知,因为心与眼见已经和身分成二体。注意,此即四难。
假使你执言这分开的身和眼,二处都能觉知,那么应有二知;即你以一身,应该成两个佛。这是不可能的。注意,此即五难。
注意,至此地步,见与内对而成,也告失败。阿难的论断岌岌可危。
由上述应该知,你说见暗名为见内这句话,无有是处】
【问题总结】
1。阿难以为,心见明在外,见暗在内,随所见而在。
阿难的逻辑。
一者,以腑藏和窍穴譬喻。
阿难对佛说:世尊,我现在又这样想,以腑藏和窍穴而言。
众生身体:
腑藏居身中,窍穴居身外。注意,此即内外。
有藏则暗,有窍则明。注意,此即明暗。
这是譬喻。暗藏的道理:明则是外,暗则是内。
这个道理,为阿难以后的推论提供依据。
腑藏:六腑,身内储放东西处。
窍穴:七窍,与身外相通处。
二者,推导心随所见明暗,而居外居内。
阿难说:现在我面对佛,开眼见明,名为见外;闭眼见暗,名为见内。这样的心如何呢?
注意,这就是阿难的推论。开眼见明,而明源于窍,窍居身外,所以,我阿难见明,见的是身外,见就在外。同理,闭眼见暗,暗源于藏,腑藏居身中,所以,我阿难见暗,见的是身内,见就在内。见明心在外,见暗心在内。心随所见而在。经过佛祖驳斥,阿难已经清楚,心不居身内,不居身外,也不潜伏在根。剩下的还有见。通过腑藏窍穴譬喻,阿难明白了一个道理,在外则见明,在内则见暗。
阿难瞬间懂得:
此心见明则随明而在,见暗则随暗而在。因为明就是外,暗就是内;所以,见明就是见外,见暗就是见内。如此而言,心就既能见外,也能见内了。心随所见而在,这个论断成立了。前面佛祖的批驳便都迎刃而解。
2。佛祖驳斥心随所见而在。
一者,见暗之时,暗与眼,相对还是不相对?
佛告阿难:当你闭眼见暗之时,此暗境界,是与眼对,还是不对眼?
首先,若与眼对的话,暗在眼前,这暗如何成内?注意,此即一难。表明不和眼对。
佛说:这暗若成内的话,居暗室中,无日月灯光,此室暗中,岂不都是你的焦腑?注意,此即二难。焦:三焦,人身有上焦中焦下焦。腑:脏腑,大小肠胃胆膀胱三焦等。
其次,若暗不与眼对,那又如何成眼见?此即三难。云何:如何。注意,这就告诉我们,暗与眼对,或暗不与眼对,阿难的论断都站不住脚。
二者,合眼见暗,外对不成,内对如何?
佛说:若离外见,内对所成。合眼见暗,名为见身内的话;那么开眼见明,因为这是内对,见的就是身内,就应该自见其面才是。为何不见脸面?注意,此即一难。
真的不见脸面,内对就不成立。此即二难。
倘若见到脸面的话,此了知心及与眼根,乃在虚空之中,又怎么能内对成见?此即三难。
此心此眼真在虚空的话,自然不是你的身体。如此而言,如来今见你的面,也是你的身;你的眼已知此事,身本当没有觉知,因为心与眼见已经和身分成二体。注意,此即四难。
假使你执言这分开的身和眼,二处都能觉知,那么应有二知;即你以一身,应该成两个佛。这是不可能的。注意,此即五难。
注意,至此地步,见与内对而成,也告失败。阿难的论断岌岌可危。
由上述应该知,你说见暗名为见内这句话,无有是处。
小结:
实际而言,我们若以直心报答佛问,当下悟道。若悟道了,当下便明白常住真心何在。不悟道者,则容易揣度思维,落入自己的知见之中。佛祖为了阿难悟道,才寻找他推论的漏洞,破除其知见。以便阿难放下一切知见,清空自心,回头醒悟常住大道。我等切莫被佛祖的精彩反驳迷惑住,也不要被阿难慈悲的愚蠢迷惑住,当下用直心,当下见性。
心随所见而在,阿难这一论断,一方面,我们要熟读佛祖的驳斥,以破除我们固有的知见;另一方面,为了树立正知正见,还需以梦譬喻,以明佛理。以梦来说,梦中固然有见有识。醒来后,梦中的一切见识化为乌有。可我心还在。说心随所见而在,显见是错误的。如此而言,心在何处呢?
|
|